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及其一体化实现途径
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及其一体化实现途径
杨国欣 发表于《河南教育》2009年第9期
[内容摘要]德育与智育有区别也有联系,两者都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德育成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德育与智育不能实现有效地融合。因此实现德育与智育的一体化,是提高德育成效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关 键 词]德育;智育;比较;一体化;途径
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德育和智育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具有不同的特质,又具有天然的联系,两者不可分割,融为一体。然而现代教育从实践上使两者变成了相对独立的教育行为,导致了“德育由专门从事德育者实施”、“智育由专门从事智育者实施”的局面,结果不仅没有真正加强德育,反而削弱了德育,使教育的完整性受到了损害。因此,揭示德育与智育的内在关系,探讨德育与智育相融合的一体化实现途径,对加强德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育与智育的区别
德育与智育的区别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教育任务、教育功能、主要矛盾、教育难点、成效机制等方面的不同。
1、内容不同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按一定社会或阶段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是智能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从而发展受教育者智能的教育。因此,德育传授的是道德理念、道德精神和道德追求,智育传授的是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工作技能。
2、任务不同
德育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当代学校德育还要在此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使学生能够对一定的事件和行为进行敏锐地感知和评判;智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积极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育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才能。
3、功能不同
德育的功能主要有:解读功能,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了解道德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规范功能,德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道德在规范社会生活秩序方面的作用,并自觉养成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协调功能,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因此,德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协调人与人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导向功能,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积极进取等。① 智育的功能主要有:认知功能,智育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广泛学习,提高认识自然与社会的水平,提高智力水平;传承功能,智育过程也是传承人类优秀科学文化的过程,通过智育使得人类文明成果代代相传;创新功能,智育过程中除了知识和技能传递之外,教育者又将知识与技能又作为一种媒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从而不断创造出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发展功能,正是由于智育过程中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促进了科学、文化、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当然也促进了智育自身的发展等。
4、主要矛盾不同
德育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即德育不仅要解决学生的道德信仰问题,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们的道德理念、道德精神、道德规范等要求,相信这些道德要求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更要解决学生的道德实践问题,让学生形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把对道德的信仰转化为道德的实践行为;智育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知与不知”、“能与不能”的问题,即智育不仅要解决学生扎实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问题,使学生能够有效地传承人类优秀的科学文化成果,更要解决学生创造性工作的能力,使所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有用人才。
5、难点不同
德育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将道德信仰转化为道德实践,并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由于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和道德的支配,而且还受个体感性欲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于是在许多情况下便会产生感性与理性、利益与道德的尖锐矛盾冲突,这就需要强烈的道德信念、坚定的道德理想和坚强的道德意志,因此,培养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是德育中的难点所在;智育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转化为智能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发展的能力等。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的态势下,没有科学的精神和适应科学快速发展的能力,就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智育中的难点是探索与创新精神的塑造和多种能力培养。
6、成效机制不同
影响德育成效的机制与影响智育成效的机制是不同的。智育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校教育,因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科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活动实现的,学生所接受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学校教师。即便家庭、社会也会对学生的成才产生影响,但一般情况下都是与学校的教育一致的。影响学生的成才的因素主要地是学校教育,是一种同向的单维的影响机制;德育的效果确不仅仅取决于学校,因为在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影响,而且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又常常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当来自于学校的正面教育难以抵制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消极影响时,学校的德育成效就会受到削弱。因此,德育的成效机制是多维的,是由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作用构成的。所以德育的成效机制要比智育的成效机制要复杂的多。
二、德育与智育的联系 德育与智育的联系,表现为德育主导智育,德育促进智育,智育承载德育,智育融合德育,从而使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1、德育主导智育
在阶级社会中,德育体现着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是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培养的人才“为什么社会服务”、“为哪个阶级服务”、“为什么人服务”,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纵观历史与现实,那些大贤大善与大奷大恶者,在最终分野之处不在才能之大小,而在品德之高下。我国古代史学家司马光认为德与才的关系是:“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提出了道德品质是才能的统帅的观点;法国教育家拉伯雷认为:“有知识而无德性人的,是没有灵魂的人”;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就能为②非作恶愈大”;教育家蔡元培曾说:“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③。因此,在德育与智育关系中,德育是灵魂、是方向、是首位,德育对智育起着主导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在全面发展教育的统一整体中,德育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成分。德育引导着智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才社会价值的高低,主导着智育的潜力和方向。
2、德育促进智育
智育过程是一个由教学的内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认知活动等因素构成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多种能力。智育的成效,不仅取决于教师教育的效果,更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德育对智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德育所培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轨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摆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目标和理想的前提,是学生找准人生方向的保证;二是德育为智育提供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德育在与智育的结合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学”的问题,千百年来由于学习的目标、理想、追求不同,学习的动力也各不一样。只有通过德育,把学生学习与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未来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强大的、持久的精神动力;三是德育为智育提供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支持。古人讲,志不坚者智不达。在人的智能发展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欲望、兴趣、信仰等具有重要作用,对解决“愿不愿意学”、“能不能坚持”、“有没有兴趣”、“采取何种态度学”等问题至关重要,而德育中道德观念、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的培养,正是学生形成非智力因素的基石。通过德育而形成的正确思想、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习惯,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毅力和成效;四是德育教会学生正确处理“成人与成才”、“人品与学问”的关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有知识、有能力、又有人品的人,是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人,是德才兼备的人。道德教育,要让学生懂得道德品质比专业知识更重要,只有具备了高尚道德的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是社会的有用之才;五是德育能够培育学生良好的心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这些对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都是十分重要的。
3、智育承载德育
德育必须寓于智育之中,智育是德育的条件和基础,是德育实践的重要渠道、途径和手段,是德育的载体。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愚蠢的人不可能是有德行的”④,他认为,教育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只能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智育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也承载着德育,成为德育的重要的实现途径。任何教育都必须找到自己的载体,智育需要载体,它的载体就是由不同类别的课程的精心组织所形成的教学活动。同样,德育也需要载体,它的载体主要的是智育活动。尽管德育也有知识传授,但德育知识传授是有限的,德育的成效更多的不是通过自身的知识传授来实现的,更多的是通过与智育的结合,在智育的过程中,在更加丰富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实现的。失去了智育这一重要媒介,德育将会失去根基,失去生命力,德育将会变得苍白无力。
4、智育融合德育
要实现德育与智育的一体化,整个教育界都必须强化三个理念。第一个理念是“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在学生各种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学生的人生实践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毛泽东讲过:“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⑦,他还讲到:“不注意思想和政治,成天忙于事务,那就会成为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很危险”⑧。强调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仅是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经验总结所提出的要求,更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十分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问题,自上世纪末许多国家制定的教育规划中都把道德品质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如日本提出要培养“有高度文明与出色人品”的人,韩国提出要培养具有很高道德意识与集体意识的“与众共生的人”等。从更深层次上看,强调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也是由于科学技术教育的缺憾所决定的。爱因斯坦认为:“用专业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⑨。科学技术教育只有以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作保证才能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第二个理念是“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从时间和空间上看,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课堂德育,二是课余德育。课堂德育主要是专门德育课教育和渗透于各门课教学之中的道德教育。课余德育主要是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开展道德教育。两者相比,无论从教育力度、辐射面还是实际效果看,课堂德育是最主要的途径。因为课堂是学生教育活动最集中、学生持续时间最长、活动空间最大的场所,是能最有效地组织学生、能最灵活最直接开展教育的场所,是教育辐射面最大的场所。因此,所有的教师都应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将德育融于智育之中;第三个理念是“教师是德育的主力军”。全体任课教师是德育的主力军,学校各类人员中,专门从事德育教学的教师是德育的核心力量,从事其它专门课教学的教师是德育的基本力量,从事党政管理和辅导工作的教师是德育的补充力量。强调教师是德育的主力军,首先是教师的职责所规定的。古代教育家韩愈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首先就要传做人之道。其次,教师是学校德育最主要的人力资源,学生接触教师最多,特别是各类专业教师比直接从事德育课的教师、党政管理人员和辅导员要多的多。其三,教师开展德育比一般党政管理人员和辅导员更具优势,教师是通过知识传授来阐释道德问题的,因而更具影响力。
3、德育与智育一体化应建立保障体系
要实现德育与智育的一体化,将德育渗透到智育之中,核心的问题是要建立一种保障体系,其中应包括教案评价体系、学生评教体系、教育评价体系、导师制度体系、考试考核体系等内容。首先,在教案评价体系中,学校对教师备课及教案准备应提出明确的德育要求,使教师自觉把德育作为每一门课教学的基本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学校要考查教师在每一门课的教学中是否有德育的内容,是否能结合每一门课的每一部分内容,揭示出某种知识和技能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和价值;其次,在学生评教体系中,要确定教师育人评价项目,学生评价教师不仅要评价教师教学的水平,也要评价教师教书育人的情况,通过学生的评价,观察教师是否将德育渗透到各门课的教学之中;其三,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学校要把德育渗透作为整体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对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育行政部门把德育渗透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也将引导学校自身的教育评价,并督促德育与智育一体化的落实;其四,在导师制度体系中,更要特别体现导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传道授业解惑”三项任务中,始终把“传道”放在第一位,在指导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指导对象的道德修养、人格形成、思想政治倾向、心理健康锻炼以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其五,在考试考核体系中,要明确增加德育成效的内容,即便是自然科学学科的考试,除了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外,也应有少量的考查德育成效的试题,考查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获得的思想启发、价值取向、精神追求以及人生哲理等。德育与智育一体化实现途径中,还有很多操作层面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而探讨德育与智育一体化的保障体系是最根本最主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①参见王立仁《论德育的价值》,《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12期。②参见黄正平《新世纪德育与智育关系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年Z1期。
③《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5页。
④赫尔巴特《教育学讲义纲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294页。
⑤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科学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42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94页。⑦⑧《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第351页。⑨《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0页。
作者简介:杨国欣,男(1962-),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副教授,后勤集团公司总经理,从事德育、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科学研究。电话:***,邮编:471039
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说的。德育是什么,智育又是什么!
现在看来,我们的教育中,智育是不成功的,但却是有成效的。然而我们的德育简直是一败涂地。
德育为什么失败,因为我们的至于不甚成功,一个缺乏智慧的民族便不会是一个拥有崇高道德情操的民族。我们的德育,长期以来通过的是一种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灌输的内容很多又是非常理想化的,然而社会本是却并不是理想化的。以至于人踏上社会,接触了更多的事情以后,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而导致原有道德框架的崩溃。我们的民族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却为以后留下了太多的隐患。贫富差距拉大,腐败问题积重难返,社会积弊深重。最为糟糕的莫过于民族信仰的丧失。什么是信仰,信仰是对一个目标或是一种价值的持守和践履。一个没有了信仰的民族等于是没有一种全民族所共同追求并决心为之奋斗的目标与价值,那这样的民族是可悲的。
要振兴我们的民族,我们不仅仅要摆脱物质上的落后,更要摆脱我们文化上的沉重负担。中国的文化既是华光璀璨的瑰宝,又是威力无比的酱缸。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是思想的启蒙,是民智的开通。只有将全民族的思想意识塑造成为符合时代要求国民性――上进,自由、平等、开放、理性,拥有激情,活跃的,负责任。我们的国家与民族才能更健康的发展。而这一切,需要的恰恰不是德育而是智育。这种智育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文化知识,而这种智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国人不成为文盲,而且要让国人真正的意识到自己是国家与社会的主人而不是任何人的奴才。只有当我们国民的意识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我们的德育才会真正的发挥作用
3.大学是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产生新思想、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土壤,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地,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着重要的物质力量和智力支持。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推进,必然依靠大学的力量,充分发挥大学的作用,才能取得长足的进展。但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挑战,要求教育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如果要有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正视、解决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既要防右,更要防“左”,树立教育的科学发展观,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5.含义[古]∶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的团体。
大学的解释
大学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府,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它选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并以考试考核的方式检验其所学知识和技能。现在的大学一般包括一个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和数个专业学院,以及能授予学士学位的一个本科生院。大学还包括高等专科学校。
在中国古代,类似于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国学(太学、国子监)以及后来的高等书院等,是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如虞舜之时,即有上庠,“上庠”即“高等学校”的意思。不过,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和西方现代的大学存在差别,尤其官办学校以培养治理政府的仕人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为主 中西
211工程 “211工程”是我国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而实施的。它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为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准备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决策。这一工程的实施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使其立足国内,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自“九五”期间立项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180亿元,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和重点学科,改善了一批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一批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同志的号召,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当代大学教育仍然是以培养高技术的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主,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来看,这就当然决定了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最重要的目的,知识的高度同时也决定了道德的境界,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培养人格魅力的过程,所以当然以智为先。
大学教育教会我们如何运用知识来谋求发展,这是大学教育之本。可以去上网看下《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本人觉得还不错
最不济也是大学的课是专业课多于道德教育课。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你可以以此出发,
第二篇:心理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心理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内容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品德教育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品格。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适应未来竞争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但是由于在由应试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现在有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家长仍然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好坏与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把学生成绩的好坏放在首位,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只要成绩好,便可一好代全好,从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长期地存在智育、德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的误区,作为教师我们只有走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明白其危害性,才有可能在以后的教育工作和教学实践中将智育教育、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水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让学生生活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从而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
智育
误区
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品德教育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品格。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随着国际经济与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的竞争逐渐成为其核心。顺应这一潮流,我国也把素质教育提高到战略的地位。党和国家一再强调,“实施素质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势必要求未来的人才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智育能力和德育能力,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适应未来竞争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但是由于在由应试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现在有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家长仍然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好坏与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把学生成绩的好坏放在首位,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只要成绩好,便可一好代全好,从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以下本人从几个方面谈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以及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和区别
(一)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1、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给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崭新的教育理念,这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育人为本,教师不再是教育活动中的权威者、塑造者,而是教育活动中的指导者。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和不断发展,拓宽了思想品德教育所主要采用的理论灌输、说服、榜样示范、行为引导等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的功效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些渠道是共同的
两者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外,班主任工作、校园环境、团体活动这些心理教育活动和德育是共同的。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不管是传统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还是新近兴起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服务于这一总体的培养目标。如果说思想品德教育侧重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塑造,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两者需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一总体目标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理论基础不同
两者的理论依据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医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其主要理论依据。思想品德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要依据。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体目标有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是形成维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其目标就是使学生成为正常人,社会中每个正常的个体都是身和心的统一,每个个体要求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而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成为高尚之人。
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内容有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学生思维、情感、记忆和人格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潜能的充分发展;是对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和社会生活适应等各方面的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社会所需求的政治思想观点,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在学校教育中长期地存在智育、德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的误区,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将德育问题与心理问题混淆化
我们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德育问题心理化或是将心理问题德育化的两种错误的现象。有的教育者在学生出现违纪的时候,特别是经常犯同一种错误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认为:该学生会不会有心理问题?由此而放松了对学生的纪律教育,甚至对他们特批,不对他们加以严格要求。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当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出现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出现厌学情绪的时候,我们往往也是从德育方面加以考虑原因,而从未思考过学生极有可能出现的是心理问题,将心理问题德育化,从而混淆了德育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
(二)重智育轻心理教育的现象
课程改革后原本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就很大,现在却要用半年的时间上原来一年的课程, 课程更显得紧张。很多学生出现了明显的心理焦虑。但是教师只管赶进度, 管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许多授课教师不太愿意花时间去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他们只管上课,殊不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很多学校对每次的月考尤为关注, 特别是到快毕业的时候, 学生在一轮又一轮的模拟大战中苦苦挣扎着, 来自全国各地名校的试卷等待着他们去“品味”, 班主任、任课老师和领导两只眼睛只盯着学生的考试分数,哪里有时间去关注学生们的心理问题,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有25%-35%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在刚刚开办了心理咨询室的时候,老师本想没有多少学生能来,结果是门庭若市,每天都有很多学生前来咨询,这从反面说明了当前的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决不是个别现象。
(三)把德育问题孤立化
在目前的对中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很多学校习惯于德、智、体、美、劳的评价,找不到心理教育方面的评价。更有甚者,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学生的德育问题孤立化。有的班主任老师把学生的违纪问题全部归结为德育问题,他们没有从心理上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和动机,单纯地从德育上来教育学生,其收效甚微。有的授课教师一旦发现学生不想听课了,就马上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德育问题,就向学生的班主任打报告,而不与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德育问题混淆了起来。这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激化了师生矛盾。一旦出现了德育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要思考: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是否学生因成绩长期不理想而自暴自弃?或是心理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就是说我们要联系智育问题和心理问题加以考虑,而不能将德育问题孤立化。
三、上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的认识误区在现实的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危害性
(一)混淆心理问题和德育问题将严重地影响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中学生出现的是心理问题,而我们却用正面德育教育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就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针对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只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加快解决问题的进程。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对中学生教育的时候,即要将德育问题和心理问题区分开来,又要将它们联合起来来分析问题。如果将二者混淆起来,我们就难以对症下药,不能真正地教育好学生。
(二)重智育而对心理教育的忽视,将严重地影响着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激烈的竞争难免让有些心理脆弱的中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特别在将近考试的时候,学生的心理更加脆弱。我经常发现学生在考试前夕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有的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痛哭流涕,出现情绪波动过大的现象;有的学生长期睡不着觉,甚至出现头痛和神经衰弱;有的学生考试怯场,一遇到考试就想方设法逃避考试。如果我们教育者只重视智育教育,从不对学生加以心理上的关心和帮助,很多中学生的心理将变得更加脆弱和敏感,有的中学生会出现一种封闭心理,他们不愿意和外界沟通,甚至是我行我素。很显然,如果我们这样做就严重地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也影响着教育要让学生在教育中实现其生命价值的过程这一教学实质的实现。
(三)将德育问题孤立化不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中学生出现德育问题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心理原因、智育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如果仅仅对学生出现的德育问题以正面的德育教育来解决的话,很有可能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才能加快问题的迅速解决。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德育、智育的教育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因此,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作为教师我们只有走出上述存在的误区,明白其危害性,才有可能在以后的教育工作和教学实践中将智育教育、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水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让学生生活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从而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第三篇:美育的职能及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方针中讲的“德智体”是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素质而言。应当指出,“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教育”是紧密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德智体几方面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进行的教育内容和活动,即通常指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进
行的教育内容和活动,即通常指的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技术教育,简称“五育”。方针既然明确规定了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就必然要实施“五育”的内容,因此不能认为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没有包含美育和劳技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但毋庸讳言,人们对全面发展教育中“五育”内容各自的功能、地位、作用及它们之间关系在认识和实践上还有偏颇。有人提出“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将“五育”机械地割开,有人将美育片面理解为单纯的艺术教育等等,然而“五育”既各有其特定的职能,又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就美育的职能及其与德、智、体的关系作初浅的探讨。
一、美育的职能
既然审美素质教育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就应该有强
烈的审美教育的意识,充分认识美育的特殊职能。美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完善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等。美育的具体职能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1、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审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低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同样人们如果要欣赏瑰丽的大自然的美,欣赏、追求社会生活的美,探求人们心灵美的奥秘,就需要有相应的感受能力。美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和提高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
美存在于自然、社会、艺术和科学等客观事物和客观的活动过程之中。浩瀚的大海,高峻的山脉,无垠的草原,凌寒而开的红梅,粉妆玉砌的雪景,一泻千里的江水,都蕴含着美意,这是大自然的美;刘胡兰的慷慨就义,“八一”南昌起义的壮烈,天安门广场上被检阅的三军的威武,抗洪抢险中人民子弟兵的非凡表现,雷锋与日月齐光的事迹,李四光的地质之光,这些都是社会美;贝多芬的交响曲,达·芬奇的绘画,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是被世界公认的艺术之至美;科学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美的。我们学生的生活中同样无处不在存在美:“您好”、“谢谢”、“再见”、“请”等的语言美;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行为美,干净、整洁、绿化了的环境美;诚实热情、遵纪守法、开拓进取、乐于助人的心灵美,都是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实践。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线条、形体、色彩、表现方法的知识、技巧,必须训练他们的视觉器官,提高其视觉感受力;要让学生学会识谱,懂得节奏、旋律,提高他们发音、吐字等表现声音之美的能力,必须训练他们的听觉;引导学生接触英模人物的事迹,领略名山大川的奇异风光,参观科技成果的展览……都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人类生产劳动的伟大。革命斗争的壮丽,科学发明的喜悦。对于中学生来说,心理正趋于成熟时期,对美的感受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唯有能够感受美,才能谈利上鉴赏美和创造美。
2、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美育的又一职能,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地鉴赏美丑的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判断事物的美和丑,并且不断提高鉴赏美的水平。这种对于事物美丑的鉴别力,同样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只能在日常教育活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人们常说,“爱美是人的天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事实表明有爱美之心,并不等于就有了美学修养。世界纷繁复杂,中小学生往往分不清真假、善恶和美丑,有的盲目崇尚“哥儿们义气”,有的盲目模仿影视中的暴力动作,有的盲目追求“流行”。由于缺乏对美应有的鉴别力和鉴赏力,难免会出现美丑颠倒,是非混淆的情况。况且由于人们的生理基础,心理素质,文化教养,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在各不相同的审美情趣中不但有高下之分,而且有健康与病态,进步与落后之别。凡此说明,对中小学生确实需要通过美育教育培养他们正确地鉴别美丑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使人们树立起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从而满怀激情地去追求应该追求的美。
第四篇:谈音乐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谈音乐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摘 要:如果老师在上课时开始用明快、优美的乐曲引导学生进入教师,小朋友在乐曲的伴奏下做各种合拍的动作,极富生气。听琴入室时的律动,使小朋友在上课一开始即处于感知音乐美之中。老师还可以在发生练习、视唱练习时配上合适的动作,使音乐教学更有生气。也可以为一些歌曲编配动作进行歌曲表演。
关键词:小学音乐 德语教学 智育教育
音乐”与“幼儿”几乎是同步的语汇,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成人也经常用音乐来抚慰教育小孩。教育家们也非常重视音乐的教育作用。孔子提出的六艺中有音乐。音乐是声音艺术,他的力量是巨大的,之所以巨大是因为音乐能穿透感性、理性的重重壁垒直接震撼人们的心灵。节奏是音乐的骨骼,离开了节奏,旋律也就不存在了。因而,在音乐课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其节奏感,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和灵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能力。音乐教育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地进行音乐教学改革。
一切美好的音乐作品都具有这种强大的感染力。我们在欣赏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时,感情激动,认为这是人间奇迹。感情虽是无形的,捉摸不到的,但它在人们的生活中都具有极大的作用,它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在每周一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上,学生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就是凭着这种精神,我们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还建立起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支柱。改变了我国落后的面貌,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教学生唱绿色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等歌曲时,使学生从这优美的旋律中真正体会到祖国的山青、水秀、人美,增进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
学生期正是情感由高级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开始逐渐的发展,富有情感性的音乐艺术能促进学生情的发展。因此,以音乐为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容易得到良好,长期的效果。音乐教育不仅对德育有直接影响,跟智育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学生若有机会经常进行音乐活动大脑右半球就能处于积极状态,获得良好发展,从而使整个大脑左、右两半球能在互相沟通、互相联系,紧密合作的情况下,增进其机能,为心理活动,智力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特殊艺术形式――歌曲、乐曲,促进儿童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音乐是通过声音的表现力,来抒发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愿望和情感。借专传情是音乐教育的特殊手段,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
因此,把音乐教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音乐教育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浅谈以下几点:
一、寓教于乐,激发激情。
在音乐教育中,在发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的同时,进行寓教于乐,是把音乐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手段。如我在教《快乐的旅行队》这一首歌时,一开始就把整首乐曲从头至尾用录音放一遍,这首乐曲自始至终由该调主和弦中1、3、5三个骨干音组成。但由于节奏变化较多,不仅没有单调、平淡之感,而且更加明朗,富有神彩。特别是模仿性的二部合唱,更增加了欢快活泼的气氛。这样用录音一放,学生一开始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学生随着整首欢快、活泼的乐曲去观赏祖国大自然美丽的景色,逐步激发儿童的激情,使他们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种观赏祖国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愉快心情,与此同时教育他们要更加热爱祖国的大自然。
二、寓德于教,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目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时期,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现阶段的青少年,在若干年之后即将成为社会中的主力军,成为创造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因此,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首先应提高青少年一代的科学文化水平。其中音乐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少年儿童共产主义的品德、情操和意志。
在音乐教育中,我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音乐教育和德育的重点来抓,做法是在“渗透”二字上下功夫。我在教学生唱歌曲,结合歌曲的节奏和流畅、优美的旋律,配合歌词内容,激起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如有位老师在教授《哈达献给北京城》一课时,就充分借助了舞蹈功能。老师以优美的舞姿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在学会前进步、后退步、三步一抬、踢踏步、旋子步、甩袖、献哈达等西藏舞的基本步法和基本动作后,边唱边舞。鲜明的民族特色,使学生情绪处于热烈、欢快的气氛中,充分感受了西藏人民的感情。
整首歌曲始终以景带情、情景交融,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这堂课,把音乐教育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又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
总之,音乐的教学方法尽管很多,各有其妙,但创情设景使音乐的情景交融,应该说不失为音乐教学的一种好方法。我们音乐老师的任务就是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去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以上所谈,是自己多年音乐教研工作中的肤浅体会,敬请同行们斧正。
第五篇:关于德育和智育的一些思考
关于德育和智育的一些思考
一、抛出这一主题的立意是什么?
1.德育和智育在学校教育中是最为重要的两块内容。(解决外人质疑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问题)人的一生有重要的二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学校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做事的能力。从学校的责任和义务来说,学校教育给学生成长和发展中提供基础性、习惯性的支撑。德育和智育尤为重要。
2.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看待德育和智育,更不能把二者切割开来。(解决德育和智育谁更重要的问题)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独立相互依存,具有同等重要的教育内容。
3.如何科学地去推进这二项内容,并把握二者关系是这一主题的中心立意。
二、思考这一主题的角度有哪些? 1.外延和内涵。
德育不单单是道德教化,智育并不能纯粹是知识传授。德育:道德品性、行为、人格自我控制力 智育:知识思维、能力、素质自主学习力
即内涵不断丰富,增加了深度。外延不断拓宽,增加了宽度。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2.问题的解决
德育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性和实效性 智育要解决的问题是:科学化和系统化 德育存在的问题:
(1)载体、手段、方法、活动、抓手等等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往往是为活动而活动,往往是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2)不了解学生成长的节点、敏感期、冲突期,没有认真分析,没有专业化思考,只凭感觉,凭经验,想当然。
(3)说教的多,批评的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多。缺乏精心设计,缺少专题研究和推进。
(4)没有形成处处有德育的共识,没有形成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机制,没有构筑成“教书育人”的场景。教学存在的问题:
(1)强抢学生时间,乱发练习资料。(2)过多关注教师的教,很少关注学生的学。
(3)不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缺乏专业化思考,凭感觉,凭经验,想当然。
(4)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不激发出来,学生学习的潜能不能爆发出来,要取得学科高质量难乎其难!3.重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激活学生、挖掘学生潜力、开发学生潜能。六句话:
(1)凡是学生能做的事,你老是就不要去替代。如果替代了,你这是剥夺了学生的权利,压抑了学生的才能,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思想。(2)有些事,试着让学生做,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3)我们的学科质量提高不上来,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动起来,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学生的潜能没有挖掘出来。
(4)学生主动要求做十道题,和学生被动去做十道题,其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5)德育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管理最重要的任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6)基础要靠教,行为要靠训,接下去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了。教师要从灌输、说教中解脱出来,设计引领,创设情境,提供平台,推动自主。
北京中小学生养成教育规范出炉,给自家孩子存一个吧!
今天,“教育那些事儿”来和大家说说养成教育的事儿。之前,北京市教委下发了《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其中,很多北京市中小学生各个年级段的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值得家长们看看,可以直接拿来当做生活中教育孩子的规范。
北京市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学段重点目标(试行)
小学1-2年级
思想情感:升降国旗时脱帽、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会会唱好国歌,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文明礼仪:外出与回家时主动与家人打招呼;见到师长同学,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主动问好;不说谎。
遵纪守法:按时上学,积极学习遵守校规、班规和家规;公共场合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购物、乘车自觉排队。
学习求知: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发言,努力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乐于探索求知,养成读书习惯。
生活卫生:初步养成早睡早起习惯,讲究卫生,衣着干净整洁,学会把自己的物品收放整齐。
健康安全:读、写、坐、立、行姿势正确;饮食卫生,认真学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乐观向上;有一定的安全自护意识。
勤俭环保: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爱惜学习和生活用品;水龙头随手关紧,不用灯时随手熄灭,用餐不剩饭和菜。
志愿服务:初步了解社会;学会承担必要的班级劳动;尝试体验公益劳动,了解志愿者和志愿精神的内容。小学3-4年级
思想情感:升降国旗时脱帽、肃立,少先队员行队礼,会唱国歌,声音宏亮洪亮,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文明礼仪:关心父母健康,听从父母教导;礼貌回答老师的问题;与同学互相帮助,文明交往;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好;说话和气、耐心倾听,衣着得体,举止文明。
遵纪守法:学会用班规、校规解决小纠纷;遵守规则,活动有秩序;遵守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
学习求知:课前做好准备,上课认真听讲,细心观察,勇于提问,按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一定自主阅读能力。生活卫生:按时作息,合理饮食;爱惜、保护环境卫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健康安全:有生活安全常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初步的安全自护能力,懂得生命的宝贵。
勤俭环保:主动学习劳动技能;合理使用零花钱,节约用水、用电,爱惜粮食;保护环境,学会垃圾分类,善待动物、爱护植物。志愿服务:关心学校、社会,积极承担班级劳动;了解志愿者服务内容,热情参加志愿服务,乐于助人,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小学5-6年级
思想情感:尊重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标志,了解国家安全基础知识,喜欢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崇敬英雄模范,学习榜样。文明礼仪:主动与父母交流,礼貌回答问话;理解和正确对待师长的教诲,知错就改;尊重同学,与同学真诚合作、互助;对待客人友善得体,热情大方。
遵纪守法: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不拥挤;参观、出游守规则、讲秩序,文明观演观赛;根据师长要求,合理控制使用手机及上网时间,健康使用互联网。
学习求知: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计划性强;能够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爱好广泛,乐于科学探索,积极发表见解。
生活卫生:饮食起居有良好习惯,注重个人和公共卫生;做事有计划、讲效率;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健康安全:合理饮食;养成锻炼习惯,培养运动兴趣;珍爱生命,遇到困难和挫折积极面对,自信、有毅力;具有一定的自护、自救能力。
勤俭环保:积极承担家务劳动,珍惜劳动成果;自觉节约资源,倡导绿色健康生活,热爱和尊重大自然。
志愿服务:热心公益,初步具有担当自主劳动的意识和劳动能力;积极参与孝亲、尊师、敬老、爱幼、助残等志愿服务,乐于承担班级、校园、家庭、社区义务劳动任务,具有社会责任感。初中 思想情感:了解党史国情,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心时事政治。
文明礼仪:体谅父母辛苦,主动与父母沟通;与人交往热情大方得体,平等宽容,尊重他人隐私。
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维护社会道德规范、公共秩序和法规;爱护公共设施;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守时守信;文明上网。
学习求知:学会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有兴趣特长;乐于实践,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用结合。
生活卫生:合理饮食,科学安排作息,注意劳逸结合;穿戴整洁、得体;保持居住环境整洁;能够管理好个人生活,掌握基本的劳动、生活技能。
健康安全:客观认识自己,懂得接纳、欣赏他人;形成自主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重视安全防范;拒绝烟酒,远离毒品。
勤俭环保:消费适度,生活不攀比;节约资源,绿色出行;爱护公共财物,维护环境卫生;具有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志愿服务:勇于担当,具有主人翁精神和良好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学会诚实劳动;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高中
思想情感:熟知党史国情,掌握国家安全基础知识,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具有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树立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志向。
文明礼仪:感恩父母,自觉为父母分忧;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注重仪容仪表,保持良好形象。
遵纪守法:遵纪守法,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和权利;力所能及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自觉遵守网络伦理道德,注重信息安全。学习求知:形成跨学科学习、可持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能反思、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面对问题能辩证分析、独立思考,做出理性判断。
生活卫生:生活方式健康阳光,能够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健康安全: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坚韧乐观的品质,能够根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拒绝烟酒,远离毒品。
勤俭环保:积极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不断提高多角度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关注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能初步提出创新性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志愿服务:社会责任感强,掌握比较丰富的劳动知识和比较娴熟的劳动技能;尝试进行创造性劳动;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以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参与志愿服务,助人为乐、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