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蔡家坡一座小城镇的改革实践[最终版]
蔡家坡:一座小城镇的改革实践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把突破蔡家坡作为全市“三大战略”实施以来,蔡家坡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年来,蔡家坡先后被确定为关中百镇、全省重点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被市委、市政府作为宝鸡大城市副中心来建设,蔡家坡再一次被推到了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成为西部地区继杨凌之后又一块科学发展的试验田和示范区。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速蔡家坡突破发展,使蔡家坡开发区早日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一、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加速发展的先决条件
――坚持规划先行是实现蔡家坡发展远景的重要原则。
放眼长远,把握趋势,把蔡家坡放在全市、全省和关天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区域来定位,把蔡家坡作为岐山新城区来打造,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机遇,精心谋划、高标规划,以战略规划统领全局发展,不断完善蔡家坡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坚持按照“一中心两基地三产业”的发展布局,加快与宝鸡特大城市规划的接轨,塑造“山、塬、水、城”相结合的现代化生态型工业城市,着力打造宝鸡大城市副中心、西部汽车制造业重要基地和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按照汽车工业园建设规划,在产业布局上,围绕“一个核心、两大景观带、七大功能区”建设汽车工业园,实施千亩人工湖、汽车大道等基础设施项目和金鼎铸造、陕汽微型车二期、通力专用车等产业项目,坚持用科学性、前瞻性的发展规划指导蔡家坡开发区建设。尤其要强化规划的纲领和刚性约束作用,引导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加快把蔡家坡建成整体布局合理、产业分区明显、区域特色鲜明的30-50万人口中等城市。
――多元化投融资是解决蔡家坡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
坚持经营城市理念,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思路,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阔视野,以空间换资本,以资本促开发。出台相关政策,通过产权置换、期权出让、联合开发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完善开发区开发公司投融资机制体制,为城市开发建设、融资搭建良好平台。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的政策、资金支持,依靠政府投资、民间融资、金融机构支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有效破解资金难题,确保开发建设顺利进行。实施一大批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牵动作用的交通道路、水、电、通讯、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项目,在蔡家坡“三纵五横一环”的城市主框架基本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使蔡家坡经济圈核心地位日益显现。
――加强城市管理是提高蔡家坡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
用民生的视角看待市政建设和环境建设。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大环卫投资,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堵疏结合,治理城市“三乱”,坚决取缔马路市场,整顿城市秩序,改变脏、乱、差现象,净化市容环境。坚持新开道路建设、绿化、亮化“三同时”原则,提高绿化水平,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的机遇,广泛开展一系列的植绿、增绿、造绿活动,创造优美生态人居环境。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建设主题文化公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素质,打造蔡家坡突破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长盛不衰的根本源泉,努力塑造蔡家坡开放包容、创新实干的新形象、新精神、新品位。
二、园区龙头带动,强化加速发展的产业支撑
――壮大汽车产业集群是建设蔡家坡区域经济圈的关键环节。
依托陕汽、法士特、通家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快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按照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思路,以汽车工业园、中小企业园、汽配产业园建设为主抓手,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安置条件,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档次,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深度,打造以大企业大集团为主体、工业园为载体、配套企业为支撑,级次明显、联系紧密、体系完善、互促共生的产业集群。围绕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深入开展链条招商,吸引汽配物流企业入园发展。大力扶持贸易、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发展,创建产业突出、功能完善、管理先进、体制创新的园区发展新模式,把蔡家坡地区的汽车产业集群培育成为年产值在千亿元以上、成为宝鸡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建设西部汽车之都。
――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是建设蔡家坡区域经济圈的基本要求。
坚持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打造产业集群的关键工作来抓。发挥陕汽集团、法士特集团等企业主体作用,围绕汽车产业,组建专业班子,开展专题招商,积极招引通家等龙头企业,带动多户有资金、有实力、行业领先的配套企业迅速跟进,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产业链。大力扶持华强公司、金鼎公司、华亨散热器公司等区内骨干配套企业快速成长,做大做强,由普通铸件向核心部件配套,由单一企业配套向行业配套,由单一品种向多个品种,由一般技术向机械电子技术、向核心、高附加值的关键技术配套,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打造“百亿通力”战略,使通力公司实现由汽车大箱、驾驶室等零部件生产向多种零部件、车架等重要总成及整车生产转变,建设西北地区最大的专用车生产基地。建立企业孵化中心,分离企业传统业务,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龙头企业中心带动、骨干企业紧密协作、中小企业众星拱月、工业服务业配套跟进的产业集群体系。
――推动产业升级是打造蔡家坡经济圈的长期战略和核心举措。
以创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融合示范基地为契机,推动开发区产业升级。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加强对汽车新技术、核心技术、核心部件的引进和研发。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投资公司,设立蔡家坡汽车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培育技术骨干,利用自身专业人才积极开发新产品,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成立零部件配套企业协会,在融资联合担保、技术互相支持、信息共享、协作互补、节约费用、联合开发等方面探索新机制,创建新模式。把金融创新和资本集聚作为加快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建立与各金融机构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靠大联强、资产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组建3-5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突破和掌握一批对微型车、专用车等产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核心和关键技术,促进汽车产业真正成为先导产业。实施品牌战略,把通家、通力、汉德等企业品牌做成名牌,推动大企业实现大跨越,形成集群优势。
三、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加速发展的软实力
――改进服务方式、促进作风转变是当务之急。下硬功夫提升区域软实力。弘扬科学发展创业、奋勇争先赶超、攻坚克难实干、崇德尚礼诚信为核心的蔡家坡精神,使之成为激励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推动区域经济突破发展的精神动力。进一步创新载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我加压、奋力赶超,集中开展攻坚活动,全力为企业、为群众提供好服务,把干部的精力引导到干事、创业、为民上来,办好群众急需、便民利民的好事。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加大项目跟踪帮扶力度,确保项目成功引进和顺利建设。坚持把改进服务方式、促进作风转变体现到为民服务、推动发展的实践中,进一步加大干部作风建设工作力度,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推动干部作风不断优化,力争以最快捷的速度、最有效的措施推进工作落实。
――加强诚信建设、大力招商引资是安商之策。项目决定发展,招商决定未来。招商引资是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按照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三个零”的要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主动搞好宣传推介,大力提升蔡家坡知名度。牢固树立“帮助引资是恩人、大力招商是能人、破坏环境是罪人”的理念,把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强化项目联系和领导包抓责任制,重商亲商,及时向客商兑现承诺,从而把产业优势、企业优势、服务优势提升整合为区域竞争优势,打造投资洼地。坚持科学包装项目,对口联系客商,重点引进汽车零部件生产、汽配物流等产业项目,加快完善产业体系,努力建设西部汽车城。结合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机遇,修订完善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快制定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办法,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优惠力度,建设国家级承接东部产业示范基地。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宜居环境是长久之计。把打造西部一流投资环境作为战略举措常抓不懈。加快促进千亩人工湖、郑西高铁客运站、凤凰现代城、秦岭北麓生态景区、渭河公园等项目实施,继续完善道路、供电、供水、供热、供气、通讯、生态等工程,不断提高开发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抓好创业中心和市民广场建设,推进蔡家坡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标准化寄宿制初级中学、公立幼儿园、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文体中心、城市供水系统扩建改造、渭河河堤加固等建设,使社会事业与经济快速发展同步。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大力发展餐饮、商贸、物流等服务业,谋划好农民大量进城后的社会保障,加快工业集群化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使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实现就业,加速农业人口向产业工人转化。
四、推进改革创新,提供加速发展的持久动力
――城乡统筹发展是蔡家坡突破发展的必然方向。围绕建设宝鸡统筹城乡示范区和先行区的目标,以“五项改革”和“六个一体化”为重点,坚持抓点带面、基础先行、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的基本思路,有序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在岐星、水寨村等中心城区实施居民集中居住,在镇区实施以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功能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在村域内实施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城乡互动、逐级推进、梯次发展的统筹城乡新格局。以资产资本化、资源市场化为方向,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抓好千亩设施蔬菜、万亩花椒、万亩猕猴桃建设,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改革试点,在社会保障全覆盖、无缝隙的基础上实现同待遇,确保进城农村居民过得好、有保障、有尊严。
――转变发展方式是蔡家坡发展的战略重点。按照“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的要求,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及零部件加工业、机械电子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三大支柱产业。以环保、节能、安全为目标,以节水、节电、节材、节地为重点,严格能耗和废弃物排标准,坚持优化资源利用率。支持和鼓励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综合利用技术、再循环技术和无害化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由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向依靠提高资源使用率转变,由依靠消耗资源向依靠智力和科技进步转变,由依靠产品向依靠服务转变,以服务创新促进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紧紧抓住关天经济区科技资源统筹的机遇,以创新精神引领企业加快发展。对照园区建设指标,以技术研发中心为载体,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构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资源共享、优质服务的创新平台,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体制和机制保证。
――管理体制创新是蔡家坡发展的活力源泉。按照有利于蔡家坡地区突破发展、有利于全县统筹发展的原则,进一步理顺蔡家坡开发区管理体制,整合蔡家坡开发区、蔡家坡镇、汽车工业园,一套人马多块牌子,形成整体合力,全面承担蔡家坡地区四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开发、项目建设、土地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蔡家坡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整合区域资源,凝聚更大合力,不断实现加快扩张、加速发展。提高开发区建设管理水平,增强地区整体实力。加快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步伐,不断创新镇区合力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支撑服务机构,科学设置岗位,创新用人考核机制,打破身份界限,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搞活园区分配机制,以岗定酬,激励干部创业干事的积极性。坚持人才强区战略,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专业人才,强化人力资源保障。切实加强与科研单位、企业、院校和人才市场的合作,建立高级人才库,培养、吸引各类高端人才,推动蔡家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文:中共岐山县委书记、蔡家坡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张海建)
第二篇:小城镇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小城镇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青树坪镇富厚商业步行街建设巡礼
青树坪镇位于双峰县西部,地处娄邵边陲。辖64个村、2个社区,总面积97平方公里,人口近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万人,城区面积2.4平方公里,是双峰县第二大城镇,也是娄底市重点建制镇之一。
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科学谋划,以打造湘中商贸重镇、特色名镇为目标,强力实施“城建兴镇、商贸活镇”战略,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建设日新月异。2004年来,该镇党委政府以开放的思维,非凡的勇气,举全镇之力建设全市首条乡镇商业步行街---富厚商业步行街。该街位于镇区西部,全长320米,占地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596平方米,建成运营一年多来,真正形成了一片景观、一片产业、一片文明,成为城镇中的一颗奇葩,小城镇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高屋建瓴定思路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合乎实际的战略选择。双峰县委、县政府将城镇建设列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提出实施了青三甘城镇一体化战略。青树坪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青三甘一体化战略,对城镇发展的定位从历-1-
史、现状和未来作了详尽的分析与探索。
遵循历史渊源定切入点。青树坪镇历史悠久,商业文化积淀深厚。早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该镇已成为长沙通往邵阳的一个驿站要塞,商贾云集,渐见繁荣。民国元年(1912年)建镇。受邵阳,湘潭、衡阳等周边大中城市的商业辐射影响,解放前已发展成一条约2公里长的商业街,逢五逢十赶集,每次赶集人数上万人,是附近十里八乡物资集散中心。浓厚的商业文化底蕴,为城镇发展奠定了渊远的历史基础。利用交通区位定落脚点。青树坪位于湘中腹地,交通和地理环境十分优越。302国道、青衡、青甘公路在城区交汇贯通,洛湛铁路穿境而过,距潭邵高速不足5公里,是娄邵边陲的重要交通枢纽。镇区距长沙、衡阳各150公里,离邵阳、娄底各约50公里,其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具有城镇发展的集聚和辐射优势。
良好的经济现状定发展点。一是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十〃五”期间,建成区面积增长了1倍,每年平均新增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目前镇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5万人,城镇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二是基础设施基本配套。镇区硬化道路实现主骨架大循环,建有11万伏变电站和日供水4500吨的自来水厂,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相继建成和开通,辟有步行街、建材、农贸、服装、竹木五大市场;三是城镇整体服务功能日趋完善。镇区有县级重点中
学双峰二中,有中西结合的县二人民医院、镇中心卫生院;全镇拥有各类中小学校和幼儿园20多所,文教卫等设施齐全。四是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镇区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集中,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平台。分析表明,青树坪城镇规模的扩大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但是,该镇2.5万城镇居民及数千流动人口集中分布在2.4平方公里的城区,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场所拥挤,以路街为市,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城镇品位不高,管理难度大,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努力开发新街,拉大城市框架,拓宽发展空间,扩大城镇规模,建“大青树、新青树”,以扩容提质促进城镇发展势在必行。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在镇区西部建设商业步行街作为城镇建设和镇域经济的突破口。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步行街的开发建设,将其列入了全县重点建设项目,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召集县直有关部门和青树坪镇召开现场办公会,对步行街开发建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果断决策,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该项目有序推进的政策措施。
创新模式促建设
改革开发模式。开发模式决定城镇建设的成败。过去采用的由政府出资包办城镇建设的传统模式明显存在三大弊端:一是政企不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
宏观调控,政企必须分开,重点工程项目要实行企业项目法人制度。二是投入乏力。青树坪这几年发展迅速,但每年刚性支出很大,财力仍非常有限。步行街开发从征地拆迁到“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1000万元以上的资金投入,县镇两级财政根本无力承担。三是运作低效。政府参与开发,因争取资金立项时间长,资金到位难,报建程序繁锁,不仅增加了建设成本,而且运作效率低下。在现有财力条件下,靠政府投资进行步行街开发既不科学,也不现实,只有在运作模式上创新,充分利用步行街开发这一载体,实行项目招商,激活民间资本参与开发,才能快速推进青树坪的城镇化进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镇党委、政府果断决策,确定了“政府监管与服务,企业开发与建设,招商引资进行开发建设”的新机制。实行政府负责步行街规划编制的监管、工程质量监管与项目环境优化,由开发商全额投入,负责步行街的开发建设与营运,自负盈亏。
提高规划建设品位。对步行街进行“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第一,精心搞好项目选址。原镇区西部有一片废弃的土地和水塘,生产生活污水横流,严重影响镇容镇貌和环境卫生,但处在镇区商业的中心区域,商业潜力巨大,镇党委政府决定变废为宝,在此建设步行街,以提升城镇品位,改善青树形象。第二,认真规划布局,聘请市县知名规划设计机构精心设计,打造特色城镇景观。第三,在功能配
套上注重符合城镇规划和镇域经济发展要求,使步行街建成后具有商贸、服务、居住等综合功能。根据青树坪区位优势明显,辐射面广,商贸流通业发达的特点,规划在步行街内新建服装、家电家具超市、商品零售超市、文化娱乐等产业板块。另外,整个步行街的供水、供电、硬化、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一步到位,管线工程基本实行地埋,确保步行街整体建设上档次。第四,工程质量高标准、严要求。富厚步行街内主要工程项目严格按照有关建设法规和施工规范进行开发建设,由步行街建设总承包方负责发包给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创新投资体制。首先,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放开市场准入限制,并严格按照“政府监管与服务,企业开发与建设,招商引资和广泛吸纳民间资本进行开发建设”的新机制开发步行街。对步行街开发实行“一站式收费,全方位服务”的政策,对开发商提供“四包”服务,即包规划立项、包征地拆迁、包手续代办、包环境优化。步行街内所有税费由县步行街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征收和分解,实行税费包干。其次,实行土地使用优惠政策。步行街土地开发,推行统一规划、统一征拆、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五统一”办法,集约利用和盘活土地,优先保证城建用地,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开发土地。优惠的政策极大地激励了投资商的积极性。省内多家房地产开
发公司先后来青树坪考察了步行街开发项目。通过公开招投标,怀化南阳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703万元成功竞标。该公司投资4000万元对富厚步行街进行整体开发建设和营运,运行模式全部实行公司化、市场化,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开发成本。
全力优化环境。优良的投资环境决定着步行街开发建设的质量和速度。镇党委、政府坚持从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管理职能入手,尽量为步行街开发搞好协调,提供最优质服务。一是强化协调管理职能。步行街开发过程中,面临着手续繁杂、部门关系协调困难等问题。为确保开发商能一心一意抓建设,该镇成立了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关系、提供优质服务。在为南阳公司办理开发建设相关手续的过程中,镇党委、政府派出由主管城建的副镇长牵头负责办理国土、建设、房产等10多个职能部门涉及步行街土地的报批审批、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的报建质监、材料质量检测等手续。二是营造良好施工环境。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该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负总责,镇长任组长,派出所、司法、综治、国土、城建、相关总支等部门为成员的步行街环境优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先后20多次组织召开村组及部门负责人会议,专题研究步行街软环境建设问题,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发布了《关于切实维护富厚步行街开发建设施工环境的公告》,组织群众召开座谈会,让群众参与
软环境建设。在处理各类遗留问题和矛盾纠纷时,坚持按照“思想工作开路,协商解决矛盾”的原则处理,及时化解了各类矛盾,有效的防止了无故阻工和强揽工程的不法行为,确保了步行街开发良好的施工环境。
未雨绸缪展新姿
景观之街。步行街包括一条主街和两大广场及配套设施,由11幢建筑连体组成,可容纳200余个商铺和150余套住房。建成后的步行街巍峨高耸,整洁有序,树灯辉映,体现了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青树坪镇也是双峰县城市建设的经典力作,是青树坪新的城市特色景观。
产业之街。经过一年多的市场培育,步行街已具规模,业态布局日趋合理,物业管理日益规范,人气旺盛,交易红火,形成了服装,超市,家电家具、文化娱乐等商业版块。街区内的商铺和住房均已销售出去,其中门面平方售价高达4000余元,住房平方售价高达1300余元,成为投资者经商办店的创业宝地。
活力之街。步行街未建前,因城区缺少公共文化活动设施,广大群众特别是城区居民文化活动单一,居民要求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愿望强烈,步行街开街后,其街内活动设施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一个活动平台,满足了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每到华灯初上,这里便成了欢乐的海洋,居民载歌载舞或健身,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活力之街、动感之街正悄然打造。
第三篇:小城镇户籍改革制度
小城镇户籍改革制度
小城镇户籍人员是指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推进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在城镇务工、经商、投资和居住的农民,按照市有关部门规定批准办理小城镇居民户籍的人员。
一、小城镇户籍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1.小城镇户籍改革的目标
根据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发〔2001〕6号)的规定,小城镇户籍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转移,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同时,为户籍管理制度的总体改革奠定基础。
2.小城镇户籍改革的原则
根据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发〔2001〕6号)的规定: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1)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同时,要充分考虑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不搞“长官意志”、不搞“一刀切”。
(2)总体把握,政策配套。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户籍管理制度总体改革的方向,并与在小城镇进行的其他各项改革政策相衔接。要统筹考虑农村人口转移与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问题,逐步把小城镇的户籍管理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轨道。
(3)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各地区要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使小城镇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相协调,防止在发展小城镇过程中不切实际地“一哄而起”,盲目扩大规模,大量占用耕地,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
二、小城镇户籍改革的范围和内容
根据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发〔2001〕6号)的规定: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是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户籍管理的内容包括:
(1)凡在上述范围内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2)已在小城镇办理的蓝印户口、地方城镇居民户口、自理口粮户口等,符合上述条件的,统一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
(3)对经批准在小城镇落户的人员,不再办理粮油供应关系手续;根据本人意愿,可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也允许依法有偿转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执行承包合同,防止进城农民的耕地撂荒和非法改变用途。对进城农户的宅基地,要适时置换,防止闲置浪费。
三、小城镇户籍改革的工作要求
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发〔2001〕6号)中,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的工作要求如下:
(1)加强领导,确保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涉
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加强领导,扎实有效地做好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及时了解掌握改革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加强舆论引导,做好宣传工作,保证这项改革顺利、平稳地进行。县(市)人民政府要提出当地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2)严格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审批工作。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地方公安机关要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严格按照办理城镇常住户口的具体条件,统一行使户口审批权。申报在小城镇落户的人员,必须由本人持有关证明材料向迁入地户口登记机关提出申请;迁入地户口登记机关经严格审查,确认符合条件的,报县(市)公安机关审批。公安机关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按照群众自愿申报、居住地登记户口、人户一致等原则审核把关,并严格按照户口迁移程序办理落户手续。凡不符合在小城镇落户条件的,一律不予办理;对弄虚作假,违法违纪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3)切实保障在小城镇落户人员的合法权利。经批准在小城镇落户的人员,在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与当地原有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不得对其实行歧视性政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均不得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之机收取城镇增容费或其他类似费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加大检查和处理力度,对违反规定的,要坚决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小城镇户籍改革面临的困境
当前,小城镇户籍改革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在城镇化进程中,各地想方设法招商引资、集聚产业,却不太愿意吸纳外来人口;不少地方户籍制度改革以人才和土地为中心展开,采取“选拔式”方式,仅允许少数“高端人才”和有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落户,有的甚至设置诸多不公平的严苛标准,要“地”不要“人”,要“人手”不要“人口”。一些特大城市则以缺乏承载能力为由,采取计划经济时期的落户办法,将外来务工人员拒之门外。
2.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
我国现行的《户口登记条例》是1958年颁布实施的,其中大部分内容已与实际情况脱节,不适应目前社会管理的需要。近年来,各地相继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口划分,不少地方先后推行了暂住人口居住证制度。但由于《居住证管理办法》尚未出台,各地“自行其事”,收费标准不一,对办证条件、持证人权利与义务以及转为户籍人口的具体年限,也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一些地方办证门槛较高,有的甚至把学历、职称、无犯罪记录等作为办证条件,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质,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3.大城市的承载力日益受限
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水平高,就业和发展机会多,吸纳能力较强,是近年来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主力军。2011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中,流向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占64.7%,这些城市绝大部分为大城市。但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综合承载力有限,市民化成本高,“城市病”显现。迫于缓解交通拥挤、房价上涨以及人口管理和地方财政的压力,这些城市对吸纳外来人口往往采取消极态度,有的甚至采取限制外来人口购房、购车、就业等政策,阻止外来人口进入,压缩其生存空间。
4.中小城市吸纳能力不足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资源环境承载力大,是今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载
体,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产业支撑乏力,对农民缺乏吸引力,其吸纳能力不足。近年来,由于全国设市工作停顿,在大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的态势下,小城市数量和人口比重都在不断下降,中等城市人口比重也呈下降趋势,城市人口规模分布有向“倒金字塔型”转变的危险。中西部一些小城镇甚至出现相对衰落状态。各地突出工业强市,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也影响了其吸纳能力的提升。
5.相关改革制度不配套
近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仍停留在放开户籍层面,并未触及深层次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各项配套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各地社会保障制度仍以户籍制度为依据制定,学校招生大多以本地户口作为前置条件,计划生育、义务兵退役优抚安置和交通肇事死亡赔偿等均对城乡不同户籍人口实行差别政策,许多大城市都制定了限制外来人口购车购房的措施,有的还对就业提出户籍条件的要求。各地推行的居住证制度,虽然部分解决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待遇,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公租房保障等普遍没有纳入。
6.大城市郊区农转居意愿不高
在北京、天津、上海以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农村土地分红增加、集体资产增多以及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日益完善,加上有生二胎政策,农民大多不愿意转为城镇户口,“农转居”难度较大。即使是一些原来已经转为城镇户口的农民,有的也希望再转回农村户口,地方政府不得不严格控制甚至限制“居转农”。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既希望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又不愿意放弃农村原有的承包地、承包山林和宅基地。
五、推进户籍改革的基本思路
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是户籍内含各种权利和福利制度的综合配套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只是“标”,而其内含各种权利和福利制度的改革才是“本”。户籍制度改革必须标本兼治、长短结合,其目标不是消除户籍制度,而是剥离户籍内含的各种权利和福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制度,实现公民身份和权利的平等。为此,应按照“统一户籍、普惠权利、区别对待、逐步推进”的思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及其相关配套改革,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扫清制度障碍。
1.统一户籍
户籍制度是依法收集、确认、提供住户人口基本信息的国家行政制度,其基本功能是身份证明、人口统计和社会管理。户籍制度的功能并非是居民身份证所能完全取代的。关键是要打破城乡分割,按照常住居住地登记户口,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同时剥离户籍中内含的各种福利,还原户籍的本来面目。
2.普惠权利
剥离现有户籍中内含的各种福利,以常住人口登记为依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公民一律在常住居住地即户籍登记地依照当地标准,行使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享受各项公共服务和福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和公共福利享有权等。
3.区别对待
考虑到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和条件的差异,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要允许各地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符合全国户籍制度改革目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公共福利标准和改革方案,采取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措施。
4.逐步推进
大体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过渡期。对常住外来人口统一发放居住证,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并享受本地部分公共福利。当持证人符合一定条件,如有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来源、居住或持证
达到一定年限等,应发给正式户口。这些条件可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但门槛不能太高。第二阶段为并轨期。当条件成熟时,取消居住证,实行居住证与户口并轨,即完全按常住居住地登记户口。所谓条件成熟,就是要基本建成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
温家宝同志2013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关于城镇化及户籍制度改革提出了以下要求:
农村土地制度关乎农村的根本稳定,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底线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支持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规模。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村庄建设要注意保持乡村风貌,营造宜居环境,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户籍改革并不是简单改户口,关键是户口背后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公共服务。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
1.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转移
加强对城市常住外来人口、综合承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的调查研究,摸清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设施容量,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转移。要谨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以承载力不足、设置过高的市民化门槛,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切实提高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积极引导中心区人口、产业和功能向近远郊小城镇和周边地区疏散,改善空间结构,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对北京、上海等少数特大城市,因常住外来人口规模大,且呈迅速增长态势,有必要继续实行人口总量规模调控。
2.建立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
尽快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规范和完善居住证制度。居住证申办要从低门槛逐步走向无门槛,严禁将学历、职称、无犯罪记录等作为申办的前置条件。常住外来人口只要有固定住所,自愿申请,都应该办理居住证。持证人在选举权、就业权、义务教育、技能培训、临时性救助、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待遇。除了基本保障外,其他方面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如住房保障、一般性社会救助等,由各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中央不做具体规定。在此基础上,根据持证人在当地工作的年限、持证年限、有无稳定收入来源、社保交纳情况、缴税情况等,确定是否转为正式户口。由于居住证是一个过渡性的临时措施,过渡期不宜太长。可以考虑用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实现由居住证向统一户籍的并轨。
3.清理与户籍挂钩的各项政策
首先,禁止各地新出台的各项有关政策与户口性质挂钩,除国务院已经明确规定的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政策外,要把范围扩大到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各领域。即使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新出台的人口规模调控政策,也不应与户口性质挂钩,而应研究制定其他非歧视性的标准。其次,对就业、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现有各种与户口性质挂钩的政策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取消按户口性质设置的差别化标准,研究制定城乡统一的新标准,使现有
政策逐步与户口性质脱钩。凡条件成熟的,应尽快调整相关政策,并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应研究制定分步实施的办法,提出完全脱钩的时间表。这样通过新政策不挂钩、旧政策脱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制度。
4.加快推进各项相关配套改革
目前,与户籍挂钩的各项权利和福利达20多项,包括民主权利、就业机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计划生育、购车购房、义务兵退役就业安置、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和各种补贴等。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与土地、就业、计划生育、教育、社会保障等相关体制改革配套推进。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业转移人口在农村的承包地、林地、宅基地等各类资产全面颁证赋权,并允许抵押、转让和继承,做到所有权清晰、使用权完整、收益权有保障。同时,将农业转移人口全面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市低保,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也要逐步对城镇常住外来人口开放,尽快实现社会保障城乡对接和跨区域接转。
5.建立多元化成本分担机制
据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到2030年将达到68%左右。这意味着,2020年前我国将新增城镇人口1.2亿左右,2030年前将新增城镇人口2亿以上。2010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中,非本地户口的常住外来人口约有2.2亿人,若按农业转移人口占70%计算,全国常住在城镇、没有本地户口的农业转移人口约有1.54亿。加上近两年全国新增城镇人口4625万人,估计约有50%是农业户口人口,据此推算我国尚有近1.8亿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实现市民化。也就是说,在2030年前全国大约有3.8亿农业转移人口需要实现市民化。一般认为,市民化成本平均每人为10万元左右,因此,要将这些进城农民全部实现市民化,需要支付近40万亿元的成本。显然,要合理消化这一巨额的改革成本,单纯依靠政府、企业还是农民都是难以承担的,为此需要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成本分担机制。根据一些城市的实践经验,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体各需承担1/3左右。如果设想在2025年基本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平均每年全国需要消化1300多万人,加上新增城镇人口,每年共需解决2500万人以上,市民化总成本达2.5万亿元,其中需要政府负担0.83万亿元,约占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7.1%。考虑到这些改革成本是一个较长时期逐步到位的过程,并不需要全部一次性支付,因此从政府财政支出的角度看,在2020年全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后,实现户籍制度并轨,并在2025年前基本解决现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是可行的。这里的关键是建立多元化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第四篇:安徽省小城镇发展改革反思
安徽省小城镇改革发展反思
韩梅
(合肥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合肥 230000)
摘要:小城镇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徽省是农业大省,正处于城镇化发展关键时期,如何在战略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至关重要,其探索的经验和教训,对中部地区小城镇的改革发展都具有较为典型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安徽;小城镇;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小城镇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小城镇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点,发展小城镇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是加速地方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也是城乡联动,以城带乡,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作为中部的农业大省,安徽省正处于城镇化发展关键时期,如何在战略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至关重要,其探索的经验和教训,对中部地区小城镇的改革发展都具有较为典型的借鉴意义。
一、安徽省小城镇发展现状
1984年,安徽省召开了首次小城镇工作会议。1995年,开始进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决定》。1999年6月,安徽省颁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快安徽省小城镇发展的若干意见》,小城镇改革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2000年以来,安徽省将培育小城镇作为加快城市化、加速工业化的抓手,促进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精心加以培育和扶持。2009年6月安徽省又选择了150个镇,颁布实施了《关于实施扩权强镇的若干意见》,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安徽省小城镇在向小城市跨越式发展中的思想观念、措施办法和发展方向。通过这些改革,安徽小城镇逐渐摆脱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工业型、城郊型、工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城镇层出不穷。
1.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
1983年末,安徽省仅有建制镇108个。1984年,安徽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全省小城镇发展取得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小城镇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小城镇数量迅速
扩张,尤其是在“九五”期间,安徽省大力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小城镇建设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到2010年,安徽省建制镇908个,10万人以上人口的镇47个,20人以上的镇1个。全省小城镇年平均财政收入1720万元,其中超3亿元的镇2个,超2亿元的镇2个,超1亿元的镇31个[1]。全省共有15个镇被批准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目前,安徽省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
2.小城镇建设地域性明显
安徽地域板块独特,自南向北分为皖南、皖中、皖北三个自然区域和皖江城镇带。在皖南小城镇的发展中,科学规划了皖南旅游区布局,实行了严格的环境、旅游资源保护政策,注重旅游组团内外部的合理分工和科学配置;皖中城镇群的发展,加强了合肥经济圈建设,合理调整合肥经济圈的产业结构,改变过去忽视自身优势、竞相争项目的不良倾向;在皖北城镇带的发展中,积极培育区域性增长极,在有利地段,加快建设城镇密集区;在皖江城镇带的发展方面,优先发展马芜铜共同体,率先融入长三角,建设皖江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快皖江地区的工业化步伐。
3.小城镇发展呈现多元化
安徽省在城镇化过程中,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综合考虑不同区位资源优势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有重点地发展小城市、小城镇、特色村庄,把发展旅游城镇、工业城镇、文化城镇、农家乐休闲镇有机结合起来,小城镇发展呈现多元化。如地处黄山至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的深渡镇,积极发展成为旅游城镇,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秦栏镇则是一个由电子产业起家的工业主导型乡镇;地处合肥南端的三河镇,通过若干年发展成为了一个农家乐休闲镇。
4.依托自身资源出现特色经济强镇
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安徽省已经出现了一批极具特色的经济强镇。它们有的利用交通干线,如萧县杨楼镇距江苏徐州仅25公里,2010年经济增长率达30%左右;有的利用区位经济优势,如合肥市肥东县的撮镇镇,该镇紧紧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抢抓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和合肥市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战略机遇,2010年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20家[2];有的利用自身自然资源,如六安市霍邱县叶集镇初步形成了木竹产业、食品轻纺、商贸物流三大主导产业,2010年叶集镇的地区生产总值24亿。
二、安徽省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城镇规模偏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低
“十一五”以来,安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大大提高,城镇化率由2006年的35.5%上升到2010年的43.3%。近年来,为满足城市化率和国家相关政策,安徽小城镇建设出现速度
过快,许多地方通过“撤乡建镇”等途径,使小城镇的镇域面积有所扩大,但真正能发挥小城镇功能的核心区面积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加。目前,安徽省平均每个小城镇只有几千人,离形成集聚效应的2万人的规模人口还有很大差距,人口规模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64万人。安徽省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起点低,而小城镇积极效应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人口规模[3]。小城镇人口规模过小,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能够统筹的资源有限,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而苏浙等沿海地区大中型城市密集,城市和县城的吸纳力远大于小城镇,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沿海地区的合资、民营企业吸收。
(二)小城镇产业发展问题
1.小城镇产业开发不足,规模层次较低。目前安徽小城镇普遍存在产业分散、规模偏小、层次较低等问题。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没有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出现发展重点不突出,缺少地方特色,工业产品或农业产品结构雷同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包括固镇王庄这样以工贸兴盛的小城镇,也没能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一些小城镇镇虽然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资源,但未得到有效开发,产业结构与周边乡镇雷同现象明显,影响安徽小城镇产业的发展。
2.乡镇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安徽省乡镇企业曾一度推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也加速了城镇化进程。然而,由于资金、技术、规模等原因,目前乡镇企业发展陷入了困境,从而也使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受到削弱。一是乡镇企业结构层次低,过去靠拾遗补缺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在城市企业取得市场经济的优势以后,竞争力和生存力大大降低;二是乡镇企业规模小,融资很困难,许多有市场、有效益、有特色和有国外订单的乡镇企业,因资金的缺乏,难以正常生产,经济效益下滑;三是乡镇企业负担较重,由于乡镇企业的税外负担较重,多头管理,让乡镇企业压力倍增。乡镇企业发展动力不足,弱化了其促进小城镇发展的能力。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自主权限受限。随着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压力增大,企业发展与工业项目配套对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
[4],而国家和省财政直接投向小城镇的很少。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县以下金融机构加速撤并。开发性金融的进入刚刚起步,但仅停留在对重点镇资金支持的论证和极少数的试点,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工作尚未开展。邮政储蓄虽然在小城镇加速涌现,但小城镇并没有得到必要的金融支持,反而每年有约800亿资金被转移到城市[5]。小城镇外部融资渠道不畅,融资平台缺乏,自身经济实力又不强,政府财力有限,发展面临严重资金瓶颈。有相当数目的小城镇,可用财力基本上仅够维持行政运转,很难拿出资金用于建设。
(四)小城镇发展制度性问题
1.发展规划滞后,协调机制不顺。安徽省小城镇建设规划方面存在滞后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规划制定缺乏科学性。一些地方城镇建设规划制定草率,不够严谨,建设标准低,前瞻性不强,规划不能与时俱进。二是规划内容缺乏系统性。很多小城镇注重、开发区或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忽视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规划。那些农业资源丰富、基础较好、比重较大的农业乡镇,则没有未来发展规划。三是规划执行缺乏严肃性。一些城镇建设规划虽通过地方人大审定,但在实施中不按规划要求操作,随意更改规划内容。四是规划单位之间缺乏协调性。在制定过程中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相互不衔接,符合建设规划的项目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造成项目无法实施。
2.小城镇政权不完善。多年来,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小城镇机构臃肿,超编现象严重,真正的专业管理人才却少之又少,最终导致管理水平低下。与城镇化发展以及满足的城镇人口需求所需要的行政资源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小城镇随着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事权也越来越大,需要解决的问题愈益复杂,而小城镇是一级政府,在行政区划与政权序列中位列“科级”,许多问题上一级政府虽有权管但发现不了问题,而镇级政府则是发现问题,但没权管。
三、安徽省小城镇发展对策
(一)积极发展城镇特色产业。产业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应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扶持。一是按照产业集聚的要求,优化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小城镇中划出相应地块,建立工业园区或合作建设工业园,鼓励相关产业进驻工业园区,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二是鼓励产业集群发展,帮助产业集群专业镇建立项目库,加大对龙头企业的项目扶持力度,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到县域经济和小城镇考核内容。三是按照以业兴镇发展方向,鼓励和引导重点镇利用区位、资源等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打造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力。四是引进一批投资规模适度、与地方特色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入驻,满足农民就近就业的需要,形成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特色建镇、人口集聚的良好的发展格局。
(二)(三)扶持“龙头企业”,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小城镇政府应对乡镇企业中的“龙头企业”进行政策扶持,选择一些基础好、实力强、有发展前途的乡镇企业,组织它们联合经营,实现规模化经营。继续推进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革,明晰企业产权结构,鼓励“龙头企业”合理扩张,兼并周围乡村的同行小企业和关联企业,支持乡镇企业的创新。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宣传力度,提升乡镇企业的影响。积极招商引
资,争取更多的外部资金促进本镇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政府还要做好龙头企业和所辖地区农户的“纽带”,让农户和“龙头企业”真正双赢。
(四)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解决小城镇融资难问题
小城镇在投融资体制上要有新转变,应构建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结构,运用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运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商品化的经营模式,采取政府财政资金引导、民间资本、外资参加的多元化市场化、高效益的投融资机制。一是加快建立融资平台。采取有效措施,促使金融机构在重点镇设立分支机构或经营网点,支持组建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融资平台。二是坚持经营城镇。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经批准征用和转用后进行储备,作为政府融资的有效资产或经营资本;建立和完善盘活小城镇存量资产的市场化机制,提高小城镇公用资产的市场配置效率;加快小城镇市政公用行业改革,推城镇公用设施的有偿使用。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组织特色小城镇参加银企对接会、招商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适时开展招商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吸引各类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和产业功能区建设。[6]
(五)科学规划小城镇布局
安徽省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镇化水平,科学规划小城镇宏观布局。根据规划学的理论和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有益经验,应按照科学性,超前性和本土性合理的小城镇规划。一是要突出发展重点,合理确定小城镇发展的数量和位置。要以县、市级为单位,综合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适当控制城镇数量的扩张,把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放在中心镇的功能完善上。二是搞好新建和扩建小城镇的布局。选址要注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自身实际,对小城镇进行功能定位,形成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三是推动现有乡镇合并,通过以强并弱或强强联合,形成一批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中心镇,或将人口规模大、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的小城镇群,发展成为小城市甚至中等城市,提升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位置。[7]
(六)加快小城镇政府的职能转变。小城镇发展要求政府精干高效,应加快小城镇政府的职能转变,形成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作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新格局。一是要明确小城镇职能定位。小城镇政府的职能应转移到执行政策法规、推动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定上来。二是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将发生频率较高、直接面对当地居民、有利于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权,委托给小城镇。三是建立完善小城镇的财政体制。按照财权、事权相一致原则,加快形成“职能明确、权责一致”的小城镇财政管理体制,保
证财政运行顺畅。
参考文献:
[1] [6] 经济体制改革处.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EB/OL].(2010-4)[2012].http:// /showfgyw.jsp?newsId=10085504.
[2] 顾义勇.2010年撮镇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0-12)[2012].http:///system /2010/12/29/002224329.shtml.
[3] 董兆为,吕娜.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研究及其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7,(1):150-153.
[4] 韩梅,桂徐雄.中国实现非农化所面临的的投资约束及对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7):58-61
[5] 宋 华.安徽小城镇发展改革反思决策[J].2008,(6):2-3.
[7] 徐慈贤.加快河北省小城镇发展基本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2,(3):76-77.
Reconsidering of Small Towns’ Reform in AnHui Province
HanMei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 Hefei ,Anhui 230601)
Abstract: Small towns are playing the important role in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urbanization advancement.Anhui Province is a big agricultural province, is being in crucial phase of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how to choose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to suit its own characteristic is very important during the strategic transition period, its exploration experience and the lesson, all has the more typical model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of middle area’ small cities.Key Words: AnHui, Small Towns, Reform
作者简介:韩梅,(1976—),女,安徽合肥人,讲师,经济学学硕士,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联系方式:安徽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30601)
电话:(0)***Email : ***@189.cn
第五篇:小城镇建设论文——小城镇建设改革之我见
农村行政管理《小城镇建设》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城镇建设改革之我见
小城镇建设论文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学 校: 农 村 行 政 管 理 青 龙 电 大
小城镇建设改革之我见
内容提要: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现代城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现小康和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枢纽。小城镇建设是缓解“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着力点。基于此,《小城镇建设改革之我见》将小城镇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总结我们农村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揭示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意义,阐述小城镇建设改革中应坚持的原则和具体措施,探索推动小城镇建设改革的环境、途径和方法,全力打造农村城镇化建设,改善广大农民的生存和居住环境,实现绿色中国的梦想。
关键词: 城 镇 建 设 改 革 措 施
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就要针对千差万别的农村现实,研究对策,探讨改革思路,将农村小城镇建设改革进行到底,做出实效。我想谈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为什么要发展小城镇建设
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吸纳农村富余人口,避免他们盲目流入大城市;农民迁入小城镇,其原有的耕地可以让出来,可以使大规模的城镇化及交通、水利建设中减少一些土地后人均土地不至于降的太多;使小城镇成为联系农村和城市的纽带,促进城乡交流,逐步打破城乡经济的二元化结构,促进城乡差别的缩小,及城乡空间的逐步融合,通过小城镇扩大农村工业及消费品的市场、扩大内需,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可以改善乡镇工业过于分散的布局,将分布在自然村的乡镇企业向适当的小城镇集中,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并促成企业的升级换代,改善环境状况。
二、小城镇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做
到有目的、有计划,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三、小城镇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是城镇建设的载体和基础,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必须从完善制度入手。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新增建设用地必须按规划使用,统一管理,统一转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
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可以让土地部门按政策征为国有,由乡镇或开发单位建设后进行出售、转让或出租。
第二,要正确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的关系。
《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在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据此做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和规划,完善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第三,积极扶持重点城镇建设,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尽可能保证重点城镇的建设用地指标。
县域范围内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要重点向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倾斜。对重点小镇可以给予一定数量的新增建设用地的集中,坚持“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台账管理,统计单列,检查,到期归还”。
第四、小城镇规划管理要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的双重调控作用。
建立与市场机制相应的规划管理机制,实行以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要建立与土地出让、转让的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用地管理机制。对于出让、转让的土地必须规定明确的土地使用条件,保证小城镇总体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二)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城镇建设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围绕“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来进行,主要内容为:
1、简政放权。
①城镇政府要坚持把企业事务交给企业自己管理,从而真正理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②大力发展一批中介组织,在略有盈利的条件下为企业和社会服务。③理顺城镇政府和县直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根据中央有关精神,把对城镇发展影响较大、专业性较强的城建、环保、土地管理部门由城建和主管部门双重领导,以城镇为主;把具有监督、检查职能的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实行双重领导,以主管部门为主,真正解决城镇政府“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④积极培育市场经济体系,把一些应该由市场承担的组织调节商品生产的职能交给市场。
2、精简机构
①合并党政重合的部门;
②撤销那些职能已经交给市场或企业的部门;
③对保留部门的人员也要精简。
(三)加强城镇规划和管理
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是关系到农民生产生活的大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也十分重视,并在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提到了战略高度,其规划与管理也必定是长期的、不容忽视的。
1、要依据城镇的微观发展规划,制定出系统化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方案,尽可能地把电力设施、道路、通讯设施、供水排水设施和环保设施等方面统筹起来,进行系统化、综合化建设,这样做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资金建设更多的项目,提高建设资金的利用效果。
2、要采取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办法进行建设。因为城镇的基础设施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在目前我国农村建设资金普遍短缺的情况下,企图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办法,进行分散、分批地投入资金建设。城镇建设到哪里,基础设施就建设到哪里;哪里最需要,就先建设那里。当然,对于条件允许的地方,采取全国铺开的办法进行建设,能够加速城镇的发展进程,也是值得提倡的。
1、要依据当地条件来确定建设标准。从长远来看,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城镇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对于许多地方来说,目前还很难办到。这就要求我们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地确定建设标准,可以先采取先土后洋的办法逐步地发展和提高,不能把建设标准定的太高,以免产生欲速则不达的效果。
(四)加强社会保障
1、对于新进镇的农民,需要一个适应进程,且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土地仍是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因此,政策上要根据本人意愿,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并允许依法有偿转让。
2、对长期在城镇就业、收入和生活已经相对稳定,但尚无条件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乡镇企业职工及其他居民,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险项目。
3、对已脱离土地、丧失工作机会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城镇居民,在收入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大中城市的经验,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对于具备条件的城镇,要逐步建立规范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等条件成熟时,纳入当地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在制度设计的时候,不能一刀切,必须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制度模式。这种设计一方面要有利于解决城镇日益突出的保障需求,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便于今后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接轨。
综上所述,我认为认真研究小城镇建设,遵循原则,把握规律,制定措施和方案,结合我们农村现实情况的实际,少走弯路,不走错路,面对土地、行政、保障体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大胆尝试,推陈出新,将小城镇建设简洁、高效的进行下去,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2009年05月28日
参考文献:
1、侯功显、蔡靖芳的《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湖北社会科学。
2、张华、王艳的《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3、赵正来的《农村小城镇规划与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朱启臻、叶齐茂的《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