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学校教育中智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
浅谈学校教育中智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不仅要向抱有求知欲的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要向他们讲解产生这些知识的精神因素。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既要用知识充实学生的头脑,也要点燃他们的心。”的确,学科教学不能以狭隘的眼光审视,而应该站在人生的高度思考,首先涉及到最核心的问题,学科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精神的教育。“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者三乐也”。后来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做善也”。说明教育是以育人为善为目的的活动。我们现在认为,教育在最广义上讲的是指一切培养人和影响人的活动,无论其有无组织、有无系统。比如看电影、电视、旅游,参观都属于教育。而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材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获得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技能。从这个层面上看教学从属于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性,对学生身心健康,文化知识,技能水平有影响的活动,当然属于教育活动。
这里包含人们通常说的德育和智育两个问题,这是学校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首先,我们要先来明确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一是目的上的相辅关系与形式内容上的相融关系。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因此,我认为德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而智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道德修养与知识技能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古话说:“既读孔孟之书,必达周公之理”,想来说的就是“书”与“理”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的道理。用现在最新的理念来理解二者的关系就是“科技以人为本”。任何丧失了伦理道德的科技终将失去它“第一生产力”的光荣称号,而任何伦理道德的实施没有科技也如纸上谈兵。那么二者之间有着这样必然的联系,也就必然有着明显的切点,这切点就是健全的心理和人格。目的上的相辅相成不代表在教育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和一致。事实是,德育和智育工作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是不完全一致的。在很多时候,德育工作要在特殊的场合以特殊的形式来完成,而智育工作绝大多数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德育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智育工作的内容则以知识技能为主。但这并不是说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完全脱离,其实,他们在内容和形式上是相互融合的。
许多缺乏教育经验的青年教师经常把教学和德育工作割裂开来。这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只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视所授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只重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形成与培养。反映在德育工作中就是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纯理论化、书面化。
二是德育与智育工作在局部上可能是矛盾的,但在整体上是统一的。
哲学上认为,两个事物之间往往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好比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对人民的民主与对敌人的专政的统一;又比如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而至孝无外乎对祖国和民族的忠诚,从这点上看忠与孝又是统一的。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今天探讨的是学校德育与教育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某一时期的矛盾是难免的,限于现有的中国教育体制,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一对矛盾。但从整体上来看,德育与智育是统一的。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从他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接受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对于一个社会的公民来说,从
他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他就同时接受着工作业绩与为人处事两方面的考验,二者同等重要,不分彼此。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教育与教学的脱离甚至是不合拍,就意味着她的教育是失败的,因为教育就是培养人才,任何培养不出人才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而人才既要有着高水平的知识又要有着崇高的品格。任何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三是德育和智育在学校教育中是并重的关系。
学校是教育机构,是专业的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所以,教育者们本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把学生当成是劳动对象。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工作方法和步骤,在教育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指定的步骤进行教育,不会因为某种感情因素而放弃教育计划。但家庭和社会不同于学校,特别是家庭。他们更多的教育行为是不符合教育原则的,也更不会制定什么教育计划。他们的教育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为主要衡量标准,他们的教育会受到感情因素的强烈干扰。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关心,但对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思想品德却不闻不问,甚至老师因此请家长他们还不理解。社会上这样的风气仍然很盛,考上重点高中似乎是一个初中生唯一合格的标准。这样重智育轻德育的家庭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大相径庭,势必造成学生思想品质和人格上的缺陷,导致高分低能,拿着文凭却找不到合适岗位的现象。
当今人类社会,知识“爆炸”,科技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人才竞争和经济竞争十分激烈,引起人们对教育中智育的极端重视。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诸育”中,智育的地位超然上升。对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中心”的含义没有正确把握,错误的把“以教学为中心”等同于“以智育为中心”,并以“中心”代替了“核心”。实际上其所谓“中心”是指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主环节,即班级授课形式——课堂教学。而作为学校教育“中心环节”的课堂教学科目的多样性设置就决定了教学内容不单是智育。如政治、体育、音乐、美术等课堂教学,就非以智育为主。依此类推,不难明白智育不是教学的中心。“教学为中心”与“德育为核心”不是矛盾的,是辨证统一的。德育的主阵地恰恰就是作为教育中心环节的教学。在这个“中心环节”实施过程中依然必须遵循围绕“以德育为核心”的正确规律和教育原则。许多版本的《教育学》也早已明确提出学校教学(任何学科)须落实的“三项基本任务”即思想品德、知识和能力培养。教书是为了育人,读书是为了做人。所以无论任何学科教学都必须以德育为首,以德育为 核心,为目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德育”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有强调意义的是,德育与教育中其他各“育”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德育居于突出地位;其他各“育”均从属于德育,都只是教育的手段,它们相互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应当正言:不是“德育服务于智育”,而是“智育必须为德育服务”。固然,德育离不开“诸育”。智育同样不能与“诸育”分离,尤其离不开德育的先导作用和核心目的性;否则智育必致残缺,更何谈其质量?需要表明的是,这绝不只是单纯的强调德育。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诸育”皆不可偏废。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做到“德育为先”,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然而残酷的教育教学现实仍在变本加厉地削弱德育,孤立、片面甚至是揠苗助长式地抓智育,这怎能不事与愿违?其实智育中也蕴涵极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但在现实教学中,极端偏执于知识与技能传授,轻视了品德培养,从而削弱了教育赖以支撑其生命内动力的核心作用。正因为如此未能激发受教育者内在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干扰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阻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乃至包括物质文明在内的全社会综合、和谐的发展业已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十分重视“德育”对教育乃至对整个社会综合、和谐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内在巨大能动作用。因为受教育者优良的思想品德在持之以恒的教育下一旦形成,即化作心灵内部道德环境。在这种积极向上的内部道德
环境的影响下,受教育者必将继续发展和提高其思想品德。积极向上的内部道德环境是一种能动的力量,赋予受教育者以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之能自觉地提出自我思想品德修养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标和方法,并努力付诸实现。这种内部道德环境的形成,就是德育过程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正是学校教学历来倡导的外因转化为内因的“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本文结合语文教材谈谈中学语文中的德育教育。
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教师要善于因文释道,使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
一是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2.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更有一些学生带回家和家人欣赏,说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尤其是像顺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大多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或者别墅,条件是好,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
二是美德教育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
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三是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
治,促其转化。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
智育与德育的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的热情,更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播下的火种,不只是用打火石临时打出来的,而是在他的思想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燃烧着的,惟有在这种情况下,他才会点燃学生的思想之火。”“教育者对少年的心灵施加意志影响的艺术在于,要使少年在了解自己职责的同时,愉快地自己对自己下命令,自己对自己提出要求;要使您,一个教育者,用人的责任感的道德美来吸引和鼓舞少年,要有一种严厉的、必须无条件服从的纪律,这种纪律与鼓吹宽恕一切和抽象善行是势不两立的,并且要使这种纪律成为少年的自我肯定和他本人的道德力量的一种表现。”
第二篇: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
关于运用各门课程德育资源
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的方案
为了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园教师,我校就如何运用各门课程资源,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简称“三级”课程,是国家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据,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严格执行《中等幼儿师范教育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所有规定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文化课程,音乐、体育、美术等技能课程,教学教法、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活动课程。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学科大讲堂和经典诵读。课表一经制定,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变更,不得随意换课或者改上其他课程,确保每一门课、每一节课都能按照课程计划落实。
二、突出德育为先地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课程计划中,一年级每周开3节品德与生活课,二年级每周开2节品德与社会课,要求教师充分运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精心备课和撰写教案,认真上课,充分开展体验性活动,让学生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年级每周开出一节班队活动课,作为少先队活动的阵地,开展主题教育;每年级每周各开出1节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中热爱劳动、关心他人、热心社会,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加强学科德育渗透
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道德教育、孝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阶段德育的核心,德育因素或蕴含于教材中,或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过程,或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本身。因此,实施学科德育渗透有三条途径:一是具体内容的直接渗透;二是思想方法和观点的渗透;三是结合课堂和学生实际的随机渗透。各学科进行德育时,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二是教学方式的水乳交融,即在传授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避免单纯的说教。我们反对纯技术性的学科教学,也反对将其他学科课上成品德课,从而失去了学科本位。
四、充分挖掘德育资源
作为教师,应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善于利用本学科教材挖掘德育资源。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挖掘学科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备课时应深钻教材,于平凡处发现闪光点,于肤浅处提炼深刻点,努力寻找其中的育人契机;二是挖掘教学内容外的德育因素,如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寻找与教材类似的或起补充、拓展作用的资源;三是挖掘第二课堂的的德育因素。利用早自习、午自习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或读报、听广播,了解时事新闻;支持每周的升旗仪式,为主题教育和活动开展提供足够时间;重视阳光体育锻炼和眼保健操,开展各类运动会,关爱学生身心健康;鼓励学科组举办学科节,如语文的诵读与演讲,数学的生活数学竞赛和玩转魔方,音乐的合唱比赛和器乐比赛,美术的绘画比赛和书写比赛等。
五、重视综合学科教学
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学科(语文、数学、英语),要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努力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让学生得到一流的智育;对于其他的综合课程,要加以重视。首先是保证每门课、每节课都开设,都上好;其次是建立完善学科组制度,在原有科学组、体育组、美术组、音乐组的基础上,增加电脑组、思品组,让综合学科尽可能专职化、专业化,有利于凝聚组内智慧,形成“我的学科我能行,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更加全面、专业、快乐的美育和体育。第三是尽力上好综合实践活动,发挥其综合性的优势,让学生的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得到协调发展。
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生命乐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有效教学逐步过渡到追求更为高效的课堂。要营造“和谐”的课堂生态,做到组织教学有序、纪律严明,倡导民主的师生关系,营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手常举,口常开,脸通红,眼发光”成为一种常态;要达到“本真”的教学状态,学科教学特色明显,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扎实的发展,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关注,得到成长;要提倡“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科学处理“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探究学习的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要切实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纠正唯智育的倾向。在作业训练方面,提倡少练精练,作业尽量当堂完成练习,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推行考前三天不布置家庭作业,节假日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代之以实践体验类作业;使作业逐步向“布置科学、题型多元、质量结合、注重创意、批改规范”方向迈进。组织好“作业布置与批改”交流分享会,在交流中学习,吸纳,提炼符合班级和自身教学实际的行之有效的作业布置方法。通过多种措施,让学生学得既扎实又灵活,既轻松又快乐,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以上要求,希望全体老师认真学习,悉心领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切实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学校教育与德育
学校教育与德育
要讨论德育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何为德育?德育是指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的教育。政治思想由社会制度的性质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思想具有明显的目的而进行不同的思想宣传。道德品质又叫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它是指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品德和道德是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德。道德是以国中社会现象,在集体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便产生了协调行为的准则。人们不仅根据这些准则去评论一个人,而且根据这些准则来支撑自己的行为。一个人按照他所处的社会集体的行为准则去行动时,他的行为就合乎道德;反之,就是不道德的。许多人的个人品德构成影响着社会道德。一个人的道德好坏是以公认的道德准则来衡量的,总是从社会生活中去找原因的。以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政治思想形成与道德品质的好坏与社会是分不开的,所以德育与社会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个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德的形成是从儿童开始的。德育工作需从儿童开始,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德育起主导作用。社会文化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纷繁复杂的,带有许多的偶然性,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带有相当程度的自发性。学校教育按照社会的要求,选择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精心组织后传授给儿童,使儿童的社会化由无组织的自发状态过渡到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的活动状态,因此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诸因素起主导作用。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根据预定目的和自身规律连续而有效地实施系统的教育影响。学校是儿童和同伴交往的重要场所,他们在学习和活动中形成友谊,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通过相互深化、示范和自居作用的过程,同伴之间彼此社会化。
在现代社会,接受信息教育已成为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校教育可以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按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要求,按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儿童逐步掌握人类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行为规
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社会所期望的成员。
学校教育对儿童德育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师角色、学校校风、同伴交往等方面。
学校教育活动对儿童施加影响是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中介的。教学内容是实施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教学内容实质上是一种文化选择的结果,是对全部社会文化的一种不断的提炼、浓缩和序化,反映了社会历史条件下生产技文化发展的水平,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对人的客观的要求。教学内容不仅向学生解释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的灌输,更主要的为儿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例如,历史教材中有关史实的叙述、分析,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高年级学生从中知道了祖国的过去,知道了长城的伟大,知道了四大发明对世界闻名的影响,他们为祖国过去的辉煌而骄傲。同时,他们也知道中国近百年屈辱的历史。《圆明园的毁灭》激发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痛恨,为国家受到磨难而悲伤。从香港回归,他们了解中国巨龙的腾飞,为祖国的发展而高兴。他们把自己的荣辱与祖国的命运连在了一起,爱国主义思想逐渐形成。语文教材中对人物的刻画,对自然影响的描述,歌颂了人间的真、善、美。特别改革后的语文教材,中心更加明确,如:《狼牙山五壮士》、《圆明园的毁灭》、《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山中访友》、《遨游汉字王国》„„等不同类型的文章,向学生全面地、系统地、有意识地传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及对父母,对自然的热爱情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效仿的模式及道德的启示,促进了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学校教育中又以教学内容对德育的影响最大。
在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施以影响的诸因素中,教师的作用是最积极的、最重要的,教师是对儿童进行社会化的专职实施者。教师不仅通过言教有意识地、系统的实施对儿童的教育影响,而且以自己完整的人格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学识、才能、诲人不倦的精神,会感染激励学生对知识、事业的渴望和追求;教师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对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产生敬仰的心情,愿意接受教师的要求,将教师作为自己心目中的楷模和表率加以效仿,把体现在教师身上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品德。品德是个性的一
部分,品德是习得的。
校风是学校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集体通过培养和继承而长期形成的,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校风和精神面貌。校风对儿童品德的影响表现在: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无声的行动命令。儿童进入学校后,在良好校风的感染下,能比较自觉的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采用符合学校教育要求的大众行为方式。校风对一种不成规章个体的品行作出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鼓励或制止。在校风的行为导向作用下,学生逐步接受并适应团体规范。良好的校风能陶冶师生的心灵,鼓励上进,抵制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学生逐渐养成与学校教育目的相符的,被认为是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学校是学生与同伴交往的重要场所,他们在学习交往中形成友谊,通过相互强化、示范和自居作用的过程,同伴之间彼此社会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同辈的交往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学校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它要为社会培养能维护本国利益的各种人才。它的德育标准与本国的利益相联系。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绝不是决定作用。一个道德品质的形成还受社会文化,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全民素质,社会道德风尚制约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能促进全民素质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提高。为提高社会道德风尚,学校教育工作还任重道远。
孙庭伟 2014、6、16
第四篇:关于德育和智育的一些思考
关于德育和智育的一些思考
一、抛出这一主题的立意是什么?
1.德育和智育在学校教育中是最为重要的两块内容。(解决外人质疑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问题)人的一生有重要的二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学校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做事的能力。从学校的责任和义务来说,学校教育给学生成长和发展中提供基础性、习惯性的支撑。德育和智育尤为重要。
2.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看待德育和智育,更不能把二者切割开来。(解决德育和智育谁更重要的问题)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独立相互依存,具有同等重要的教育内容。
3.如何科学地去推进这二项内容,并把握二者关系是这一主题的中心立意。
二、思考这一主题的角度有哪些? 1.外延和内涵。
德育不单单是道德教化,智育并不能纯粹是知识传授。德育:道德品性、行为、人格自我控制力 智育:知识思维、能力、素质自主学习力
即内涵不断丰富,增加了深度。外延不断拓宽,增加了宽度。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2.问题的解决
德育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性和实效性 智育要解决的问题是:科学化和系统化 德育存在的问题:
(1)载体、手段、方法、活动、抓手等等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往往是为活动而活动,往往是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2)不了解学生成长的节点、敏感期、冲突期,没有认真分析,没有专业化思考,只凭感觉,凭经验,想当然。
(3)说教的多,批评的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多。缺乏精心设计,缺少专题研究和推进。
(4)没有形成处处有德育的共识,没有形成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机制,没有构筑成“教书育人”的场景。教学存在的问题:
(1)强抢学生时间,乱发练习资料。(2)过多关注教师的教,很少关注学生的学。
(3)不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缺乏专业化思考,凭感觉,凭经验,想当然。
(4)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不激发出来,学生学习的潜能不能爆发出来,要取得学科高质量难乎其难!3.重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激活学生、挖掘学生潜力、开发学生潜能。六句话:
(1)凡是学生能做的事,你老是就不要去替代。如果替代了,你这是剥夺了学生的权利,压抑了学生的才能,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思想。(2)有些事,试着让学生做,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3)我们的学科质量提高不上来,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动起来,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学生的潜能没有挖掘出来。
(4)学生主动要求做十道题,和学生被动去做十道题,其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5)德育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管理最重要的任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6)基础要靠教,行为要靠训,接下去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了。教师要从灌输、说教中解脱出来,设计引领,创设情境,提供平台,推动自主。
北京中小学生养成教育规范出炉,给自家孩子存一个吧!
今天,“教育那些事儿”来和大家说说养成教育的事儿。之前,北京市教委下发了《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其中,很多北京市中小学生各个年级段的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值得家长们看看,可以直接拿来当做生活中教育孩子的规范。
北京市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学段重点目标(试行)
小学1-2年级
思想情感:升降国旗时脱帽、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会会唱好国歌,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文明礼仪:外出与回家时主动与家人打招呼;见到师长同学,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主动问好;不说谎。
遵纪守法:按时上学,积极学习遵守校规、班规和家规;公共场合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购物、乘车自觉排队。
学习求知: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发言,努力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乐于探索求知,养成读书习惯。
生活卫生:初步养成早睡早起习惯,讲究卫生,衣着干净整洁,学会把自己的物品收放整齐。
健康安全:读、写、坐、立、行姿势正确;饮食卫生,认真学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乐观向上;有一定的安全自护意识。
勤俭环保: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爱惜学习和生活用品;水龙头随手关紧,不用灯时随手熄灭,用餐不剩饭和菜。
志愿服务:初步了解社会;学会承担必要的班级劳动;尝试体验公益劳动,了解志愿者和志愿精神的内容。小学3-4年级
思想情感:升降国旗时脱帽、肃立,少先队员行队礼,会唱国歌,声音宏亮洪亮,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文明礼仪:关心父母健康,听从父母教导;礼貌回答老师的问题;与同学互相帮助,文明交往;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好;说话和气、耐心倾听,衣着得体,举止文明。
遵纪守法:学会用班规、校规解决小纠纷;遵守规则,活动有秩序;遵守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
学习求知:课前做好准备,上课认真听讲,细心观察,勇于提问,按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一定自主阅读能力。生活卫生:按时作息,合理饮食;爱惜、保护环境卫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健康安全:有生活安全常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初步的安全自护能力,懂得生命的宝贵。
勤俭环保:主动学习劳动技能;合理使用零花钱,节约用水、用电,爱惜粮食;保护环境,学会垃圾分类,善待动物、爱护植物。志愿服务:关心学校、社会,积极承担班级劳动;了解志愿者服务内容,热情参加志愿服务,乐于助人,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小学5-6年级
思想情感:尊重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标志,了解国家安全基础知识,喜欢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崇敬英雄模范,学习榜样。文明礼仪:主动与父母交流,礼貌回答问话;理解和正确对待师长的教诲,知错就改;尊重同学,与同学真诚合作、互助;对待客人友善得体,热情大方。
遵纪守法: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不拥挤;参观、出游守规则、讲秩序,文明观演观赛;根据师长要求,合理控制使用手机及上网时间,健康使用互联网。
学习求知: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计划性强;能够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爱好广泛,乐于科学探索,积极发表见解。
生活卫生:饮食起居有良好习惯,注重个人和公共卫生;做事有计划、讲效率;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健康安全:合理饮食;养成锻炼习惯,培养运动兴趣;珍爱生命,遇到困难和挫折积极面对,自信、有毅力;具有一定的自护、自救能力。
勤俭环保:积极承担家务劳动,珍惜劳动成果;自觉节约资源,倡导绿色健康生活,热爱和尊重大自然。
志愿服务:热心公益,初步具有担当自主劳动的意识和劳动能力;积极参与孝亲、尊师、敬老、爱幼、助残等志愿服务,乐于承担班级、校园、家庭、社区义务劳动任务,具有社会责任感。初中 思想情感:了解党史国情,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心时事政治。
文明礼仪:体谅父母辛苦,主动与父母沟通;与人交往热情大方得体,平等宽容,尊重他人隐私。
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维护社会道德规范、公共秩序和法规;爱护公共设施;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守时守信;文明上网。
学习求知:学会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有兴趣特长;乐于实践,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用结合。
生活卫生:合理饮食,科学安排作息,注意劳逸结合;穿戴整洁、得体;保持居住环境整洁;能够管理好个人生活,掌握基本的劳动、生活技能。
健康安全:客观认识自己,懂得接纳、欣赏他人;形成自主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重视安全防范;拒绝烟酒,远离毒品。
勤俭环保:消费适度,生活不攀比;节约资源,绿色出行;爱护公共财物,维护环境卫生;具有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志愿服务:勇于担当,具有主人翁精神和良好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学会诚实劳动;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高中
思想情感:熟知党史国情,掌握国家安全基础知识,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具有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树立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志向。
文明礼仪:感恩父母,自觉为父母分忧;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注重仪容仪表,保持良好形象。
遵纪守法:遵纪守法,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和权利;力所能及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自觉遵守网络伦理道德,注重信息安全。学习求知:形成跨学科学习、可持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能反思、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面对问题能辩证分析、独立思考,做出理性判断。
生活卫生:生活方式健康阳光,能够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健康安全: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坚韧乐观的品质,能够根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拒绝烟酒,远离毒品。
勤俭环保:积极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不断提高多角度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关注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能初步提出创新性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志愿服务:社会责任感强,掌握比较丰富的劳动知识和比较娴熟的劳动技能;尝试进行创造性劳动;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以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参与志愿服务,助人为乐、服务社会。
第五篇:如何改革中小学德育和智育
如何改革中小学德育和智育,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品行的儿童?
广义的德育内容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而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教育。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智育一般是指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教育。德育和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常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这种不协调的关系导致了以下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提出来以后,虽然对学校当中的应试教育提出了批判,但应试教育的模式不可能完全消失。这种情况就必然会导致重智育和轻德育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为了读书而读书,缺乏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在面对困难时抗挫和抗压能力欠缺等等。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也重视智育的培养,将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判学生的准则,忽视品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2.德育和智育脱离
在现代教育的实践中,常常把德育和智育的培养分离开来,使两者变成相对独立的教育行为,损害了教育的完整性。由于德育和智育在学科内容和教育形式上的侧重点不同,其内在联系不能得到充分揭示就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分离。如在德育的教育过程中,往往陷入形式化、纯理论化、书面化的误区;忽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在教学管理上也将德育和智育脱离开来。很多班主任都兼任学科教师,因此本应该承担大量德育任务的班主任却常常因智育工作所累而减少德育工作的投入。长此以往,“学校德育处-班主任-学生”这一德育工作模式将成为一种形式化。德育处的职能实际上已被架空,沦为只负责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这种职能的设置,给学校智育与智育的分离创造了条件。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德育和智育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也许在不同阶层、不同侧面,两者体现出对立的关系,但在本质上两者确是统一的。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只有认识到德育和智育的统一,把德育和智育达到一个相互平衡与渗透的状态,才能达到其改革的目的和效果。任何教学模式的偏离,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的飞速发展实现了物质生活富裕之后,人们反而感到精神的迷茫与心灵的空虚。一些青少年只关注物质享乐,对其他方面则日趋冷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却出现了道德水准的下降、个人主义的不断膨胀、社会责任感的大幅减退的现象,比如不愿意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等不良表现。这些现象其实都是人格不健全造成的。中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有义务对他们的健全人格的塑造做出积极的努力。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通过促进德育、智育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品行的的人。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品行的学生,从德育和智育的融合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
一、转变观念,加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渗透
中学阶段是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开展德育工作,必须要转变观念,抛弃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树立“德智结合”的理念。学校教育要认识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育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改变一切以学习成绩高低为衡量的尺度,将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良好品行的养成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当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认为:“某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某些人格特质有促进作用,这些良好习惯的积累、泛化、整合、升华,必将对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为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个观点表明,虽然人格不完全由自身的习惯决定,但通过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可以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塑造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建立符合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品行教育的完善机制
1.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良好品行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而是有一个较长期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制定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长远规划,将传统的道德习惯注入新的内涵。从品德习惯、礼貌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健体习惯、遵纪守法习惯等诸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明确适合于中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并且可以把易于进行宣传教育的习惯规范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为习惯养成手册和评价标准。2.创设评估与激励机制,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树立正面和典范积极意义。学校通过开展“卫生标兵”、“劳动标兵”、“节约标兵”、“礼貌标兵”等系列评比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过程,还可以通过街道、社区的力量让这种评选活动走出校门,而并不是局限于校内形式上的评选活动。通过正面意义的评选与表彰,使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获得值得其记忆的荣誉,也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塑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构建适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行教育的课程体系 1.这种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有一支成熟的科研队伍,经过课程调研和课程开发,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动力。如可以发动全校教师,开展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行培养的科学研究,使培养活动在理论上有突破,在实践上有创新。在科学研究的同时对日常教育活动进行实践与探索,相互印证和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将科研成果编写成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行为主题的校本教材,开设以此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2.学校还可以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德育素质教育、美育教育、人文精神培养等几个方面,让学生去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宽容与理解,懂得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等等。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怜悯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他们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品质,这是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品行的培养的重要内容。
3.在学校设立专门的人格辅导课程,其目的是发展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调整学生的不良人格心理;通过个别咨询和小组咨询等形式,做到预防与治疗相互结合的心理辅导课程。
四、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协调家庭、学校、社会个方面的教育
基础教育的改革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不能忽视健全人格的养成。除了在学校的常规教学和班级、团队活动中进行渗透,也不能忽视大环境的熏陶。大环境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组成的,对于中小学健全人格的形成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促使中小学生进行良好的人格修养,得当的家庭教育对中小学人格健全的形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几方面的教育,促使家庭、社会对中小学生的人格教育都引起重视,形成人格教育合力,才能全方位、多层次弥补中小学生人格发展的缺陷,促使中小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行的培养。
如在家庭教育中,要提高科学教育子女健全人格的能力,改变家长指重视智力培养,轻视人格塑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坚决抵制社会环境中污染中小学生良好人格的消极因素,努力把社会正面、主导力量正确引导到中小学生的人格教育体系中,以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仕民.平衡与渗透:德育和智育关系的现代走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2]贾存忠.中小学人格教育之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