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韩非子》论理想社会五则
《韩非子》论理想社会五则
1.扬榷第八第二节: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
译文:万物都有它适宜的位置,才能都有它施展的地方,各人都处在自己合宜的位置上,所以君臣上下没有不作为的。个人理解:如果人都有自己的合适位置,便会安安份份的生活,更不会生出什么作乱的想法,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冲突,彼此便会快乐的生活!
2.喻老第二十一第一节:天下有道,无急患,则曰静,遽传不用。故曰:“却走马以粪。”
译文:社会政治清明,没有紧急的祸患战争,就叫做安静,传送紧急公文的车马就不用了。所以老子说:“歇下奔跑的马用来施肥。” 个人理解:理想的社会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所有的活动将围绕老百姓的生活进行,不也是温馨的小民生活。
3.大体第二十九第二节:因道全法,君子乐而大奸止;澹然闲静,因天命,持大体,故使人无离法之罪,鱼无失水之祸。如此,故天下不可少。
译文: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顾全国家的法令制度,所以君子享受安乐而巨奸停止作恶;淡泊宁静,顺应大自然的安排,把握住事物的整体和关键,所以使人们没有违反法律的罪过,使鱼儿没有脱离河水的灾祸。像这样,在天底下很少有行不通的。个人理解: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现在和谐社会的要求。健全的法度使得百姓不犯法而享受安乐,那么人们就安居乐业了
4.六反第四十六第八:故明主之治国也,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致贫富,厚其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使民以力得富,以事致贵,以过受罪,以功致赏,而不念慈惠之赐,此帝王之政也。
译文:所以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的时候,迎合那天时人事来获得财物,讨论确定那赋税的征收比例来调节贫富,加重那爵位俸禄来使贤能的人尽心竭力,加重那刑罚来禁止坏人坏事,使民众因为出力而得到财富,因为给国家办事而获得尊贵,因为有了过错而受到惩处,因为立功而获得奖赏,而不指望君主仁慈恩惠的赏赐,这才是帝王的政治措施啊。
个人理解:君主设立合理的政治制度,使得天下百姓能够积极进取,凭借个人努力获得奖赏,不去做那些犯法之事,天下便会清明太平。
5.五蠹第四十九第二节: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译文:古时候的成年男子不耕种,野草树木的果实也就够吃了;妇女不纺织,禽兽的皮也就够穿了。不从事耕种纺织等体力劳动而给养充足,人口稀少而财物有余,所以人们不互相争夺。因此优厚的奖赏不必实行,严厉的刑罚不必使用,而人们自然相安无事。
个人理解:合理的控制人口,减少人口压力,这样所划分到每个人身上的财物就会增多,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财富使用,不必争夺,人们自然相安无事。1.
第二篇:论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论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摘要: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融合法、术、势,主张法治。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后来他的思想被秦国接受并通过其法治思想和中央集权思想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可以说韩非的法治思想影响了秦国和秦朝的政策,也影响了秦以后的中国政治思想。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在诸子百家中对乱世的治理算是最富实用的统治理论。
关键词:韩非子 法家思想 统治 法治 赏罚 性恶论 术治
韩非子身处古代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历史巨变时期,是战国末期崛起的法家学派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思想家,他以其审视的目光、冷峻的思考、理性的分析,兼容并蓄,为当时的社会及其最高统治者献上了一份精湛周密而又切实可行的治国方略,其中的管理思想集中展示了这位先哲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睿智与深刻,铸造了韩非子管理(治世)思想的独到价值。秦始皇读韩非子著作后大为惊叹:“寡人得见此人而与之游,死不恨矣!”
韩非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人性本恶的假设,由此表明人的本性是追求利益的。以及对刑赏二柄的合理利用,他特别强调法在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和法术治的三者有机结合对于治国的重要性。
一、利益是基础
人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对人的本质、行为规律的判断无疑会决定着管理的方法和内容,韩非子提出了人是自利的这一基本人性论假说。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像管子就说过,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有了这种相同的思想,所以韩非子才得出结论:“人情者,有好恶”①。由此而言,自利是人最普遍、最本质的特征。对于这一特征,统治者就要善于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比如战争,如果立下战功就给予很高的赏赐,包括官职,这样来激励士兵与将领奋勇作战。这也许是秦国军队战斗力强大的原因之一,灭六国统一中国,法家的作用应该肯定,尽管它有一些不足。二、一个假设----人性本恶
韩非子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论述人性恶的思想家,虽然其思想难免偏颇,但是,他对人的逐利本性的观察和论述,应该说,是深刻而犀利的,颇能发人深省。① 《韩非子 八经》
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人物,秉承了荀子性恶论的思想。韩非说过:“凡治天下,必因人性。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他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
《心度》中说:“夫民之性,恶劳而乐逸。”因为人的本性贪图享受,厌恶劳动,为此韩非子认为对民必须从严管教。这就需要合理运用刑赏二柄。
三、两种手段-----赏和罚
“刑”和“赏”是对立统一而发挥治理作用的。光讲刑,没有赏,光讲威,没有恩,或重视赏而忽略刑都是不可取的,赏罚并用,恩威并济,两者兼行,天下才能得治。韩非认为,治理天下,必然依据人的天性而运作。人有好恶分别的,因此需要赏罚。
“赏罚者,利器也。君操之以制臣,臣得之以拥主。”①应该说韩非子关于人是自利的假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基本符合人的本质特征的。正是在此基础上,韩非子提出了通过“赏罚二柄”使人们趋利避害,实现管理目标的管理思想,主张应通过“法”、“利”而不是“仁”、“义”、“礼”等来管理民众。韩非子论述道:“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人主兼失刑、德,而使臣用之,而不危亡者,则未尝有也。”②在韩非子看来,赏、罚是体现权势的两个最重要工具,君主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两个工具旁落他人,否则,君主的势位难保,甚至性命堪忧。在运用权势方面,韩非子一贯强调要赏厚罚重。“故明主之治国也,众其守而重其罪,使民以法禁而不以廉止。”③“圣人权其轻重,求其大利,故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也。学者之言皆曰‘轻刑’,此乱亡之术也。凡赏罚之必者,劝禁也。赏厚则所欲之得也疾,罚重则所恶之禁也急„„”
因此,“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厚赏有意外之喜,因此能真正有效地起到劝善的作用。所以赏就要厚赏,厚赏到这样程度,如“暧乎如时雨”使百姓“利其泽”④。而严刑重罚就好像是让人面对一块烧红的金子一样,即便充满欲念,但也不敢伸手去拿。所以罚当重罚,重罚到这样程度,如“畏乎如雷霆”,连尊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难逃惩罚。在此基础上,韩非子还提出了“重轻罪”策略,即通过加重对轻罪的处罚,而防止百姓犯轻罪。轻者不至,重者不来。这便是韩非子所谓“重刑止奸”,“以刑去刑”的思维。四、三角支撑----“法、术、势”的管理控制思想 ① 《内储说下六微》 ② 《二柄》 ③ 《六反》 ④ 《主道》
韩非看到了法、术、势之间的互补关系,认为“法”、“术”、“势”是三个密不可分的概念,它们有机结合构成了韩非子治国理论和管理思想的核心。“徒法不足与自行”,三者必须结合,“不可一无”,因而在坚持“以法为本”的基础上主张“抱法处势而用术”。
只有将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君主的霸业。借用现代管理学语言,韩非子实质上提出了管理中应将制度、权威、技巧三者有机结合的重大命题,在人类管理思想的发展演变中占有重要地位。
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
(一)法本管理思想 韩非说:“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① 所谓法,就是以法治国,不以君主的个人意志为转移,而是“以法为本”,做到“矫上之失”、“一民之轨”、“法不阿贵”、“令行禁止”,它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儒家思想相比,无疑是历史的重大进步。韩非子在其《心度》一篇中指出“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故其与之刑,非所以恶民,爱之本也。刑胜而民静,赏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故法者,王之首也;刑者,爱之首也。”在此,韩非子特别指出,制定、实施刑、法,不是因为憎恨老百姓,而是爱老百姓表现。因为唯如此,才可以使民静,并防奸于未然。韩非子对法的地位进行了论述。如:“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②又如:“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则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③在韩非子看来,奉法强几乎成了国强的充要条件。
依靠法治。法治的思想是包括韩非子在内的所有法家的核心思想。按照韩非子的理解,法是管理国家的基本手段,即“法者,王之本也。”国君如果能够依赖法术治国,则国家富强,反之,国君如果放弃法治,则国家的管理必定会陷于混乱:“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不仅普通君主如此,即便古来圣王,其在管理上取得的成功,归根到底也是因为依靠法治。因此,中常之主,只要遵守法制管理国家,就可以维护国家的安定:“释法术而心治,尧不能正一国„„使中主守法术,则万不失矣。”
韩非子还说:“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④是说,国家要强大,在于国家要做好法① 《有度》
② 《有度》 ③ 《有度》 ④ 《外储说右下》
治工作,国家弱乱了,其原因在于国内有人徇私枉法。关于法的意义,韩非子是从多个侧面去说的:从哲学角度去说,说它是“以道为常,依法为本”;从为君的角度去说,说它是“法者,王之本也。”;从国家角度去说,说它是“治强生于法”,“明法者强”;从“民”的角度去说,说它对于民来说是“饥而食,寒而衣,不令而自然也。”
就拿今天的中国为例来说,我们国家坚持实行“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国”实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工作报告中正式被提出来的。1999年3月,“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写入我国《宪法》之中。从此,我国的法治思想,法的意识进入了人们的心中,以其独特的方式进入了千千万万人们的生活之中。
(二)术治管理思想
韩非子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①,“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②。所谓术,是指君主驭臣之术。在韩非子看来,术和法一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俯,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③在该篇中,韩非子还分析了申不害佐韩和公孙鞅治秦不能获得完全成功的原因,申不害是“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官之患也。”公孙鞅则是“法虽勤饰于官,主无术于上之患也。”君主治国,术和法是不可分离的。关于术的特点,韩非子概括了其最大特点就是隐蔽性,即所谓“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④韩非说的术实际是权术。
韩非强调治国一定要讲究用“术”。“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以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认为,术就是君主任免、考核、奖惩各级官员的手段、方法、政治技巧与政治策略,作为最高统治者“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韩非主张君主要巩固自己的权势,要使臣下奉公守法以实行“法治”,就必须有一套驾驭臣下的“术”,否则难以成为天下之主。由此,法、术、势三者相辅相成,即“以术置法,以法立威,威立则令行”。
(三)势乘管理思想
势是法家的一个概念,和兵家的有所不同。广义的“势”指客观形势,狭义的“势”是指权势。韩非子非常重视“势”,认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⑤。这里谈的势,就是领导者通过法和术造成的一种权力状态。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势的重要,韩非子做了一① 《难三》
② 《定法》 ③ 《定法》 ④ 《难三》 ⑤ 《难势》
个比喻,说千斤重的东西在船上就可以漂浮自如,而小小的一个铜钱,如果掉到船下就会沉入水底,它们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分量的多少,根本原因在于有势与无势。同时的道理,治理一个国家能否树立权威、行使职权、获得下属支持,重要的在于他的地位与权势是否巩固。
“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①语意是,君主掌握权柄并且拥有威势,所以他就能做到令行禁止。所谓柄,就是杀、生机制的事;所谓势,就是制服众人的资本。
其次,韩非指出了势的重要性。法、术、势相较,势处于核心地位。他认为“势”是君主治世的首要工具,贯彻法令必须以掌握权势为前提,没有势便没有了一切;权力和地位具有至高无上性,“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其一,“势”在政治中表现为“势位”。“得势位则不进而名成”,可以发号施令。他分析说“人臣之于君主,非骨肉至亲,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至于普通平民百姓则更不要说了,“民故服于势”。其二,“势”在执法中表现为“威势”。“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只要掌握了权势就能“令则行、禁则止”。他指出君主与民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具有权势,所以他认为“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势”。他告诫统治者一定要“法势合一”,明白“抱法处势则治”的道理,自觉将法和势结合起来并牢牢集权于手中,运用必要的“术”以使自己拥有最大的权威。
得势的主要方法:一是依靠术驾驭局势,管理下属。韩非子说:“人主使人臣虽有智能,不得背法而专制;虽有贤行,不得逾功而先劳;虽有忠信,不得释法而不禁,此之谓明法。人主有诱于事者,有雍于言者,二者不可不察也”②。二是靠制度权力,领导者只有牢牢把握赏罚的权力,才能确保势的稳固。“刑赏不察,则民无功而求得,有罪而幸免,则兵弱主卑。”③所以韩非子说:“势重,人君之渊„„赏罚者邦之利器也。在君治臣,在臣则胜君”④。正确的方法就是要“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⑤。圣人执要是说要抓住要点、核心问题,而“四方来效”就是要善于授权,把细节的东西交给下属去做,自己牢牢把握核心权力。
从总体上讲,韩非子的法、术、势实际上就是告诉领导者,要管好一个组织的核心问题是权力的问题。法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术是权力的手段,势是权力的归属。要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清晰和强有力的奖罚措施。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要明确,让每个人都看到,而且每次奖罚也要公开,这样,领导者下的命令才有人服从,权力才能有效行使。同时领导者要有一些技巧和计谋,这些计谋要做得恰当周密,不能让下属知道,以此保证其实施的效果。这样才能够控制局面,掌握下属的言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管理顺利进行。同时一个领① 《八经》
② 《南面》 ③ 《饰邪》 ④ 《喻老》 ⑤ 《扬榷》
当然,韩非子作为距今已二千多年的历史人物,其管理思想不可避免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和受到历史的束缚。如只承认人的物质利益,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狭隘的“为君主进言”的功利主义,人性本恶的思想等等。但无论如何,韩非子的管理思想即使以今人的眼光来看仍可谓“博大精深”,它不仅对中国以后管理思想的形成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当前的管理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而且对整个人类解决新世纪管理难题也具有重要的智慧启迪价值。
第三篇:论韩非子的领导理论
论韩非子的领导理论
摘要:韩非子基于人性“自为”论提出“法治”,而“法治”的领导思想对领导者开展领导工作有积极作用.做到”法治’就要有法可依(“法”今天理解为广义的”制度”),所以韩非子强调立法要“因道全法”,同时执法要有度,公平而有信;领导者要讲求领导的方法和艺术,即韩非子的“术”论,做到用人有道,依“术”行事,便可得“势”.以上也就构成了韩非子的"法,术,势”领导理论.关键词:韩非子,领导理论,法,术,势
既然谈韩非子的领导理论,我们首先要对韩非子有个充分的了解.韩非子是韩国的公子,战国末期韩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法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曾师从儒学大师荀子.韩非子忧国忧民,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屡次向韩王上书要求改革,均未被采纳,于是他发奋写作,创作出了(孤愤),(内外诸),(说林)等几十万字的文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法、术、势的理论,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韩非子的领导理论。
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韩非子的领导理论——“法、术、势”的理论。
由于韩非子认为人性是自私自利为自己打算的,好利恶害,以“计算人心相待”。人与人之间完全是利害关系,所以韩非子在管理领导上主张“法治”,称“法治”优于“人治”。韩非子认为国王应该通过“法治”和“术治“来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势,以达到国俭”治“的目的,坚决反对以君主个人意志、情感、好恶为基准的‘人治’。法式领导者的基础,‘法者,王之本也”,“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因此,(国君)领导者必须依法为本,以法治国。韩非子这样认为理由其一是“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治道具矣。”其二,国君大多术“中人”能力、精力有限,靠人治驾驭不了群臣“夫人为主而身查百官,则不足,力不给。上用目,则下饰观;上用耳,则下饰声;上用虑,则下繁辞,先王以三者为不足,故舍己而能因法数,审赏罚。”其在论证时举道舜的例子,说舜事必躬亲,亲自解决民间田界纠纷和捕鱼纠纷,花了三年时间纠正了三个错误。韩非子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所以,韩非子强调“一民之轨,莫如法”以法为事是统一臣民行为的最有效办法。反之,“释法术而心治,荛不能匡正一国”这表明韩非子主张用法确立君、臣,民之间的关系,把发作为治理国家,驾驭群臣的根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依法治理的前提是有法可依,那么就得立法,否则领导者的水平再高也无济于事。
立法要“因道全法”,韩非子主张要遵循自然规律,符合人的本性。他在《大体》中提出了+“因道全法”,“不逆天而行,不伤性情”的观点。即要遵循自然规律,股权国家的法律制度,又不伤害人的本性。立法则需执法,执法有力度,公平而有信。韩非强调执法力度是法治的要害,他说“法重者的人情,禁轻者失事实”。说明法律符合人之常情,法禁松弛则脱离事情实际。同时,韩非还认为执法公平而有心事法治的理想境界。他主张国君要做到“无偷赏,无赦罚”,“刑过不必大臣,赏善不必匹夫”,赏罚要做到言出必行,若“言赏则不予,言法则不行”就是赏罚不信,那么下属就不会有拼死的积极性。只有做到执法有力度,公平且有信用,才能使之以遵守,同时也强化了国君的“势”。
势是法家的一个概念,和兵家的有所不同。广义的“势”指客观的形势,狭义的“势”是指权势。这里是领导者通过法和术造成的一种权力态度。
韩非子非常重视“势”,认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治理国家能否
第四篇:论社会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差异
论社会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差异
要理解社会理想与共同理想,我们不得不先说说理想了。理想(Ideal)一词源于希腊文Idea,原意为“表现”、“观念”。理想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们对于未来奋斗目标的观念预见和构想。有学者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实质上“理想与现实”、“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区别。动物只生活在一个没有意义的自然世界和物理世界中,而人却生活在一个理想世界和意义世界中。这在于人能发明、运用各种“符合”,在观念中构想出他们所需要的“理想世界”。从主体上看,人的理想可划分为:个人理想,集团理想,阶级理想,社会理想,人类共同理想等。现在我们重要研究其中的社会理想和共同理想。
首先看两者的产生和内涵吧。人类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期盼一种更加美好、更加理想的生活,在不同程度上构筑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理想,社会理想作为一种观念,不仅是认识的结果,也不仅是预见的结果,而是观念地建构与创造的结果,是一种价值构建与观念创造。因此,在其基本内涵上,社会理想是人们对自身与社会关系发展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与构想。它以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足和否定性评论为前提,包含着对发展中的未来需要的积极预测,从真理性与价值性、客观规定性与主动创造性结合上,形成以解释社会生活,指导和规范人们实际活动为主要内涵的未来社会理想模型和实现它的最佳途径。它集中体现了人类所独有的对理想世界的超前建构、主动创造和锐意追求。而共同理想的提出来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体现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统一,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现阶段全国人们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因而共同理想指作为社会共同意识的理想,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并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看两者的形成和演变吧。前面就说了形态各异的社会理想出现在各个历史时期,根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与人们历史的把握社会的特殊方式相对应,社会理想的演变大致区分为神话的、经验的、宗教的、理性的和人本的几种历史形式。神话形态是人类最初的对世界的理解方式和把握方式,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和思维力的不发达,神话般的社会理想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经验是人类社会自我认识的第一种自觉形式,这是在人们不断适应社会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以此来认识、评价社会,并构建和创造社会的未来;马克思曾肯定宗教也是人观念的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这与经验不同,它是一种幻想和观念表达的是人们对善、美和理想的模糊不清的渴望;理性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是相对感性的人类特有的一种本质力量,另一方面是一种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这样理性作为思维能力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应用于一定的社会个体就会更完善化,更精确化;人本主义是一种与理性主义相对立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主张一种与传统理性不同的理性,要求人们从两种不同的思维把握世界。再来看共同理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经过逐渐的发展,有了共产主义,这当然属于最高理想;更应注意的是,发展到当代,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都应当鼓励和支持,这就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更贴近与我们的实际国情,贴近我们的共同利益。
再看看两者的特点吧。社会理想大致有五个特点。
一、超前性。社会理想作为一种社会认识,既根源于社会现实又高于社会现实。这就是说,社会理想首先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它的产生深深地植根在社会现实的土壤中。但是社会理想决不是对现实社会的简单的模写和反映,列宁在指出理想对现实的反映时,在“反映”之前冠以“某种”这一限制词是有特殊意义的,即理想是对现实的超前性反映。所谓超前,是指社会理想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超越了当下社会现实的实际发展。
二、创造性。社会理想的超前性使其在构成中必然包含着预测和预见,但它所包含的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预见绝不是社会的自然发展过程在未来自然而然所
能达到的状态,而是加入了人的自觉能动创造后所能达到的社会未来“应该是什么样”或“可能是什么样”的目标,因此,社会理想更是一种建构性和创造性观念。
三、价值取向性。在由人的活动所构成的世界中,人与世界形成了新的关系,外部世界不仅是被改造的、被反映的对象,而且成为满足人需求的对象。人是为改造世界才去认识世界,又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为目的。所以,归根结底来说,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一个认识价值、追求价值的过程,而人的活动便是社会理想的完美体现。
四、批判性。社会理想的构建本质上是一种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性认识活动。它虽然以现实性为根基,但“并不是根据纯粹的现实性来思考。如果不扩大甚至超越现实世界的界限,它们的思想就不能前进哪怕一步”。因此,观念的构想社会未来,不是也不能满足于或停滞于对现实社会的了解和理解,更需要的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和科学的批判性分析。
五、规范性。就人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人并是不像动物那样生活在或多或少是由他们的天生结构所完全决定的世界里。对人来说,这个世界并非是简单地被改定,世界不会自动满足于人,这个意义上,人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社会将成为什么样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自己设计自己,自己规范自己,并以此为依据去创造自己的生活。这样人们对于社会理想的规范就完全依赖于人。就我国而言,共同理想已经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理想需要植根于现实,具有在现
阶段或不远的将来可以实现的现实性;另一方面,它又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现实,要有对更高阶段的未来社会的前瞻性表达和目标性诉求,否则就不能引导人民和社会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体现了现实性与超越性的有机统一。二是整体性与个体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整体意志的表达,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同时它不是超然于个人而存在的,而是与社会中的各个成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通过无数个人来表达的,并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得到广泛认同,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成为公民个人意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追求。
总的来说,社会理想反映了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和发展,在不断的对未来的憧憬上,人充分地与社会达到了辩证的统一,实现了社会理想的不断提升,不断深化,这就是社会理想的进化。在此之间,真理性和实践性完美结合,客观规定性与主动创造性不断协同发展,实现了人们所盼望的美。共同理想则更深入人心,在地域的界限下共同理想完全与该地的民风国情相适应,体现了我们各个阶层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它更在于广泛的群众性基础。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分别是国家、社会、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些价值观的形成正是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共同理想,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就是我们现阶段的共同理
想,我们要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要立足发展,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共同理想的实现多做贡献。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努力实现共同理想,这样才会离我们的社会理想更近一步!
第五篇:理想社会 和谐社会
理想的社会 社会的理想 ——浅谈理想社会及相关理念
一.中外历史上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
1.中国历史上主要的理想社会类型
2.西方历史上主要的理想社会类型
二.理想社会的基本内涵
1.社会要素兼容共生
2.社会结构合理
3.社会秩序规范
4.社会运筹得当
三.当今中国的理想社会构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背景
3.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4.构建和谐社会四大要点
一.中外历史上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
一、中国历史上主要的理想社会的类型
(一)协和万邦型:如《尚书尧典》的描述是“百姓昭苏,协和万邦。”《周易乾》的描述是“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左传襄》中“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则描述了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周礼》“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描述是对当时理想社会秩序的具体勾画。这一类型,带有明显的普世思想。
(二)小国寡民型:道家极力反对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争斗。所以,老子构想的是“小国寡民”的老死不相往来的一种原始的高度自治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理想社会里,人们“甘其实、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在这个理想社会里,要形成和谐人格,要做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在这个理想社会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不仅人与人要和谐,而且人与自然更要和谐。
(三)兼爱型: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非命、非乐、节用的理想社会方案。提倡尚贤,认为尚贤是为政之本,治理国家的人必须是一批有能力的贤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否定等级制度。这一思想富含哲理,曾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四)小康社会型:秦朝统一中国后,“小康社会”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理想之一。据儒家经典记载:小康社会最初是指一种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礼仪周到的社会。
(五)大同社会型:“大同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比“小康社会”更高的公有共享,即是“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礼记礼运》里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在两千多年的延续过程中,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从康有为的《大同书》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无不体现出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著名的理想社会模式。
二、西方历史上主要的理想社会类型
(一)平等者公社型:在古希腊斯巴达,作为斯巴达政治制度的创造者,来库古创建了“平等者公社”。在这个理想社会里,一是平等,二是集体主义。在这个理想社会里,实行土地平均、消灭商品货币,人们集中在军营里过集体生活,通过对公民教育、训练,使他们成为公社机器上的一个个齿轮和螺丝钉,为公社奉献自己的全部身心。
(二)理想国型:柏拉图描绘的“理想的”或是“第一等好的国家”,归结点是“公正”,公正是维系社会的纽带。他阐述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提出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应各司其职、互不干扰、都有节制的“理想国”构想。
(三)优良城邦型: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开宗明义表明国家必须追求“最高度的善”。他所指的善可理解为外物的善、身体的善和灵魂的善三者的和谐,是人类优良生活各个方面的和谐的体现。亚里士多德和谐社会思想体现在他所提出一种理想的“优良城邦”的设想中。“优良城邦”就是“优良生活、优良政体、优良品德”三位一体的理想社会。
(四)罗马民主共和制型:古希腊之后,随着城帮制时代的衰落和罗马帝国时代的兴起,在继承发展古希腊民主制的基础上,罗马斯多葛派产生了自然法思想、人精神自由的思想、人人平等的思想,罗马帝国创造了较为发达的民主共和制。罗马民主共和制正是当时人们渴望平等、追求和谐的产物。
(五)社会经济秩序型:1776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和谐问题作了研究。他从社会的经济自然秩序论证到社会政治及其他生活的自然秩序,认为通过经济的自由发展和竞争,可形成协调的社会经济秩序,可以形成社会经济生活和谐。他认为:在自然的经济秩序下,国家只起“守夜人”作用,政府职责只在维护国家、社会安全,举办公共利益的事业和设施。基于自然秩序思想,斯密还认为:社会和谐
既包括社会经济有序,也包括社会政治有序。然而,自由经济的“自然秩序”自然会引导资本所有者在为自己的私利活动时也会对社会作出贡献,增加社会福利,使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达到统一。
(六)空想社会主义型:作为反对资本主义,向往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主要有:
1.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他针对16世纪初期的欧洲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 提出了建立“最完美最和谐的社会制度”的“乌托邦”理想。
2.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了《全世界的和谐》,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提出了“和谐制度”与“和谐社会”的构想。他认为,必须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残酷和不公,构建工业与农业、家务与教育、生产与消费的联合体,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各阶级的融合。
3.另一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也曾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工作与生活和谐的社会。1824年,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就是以“新和谐公社”命名的。
4.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明确也提出了“和谐社会”思想。他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他说:“每个人的自由和福利以及全体人的和谐必须得到保证”。“人类每一代的能力的总和与它的需要的总和永远是一致的。如何使这种总的一致和每一个个人的能力与欲望的不相等互相和谐,这就必须是社会的任务。”
二.理想社会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要素兼容共生
物质要素(生产资料、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和精神要素(哲学、艺术、宗教、政治、文化)各自内部及相互之间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与矛盾,但是它们都是共存、共生于一个社会之中,各有各的生命力。从历史上看,什么时候社会要素间相互协调,兼容共生,达到平衡,什么时候社会就往理想方向发展。理想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精神和文化的多元选择和自由,引导共同发展方向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形成各类社会要素互相制衡而又互相促进的经纬交织的理想社会。
(二)社会结构合理
所谓“合理”,是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就是子系统之间有一个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这些子系统通常指的是人口结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结构不合理,必然会把社会距离和社会矛盾拉大,与此相应的是社会张力也大。社会张力一大,社会冲突一触即发;反之,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距离适当,社会矛盾也会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社会管理、社会整合、社会控制的难度比较小,成本比较低,社会模式更为理想。
(三)社会行为规范
中国有句话,叫做“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社会的规矩是社会行为的准则。大家都按规矩办事,社会就会井然有序。规范的内容很广泛,风俗、道德、法律、纪律、宗教都属于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的防火墙,是社会发展的支撑点。社会在前进,社会规范会更新。更新后的社会规范依然是推动整体前进的推进器。
(四)社会运筹得当
所谓“社会运筹”,就是“社会整合”,即在调节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利益时,运用自如,运筹决胜。有了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如果没有高明的社会运筹,社会仍然难以和谐。社会结构是人搭起的架子,社会规范也是人制订的。运筹得当,兼顾各方,兼容并包,各得其所,人与人和睦,人与社会融洽;运筹得当,方能用尽可能低的社会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
三.当今中国的理想社会构想——和谐社会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
《易经》六十四卦中,首卦为“乾”,文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说的是天道变化中,万物各自遵循着自然生长消亡的规律,保持着合和的关系,知道这个道理才会办事顺利,吉人天下。这是已知的中国古代史书对“和文化”的最早记载。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的关于“和”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天人合一、保合太和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认为,根据天道的变化,人获得自己的命运和本质,变化会有差异和冲突,但是冲突又要融合,即走向太和,而和的价值指向是万国安宁与繁荣,这是符合天地变化之道的。
二是合二而
一、仇必和而解的辩证法。强调阴阳互补,才能发生变化;强调刚柔相济,才能融合和谐。
三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两千多年前,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发展的真谛。
四是和为贵、泛爱众的处世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思想和语言,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有序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关系。
五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集中体现于《易经》中的两个命题,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者讲的是进取精神,后者讲的是宽容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可以看作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核心。而所谓“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就包含了“和”的内涵、“和”的理念。
六是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孔子的《礼记礼运篇》描绘了重诚实、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的社会蓝图。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背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2004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六大重点。2006年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作出《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包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等相关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
1.理论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传承,是在应对改革开放阶段性特征中应运而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说到
底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不同的历史环境,因此,它必然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继承和发展的统一。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它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的创造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和谐社会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传。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探索,是当前中国“活的马克思主义”。
2.时代背景
我国现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是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而概括出来的。国际经验表明,从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阶层结构等都要发生深刻变化甚至于剧烈变动,国家引导得好,处置得当,就能顺利地度过这个关键时期,进入中等发达的阶段。但如果搞得不好,就可能出现经济社会失调,经济和社会矛盾冲突频发,以至出现徘徊倒退。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看,再翻两番是完全可行的。难点在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体制的改革,只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建成和谐社会。现在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为了要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战略目标有利于把力量放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有利于我国的持续发展。
(三)和谐社会基本内涵与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以上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社会政治稳定。
(四)构建和谐社会四大要点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社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和社会协调等各个方面,千头万绪。从其内部联系来看,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做到“五个统筹”。应在已有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在研究“五个统筹”的内在机理上下功夫,并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统一考虑,寻求更大范围的统筹。
2.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应该着眼于人。这不仅仅是因为社会是以人为细胞组成的,而且因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我们还不能完全做到人的全面发展,但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必须担负的历史责任。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要相应提高人自身的各种素质,同时在体制上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权利的实现。这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
3.以市场取向的改革为动力。在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方面诸多不和谐的深层原因之一是体制性原因,有相当多的社会矛盾与体制不完善有关,包括农村土地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税收制度以及政府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将是一个深刻的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制度变迁或体制创新的过程。要以体制改革为动力,通过深化改革,切实克服影响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弊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规范,为和谐社会提供新的体制保障。
4.以实现社会公正和国家长治久安为着力点。当前,总的来说,我国社会是稳定的,但社会的公正程度与和谐程度还不够理想,有些方面潜伏着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社会关系本身来说,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搞好社会管理,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尽量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初始状态,以免酿成大的事端。同时,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真正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