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音乐欣赏中的策略运用
浅谈音乐欣赏中的策略运用
【摘要】音乐欣赏是教师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也是幼儿感官、想象、记忆等各方面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作为一线幼教工作者,我们应该多实践、多反思,把一些好的策略运用到自己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来,让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让自己得到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欣赏策略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21-02
音乐欣赏,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它是幼儿园实施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开阔幼儿音乐眼界,接触更多音乐作品,愉悦感官,丰富音乐经验,发展想象、记忆、思维能力,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法。
一、做好活动前期的生活经验准备,为欣赏音乐作品打好基础
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离不开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因此,丰富幼儿有关的知识经验是幼儿对音乐产生想象和联想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欣赏活动之前,应了解幼儿在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是否欠缺,如有不足要设法组织一些活动,如让他们观看图片,给他们介绍有关知识、讲讲故事甚至外出参观等,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懒羊羊减肥》活动之前,给孩子们讲了故事《贪吃的小老鼠》,让他们知道贪吃又不爱运动会变成大胖子,以及胖子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不便,同时又给他们看了一些肥胖危害的图片。这样在活动中老师不用过多提示,孩子们就能表现出胖子的特征,而且很自然的想到要去减肥,还想出了减肥的很多方法,这对他们在B段自己创作运动图谱很有帮助,大大降低了创作难度。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让幼儿更好的感受音乐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良好的情境与氛围,才能激发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才能自然而然地将幼儿带入到音乐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活动的目标设计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气氛渲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情为之而动,联想为之而生。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懒羊羊减肥》,活动前布置了一个羊村的场景,孩子们刚进入活动室马上就被它吸引了,自然而然地将幼儿带入到音乐的情境中,孩子们在这种氛围中想象和联想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便于幼儿理解音乐
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有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或是描述的某种场景,有的适合幼儿去理解,有的则不太适合。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根据音乐特点和幼儿特点选择幼儿熟悉的或自编故事,帮助幼儿在音乐和故事情节、角色间建立一定联系,实现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帮助幼儿更快、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故事要尽量做到,内容短小、角色与情节不宜过多,情节与音乐特点贴切,便于幼儿理解。有了故事后幼儿对音乐会有初步的印象,再欣赏音乐就很容易进入情境之中,这样既能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又能将幼儿带入音乐情节之中。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懒羊羊减肥》,根据音乐的变化创编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羊,它的名字叫懒羊羊。因为吃的太多,又不爱运动变的很胖很胖。它一步一步的走,走的很慢很慢,实在走不动了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它抬抬这只胳膊抬不动,又抬抬那只胳膊也抬不动,抬抬这条腿抬不动,又抬抬那条腿还是抬不动,它累的摊到在椅子上。它打了个嗝,又打了个嗝,“不行太胖了,我要减肥!”于是它活动活动身体,开始做运动。它觉得这样还不够,于是它又去爬山,它爬了一座又一座,一座又一座。在声形并貌的讲述之后幼儿很自然的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了解音乐中的变化,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而且让幼儿渐渐的对音乐感兴趣,喜欢上音乐欣赏活动。
四、巧妙设计图谱,让幼儿直观的感受音乐
图谱是音乐活动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适宜的图谱可以将抽象的音乐直观的再现于幼儿面前,实现音画沟通,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幼儿对音乐特点的理解。在音乐活动前,教师应先细致地分析及研究,通过对音乐特点的认识,有意识地设计图谱,图谱中符号的数量、变化次数、行数要与音乐曲式结构相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图谱的作用是将抽象的音乐直观的再现于幼儿面前,起到促进学习的目的,而不应因图谱的繁杂,使幼儿在头脑中进行新的符号转换,使学习更加复杂,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尽量将图谱直观化、简洁化、生动形象化,使幼儿便于理解。另外图谱的运用可以使活动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发挥幼儿自由探索的主体性,达到通过教师教,逐渐过渡到幼儿主动地学的目的,有效的帮助幼儿自主学习。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懒羊羊减肥》,事先反复听反复琢磨音乐的特点和结构,根据音乐编好故事后再琢磨什么样的乐句配什么样的图谱,尽量做到将图谱直观化、简洁化、生动形象化,使幼儿便于理解。活动中发现有了图谱幼儿不仅可以更好的理解音乐,而且教师还能很好的退位,让幼儿自己看图谱去表现音乐。
五、运用肢体动作,让幼儿尝试去表现音乐
活泼好动,善于表现是每个幼儿的特性。因此,待幼儿理解、领悟音乐之后,我们就应该根据音乐的性质和特点,设计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的旋律、内涵、曲式结构等,引导幼儿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去。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懒羊羊减肥》,两次活动我都让孩子们动了起来,他们都很开心。不同的是,第一次活动时,我是单纯用游戏的形式,带着他们用动作去感受音乐,由于游戏的分量偏重,所以活动中孩子们只顾跟着我玩,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少了,更无法做到自己去表现了。第二次活动中,我编了个故事,让他们根据故事先感受音乐,然后出示图谱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音乐,最后再让他们看着图谱听音乐去表现,一步一步的增加难度。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再去创造、想象,进而感受、理解,最后尝试表现音乐。
总之,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一定要体现幼儿教育生动活泼的特性,教师应让孩子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有充分参与的机会,形成良好的音乐感知与表达能力,而且具有想像力和创造力,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师应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与策略,让音乐欣赏活动能够真正生动活泼地开展,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同时,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才能在探索中不断的成长。
第二篇:浅谈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情境创设策略
浅谈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情境创设策略
刘惠琴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幼儿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教材,并使幼儿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幼儿的情感。”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情境创设是较常用的教学手段。作为辅助教学的方式之一,情境教学能把幼儿难于认知和理解的概念趋于具体化,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变得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互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相互统一,变教师机械式的灌输为自己内心感悟,变传统填鸭式的说教为自身的愉快体验,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设适宜情境,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活动,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同样,在音乐教学中,为孩子创设一个特定的环境及设置一定的情境,能够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感受音乐,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想像力。在音乐欣赏里有许多曲子是没有歌词的,要让幼儿在音乐的旋律中去感受它,听懂它,理解这首曲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所以,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就要求老师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运用更多的手段、方法来把曲子所要表达的情感充分形象地表现出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最终达到发展其丰富情感之目的。那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运用教学情境是引起幼儿的积极情绪体验,使幼儿能置身其中的具体而生动的场景而愉快地学习呢?下面就谈一谈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引导孩子表现音乐作品
如:小班教学活动《小黄狗》,活动中教师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游戏化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扮演小黄狗,学狗叫,摇尾巴,伸舌头等动作,随着音乐的节拍模仿出不同的动作,老师扮演狗妈妈,带着一群小狗出门游玩。一遍又一遍,孩子乐此不疲。在游戏中,孩子很好地模仿出了小狗的各种动作,很好地表现出了音乐所描述的一群小狗嬉戏游玩的场景。
二、创设丰富的儿童语言情境,引导孩子理解音乐作品
善用儿童的语言进行教学,就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的内心世界以及思维方式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教学中需要从儿童的角度来对儿童进行教学,一切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
1、语言要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的语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活泼、风趣、幽默、直观,能够让教学活动充满趣味。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音乐。例如,在欣赏《小鼓响咚咚》的时候,教师采用形象的语言将“我的小鼓咚咚,我说话儿它都懂,我说小鼓响三声,我的小鼓咚咚”这段歌词朗读出来,并模拟出鼓的声音和打鼓的动作时,孩子也会跟着模拟小鼓的鼓声进行说唱,从而使孩子更容易理解歌词的意义,以及更容易学习这首歌曲。而且活动氛围比较活跃,孩子的兴趣也一直很高。
2、语言富有童趣
教师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讲故事把孩子逐渐带入音乐教学的情境中。例如《龟兔赛跑》、《小黑猪》等富有童话故事性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扮演童话角色,模拟童话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随着优美的旋律和老师创设出的有故事情节场景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孩子身临其境,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加强语言的引导功能
由于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语言创造一种探究的情境。例如,在欣赏《大鹿》时,教师问学生:“小兔子在猎人的追赶下,拼命地逃跑,最后是谁救了小兔子?”学生就会进行思考,认真聆听歌词的内容,然后学生就会回答:“是大鹿救了小兔子。”教师运用提问探究的语气进行教学时,容易使得儿童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儿童就会有探究的欲望,就会去思考,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以及提高求知的欲望。
4、根据儿童语言规律,引导儿童深化理解认识
儿童的年龄还比较小,理解能力有限,对熟悉的事物比较了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儿童对其理解不够透彻,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儿童的语言或图画音乐以及其他方式来创造教学情境,从而使得儿童更加容易理解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要创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中。随着情感体验的不断加深,儿童的活动认识就会从感性经验转变为理想认识,从而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5、语言中蕴含情感
儿童的世界单纯、简单,教师应该用亲切、平易近人的语气与之交流,多使用鼓励的语言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在细节上也要做到位,例如多对学生微笑、对学生进行赞美以及经常鼓励学生等。教师应该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到有一种亲切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教师应深入探究音乐作品的情感因素,将音乐和语言完美的结合起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有效创设情境,帮助孩子感受作品内涵
多媒体课件展示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有很多的应用,它以其鲜明生动、直观动感的声音画面刺激深深的吸引了幼儿的关注。在视听的同时,幼儿很轻松就能弄清楚游戏规则和要求,这就有利于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如在小班的欣赏活动《小兔躲猫猫》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开始先让幼儿戴上小兔子头饰,扮演兔宝宝,教师扮演兔妈妈,到布置好的“草地”上散步。然后使用多媒体导入游戏:在大森林里,有很多的小动物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小象蒙上眼睛等待大家藏好,小猪躲在房子里面、小羊躲在房子外面、小狗躲在滑梯下面、小猫躲在箱子里面、小鸡躲在箱子外面。动感可爱的形象一下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在音乐意境和现实的场景中,孩子们兴趣高涨,争相恐后的帮助小象找出小动物,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用形体动作表现了音乐中音的停顿,也通过游戏体验了音乐的乐段,培养了幼儿空间流动的秩序感。
四、运用角色表演来创设情境,帮助孩子发挥想象
如欣赏《雪人之舞》这首音乐作品,要引导幼儿通过形象的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曲式结构。我给孩子们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让孩子扮演小老鼠,引导孩子听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而出来找东西吃,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也很好地在游戏中表现了音乐的曲式结构,达到了目标。
总之,音乐欣赏教学在教育情境的创设上,方法多种多样,要联系幼儿生活实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等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教育目标适时适度,教育情境的创设要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异,要适时、适度、适用、适宜,这样才能创造出既适合幼儿,又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和学习。
第三篇: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
专题小结——《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
沈丽芳
音乐欣赏,是一种有意识地反复倾听音乐的活动。理解是音乐欣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但是,孩子对音乐理解能力十分有限,虽然他们能对生动形象、节奏鲜明的乐曲有所反应,但绝对不能完全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策略去引导孩子感知音乐的内在魅力。在享受的同时去分析、理解和表现。适宜的策略运用能使孩子徜徉于积极愉快的情绪之中,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开启孩子的智力,特别是为孩子终生学习培植动力、奠定基础。所以,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老师的指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所在。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通过音乐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而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创造与表现的过程。音乐欣赏活动不仅可以愉悦幼儿的情绪,启迪幼儿的智慧,发展幼儿的思维,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创造热情。然而,我们发现教师在组织实施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实践中,对于音乐作品的选材、指导策略的有效性等方面的把握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困惑一: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往往忽视了音乐教育本身的审美特点,而是偏重认知。内容的选择往往忽视了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而是偏重技能。在策略的组织上往往忽视了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探索与创造,而是偏重单一的模仿。
困惑二:在欣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语过多、控制过多„„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往往被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无从体现,或是在欣赏过程中出现“蜻蜓点水”、“表面文章”的现象,幼儿游离在音乐之外„„教师对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创设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师幼共同在欣赏中探索音乐的奥秘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
困惑三:部分教师存在认识上的偏误:欣赏是“由外向内”的输入活动,创造是“由内向外”的输出活动,两种活动似乎不存在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关系,这就忽视了活动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
困惑四:目标的确定、音乐作品的选择上忽视了幼儿身心特点、认知规律、生活经验等,使活动处在失控的状态,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
那么,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幼儿会出现哪些问题?为不同年龄段幼儿提供怎样不同的音乐作品?教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如何引导与支持,幼儿才能获得有益的经验?如何帮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不同的方式创造性的表达与表现自己的体验与感受,以达到丰富审美、陶冶情趣、开拓思维、启迪智慧的目标,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展“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旨在让教师充分认识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潜在的教育价值,及其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特点和表现,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形成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价值的准确判断,归纳、梳理、总结教师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进一步实现教育的整合,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开展的两个前提条件 条件一:教师音乐素养的提升
作为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自身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素养是开展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前提。许卓娅教授曾经指出:教师素质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关键,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与教师自身素质密切相关,教师的音乐素养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活动。如,对音乐欣赏作品的分析,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情绪情感和表现手段,辨别作品的基本结构,掌握不同年龄班幼儿学习音乐的特点和线索,分析教材的重难点,选择适宜的策略„„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条件二:幼儿心理环境的创设
教师要注重创设心理学习环境,它都能调动幼儿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给每个幼儿创造发展的空间,让每位幼儿都能够体验到成功感,形成对音乐欣赏活动的积极倾向性。这就对教师所提供给幼儿的欣赏作品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宜的作品,使幼儿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满足,从而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品质。
三、幼儿音乐欣赏欣赏作品选择的两个切入点
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动力来源于她们在音乐欣赏作品的吸引下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所以选材是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基础。切入点一: 为幼儿选择的音乐作品应该是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水平,有较好的音质。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应丰富多彩,如,可以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关于自然界的、表现幼儿游戏的、以及学习生活的等等,可以是歌曲或是乐曲,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它可以扩大幼儿的艺术视野,丰富幼儿的音乐欣赏的经验。
切入点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可接受水平、兴趣、心理需求等来选择形象鲜明、结构清晰、风格多样的作品,并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到远、循循循渐进的原则。例如,从声乐曲到器乐曲、从有情节有角色的乐曲到抽象的幻想的乐曲等。有外国乐曲《玩具兵进行曲》、《啤酒桶波尔卡》诙谐、有趣,中国二胡独奏《赛马》奔放、形象适合幼儿来欣赏、感知。中华民族乐曲《金蛇狂舞》、外国名曲《胡桃夹子》等欢快活泼、诙谐有趣,富有丰富的内涵,让幼儿对乐曲结构、乐曲风格、音乐的表现力等有更深刻的了解,增加幼儿的音乐经验、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组织策略的三个关键点
《纲要》中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是这样确立的:“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说,幼儿艺术教育不是以幼儿掌握艺术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幼儿在自由、宽松、自然地艺术活动中感受艺术、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就是用适宜的方法策略,让幼儿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感受和认识音乐里所表现的艺术形象,从而进入音乐作品的已经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点一:倾听声音、了解声音的表现力,增强对声音的敏感、对音乐的兴趣
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欣赏音乐的基础,是幼儿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因此教师力求捕捉到周围环境中,符合音乐欣赏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结合点上的“生活现象”,采撷环境、生活中声音,引入到幼儿的学习中,让幼儿感到声音的有趣、感受到声音内在的表现力,不断增强幼儿对各种声音的敏感性。
实例:中班《小鸡出壳》教师会让幼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敲击出自己发现的节奏、会引导幼儿用图谱形式再现不同的节奏„„
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发现、倾听这些生活中美妙的声音,感受声音的各种不同特质,如,高、低、强、弱„在重复、回忆、模仿中寻找适合的语言去形容、描述这些声音,如,优美、欢快、活泼„„提高幼儿对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能力。“倾听声音”是欣赏音乐的准备,只有成功的欣赏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才是倾听声音的归宿与目标。因此,必须把倾听声音与欣赏音乐紧密而有效的结合起来。
关键点二: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创造力,表现对音乐的认识、音乐的意境
心理学家指出:个体在认识的过程中开放感知通道越多,对认识对象的体验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而对缺乏音乐体验实践的幼儿来说,更需要依靠各种可见的音乐操作活动来感知、理解音乐。实例:大班幼儿音乐欣赏活动《苹果与蛀虫》
音乐作品选自《挪威舞曲》,是一首ABA结构的乐曲,表现了苹果被蛀虫烂的美好景象。教师根据乐曲结构,设计了“苹果历险记”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欣赏乐曲,通过调动多种感官来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体验音乐作品的形象、感知音乐作品的内容。
实例: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玩具兵进行曲》
在音乐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一个音乐氛围,就是把孩子们带入一个布置的很是漂亮的场地,有音乐、有各种形象、各种形态的布绒玩具、大小不一的玩具盒的环境之中,这种氛围能够让孩子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好象自己也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玩具,可以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跳舞、行进、„„与其他的伙伴一起游戏。教师以景引入,以情带动,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幼儿想象、创作的兴趣,提高了音乐欣赏的质量。
我们教师会结合音乐作品的目标设计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气氛的渲染,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达到情为之而动、联想为之而生的目的。
关键点三:欣赏音乐、积累非音乐知识经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的把握
幼儿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是运用已有的经验体验音乐的过程。因而注意积累幼儿的非音乐的知识经验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幼儿没有一定的认知、语言等经验基础,那么幼儿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围绕所需进行的音乐欣赏内容,来丰富幼儿的非音乐活动经验。
一是丰富幼儿有关的生活经验。在欣赏歌曲《蔬菜汤》之前,熟悉《买菜》的情景。在欣赏《蔬菜汤》歌曲之前可以通过图片PPT借助多媒体课件,提供三个种类的蔬菜图片。幼儿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观察,小结各种蔬菜的特点。
二是丰富幼儿的词汇。如,教给幼儿比喻句、拟人句、形象生动的形容词,欣赏优美的散文、诗歌,这样幼儿才能用形象的语言描述音乐形象。给作评语言的一个铺垫。
五、梳理、提升和挑战幼儿的音乐经验,开展有效的活动
1、幼儿倾听声音和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认识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使音乐欣赏活动具有了实际意义,真正体现出音乐的价值。
2、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体验音乐中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殿堂,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而把握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探索有效地组织策略,才能真正实现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通过参与课题的研究,教师们提高了对音乐的敏感意识和音乐与生活环境相融合的意识,提升了挖掘幼儿生活中、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资源、教育价值的能力。在专题研究中教师不仅对幼儿思维发展和幼儿音乐欣赏方面的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重新审视自己并积极建构自己的音乐素养,逐渐培养其自己的音乐修养。
4、通过专题研究使教师进一步把握住幼儿音乐欣赏学习的特点和发展线索,不断挑战幼儿音乐欣赏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合理的利用,使欣赏教学的内容立足于幼儿的已有经验,教学方法、手段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并在观察分析幼儿表现的基础上,不断地梳理、提升和挑战幼儿的音乐经验,开展有效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四篇:浅谈故事绘本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
故事绘本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
厦门市西林幼儿园 邓海燕
内容摘要:幼儿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故事绘本以其直观的故事情节、生动的故事语言和唯美的画面,引领幼儿进入音乐作品的神秘世界中,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开拓音乐眼界,感受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故事绘本 音乐欣赏 幼儿
“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这是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曾说过的话。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学是通过让幼儿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幼儿的生理、心理、认识特点决定了幼儿音乐欣赏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仅仅利用听觉欣赏音乐,更多的是依靠外部的辅助资料来感知、欣赏音乐。故事绘本就是辅助幼儿音乐欣赏很好的一个载体。
故事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蕴藏着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艺术。它讲述的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情节简单而又清楚,描述的语言浅近、具体、形象、富有音乐感。为此,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借助故事绘本,利用其形象的故事人物、情节、语言、画面等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为幼儿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将幼儿带进音乐作品所展现的情境中,可以让幼儿在多感官的参与下倾听音乐,节奏感、力度感、速度感、音高感、音色感、结构感„„等获得提升。
一、直观的故事情节易于幼儿欣赏音乐作品的结构
音乐和故事向来就是融于一体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史上有许多作品取材于故事,又通过音乐向人们讲述故事。如家喻户晓《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协奏曲,曲作者就是根据人们熟知的民间传说写成的。全曲采用奏鸣曲的结构,乐曲的三个段落展示了故事中相爱、抗婚、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可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利用故事绘本与音乐的密切联系来进行教学,既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有趣而富于变化的故事内容能引发幼儿的共鸣,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音乐欣赏的兴趣是故事绘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有效运用的又一手段。《啤酒桶和小老鼠》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个故事绘本,它讲述的是一群小老鼠钻出鼠洞,发现了许多大啤酒桶。啤酒桶生长四肢,憨态可掬。小老鼠们纷纷爬上啤酒桶开心地在啤酒桶上跳舞,和啤酒桶做起了游戏,啤酒桶还兴奋地打开了盖子倒酒。结果,主人发现了,小老鼠们赶紧逃跑。因此,运用故事绘本中直观的故事情节来帮助幼儿欣赏捷克的世纪名曲《啤酒桶波尔卡》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活动中幼儿欣赏故事绘本后倾听音乐,纷纷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见解:“A段音乐是小老鼠,从洞里跑出来东张西望;小老鼠左瞧瞧,右瞧瞧,发现了啤酒桶在旁边偷笑„„;B段音乐是小老鼠在啤酒桶上轻巧地跳舞,舞姿很美;小老鼠们在啤酒桶上捉迷藏;小老鼠在啤酒桶上跳来跳去,像是在玩蹦蹦床„„; C段音乐是主人出现,小老鼠吓得逃跑了;小老鼠在脚底装上弹簧,轻快地跳跑了„„。”可见,幼儿欣赏了《啤酒桶和小老鼠》的故事绘本之后,对于感受《啤酒桶波尔卡》这个音乐作品的结构变得更容易了。能立刻发现故事绘本中三个突出的情节与该乐曲三段式的结构特点相吻合,把乐曲从轻巧的小快板过渡到悠扬的主旋律再回到轻巧平稳的小快板的特点表达出来。因此,将故事绘本中获得的认知迁移到音乐欣赏,易于帮助幼儿迅速进入音乐情境,理解音乐结构,从而获得审美效益。
二、生动的故事语言帮助幼儿欣赏音乐作品的风格 故事绘本是把音乐作品介绍给幼儿最简便的途径,绘本中使用幼儿可以解读的词汇,熟悉的语句结构,便于幼儿理解。通过故事绘本中的语言描述,可以使幼儿联系已有经验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展开想象,激发幼儿产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语言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教师巧妙地对语言进行调节支配,能让幼儿感受体验到美、兴奋、难过,带动幼儿产生喜爱、欢乐、悲伤、惆怅等情感,从而将自己的情绪融入到音乐作品紧张、激昂、沉闷、欢快的风格中去,更加准确的感受出音乐的不同风格。
如故事绘本《大黄蜂飞行》讲述的是小黄蜂咪梦独自离开黄蜂队伍去冒险,在冒险中遇到了三个危险(花梗林、捕蝇草、蜘蛛网),最后在黄蜂部队协助下脱离险境。利用《大黄蜂飞行》的故事绘本来帮助幼儿欣赏里姆斯基的《野蜂飞舞》(节选)这样的音乐作品,可以化难为易,让幼儿充分体验到该音乐作品与众不同的风格。《野蜂飞舞》这个音乐作品节拍短促、节奏变化快、旋律复杂,是一首让人感觉震撼的一首外国民间乐曲。单凭耳朵倾听幼儿不一定能深刻地感受到世界名曲所带来的震撼力。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绘本《大黄蜂飞行》能加深幼儿对音乐风格的感受。故事绘本中的语言、背景、人物表情等为幼儿描绘出一种紧张的情境,加上教师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煽动,使幼儿身临其境。
绘本中描述了咪梦偷看黄蜂部队“出征”,战士们威风神气、振翅疾飞去冒险的情境体现了A段音乐中旋律轻快而有力的风格。当咪梦遇到危险时,它大喊“我要飞出去”、“躲开他”、“救命啊,救救我呀”,看似简单的角色对白凸显了音乐中旋律震撼、鼓舞的特点。“咪梦一次一次地努力飞,拼命挣扎„„”绘本中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小黄蜂如何勇敢克服困难,最后在大部队的帮助下解困的惊险画面,帮助幼儿在快速变化的旋律中,体验到乐曲震撼、鼓舞、紧张、快速的音乐风格。每一次倾听乐曲时,幼儿都不由自主地为咪梦加油。当听到乐曲B段时,他们会大喊:“快飞出去,小心向日葵,飞高一点呀;讨厌的捕蝇草会吃掉你,不要碰到它,快躲开它;蜘蛛来了,快跑,粘住了救命啊!„„”从幼儿紧张的表情和呼喊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身临其境,似乎自己就是那只勇敢的小咪梦,在震撼的音乐里冒险,心也随着紧张的音乐起伏。
故事绘本中塑造出的小咪梦努力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冲出重围的性格特点,给予音乐作品积极向上的感情色彩,使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中情感教育得到升华。语言的美与音乐的美巧妙结合起来,触发了幼儿内心深处纯真的感情,从而更加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中,感受音乐带来的神奇魅力。
三、唯美的故事画面利于幼儿欣赏音乐作品的内涵
音乐作品的形象不像画面那么直观、具体,它的内涵底蕴极其丰富,而幼儿的形象思维处于雏形期,情感表达方式、思维方式都较为简单、直观,他们往往会受到画面的影响。故事绘本画面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或水墨画、或油画、或油水分离画、或剪贴„„。它不仅有着生动的角色形象、绚丽的色彩、精心勾画的细节,使幼儿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还能在时空中静止和流动,便于幼儿反复观察以及和音乐同步进行;它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篇幅里,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把故事讲得既好看,又清晰。欣赏故事绘本时,把音乐与画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音乐这种对于幼儿来说相对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联系在一起,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感官积极参与音乐欣赏。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选择线条、构图、造型、色彩、形象上与音乐作品相一致的故事绘本,发挥诸感觉或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觉作用,让幼儿有更多的视觉参与的机会,以此来表达他们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例如在欣赏韦瓦第的《春》这个音乐作品的活动中,引导幼儿欣赏《春姑娘》的水彩画故事绘本。利用故事绘本里身着七彩服饰的春姑娘、清澈的湖水、绿油油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这些丰富多彩的画面、美丽动人的景象,让幼儿的视觉感官受到美的冲击,把他们带入到音乐的想象空间中,发现音乐作品中生机盎然的景象,感受回旋曲华丽而洒脱,充满欢快而热烈的青春气息。在简单欣赏了故事绘本之后,幼儿一边闭着眼睛边倾听音乐,一边回忆绘本中的唯美的春天场景,他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当听到音乐中欢快的段落时,有的说是种子的发芽了,冒出了嫩绿色的尖;有的说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小花竞相开放,有红的、有黄的、有蓝的„„。当听到音乐中激昂热烈的情绪时,大家都说是春姑娘打开魔力伞,魔力伞很美,上面有很多漂亮的花纹。当听到音乐中舒缓的段落时,有的说那是春姑娘用魔力伞给小草、小花送去雨水;有的说小草喝了雨水之后,由黄变绿,小花也变出了七彩的颜色。故事绘本中画面场景的变化呼应着音乐结构的变化及音乐风格的变化等。
故事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能互融互补。彼此间的相互借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经典优秀的故事绘本为教师施展聪明才智创建了平台,也为幼儿的音乐欣赏活动搭建了崭新的舞台。通过故事绘本的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对音乐的感悟力及鉴赏力,让幼儿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音乐,真正得到音乐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情感的培养。正如达尔克洛兹所说:“音乐教育的终极结果在于培养幼儿欣赏的审美情感,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
参考文献
[1] 潘莉艳,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美的能力 [J],2007-6,龙源期刊网
[2] 蒋笛,音乐欣赏审美心理学与音乐欣赏教学 [D],2004,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探索(南京市“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课题组”)[4] 聂元龙,音乐欣赏入门 [M],1992,北岳文艺出版社 [5] 潘俞安,幼儿英语&奥尔夫音乐艺术 [M],神舟出版社
电话:*** 地址:厦门市金榜铁路家园41号102 邮箱:876287774@qq.com
第五篇:浅谈故事绘本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
浅谈故事绘本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幼儿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音乐是进入故事的河流,故事是进入图画的道路,图画是进入音乐的桥梁。”故事绘本以其唯美的画面、生动的故事和情感互动,引领幼儿进入音乐作品的神秘世界中,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开拓音乐眼界,感受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故事绘本 音乐欣赏 幼儿
“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这是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曾说过的话。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教学,是通过让幼儿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幼儿的生理、心理、认识特点决定了幼儿音乐欣赏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仅仅利用听觉欣赏音乐,幼儿更多的是依靠外部的辅助资料来感知、欣赏音乐。故事绘本就是辅助幼儿音乐欣赏很好的一个载体。
故事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故事绘本讲述的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故事的情节简单而又清楚,描述的语言浅近、具体、形象、富有音乐感。为此,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借助故事绘本,利用其形象的故事人物、情节、语言、画面等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为幼儿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将幼儿带进到音乐作品所展现的情境中。让幼儿在多感官的参与下倾听音乐,节奏感、力度感、速度感、音高感、音色感、结构感„„等获得提升,提高幼儿的音乐综合素养。因此,我就故事绘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摸索。
一、直观的故事情节易于幼儿听辨音乐作品的结构
音乐和故事向来就是融于一体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史上有许多作品取材于故事,又通过音乐向人们讲述故事。如家喻户晓《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协奏曲,曲作者就是根据人们熟知的民间传说写成的。全曲采用奏鸣曲的结构,乐曲的三个段落展示了故事中相爱、抗婚、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可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利用故事绘本与音乐的密切联系来进行教学,既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有趣而富于变化的故事内容能引发幼儿的共鸣,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音乐欣的兴趣是故事绘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有效运用的又一手段。《啤酒桶和小老鼠》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个故事绘本,它讲述的是一群小老鼠钻出鼠洞,发现了许多大啤酒桶,啤酒桶生长四肢,憨态可掬。小老鼠们纷纷爬上啤酒桶开心地在啤酒桶上跳舞,和啤酒桶做起了游戏,啤酒桶还兴奋地打开了盖子倒酒。结果,主人发现了,小老鼠们赶紧逃跑。因此,我利用这个故事的生动有趣,运用了故事绘本中直观的故事情节来帮助幼儿欣赏捷克的世纪名曲《啤酒桶波尔卡》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在幼儿欣赏了《啤酒桶和小老鼠》的故事绘本之后,听到《啤酒桶波尔卡》这个音乐作品,立刻发现故事绘本中三个突出的情节与该乐曲三段式的结构特点相吻合。这首乐曲是ABA三段式,是从轻巧的小快板过渡到悠扬的主旋律再回到轻巧平稳的小快板。幼儿发现了A段音乐平稳有力正好是小老鼠发现啤酒桶;B段音乐轻巧、流畅表现了小老鼠在啤酒桶上跳舞、游戏的样子;C段音乐弹性、轻快恰好是主人出现,小老鼠逃跑了。
又比如,故事绘本《胡桃钳》。它讲述的是在马戏团里,一位神气的小丑抬头挺胸,迈着神气的步伐进场。他走到舞台上,为观众们表演起变魔术。观众们看了他幽默诙谐的表演,纷纷欢呼鼓掌,场内一片欢声笑语,热闹沸腾。《拉德斯基进行曲》(选自《胡桃夹子》组曲)是一首有代表性的世界名曲,乐曲分为雄壮有力及轻快诙谐两部分,整首乐曲也是属于ABA三段体的结构。运用故事绘本中的“小丑”能帮助幼儿较快地听辨音乐三段体的结构,从中体验到音乐结构的丰富变化。幼儿边欣赏故事绘本,边倾听音乐,发现A段音乐雄壮有力正好是神气的小丑迈着自信的步伐进场;小丑俏皮地表演魔术与B段轻快、诙谐的音乐相得益彰;马戏团里全场沸腾,欢呼雀跃,正好体现了C段音乐的雄壮有力。最后,再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区分音乐ABA三段体的结构循环,为幼儿下一阶段的自主表现积累相关经验与创造素材,从而充分体验到音乐作品的层次感。
二、生动的故事语言帮助幼儿解读音乐作品的风格 故事绘本是把音乐作品介绍给幼儿最简便的途径,绘本中使用幼儿可以解读的词汇,熟悉的语句结构,便于幼儿理解。通过故事绘本中的语言描述,可以使幼儿联系已有经验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展开想象,激发幼儿产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语言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教师巧妙地对语言进行调节支配,能让幼儿感受体验到美、兴奋、难过,带动幼儿产生喜爱、欢乐、悲伤、惆怅等情感,从而将自己的情绪融入到音乐作品紧张、激昂、沉闷、欢快的风格中去,更加准确的感受出音乐的不同风格。
如故事绘本《大黄蜂飞行》讲述的是小黄蜂咪梦独自离开黄蜂队伍去冒险,在冒险中遇到了三个危险(花梗林、捕蝇草、蜘蛛网),最后在黄蜂部队协助下脱离险境。利用《大黄蜂飞行》的故事绘本来帮助幼儿欣赏里姆斯基的《野蜂飞舞》(节选)这样的音乐作品,可以化难为易,让幼儿充分体验到该音乐作品与众不同的风格。《野蜂飞舞》这个音乐作品节拍短促、节奏变化快、旋律复杂,是一首让人感觉震撼的一首外国民间乐曲。单凭耳朵倾听幼儿不一定能深刻地感受到世界名曲所带来的震撼力。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绘本《大黄蜂飞行》能加深幼儿对音乐风格的感受。故事绘本中的语言、背景、人物表情等为幼儿描绘出一种紧张的情境,加上教师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煽动,使幼儿身临其境。
绘本中描述了黄蜂部队集体出发,振翅疾飞去冒险的情境体现了音乐中旋律轻快而有力的风格。当咪梦遇到危险时,它大喊“我要飞出去”、“躲开他”、“救命啊,救救我呀”,看似简单的角色对白凸显了音乐中旋律震撼、鼓舞的特点。绘本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小黄蜂如何勇敢克服困难,最后在大部队的帮助下解困的惊险画面,帮助幼儿在快速变化的旋律中,体验到乐曲震撼、鼓舞、紧张、快速的音乐风格。故事绘本中塑造出的小咪梦努力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冲出重围的性格特点,给予音乐作品积极向上的感情色彩,使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中情感教育得到升华。语言的美与音乐的美巧妙结合起来,触发了幼儿内心深处纯真的感情,从而更加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中,感受音乐带来的神奇魅力。
三、唯美的故事画面利于幼儿品味音乐作品的内涵 苏联著名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说过:“只要音乐是形象化的,而且展开自然,即使相当复杂,幼儿也能够接受,记住并表现出来„„”。音乐作品的形象不像画面那么直观、具体,它的内涵底蕴极其丰富,而幼儿的形象思维处于雏形期,情感表达方式、思维方式都较为简单、直观,他们往往会受到画面的影响。故事绘本画面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或水墨画、或油画、或油水分离画、或剪贴„„。它不仅有着生动的角色形象、绚丽的色彩、精心勾画的细节,使幼儿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还能在时空中静止和流动,便于幼儿反复观察以及对音乐同步进行;它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篇幅里,形成一个连继的视觉影像,把故事讲的既好看,又清晰。欣赏故事绘本时把音乐与画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音乐这种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联系在一起,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感官积极参与。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选择线条、构图、造型、色彩、形象上与音乐作品相一致的故事绘本,发挥诸感觉或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觉作用,让幼儿有更多的视觉参与的机会,以此来表达他们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例如在欣赏韦瓦第的《春》这个音乐作品的活动中,引导幼儿欣赏《春姑娘》的水彩画故事绘本。利用故事绘本里身着七彩服饰的春姑娘、清澈的湖水、绿油油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这些丰富多彩的画面、美丽动人的景象,让幼儿的视觉感官受到美的冲击,把他们带入到音乐的想象空间中,发现音乐作品中生机盎然的景象,感受回旋曲华丽而洒脱,充满了欢快而热烈的青春气息。在简单欣赏了故事绘本之后,幼儿闭着眼睛边倾听音乐,边回忆绘本中的唯美的春天场景,他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当听到音乐中欢快的段落时,有的说是种子的发芽了,冒出了嫩绿色的尖;有的说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小花竞相开放,有红的、有黄的、有蓝的„„。当听到音乐中激昂热烈的情绪时,大家都说是春姑娘打开魔力伞,魔力伞很美,上面有很多漂亮的花纹。当听到音乐中舒缓的段落时,有的说那是春姑娘用魔力伞给小草、小花送去雨水;有的说小草喝了雨水之后,由黄变绿,小花也变出了七彩的颜色。故事绘本中画面场景的变化呼应着音乐结构的变化及音乐风格的变化等。幼儿在熟悉故事绘本和音乐作品之后,扮演故事绘本中的不同角色,根据故事绘本的画面和情节,创作表演道具和舞台背景,随着音乐的变化创编出不同的肢体动作,集体合作表演。通过幼儿自主的学习,进一步品味了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了音乐感受能力。
在欣赏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时,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完整欣赏故事绘本,进一步感受音乐的神奇魅力。许多幼儿都发现了当他们看到绘本中展现淡蓝宁静的湖面,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公主和帅气的王子,自由地想象天鹅的姿态,公主和王子的对话时他们听到的是悠扬、舒缓的音乐,领略着幽静、安详,王子和公主翩翩起舞的音乐内涵。他们还发现了当他们看到绘本中凶神恶煞的巫婆现身作乱的情境,看到了强烈的色调对比,黑色、灰色、红色充斥着眼球,这时听到了音乐强烈变化后激烈、快速的乐段,也不时地为王子和公主担心起来。可见,故事绘本图画中强烈的色彩对比,人物表情刻画,无不体现着音乐强弱的对比,丰富的音乐色彩。
美术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能互融互补。彼此间的相互借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运用绘本中图画视觉的参与对帮助幼儿欣赏音乐大有裨益。经典优秀的故事绘本为教师施展聪明才智创建了平台,也为幼儿的音乐欣赏活动搭建了崭新的舞台。通过故事绘本的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对音乐的感悟力及鉴赏力,让幼儿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音乐,真正得到音乐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情感的培养。正如达尔克洛兹所说:“音乐教育的终极结果在于培养幼儿欣赏的审美情感,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
参考文献
[1] 潘莉艳.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美的能力 [J].2007,6.龙源期刊网 [2] 蒋笛.音乐欣赏审美心理学与音乐欣赏教学 [D] .2004.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探索(南京市“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课题组”)[4] 聂元龙.音乐欣赏入门 [M].1992.北岳文艺出版社 [5] 潘俞安.幼儿英语&奥尔夫音乐艺术 [M].神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