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育实习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探究
美术教育实习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与人文性探究
美术教育实习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探究
姜丛丛,李民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在对美教专业实习生的实习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在遵循阐释主义的基础上,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交往互动如何进行,本文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从研究者与研究对
象的互为主体间的“解释”行为和言语中的“理解”行为两个方面来阐释质的研究中的交往行为。
关键词:质的研究;交往;解释;理解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质的研究遵循阐释主义,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交往互动。
一、交往理论的界定
目前学界对交往范畴的界定大致有两个方向[2],一种是按照马克思的解释,认为交往是人与人的活动、能力和成果的交换关系,是社会物质的变换关系;另一种倾向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交往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而形成相互“理解”与“共识”的主体间行为。前者偏重物质交往层面,后者强
调精神交往。本文对交往的讨论建立在后一种理论之上,强调研究主体之间的交流行为。哈贝马斯提出主体在社会中的四种行为:工具性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和交流行为[3]。交流行为是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借助语言符号为相互理解的工具,以期在行为上达成一致。交流行为是一种定位于理解的行为,是行为主体之间所共有的一种实施言语行为的过程,由此,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相互作用,在规则的引导下,进入人的语言世界,从而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进而达到沟通与相互理解。根据学者欧力同的观点,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一方面对哲学史上众多的交往理论作了汲取,如洛克的意义沟通论、休谟的共感论、费希特与黑格尔的相互承认论,特别是黑格尔“人伦体系”中的关于劳动与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理论;另一方面,又吸取了现代西方的行为主义语言哲学、解释学、结构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等一些学派 的观点和方法。其交往理论的特点是以“言语行为的理论”为出发点和基础,以解释学为基本方法,使交往理论微观化为“交往行为的理论”。他认为语言是最基本的交往媒介,言语行为是最基本的交往行为,以达到理解为根本目的。[4]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社会问题研究的出发点。他认为,现代工具理性专制下的人的异化危机,其根源在于传统意识哲学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强调主体与对象的对立和单向的认知与被认知,孤立地研究人的主体意识,把人的精神活动与人的行为、生活环境以及语言割裂开。因此,他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把作为行为主体的人与其行为联系起来,把不同的主体联系起来,从语言的角度来挽救工具理性专制下的危机。此时人成为交往中的主体和社会化的个体。
二、交往是质的研究的内在要求
1.从独白到对话顺应质的研究发展的内在逻辑。质的研究的发展也追随
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其最初可以追溯至人类学的分支民族志的发展。民族志采用实际体验的方法来探究在某一情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发展的早期,受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研究者们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从研究对象那里探寻客观现实,因此,研究的重点在于对资料的分析,而较少关注与反思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20世纪30年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衰落和亚非国家的兴起,西方的研究者们开始反思自己对研究对象的态度,非西方文化一直被他们视为与己无关的研究对象。而他们一直标榜的“客观中立”的研究态度也是不可能的,任何“客观的”描述都暗含着自己的前理解和倾向性。于是,研究者开始摆脱所谓的客观、中立,承认并积极反思自己的研究态度。20世纪60年代以后,受现象学和阐释学的进一步影响,研究者们意识到自己与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本人、研究者与
研究对象的互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的结果。
2.交往理论内在于质的研究理论范式之中。一般认为,影响质的研究的理论主要来自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后实证主义认为现实是客观存在于研究对象那里,从研究对象所处的情境出发即能找到,因此通过自然情境中的交往了解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的方法被大多数研究者接受。批判理论承认现实的客观存在,但现实是被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因素塑造的,研究的目的就是让研究对象从现实的惯习中摆脱出来,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互动来认清现实,消除研究对象对现实的误读。因此批判理论下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对话实现两者的平等交流,从而协助研究对象发现和反思自身。建构主义认为不存在绝对客观的现实,现实是多元的、被塑造的,研究是双方平等互动、达成共识、建构意义的过程,意义存在于研究者和研究对
象的关系之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这三种理论范式在质的研究的具体实践中,都要求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与研究对象的深入交往,达到对研究问题的整体性探究,并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解释性理解。其中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注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交往。
三、质的研究中的交往行为分析
本文主要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交往环境、两者互为主体间的“解释”行为和言语中的“理解”行为三个方面来阐释质的研究中的交往行为。
1.自然主义的交往环境。质的研究应基于自然主义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之流中才能把握每一个生存者的个体特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自然主义的交往,意指将研究对象置于变动的、丰富而复杂的生活、工作环境中,通过透视、体验其生活、社会文化情境来获得“解释”权。
2.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互为主体间 的“解释”行为。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主体性对应的是在工具理性之下的主体与对象的对立,而主体间性是主体与对象的交往,交往的目的是达成主体间的理解,而解释是理解的前提。解释是研究对象向研究者讲述自身的经历,自己如何理解自己的经历,反思这些经历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在解释的过程中,研究对象有发言权,但是研究对象对自己经验的解读一般会带有强烈且无意识的、固定化的思维模式和惯习,因此需要研究者赋予研究对象解释的解释即深度解释。解释是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研究者了解研究对象语言中的本土概念,考察研究对象的各种社会关系,并且要站在研究者的立场进行反思,才能从经验中抽取出结构化的意义内涵,而正是这些意义和观念支撑着研究对象的生活和经验。解释是暂时性言语。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试图成为研究对象生活情境中的一员,对其进行全面的观察、交流和了解,然而全
面的了解是不可能的,研究者不可能成为完全的“局内人”,在研究现场获得的信息、对研究对象行为的解释都是基于研究对象和研究者此时的认识的基础之上,当研究者再次进入研究现场,新的解释就会再次出现,因此解释都是暂时的,圆满的、客观的、全面的解释是不存在的。也即是说,质的研究的过程是不断演变的。这也是质的研究面临的困境与难题。为了相对真实、客观的解释性理解,需要研究者反省自己的前理解,尽量避免解释性理解出现偏差。
3.言语中的“理解”行为。理解是交往的一般假设前提。“理解的目标是导向认同。理解这个词是含混不清的,最狭窄的意义是表示两个主体以同样方式理解一个语言学表达,而最宽泛的意义则是表示在与彼此认可的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的正确性上,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东西达成理解,并且彼此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5]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采取“忠实听众”的身
份与研究对象交往,作为听者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保证在言语交往中理解的有效性:第一,领会。为了能够领会说者的表达,研究者在与研究对象相处的过程中要保持对语言的敏感,留心研究对象的“本土概念”,处于不同生活情境中的人对某一具体词语的理解往往不同,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虽使用同一个词但可能含义不同,因此,研究对象眼中“可领会的表达”对于身处不同语境的研究者来说往往“很难领会”。第二,效度。哈贝马斯认为,言语行为普遍有效的要求之一就是言说者必须呈现一个真实陈述的意向,以便听者能分享说者的知识。处于不同情境中的个体,由于生活经验背景的不同,对陈述言语的“真实”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言语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交往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如何判断研究对象的言语确实在表达其内心的真正想法,需要研究者在倾听时注意观察研究对象的其他表情以及与研究对象的日常行为相联系,以判
断其言语是否在真诚地表达其想法。效度是衡量质的研究结果可靠性的手段,在这里是指研究对象的言语表达与其行为表征有内在的相容性和一致性。营造自然主义的交往环境、基于主体间性,力求解释性理解,研究如何“领会”的策略以保证言语交往中理解的有效性,从而尽力保证美术教育实习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2.[2]郑召利。90年代以来我国交往理论研究概述[J].哲学动态,1999.[3]殷杰,郭贵春。理性重建的新模式———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的实质(上)[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4]欧力同。交往理论的演变:从近代到当代[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5][德]哈贝马斯。张博树译。交往
与社会进步[M].重庆出版社,1989:4.
第二篇:质性研究方法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质性研究方法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摘要: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能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弥补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质性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特别是西方的一些不良思想侵蚀着人们的思想。虽然国家加大力度宣传,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但结果却不尽人意。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比较鉴别法、自我教育法、心理咨询法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还广泛借鉴国外各学科的经验和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近年来国际上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都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质性研究方法概论
(一)质性研究的概念
究竟什么是质性研究?对此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质性研究是挖掘当事人的经验,由通过对当事人经验的了解来反映当时的事件,而不是社会上已经存在的结论。前提是要放掉空洞的词汇,来发掘具体的细微的经验,由此经验来发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目的就是要从当事人的经验中抽丝剥茧地看出结构性的现象。研究这要从眼前所看到的,耳中所听到的词语,来反映当事人所要表达的本质话语,这一方法的难点就是研究者要不断检视和批判自己先入为主的观点。[1]我国学者陈向明认为“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这种质性研究方法与以前我们所接触的研究方法不同,我们所接受的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方法,注重数据,而质性研究注重个体经验和具体生活经验在与研究对象互动的同时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
(二)质性研究方法的特征[3]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的研究必须在自然情境下进行,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离不开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因此,必须将研究对象放到自然生活情景中去考察。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识建构作“解释性理解”或“领会”,只有教育者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才能对教育对象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解释。
3.研究是一个演化发展的过程
质的研究认为,研究是一个对多重现实(或同意现实的不同呈现)的探究和建构过程。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双方都可能会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会变,建构研究结果和理论的方式也会变。因此,质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可能“一次定终身”。
4.使用归纳法
从研究的基本思路看,质的研究主要采纳的是一种归纳的方法。归纳的方法决定了质的研究者和收集和分析资料时走的是自下而上路线,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
5.注重研究关系
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质的研究不可能设想研究者可以脱离被研究者进行研究,正是由于双方之间的互动,研究者才可能对对方进行探究。并且,研究者要对自己的角色、个人身份、思想倾向以及二者关系对研究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反思。
二、质性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质性研究方法可看作是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并不单置于社会科学的特有领域,对其他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的。[4]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仅凭定量研究,用
一定的量表来测量,这样的结果是不全面的。因为他并没有深入被研究者的实际思想、了解被研究者的状态和当时填写量表的深层原因,造成只有果没有因的情况。而质性研究方法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的方法,就能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了解被研究者的相关情况,使二者得到相互验证,从而得出最适当的结论,这样更好的解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既是一门应用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有着很强的社会实践性。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没有绝对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的人,思想支配行动,行动是思想的反映。一些社会现象的产生总有其思想根源,但一定思想的形成也与当时的社会情境有关,二者相互作用。因此,质性研究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一种有效地研究方法。
三、质性研究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重新认知教育对象,注重因材施教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不能独立存在于社会中,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因此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就要了解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了解他们的生活背景和所形成的生活习惯,必须把教育对象放到丰富、复杂、流动的自然生活情境中去考察。加之,人都是多面性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并且教育对象在某一地点某一时刻所表现出的行为并不代表就是教育对象思想的体现,有时在特定的场景下可能是相反的,因为这可能是教育对象的一种逆反心理,想要达到他们的某种目的。因此,要动态的对教育对象进行认知。只有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真正的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才能深切理解教育对象的行为,才能有针对性的给教育对象施以引导,因材施教,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二)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增强教育效果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所站的角度不同、所掌握的知识不同、需要也不同,所以二者之间的理解也就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出发,从教育对象的“生活世界”出发,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或知觉规则以及需要,再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人生活经验。在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这种个人的生活经验对教育思想的接受有一个选择过程。如果教育者传授的思想与教育者的个人生活经验相一致,教育对象是乐于接受的,反之,教育对象会出现排斥。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方面要引导教育对象正确对待个人生活经验和教育思想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并与特定的时间、地点相联系,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激活教育对象个人的生活经验,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体现人文精神
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素质能力,还取决于师生关系状况。教学的成功首先应该是做人的成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重视其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教育者需要在自然情境下进行,对自己的“前设”或“倾见”进行反思,所谓前见,“其实并不意味着一种错误的判断。它的概念包含它可以就有肯定的和否定的价值”,[6]这样是对教育对象的一种尊重。坚持以人为本,以平等的身份走近教育对象,打开他们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把教育对象创造性的主体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创造性的主导作用自然地融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要深入到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去。在生活实践中为学生排忧解难,与学生建立互尊互信的和谐师生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本应具有的人文精神得以体现。
综上所述,将质性研究的方法引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而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能够相互理解,使教育者重新全面的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使教育对象更易接受教育者传授的思想政治观点,树立教育对象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质性研究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明林,吴军.质性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6]伽达默尔,红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47.
第三篇:英语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英语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两者不要走极端,不能只强调工具性,虽然这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而这在课堂上只注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被动的、机械的掌握。我认为,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智力、潜力的培养。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这就是说人文性也同等重要,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当然,如果片面的强调人文性,就会忽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只有作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才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
如 七年级下册,Module 3PlansUnit 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 学习这单元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听:能听懂关于计划的对话,判断对方的计划。说:能用be going to表达自己的计划、安排,能询问对方的计划、安排。读:能读懂包含计划、安排的短文,并且判断文中人物的计划、安排。写:能用be going to 表达自己的计划、安排。演示与表达:描述自己或他人周末安排。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休闲安排。升华他们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的有计划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保持乐观的态度。这样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篇:浅析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摘要: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工具性是基础,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就如纸上谈兵。缺乏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是生硬的、呆板的,学生对学习语文会逐渐减少兴趣,甚至失去兴趣。就具体课文而言,有的课文以落实工具性目标为主,渗透人文性目标,有的以落实人文性目标为主,兼顾工具性目标。为学生创造一个语言环境,能让学生拥有更好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
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那些年提出“工具性”无疑是有改革性的,在今天来看,还仍然有它的重要意义。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的确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于是语文教育界对此进行反思,提出了“人文性”。放眼世界范围的教育领域,20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国外教育两大思潮之争和我国语文界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真正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绝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要把语言文字的掌握赋予教材文本的理解之中,要把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传授,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个方面互相渗透在语文教学整个过程之中、使其融为一体。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但是,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为真正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水乳交融而不懈努力。
一、正确解读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如一张纸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体。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语文的工具性教育赋予人生存的基本能力,能教给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等现实需要;语文的人文性教育又能对人的思维、思想、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进行培养人,使其成为合格的人、更美好的人。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本来就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要紧紧抓住语言训练和运用这个根本不放,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把功夫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上。要让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共同探讨来增强感悟能力,帮助学生建构意义,提高语文素养。
如在《少年王冕》这课的教学中,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学生在充分体会王冕勤学、孝顺、自信的形象,同时要从王冕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等角度去理解,在品读中生成,有机地展现下文所隐藏的王冕勤学的过程性画面,还应注重文章中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的理解,因为这样不仅让学生受到人文的关怀,还加强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还要明白实现二者的统一并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可以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必须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以载体的文本之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我们要“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眼下有的语文课,为了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安排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喧宾夺主,以有别于内容分析、机械训练的形式,造成了同样的后果,语文效率、质量的减损。我们应牢记“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是语文课的专务。我们一定要种好自己的田,浇好自己的园。柯孔标说到:“能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注意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了。就具体课文而言,有的课文以落实工具性目标为主,渗透人文性目标,有的以落实人文性目标为主,兼顾工具性目标。就一节课而言,应该找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点,在适当的语言学习环节中恰当渗透人文性教育。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视角、认识水平、生活经历等各不相同,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教师既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已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正确认识人文性和工具性
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是花,草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你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辞海》对“人文”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是教化天下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以有“人文”涵盖。它包含思想性、情感性,好包含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如孔子学说就是以“仁”感化心灵。以“礼”规范言行。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
前不久有幸聆听县实小王家春老师上的《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而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回想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深有感触。刚下学的我懵懵懂懂,在实践与摸索中度过了四、五年,虽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完全是机械地应付,毫无思想的劳动没有给我留下丝毫印象。
一次出去听课的机会彻底改变了我,噢,原来语文课是这样美妙的,孩子们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是可以这样幸福的。近几年来,我很幸运地任教了一个大循环,对小学阶段语文教材有了一个整体的序列的认知和了解。对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的理解,人文性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工具性是指教师通过课文等实例,教学生怎样谴词造句,怎样阅读文章以及怎样学写作文等。可是,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我也一直在迷惘着,探索着。自己的思想总是在矛盾中挣扎,可能我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完全侧重于人文性,正当我和孩子们陶醉在那文本带给我们的美妙意境里的时候,过一段时间,考试的压力感就会向我袭来,我又会很自责地想,这样怎么行,学生拿什么去考试?所以,马上又会转回来,向语文课的工具性倾斜。现在想来,印象比较深的是三年级段,我侧重的就是其人文性。到四年级下学期,我的越来越觉得语文课工具性的重要性。在我看来,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我们没有必要带领学生费那么大的气力,去学习主人公的什么什么品质,而就应当把课文当成例子,学习怎样作者用词,怎样构段,怎样布篇,怎样描写等。
可到了五年级段,经过一个多周的困惑,我忽然豁然开朗。以前自己的做法多么片面。其实,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的最基本的特性,两者缺一不可,唇齿相依。要处理好两者关系,关键看执教者怎么安排。我认为,大部分课文,应以其人文性为主,工具性为次。只有一小部分课文可以其工具性为主。一节课的时间,首先以落实人文性为主,落实应扎实到位。而不能我又要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兼顾这个词怎么读,那个字怎么写等,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不是顾及了人文性就完全丢掉了工具性呢?不是的。我语文课不仅仅是新授课文的那几节课,还有很多的练习课,我们可以把其工具性的目标落实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温习巩固课文的过程中。相信学生在有了前面人文性的感情积淀的基础上,对课文会倍感亲切和熟识,落实其工具性来,肯定是水到渠成的了。
三、正确渗透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素质教育,我认为它的核心是人文教育,但是如果从语文素质角度来说,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文,另一方面是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言文字的把握、语言的文体、综合的人文精神的理解,还是应该在这两方面。实质上笼统的素质教育最集中地体现在语文素质教育上,因为语文素质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当然也包括技能在里面,但主要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主要体现在语文教育中,语文最集中的体现在其工具性和人文性上。从教育的角度讲,它的人文性更重要些。人文性中道德、理念、品格的确定对人类的素质起很大作用,而这些东西是潜移默化的,它是在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积淀上提高的;同时它也应包括语文教育的最基本的工具性的东西,我觉得语文素质教育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
语文从来都是和人文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品质看待这个问题,真正的好的人文性,不是把感受强加给学生的,如《老人与海鸥》一课,深厚的人文情感打动了每一位学生和听课者,都是来自于语言文字,来自于一次又一次的“意想不到”的描写,来自于老人把海鸥当成自己孩子来喂养的细节。快结课时,老师播放老人的遗像,“孩子们,如果你是这成千上万的海鸥中的一只,此时此刻你鸣叫着想对老人说些什么?”老师一连请了三个学生起来,学生都呜咽着说不出话来。
可见,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是语言和精神的统一,而语言是第一性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学习,运用语言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时效的作用。
诗意语文认为:语文教育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而这一过程是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实现的;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感性的教育,培养语感素养是感性教育的直接目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语文世界;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必须遵循汉语文的特点和规律,;语文教育是学生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态度、生命体验,必须引进生活与时代的源头活水。这一崭新的教学理念,将会对语文的人文性作出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林润生.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小学语文教学, 2005年1月第269期
[2] 柯孔标.继承传统 努力创新建设语文教学新体系.全国小学语文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的评课
[3]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
第五篇: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到幼儿园工作已快半年了,不管是在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还是与几位从事美术教育的老师的交流中,我发现我园的美术活动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单一性:
首先,从制订的教学计划上看,大多数美术活动都是出自同一本教本,而且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虽然跟着每个主题走,但是,每次的美术活动都如出一辙,没有什么新异,比较老套,与现在的“课程改革”有较大的差距!其次,从幼儿的操作材料上来说,我们的孩子拥有的仅是最最简单的,最最基本的白纸、勾线笔和油画棒。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当然不会有什么创新的东西,只可能用唯一的一种形式——绘画。虽说孩子喜欢画画,但是他们更喜欢一些新鲜的东西,也喜欢去发现,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但是这需要“条件”!再次,从形式上来说,幼儿所用的形式也仅仅是单纯的绘画(这与前面所提到材料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而幼儿的绘画形式也只会勾轮廓平涂上颜色。有的幼儿更是用一种颜色涂完了整张画,用我们专业的术语来说“那与黑白稿没什么两样”!但是孩子不懂,觉得有了颜色就是画画了。其实,就算用最简单的黑白两色,也能绘出不一样美丽的画面——这才是美术!只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也会变的丰富多彩!
二、局限性:
1、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教学计划大多是在开学出急急的制定出来的,并没有深思熟虑,也参考仅有的基本教本,然后挑一些适合每周主题的教学活动,以此类推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都显得很“死”!教学内容上都是炒冷饭,有的都是用了好几年的老教本,虽然对孩子来说,每堂课的内容是新的,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在网上,我看过很多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教案和幼儿作品,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活力和张力,是否我们也可以这样试一试?
2、幼儿思维的局限性:在美术活动前,有些幼儿都会问我:“老师,今天我们画什么?”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幼儿把美术等同于画画,而且在他们的印象中只是单纯的用勾线笔与油画棒来画。这让我觉得难过!一方面,是我们做老师的失职,给他们在无形中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受到学具的限制才会导致他们那么想。还有,他们现在大多都是模仿老师的范画来画自己的画,在画的时候把原本自己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抛弃了,所以我经常考虑到底要不要示范,矛盾!
虽然我们也在美术活动中插入制作的成分,但是我们把美术和制作区分的很清楚,细化固然很好,但在孩子看来制作就是制作,美术就是画画,模糊了美术的概念。现代的美术中是这样来解释美术的定义的,初步我们把它分为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普通的来说则是素描、色彩、雕塑、设计这四大类。而涉及到幼儿的美术则是微乎其微,其实,我个人认为幼儿的接受能力很强,吸收能力比成人还要快、强。因此,为了让幼儿能够在美术领域中有更好的发展,我决定把自己的专业适当的运用到幼儿美术活动中去,为此,我提了以下几点建议:
1、形式要多样化:
从培养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角度上来说,现在我园的幼儿美术活动仅有一种单一的蜡笔绘画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完全可以增加一些形式,诸如:国画,民间工艺中的剪纸、刻纸,设计等等。也许这些听起来让幼儿来完成似乎很难,但是我们至少应该让他们去接触和了解,何况幼儿时期的接受能力比任何时期都强,只是他们缺乏一种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但是只要我们加以有效的引导我想他们应该会很棒!在这里,我认为不光是从美术活动课程上展开多样化,因为幼儿在园的时间大多都是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学习,所以在我们平常的区域游戏活动中,也要把以往单一的绘画形式进行丰富;把传统的“美术角”改为“艺术设计室”更为恰当。幼儿在该活动区中,可以接触到新的各类形式,比如:口吹画、用牙刷做喷绘、用颜料彩绘等等,这样一来,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也不会产生“长此以往”的厌倦感,对幼儿在艺术领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2、活动要灵活化:
现在的教学,不管是哪一科,都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一个计划的制订,势必是为了更好的实行,但是有时候却恰恰相反,因为有计划,所以我们少了更多思考,一味的依照计划行使,我个人认为这对幼儿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的目标和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孩子”,那么我们就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爱好来灵动的制定一些新的活动内容。当然我要指出的仍是在坚持计划的情况下作出适当的调整。比如某次活动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下次活动作个延伸;另外,我们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观察幼儿,他们是否对某一中美术形式特别感兴趣,如果有,我们就可以把它带入教学活动。这种游戏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应该更能得到幼儿的响应!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本着自己的专业对幼儿美术的一点思索,我对幼儿美术初步提出了上述看法和建议,相信在今后的实践中我园的幼儿美术活动会成熟起来,逐步成为有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活动的多姿多彩,成为一个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