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述后“茶馆式”教学在《合理膳食》一课中的应用
浅述后“茶馆式”教学在《合理膳食》一课中的应用
泉州六中
庄鸿珊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富裕程度的提高,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关于营养管理、教育、营养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工作却相对滞后,导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营养不足和营养失衡同时存在,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国力的增强。而我国学生营养健康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营养不良与肥胖问题同时存在。学生营养状况不仅是健康的基础,更是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和完成学业的基础,因此,关注儿童及青少年的营养健康状况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体质和生存力的关键。
自1990年起,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每年的5月20日均组织开展学生营养宣传活动。数年来,这项宣传活动得到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和许多营养学专家的积极参与、支持,在有些地方已经形成了固定的“ 学生营养日”。为了使学生营养宣传工作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促进学生营养宣传工作的制度化,经研究决定每年的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2010年的宣传活动主题是“全面、均衡、适量———远离肥胖、慢性病”。
为配合学生的营养教育工作,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关于“人体的营养”制定了具体内容标准: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2.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3.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4.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5.关注食品安全。配套的教材中也有相应的教学内容。但是从《合理膳食》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还是以教师讲授结合学生完成练习为主,难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别提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地步了。
一、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特征与教学要素
后“茶馆式”教学是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以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为基础并加以探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上世纪80年代,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提出了“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在上海乃至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教育部肯定,也为各师范大学教育学者的赞同。因为“茶馆式”教学方法符合了教育发展总趋势:教育要走向合作,教育要走向对话,教
育要走向学习共同体。教学反对灌输、教学提倡启发,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去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应该怎么样?教学一定要充分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力争解决学生的“相异构想”。“茶馆式”教学的精髓值得传承。后“茶馆式”教学将“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四种主要教学方式变成了“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做做”五种主要教学方式。其基本教学特征是:
1、体现“教学有法”,但又是“教无定法”。(1)“教学有法”: ①有明确价值导向。②主要教学五大方法:“读”、“议”、“练”、“讲”、“做”。③规定教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④一定要暴露学生的“潜意识”、“相异构想”,有对话。„„。(2)“教无定法”:①“读”、“议”、“练”、“讲”、“做”,主要教学方法不规定用时、顺序、完整;②“读”、“练” 课前、课中、课后不作划一要求;③预习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也可以不作预习„„。
2、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尤为表现在对待生成性问题的正确处理上。
3、学生主动参与。
4、课堂上必定有“议”,有教学对话。后“茶馆式”教学方法的完善一定是教师不断探索的过程。
后“茶馆式”教学的要素“一”、“二”、“三”: 一个传承(或一个坚持):“茶馆式”教学与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是一个“议”字。
1、“议”是传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分水岭。
2、“议”的本质是让教学走向对话、走向合作、走向学习共同体。
3、对话从人员角度看可以是个体与个体,也可以是个体与群体,也可以是群体与群体。或者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话从人的认识角度看,是经验与文本的对话。二个特征:
1、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教师不讲。
2、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特别是“相异构想”。三个发展:
1、教学方法更加多样。从“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到“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做做”。
“做”,其本质是增加了一个学习方式,即研究性学习。从“茶馆式”教学的有意义接受性学习到后“茶馆式”教学的有意义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并存,或者说“书中学”与“做中学”并存。
2、教学形式更灵活。不规定“读”、“议”、“练”、“讲”、“做”的顺序、用时和完整。可以是以上五大方法的不同组合。
3、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提高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效能是效率、效益、效果的整合,效果的方向性在于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方法、途径,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不但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
二、《合理膳食》一课的教材分析
知识和技能目标:营养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能够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过程和方法目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以及收集和分析事实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人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关注自身和他人的营养与食品安全,要关心家长的饮食(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以及培养自己关爱他人营养与健康的意识(营养师)等。
重点难点:(1)知识方面:营养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合理膳食的概念及意义。(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解读图表和数据的能力;(3)科学价值观方面: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分析教材,可以得知:这一部分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脑子里已积累了不少与其相关的知识和观念,并深深地影响、支配着他们的饮食行为。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膳食的观察和体验,形成了一些非科学的概念(所谓前概念),同时围绕“前概念”建立起来一种特有的错误思维结构即“相异构想”。因此,对于《合理膳食》这一节课的教学,不应该只在课堂中通过教师讲一讲、学生做一做练习即可完成。为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特别是“相异构想”,应更加注重“议”这一教学方式;而为了更加直接获取知识并能应用知识,就要强调“做” 这一教学方式。以下就关于“议”和“做”等教学方式在《合理膳食》一课中的运用加以分析。
三、后“茶馆式”教学案例分析
《合理膳食》(以北京师范大学版为例)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同上
(二)、课时分配:1课时
(三)、课前准备:
1、根据学生兴趣和学习状况,分配学习小组和分配学习任务;
2、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如检索人体营养状况常用的评价方案和指标等;
3、发放一日膳食调查表,让学生记录;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膳食宝塔,5、学生收集部分食物包装袋或包装盒。
(四)、教学过程:分小组学习讨论为主。
1、交流讨论人体营养状况常用的指标和方案,结合书中给出的方案,逐步找出简单易行的评价方案和指标。
2、按照人体营养状况评价方案和指标计算并评价学生自身的营养状况。
3、选择部分案例,讨论影响人体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以及合理膳食的概念和意义。
案例一:初二年一班的××,身高1.71 m,体重102 kg,他常感到浑身无力,上课时常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不理想。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营养失调”。
案例二:给出一些图片,供大家讨论并讲出科学道理。
这几幅插图只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部分问题,教师要了解自己学生出现的问题(如有没有个别学生因盲目减肥而不正常吃饭、有没有用小食品代替正餐、饮料的选择等),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分析研讨,以便切实改进学生在营养方面的不良习惯。
案例三:一位老爷爷60多岁了,牙齿脱落一半,仍很喜欢吃肥肉,主食早晚稀饭,午餐面条,你来分析一下他的饮食是否合理?另一个高中生每天吃一包250ML牛奶,他母亲让补充钙片二粒,每粒含钙600毫克。请判断该中学生若长期坚持这一做法,会有什么后果?
4、教师加以鼓励与总结。
5、学生根据一日膳食调查表,结合膳食宝塔和指南,测算其膳食结构和主
要营养素的摄入状况,讨论并评价结果。
6、学生设计一份符合青春期特点的食谱或给其父母设计食谱,并交流讨论食谱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选出最佳方案展示。
7、关于食品安全性问题,可以抛出话题如:“由三聚氰胺奶粉引发的牛奶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或“上超市采购食品时该如何读懂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同时分发一些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让其阅读)等等,学生通过讨论和小结,教师及时引导。
有关食品安全的教学,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学生很少干家务活,缺乏买菜、洗菜、做饭等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在课前将食品安全包括哪些方面的问题,安排学生询问家长或通过买菜、洗菜、做饭等活动寻找答案。教师让学生将收集到的食品包装袋、包装盒等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们通过资料分析,交流自己、家长或他人对食品安全的看法和做法。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把更多的时空留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二篇:后“茶馆式”教学在美术课中的应用
后“茶馆式”教学在美术课中的应用
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追求学生学的完整而不是教师讲的完整,这些观点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个挑战,传统教学是教师讲重点难点,追求课的完整,课堂上知识结构的完整,课堂上生动有趣,认为只有教师讲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张人利院长讲的后“茶馆式”教学,对我启发很大,观点大胆,新颖,他教学观念的提出是基于他的教学研究和他学校的实验改革,确实效果明显。对我们今后的教学确实有借鉴指导意义。结合我们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美术课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美术学科既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又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体现学科愉悦性的特点,所以最主要的是首先解决学生学的愉悦的问题,即学生乐学,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尽力提高课堂效率。这有别于其他学科,让学生在学中、做中,不知不觉提高美术素养、绘画水平,鉴赏能力是关键。所以老师要先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绘画能力等,老师上课多提问,让学生多发言,暴露存在的问题或弱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在启发中,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达到共识,从而做到有的放矢的有效、高效教学,如在手工制作课中,有些方法学生一看就会,教师就不用再面面俱到占用有限的课上时间,关键在启发学生的创意思路。在欣赏课教学中,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也尤为重要,有了问题或提出问题先让学生议议,而不是教师一味讲正确的,我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后茶馆式”教学,在美术课中也是大有作为的,真正让学生做教学的主人,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做好引导、启发和必要的示范,从而更好的发挥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后“茶馆式”教学在中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后“茶馆式”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
摘要: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传统课程体系所认定的“学习困难者”,文化基础相当薄弱。根据这些“学习困难者”的特点,如何全面的提高中职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培养英语素养,是中职英语教师多年进行教改要解决的问题。后“茶馆式”教学让我们豁然开朗,简单地说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后“茶馆式”教学的课堂应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使课堂成为了高效课堂。总结就是: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关键词:后“茶馆式”教学 中职生 英语 效能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传统课程体系所认定的“学习困难者”。在他们跨入中职学校后,却依旧面对给他们造成极大挫败感的传统课程组织方式,使这个特殊的群体情况更糟糕。特别是在英语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被动,热情不高,课堂表现消极,有甚者更是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每一个英语教学者常常为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提不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苦恼。而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有四个问题相当的突出。从总体上看,教师讲得太多,但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教师常把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习得的唯一途径,即使有学生自己学习的环节,但学习方式也是单一的。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教师只是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并没有关注在这些问题学生是怎么想的。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提问的意义何在、讨论的意义何在,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常常带有盲目性。教师对在第一次教学中的学生差异问题常常束手无策,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似乎除了布置大量的练习和补课之外没有其他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变我们的英语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后“茶馆式”教学让我们豁然开朗,因为这种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教育家段力佩先生几十年前对课堂教学的阐述,今天读来还是那样前卫:“课堂应是学生的学堂,不应该是教师的讲堂。”后“茶馆式”教学便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而中职生虽然是“学习困难者”,但其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这种教学理念在这个特殊人群中的英语课堂上的起了很大转变作用。
茶馆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们休闲聊天的地方。后“茶馆式”的课堂即课堂气氛不必过于严肃,只有教师讲学生听,而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像生活中的茶馆那样,随便交谈议论。这样的教学,学生活动多,积极性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读书自学能力,开阔思路,发展智力。它的中心思想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它的核心是一个“议”字,它的本质是对话。学生在读、议、练、讲、做活动中,互相切磋补充,也时时产生创见,有利于锻炼创造能力。这显然是将现行常用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结合运用的一种方法。
读读,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书,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议议,就是提倡学生自觉议论,主动探讨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练练,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一条重要途径;讲讲,即是讲解、解惑,可由教师讲,也可由学生讲,变一言堂为群言堂,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做做,即研究性、实践性学习,可以说,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多年的英语教改经历,让我很快的将这种理念应用在13级机械1班三年的英语教学课堂中,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研究成果。我根据中职生的自身优势特点,大面积的转变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从点到面,从浅到深的铺开,通过让学生读中领悟,议中思索,练中巩固、讲出自信、做中总结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让学生从课堂的旁听者,变成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在后来的学习中也获益匪浅。
一、读中领悟
经常进行朗诵有很多好处,它可以提高同学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语音语调的纠正,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由于通过朗诵能接触到许多文学作品,因此同学们还能在美的享受中提高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多读。默读、浏览只是学习英语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低级阶段,真正要达到高效率的学习是必须要经常富有感情的朗诵。朗诵是一门语言艺术,朗是声音明亮清越的意思;诵是念得很流畅的意思。声音大,可以使我们的耳膜受到较强的刺激,再加上视觉的高度集中,就可以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案例:朗读会
请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6篇不同风格的文章中的一张,来进行朗读。其他同学根据朗读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提问,然后每个小组的书记员记录下问题和答案。同学们为了得到高分,课前反复练习。根据评分标准的要求不断要求自己。课堂效果,从同学们的反馈情况表明,他们更喜欢这样的朗读。
说,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反复朗读,练习,形成很好的语音语感;听,让学生不断反复的听相似的内容,提取主题的重要信息,领悟发布者要说的中心思想;问,学生听完后,提问的问题时而搞笑,时而幽默,却是思维的激发和碰撞;回答,使学生增强自信,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二、议中思索
议,可以是学生和学生,可以是学生和老师,可以是学生和文本。议中,“相异构想”,完全暴露,也在议中解决。并可以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可以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组活动中,每个组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大胆提出自己的“相依构想”,相互讨论,借鉴,总结,解决老问题,发现新问题,并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学会互相尊重、学会沟通,学会互相分享。
教学案例:“当导游”
在这个主题中,学生被要求,给美国来的Mr.More当一天导游。提前给Mr.More发一封当天的时程表,准备好导游词,各项服务用语,包括茶水、吃饭等等,其他可自由发挥,并制定各项服务中的人员安排等等。同学一接到这个任务就觉得压力山大,开始激烈的讨论。教室一下成了菜市场。各组的同学的奇思异想,让我也脑洞大开加入了其中一组。最后同学们将自己的各项任务进行展示,并提前模拟了一遍,效果非常好。
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回忆了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发现了自己没有掌握,需要掌握的。同时,议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学习经验,想出新的适合自己的方案。这些并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议,而是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和“相异构想”,力争解决这些“相异构想”。
三、练中巩固
无论是口头还是笔头,练习都是相当重要的。练习的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实际运用,还有锻炼自信和个人魄力。
教学案例一:新闻发布会
My Favorite City这个话题中,我请学生各自准备一些资料。然后开一个班级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台上的同学来讲述了My Favorite City,台下的同学当记者,负责提问。课堂效果很好。
教学案例二:评讲作业
首先是位置的变化 教室的讲桌前都是学生老师,我都坐在下面的课桌,听同学们讲课。同学们在分别讲解每一道题的答案、原因、自己的看法时,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候,课堂上针对一道题,会出现很多争议,而且争议的有根有据,大家都在思考,进行知识和思维的碰撞和摩擦。
这些并不只是让学生做做练习,而是在解决这一问题后,不断加强学生所得知识的融会贯通,并加以巩固。从学生的反馈表明:比起以往的英语课堂,他们更喜欢自己的课堂自己做主。
四、讲出自信
“哑巴”英语是一个普遍现象,原因就两个:一是怕,怕出丑,不敢说;二是不会,不敢尝试。讲得过程,不仅锻炼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在不断锻炼的过程中,增长自信,提高学习英语的信心。
教学案例: 情境阅读“看图说话”
模块一 九单元的阅读是一封信。内容是告诉朋友自己旅行的行程和感受。我一发布总目标,全班就有同学大叫道:“学英语,还要画画?”总目标:请同学们自己选择角色,当导游或者旅游者到成都旅游。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角色,画5到6幅图,看图说话,用英文简单讲讲自己旅游或者当导游的经历和感受,和大家分享后,写成一篇英文游记发表在自己的QQ空间里,附上自己画的画。在同学们讲得过程中,我全程录像,课后在班级分享。
这篇游记让同学们都得到了很多QQ好友的赞赏。在后来的视频分享中,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很有才,对英语学习更加有自信。
五、做中总结
中职生最大的优点就是动手能力很强,结合这一有点,我大量的使用实践性课堂。实践性课堂中,同学们自己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总结解决方案,在成功的喜悦中,取得成就感。
教学案例:做12道菜
模块一 六单元的阅读是做菜的步骤教学。我决定我们真的做一次菜。要求很简单,请每组同学自己决定做的菜,通过手机、字典自己查阅相关单词,然后发出每一个步骤的指令,请其他组的同学来做菜,做出来的菜,要自己小组吃。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自己发出指令很简单,但是要让其他组的同学听懂很难,所以在前面2组失败的情况下,后面小组的同学重新制定了计划。先自己小组同学上台给大家讲解自己需要的食材和食材的单词,然后讲解一些可能会用到的句型,因为被要求不能告诉菜名,食材必须超过4种,要做的菜就比较复杂。过程中,我们还用手机拍了视频,最后当12道菜上桌的时候,大家一边高兴地吃饭,一边看视频。
教学案例:评讲练习
以往评讲练习,都是老师的讲解居多。我把老师的角色给了学生。
首先是位置的变化 教室的讲桌前都是学生老师,我都坐在下面的课桌,听同学们讲课。同学们在分别讲解每一道题的答案、原因、自己的看法时,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候,课堂上针对一道题,会出现很多争议,而且争议的有根有据,大家都在思考和总结。
在将“后茶馆式教学”应用在中职生课堂的研究中,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从以往的百分制九提高到了百分之八十七;实践课程的受欢迎程度达到百分之百;课题式研究教学在高三的学生调查中,有百分之六十七的同学很喜欢,并应用到了其他科目中;在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有百分之九十八的同学表示是全部参与。这种以效能为主导,通过颠覆过去课堂教学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的讲解方式,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的教学,深深的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在讨论中,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得到了提高,还提高了认知效果,减少无效劳动。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知识,还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制定计划、思考、应用和总结。这种教学不但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
完美的课堂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但是,从来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即使是再成功的课堂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关键是反思中进行深刻的剖析和不断的探索。在后“茶馆”教学应用在中职生英语课堂的研究道路上,不断的探索、总结、反思,不断的追求更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 》[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美)Ceri B.Dean Elizabeth Ross Hubbell.《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9中教学方法》[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3]段力佩.《段力佩教育文集》[M]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4]佐藤学著 钟启全译.《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Patricia L.Carrell,Joanne Devine,David E.Eskey编,武姜生导读.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美)《第二语言阅读研究的交互模式》.[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6]Robert L.Solso,M.Kimberly Maclin,Otto H.Maclin,Congnitive Psychology《认知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四篇:后“茶馆式”教学模式在作文评讲中的应用
后“茶馆式”教学模式在作文评讲中的应用
后“茶馆式”教学模式是在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模式(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教学模式可归结为“一个核心”(议)、“两个特征”(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部分学生学得懂的内容教师不讲;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三个发展”(教学方式更加完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
当前初中生的作文普遍存在“假、大、空”现象,学生写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不是为了传情达意。后“茶馆式”教学所追求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作文讲评中运用后“茶馆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查找其中的不足,通过教师讲解,掌握写作的方法,然后再修改作文。
一、提倡自读作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在传统的作文讲评课中,教师往往挑选出优秀作文和下水作文,然后针对当次作文的要求进行点评。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更多的还是在听作文,对自己的作文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学生只会依照教师的“标准”去一一查找,即令是找到了问题也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很少去读自己的作文,有的学生甚至在写完作文后“一交了事”,对教师的讲评也不太重视,对自己的作文写得如何从不关心。提倡自读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在读自己作文的过程中发现不足,为修改作文奠定基础。
首先,要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作文写完后,教师要安排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发现错别字、语病等问题,还可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方面的问题。其次,要在小组内交换作文朗读。交换朗读的好处就在于同组学生在交换作文朗读时,组员可以发现问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提的是“朗读”不是阅读,朗读即是让学生放声读。朗读作文不仅可培养学生的语感,还可让学生从读中发现问题。在进行作文讲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读自己的作文,这样才能让学生勇于面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
二、提倡自评作文,让学生在评中发现
在以往的作文讲评中,大多由教师给学生的作文评定一个等级或给出一个分数,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用范文来引导学生。学生对自己的作文中存在什么问题,自己作文的水平如何很难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而提倡学生自评作文,让学生在自读作文的基础上进行评定,然后教师再批改、评阅,做到自评和点评相结合。
让学生自评作文,就要明确“评什么”和“怎么评”的问题。首先,就评论的内容而言,可从书写、结构、内容、选词造句等方面进行。通过自评,让学生发现优点,也可让其他学生发现其中的不足。如在进行运用象征手法写身边的一种事物的作文教学时,学生在点评中首先说自己是先写某一植物的特点,然后由植物到人,最后点明植物所象征的意义。应该说,这样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教师再结合其作文来分析。至于评论的方法,可采用自评和小组评相结合的方式。即让学生先自主评价,然后再在小组内评价。如以“在记叙文中如何写景”为题的作文教学,有的学生在自评中就认为写景要突出景物的主要特点,而小组成员在对其作文中进行评价时发现该生的作文中没有行踪,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三、提倡合作议论,让学生在议中讨论
议,议论,也可以说是讨论。在进行作文讲评时,要让学生在评的基础上深入到作文的内部,查找不足,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在讨论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学生查找问题,教师要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首先,讨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在讨论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文的中心、结构、内容、修辞等进行讨论。如在对“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作文的讨论过程中,小组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有:1.作文中所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2.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3.事件的描写顺序是什么?4.主要人物是谁?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5.作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再次寻找到作文中的不足。其次,以“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作文讨论教学为例,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某学生的作文(题目为“那一次,我流泪了”)只突出表现了自己的心情而忽视了对文中母亲形象的刻画,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教师再及时总结。
四、提倡议后练习,让学生在练中发展
以往的作文讲评只是讲评而没有让学生去练习,这样的讲评多由教师自己完成,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不大。而在作文讲评中运用后“茶馆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读、评、议后去练习,在修改中提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学会修改。如上述所谈,学生发现作文中详略不当,也提出了修改意见,那么,接下来就要指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其次,要在修改作文中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如在“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的作文讲评课后,学生以松树为例赞美边防官兵不畏严寒保家卫国的精神。点评后学生发现自己对松树不熟悉,所写内容也过于空洞,于是修改为写小草,以此来赞美生活中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这就很好地帮学生掌握了从实际出发,结合生活来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当然,在修改中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尤其是在选词造句上要引导学生多用修辞手法,从而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总之,在作文讲评中应用后“茶馆式”教学就是让学生真正深入到作文中去,通过“读”“评”“议”“练”等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思考修改的方法,自主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第五篇:浅述逆作法在高层建筑中的设计应用
浅述逆作法在高层建筑中的设计应用
摘要: 随着广州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起。在多数地下室的施工中,均采用传统的正作法程序,即:开挖基坑——施工基桩——施工底板——施工地下室竖向构件——施工地下室梁板。地下室施工耗费的时间占了整栋楼相当大的比例。近几年来,一种“逆作法”施工新技术正被逐渐运用并趋于成熟。该技术适用于市区建筑密度大,邻近建筑物及周围环境对沉降变形敏感,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工期紧张,地基软土层厚等工程情况,对于三层及以上的地下室效果尤为明显。本文就笔者设计的一个工程作为实例介绍逆作法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逆作法 高层建筑 设计
一、工程概况
十甫名都商厦位于广州市第十甫路和第十八甫路交接处,地上十五层,地下三层,基坑深度14.3米,建筑平面约为长90米宽29米的矩形。由于场地西边为西关风情民居,距用地红线不足3米,北边为第十甫路步行街,距离约4米。规划部门明确指示,必须严格控制基坑水平位移及竖向沉降,绝不允许出现邻近房屋产生裂缝或路面开裂、下沉的情况。另一方面,甲方从商业角度出发也提出要求,一是地下室的边线应尽量贴近用地红线,以取得最大使用空间;二是要求尽量缩短工期,力求比邻近同类建筑先封顶,以便售楼。在这种情况下,逆作法施工技术便充分体现其优越性。
二、地质情况
该场地地质分布情况自上而下大致如下:
1、淤泥质粘土,流塑,饱和,平均厚度1.9米,c=10 KPa,φ=6~8°;
2、中粗砂及粉砂层,饱和,松散,平均厚度7.5米,c=0,φ=28~30°;
3、粉质粘土层,饱和-稍湿,可塑-坚硬,平均厚度5米,可塑土c=30kPa,φ=14º。硬塑土c=31kPa,φ=18º;
4、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平均厚度3米;
5、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平均厚度5.5米;
三、设计思路
针对工程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工程师结合逆作法的特点,确定了以下几个重要设计措施:
1、为了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支护手段,可同时具备挡土和止水作用。利用地下室各层楼面的梁板体系作为水平侧向支撑,地下连续墙将与内衬墙一起构成地下室外墙,成为永久性构件。
2、为了争取时间,最大限度缩短工期,从首层楼面开始,向上下两个方向同时施工,争取地下室与上部结构同时完工,具体施工步骤将在下一节介绍。
3、出于逆作法施工需要,地下室竖向构件采用钢管柱。长度3层楼高,一次吊装到位。
4、人工挖孔桩从现地面开挖,为了准确安装钢管柱,钢管柱底以上的空段部分应考虑工人到桩底定位钢管柱时的操作面,一般操作面不小于60cm,故空段部分桩径为钢管柱直径加上1.2米,而基桩部分直径按承载力要求确定。
当以上几个因素明确后,设计方案便基本明朗。
四、逆作法步骤
1、施工地下连续墙。经计算地下连续墙厚度800mm,标准槽段长度6米,深度18米左右,即到达基坑底面以下3-5米,且下端进入强风化层不少于1.5米,以确保止水效果。槽段之间采用工字钢刚性接头。
2、施工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桩分为基桩部分与上部空段两部分。当基桩部分浇灌到桩顶设计标高以下1米时,便由工人下去安装定位环并调校水平,然后由工人在下面扶正,卡位,保证其垂直度后,在地面用十字架固定钢管柱上端,用高抛法浇筑管内高强混凝土。
3、开挖至-4.5m标高。此时地下连续墙处于悬臂状态,现场监测得最大水平位移发生顶点处,约3.7mm,平面位置在矩形长边中部。施工首层楼面梁板及上部普通混凝土柱,在平面靠近第十八甫路处预留10米X10米出土口,方便运输。
4、开挖至-7米标高,施工负一层楼面梁板及上部结构。在二层楼面梁安装吊车梁,设计该梁时应考虑吊运土方和机械时的最大荷载,负一层楼面出土口位置与首层一致。对于地下连续墙而言,首层和负一层楼面的水平刚度可视为两个铰支座。但是出土口处的槽段应设置腰梁和钢支撑。现场监测得最大水平位移发生顶点处,约5.3mm。此时上部结构施工至三层楼面。
5、开挖至-14.3米标高(地下室底板底),从-9.5米开始即采用盆式开挖,即在周边留有4.5米左右的反压土,以控制连续墙的位移,保证基坑安全。此时地下连续墙可视为下部为连续的弹性支座,上部两个铰支座的连续梁,受荷形态简化为上三角形下梯形。现场监测得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9.7米标高处,约13.2mm。此时上部结构施工至七层楼面。
6、施工负二层楼面主梁梁格,即楼板及次梁暂不施工,以便吊土,通过主梁和腰梁系统为连续墙提供一定的侧向支承,其概念类似于对撑系统。
7、完成其余土方工作,施工底板和负二层楼面,吊出挖土机,封闭出土口。至此地下室土建主体已完工,同时上部结构也已封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最大位移为14.3mm,位置在-11.3米标高处,远小于规范限值。基坑周边场地未发现明显下陷,邻近房屋未见明显裂缝,保护效果非常理想。
五、心得体会
在整个逆作法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笔者从成功中获得很多经验,也碰到不少问题,现就这一工程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作了整理,以供参考:
1、设计中应进行逆向思维。在正作法中,地下室的剪力墙如核心筒、人防墙及地下室外墙等作为竖向构件承担荷载。但在逆作法中,剪力墙是先施工上一层,再施工下一层,受力模式已发生变化,故建立计算模型时应按大梁输入。
2、钢管柱与梁板的连接。本工程采用环梁节点,须预先在钢管上焊接抗剪环箍,且定位要求精确。当施工期间地下室标高发生改动时,其处理措施相当麻烦,因为现场补焊环箍操作困难,而且管内混凝土可能因温度过高而影响受力性能。
3、钢管柱吊装的垂直度控制。由于逆作法的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决定了地下室的竖向构件必须采用钢管柱或格构式钢柱,而吊装这一竖向构件时如何控制垂直度成为关键因素,本工程先在桩顶标高以下1米处安设一定位钢板,定位钢板有三个调节螺栓,以调节钢板水平,钢管柱中部采用钢筋制成笼状定位架,在地面也设有井字形定位木架,实践证明,这种定位方法取得较高的精度,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4、地下室楼面梁与连续墙的连接。在逆作法工程中。内衬墙尚未完成,边跨的楼面梁一端支承在钢管柱上,另一端则必须支承在地下连续墙上。原设计思路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中预埋钢筋,地下室开挖后凿去砼保护层后,扳出钢筋与梁钢筋焊接即可,但由于施工误差及建筑方案修改,这些预埋钢筋位置偏差太大而失去作用,实际施工中采用植筋的办法解决,因连续墙中钢筋太密,将梁端弯矩适当调幅到跨中。
5、底板周边连续墙连接处止水措施。这个部位的止水成功与否对整个地下室的止水乃至使用安全有着决定性作用。本工程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中与底板位置预埋一竖向钢板,浇筑底板前焊接一水平止水钢板,实际效果非常理想,底板周边未发现渗漏现象。
6、桩基类型的确定。从钢管柱安装定位的要求来看,人工挖孔桩是较好的选择,笔者曾在另一个工程中使用钻孔灌注桩,由于泥浆的扰动,钢管柱难以保证垂直度,开挖后发现偏心较大。就本工程的地质情况而言,淤泥层和砂层比较厚,本来并不适合采用挖孔桩。但是,笔者认为当连续墙进入不透水层(强风化层)并且围合之后,进行坑内抽水,在没有水压力的情况下挖桩发生涌土、流沙的可能性不大。事实证明,这一措施是有效的。
六、小 结
十甫名都商厦已封顶并投入使用,从该工程实例看,逆作法与常规的施工方法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
1)显著地缩短了工程施工的总工期,经计算,本工程采用逆作法比采用正作法缩短了至少两个月工期,取得巨大的商业效益;
2)基坑变形小,相邻建筑物影响小,实测结果显示基坑顶点变形不足20mm,周边路面沉降量也极小,未造成不良影响;
3)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规划红线地下空间,在允许范围内尽量扩大地下室建筑面积。
但逆作法目前仍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连续墙与基础桩间存在着不均匀沉降,连续墙槽段间的渗漏等,有待通过工程实践取得改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