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作品的语言之我见

时间:2019-05-13 01:2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作品的语言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作品的语言之我见》。

第一篇:如何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作品的语言之我见

如何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作品的语言之我见

——由《孔乙己》谈起

单欣鑫

鲁迅先生作为我国文学巨匠其作品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包括小说、杂文、散文,几乎代表了鲁迅各个时期的重要文章,而且贯穿于中学阶段各个年级的各册教科书中。鲁迅先生不愧为一代文学大师,他的作品语言犀利,内涵厚重,思想睿智,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但先生的作品太深奥了,学生比较难以读懂,教师也比较难教。如何使学生走进大师的作品里?为此,我下了不少功夫。通过这次讲解《孔乙己》我感受很深,结合以往所听和所讲的鲁迅作品教学课,借此机会发表自己对鲁迅作品语言教学的一些体会。

鲁迅先生的文章主题深刻复杂,语言意蕴丰富,感情冷峻中透着炽热,无情中却见深情。言为心声,先生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他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和形象表达,都是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满腔炽爱。先生对孔已己灵魂的无情批判、揭露、愤恨,不正是因为对他爱之深吗?为了讲好《孔乙己》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解决生僻字,为理解文章扫清障碍。

三、引导学生理解写作背景,为理解文章奠定基础。

四、抓重点,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人物的刻画。

五、环境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

六、赏析作品精练、深刻、生动传神的语言

七、“不求甚解”, 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

八、适当留白,激发学生兴趣。

为何进行了那么多前期准备才带领学生领会鲁迅文章的语言呢?鲁迅先生的小说有诗一样单纯的韵味,语言却又精粹、凝练、含蓄,在本文中体现尤为强烈,所以在讲课时我抓住这一点,进行足够的铺垫,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为深入剖析鲁迅的语言特点做好充分的准备。万事具备,师生顺理成章的共同总结鲁迅先生语言的特点:

一、善于通过“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

《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反用寥寥几笔,便使人物神情华肖,栩栩如生: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它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是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寥寥几字,看似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然而却抓住了孔乙己与别人不同的特点,把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经济及社会地位揭示了出来。“站着喝酒”说明他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属于“短衣帮”的;“穿长衫”则表明它是读书人,与“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的“长衫”客有某些共同之处,“唯一的”说明在酒店里只有他一个是这样的身份特殊的另类。他喝酒的方式与衣着的不相称,反映出它的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从经济上说,他的地位很低,是属于“短衣帮”的;但在思想意识上,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仍然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的“读书人”。接下来描写他“青白脸色,皱 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从脸色上看,说明他生活很艰难。从“伤痕”上看,暗示他常遭凌辱,从“乱蓬蓬”的胡子上看,表明他生活落魄潦倒。而他那件“又脏又破,似乎是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则说明他又穷又懒,而对这件“又脏又破”长衫,为了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他一直没有脱下,揭示了他自命清高的性格特征。“满口之乎者也”则表明他卖弄“学问”。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鲁迅反用粗线条的勾勒,就活灵活现地把一个迂腐落后、贫困潦倒的深受封建教育迫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善于通过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孔乙己》一文中,主人公孔乙己所说的话并不多,然而几乎句句都是个性化、性格化的语言。例如: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吗?”“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跌断,跌,跌„„”

以上文白相间的语言,是孔乙己所特有的语言,它准确、深刻、生动而有分寸地突出了孔乙己的性格。从“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一句中,我们看到了孔乙己那迂腐的性格。在他看来,像偷窃这样的丑事,一旦和读书人发生联系,便不再是一种不光彩的事,不能和一般的偷窃相提并论,就是偷东西被人打断了腿,还要辩解说是“跌断,跌,跌„„”,死要“读书人”的面子。这些语言,把孔乙己心灵深处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传统观念充分地揭示了出来,这种观念是与他长期接受封建教育毒害的身份相称的。

总之我们可以从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实际和认识水平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程度,有的放矢,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然后再对鲁迅作品构思巧妙、独特的手法、新颖的格式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以上只是我在讲课过程中的一些拙见,鲁迅先生的文章意蕴深刻,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加深自己的文化低蕴,才能讲清讲透先生的作品。

第二篇:我眼里的鲁迅先生和鲁迅先生的作品

我眼里的鲁迅先生和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先生是我们大家认为我们最了解的中国作家, 从中学时代起, 教科书就把我们带入他的世界, 在不同程度上给读者心灵中留下了作者的形象, 然而时间使鲁迅先生的形象变得复杂。

随着我们长大,我们开始探索鲁迅先生更多的文章,不再是以前易懂且略带童趣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亦或是《阿长与山海经》,我们开始读更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鲁迅先生其人其事也开始渐渐为我们所知。于是我想说说,我眼里的鲁迅先生和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如何的。

我觉得提到鲁迅先生不得不提到鲁迅精神,早在1937年,即鲁迅逝世一周年,毛主席在发表题为《论鲁迅》的讲演时就总结过鲁迅先生身上不灭的民族精神有三个,首先是政治的远见,由于中国现代各种思潮本身的政治性,由于中国现代社会阶级分裂的激化,使得斗争的选择自然而然地具有了政治内容,并且没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就必然成为被时代播弄的糊涂虫。鲁迅先生最突出的特点——他现实主义的冷静与清醒,正是他有随着时代发展的进步意识和不断提高的政治觉悟才获得的。其次是斗争精神,并且表现在鲁迅先生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会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再次是牺牲精神,鲁迅先生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也不避锋芒,把钢刀一样的笔锋指向他所憎恶的一切。最后把这三点综合起来,就是鲁迅先生一生用他众多的文学作品向世人塑造和展现的他所特有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引用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因为主席的评价代表了全民族的意愿,并且我深刻的感受得到主席对鲁迅先生在逆境中所显示的反抗意识和不畏强暴的性格特征,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认同和由衷的钦佩。无疑,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很高的,不管现在关于鲁迅先生有多少论争,我始终觉得主席的评价是正确的方向,鲁迅先生为塑造顽强不亢的民族魂做出了一个文人所能做的一切,作为中国新文学创作的开拓和先驱者, 鲁迅先生在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杂文这些领域中都作出了崭新的建树,而且他的文学作品既是深刻理性思维的结晶, 却又包含着烈火燃烧般的情感, 以及鲜明灵动的形象, 璀璨华美的文采, 鲁迅先生写出了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被压榨和欺凌中间, 不断挣扎、抗争、追求和探索一条崭新道路的心灵史、性格史和文化史, 从而渗透出异常独特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经典。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能征服那个时代的人们,也能征服这个时代的我们,不正是因为他的精神具有新时代仍能传承的证明么,无论如何,我是很钦佩鲁迅先生的。

因为鲁迅先生涉猎的文学体裁很广泛,而我还未能把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都细细品味,所以只能凭借我所读过的来谈谈我眼里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先生的作品我觉得代表了中国最广大民众(在其文章中被称为奴隶、下等人、卑贱者、被吃者)的根本利益, 反映了他们在“三座大山”压迫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历史要求。并表现了他本人对假、恶、丑社会现象的绝不调和的批判态度,以及对中国下层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愤。这在其作品《阿Q正传》、《药》、《祝福》中均有体现。例如浑浑噩噩的小混混阿Q鼠目寸光、盲目跟风;孱弱可怜的小栓被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丧命而不知;善良懦弱的祥林嫂得不到解救竟求助于迷信的无知而悲惨的一生等等。

鲁迅先生还关注“国民性”问题,它像一条红线一样几乎贯穿了他的全部著作,是“鲁迅精神”的基本组成部分。就《阿Q正传》而言,这部作品以讽刺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将对国民性的反思推向极致。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充满了病态、荒诞、畸形和丑陋,中国民众中的确有很多阿Q式的浑浑噩噩、懵懵懂懂的人物。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之下,鲁迅先生创作一系列剖析国民性弱点的作品,是还丑以丑的本来面目,其目的是通过民族的自我反省实现民族的自我拯救。鲁迅先生还是深刻的自我剖析者,自剖意识是驱使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强大内驱力之一。在小说、散文、杂文等各种文学形式的创作中,无不活跃着鲁迅先生自己的身影,倾诉着他自己的声音,甚至带有自我传记性的特征。这表现在叙述方法上,在《呐喊》、《仿徨》两部作品中,不难发现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参与故事并作为故事中的人物而出现的叙事模式,从数量上来说占了总数的近一半以上。其中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头发的故事》、《一件小事》、《故乡》、《社戏》、《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鲁迅先生的重要作品。由此看来,这种以“我” 作为叙述者参与故事并作为故事中的人物出现的“我—叙述”模式,在鲁迅小说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甚至可以说是鲁迅非常喜爱的一种叙事模式。在我眼里的鲁迅先生是先进民族精神的化身,而鲁迅先生的作品是拨开迷雾现真实的革命雄风,是拯救愚钝懵懂的国民于水火之中的良药。我钦佩鲁迅先生,也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

第三篇:用何方法来让学生理解并学习鲁迅语言的特点?

鲁迅的语言精辟,表现力极强,品味鲁迅的语言也是鲁迅文章的一个教学难点,请你选取你教过的一篇鲁迅的文章,结合课堂实例谈谈用何方法来让学生理解并学习鲁迅语言的特点的?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

答:鲁迅的语言精辟,表现力极强,比如《故乡》一文。无论是在词语的锤炼,还是辞格的运用上,都进行过精心选择和仔细推敲,收到了奇妙的表达效果,显示了他高超的语言艺术。他选用词语精当贴切、含蓄深厚,既能准确、生动地表达描述对象的总体特征,又处处体现新意,收到词义明确以外的其他效果,往往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觉弦外有音,文字间蕴含更多深意。而这些“深意”,正是理解小说内涵的关键。抓住这些词句,我指导学生分四步品味语言。学习课文:

第一步: “我”为什么回故乡?回故乡的心情怎样?请将具体的句子找出来。简要分析“我”回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第二步:找出文章刻画的人物形象,结合语言品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三步:找出文中描绘故乡的片段,品味,分析变化的原因。

第四步:品析篇末三段议论,把握小说的主题。

这样把品析语言和理解课文相结合,效果很好。

第四篇:鲁迅作品读后感:关于鲁迅先生笔下的“偷”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几篇小说都写到了“偷”,但是由于所“偷”人物的身份、原因、目的、观点、对象等不同,其结果也大不相同,通过对这些“偷”的理解,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用意。

一、摘瓜不算偷。

《故乡》中少年闰土跟“我”谈他夏夜和爹一起管西瓜时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

偷的。”原来,他们管的只是“獾猪、刺猬、猹”。由这里可见摘瓜解渴不算偷在当时当地是普遍如此,这反映了昔日故乡人民群众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的淳厚民风,衬托出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可爱。这段借少年闰土之口说出的话与二十多年后亲眼见到杨二嫂等女人到“我”家来“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等等顺手牵羊、明偷暗抢的丑陋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进一步反衬出现实生活中农村破产、劳动人民痛苦的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关系。

二、先偷自家豆。

在《社戏》一文中,几个乡间小友设法陪我去看戏,夜归途中大家决定偷一点豆子来煮吃。双喜问偷谁家的时,阿发非常爽快地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偷”,《辞海》意指“背着人做事”,阿发甘心冒着被娘知道“要哭骂”的危险,主动请偷自家豆,正反映了农村少年的热情天真、淳朴善良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品格。

三、偷豆得赠豆。

《社戏》中小伙伴们偷豆吃,“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他们曾担心,“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但后文并未写到挨骂,显然是没有骂(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他们曾顾虑用了细心的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会被知道并挨骂,但第二天“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他们偷了六一公公的豆,六一公公的反应,一是嗔网怪:“偷了豆,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委婉而又亲切的语气中带着惋惜,又饱含着宽厚、仁慈和善良;二是肯定:既然是请客,“这是应该的。”对“偷”的肯定其实是源于对小客人的尊重,这与开头“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相照应,体现了周围群众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三是询问:豆可中吃?体现出对客人而非豆子的关心;四是夸赞:读过书的人才识货。在这个“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的小村庄里,他们处处流露出对读书人的敬慕和尊重;五是赠豆:这显然是对小客人称豆子“中吃”“感激”之余最高的奖赏,其质朴、善良、纯真的性情跃然纸上。为什么几个大人都没有骂呢?就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们这样做不是为偷而偷,而是为请客而偷,不骂体现出对小客人的尊重。为什么作者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难道偷来的才好吃吗?自然不是,而是因为在看戏、偷豆过程中,“我”处处体会到了农家孩子天真活泼、热情能干的优秀品质,体会到他们与“我”之间产生的纯真、亲密、友好关系,以及当地人民那种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也正因为如此,那场并不精彩的、令人昏昏欲睡的夜戏到文章末尾作者却强调成“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四、没偷反被诬。

《故乡》中忠厚老实得迟钝、麻木的中年闰土竟被豆腐西施杨二嫂诬陷。杨二嫂“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老实巴交的闰土当然不需要这么做,因为主人“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他根本不必将东西偷藏在灰堆里,尽可大大方方地拿走。但不知道内情的杨二嫂对他的诬陷却深刻地揭示出现实生活中像闰土这样老实巴交的农民不但受着“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侵扰、折磨,甚至还受到周围那些与他一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杨二嫂们欺负、侮辱的残酷事实,作者借此对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隔膜的关系进一步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五、明偷受宽容。

“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她来干什么?用母亲的话说,杨二嫂等一些女人来“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有何为证?有她亲口所说:“迅哥们,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吧。”一个“拿”而非“买”,可见来者之意不在买。有“我”亲眼所见:她一面“絮絮的说”,一面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有“我”亲耳所闻:她“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在诬陷是闰土藏的之后,“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对于这样一个强拿硬要、明偷暗抢、自私自利的杨二嫂,迅哥一家却既没有当面揭穿她的把戏,也没有将她绳之以法,更没有像丁举人

对孔乙已那样打断她的腿。这种极度的宽容,显然寄寓了“我”对劳动人民生活日趋贫困的悲惨遭遇深切的同情。

六、窃书不算偷。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是《孔乙己》中身为读书人的孔乙己荒唐而又可笑的观点。读书人偷东西本来是比杨二嫂之流更为可耻的行为,但孔乙己却是非常认真的、发自内心的不以为耻,以至于与人争辩时“涨红了脸,额

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灵魂已经被科举制度毒害得扭曲、变形、麻木的孔乙己固执地认为读书是高人一等的,读书人所做的事当然比那些粗俗的短衣帮高雅,因而狡辩读书人窃书不能算偷。这显然代表了当时孔乙己之类没落文人的普遍心态,但麻木不仁的孔乙己们哪里知道这种思想恰恰是造成他们悲剧的根源。

七、因偷被打残。

农民对于走路的人摘瓜解渴、小孩子偷豆“请客”不当作偷,是因为那里民风淳厚,人们热情好客;迅哥儿对于杨二嫂的明偷暗拿予以宽容,是正在追求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对农民给予的哀怜的同情。但时时自命清高,处处自以为高人一等,以至于一厢情愿地始终认为“窃书不算偷”的孔乙己偷的是何家的书、丁举人家的东西。何、丁之流,是通过科举考试爬到农村上流社会的读书人,他们有了一定的权势,就有了作威作福的资本,在老百姓的眼里,这才是真正的高人一等的。“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他们怎么会有迅哥儿那样的同情心呢?但孔乙己偏偏死抱着“窃书不算偷”的信条,竟去“窃”他们的东西,结果终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读书人任意毒打读书人,这一悲惨的结局是对孔乙己可笑观点的极大和极残酷的讽刺,它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关系,尤其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读书人成则可以私设公堂、欺压百姓、为所欲为,败则只能穷困潦倒、任人欺凌的残酷现实。

第五篇:《品味鲁迅先生的语言修改》

品味鲁迅先生的语言修改

——《祝福》之教学尝试

毛荣富

鲁迅先生对语言十分讲究。《祝福》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出版的《东方杂志》,到1926年8月收入《彷徨》一书时,语言的修改有十几处之多。这些修改颇见匠心,有的改动,恐怕只有在真正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才能悟出其妙。于是我想,在学习《祝福》时,让学生来品味鲁迅的语言修改。语文课应重视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既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又是进入课文的桥梁;既是审美对象,又是学生的一种重要素养。

上了两课时的《祝福》之后,我对学生说:鲁迅先生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而且是一位语言大师。我们有必要从语言的角度对这篇课文进行再学习。下面便是鲁迅先生在《祝福》中的六处修改,这份材料在上课时发给每个学生。

1.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初稿:我是正在这一夜经过我的故乡鲁镇的。

2.寻来寻去寻到山墺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

初稿:寻来寻去寻到山墺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他的一只小鞋。

3.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初稿:无单列成段的此句。

4.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初稿:她没有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5.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

初稿: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

6.“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初稿:“祥林嫂,你放着罢!”四婶慌忙大声说。

接着,就让大家研读这份材料,各自思考一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何要作出这样的修改?这样改动的好处在哪里?我提醒大家,有些改动要联系全文来看。到了课堂发言阶段,我们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方式——发言者只要回答自己认为最有把握的一句即可,其他同学再就他讲的这一句进行补充,也可发表不同意见。一句完了再来下一句。

第1句的修改理由,很快就被许多同学想出——把“经过”改为“回到”,是因为故乡鲁镇是“我”行程的目的地而非途经之地。

第2句看似简单,起初答错者甚众,后来有位同学还是看出来了——“一只他的小鞋”和“他的一只小鞋”是不一样的,必定是先看到“一只”,而后再确认是“他(阿毛)的”,修改之后,真实感和准确性都增强了。他的发言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我表扬了这位同学对语序比较敏感,并要求大家树立“语序”意识。

和第2句一样,第6句的修改也是语序的调整。“你放着罢,祥林嫂”是一个主语后置的倒装句,强调的是“你放着罢”。有位同学说得很好,“你放着罢,祥林嫂!”比“祥林嫂,你放着罢!”的语气要来得凶,一点也不客气。——我说:对。大家再思考一下,四婶这时的“凶”又说明了什么呢?这时,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女孩显出有话要说的样子,我就点她发言,她鼓起勇气,站起来说:四婶早就对祥林嫂讲过,不要去动酒杯、筷子和烛台这些祭祀用的东西,可是,捐了门槛的祥林嫂自以为已经赎了罪,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而四婶并不认可这一点,对于祥林嫂的屡教不改,自然会很生气,态度也就会很“凶”了。学生的发言很有说服力,有的同学默默点头以示赞同。有位同学对此还作了补充:四婶在这之前也曾说过“祥林嫂,你放着罢!”平和的语气里多少还有点温情,而此时却说“你放着罢,祥林嫂”,可见四婶对祥林嫂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差了。祥林嫂的人生已走上了末路。——我夸这两位同学能从细微之处品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命运走向,有一种纵览全局的眼光,能以小见大。

第3句“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是鲁迅先生补写的。经过讨论,大家发现,单列成段的这句话起着结构的过渡作用——它承接前面的那句“大家都叫她祥林嫂”(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的时候),又为后面那句“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作了铺垫。有了补写的这句话,文脉就贯通了。有位同学还说出了它的言外之意——称呼虽然都是“祥林嫂”,但她的地位和性格已与从前大不相同。我说,能品出言外之意,说明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

第4句只是把“没有”改成了“未必”,对于修改理由,许多人久思不得其解,我提醒他们不要在字面上兜圈子,要联系生活,联系活生生的人来思考。有同学随即悟出:“我”对祥林嫂的心理活动,只能是揣测,“没有”一词太硬,有点绝对,用“未必”就留有余地了。——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的语言感悟力,并告诉大家,作品的真实性,不仅在于故事情节是否合乎情理,也在于这些细微之处能否经得起推敲。

第5句是最难的,讨论的时间也最长。——我提示说,“大家以为”这四个字可以说是非加不可的,可以联系小说的社会环境来思考。——终于有几位同学相继发言,课堂高潮随之出现。把他们的意见综合起来,即:祥林嫂头上的伤痕,是她被迫改嫁时一头撞在香案角上留下的,在“从一而终”、“好女不事二男”的封建时代,改嫁即失节。受封建礼教毒害很深的鲁镇人肯定无一例外地认为祥林嫂头上的伤痕就是“耻辱的记号”,加上“大家以为”,一方面指这是鲁镇流行的看法,另一方面又暗示“其实不是”,表示了否定。如果不加的话,那就意味着作品中的“我”以及作者也都同意这种“耻辱”之说。——这几位同学的说法拨开了大家心头的迷雾,赢得了羡慕和称赞。同学们靠自己的力量攻克了这道难题,真令我感到高兴!老实说,当同学们陷于困境时,我差一点儿想把答案说出来——作为教师,我们往往容易低估学生的实力,习惯于灌输,喜欢越俎代庖。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大家对这些句子的修改进行了归纳。大家发现,第1、4两句更换词语,作用是使表达更准确。第2、6两句调整语序,作用是突出须强调的东西。第3、5句是增补词语,作用是接通文脉、丰富语意。——这些修改方法,也完全可以借鉴到我们自己的写作中来。

到了这堂课的总结阶段,我让大家谈谈从鲁迅先生的语言修改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因为有了前面的感性认识,这时的概括就比较顺利。——他们说,语言修

改,不是细枝末节的事,还须瞻前顾后,有一种全局的眼光;语言的修改,不仅是技巧,更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完善。他们还说,这六个句子的修改,似乎让他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是深刻独到的,又是精细严谨的;他在思想上有着高屋建瓴的非凡气度,在艺术上又有着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 此文为“中学鲁迅作品教与学”征文比赛获奖作品

下载如何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作品的语言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作品的语言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阅读理解答案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有人说鲁迅有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

    鲁迅作品读后感:关于鲁迅先生笔下的“偷”(共5则范文)

    鲁迅作品读后感:关于鲁迅先生笔下的“偷”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作品读后感:关......

    回忆鲁迅先生 导学案(学生版)

    《回忆鲁迅先生》 导学案 (学生版)(2018.3)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

    教师的重要品德——读鲁迅作品《藤野先生》有感

    教师的重要品德——读鲁迅作品《藤野先生》有感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笔作枪,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猛烈抨击封建文化与封建道德,从而奠定了中国新文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学生读后感[5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学生读后感6篇【导语】书,是一座糖果屋,只要学会品尝,就能尝出甜甜的味道;书,是一把钥匙,等待你去开起宝库的大门;书,像一个甜蜜的梦,梦里五彩缤纷,谁也不想......

    让学生体会到鲁迅儿时的快乐 论文

    体验式教学法 ——让学生体验到鲁迅儿时的快乐 【内容再要】 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运用体验式教学法,从情景创设、阅读品味、写作表达三方面突破教学重点,达到了......

    让语言为学生的人生点灯

    让语言为学生的人生点灯 常山实验小学 姜正德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关注到语言里有志存高远的追求,厚德载物的品质,荡涤心智的力量,要学会让语言润泽学生的生命,滋养学生的人生,......

    量子力学课程中如何让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量子性

    量子力学课程中如何让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量子性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量子力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介绍了量子力学发展到量子场论阶段,从场和真空的量子激发的角度,对微观粒子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