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张爱玲《爱》的主题思想

时间:2019-05-13 12:2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看张爱玲《爱》的主题思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看张爱玲《爱》的主题思想》。

第一篇:我看张爱玲《爱》的主题思想

我看张爱玲散文《爱》的主题思想

看张爱玲的文章,总觉得那是一种超脱世俗的高贵,仿佛是那冰山上盛开的雪莲,不敢触碰,怕扰乱了那份宁静的美。总喜欢用“酸酸的”、“淡淡的”来形容她的文章的笔调,文字中透出的美是酸酸的惊艳之美,淡淡的苍凉之美,不得不佩服,也不得不承认她把人生看得那么通透。

张爱玲的散文《爱》,亦是如此。寥寥数百字,读后心中没有大悲大喜,只留下一抹微凉,半丝欣喜。遗憾的是那个女孩没能跟那个邻家男孩在一起,微微欣喜的是,辗转一生,当女孩老去,心中仍有最初的那份美好。时间带走了一切,唯独没带走的,就是那份如初的记忆。

最美的际遇莫过于如此。女孩如花的年纪,邻家的男孩,两人虽未相知,却似曾相识;虽未有千言万语,而此刻一语胜过千万言。“噢,你也在这里吗?”简单的话语,没有了下句。或许,之后是两个人的相视,女孩羞涩的低下头,莞尔一笑,然后跑开。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再后来,女孩被拐,卖做妾,又几次三番地转卖,这一生的悲凉,这如烟花散落后的寂寞的感情世界。还好,那个女孩心中却无法忘记年少时,那个春天的晚上,那个年轻人,那份美好的爱恋。她一直刻骨铭心,哪怕岁月更迭。

张爱玲以《爱》为标题,而文章却没有没写过一个爱字。在她眼里什么才是爱。说到爱,当然不能不说对张爱玲来说最重要的男人——胡兰成。

张爱玲的散文《爱》是1944年4月在《杂志》月刊上发表的,而张爱玲与胡兰成在当年2月相识,因为《封锁》,胡兰成走进张爱玲的世界,走进了这个寂寞女子的心。也就是说,散文是张爱玲在热恋的时候写下的。张爱想表达的或许是,人生中有太多的遗憾,有太多的阴差阳错,可是最美好的东西,最美的感情却不会因为生命中的坎坷而改变,依然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搁置着,用来支撑生命中的不快与苦难,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爱吧。

热恋中的她怎么会写下这么悲凉的故事呢?或许,张爱玲是有远见的,她知道没有什么是长久的,她在乎的只是当下的感情,当下的爱,这才是一个真性情的张爱玲。张爱玲就是张爱玲,她骨子里就是不世俗。她爱上胡兰成,爱得无怨无悔,爱得可以将自己的高贵低到尘埃里。他是汪伪政府的汉奸,她不在乎;他有妻室,他也不在乎。她在乎的是她爱他,他懂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对张爱玲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她不去想什么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她也可以没有什么仪式,只有炎樱为证,只一纸婚书,便同意跟胡兰成结婚,便愿意陪胡兰成到天涯海角。她对他说:“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是可以。”这就印证了那句“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吧。

或许在她的意识里,她也慢慢地感觉到局势的变动,他的身份,对他们的感情来说,必定会受到一定影响的。也可以说,《爱》是张爱玲的一种心灵独白吧,因为它阐述了张爱玲身处乱世,对于爱情的一种无把握的感受,所以,她想要的只是“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现世终究是不安稳的。张爱玲后半生的苍凉,此后,就算在美国她与赖雅在一起,在她内心深处,胡兰成仍然是她最大的牵挂吧。虽然故事的原型是胡兰成庶母的故事,但这凄凉的结局,与张爱玲的一生是如此的吻合,她忘不了的仍是当初的那份情吧。

她忘不了那份情。战后,人民反日情绪高涨,全力捕捉汉奸,胡兰成逃去温州避难,张爱玲竟然寻到温州。到了温州,她发现她用尽全部去爱的男人,却有了新欢,她只爱着他,而他却爱着好几个女人,张爱玲知道这最美的爱情已经走到了尽头,她走了,这份爱情惨淡收场。可是,在此后的八九个月的时间里,张爱玲仍用自己的稿费接济他,只是怕他在流亡中受苦。当她得知胡兰成脱离了险境,有了较安稳的工作后,张爱玲给他写了诀别信,并附上自己的30万元稿费,可见,她对他的情义是不浅了,就算胡兰成这样负他,在她的文字中,也从未能找到只言片语,她对他的不满。

前尘往事,只如隔岸观花,如此而已。

人生也许就是如此吧。相遇一刹的美,相离一生的无奈。这种感情是如此珍贵、如此美,美得让人觉得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错过的,失去的,得不到的,人生中有太多的遗憾,可不管怎样,山长水远的人生中,只要心中留有当初那份不变的爱,这份爱可以在这征程中始终存在,支撑你生命中所有的苦难,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爱,永恒的爱吧。

第二篇: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

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

喜欢上张爱玲的小说,是非常偶然的。在读贾平凹的一篇文章时,里面引用了张爱玲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睡袍,里面爬满了虱子。”[1]读到这句话时,我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了,能说出如此精妙深刻的语句,一定是一个目光敏锐、智慧非凡的女子。这是她对生命的理解,透彻准确、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地道出生存的尴尬与矛盾。后来认真读了她的作品,竟发现她的文字有一种冷漠、傲然、惨淡和苍凉,可感可触,彻底而坚决。她用云端里看厮杀的傲然与冷漠静观俗世的故事,用敏锐而又冷酷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真实。她笔下的不少人物陷在生活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而这恰是生活的真实。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甚至几乎病态,在其笔下一览无遗,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色彩。

纵观她的小说,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是《金锁记》、《倾城之恋》、《传奇》、《流言》、《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我们细读张爱玲的文字,不难看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非常独特,本人做以下几方面剖析:

一、在主题思想上,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内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优越感与孤独感交织起来形成她对时代“荒凉”特色的心理感受。张爱玲在塑造小说人物形象时无意识地迎合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主人公的美学理论。这与她的身世密不可分的,张爱玲出生于上海一个封建化和西洋化畸形交织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张爱玲过早的成熟,并形成了她怪异顽强的性格和自立于世的人生态度。这对其创作心态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她悲凉的家庭经历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着一个个悲凉的传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内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优越感与孤独感交织起来形成她对时代“荒凉”特色的心理感受。张爱玲在塑造小说人物形象时无意识地迎合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主人公的美学理论。这与她的身世密不可分的,张爱玲出生于上海一个封建化和西洋化畸形交织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张爱玲过早的成熟,并形成了她怪异顽强的性格和自立于世的人生态度。这对其创作心态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她悲凉的家庭经历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着一个个悲凉的传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奇异的风景线。

由于张爱玲社交范围窄,朋友不多,知心者更少。她沉默寡语,冷眼审视人生,在这样的创作心态支配下,其笔端写出扭曲的人格,变态的灵魂。把读者逐步引入她营构的苍凉世界,同时,也展示了其小说独特的艺术美。在那个“肮脏、复杂、不可理喻的现实中”,[2]张爱玲似一颗彗星划下一道美丽的轨道,在浩渺的宇宙瞬间辉煌而过,留下了《传奇》和《流言》,留下了无尽的论说与回味。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营造了一个阴气森然的世界,男男女女如在鬼蜮进进出出。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变态,在其笔下一览无遗;情爱的虚假、无爱的婚姻、生命的残酷与脆弱,在其作品中处处可见。她的整个创作渗透着一种悲凉的阴气。张爱玲的悲剧意识表现在对人性的探索中,她站在悲哀的基石上冷冷地掀掉华美的生命袍子,露出人性深处的阴暗、自私、虚伪、孤独、冷漠。通过张爱玲的作品,我们触摸到了“人性恶”的一面,人的灵魂阴暗与丑陋的一角。张爱玲笔下的人物苍白、渺小,没有高尚的情操,没有善良的心,也没有质朴、憨厚的性格。他们在习俗的挤压下沉沦,精神苍白,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情、互助,哪怕是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妯娌叔嫂;他们在物欲、情欲、性欲的倾轧下,人性变得恐怖不堪,令人不寒而栗,他们全是现代社会“病”了的人。张爱玲从人的“虚伪性”来揭露“人性恶”,人的“靠不住”。张爱玲笔下不同阶层的人,尤其是生活在名门世家的遗老遗少、公子哥儿、太太小姐等上层人物,一旦掀去了罩在外面的面纱,剩下的是便是赤赤裸裸的虚伪,“爬满了虱子”的尴尬。比如《红玫瑰和白玫瑰》的男主人公佟振保,事业成功,提拔兄弟,办公认真,热心待友,侍奉母亲,“他做人做得十分兴头”,“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他先后爱过两个姑娘,玫瑰是个混血姑娘,振保爱她,“她和振保随随便便,振保认为她是天真,她和谁都随随便便,振保认为她有点疯疯傻傻”,这样的女人,在外国或是很普遍,到中国就行不通,把她娶来移植在家乡的社会,那是劳神伤财,不上算的事。后来,振保又同朋友的妻子娇蕊恋上了,对方一旦要与丈夫离婚,他便怯懦得要死,连那他与娇蕊偷情的公寓也“像大得不可想像的火车,正冲着他轰隆隆开过来,遮得日月无光。”他又“疑心自己做了傻瓜,入了圈套”,他怕毁了自己的前程。在世俗和功利的进攻下,他萎缩了,他不愿“堕落”,他要做一个“好人”。于是,他便把“真人”隐蔽起来,匆匆忙忙选了一个好女子烟鹂结婚。婚后,她成了他眼中一个“很乏味的妇人”,他开始宿娼,回来则砸东西打妻子,他尽情的发泄着他的冷酷、变态。但他仍戴着面具做他的“好人”,在善的外衣下裹着恶的本质。[3]张爱玲用嘲讽的笔调冷冷地掀开了 “大好人”脸上的面纱,露出了灵魂深处的卑鄙、冷酷变态、自私与好色,展示了一个灵肉分离、表里不

一、人格萎缩的“两栖人”的心理世界。又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本是破落家庭的小姐,因为想读书,被迫投靠一个给阔人做姨太太,以勾引男人为能事的姑妈,薇龙明明知道环境不好,但她想:“只要我行得正立得正,不怕她不以礼相待,外头人说闲话,-

尽他们说去,我念我的书。”可是三个月工夫,“她对于这里的生活已经上了瘾了。”她变了,逐渐成为姑妈勾引男人的诱饵。她有过追求新生活的念头,但就像她姑妈说的,“要想回到原来的环境里,只怕是回不去了。”她先是斩钉截铁地宣称要回去,买了船票,收拾了东西,可是临到走时生了一场病,她又怀疑生这场病”也许一半是自愿的;也许她下意识地不肯回去,有心挨延着……”薇龙还是留下来了,留在那个她明知可怕的“鬼气森森的世界”里。她所有的挣扎,最后剩下的是对姑妈的一句话——“你让我慢慢学呀!”葛薇龙由一个单纯、自信、希望保持自己人格完整的少女到幻想的贬值、自信的破灭终至人格的丧失,这一过程是对她先前所抱有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幻想的有力潮讽。[4]《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金钱,甘愿侍侯一个残废男子,正常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精神上也变成了残废。她一生都为“金钱”而奋斗,沉重的黄金枷压得她心理畸形,她容不得任何人染指她的财产,为此她宁可牺牲哪怕短暂的快乐。她也曾得到过爱的光辉,沐浴在“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中,但她的人性已被黄金枷锁所扭曲、摧残,她自己已被黄金蚕食了,她的青春和爱情也被黄金枷锁给扼杀了。她是担当不起情欲的人,这最终也使她从一个曾有青春的温情回忆的曹大姑娘变成了阴鸷、凶狠、残酷的近乎精神分裂或心理变态的姜老太太。[5]张爱玲执着于真实的人性,作品中充满了在古老腐朽文化、物欲、情欲压抑下的人性的扭曲、畸形、变态。

人心的真相,最好放在社会风俗的框子里来描写;因为人表示情感的方式,总是受社会习俗的决定的——这一点,凡是大小说家都肯定,张爱玲也肯定。张爱玲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也受西洋小说的影响,这是从她心理描写的细腻和运用暗喻以充实故事内涵的意义两点上看得出来的。可是给她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旧小说。她对于中国的人情风俗,观察如此深刻,若不熟读中国旧小说,绝对办不到。她文章里就有不少旧小说的痕迹,例如她喜欢用“道”字代替“说”字。她受旧小说之益最深之处是她对白的圆熟和中国人脾气的给她摸透。《传奇》里的人物都是道地的中国人,有时候简直道地得可怕;因此他们都是道地的活人,有时候活得可怕。他们大多是她同时代的人;那些人和中国旧文化算是脱了节,而且从闭关自守的环境里解脱出来了,可是他们心灵上的反应仍是旧式的——这一点张发玲表现得最为深刻。

“生在这个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8]她特别喜爱《诗经》中“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诗句,称其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也认识到它的人生态度是何等的肯定。反过来说,尽管肯定,里面仍然沉淀着浓稠的忧患意识。这也正是张爱玲人生态度的写照。她时时清醒地意识到时代的悲哀,人生的残缺,同时又不放过发现和体味人生“可亲可爱”的那一面,从而并不陷入绝望。所以她珍视生活中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享受,尽情领略世俗生活的种种乐趣,而她最喜欢的上海人,被她称之为“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在她眼里,他们仍然保留着对世俗生活的亲切,是真心实意过日子的人,代表和象征着张爱玲所恋恋不舍的人生安稳的一面。所以,她乐意认同“小市民”:每一次看到小市民的字样就想到自己,仿佛胸前佩着这样的红绸字条。但是,张爱玲在把自己归入小市民的同时又保持着她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冷静和自省,在执着于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又从不放弃高度的精神享受。而且,她一边从平淡凡俗的日常生活中领受着欢悦,另一方面又时时不能忘记“思想背景中惘惘的威胁”,以至她对人生处境充满了悲剧意识。《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离婚后回到娘家,终日被兄嫂冷嘲热讽,成了这一家男男女女的眼中钉。范柳原由于一场不负责的海外恋便有了他的存在,等父亲死后,他远涉重洋回来继承遗产,但庶出的他根本成不了家族的正式继承人,两个旧家庭的弃儿,茫然中抓住了对方,犹如攀住了救命稻草。一个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把恋爱当作调剂,视“女人为鞋底的泥”的公子哥,一个是为了寻依靠,迫切要把最后的资本--三十岁的青春--再进行一次交易的女人,上演了一出真真假假、若即若离、费尽心机的爱情游戏。他们在心的浮面进行调情,互相吸引、挑逗,进行着无伤大体的攻守战。他们本无真心,然而后来竟缔结了婚约,也仅是契约而已。“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在倾城中爱恋,恋爱使城市倾毁。在城市的倾毁中,在文明的毁灭中,他们才有了“一点真心”,被封锁的情感“只有在毁灭的刹那,或许才无所顾忌的释放”。但那“一点真心”也不见得有多可靠,他们婚后回到上海,范柳原“把他的俏皮话剩下来说给旁人的女人听。”白流苏也还是“有点怅惘”。[9]张爱玲已经没有劳伦斯那般的信心,藉爱的宗教以拯救现代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她无力地注视着故事的尾巴被炸掉,怅惘是流苏的,也是作家本人的。这种意识来自她早年的生活经历,来自没落之家后裔莫名的失落感,来自对**环境的“乱世”性质的感怀。于是,除了看见一个在那个街市流连,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好奇和喜悦的张爱玲之外,我们还经常看见一个高楼上独自凭栏,满怀惆怅,或是小室里孤灯独坐,黯然神伤的张爱玲。张爱玲文章的结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把结论定死,也并不完全给人物的后事作总结,往往留出空间和余地让人们自己想,自己思考。就看《封锁》一文的结尾“……宗桢捻灭了电灯,手按在机括,手心汗潮了,浑身一滴滴沁出汗来,像小虫子痒痒地在爬。他又开了灯,乌壳虫不见了,爬回窠里去了。”(《封锁》中《张爱玲文集第一卷》P107)这里的小虫子便是吕宗桢的化身,也是所有“好人”的化身整天不思不想,彼此隔绝在各自的躯壳里,小心谨慎的苟且的过活,不愿,也无力改变什么,对命运,对自身,他们都自觉自愿地互相妥协了。(《浮世的悲哀棗张爱玲传》P134)张爱玲到此并没再写下去,而是让人们自己思考,其实,我们可以猜想到宗桢与翠远再也不会有什么交集,因为他只是个平凡的“好人”,所以只能安于现状。这种程度上的启示我是乐意自己去揣摩的…… 同时张爱玲的文章结尾时常只是一句话,这一句话通常极为经典,包含的内容、深意很多。“第二天起床,振保改过自新,又变了个好人。”(《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文集第二卷》P164)“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了,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有完——完不了。”这些文字的结尾都只有了了一句,却点出了主人公的命运、将来等。此处的简笔用法可作为经典范例。我个人很喜欢张爱玲在这些文章结尾时的敛墨。

张爱玲小说的结构特点与其从小所受的教育有着莫大的关连。张爱玲天赋既然灵敏,她所受的又是最理想的教育。她的遗少型的父亲,督促她的课业很严,她从小就熟读中国旧诗古文。她的文字技巧,实在得力于此。否则以区区二十几岁的少女(她开始发表作品是在那时候),把中文运用得如是圆熟自如,是叫人难信的。她的父亲逼她学中文,母亲又很早把她带人西洋艺术、音乐、文学的世界。论学问,她当然比不上钱钟书。太平洋战争发生,她辍学的时候,她的西洋文化的知识决不会超过一个美国东部女子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但是作家所需要的不一定是知识,而是她的人生的教育。换言之,作家应该在日常生活里能够吸收材料,保留印象,并且善加利用。人生的范围是广大的;巴哈、莎士比亚固然重要,爵士音乐和好莱坞也有它们的重要性;中国旧诗里所抒写的情感虽然精致,申曲里所表现的人生虽然恶俗,但对于作家而言,它们是同样有其效用的。张爱玲雅俗兼赏,因此她的小说里所表现的感性,内容也更为丰富。

总之,也许张爱玲的本身就是一种传奇。传奇的文学,传奇的女子,传奇的一生。从她的文字里可以寻找旧上海的痕迹:石库门、弄堂、霞飞路、法国梧桐,穿着旗袍、婀娜多姿、吴侬软语的女子。读着张爱玲的文字,在我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孤傲的,目空一切的,对于世间冷暖悲凉离合聚散的淡然处之的女子。感觉她如一位世外女隐士,笑观世间沧桑。正穿着那一件典雅的旗袍,一手叉着腰,头高高地昂起,脸上有种“冷冷”的表情。嘴角微扬,看破人情世故的眼中流露出对这个世界深深的厌倦与嘲讽。看着她从历史的尘封里缓缓走出来,挥着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在胡琴舒缓的调子里,或者茶烟缭绕中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女人的故事,“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而她也在时间仓促的流逝中成为一个凄美的略影,如陈与义一阕词里所吟的意境:“长沟流月去无声”——远天的月光撒在阴沉的水中,一团光明也只剩得支离破碎,却仍要倨傲地缓缓逝去……

[1]参见贾平凹《坐佛》序言,太白文艺出版社。

[2]参见傅雷《论张爱玲小说风格》,逸海书城出版社。

[3]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一《红玫瑰与白玫瑰》,花城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4]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四《沉香屑-第一炉香》,花城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5]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三《金琐记》,花城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6]参见傅雷《论张爱玲小说风格》,逸海书城出版社。

[7]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二《倾城之恋》,花城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8]参见《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形态》,好心情网站网友文章。

[9]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二《倾城之恋》,花城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10]参见《沉香屑-第二炉香》《张爱玲文集第二卷》。

深刻的悲剧:分析《金锁记》的月亮

我愿意尝试分析张爱玲的一花一沙,并以此证明张爱玲的成功绝非偶然的昙花一现

—沉下去的是三十年前的月亮,而不是半个世纪前的张爱玲。张爱玲的人物过时了,死

去了,那些人物的灵魂却继续存在,幽幽地,在夜的窗外窥视我们文明的浮华和升华。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浮华和升华终将过去,张爱玲的世界将常在常青。

Beverley Nichols有一句诗,写狂人的半明半昧:“在你的心中睡着月亮光”。张

爱玲的人生观绝对深刻也绝对清醒,但如果从另一种角度去理解,把Beverley Nichol的诗句改成“在张爱玲的心中睡着月亮光”,恐怕不会有人表示异议。张爱玲的月亮不会

衰亡,它是她意象世界里一盏奇异的幽灯,又是上帝的眼睛和夜晚的太阳。

张爱玲的文字里月亮的意象俯拾皆是。这可以追溯到她最早的一篇铅字――193 6年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国光》创刊号上的小说《牛》,这个农民被牛顶死的故事里两

次使用月亮的意象。当悲剧的主人公禄兴被牛顶死后,十五岁的张爱玲这样描写夜景: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烟囱,被炊烟薰得迷迷蒙蒙,牵牛花在乱坟堆里张开粉紫的小喇叭,狗尾草簌簌地摇着栗色的穗子。”

一个人的世界随着生命的谢幕而结束,可是现实的生活仍在继续,月亮照样升起,照耀着死亡再也无法感知的一切。从此,月亮在张爱玲的艺术世界中不断出现,君临其

中芸芸众生。今天我们打开《张爱玲文集》,惊喜于其中竟流淌着一条动人的月亮河。

纵观文集,月亮这一意象发展的顶峰当推《金锁记》。这篇小说里,月亮统领全部的其余意象,显示了故事的悲剧性和悲剧的深刻性。全篇九处写到月亮,有些蜻蜓点水

般一笔带过,有些则浓墨重彩,精雕细琢。

《金锁记》被夏志清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中篇小说(注意不是之一!),被傅雷誉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在我看来,《金锁记》是张爱玲所有小说中最好的一部。

(一)故事情节以及主要人物的分析

张爱玲所要揭示的恰恰就是:钱,毁掉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钱埋没了一个人的肉体与灵魂,其实曹七巧堕落的原因之中明显的有着时代的因素。

对于张爱玲,仿佛人性中所有丑恶的因素都被她解释得淋漓尽致,故事讲到了一个人的内心中真正的“精神的枷锁”,似乎“金锁记”这一个题目本身就意味着故事的主人公曹七巧(二奶奶)整个的一生就带着黄金的枷锁。一个被“利令智昏”的女人。在这篇作品中更为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存在的一些本质特征:孤独感、失败感与耻辱感。

曹七巧的出身——开麻油店的本身就是一个预设的在她内心世界里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样看来,所谓的曹七巧本身就存在着一个生存哲学,那就是:我只要有钱,那么我就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别人来和我搭关系,主要目的就是冲我的钱来的。所以一切的一切,症结就出在“钱”使得一个女人的心灵完全扭曲甚至于“变态”了。

曹七巧是用自己的一生幸福换来了姜家的部分家财的,于是在她的眼中,钱有着格外的地位,仿佛葛朗台眼中的金子一般,所以当提到分家产的时候,她能够不顾任何长幼辈分和亲戚朋友的关系,死争着让三少爷还清属于她的一部分家产。要知道:三少爷是她曾经喜欢过的男人,她要下嫁给姜家,主要目的也只不过为了多看他几眼。可是最终她的幻想破灭了,她的人格也已经被金钱扭曲了。她变得完全自私化,残忍化,个人化,自我中心化了,或许更甚一点说他已经是“非人”了。对于结尾处手镯被曹七巧弄到手臂上去,这同时反映了曹个人完全的堕落与无助。

而由此所带来的当然还会涉及到她的女儿和儿子爱情的悲剧:

女儿刚开始和曹春熹玩耍被七巧误认为为了图谋她的家财,曹七巧也只不过想要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不会有人要的人,这样她认为女儿可以用自己留下的家财完全养活自己就够了。她不仅自己守寡了,而且让自己的女儿也“守寡”了。她让女儿裹脚(当时已经不再裹脚),她让女儿吸毒(这一点让她的恋人童世舫彻底绝望),学堂在变相榨取她的钱财(所以她让女儿退学),而女儿也最终不负他的希望,真正变成了一个翻版的“曹七巧”。

儿子则不同,起先和三爷一起逛窑子,曹七巧紧张起来(一方面三爷可能图谋钱财,另一方面自己儿子花钱不务正业还要伤及身体),为她娶了媳妇,可是她嫌弃媳妇,最终竟然将媳妇能够活活气死,如果她还有有生之年,她会把为她生了孙子的偏房也给气死。她心中只希望——她用一生换来的钱财能够完全留在儿子身上,所以故事结尾张有意的说:“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就沉下去了,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有完——完不了”,因为他的儿子更像是一个翻版的三爷,而她的女儿也已经完全堕落绝望了,故事当然还会继续着……

文章着意于故事的情节,同时并没有忘记点点滴滴景物描写的穿插米,这一些都是画龙点睛之笔:旧上海那淡淡的月光,带着苦涩,带着凄凉;“街上小贩摇摇摇着拨浪鼓,瞢腾的„不楞登……不楞登‟里面有着无数老去的孩子们的回忆”;还有长安那个牺牲——一个美丽的,苍凉的手势;“long long ago”的细小的口琴声音等都是一些让人回味的意象。正是因为这些意象群,《金锁记》给人的感觉是忧郁的、凄凉的、悲惨的,对于往事的一个沉痛的回忆。曾经得对麻油店伙计的爱情同时展现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一个人的形象,这是张爱玲独有的文学魅力。

(二)曹七巧的性格分析以及与鲁迅的比较

对于《金锁记》里面的七巧,我认为她是一个最正常的人,以至于你会对她的正常感到害怕。张爱玲曾经在她的文章《自己的文章》中说过七巧是一个最彻底的人,是张爱玲所说的“真人”,而非“好人”。要知道,张爱玲常常慨叹这个社会“真人”太少!从道德意义上,我们无

法接受曹七巧,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已经光顾了曹七巧的阴影。只不过并非多么明显。七巧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结构的产物,就像阿Q一样,是一个社会结构的正常的(从结构上考虑)、却又是变态(在其他人看来)的产物,是中国历史长时段的产物,他们不能决定自己能够成为什么或说成为谁,即使是成为自己也不行(在《金锁记》即将结束的地方,张爱玲给我们展现了这样的结局——一种生存的耻辱感与存在的不真实感!在这一点上,我一直认为张爱玲可以与卡夫卡相比较,还有妥思妥耶夫斯基)!他们都是社会博弈所产生的“囚徒困境”的参与者与被困者。他们只能是这样,如果不是这样的,我们则要说他们是不真实的、不正常的。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不能再同意萨特的观点——人被宣判为自由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七巧所展现的恶则不是自己的恶,而是整个人类的恶,是整个人类的可怕存在困境——这是本质,其他的都是表象,七巧也是表象。

鲁迅的笔下曾经有过阿Q的典型文学形象,其实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本身也有着一种文学韵味。阿Q的生存哲学就是欺软怕硬,小尼姑是他把玩的对象,而赵师爷是他尊敬的对象,背后还不会忘记使用自己的“精神胜利法”进行一番自我安慰。只不过曹七巧却是用“钱”进行自我安慰的。同时与鲁迅相比较,张爱玲的文章或许更具有文学性,我们可以说,在张爱玲的笔下,是一个真实的“人”在展现她的生存与毁灭,而在鲁迅笔下,则是一个“概念”在行进与发展,在这一点上,张爱玲的写法更具文学性。

(三)与《红楼梦》的比较

就整个文章的结构而言,《金锁记》的出场人物繁杂,由此有必要进行梳理:

玳珍(大奶奶)—-大少爷;

曹七巧(二奶奶)——二少爷(残废早逝)——儿子长白(媳妇芝寿,偏房绢姑娘),女儿长安(恋人:童世舫);

兰仙(三奶奶)——姜季泽(三少爷:完全的浪荡公子)——女儿长馨;

姜云泽(三小姐);

曹大年(曹七巧亲哥哥),嫂子——儿子曹春熹;

长辈:九老太爷,马师爷、老太太等;

丫环;小双、风萧、赵麽麽等。

无意中我们很容易想象得到《红楼梦》的叙事结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以贾家为中心展开故事线索,而《金锁记》则是以曹七巧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同时无论是对于华丽服饰以及桌椅床凳的关注和细节描写,对于家族观念的重视,对于长幼尊卑礼节的重视等等,无疑都是有《红楼梦》的影子的。

.与《红楼梦》比较,张爱玲在继承了其优点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心理或说感觉描写,通过这方面的描写她展现了一种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相对照的时间,表现了一个立体的人——这是其他作家常常不及的地方,也是与卡夫卡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注意其作品《罪与罚》)十分相似的地方。在这方面,施蜇存可能是张爱玲的先驱。同时说到心理描写,不能不提及弗洛伊德(Freud)的影响,在这方面其小说《心经》与《茉莉香片》是代表作,并且比较而言,后者更成功。

(四)总结性话语——钱的魅力

而《金锁记》的思想内容却完全另有所指,一方面人内心中的揣度被张用的出神入化,无论人的内心世界多么复杂,张总能够用细腻的笔调娓娓道来,不失一个才人的称号。同时人物的内心世界都已经被她归结为一个非常刺眼的字——钱。

为了钱,曹七巧能够不顾自己真正的爱情而躲避三爷,为了钱,曹七巧能够猜疑任何人,包括她的哥哥和侄子;为了钱,曹七巧亲手毁掉了她儿子和女儿的幸福;为了钱,她能够想尽一切办法与家人勾心斗角,唾沫四溅,这一点让我看到了王熙凤的身影;为了钱,曹七巧将自己人性中所有恶的因素无疑的暴露出来,没有一点人的尊严,没有一点人性的质朴,完全的就像小说中的一句话一样:“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是黄金让她完全堕落腐化,完全丧失人性,完全以黄金为尺度衡量任何事情,包括本不应该用金钱衡量的东西——爱情、友情、亲情!

或许故事仍然有很多,只不过《金锁记》的故事永远讲不完,说不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曹七巧的影子,你我又何尝不是呢?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许多批评家的赞誉,傅雷先生誉之为“文坛最美的收获”,夏志清教授则称之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年少曾读,体会不深,近日重读,拍案叫绝,再三回味,越爱不释手。我以为,和张爱玲其他的小说篇章比起来,这篇《金锁记》可以说是张爱玲顶峰之作,无论从技巧上还是思想上,都能体现张爱玲的天赋所在,寻常人是无法企及的。

张爱玲善于刻画女人,尤喜描写各色“坏女人”,《金锁记》也不例外,小说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级阶层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个自小就卧病在床的废人,七巧出身平民,有着勇敢刚强直爽的一面,突然进入了死气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着一个废人,这个矛盾注定这是一个悲剧故事。在姜家她处处遭到排斥和冷眼,因此她不断反抗,在别人眼中,她恶名昭著。后来丈夫和老爷相继死后,姜家分了家产,七巧终于得以脱离封建家族的桎梏——张爱玲把它比作是一把金锁——带着儿女搬到外头住。在七巧的下半生,虽然没有了压抑的生活,而且有了经济基础,可是她的后半生过得并不如意。旧时曾托以幻想的意中人三爷季泽来找她,她毫不犹豫揭穿了他的骗财的把戏,把自己生命中唯一一点的爱情葬送了;儿女长大要成婚出嫁了,可是七巧偏要和儿媳过不去,终于气死了儿媳;女儿三十岁了仍未婚嫁,好不容易找了对象,七巧偏从中破坏„„最后,这么一个不幸的女人终于在郁郁中死去,结束了她不幸的一生。

张爱玲的小说受到传统小说影响很大,这篇《金锁记》尤其明显,单从技巧上来说,许多地方可以看得出《红楼梦》的影子来。比如人物描写方面。写七巧,小说一开端并不直接就写,而是通过两个下人的床头闲话点出,把这个家族的人物关系和大致的情况都交代清楚,这和《红楼梦》借冷子兴贾雨村之口道出荣宁二府的兴衰故事一样异曲同工。

在两下人的口中,道出了七巧的出身;然后再借二嫂三嫂的背后冷言闲语,交代了七巧在家族中的低劣地位,因为她是平民出身,而且直言直语,大家都瞧不起她。在一系列铺垫之后,七巧终于出场,一开始就写她因为替二小姐云泽作媒,气得二小姐哭,三言两语之下,完全通过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七巧的独立个性,还把姜府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交代得相当清楚。短短四五千字,完全是侧面描写,就把七巧的出身、人物关系、人物形象交代得非常圆满清楚,张爱玲生花妙笔,让我赞叹。

其实这种侧面交代的方法在小说中应用得很广。最妙一笔是在后面,当写到七巧约准女婿童世舫见面,要拆散他们,在童的眼中,只见“门口背着光立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在童的心中,印象是“直觉地感到那是个疯子”,而小说在写七巧老年的时候,一处都没有正面去刻画七巧的形象,而到最后才借旁人的眼睛点出,妙笔如斯,再次叹服。

其外,小说跨度三十年,写人物和事情的变迁,《金锁记》里面用的方法更是奇妙。比如小说最后,七巧把手上的镯子往手臂上推,那镯子在年轻圆润的时候是丝毫推不上的,可是到了老年,油尽灯枯,镯子能一直推上腋窝,这金镯子好比一把枷锁,三十年的压抑和苍凉无奈,就在这一推之间,纤毫毕现,实在是点睛之笔!

张爱玲在小说不断的提到“月亮”,月亮是苍凉的寂寞的象征,而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去看月亮,皆有不同感受,月亮是人物内心变迁的见证,如开场时的月亮是:“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象赤金的脸盆,沉下去„„”,这预示着一个没落的时代没落的家族;“模糊的状月,象石印的图画”,这是七巧女儿长安眼中的月亮;“彰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象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七巧眼中的月亮;“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象是黑漆的天上的一个白太阳”,是儿媳眼里的太阳。月圆月缺,正是人物命运的象征。

七巧的悲剧命运是通过一系列矛盾展开的,小说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戏剧冲突牢牢抓住读者的心。一开始,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置身于封建大族,本身就是最大的矛盾,也是人物不幸的命运的开始。然后再通过七巧和妯娌间的矛盾、七巧和三爷季泽的矛盾、七巧和儿女们的矛盾,一环扣一环,结构严谨,故事,就在一幕幕矛盾中开展来。

七巧表面泼辣强悍,对人性极端不信任,但是,骨子里还是向往着幸福,她在寂寞的时候时常想起昔日和自己打情骂俏的猪肉贩,甚至,她大胆追求着三爷季泽。但是,想象终究是想象,而三爷也因着她的狼籍名声而不敢沾染。在幸福丧失之后,她唯一等待的就是独立出去。

晚年的七巧不断的和自己儿女斗争,其实正是她一生不幸的反映。她故意气死儿媳,因为在他们身上找到她自己青春的影子,她妒忌他们的性生活,因此近似变态地加以报复,这正是因为她没有得过幸福的性生活;她拆散女儿的婚事,因为她对男人已经是一律敌视的态度,因为她就是被自己所爱的男人欺骗,这几近心理变态了„„整篇小说,从表入里,从正到侧,手法如此奇妙,七巧在张爱玲笔下,已然不是纸上人物了,而是写得活了,这样的功力,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很少人能比得上的。

第三篇:我爱张爱玲(范文模版)

我爱张爱玲

老早就知道张爱玲,也老早就喜欢张爱玲。老早就想读张爱玲的作品,也老早就有了关于张爱玲的《沉香》。可是我却发现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加,再读张爱玲的作品,竟陷入不能自拔之中,心中逐渐的清晰着:我爱上了张爱玲。于是今天,我想用我笨拙的笔来倾泻我愈积愈浓的感与情。

时光流转,不知不觉中,张爱玲谢世已然十载矣。张爱玲是读书人,更是写书人,《传奇》、《流言》、《半生缘》……她的精妙著述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再怎么评估也不会过分。她的作品一次次让读者惊艳,让读者见证着张爱玲文学创作的丰富多彩,不同凡响。

我惊艳于张爱玲生活的低能,无论是削苹果、补袜子还是待人接物都使她饱尝失败滋味;更惊艳于张爱玲三岁会背唐诗,七岁写了第一部关于家庭悲剧的小说,八岁写了一部图文并茂的《快乐村》,九岁为穷困的画家流泪后定下当钢琴家的志向;惊艳于张爱玲的“于 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奥,你也在这里吗?’”道出的张胡之恋之纯情与浪漫。太多的传奇发生在张爱玲的身上,上帝剥去她的做女人的贤惠,却也带给她其他女人所不具有的才气。正如张爱玲自己所说“我从小就被认为是天才”。是的,她却是一位天才。

这位天性内倾、不善与人交游的才女,却能在通俗与先锋、古典

与现代之间,以都市民间意识解构五四新文化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当读完张爱玲的大部分散文和小说之后,惊异于她的才华与“俗气”,惊异于他对人性的理解和感悟,却难以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她作品中所蕴涵的意蕴。

“书比人长寿”,张爱玲已经飘然远行,但她留下的这么多奇异瑰丽的文字仍在深深吸引着我,打动着。前人有诗“千载沉香遗迹在,谁将绝调写风神”,我用来写对张爱玲及她作品的爱意吧。

写到这儿,心里酣畅许多。

第四篇:张爱玲《爱》读后感

或许很多时候 我们都只能对曾经喜欢的人报一句“噢 你也在这里吗?”来表达有缘无份的那种遗憾 如文中那两主人公一般 年轻时他俩一次又一次的邂逅 彼此间有好感 却因为不敢表达只是静静的“各自走开”而换回两人渐远如豆的背影 也许他们那时能再勇敢一点 也就不会弄得在迟暮之年还时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爱情故事总能使读者唏嘘不已 人们往往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其实不光单指是失去自己喜欢的人一切已成往事不可挽回的东西 都如这两主人公般 曾经相伴一段时间 最终离开了 但那段青涩的时光却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不可抹灭的痕迹 如我们的童年 像放在心里某个角落泛黄的相册 许久都不曾打开了 但当我们看见嬉戏打闹的小孩 还是会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亲切 一丝暖流 毕竟我们也就是从这么小长大的。

人在拥有时是不会怎么珍惜的 我有个朋友 父母离异 他从初中开始就没怎么在家住过了 他父母安排他在亲戚家住 老师家住 租房子住 学校寝室住 就这么放养到了大学 一次聊天的时候 他说他有个心愿 就是想有一个完整的家 每天能和父母一起吃饭聊天 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房子 如此而已 我无言以对 多少人有个温暖的家 有个让自己肆意摆放的房间 却都不以为然 认为这些都是很平凡的小事 甚至可有可无 而对于他 我们眼中很普通地 和父母一起逛次公园 已成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

我们曾经拥有过许多东西 有些东西如花一般凋零了 于是我们开始缅怀它们 感伤它们的离去 殊不知我们应想的是 这一刻 有过盛开就好 依旧会有伤悲 那就来慢慢消受 方法也简单 花几个夜晚的时间 将悲伤徐徐注水稀释 如汤药般饮下 心里的城池便再坚固一层 所谓越来越成熟 不过只是经历的事越来越多。以前有老师说 人生就是一个收获与失去的过程 你会不停地失去 不管你情不情愿 许多东西你终将放下 但如果总是为太阳的消失而哭泣 那你还会错过月亮 错过星星 甚至错过第二天的太阳。我们应当学习文中的主角 失去了 就不再执拗地去悲怀 要相信失去的东西 总会让你感悟到许多东西 学到许多东西 既然注定已经不可挽留 那就不如倚靠桂树 静等新的事物出现在你身边 偶尔在风起 夜凉如水之时 只轻喃一句“噢 你也在这里吗?” 这是一种洒脱。

同样在你拥有的时候 要好好珍惜 不要轻言放下 有些事 放下了就真的没有再拿起来的机会了 如责任。有些人 失去了就真的会让你茫然若失 如亲人。珍惜眼前的 因为昨天已经逝去 明天未曾来到 能把握的 只有今天。

释怀已失去的 因为有些东西 如流星般曾在你生命中划过一道美丽的痕迹 在心中留下深深烙印 那便足够 请心怀虔诚地面对它们的离去 因为或多或少它们都让你变得越加成熟。

如拥有 请紧握;如失去 请挥手 不要到垂垂老矣之时再对月倚树喃喃自语“噢 你还在这里吗?”

第五篇:张爱玲的《爱》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或者你相信瞬间即成永恒的时刻吗?亦或者 你相信你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会永远留存在一个人的记忆之中,永生不 会忘记。最离奇的故事不见的是假的,而假的故事一定要编的不那么的 离奇。但张爱玲说这是真的。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 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 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 “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 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就这样就完了。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 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 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 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 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 “噢,你也在这里吗?” “噢,你也在这里吗?”这是一句绝美的问候。暂不谈论作者那 哀凉的文字本身,单文中故事就足以“在千万年之中,打动千万人的 心。”张爱玲只是艺术的发现者或创造者。语言洗尽铅华,单纯干净,全然没有她惯有的华丽绚烂。然而一

种不动声色的人生苦难和沧桑已被她轻轻地触及; 而一份爱的无奈和 哀痛也被她暗暗地激起,让人想想就忍不住要心酸落泪。文章以四个 字起首作一段:这是真的,潜台词即:这不是小说,更不是传奇。这 是,读完全文,回味过来,更加重了故事的悲剧感接下来叙述一个真 的、美的、纯的,同时又是那么虚的、淡的、凄的关于爱的故事。那个曾经如桃花般春华妙龄的女子,在成为历史沧桑的老妇人之 时,还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那刚要开始就已结束的了无痕迹的爱,是何等的虚无,又是何等的强 大!一个女人的不幸的一生,一个女人可以凭藉那虚无缥缈的爱去承 受一切苦难的一生。也许那年轻人的一声问候并没有什么深意,而她 却赋予了它无比巨大的想象和希望,那一晚,那一刻,竟化为了生命 中的永恒,成为无情岁月里、悲凉人生中可以时时怀想的一段闪亮时 光。无奈和凄美的爱情不是我们所求的,但那却是最真实的,不管你 接受与否。生命原本就不是完满的,就像张爱玲自己说的那样: “生 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文字是个人思

想和情感的载体,是自我表现,是赤裸表现个人情 感与意识的符号。《爱》是张爱玲为自己而写的一首短小精美的散文 诗,在那个沉没的时代和为殖民地文化所浸染的上海滩,她也只有在 无奈中选择苍凉世俗的生活与苍凉世俗化的婚恋。故事明明是以“爱”为主题,但作者很“吝啬”的不着墨于一处 “爱”字。使文章处于朦胧基调。所以与其说故事是“残缺”的,不

如说是“朦胧”的。因为“残缺”是相对于“完美”而言的,而“朦 胧”是相对于“清晰”而言。因为文中故事只有开始,没能发展,没 有结果,所以没有一个完整的结局,一个既定的结局。“完整”必须 是具体的,我们只能假想当时故事如何发展,但结局又是未知的,而 完整是可知的,是共知的。所以说是“朦胧”的,而具有不可知性。其答案是众多的,但每一个答案又可以说都是正确的。而“残缺”不 同,“残缺”的“完整”答案虽然也是是众多的,但实际答案却是唯 一的,就如断臂的维纳斯,她的“完整”就是只有一个,因为她的原 象本来就是唯一的。所以说她是“残缺美”,而不是“朦胧美”“朦。胧”和“残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具有“不可知性”,后者具有 “未知性”。张爱玲曾在 《自己的文章》 里阐述她的创作理念: 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壮则如大红大绿 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 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是一种启示。可以说苍凉是张爱玲作品的底 子――无论是她的散文或是小说,无论她以素朴或是华艳的风格呈现。此篇作者对于似水流年的敏感,对于美和爱稍纵即逝的无奈,对于女 人无以把握自身命运的悲哀,也无不深透着一种苍茫感、悲凉感。而 令人惊叹的是,这一切都浓缩在仅仅三百多字的篇幅里,正是妙在 短――才抬头,已经完了,更使人低徊不已。一位回忆往事的老妇,在整理着昔日那些美丽的片段:那一棵桃

树,那一件月白的衫子,还有那样一个年轻人……残酷的张爱玲,让 一个饱经风霜的人来回想自己的往事,难免会有些扫兴,转念一想,却又在意料之中。一个女人一波三折的坎坷命运,张爱玲仅有简洁的 几笔,看似淡淡的,却又令人触目惊心、悲从中来的感染力。通常,张爱玲在她有散文里言及的都是琐琐碎碎的日常生活、身 边感受。她有滋有味地品尝着世俗人生的种种乐趣,但又能超越庸常 和浅薄。她的灵智和深刻是在娓娓道来中的不经意

意的流露,往往举重 若轻。张爱玲正如一朵凄美的花静静的绽放,寂寞的开在在旧上海的繁 华里,艰难的跋涉人生,人生便是寂寞,美丽和苍凉。在那泛着桃花 的黄昏,我朦胧看到了张爱玲那苍凉的手势,像极了故事中手扶桃花 的姑娘,为我们做了世纪性的告别。


下载我看张爱玲《爱》的主题思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看张爱玲《爱》的主题思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张爱玲《爱》及赏析

    爱·张爱玲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 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

    我读张爱玲的散文《爱》

    《想象爱》 我带着自己尚浅的对爱情的憧憬,试图把自己的心变得敏感起来,努力的去捕捉《爱》带给我的感触,写下来,写下我的或许没有意义的瞎想,写下我读到缘分,写下我的祝愿。 那个......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我看张爱玲》(大全)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我看张爱玲》 我最喜欢的作家要算是张爱玲了。对她,我有莫名的感情。我应该离她很远,可她却很是真实地经常站在我的面前。那种表情冷漠。 认识她的......

    我读张爱玲

    我读张爱玲 《红楼梦魇》中说“人生恨事: (一)海棠无香;(二)鲥鱼多刺;(三)曹雪芹《红楼梦》残缺不全;(四)高鹗妄改死有余辜。”张爱玲的人生四恨中没有囊括自己的情路不顺,在张爱玲的眼中......

    我读张爱玲

    我读张爱玲 ·郭 为·张爱玲有一句名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这句话概括了张爱玲笔下的世界,一个美好与丑恶无从分离的世界,一个风 雨飘摇中求偏安一隅的世界,......

    我看简.爱,简爱读后感

    我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的时候,一定会很认真地告诉学生:写读后感之前,一定要认真通读你要“感”的文章,我看简.爱,简爱读后感。但是今天,我要写的简爱,我不认识她,没有见过她,也没有读过......

    我眼中的张爱玲

    我眼中的张爱玲 张爱玲,那样一个传奇的女子,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与震撼。她说给胡兰成的一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仿佛让我看到了她闪着镜光的心内世界。 每次想起张爱玲,总不能给......

    我读张爱玲(精选5篇)

    我读张爱玲 10经61班孙博10081072 摘要:文学天才张爱玲的一身,本身就是个传奇。我们从她的生平和作品创造特色里就可以看到高傲、孤独的张爱玲用苍凉的手势,高超、娴熟的创作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