例谈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

时间:2019-05-13 01:3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例谈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例谈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

第一篇:例谈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

“曲径”通“幽”花木深

——例谈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

【摘要】品德教学,是要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道德规范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本文通过《我们互助,我们分享》等课例来分析故事教学法在品德课程中的意义。并从故事选择要适当,故事引入要及时,故事讲述要多样三个方面论述了故事教学法在品德课程中的有效运用。故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另一条“途径”让优秀的传统道德以及行为规范深入学生的“内心”,真正做到“曲径”通“幽”花木深。

【关键词】 品德 故事教学法 课例 有效运用

一、拍案叫绝:一堂绘声绘色的品德课

小学阶段的品德教学肩负着向孩子传授优秀的传统德育与现代礼仪及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重大任务。然而,平铺直叙的说教往往毫无说服力,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大道理是他们难以消化的,更遑论实践。故事教学法,通过故事的讲述,改变孩子的认知,启发他们思考,内化他们的感情,从另一条“途径”到达了“育人”的教育目的。

(一)故事引导——泛起美丽的涟漪

在偶然的一次外出听课中,一堂品德课勾起了我的兴趣,带给我许多的思考。浙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我们互助,我们分享》一课,执教老师的教学目标是:学会互帮互助,乐于分享快乐。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这位老师紧扣教学主题,根据学生的学情,变灌输为启发,变说教为润物无声,另辟蹊径,由故事《小花猫和小乌龟》入手,让学生听故事,明白故事背后的道理。

这个故事的选择,非常符合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浅显易懂,生动有趣。

一天,小花猫来到小河边,准备到河对岸去。当它来到河边的时候,却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在喊:“救救我!谁来救救我呀!”小花猫一看,原来是乌龟。小花猫忙走上前去,问:“小乌龟,你怎么啦?”小乌龟着急的说:“我刚才不小心栽了个跟头,现在翻不过来了,请你帮帮我好吗?”小花猫听了,爽快的说:“没问题!”说着,就来托住小乌龟的壳,使劲儿把帮它翻身,最后,终于翻了过来。小乌龟感激的说:“小花猫,真是谢谢你啊!”小花猫笑着说:“不用谢!我该走了,再见!”说完,就朝着河边走去,可是来到河边它却发现过河的小桥不见了,它说:“这可怎么办呀?”小乌龟瞧见了,说:“你是不是过不去呀?小花猫点了点头。小乌龟见了说:“那我送你过去吧!”然后小花猫坐在小乌龟背上,小乌龟驮着小花猫,它们高高兴兴的过河去了。

这个故事抓住了低段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小故事,讲述了与同学朋友之间要互帮互助的道理。那么,是不是故事的引用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是无往不利的呢?我们要如何把故事运用地恰如其分,避免出现为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盲目地讲故事,从而真正让故事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呢?

(二)角色转换——点燃情感的火苗

师:小朋友们,你们昨天下雨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伞和别的小朋友共用,老师不禁要为你们鼓掌,为你们自豪。现在老师要奖励你们,让你们听一个《小花猫和小乌龟》的故事,你们准备好了吗?

(课件呈现《小花猫和小乌龟》故事,学生边看图片,边听故事。)师:小花猫帮助小乌龟做了什么?小乌龟帮助小花猫做了什么? 生:小花猫帮助小乌龟翻身,小乌龟帮助小花猫过河。

师: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是小乌龟,在你栽了个跟头,翻不过来了,这时候小花猫路过了,你请求小花猫帮忙,可是小花猫当作耳旁风,不帮助你。等到小花猫要过河时,你还会帮助小花猫过河嘛?

(学生讨论发言)

在孩子们滔滔不绝的发言声中,课堂教学的主体——孩子们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一个小小的故事,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与讨论。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如果是栽了跟头翻不了身的小乌龟,向路过的小花猫求助,在小花猫不帮助自己的时候,自己会怎么想?当小花猫过不了河,向自己求助时,自己还会帮助他吗?通过角色的转换,带入思考。让孩子们自己体会,只有先对别人伸出援手,在自己遇到困难时,别人才会帮助你。

二、曲径通幽:故事教学法在品德课程中的意义 品德教学,是要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道德规范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事倍而功半。所以,我们就要从另一种“途径”去探索,要如何引导学生去接纳这些道德行为规范。自然,故事教学法成了我们很好的选择。实践证明,走这条“曲径”可以帮助我们顺利达到教学目标,让道德行为规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抵达到学生的心中。

(一)符合需求——故事促思考

低年级的孩子,因为年龄小,接触的实物少,经历的事情少,缺少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比较低,对于很多的词语,很多的道理,他们是不理解的。而我们的品德课堂,就是要让孩子们去接受学习优秀的传统美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难以接受的,而在故事的世界是孩子最容易理解的世界,聆听故事,是孩子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一个好的故事,能让孩子很快浸入都其中,把自己想象成里面的角色,或者主动与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照,发现优点和榜样,也能反思不足,反省差距。

在上面课例里引用的故事《小花猫和小乌龟》,就是一个契合教学主题的好故事。学生很自然而然地走进故事中去,发现小乌龟和小花猫身上的优点,明白只有主动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反过来帮助你。

(二)活跃课堂——故事来帮忙

品德课程原本是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的课程,就如同一潭死水。引入故事,会让课堂打破沉寂,泛起美丽的涟漪。具备“情节、趣味、想象”的故事,会充分调动孩子聆听的兴趣,启发孩子的联想,积极投入到讨论中去。这样以来,故事的引入就达到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习兴趣的作用,从而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

《小花猫和小乌龟》这个故事经过执教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里栽了跟头翻不了身的小乌龟和过不了河的小花猫的形象逗笑了孩子,吊起孩子聆听的念头,在小脑袋里浮想这两幕有趣的情节。小花猫热心地帮助小乌龟翻身,小乌龟主动帮助小花猫过河,这两个情节,执教老师让学生上台演绎了一番,课堂气氛空前热烈。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中,充分发挥了这个故事的教育功能,也活跃了课堂氛围。

(三)对接生活——故事引共鸣

故事是生活的一种形式,也是一个影子。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许多故事筛选出来,选择情趣高雅、富有教育意义的例子,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因为这些故事源自生活,能够让孩子产生心灵的共鸣,触发他们去思考更多生活中的案例,从而间接实现“生活教育”的目标。

课例中《小花猫和小乌龟》的故事,其实就是生活中互帮互助的例子。把人物换成动物,符合了低年段儿童的心智水平。故事中小乌龟和小花猫互帮互助,互相解决了彼此遇到的困难。教师借机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情,来说说平时自己的怎么做的。因势利导,让孩子从故事中走到生活中。

三、精益求精:故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既符合孩子的年纪特征,认知水平,又能对接生活,引起学生共鸣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我们老师要如何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教学,让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优化呢?

(一)量体裁衣——故事选择要准确 1.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教师在采取故事教学法之前,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和重难点;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特点。结合这两点去精心挑选故事。所挑选的故事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更要针对教学目标,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故事教学法,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上文《我们互助,我们分享》一课中,教师根据“学会互帮互助,乐于分享快乐”的教学目标以及一年级孩子稚嫩的认知水平选择了《小花猫和小乌龟》故事进行教学。小花猫和小乌龟互相帮助的故事情节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小花猫和小乌龟的动物形象设定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2.紧跟时代,与时俱进

品德课程,要跟进整个时代的步伐。这是品德课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品德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我们培养的学生要与时代接轨,要有时代的眼光和责任感。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外的大事件,讲述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件,不能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是要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具有时代责任感的新一代的国家的接班人。

例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伸出爱的手》,执教老师为了引起学生的残疾人的同情,引导学生去关爱和帮助身边有残疾的人,老师讲述了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李丽的事迹。

3.源于生活,知情明理

《品德与社会》有关生活准则和注意事项的板块学习中选用的故事要贴近生活,尽量要做到真实可信,将学生带入到生活中,捡拾生活的智慧,学会生活的本领,规避生活中的误区,习得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

例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交流、学习危险发生时的自护自救或互救的方法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自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面对危险。所以,执教老师选择了一个贴近生活的故事《当火灾发生的时候》讲述了,在居民楼里发生了火灾,不同人的不同做法直接导致了不同的后果,有的人获救,而有的人却丢掉了性命。

(二)恰逢其时——故事引入要及时

故事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固然是增色不少。但是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可以引入故事教学法。我们教师需要抓住故事引入的时机,因势利导,从而达到故事为教学服务的效果,而不能本末导致,变成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引入故事。

1.要知万事开头难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同样,我们一课之际很多时候就在于新课导入的时候。成功的新课导入,可以为一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起到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的关键作用。

例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的第二课《从烽火台到互联网》中,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讲述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故事中周幽王为了博得爱妃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最后间接导致亡国。这个故事的讲述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教师借机过度到古时候的信息交流工具“烽火台”,从而导入新课,一切水到渠成。

2.万水千山只等闲

很多时候当老师面对品德教学中的重难点时,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要如何去引领学生解决难点,形成理解。这时候故事的引入成了攻克难题的锦囊妙计。在故事的引领下,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白原先不理解的事物。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的第二课《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由于陶器与青铜离孩子们的生活时代是很远的,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接触过陶器和青铜,所以无从了解。于是执教老师引入了《神奇的紫砂壶》,引起了学生对瓷器的兴趣,同时也让孩子初步了解了瓷器的制作工艺和过程。

(三)多管齐下——故事讲述要多样 1.教师娓娓道来

课堂中教师讲授故事,在故事教学法中是最常见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讲好故事。讲故事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将故事讲述出来,而是需要深厚的“功底”的。在讲故事之前,我们老师首先要参透故事的主旨,把握故事的基调。然后用适当的语调拿捏故事的情感,做到感情真挚,对学生动之以情。

2.学生声情并茂

课堂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品德教学也不例外。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去准备契合主题的故事,交给一两个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让他们走上讲台,给同学们讲故事。学生讲故事和教师讲故事,虽然是不同的形式,但也能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

3.多媒体动态展示

多媒体的运用,往往能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运用多媒体呈现故事,利用文本,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方式,可以很容易地将学生走进到故事中去。学生充分投入到故事中去,得到故事的熏陶感染,很容易引起共鸣,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故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另一条“途径”让优秀的传统道德以及行为规范深入学生的“内心”,真正做到“曲径”通“幽”花木深。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M]课程标准及课程标准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张家军.论故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第二篇:例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四环节教学法”

例谈初中历史学案式教学中的“四环节教学法”

六合中学吴新峰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让学生“会学”,四环节教学法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尝试,体现了以下优势:通过自学引导,把方法教给学生;精讲启发把时间还给学生;讨论发言把欢乐带给学生;德育渗透把思想传授给学生。学生变成学习的真正主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能让学生在感悟中学到知识。现把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四环节教学法”进行总结,以便与同仁商榷。

一、读

“读”是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教材内容。这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基础,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生阅读并不是泛泛地读,阅读前最好由教师对教材的内容作一个简要介绍说明,并提出带有思考性的问题,同时传授阅读的方法,提出阅读要求,目的是让学生阅读时有的放矢。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对课文的要点或难点加以标注,要求有能力的同学阅读过程中构建好知识框架,这样学生阅读的过程,也就是独立思考、独立自主的猎取知识的过程。如在讲《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时,学生阅读完了会疑问:隋朝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呢?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注意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是单一的。有哪些动机和目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揣摸、领会和总结,这样学生就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于是就做出这样的分析:隋朝既有贪恋江南美景的动机,又有搜刮江南财富的目的,既有耀兵江南,显示霸气的动机,又有攻打高丽的目的;而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则在于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总之,在“读”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教师的职责上是当好引导者,让学生明白读什么,怎样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思,有所获,达到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的目的。

二、议

“议”是让学生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展开讨论,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讨论的方式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可以以两名学生为单位,也可以由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疑。不论采取何种讨论方式,都应以达到激发学生的探求思维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例如讲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时,如何恰当符合史实地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教师可以设疑:武则天是否是一位很有做为的皇帝?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所知、所学的知识,对武则天进行全面的评价,学生可以各抒已见。多数同学会通过电视剧、小说和评书中知道武则天是一个善于玩弄权术,为达目的而

不顾一切,滥杀无辜,甚至处死自己的亲骨肉,从而判定武则天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也有的同学持相反的意见。此时,可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最后由教师做出评价和总结。向学生阐明: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并且破格提拔了许多有才能的人。吏唐朝的社会经济向前进一步发展,国力不加强。但她为达到统治目的时常用兵滥杀无辜,也使人民蒙受一定的苦难,武则天有功有过,总起来说功大于过,武则天是一位可以值得肯定的女皇帝。

对于初中学生,他们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能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认识,往往带有个人的主观感情色彩,不能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在质疑、解疑、讨论中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还要让学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既看到对历史发展,对经济文化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出其消极、反动的一面。

三、练

“练”是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作口头回答或作的练习,这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历史问题,巩固记忆的教学形式。应该不拘形式,注意难易得当,并且题目的设置应体现对学生创新思维力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学习初一历史《和同为一家》一课时,教师可设计“文成公主入吐蕃和昭君出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进而巩固所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纵向知识比较归纳能力。最后,由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如下:文成公主入吐蕃和昭君出塞都是汉族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的和亲;都有利于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和平、友好相处;都有利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通过该思考题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对纵向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讲

“讲”包括教师的讲,也包括学生的讲,主要针对学生“读”“说”“练”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做总结性的讲解。一般来说,对重难点知识详讲,对易懂内容不讲或让学生讲。如在讲“如何评价澶渊之盟?”这一历史问题时,可由教师根据史实做详细讲解,而对“陈桥兵变”和“西夏的建立”可以学生自己讲,在学生讲解的同时,教师可适当的予以补充,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第三篇:谈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

谈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

前些日子在网上学习时看到了对课堂教学目标的一个阐述,觉得对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很需要的意义,现摘录如下: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确实,教学目标犹如开门的钥匙一般,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理论上来说,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到位,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导学——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等,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导教——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三是导测量——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目标设计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如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只关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而忽略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要求,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规划和培养,结果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这些问题,所以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来谈谈品德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以行为目标为基底,加强目标设计的准确性。

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一个优良的行为目标的表述,一般包含四个要素:对象,写明教学对象,以此导教;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既导学又导教;条件,即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以此导教;程度,规定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标准和程度,以此导测量。如何运用行为目标的理论精华来设计一个优良的品德课堂教学目标呢?

1、对象的表述。对象解决“由谁来完成行为”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表述方式:一是程度副词+主语,如程度较好的学生、程度稍弱的学生等。二是百分比+主语,如90%的学生、60%的学生等。三是表示范围的副词+主语,如全体学生、多数学生等。在品德教学中,一般采用第三中表达方式较多。

2、行为的表述。行为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是说明学习者在教学结束后,应该获得怎样的能力,可以使用“初步了解”、“能够养成”、“能够掌握”等行为动词。

3、条件的表述。条件是完成行为的前提,它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即评价学习者学习结果时,该在哪种情况下评价。条件通常用一个介宾结构表示,如 “根据……”,“经过……”等。

4、标准的表述。标准要解决“做得怎么样”的问题,是行为完成质量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它通常附在行为表述之后,从行为的准确性和质量两方面来确定,进一步说明行为要达到的水平和程度。例如:一年级下册《上超市》这一课,我定的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和独立实践,使大多数学生知道在超市购物的一般程序和常识,从而初步学会学会独立购物的能力。在这一目标中,目标中“对象”的表述用了“大多数学生”,明确了对象,避免了描述的笼统和模糊;行为的表述用了“知道”、“初步学会”等行为动词,确定了学习对象经过学习后要达成的要求;条件的表述是“通过教学和实践”,展示了学习者输出行为时所处的情境,同时也体现了导教的功能,指导教师通过何种教学途径和策略去实现教学目标;标准的表述是一个综合概念,对学生要达到的程度作了具体说明。这样的目标设计准确、清晰,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

二.以《课标》为依据,呈现目标设计的多元性。

《课标》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品德与生活》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两个总体目标概括起来看,都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以及知识·技能等几方面的综合表现为基础来总体表述。落实到具体的一节课,也要围绕以上这几个方面的来设计目标。例如一年级下册《当好小主人》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

知识·技能:通过活动,使全体学生掌握接听电话的基本礼仪;知道三个常用电话的用途,使学生能正确使用。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待客礼仪,并能尊重他人的习俗。

行为·习惯:能友好地接待客人,知道接待客人的应有的礼仪,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当好文明小主人的愿望。

这一教学目标,我把目标的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为一体,多元化的目标设计改变了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其他方面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整体地实现了课程目标。

三.以学情为基础,体现目标设计的差异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之间水平和层次的差异,他们的知识储备、心理和技能特点以及各自的学习需求,都会对学习结果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指导教学实施的航标,教学目标的设计更要以学情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符合学生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增强目标的针对性。例如,教学时一年级下册《进厨房》时,我先做了课前调查“你在厨房中会干什么家务活”,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不会进厨房,只有很少数的学生能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针对这个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全体学生知道人体必须的六大营养素,初步懂得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均匀才能促进身体健康的道理。大多数学生初步学会为自己和家人搭配营养均衡的一日三餐。

2、让全体学生懂得用餐的基本礼仪,并能通过练习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知道一些相关的环抱知识,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让全体学生都能动手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评选星级“小帮手”。

本目标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第三个目标“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把家务事罗列在一张纸上,然后按难易排列,学生凭自己能力去做,然后请家长参与评价,最后评选出星级“小帮手”:最好的“★★★★★”,然后依次往下,主要以鼓励为主,如果学生做得比以往有进步,可以多加一颗“★”。差异性的目标带动差异性评价,给教学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经过实践,效果确实非常明显,许多学生的家务能力在这种差异性的作业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其实都要归功于当初这个差异性的目标设计。

四.以教材为依托,注重目标设计的延续性。

《课标》指出,品德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这里“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从这段表述中,不难看出品德与语文相同,都是同一个主题会在基础教育阶段重复出现,但要求是在原来的激赏逐步提高的。例如,关于“学习”这个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主题为“快乐的学习生活”,分为四个部分:“我爱学习”、“我会学习”、“兴趣与坚持”、“多彩的课余生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第二课《做学习的有心人》,我把教学目标是这样定位的:

1.通过榜样激励,懂得学习需要耐心和毅力。

2.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

3.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学习上的问题,并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改正。

4.通过本课学习,能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虽然同样是关于学习,但侧重点明显不同,一年级的侧重点在于学习兴趣,而三年级侧重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这就是一个层次的提高,我在制定这节课目标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具有延续性的目标既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对于这门课来说更具有整体感。

当然要想判断一个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最终要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通过教学效果来衡量。如果学生学习经过学习后反馈良好,基本达到了目标的要求,说明目标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情,是有效的。如果实施的结果与预先的设计相去甚远,那我们要回归到最初的目标,反思什么地方设计得还不合理,下一步应该如何去改进。通过设计——实施——反馈——反思——再设计不断地循环操练,那我们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能力一定会日趋成熟。

第四篇: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

【摘要】 随着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了,小学英语教育不断发展,英语教学法层出不穷。英语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故事对儿童有着普遍的吸引力。故事创设的虚拟世界,为儿童的想象提供了空间和机会。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演,能牢牢的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唤起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本文探讨了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实际英语教学中进行故事教学等问题。

【关键词】 故事教学法

小学英语教学

英语

在新时期的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生本教育”的提出和《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以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再也不是课堂上的上帝,而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气氛再也不是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叱咤风云,而学生则是洗耳恭听,鸦雀无声,跟着老师转。而今的课堂早已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平等民主,安全愉悦已成为当今课堂的标志。因此,必须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显得生动有趣、灵活机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潜能,让课堂真正活起来。那么,为什么“故事教学法”适合小学英语教学呢?“故事教学法”的教学步骤是怎样的?讲故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故事教学”中应如何调控学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何选择合适的故事进行“故事教学”呢?在这里,我将结合自己在本次国培学习的心得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故事教学法”适合小学英语教学

(一)、“故事教学法”完全符合《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小学六年级结束是应达到二级要求:“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故事教学法”正是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等形式来进行思想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二级目标。

(二)、“故事教学法”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性和学习语言的特点。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一般表现为:

l Learn by doing(边做边学)

l Go for meaning(意思先行)

l Pick up chunks/formulaic language.(摭拾习得)

l Creative use of language.(能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l Sense of imagination.(有丰富的想象力)

l Sense of fun and playfulness.(好玩好动的天性。)

l Capacity to imitate.(有很强的模仿能力)

l Short attention span.(注意力短暂)

l Strong sense of curiosity.(有好奇心的天性)

l Strong desire to communicate.(强烈的交际欲望)

l Capacity to learn incidentally.(偶学偶得的能力)

正是因为儿童有以上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性,因此,“故事教学”更能使儿童学得快,掌握得牢。因为:

1、故事教学可以使儿童在“做”中学。

儿童学习的一大特性是:Learning by doing.而“故事教学”可以提供许多“做”中“学”的机会,让孩子们在愉快的“做”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新知识。就拿故事“Mei Lin and her new pet”来说吧,在讲到:“Oh.It’s a snake.How long it is!”时,可让孩子们伸长手臂做“long”,在“做”中学会了“long”这个新词。

2、故事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情境中理解新单词的意思

因为故事中有角色,有情节,能告诉孩子们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孩子们能根据故事情节去理解故事中出现的新单词,新句子。例如PEP Book Two Unit Three中,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The Big Turnip”.当孩子们听到“pull”这个新词时,也许不理解。但通过后面的句子:“Come on, my friends.Please help me.”“One, two, three, pull.”再加上教学图片、老师的表情和动作,孩子们会很快明白“pull”是“拉”的意思。

3、故事可以使孩子们对感兴趣的、简单的短语和句子记得牢固

许多故事中还会出现许多重复的句子,孩子们在听故事或复述故事的过程中,能轻易地记住一些简短的句子。故事中如果反复出现了简单、有趣、易学的句子,孩子们会在听故事或讲故事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识地复述,并能轻而易举地记下来,甚至在某些场合中不经意地运用得恰到好处。如“Meilin and her new pet.”中反复出现了“What’s in it?”和“How long it is!”当我给孩子们讲完这一个故事后,孩子们对这几句话的印象特别深,课后便常挂在嘴边。有一次,我提着一个装有水果教具的袋子走进课室时,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女同学走过来,脱口而说:“Hello, Kelly.What’s in it?” 我拿出了一个仿真苹果说:“Look, it’s an apple.”,她又是一句:“Wow!How big it is!”

4、听故事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听、说能力,还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故事教学法”是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方法。就拿故事“Mei Lin and her new pet”来说吧,当我们讲到“The zoo sends a big box.What is in it?”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猜猜盒子里到底是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Is it a fox?”“It’s a superman.”这样不仅使孩子在听故事和回答问题中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能力,还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5、故事教学可以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讲故事能激发孩子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天生就拥有好玩、好奇的心理特点。讲故事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理,保持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英国的Gail Ellis and Jean Brewster(1991:1)说过:“Stories are motivating and fun and can help develop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 foreign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They can create a desire to continue learning.”

由此可见,运用故事进行教学,是非常适合帮助孩子们学习英语的一种教学手段。那么,运用讲故事进行教学时,我们该如何进行呢?

二、“故事教学”的步骤:

(一)Warm up(准备活动)

我们可以先唱一首歌曲,或用游戏复习单词或句子,或是问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简单问题,以导入故事情节。例如:当我讲Let’s Learn English Book 3 Unit Two 的 Fun reading:“The Big Bad Tiger”时,我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完成了这部分的教学。讲“The Big Bad Tiger”之前,我把“Ten Little Indians”的歌词改成了“Ten Little Fat Pigs”,先唱了一首关于小猪的歌曲。然后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如我们可以说“A B C.Sit up straight.”或“A B C.Look at me.”让孩子们完全安静后,才开始讲故事。

(二)Presentation(呈现过程)

1、介绍故事名称,让学生说说有关的话题的事情,能说多少是多少 例如:当我讲“The Big Bad Tiger”时,唱完了一首关于小猪的歌曲后,我问孩子们:“Do you like pigs?”,“What do you know about pigs?”,“What about tigers?”孩子们可以用英语也可用母语回答。为了激起孩子们听故事的兴趣,我还借助一些图画和手偶教具的帮助。这样既可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又可让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更早进入故事情境中。

2、讲故事 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动作、不同的声音和面部表情进行讲故事,当然我们还可以用故事书等。Andrew Wright(1995:39)提过:“ It is easier for the children if you tell the story rather than read it.The following techniques aid understanding:(讲故事会比读故事更容易让儿童明白故事内容。以下是一些讲故事时的可以用到辅助方法)

----use pictures, objects, masks and puppets(利用图片、实物、面具、手偶等讲故事)

----use mime yourself or direct the children(自己边讲边演或边讲边指导学生表演)

----use sound effects(利用声音效果)

----mix mother tongue and English(必要时,母语和英语相结合)

----translate key words as you tell the story(遇到重点词可作适当的解释)

----accept that some of the items of grammar can be learnt as vocabulary”(一些语法可当作词汇教学)

(三)Practice(操练)

1、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复述故事 例如:老师可以用图片、故事书、电脑课件、实物等帮助孩子们进行复述;或出示主要的词句,让孩子们利用词句把故事情节串起来。

2、小组练习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个角色,小组一起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孩子们(特别是害羞的孩子)演起来,会感到更自然和安全,也为下一步个人表演打下基础。

3、表演故事 让孩子们表演故事情节,孩子们就会拥有运用新语言的机会,可以训练他们流利的表达能力。余素珍老师在《小学英语的故事教学》中也提到过:“一方面,表演故事是输出语言,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达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重点、难点,教师可作进一步强调,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表演故事,也是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既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去完成表演的任务,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Follow-up(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可让孩子们朗读他们最喜欢的句子,或选择最重要的词句与伙伴一起朗读,或让孩子们回家讲故事,有可能的话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编故事,做故事书等等。

三、讲故事的技巧

故事内容是吸引孩子们兴趣的重要因素,而讲故事的技巧是影响故事内容、教学效果和孩子们听故事兴趣的一大因素。正如Mary Slattery & Jane Willis(2001:97)所说:When you tell a story you(当你讲故事时,你应该:)

——speak spontaneously(说话自然)

——use natural intonation to help make the story seem real(利用自然的语调使故事更真实)

——are looking at the children and you can see if they understand(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明白)

——can use your face and body to make gestures(利用神态和肢体语言作提示)

——practice first and have some support, e.g.notes on cards(事先操练并作充分的准备。如:可以在小纸上作好笔记)

——don’t need to worry if you make mistakes(children are unlikely to notice).(当你出错时不必担心。孩子们未必注意得到。)

因此,讲故事时,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讲故事时,重点词句可以稍作停顿,给孩子们理解的时间 如讲“The Big Turnip” 时,讲到“I can’t pull it up.”可以稍作停顿,并做一个拔的动作。让孩子们理解了“I can’t pull it up.”后再往下讲。

2、讲故事时,可以让孩子们参与 例如:讲“The Big Bad Tiger”时,当讲到有人敲门时,我停下来问孩子们:“Guess, who is knocking at the door?”“What will happen?” 这样就留有了一定的空间让孩子们想象,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3、讲故事时,与孩子们要有眼神的交流孩子们的注意力是短暂的,除了故事情节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之外,还要注意运用眼神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例如讲“The Big Bad Tiger”时,当讲到有人敲门时,故意把声音放沉、语速放慢、争着大大的眼睛,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孩子们,轻声地问:“Guess, who is knocking at the door?” “What will happen?” 这样制造了一种既紧张又神秘的气氛,使孩子们更能融入故事的情节中,注意力更加集中。

4、讲故事时,注意角色的转变、方位的变化 我们可以利用声音、图片让孩子们注意不同角色的话语。例如用粗犷的声音扮演大老虎,用自然的声音扮演猪妈妈,用尖细的声音扮演小猪。我们还可以用方位的变化来使孩子们分清不同的角色。例如讲“The fox and the bird.”,我们把故事中——fox 和bird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当fox说话时,我们可以站在fox的图片这边;当bird说话时,我们可以站在bird的图片那边。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内容。

四、合理安排,调控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1、要孩子们坐得舒服 “ If at all possible change the seating before the story is told.”(Andrew Wright 1995:16)。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小组围坐,也可以让孩子们围个大圈坐下,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围着老师坐在地板上。

2、创设一种轻松的教学气氛 Gail Ellis and Jean Brewster(1991:69)说:“ When telling a story for the first time try to create a relaxed informal atmosphere which mirrors storytelling in children’s homes.” 例如讲“Mei Lin and her new pet”时,老师可以把自己的宠

物介绍给孩子们听听,也可以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家的宠物,以建立一种轻松、友好的学习气氛。

3、讲故事前,要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样,故事教学的效果会更佳 例如“Now, children.Sit up straight, please.I’m going to tell you the story.”

4、对待学生要公平当老师请各小组上台表演故事情节时,要让孩子们感到机会是平等的,竞争是公平的。如果条件许可,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有表演的机会。

5、组织好两人对话或小组表演的工作 先要给孩子们定下规则。Gail Ellis and Jean Brewster(1991:72)说:“ You may also need to spend some time talking to the children about how to work in groups if they are not used to doing so.It will probably be important to spell out certain ground rules.”给小组活动定下规则会使课堂组织得更有序,令孩子们的表演更出色,教学效果更明显。

五、选择适合学生的故事进行“故事教学”

1、选择故事时,要考虑孩子们的年龄、学英语时间的长短,单词量的多少,还要考虑故事的情境是否适合孩子们学习新的词句。

2、选择一些孩子们在母语中已经熟悉的故事,例如《小蝌蚪找妈妈》、《狐狸和乌雅》等,这些故事孩子们很熟悉,用英语讲给他们听,他们会更容易明白故事大意和新词句的意思。

3、选择故事时,要注意故事是否包括有趣的角色。例如小动物,大野兽等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的角色,听这些故事孩子们会特别精神,特别起劲。

4、故事中最好有多次重复的句子,“Make the most of and repetition in the story, and stop the story every so often to repeat the idea in another way”(Andrew Wright 1993)”这样可帮助孩子们在听故事或讲故事的过程中掌握简短的句子。

5、要考虑故事内容的长短。视学生的英语程度选择故事的长短。

6、故事内容的水平适中。故事中的词句要适合孩子们的水平,不要太难,以使孩子们有成功感。

总之,“故事教学法”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想象力,而且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小学英语课堂建立讲故事教学模式,着眼不同学生的背景、学习倾向上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故事教学。但是,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目前,小学的班级基本为大班,学生分享和共同创造故事的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学校不可能让每个教师在每个班级对每个学生开展故事教学。一个重要的解决办法就是:教师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形成故事学习小组,开展故事教学。确保每一个学习者都能获得教学材料,都能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机会,也就是说,教师要尽可能去容纳学生学习倾向的差异性,使故事教学的优势落到实处。

第五篇:小学英语中的故事教学法

小学英语中的故事教学法

【摘要】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构建了有效的“建立全篇连贯,注重故事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故事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 故事表演英语

一、影响小学生进行英语交际的因素方面

一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受输入量的限制,提高缓慢,知识遗忘率高。二是文本理解的渠道单一,学习受时空限制。缺少无意识学习时间。三是会话能力弱,缺少小学生感兴趣良好的交际环境,学生常处于被动输出。

从词汇的学习上来看,目前,词汇提取模型的研究,是一项卓有成就的研究。连接主义认为,一个词的最终理解是从信息的“输入”→“特征”→“字母”→“单词”的递增连接完成的。马斯伦和威尔森(Marslen-Wilson)提出,当一个人听到一个词的时侯,该词所有的语音邻词都会被激活。

从句子理解上来看,句法知识在句子理解上起重要作用,句法知识是理解语言的必备的。为保证故事被理解,学生需要显形地学习语法,为随后的故事学习奠定基础。句法分析和上下文或情景语境等语义或语用要素联系在一起,所以脱离语境的语法规则学习是不适合的。

从篇章的理解层面来看,教师要利用背景知识的指导和组织作用,把新信息放在长时记忆里的已知信息整合起来,有利于理解和记忆。教师同时也需要根据图式的指导作用提出问题,建立命题记忆网络,读故事时,尽量及时提问,并要求学生寻找答案,找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建立整体连接,实现积极阅读。

二、基于心理语言学的小学生故事的教学模式

直接词汇和句法学习在故事学习前为显形学习,故事理解过程中语言知识的学习转化为隐性学习。故事创作为输出过程,侧重说和写的能力,故事内容的结局选择须开放,让学生有创作空间,教师也可选择一个场景或人物或时间给学生创作。

故事教学具有诸多有利于小学生培养英语语感,了解英国文化,乐于英语表达自己等优势,现已被广大教师普遍使用,我国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英语的故事教学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喜欢表演故事,故事教学是全人教育理念的体现。

三、基于心理语言学的小学生英语故事教学意义

1.基于心理语言学的小学生英语故事教学能明确故事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故事教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在于:在读、写故事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受教育的内容,而且还获得自信,他们在故事中成长。在讲故事时,教师应该注重“留白”,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给学生提供有效的选择性的材料,使讲故事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提高讲故事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读写故事的能力。

2.推动故事教学的改革和完善,发挥故事教学优势

因此有必要在小学英语课堂建立讲故事教学模式,着眼不同学生的背景、学习倾向上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故事教学。但是,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目前,小学的班级基本为大班,学生分享和共同创造故事的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学校不可能让每个教师在每个班级对每个学生开展故事教学。一个重要的解决办法就是:教师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形成故事学习小组,开展故事教学。确保每一个学习者都能获得教学材料,都能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机会,也就是说,教师要尽可能去容纳学生学习倾向的差异性,使故事教学的优势落到实处。

四、故事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故事表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排除学生怕开口说英语的心理障碍,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1、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小学生对枯燥的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即使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往往满足于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句型,满足于考试取得好成绩,真正把英语学习变为乐趣,主动积极去学习。

故事表演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熟知很多有趣的童话故事,用英语去表演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

2、形成健康人格,培养合作精神

故事表演需要孩子动脑动口,耳听目视,手脚并用,穿插跳、唱、说等多种活动形式,非常符合孩子好动爱玩的生理心理特点。而故事表演所营造出来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会缓解他们心中的紧张情绪,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相应的角色。在故事扮演中,他们可以随意地大声“喊”英语或小声说英语。这样的活动,有助于让那些心理有障碍的同学克服自卑的心理,对学生的健康人格形成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应用故事表演需要注意的问题

成功的故事表演不仅可以拉近英语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还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

1.故事的选择:改编与创作

故事表演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导演技能,更重要的教师还应善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材特点选择故事,进行适当的改编。如果剧本太难,学生会因为困难太大而失去信心。

2.表演活动的设计

表演活动的设计是把故事表演引入英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虽然每个故事的内容都不一样,表演的形式也会千变万化,可是表演活动的设计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以童话故事Threelittle pigs(三只小猪)的活动设计为

3.分组分角呈现故事

表演应根据故事所需要的角色全班分组操练。首先是按角色分类操练:如表演的wolf为一组,pig1的为一组,pig2的……等等。同学们选出自已喜欢表演的角色,演相同角色的同学先在一块儿操练对白,动作,表情,互相纠正,熟练自己的任务。然后再由教师统一分派各种角色搭配成几个“Three little pigs”故事小剧组,一起编排练习。在“检验成果”之前教师可以设立最佳剧组奖,最佳表演奖以及其他的各项单项奖,对同学们的表演加以肯定和鼓励。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要马上纠正,找个适当的时候告诉他或是让同学们自己找错误,不能打击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只是帮手、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六、结束语

采用故事教学,只是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一个起始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经验,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有机结合,以及对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的培养。本文就故事教学,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了初步探讨,在今后的教学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经验的积累,将在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究,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天仁.中国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反思[J].英语教育教学研究,2006,(3).[2]晁霞.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策略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育,2006,(6).[3]董燕萍.双语心理词典的共享(分布式)非对称模型[J].现代外语,1998 [4]《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

[5]王才仁著《英语教学交际论》

[6]贾冠杰著《外语教育心理学》

下载例谈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例谈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简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

    简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分析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故事教学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进行了简要阐......

    小学英语教学中故事表演教学法(最终版)

    小学英语教学中故事表演教学法故事教学法把英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学习,在听故事的同时听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学说英语,故事中动人的情节吸引了他们,同时也极大地激发......

    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教学例谈

    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故事所占篇目虽然并不多,但有别于其他体裁,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性美,语言准确,优美生动。神话类文体教学要寻求“语文味”,就要抓住其语文的“根”,品味独特的语言......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 众所周知,小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是学的快,忘的更快,所以如何让孩子在短暂的学习中得到最多的语言输入的效果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积极研究的一个课题。我想故事......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一、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的阐述 ㈠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的定义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充分运用了故事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情境,掌握必要的英......

    小学英语课堂,故事教学法

    将故事教学法融入小学英语课堂 宁波江东中心小学 石 悦 一、故事教学法的意义 儿童具有探索的精神,他们喜欢五彩斑斓的事物,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同时他们又缺乏注意力的持......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体验式教学法注重体验,是引导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并获得真实感受,加强学生的认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通过......

    故事教学法中的故事例子

    小学生天生喜欢听故事,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借助故事教学, 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取得较好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 运用故事教学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