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广西桂林灵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廖泽雷
【摘要】《电子技能与实训》是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技能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紧扣电子技能与实训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尝试基于工作过程进行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工作过程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一整套教学新模式。探讨在这种新模式的教学中,如何设计工作任务,如何解决任务的新思路。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电子技能与实训》是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技能课。一般中职电子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分为五大基础板块,包括焊接技能、元件应用分析技能、电子基础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常用仪器仪表的安装使用和数字电路。该课程实践性强,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电子技能与实训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既为学生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又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工作过程是个体“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表述: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括“商业运作过程”、“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等。工作过程知识是指在灵活且不断更新的企业环境下工作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它融合理论知识与经验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工作过程知识隐含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包括显性的指导行为的知识,也包括与之相联系的隐性知识,即那些物化在工作过程、产品和服务中的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等最宝贵也最昂贵的工作过程知识。建构这类知识,必须在从事某个工作项目时,对整个组织内的工作过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于引导劳动者达成工作目标、完成工作任务至关重要。从职业教育、专业、职业的关系来看,职业教育课程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反映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职业教育课程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结构,与学生所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结构之间的桥梁。在职业教育中,课程处在核心地位,是职业教育活动的灵魂。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具有定向性,课程内容具有应用性,课程实施与评价具有整体性。这三个“性”构成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
二、《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教学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科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是一种“平行结构”。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但课程内容却是根据结构庞大而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编排的。不仅专业学习的宏观内容编排,采取了各门分科课程平行展开的方式,而且各分科课程本身,即微观的内容编排也是按学科结构平行展开的。因此,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导致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分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分割,知识排序的方式与知识习得的方式分割,这是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的。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针对这一现象,将中职《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的指导思想,定为以基于工作过程具体的项目教学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技能培养。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以《交通灯控制电路》为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组织教学内容。
任务一:专业基础知识考核。包括任务内容1:元器件基础、运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元器件的识别、功能、用途与注意事项,并完成相关试题内容填写。2:电路基础的分析, 要求学生掌握简单分析相关电路并完成相关试题内容填写。任务一考核的是项目相关的最基础的知识。
任务二:专业操作技能考核。包括任务内容1:元件选择及电路装配焊接,要求学生把选取的元器件及各功能部件正确装配在PCB电路板上,并手工进
行焊接。其中包括(1)元件识别检测,根据电路元件清单对实训室提供的元器件进行识别和检测,并选择出正确的元器件;(2)元件装配,要求元件位置正确,元器件极性正确,元器件、导线安装及字标方向均应符合工艺要求;元件引脚加工尺寸及成形符合工艺要求;接插件、板间连接、紧固件安装可靠牢固,印制板安装对位;无烫伤和划伤处,整板清洁无污物;按要求填写工艺卡片;元件装配包括贴片元件装配和插件元件装配。(3)元件焊接,要求焊点大小适中,无漏、假、虚、连焊,焊点光滑、圆润、干净,无毛刺;导线长度、剥头长度符合工艺要求,芯线完好,捻头镀锡。元件焊接包括:贴片元件焊接和插件元件焊接。
任务内容2:电路功能调试,要求根据任务书的功能说明,对电路各个功能进行调试,使电路符合任务要求。功能调试完毕后,请举手示意,并向教师演示电路功能。电路工作电压:5V(电压范围:5V-9V)。电路功能是:(1)按键S1启动正常;(2)东西通行时间设置约为10秒;(东西绿灯、南北红灯亮);(3)南北通行时间设置约为15秒;(南北绿灯、东西红灯亮);(4)黄灯闪烁设置为亮灭3次。(红灯转绿灯的间隙黄灯闪烁3次)
任务内容3:电路参数测量,在电路功能实现的情况下,测量下列各点参数。要求:使用实训室提供的仪器仪表,对相应电路进行测量,把测量的结果填在相应的表格及空格中。每个表格中的下方为对应项的配分。
任务二: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考核。包括任务内容1:整理、整顿。(1)着装符合行业规范和要求;(2)物料、工具、设备等摆放整齐有序;(3)任务书等纸张填写工整、摆放整齐。任务内容2:清洁、清扫。(1)工位台面、地面整洁、清洁;(2)产品干净、整洁(3)离实训室时清洁台面,清扫地面。任务内容3:安全文明素养。(1)遵守实训室纪律,尊重教师,服从安排;(2)操作符合行业规范及安全规程;(3)不损坏设备和物品,不浪费材料;(4)安静专注,无交头接耳和大声喧哗;(5)不无故产生烟尘与噪音;(6)进出实训室文明、有序。
每个任务结束以后要求学生思考分析,真正实行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同时结合课程实训、专业认知、专业实训,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工作任务中,把学习过程转变为完成一个实际项目的过程,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知识的总量未变,知识排序的方式发生变化”,正是对这
一新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案中所蕴涵的革命性变化的本质概括。
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前后的比较
课程内容结构的变化。改革前:课程内容结构是由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交叉进行的,实践环节以实验、实习、实训的形式,单独进行。改革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的是理论实践融合的一体化课程结构;实验、实习、实训是根据工作过程需要设计的一个整体,根据工作过程来系统化。由于将工作流程引入教学设计,从认识论上解决了中职课程教学内容怎样选取和排序的问题。
课程教学方法的变化。改革前:实践教学以验证性试验和模拟实训为主;理论教学以教师传授为主。改革后:以实际生产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践。采用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实现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主动建构。从方法论上解决了中职课程怎样教的问题。
课程教学实施条件的变化。改革前:实践教学把实验、实训、实习作为三个关键环节,在不同环境中进行。改革后:创设学习情境,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合二为一。注重教师的素质,专业理论、职业实践、职教理论、职教实践;强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配套开展教材建设。从系统论的角度解决了中职课程的教学设计问题。
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是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为职业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基本模板。
参考 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 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李学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第二篇:电子技能与实训__教学反思(范文)
《电子技能与实训》4月份教学反思
机电工程部 王慧贞
电子技能实训项目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电子技能实训项目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电子技能实训项目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以下是我对一堂08级电子技能实训项目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了。具体如下:
(一)知识目标:掌握在电路板上进行元器件的插装、焊接以及拆焊的工艺要求;
(二)能力目标:(1)学会对常用元器件引线按工艺要求进行成形加工;(2)学会在电路板上按工艺要求对元器件进行插装与焊接。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不怕 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进行创造。
在教法设计上不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首先,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有了良好的氛围,原本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一个科学的、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其次,设计的任务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们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想象,并通过实践探索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这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展示的舞台。简要教学过程如下:
1、全班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5人。教师引入话题——想一想。学生在已经掌握焊接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焊接的工艺,插装与焊接电路板。小组学生可进行评价。
2、碰到问题,鼓励学生自行解决,或小组内、小组间共同协作解决。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原本拘谨的学习环境变得宽松了,民主了,师生间有着融洽的沟通、启发、交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以上教学策略我运用的是“学生主体性教学”。其指导思想是: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以此做为原则的课堂是生动的,学生所乐于接受的。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把它做为永远不变的中心法则,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但是,这堂课还存在不足的地方——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也是技能学科普遍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他们的这种差异是由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光教师一人的力量,难以面面俱到。在课堂中,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任务,如对产品进行完善,也可以让他们依着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深入的探究,当然还可以请他们作为教师的助手,去帮助学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慢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在今后的备课环节,我将多多注意分层次教学有关的研究探索。
第三篇:电子技能与实训教学反思
《电子技能与实训》教学反思
机电学区 丁广强
这学期教《电子技能与实训》,要求期末电子初级和中级考试,通过一学期时间的教学,以及学生对这门课学习掌握情况,做了一学期的教学反思,电子焊接主要内容是根据提供的电路图和电子元器件,在万用板上进行布局、焊接、调试,要求具有一定的布局和焊接工艺,最重要的还是电路的正确性。
电子焊接中,就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来说,让学生遵守的安全要求很高,电子焊接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和焊接要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实训前,在教室里应强调实训室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应遵守的规定,先讲要求,然后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姿模仿练习,强调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的准确性。一开始,同学们拿到电路板,就直接在电路板上布局装接,结果很多同学电路板的正反面接反,导致焊点很大,根本没有达到焊接工艺要求,有极少数的同学在练习过程中把元件丢在一旁,徒手去干,甚到有的只能集中于个别动作上,为了不使学生在操作时养成坏习惯,我们就启发学生分析图解、观看录像、反复演示,直到同学了解到个别动作对整体技术的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如何布局更加合理美观,走线更加短和方便,为下一步焊接打下良好基础,焊接时如何使焊点变得更加光滑、无毛刺,焊点大小适中。调试过程根据电路原理图,一步步分析各组成部分原理,再依次排除故障,达到正确的效果。
电子专业等级考试中,电子技能与实训课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理论学习后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技能训练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顺利适应工作岗位。
第四篇:让电子技能与实训教学更有效
单片机竞赛赛前准备
机电学区 丁广强
又到了每年的这个时候,绍兴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就要开始了,平时点滴积累大赛技能就将体现在这一刻,来自绍兴地区各个学校的参赛队也将在今天忙碌着把设备运到绍兴市比赛地点,准备明天的开赛,1.单片机设备包装及搬运
2套单片机设备要从学校运到比赛场地,设备东西繁多又重,单片机各个模块容易损坏,不能碰撞,对搬运带来麻烦,学校提供搬运车和搬运人员帮忙,对单片机模块我们还是不够放心,就找了很多泡沫盒,报纸,袋子等,将各个模块一一隔开防震,并装入纸箱中,再放在我们自己车上,2.元器件的整理
实训室电子元器件种类很多,经过多年的存放和使用,虽然把各种元器件分柜摆放了,但是每种元器件型号很多,如电阻,电容、二极管,芯片等等,每次上课需要焊接新电路图时,需要花费半节课时间去找全电路图所需的元器件,也常遇到实训室没有或用完的元器件,只能换一个电路图继续寻找元器件,或用别的元器件代替,但是替换了元器件可能会导致电路焊接调试后不成功,焊接调试就需要几节课,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为此,应把实训室所有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分类归放,当电路图需要哪些元器件时能迅速找出,甚至不耽误上课时间。把我挑选出来的15个电路图所需的元器件和实训室所有元器件分开整理摆放,平时教学时几乎很少会用到所有的器件,把需要用到的元器件放入大方格盒里,每种元器件放一起,每种元件的各种型号也按大小顺序排列,如方格盒子从左上角开始排队,依次为15个电路图所需的三极管9013、9014、9015、8050、8550,稳压二极管1.5V、3.1V、5.1V、9.1V。电阻按从小到大一一排列摆放。用本子记载电子元器件库,方便查阅有哪些元件,记载库存量,及时补全没有或用完的元器件
让课堂教学更有效,让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学习专业技能,抓住专业技能等级考试要点,学习内容主次分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焊接调试电路内容相互调谐。让学生对电子焊接技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五篇:中职院校动漫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中职院校动漫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引言:动漫产业是一个人才密集型的产业,行业的发展也伴随着对动漫人才需求的加大。但是当前中职院校在对动漫专业的教学上存在着一系列误区,因此造成了动漫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差。本文认为,中职院校动漫实训课程教学应使用“项目化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促进毕业生更好的适应企业需求。
动漫产业是一个人才密集型的朝阳产业,在当前社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在我国,由于动漫产业起步晚,因而动漫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对于动漫的需求是很大的,而这也增加了动漫企业对于动漫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动漫专业旨在培养符合企业需求,适应市场的动漫人才,但是与动漫行业内对人才需求的热情相反的是,许多中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却纷纷面临着失业、转职的状况,而这与当前中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无关系。本文针对当前中职院校动漫实训课程教学模式中的缺陷,提出改革实训课程教学模式,以更好的促进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
一、当前中职实训课程中的问题
(一)实训课程组织形式单一
当前中职院校动漫专业的实训主要是课堂实训,通常为学生自主完成,而实训老师负责相应的指导。这样的实训模式,使得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很少,因而许多学生在毕业以后无法立即投入到工作中,竞争力下降。此外,当前中职院校动漫专业的实训基地也比较落后,没有建立仿真实训室,使得学生在实训中是单独完成任务,而缺少了与其他学生的沟通,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差,综合竞争力不高。
(二)教学内容过于呆板
中职院校实训课程是动漫专业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课程,但当前中职动漫专业实训课程主要是以参考书上的各个章节为主要实训环节,而这与企业开展的项目是有很大区别的。实训课程中,教师都是依据自己设置的教学环节来进行实训,导致基础知识和实践课程不能有效的结合起来,学生不能综合的应用学到的知识,从而也不能使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这也造成了动漫专业学生的学习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离,学生在实训课程中并没有真正掌握动漫企业所需要的能力。
(三)实训考核不够严谨
中职院校动漫专业实训课程中通常都是学习各个章节内容,如Flash软件学习中,学习艺术字的制作、各种插入式动作、简单运动等都是属于不同的章节,而在学习中也是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学习,一般都是在老师示范以后,由学生进行模仿操作,最后学生将模仿的作品上交,由老师依据学生制作的内容进行评分,而这样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是没有仍和压力的。据调查,中职动漫专业的学生在课后主动练习的情况很少,学生由于没有感受到考核的压力,认为仅仅在课堂上依照老师的操作进行简单复制即可,而缺少自学的动力,这也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较少,掌握不够熟练,动手能力较差。
二、中职动漫实训课程改革探讨
(一)明确实训教学目标
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有许多动漫人才的支撑,但对于一个产业化的行业来说,具备相应职业能力的人才才是企业需要的。因此中职院校动漫实训课程的目标应为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具体包括图片处理制作能力、基础动画制作、动画加工完善等。中职院校实训教学的改革,首先应明确实训教学目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而实训教学中,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实训教师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相应的实训环节,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二)改革教学内容
实训教学是中职院校提高动漫专业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兼具丰富性与针对性。其中丰富性是指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涉及动漫制作的基本内容,学生应该初步掌握角色模型制作、灯光效果制作、动画制作、场景构建等动画制作的核心环节,在企业的具体项目中,对相应环节的制作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团队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而针对性是指应针对不同方向的学生重点教授某一部分的内容,对于二维动画制作,应重点讲解Flash、Photoshop等软件,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构图能力,能够独立完成Flash动画制作。而对于三维动画,应讲解3dmax等软件,使学生掌握三维环境下人物模型、场景搭建,相对简单的动画制作。中职教育培养的是职业化的人才,因此中职院校动漫专业实训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实训,同时也应提前告知学生本次实训的主要要求,使学生了解实训的目的,激发学习热情,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有相应的职业定位,如有的学生将岗位定位为场景搭建师、Flash动画师等,而这对于学生的就业大有裨益。
(三)采用项目法教学
中职动漫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动漫人才,而企业需要的也是那些刚毕业就可以直接加入到企业具体项目中的人才,而不是那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实践的学生。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实训课程时,应该在学生掌握基础操作以后,采用项目法教学,应该根据动漫制作的具体流程,模仿企业运作,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模拟不同的岗位,如美术原画、三维场景、三维模型、动画制作、灯光制作、后期特效等,各个小组负责相应部分的操作,使学生在实训中就了解未来岗位的主要任务。而学生也应根据自己的相应任务,使用3dmax、Premiere等软件进行相应创作,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应岗位的专业知识,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模仿能力。通过项目法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模仿未来岗位的创作,使学生提前熟悉未来岗位,加强就业竞争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企业的需要。
(四)鼓励学生在业余参与项目实践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需要保证学生进行实训的时间,但是课堂实训时间毕竟有限,而且针对性和仿真度不高,与真正的企业项目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因此需要鼓励学生在业余也要积极参与项目实践。而在业余参与项目实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校承接企业具体项目,由实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体会真正的项目与平时实训内容的差别;二是学生到相应的动漫企业去实习锻炼,在学生毕业以前,中职院校应该要求动漫专业的学生应该有不低于两个月的企业实习时间,在暑假或课余,到动漫企业去实习,一方面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尽早的熟悉企业岗位,减少工作的适应期。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动漫专业的学生,如果拥有真正的实践经历,对于企业而言,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才能更早的加入到企业具体项目中。
(五)改革实训考核体系
实训的考核不应该仅仅根据实训报告来进行,而应该围绕着整个实训模式而展开,实训考评体系要根据实训环节的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在基础知识掌握阶段,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基础操作进行考核,对于基础操作如简单动作设置等不能完成的学生应及时提醒;而在项目化教学阶段,既要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要考核学生对于项目整体的把握能力。在考核体系中,应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将考核的标准制定的客观、明确,使考核时能够做到公正合理。而通过建立实训考核体系,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动漫专业所必需的能力。
三、结语
中职动漫专业实训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为目标,通过教学改革,将实训内容与学生的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训中树立就业导向理念,使学生的学习有目标,有标准,在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最终提升动漫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中职院校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王庆茂.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育之我见[J].教学研究,2011(6).[2]陈林彬.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新闻界,2009,(4):74.[3]许千艳.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训实践之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4).(作者单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简介
乐湘云,女,湖南新田人,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