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泉港五中“呵护心灵、陪伴成长”活动方案
“呵护心灵 陪伴成长”
——泉港五中庵堂孩子关爱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根据区人大开展的“呵护心灵,陪伴成长”系列活动精神,通过泉港五中教师人大代表的引领示范,发挥学校党支部、团委、心理辅导站等的功能,带动更多教师志愿者参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寺庙庵堂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适合寺庙庵堂孩子特点的常态化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各界关注、关心、关爱这些生活在寺庙庵堂的孩子,让他们共享来自于学校师生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快乐,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意义: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寺庙庵堂孩子,这是一个特殊群体,我们通过本次“呵护心灵、陪伴成长”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更多地让他们融入社会,与社会发展同步,享受同等的教育条件和机会。也让她们感受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在关注他们,充分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三、活动主题:“呵护心灵 陪伴成长”——泉港五中庵堂孩子关爱活动计划
四、活动时间:2018 年9 月 1 日至2019 年6 月30日每周六上午
五、活动对象:峰尾镇郭厝村清明庵孩子
六、活动内容及实施流程:
(一)、微心愿:上门了解孩子的生活或者学习上的需求,制作成“微心愿”,通过校内活动或者校友沟通管道传播扩散,公开募集相应的资金物资,满足孩子们的心愿。
1、负责部门:区教师人大代表、政教处、团委
2、活动流程:区教师人大代表、团委老师入户调查、了解需求—确定“微心愿”的项目、资金、物资---公开发布“微心愿”,募集资金或物资----满足孩子需求
(二)、学业辅导:通过周末上门,及时帮助孩子解答学业上的疑难问题,解决孩子学习的学业辅导难题,为孩子学习提供知识支持。
1、负责部门:教务处、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
2、活动流程:邀请语文数学英语科目为主的教师组成学习辅导团---组建微信群----平常由轮值老师在线答疑解惑-----每周末安排语文数学英语科目各一名老师上门辅导
(三)、心理疏导:通过心理热线和微信,倾听孩子的心声,解决孩子的成长困惑,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
1、负责部门:心理社、黄聿梅老师、刘江平老师、刘一月老师
2、活动流程:孩子发微信或打电话诉说---心理老师疏导解答;发现孩子异常---心理老师主动介入疏导
(四)、丰富生活:通过为孩子们提供图书漂流,组织孩子们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
1、负责部门:团委、学生会、爱心社
2、活动流程:
(1)图书漂流:发起捐书活动---书本编号---按年龄段分别送书给孩子,每位孩子挑选5本书----一周以后带书过去让孩子们挑选置换;
(2)文艺活动(元旦晚会、六一节或者学校趣味运动会):团委提前两天和庵堂孩子监护人微信或电话预约----当天由监护人按约定时间送到学校----安排陪同参观参与----结束请监护人按约定时间来学校接回。
(五)、活动拓展:组织周末踏青赏花、采摘水果、野外写生摄影等户外活动;组织参加自己动手栽盆栽、做陶器、制作蛋糕面包冰淇淋等DIY活动;带领孩子参观文化馆、书画展等;并添加互动游戏,加强孩子们与社会的联系,开阔视野,放飞童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1、负责部门:校党委、政教处、团委、爱心社
2、活动流程:确定活动内容---提前探路洽谈(了解优惠措施、路线规划)---提前和监护人预约---当天组织车辆接孩子(必须有监护人陪伴同行)---活动进行----互动游戏----结束送回
七、活动实施计划安排: 2018年 九月份
1、上门调查,确定孩子的姓名、数量、年龄、学段、健康状况等基本情况并建立活动对象档案(区教师人大代表、团委)
2、孩子“微心愿”征集(团委负责)
3、邀请语文数学英语科目为主的教师组成学习辅导团,组建学习辅导团微信群,进行轮值排班(教务处、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
十月份
1、确定列入“微心愿”的项目、资金、物资(团委)
2、学习辅导团常态运作,微信群轮值排班答疑解惑,周末轮流安排三位老师上门服务(教务处、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
3、心理老师上门了解孩子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社、黄聿梅老师、刘江平老师、刘一月老师)十一月份
1、“微心愿”的项目、资金、物资公开募集(办公室、团委)
2、蛋糕房DIY活动。自己动手制作蛋糕面包冰淇淋等,具体待定(团委)
3、个别孩子心理咨询(心理社、黄聿梅老师、刘江平老师、刘一月老师)
十二月份
1、“微心愿”物资募集采购到位(团委)
2、心理拓展游戏(心理社、黄聿梅老师、刘江平老师、刘一月老师)
3、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常态运作
4、邀请孩子们参加元旦晚会演出、排练
2019年 一月
1、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常态运作。
2、元旦晚会,邀请孩子们参加,欣赏和表演节目(团委)
3、元旦晚会,为孩子们赠送“微心愿”礼品(学校领导)
4、带孩子们大象农场草莓园摘草莓。(团委)
5、图书漂流项目启动,发布图书募集活动通知和学生书本捐赠动员
二月
1、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常态运作。
2、组织泉港文化中心参观博物馆展览(团委)
3、图书募集结束,对图书进行分类编号;设计好书本送书上门,每周轮换。委)
4、植物园观赏桃花和户外拓展游戏(团委、心理老师)
三月
1、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常态运作。
2、图书漂流常态运作。
3、带孩子们争艳农场摘杨桃和户外拓展活动(团委、心理老师)
四月
1、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常态运作。
2、图书漂流常态运作。
(团
3、和馨花艺盆栽DIY活动。(团委)
五月
1、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常态运作。
2、图书漂流常态运作。
3、组织万星影院看电影,游锦绣湖。(团委)
六月
1、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常态运作。
2、图书漂流常态运作。
3、联合泉港家园义工协会组织开展“庆六一”活动。
八、部门职责:学校党支部行政会宏观指导;各处室负责相应活动组织实施;政教处办公室负责各部门活动的宣传报道推广。
九、有关要求:
1、遵守纪律,服从安排。所有成员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度;
2、活动期间学生必须统一穿着校服。
3、讲文明、讲礼貌、尊重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们的隐私;
4、活动期间不得单独行动,请假、迟到、早退、换班等须向相关部门及时说明。
5、注意服务对象及个人安全,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擅自处理,应及时向学校领导请示处理。
6、特别提醒:如果有游戏活动,请注意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止摔倒等意外伤害。
十、活动声明:
1、参加活动的成员以最终公布名单为准;
2、所有活动都以自愿参加为原则,个人必须注意自身的安全,活动期间队员如发生任何意外事故,学校不承担任何法律和经济责任,一经报名则视为同意本原则;
3、个人一旦报到签到后,即视同自愿参加该次活动并认可本声明所列的相关事项,否则,谢绝参加。
4、建议参加活动的队员自愿自行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泉港区第五中学 2018年3月22日
第二篇:呵护心灵、引导成长
呵护心灵、引导成长
两年前,我担任高一班班主任。在开学的一个月里,班里有几位同学经常向我反映零用钱被盗的情况。虽然怀疑李某同学有嫌疑,但因为丢失的钱额不多,又没有直接证据,故我不以为然,每次劝告同学要小心保护钱财之后,事情不了了之。平时观察李某成绩一般,与同学们不太合群之外无其它特别之处。
有一天,负责管理学生宿舍的副校长面色凝重地把我叫到办公室,他郑重其事地说我班有一位同学趁课间操时间到学生宿舍偷盗金钱,该学生宿舍共丢失金钱一百八十元,有监控视频为证据。打开视频录像发现李某同学盗窃行为后,我心里怔了,为自己的失责感到羞愧。由于自己疏忽大意,没有及早发现李某平时一些小坏习惯,进行及早教育。考虑到事情严重性,倘若事情处理不当,会对李某今后一生产生很大影响。经校领导研究,要求事情保密,由班主任私自处理。下午放学后,我单独约见李某,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求李某把事情经过前后经过讲清楚,李某不肯承认。没办法,我调出视频播放后,李某嚎声大哭,哀求我不要把事情告诉父母。看到他悔恨交加的表情,我认为其本质还不是很坏,肯定另有原因。
接下来,我跟它交谈中,了解到班里同学零用钱多,互相攀比现象明显。由于他零用钱控制得严,无法买零食请同学,同学有意冷落他,因此感到自卑。我找到问题症结,问题就迎刃而解。第一天,我联系到李某父亲,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陈述后,询问他父亲的意见,达;成以下协议。要求其父亲对此事既往不咎,并建议每月适当给些零用钱,建议在家可以用劳动赚取零用钱的方法。
在班中,我不时拿些法律案例讲给班里同学听,让他们明辨是非,违法的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件事之后,班里再也没有发现有零用钱丢失的现象了。李某也表现得快乐,自信,和同学相处融洽,期末成绩也跃到班里前十名。
这件事也给我人生上了一课,让我在教育学生中受益不浅。学校领导对该事的处理体现以爱护学生,教育为主,处罚为次的精神。倘若以公然批评、揭露李某行为而采取“杀鸡儆猴”的方法教育的话,可能后果不堪设想,或许李某同学日后心灵会蒙上一层阴影,对他以后人生道路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为人师,对学生的错误应慎重引导,方为上策。
第三篇:用心灵陪伴孩子成长
用心灵陪伴孩子成长
---听陈联忠<将成功传给下一代>有感许昌市一中七(14)班岳媛家长
4月11日下午,怀着对教育狂人陈联忠教授的敬仰之情,带着双重身份(既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吗,又是一个班的班主任),参加了孩子学校为家长举办的教育讲座,认真聆听了陈联忠教授的讲座。席间,陈联忠教授精彩的讲座赢来一阵又一阵掌声,他的教育理念和观念让作为家长的我们耳目一新,也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会后很长时间里我都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中。
一、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负责人。
对于这一点我很受启发,很多家长总认为学校是孩子受教育的主要场所,选择一个好的学校就是抓住了教育的重点。而陈教授提出的家长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应该学校以抓学习为主,家长配合;家长以抓素质、抓个性为主,学校配合。这样才能满足我们国家现阶段的教育制度的观点,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同时,在下次我们班的家长会上,我也要把这样的教育理念分享给我的家长朋友,扭转一些家长靠学校的教育观念,让他们也能正确担负起自己身上的责任,如果能在中国教育制度还没有完全改变过来或正在完善的过程中先走一步,主动配合学校抓好孩子的品德、习惯和个性的培养。那么孩子就会早成功一步。真心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在这次妈妈的学习过程中收益,也希望我学校的孩子们也在我的这次学习中收益。
二、和孩子一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生活中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甚至失败,普遍状况就是小孩和大人会找各种客观原因和理由来平衡自己的心理,而不是主动地反省自己,检讨自己,主动去寻找失败的原因。关于这一点,陈教授说的太好了,例子中孩子摔倒了,家长埋怨椅子的事,作为家长的我们谁又没做过呢?当然也包括
我。不仅如此,也许作为家长的我们,如果不是听了这场报告,相信肯定在以后的教育中,甚至自己的人生道路中还会继续着同样的错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如人啊!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谨记:“成功的人总是找方法,失败的人总是找理由。” 在今后的道路上和孩子一起成长。
2、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对于这一点我深感幸运,因为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的孩子做的还是比较的好,从小学到初中,学习自觉,基本上没让大人操过心,自控能力比较强,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也能看出来,比如:每个学期、每个假期、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基本上 也能做到家长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去执行,甚至在假期里有时候我还会故意跟孩子捣乱,提出一些诱人的条件干扰她的计划让她中招,基本上孩子还是有这个抗干扰的能力的,呵呵。孩子在某个阶段取得的成绩我想和她的自控能力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吧,在这里拿出来和其他家长分享,也希望其他家长重视对孩子自控能力的培养。
三、孝道是一切成功的源泉。
我们常常引用古人的话来谈孝道的重要性:“百善孝为先”。我们也常常用孔子的话来为孝道之地位举证:“孝,德之本也。”但在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恰恰忽视了孝道教育,多少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多少父母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多少父母接受着孩子的呼来喝去,忽视了把孝道教育融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之中,使孝道成为孩子精神人格的一个部件,一个价值节点。
从小培养孩子的孝心,在本质上是在培养孩子的爱心。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会去爱同学爱老师。从实践哲学角度看,有没有爱父母之心,是检验其爱他人之心的真实性的试金石。因为爱自己的父母没有什么功利,是发自内心,也是来自感恩之心的真诚之爱。其次,从小培养孩子的孝心,也是培养孩子的耐心和同情心。真正的爱,理性的爱,是出自一种理解,出自一种感同深受的爱。它可以培养人的耐心,培养人细腻的感情。只有真正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才会理解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所包含的意
义,也才会对父母激起真诚的爱。再有,培养孩子的孝心,也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人能不能实践孝道,不完全是一个道德问题,还是一个能力问题。而要有能力对父母恪尽孝道,理当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责任心的获得。反过来更可以促使孩子加倍努力学好本领。所以孝道教育一旦与智力教育合二为一,将有我们难以预料的效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作为家长的我,如何正确面对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每一个问题,陪同她一起走上正确的生活和学习轨道,将她培养成一个各方面都健康的人是我要长时间研究的课题.......
第四篇:关注个体差异呵护心灵成长
关注个体差异呵护心灵成长 ——由一个问题学生的转化引发的思考
惠安县第三实验小学 何铁华
在许多人眼里,现在的孩子似乎应有尽有,从耐克到电脑,从哇哈哈到蜡笔小新,从肯德基到哈里波特„„就是要天上的星星,也许我们的家长也会承诺给他们摘下来。按理说,如此丰富的物质生活,孩子们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可是,却有这样一些孩子,它们不愿向人敞开心扉,整天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往,整天萎靡不振,甚至产生逃学、轻生的念头。他们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学生,我就遇上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潘某。她是上学期转入我班的插班生,平时经常迟到,带回家的作业本子、卷子时不时丢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瞪着双无辜而又茫然的大眼睛,从不举手发言,下课也不愿意跟同学玩,即使受了委屈也不解释„„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老师们往往不知所措。的确,转化这样的问题学生如同呵护口袋中的一个鸡蛋,得轻拿轻放。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在关爱和理解中寻找创伤原因
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诚然,人人都有被人关心和爱护的渴求,但是,家庭的变故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小学生中的这些特殊群体,他们孤僻、沉默寡言、情感极其脆弱,更是需要我们的关爱。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不仅需要腿勤、手勤,还需要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应学生那纤细的心灵,才能捕捉到“蛛丝马迹”,及时开导,发现问题,对问题多一点关爱和理解,少一点批评和指责,以心换心,才能育好人。
1.复杂的家庭环境,创伤了孩子的心灵
上门家访,才知道潘某的父母闹离婚,母亲为了争夺孩子,瞒着父亲把她从刚对小学生活有点熟悉的泉州转到我校,让她走进陌生的新环境。除了在学校的时间外,母亲把她看得很紧,不让她跟爸爸联系,因为她跟父亲感情好,母亲生怕孩子被爸爸带走。为了找爸爸,这孩子一回到家,就哭着、闹着要找爸爸,对妈妈的态度很糟,经常因不满妈妈的所作所为而不吃饭、不睡觉,有时甚至连进校门有时也要家长硬拉过来。父母的爱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摇篮,孩子一旦缺失父母的关爱,自然就会有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难怪她会丢作业、迟到、不听课、不合群„„
2.流失的集体温暖,造成了孩子的孤僻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它需要班主任持之以恒的爱心组建,需要全班同学对集体的用心融合。如果众多同学对某个个体起而攻之,这个个体就会脱离集体,产生孤僻心理,就无法沐浴于班集体的温暖之中,就会成为“问题儿童”。由于潘某经常有违纪现象,所以得不到老师的赞赏,进而同学们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她。久而久之,在同学的眼里,她绝对是一个坏同学,谁也不愿意主动跟她玩。难怪她曾对同学说过,在家里,爸爸不要她了,妈妈也不喜欢她了,经常对她发脾气,在学校里,老师不喜欢她,同学们看不起她,她不要上学,她要找爸爸。
二、在倾听与尊重中搭建教育平台
中国有一句古诗:“风流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正长。”这句话告诉我们,不会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那么你也就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没错,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即使你没有给对方什么指点或帮助,但有了倾听,你便在心灵上给予了十分丰厚的精神赠予。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一定能听到孩子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真正的倾听意味着一种平等、尊重,是心与心默默的靠拢,是情与情悄悄的对流,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孩子的自尊心就找回来了,那么我们的教育实际上已经成功了一半。
基于这一认识,面对潘某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亲切与她拉家常,了解她心中所思,有时也因为她的大方表达由衷地翘起大拇指。她受宠若惊地望着我,无邪的目光中闪烁着光亮。在倾听中,我欣慰地看到:孩子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理解、尊重、接纳、期待中分担痛苦,共享快乐,她的意义远不仅仅是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是行将熄灭的思维火把,铸成的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
三、在赏识与激励中尝试教育成功
赏识是阳光,激励是雨露,从某一个角度说,成功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源于赏识与激励,它能使孩子们在温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大自然的博大和精深只有走近它才能发现和领悟,因为一切都是充满变化,充满灵性和独特的。同样,教育也不是用一个模子进行批量生产的过程。每个生命都有他自己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老师要不断的赞美、赏识、激励他们,才能收获教育上的阳光,看到生机盎然的满院春光,才能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走向美好的未来。
为了赢得孩子的信任,我先把潘某的座位调到靠前的位子。当她上课开小差的时候,我悄悄地走近她,给她暗示,提示她认真听课;我时常把她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抛给他„„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这孩子其实挺聪明的,有几次还捧回我自制的奖品——纸孔雀、纸金鱼„„在师生赏识的目光中,我看到了她久违的笑容,课间也有同学找她玩了。我还利用手工课教会她做了一本专门用来记作业的小本子,每完成一次,就在上面画一只小动物。通过一次次的赏识与激励,渐渐地,她从拒绝回答到小声回答,最后那双小手终于能经常举起了,作业也能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
三、在宽容与民主中进行心理引导
教育的奇迹在于:教师之光,能使远远近近的心都披上绚丽。问题学生的心里有一堵墙,只有打开心结,才能使这个孩子真正生活在阳光下。肓人先肓心,为了让潘某感受到久违的爱,我找来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的学习情况、心理情况,希望家长能正确对待问题,要负起责任,给她一份完整的爱。我建议孩子的母亲不要让孩子卷入大人的是非之中,给她搭建一个与父亲交流的平台,允许孩子与爸爸通电话、见面,汇报学习情况等。家是孩子的避风港,更是孩子成长的摇篮。重新回到父母的怀抱后,从此孩子的性格变了,变得积极,和妈妈也亲近了,还会主动给老师、同学们讲周末跟爸爸玩的情形。同时在班干部的帮助下,在班里设立“悄悄话专栏”,让该生参与负责,让她不但说出了自己的苦恼与喜悦,而且还感受到同学们的喜怒哀乐,知道人人都有苦恼,只要正确面对,烦恼也会变成生活的小插曲。经过老师的引导,心灵的对话,她的心放宽了,终于明白爸爸妈妈虽然没有住在一起,但是都很爱她,于是教室里多了一位阳光女孩。
每个孩子都是一只放飞的风筝,父母的爱是风筝的线轴。有轴的风筝是幸福的,它可以快乐地飞翔。“单亲家庭”这样的风筝,离开轴的牵引,线变得那样的脆弱。我们做老师的要有一双“慧眼”,一颗“细心”,一旦丝线断了要及时发现,用我们的爱心当轴,将“风筝”的丝线接上,让这些特别需要爱的孩子们也能在蓝天上飞得更高、更远„„
第五篇:用心灵陪伴孩子成长
用心灵陪伴孩子成长
【举羚羊例】
当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一大群亲人充满期望的围在他身边,仔细地观察,看他是不是“天庭饱满,地额方圆”,“看他是不是天生福相”------这时,家里人一切美好的愿望和殷切的希望赋予了他,心里想的的是如何尽自己的努力,为他把安排好一切!可是,这个时候,小生命什么都不知道,甚至于连“人”的概念也没有,他要通过自己与外部世界的接触来感觉了解一切事物,按照生命成长的规律来逐渐认识一切事物。这时候,成人只需要为他创设一个有利于他成长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一方面,我们要清楚儿童自我形成的自然法则,另一方面也要去发现儿童无法形成自我的原因,要了解儿童成长过程中成人的障碍对于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当婴儿开始使用口和手时,成人的干涉就开始了。随着婴儿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成人的干涉就越来越多。当儿童开始使用自己的意志和思维时,成人的干涉会更加历害。当儿童畅通无阻地渡过了一个敏感期时,他就走过了一个发展的台阶,这给儿童带来了愉悦和持续的满足,也释放了他们生命中的能量,这是他们从出生到认识、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全过程。
【例举:眼、手例子,说明人的器官严格执行着“用进废退”的原则】
每当我们看见孩子笑时,就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欣喜,每当听见他们哭时,往往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烦恼和愤怒。其实这是孩子在向你表达爱与需求的方式,是用他的行为在探索与你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你不能正确认识和了解而喜怒无常,这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恐惧而丧失安全感,甚至于思维的一种无序和混乱。孩子们在一个好的环境里寻求一种心灵的归属,建立起他们心灵成长的家园。让环境与心灵对接。很多时候我们早已忘了自己孩童时的需求。
【举莫言演讲为例,请大家关注】
【例举一:2岁时孩子学说话,爱模仿……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头语言,要说文明、规范、准备、富有美感的口语。动作上有些孩子模仿摔倒,再摔倒……每一次摔倒都带着巨大的喜悦。父母不明白孩子为什么重复这样毫无意义的举动,就会制止儿童。而这个制止过程恰恰破坏了儿童敏感期的正常发展,从而妨碍儿童智能和认知的发展、智能发展的阻碍必然会伴随相应的心理问题的出现,这都是成人后大脑平庸的一个早期现象。(举张樱露推磨现象)尽可能用心去体察孩子的每一次不满,我们就能理解孩子,并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
【例举二:夫妻吵架,小孩抬头望着在沙发上生气甚至哭泣的母亲,走过去趴在她的腿上,喊着“妈妈、妈妈……”母亲由于伤心,没有理会他,他以用小手去拉她,嘴里不停地喊着“妈妈、妈妈……”母亲发怒了……这是孩子想向母亲表达爱意,想安抚母亲。这时聪明的妈妈会说:“……”】
当孩子一旦学会了走路以后,他的世界就发生变化。他的活动不再必须依赖于成人而进行,同时他的活动范围也迅速扩大(自己拿东西)。这意味着生活开始由他自己支配了。按照蒙特梭利的说法,这是孩子的第二次诞生。
当幼儿学会上下坡,他就真正的完全的学会走路了。【举例:何致霖喜欢探险】当走的能力发展起来时孩子可能会重新回到妈妈的怀抱寻找慰藉、爱抚和温情、他会走了,但他开始说:“妈妈、抱抱?”但是我们要正确处理------否则会产生对“抱”的依赖,而不是让孩子按自己的步伐和节奏去活动去探索。这就剥夺了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长的机会,也阻止了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走向独立的脚步。也逐渐被淘汰出正常孩子的行列了。
安全教育方面: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给家长造成的危机感比较大。很多家长因为害怕,不许孩子趴在桌子上,不许从高处往下跳,不许孩子钻到一个小地方------实际上在很早的时候国际上就有“个视崖实验”:儿童在玻璃板上爬行,但凡看到玻璃板下面有一个在视觉上表现出低洼部分都不会爬过去。这证明儿童对环境的把握是有天然的自卫意识的。【举例:泥巴脏】我们可以跟在孩子几米以外保护他,而不是没完没了的唠叨,不要设臵那么多的限制,不要在孩子刚有点不平衡的时候就把手伸过去扶住。家长需要有承受危险的心理力量,不要把这种危险“说”给孩子,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危机感,破坏儿童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同时这丧失了探索世界的机会。
生活就是教育——杜威
教育首先应是一种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它构造了人生的花季。他是小朋友鲜花丛中的那只蝴蝶,森林里漫步的那悠扬的钟声。那里深层发生的是一种感觉的萌芽与积累,是一种逻辑的组建与完备,一种已有经验的重建与内化,一种已有理性的索取与储存,那是更高创造的新思维产生------而给予他们一个“爱和自由”的环境,让孩子们从心灵中感受到他,就能实现这一切。
父母的心理状态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土壤。
让一个孩子拥有使用自我的权利,并且帮助孩子增强自我心理力量,这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
当父母能给予孩子自由,帮助孩子建构生活中的规则,并理解孩子心理特质的时候,才能养育一个真正健康而优秀的孩子。
1、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是当父母还没有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时,时常会生活在自己的情绪中,而顾及不到孩子的需要和感受。举吃烤红薯的例子
2、我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孩子要锻炼,要摔打,这样才能培养出坚强的、有出息的人。我们有意对孩子严厉,有意让孩子吃苦,有意伤害孩子,这个似是而非的观念给孩子带来了多少苦难和创伤?
再举吃饼子例:说明:道德是因为审美而构建和形成的。破坏了审美就是意味着破坏儿童道德的形成过程。
举给大宝小宝妈妈的建议:说明
1、自我意识的建立,规则意识。
2、差异化性格的培养对审美的独立,培养孩子的气质(避免同志化)
区分自私和自我的关系。自私是指在利益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满足自己的利益,这种情况才叫自己。自我,指的是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情感、心理和意志的需要行使自己的计划,支配自己的行为。
结尾
养育孩子需要付出巨大的爱心、耐心、精力、时间。无论怎样忙、怎样累,只要孩子需要,孩子为了成长,会把全部的精力和激情投入到自我的创造和成长的需求中,这就是孩子,他们从不偷懒,只要自身发展------当我们看到我们为孩子做了什么的同时,更需要清楚的是孩子因为我们“付出了”什么?
儿童对事物的观察与热爱,是对已无暇顾及及环境的成人的一种弥补。
纵观人的一生,创造和成长过程中常常有巨大的烦恼,恐惧和艰辛。我们不能把一个还没人创造好自我、没有完整成长的人,过早引入社会,因为这样他的发展和自我创造空间就会被我们占用。
儿童从出生开始,儿童就已经生活在成人为他构建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家庭、学校、社会,这不是室外桃源。他们需要爱的环境,一个成长中不受干扰的环境,让孩子的自我探索不被终断和终止。事实上,大部分的创伤,几乎来自家庭中父母、学校中的老师及社会中与他接触的人。如果我们还抱着那种过去的错误的理念,强加给孩子不符合他生命成长周期特点的“任务”,就会培养出一批生存意义上的人,我们就无法使我们的孩子从生存中解放出来,进化到有精神的、有创造天赋的更高状态的人,进化到完整的人。
让我们用我们的爱去接受孩子对我们的爱,用我们的感觉去发现孩子的感觉,用我们的心灵,我们的认知,我们的精神去和他们对接,去陪伴他们成长。这样,你会惊喜的发现生命的智慧。
读一段话做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