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湖北省利川市团堡初中
罗文
摘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也是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的主要途径之一。着重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西部地区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就是通过视觉系统接受书面语言传递的信息,理解书面语言的意义、内容、思想感情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教会学生以语言为工具,自由地、广泛地吸取思想,扩充知识,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要接受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应付不了的。所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大阻碍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中学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对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观念错误
很多西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都能爱岗敬业,但由于部分语文教师观念上存在一些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已经严重制约了西部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事业的发展。对学生个性、品格、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也相应产生了制约作用。
1、对语文学科的作用把握不够到位
语文教学在西部农村中学课程设置中,对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语文教师把握得比较准确。但对西部农村中学语文学科的交际性、载体性、人文性、实践性、创造性等把握不够到位。甚至没有引起重视,致使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无法得到全面实现。基于教师对语文观念定位存在的偏差,语文教学活动中重文本、轻生活;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感悟;重课堂、轻课外的现象比较严重。西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走入越来越窄的胡同里。
2、主体观念错位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师生间的双向互动,让学生学有所得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同样如此。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语文教师凌驾于学生阅读能力之上、主体观念错位的现象。或由于教师重自我讲授,忽视学生的阅读理解要求;或由于教师重知识学习,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等等。往往出现教师“读”,学生只听不“读”,学生思维滞后于教师,不与之同步的现象。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文教学的自然环境很差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与城市及发达地区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差距较大,表现在农村中学师资水平较低,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生源大多来自生活条件艰苦,文化素质较低的山区家庭。新生基础差异大,而且绝大多数属于普及对象。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的学生长期生活在条件落后的山区,不少学生心理脆弱,胆怯畏缩,孤僻离群,到了乡级中学就读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处处小心谨慎,整天愁眉不展,连老师也不敢接近。因此生活上有困难不敢说,学习上遇难题不敢问,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针对这种情况,要注意从体贴关心学生入手。课余时间经常跟他们谈心,若发现他们生活上有困难,则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给予帮助。
(三)师生本身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鼓励教师精心备课,优化教学设计,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学生主体作用的支撑,教师的的主导作用是无所依附的,教学也必然沦为一厢情愿的生硬灌输。教师们总是想把学生限制在自己预先设计好的问题当中,偶尔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师们还要迅速把学生拉回到自己的思路当中。如果没有学生自主阅读的感悟、探究、发现,也无法要求其在课堂上能发挥主体作用,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乃至全面的语文素养及人文素养了。
2、重视习题,轻视感悟
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分析模式,如:教师在讲课文时,要有以下过程:注音——解词——分段——主旨——特色——练习,就这样把一篇篇美文肢解成一道道习题,使文章生命力丧失殆尽,也使学生在繁琐的分析中迷失了语文学习的方向。其实,文章的作者是先有整体考虑,才有局部考虑的。阅读文章也应先读完全文,经过思索,有了整体感受,再回过头来逐段剖析,看清它的前后联系。那种先把文章肢解,再来整体感知的做法是不符合人们阅读心理规律的。
3、重视讲读课,轻视自读课
现在,许多语文教师仍固守着“一本教材,二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教学观,对于课标要求的讲读课文大讲特讲,而对于自读课文则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错误做法,一是置之不理,另一种是不分讲读课与自读课的区别,一味的讲,这使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读,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了,教学的目的演变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学生自然免不了成了知识的容器。
4、学生不重视平时积累,对阅读缺乏正确认识
目前,有些学生对阅读缺乏正确认识,认为不会立竿见影,缺乏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在心理上产生了畏难情绪,即便阅读也只是囫囵吞枣,似懂非懂,更谈不上品味鉴赏;还有些学生认为语文课没什么可学,语文考试的成绩还可以,这就导致了学生不爱上语文课,不重视语文课。可他们并不知道阅读能力的形成是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
5、阅读时间少,阅读能力低
语文能力的培养,应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来培养。但很多学生静不下来心读书,语文能力又怎么会提高呢?
6、阅读内容杂乱,影响阅读能力形成
中学生阅读畅销书的很多,而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却比较少。如果没有老师的推荐或强制性要求学生阅读,他们有的甚至连四大名著等国内外一些经典文学作品都没有人阅读。孩子们只热衷于那些漫画、科幻小说等书籍,看书的时候根本不动脑筋,也从中学不到优美的语言。
二、改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明确现代语文阅读教学观念,真正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阅读的本质是“读”,“读”是一种阅读活动。这种阅读活动就是一个由“读者、作者、作品”三者构成的“三边”活动。在这活动中,作者潜藏于作品之中,读者与作者通过作品为媒介发生心与心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这就要求读者与作者之间发生直面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对作品不断思考、创新。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现代的语文观念,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让学生直面文本。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决不仅仅是灌输。语文教师不是智能机器人,也不是道学家。而应是学生各种良好品质发展的助力器。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助推,学生从文本到生活、从课内到课外、从知识到能力、从感性到理性得到充分发展。最终实现阅读教学内容所强调的实用化、多样化、素质化、能力化,真正实现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语文教师在确定语文学科的地位时,应努力避免过于强调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与工具性,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激发。将文本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灌输与感悟、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使中学语文学科培养的目标在西部农村得以实现。教师只有确立了现代的语文观,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二)在阅读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每个阅读实践者的习惯和能力培养,激发他们的阅读愿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阅读对象,去和作者沟通,与山水对话,同各种思想观念碰撞,从而获得知识与信息,满足自身的审美体验。一旦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就会产生内驱力,尽情徜徉于文章构建的一方天地,这也正是阅读教学最求的理想效果。同时,老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指导:1为学生指导思考的方向;2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引导它们多角度思考问题;3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4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学生已充分感悟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展开对话,让学生互相交流所得,并抓住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引导他们凭借教材和有关资料加以辩论,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拓展思维。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
(三)掌握好的阅读方法
1、明确阅读教学目的
阅读教学不是为考试而读。更不是为读而读,而是为了学生素质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而读。
2、认清阅读作品的范围和重点
阅读不仅是对狭义的文学作品阅读,也包含读历史、读政治、读自然科学、读边缘科学,甚至读社会、读人生。中学生对通俗的、流行的、一时成为社会热点的休闲读物极为关注,休闲读物能贴近中学生时下的生活,满足中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追求,具有一定的积极功能,但其不能成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
3、转变阅读方式
教师的任务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主题的情趣,提供条件和环境,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吧自己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学堂而不是课堂,教师是导师而不是讲师,学生是主人而不是仆人,教师是学长而不是家长。
4、选好阅读途径
要大胆地放下课本,走出教室,把阅览室、图书馆作为课堂、教室,由重课本变为重读本,由重课内变为重课外,让书架上的图书、报刊变成学生的阅读教材。要引导学生走进书店,参与社会活动,进行论辩、演讲,从而达到让学生关注社会、贴近时代、感悟语文的目的。只有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才会在写作上出类拔萃,崭露头角。所以,课内课外两种阅读缺一不可。
总而言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阅读教学重视起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做引路人,适时地加以点拨,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实践中积累知识,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达到课标要求,真正收到教书育人的功效。笔者坚信:只要广大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正视现实,提升观念,摆正位置,苦练内功,完善自我,共同努力,一定会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第二篇: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浅谈考察学习江苏等省市中小学教育的心得体会
古城镇学区:高义堂 二○○七年五月三十一日
近日,在区教育局的组织下,随同考察学习团到江苏、上海等地的中小学进行考察学习,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了解和认识,对东部教育的突飞猛进,良好的办学条件感叹,同时也为西部教育的薄弱而感到自责,静心一想,还需为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而思: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其根源何在?有何对策?为此,结合考察学习的所见所闻作以浅谈。
一、东部教育的现状。随同考察第一感觉,东部经济发展迅速,决定了教育的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苏州的三条路小学、瑞金中学等校考察时,发现各学校管理严、发展快,均有一支政治过硬、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教职工学历达标率为100%,而且学校均重视教科研工作,立项课题多,教研成果硕。还发现各学校环境优雅、设施先进,拥有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双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校园音响系统、走廊监控系统和电子阅览室,有规模大的“快乐体育园地”以及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软件开发室等30多个教育功能室。到教学班级参观时,发现班班有“四机一幕”,而任课教师在教学时都能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各学校为培养新世纪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考察学习的同时,我在当地和相关的教育人士作了了解,谈到“一费制”的贯彻落实,学校的公用经费的下发等情况。当地教育局的有关人士作了这样的回答,一费制在我市早已贯彻落实,财政部门能按时足额下拔发放,还筹措大量资金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实施危改,、兴建教学楼,购置教学设施,硬化、美化、绿化校园,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同时,还组织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培训,政府、教育部门都很重视,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考察的同时,我深深地为我们当地的教育自责,心中默默地和苏州、上海的教育作了对比,发现我们凉州农村中小学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1、经费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学条件的改进 教育历来是国家财政投资大户,硬件环境的改善软件环境的营造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多年来的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却是各地不争的事实,致使有的学校基本建设问题突出。比如,有的学校校舍过于陈旧,存在安全隐患;设备陈旧无力更新。另外,近两年由于撤点并校,新学校建设需要大额资金,资金不足问题就显得日益突出,甚至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更谈不上各种功能室的配备。
2、办学意识滞后,教育目标错位,新课程理念贯彻不力 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新课程标准也推行了5年,但看现今农村,小学教育课堂,却仍存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教师观念陈旧,教育目标错位,个别教师认为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样能对付新课程教材,个别学校领导和小学教师依然把成才和考高分等同看待,把能升入高一级重点学校作为评定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因此,新课改成了装门面的招牌,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养成成为空头口号,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3、教师队伍素质欠佳,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据调查,超过40岁的老教师多达一半以上。二是学历水平较低。好多老教师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有的甚至只是完小毕业生,多年来只依据日常积累的教学经验在任教。三是专业教师不足。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小学,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音乐、美术、体育、英语、微机、科学教学大多是兼职的。小学英语教师知识面窄,发音不标准,教法不得当等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专业老师不足既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有可能使部分有专长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引导。四是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农村小学中专生、初中毕业生在教师队伍中占了绝大多数,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很不完善,又因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教学中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闭塞,几乎无科研能力可言。教师素质偏低是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五是教师身体不适应。由于生活条件差、学校环境差、内外压力大、不良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身心素质明显下降。
4、学校管理水平不高。“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部分学校管理无序、质量落后,这与校长及其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不足或工作能力紧密相关。因为校长管理能力有限,学校“依葫芦画瓢”、照搬照套制定的一些管理办法、措施、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只求纸上作业,不求实际效果。有的在用人策略上任人唯亲,在激励机制上不舍得花钱,在评价制度上不切实际。结果好的上不去,差的罚不了,优的进不来,劣的淘不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同享受。这样的学校,难免一片混乱,教育质量受到了影响。
5、农村、社会、家庭等环境影响教育,造成一些学生流失,冲击着教育的发展。
农村父母们一是受传统跳农门思想的影响,二是鉴于目前大中专生毕业后需自谋职业的现实,对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特别近视,对升学有望的孩子,就盼望成龙成凤,跃出农门;否则就认为教育投出是浪费,不如让孩子认点字,就直接去学手艺挣钱。因而在家庭教育管理上或娇宠过分放任自流,或严厉有余,使这类学生的品德个性和文化求知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家庭教育的失策,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学校教育增添了障碍。严重的,更早使一些孩子丧失了学习努力的目标和学习钻研的兴趣,以至于有的小小年纪就离开了学校。
三、促进西部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
考察学习之后,默默地分析了我们当地的教育状况,结合我们凉州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我对凉州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谈一酌见:
1、端正农村教育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农村小学教育健康快步发展,更新意识是关键。从上到下,从地方行政领导,到具体学校校长教师,到家长学生,都要先从思想上过关,要充分认识到小学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必要性,认识到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不应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惟一目标,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会生存打基础,这应该成为小学教育的重心。具体措施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入到教育工作者的心田,比如,现在我们教育上每年都要进行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就很好地起到了这个作用。另外,多给校长教师提供一些外出学习机会以开阔视野更新理念。二是学校通过办家长协会或教育听证会等方式,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沟通,以形成教育共识,合力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2、强化法律责任,建构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一费制”的实施,规范了学校收费,减轻了学生负担,但同时也限制了学校收入渠道,使政府投入成了农村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为此应通过强化教育投入法律责任,建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对学校的经费投入,使学校能够购置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调整农村偏僻地区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健全政府对贫困学生的直接资助制度。三是提高学校公用经费的比例。
3、尽快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 从优化培训机制与途径入手,帮助在职农村小学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实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育能力、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一是,健全农村小学教师在职进修制。将教师在职进修与提高学历、职称评定三者挂钩,促进教师自觉参加脱产学习、函授、自考等进修。二是,举办各类培训班,定期轮训,分散自学,分段考试,做到培训与教学两不误。三是,全面开通、不断扩展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阔教师眼界,方便教学,极大地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四是,加大教师考评力度,激发教师们的竞争意识,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对好的要给荣誉给待遇,对确实差的要教育要激励,并通过再次培训上岗等手段,提高其从教素质。
4、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级教育部门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各项文件精神,强抓管理,严抓质量。各校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使教育教学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还要强抓教研工作,不断了解教改动态,在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理念,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5、坚持公平原则,不断缩小农村教育的差距
必须坚持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原则,依靠国家的政策大力扶持农村小学。一是在充分考虑自然村距离和生源多少的基础上,分析学生上学的安全和经济等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规划设置学校网点,力争方便家长和学生。二是应尽快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实现县城以下城乡教师、生源、物力财力投放的公平性、平衡性,以利调动乡镇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积极性。
6、优化学校人事管理
要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内部有效且可操作的人事管理制度。继续深化“全员聘任、平等竞争、定编定岗、择优聘才、淘汰转岗、优化组织、强化培训、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人事改革。在学校管理上应与时俱进,优化科学管理与规范管理、刚性管理与弹性管理、激励管理与惩罚管理的综合化、系统化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总之,教育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作为政府,应保障科学规范法规的出台及贯彻落实督导;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应作好推行管理督查及时反馈;作为教师,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作为家长,应热心公益关心教育等等。如果这样,西部的教育何愁不发展?西部的经济何愁没有强劲后力?相信我们西部农村教育总有辉煌之时!
第三篇:西部和农村地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
年 级:班 级:姓 名:郑IC卡号:班主任: 日 期:
0 9 级
班
俨 芝
0***
江 巧 林
2011 年 9 月 11 日
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
西部和农村地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郑俨芝
单位:四川教育学院 611130 电话:*** E-mail:277182104@qq.com
【摘 要】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西部地区教育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西部农村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西部农村教育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教育投入缺口仍然较大,投入机制和管理体制上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这些既是西部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是制约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 西部教育 农村教育 教育发展 改革措施 发展对策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我国西部地区相继启动了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1]、“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两免一补”资助,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为西部地区的“两基”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但由于种种原因,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1.1关于教师队伍的现状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为落后,令人担忧。一是数量总体不足,农村地区教师缺编严重。2009年我国中小学代课教师达40万人,广西、西藏、贵州、云南等省区小学代课教师比例均超过20%,代课教师的大量存在和公办专任教师的严重短缺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质量与健康发展。二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难以满足需求。首先是学科结构不合理。2009年,对广西、四川、青海等省15个县的109 所中小学进行的专项督导检查结果显示,西部各省普遍存在农村教师缺编的现象。西部农村地区由于财力不足,长期招不到足量、合格的公办
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
教师,师范毕业生又分配不到位,原有教师又流失严重,参差不齐的代课教师便大量涌现于西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语数等主要学科富余,而短线学科如艺体学科教师明显不够。四川省铜梁县安居初级中学有20个班,但没有一个音乐教师。其次是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农村边远学校教师的年龄不同程度存在老化和断档问题。重庆市开县、云阳、万州等三峡库区农村中小学尤其是村小,教师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农村教师平均年龄在40-50岁之间,中老年教师占了60%-70%。再次是教师素质令人担忧。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与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师相比,在学历、职称、能力、水平、见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工作环境较差,收入待遇较低,工作负担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参加培训、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发展机会严重缺乏,在教育观念、教学水平、评价方式、课堂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2关于农村教育经费的现状
农村教育经费投入,长期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教育经费问题一直是困扰西部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2009 年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人均经费仅为东部地区的 1/3左右。从省均基础教育总收入来看,2009 东部基础教育经费省均收入是西部基础教育经费省均总投入的2.5倍。由于资金短缺,我国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教学仪器设备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校舍面积偏小、危房率高、图书达标率低等问题。西部农村地区仅有30%左右的中学和乡镇中心校建立了实验室,而绝大多数实验室的仪器配备尚不完善,利用率极低。据调查,近几年来按国家规定的中小学生人均经费,许多地方一直未能足额拨发到校,并且还存在地方政府挪用中小学杂费的现象,加剧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不足。
1.3关于西部的教学质量现状
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及格率较低,辍学率也出现了反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西部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低下。例如,云南省景洪市景哈乡中心小学2008-2009 学年六年级样本班,市统考语文成绩及格率 57%,数学及格率41%,全科及格率仅为32.6%。小学升初中不及格率占到70%-80%。初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成绩,语文及格率21.35%,英语及格率5.62%,数学及格率20.79%,全科及格率仅为2.75%。另据调查,云南省澜沧县木嘎乡2008年的小学毕 3
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
业成绩主要集中于3-9 分和20-29分之间,没有一个学生达到及格线60分。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率偏高,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5%以上,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备注:资料来自网络)
1.4关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现状
素质教育仅流于形式,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西部地区一些农村学校,义务教育往往仅流于形式和口号,义务教育被窄化为“语文+数学”的教育。西部地区很多农村学校严重缺乏体育场所与设施,缺乏美育教育资源,无法有效地开设音、体、美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未能有效地开展,学生的活动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培养,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头禅。应试教育下的标准化考试偏重求同思维,仅关注分数,忽视对能力的全面提升,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据调查,新疆、云南和贵州等西部省份仍然有55%以上地区中小学的音、体、美等课程无法有效开设,素质教育依然比较落后。
1.5关于教育观念的现状
教育观念普遍不高,农村中小学课程与生活普遍脱节。由于经济总体比较落后,广大贫困山区的人们送孩子读书主要是想通过升学改变处境。我们发现不少农民不知“普九”为何物,只是朴素地认识到读书的好处。普及教育的观念尚未真正为贫困山区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从群众到有关部门领导的“普九”观念并非内生的、自觉的,而是外在的、自发的。
并且目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在办学方向上出现了摇摆和震动,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被片面化。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没有体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学校课程全是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全是书本知识,课程与实践脱节,教育与生活脱节,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单一,农村的孩子和家长把“离农”、“厌农”作为刻苦学习的前提,把升学当作义务教育的唯一目标和出路。很多升学无望的学生感到学校里学的东西对他们没用,产生厌学情绪。培养的学生一旦未能考上大学,回到农村以后,“干活放不下架子,脱贫没有点子,致富没有法子,全身像个公子”。这种现象又进一步影响了农民对义务教育的看法,形成片面的教育无用论,造成了辍学率的升高,影响了义务教育质量。据调查,甘肃、宁夏和内蒙等西部省份60%以上的中小学有关农业科技知识课程 4
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
仍然无法有效开设,农业科技教育比较滞后。
2.进一步提高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2.1提高西部教育的教学师资
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量少质差的问题。民办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大,无一专职音、体、美教师。民办教师大都学历不高,年龄偏大,业务素质提高比较缓慢。这种师资状况,对于“普九”和基础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更有甚者,由于“普九”需要,许多初级中学由于师资缺乏,又从当地小学抽调了不少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造成两败俱伤。
所以要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的发展。
一是改善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教育投入重点向西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教育硬环境的差距,逐步实现城乡教师同工同酬。优先提高农村及偏远地区教师待遇,改善生活办公条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农村教师职称晋升、住房、子女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建立东部和西部、教育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乡之间教师交流机制。对到西部交流任教两年、考核合格的东部地区教师,应在职称、工资等待遇上给予优惠。西部地区还应建立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鼓励高水平的教师到农村中小学轮岗,并将是否履行过这种义务作为评定职称的条件。
2.2完善体制,促进教育发展
今年国家投入1.8亿元扶助新疆改造农村初中校舍。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工负责、责权明确、运行规范、稳定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实行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担制度,逐步实现农村教育的办学主体由地方转向中央。建议中央政府负责发放教师工资,拨付公用经费,经费投入约占65%;由省级政府负责建设校舍和学校设施经费,经费投入约占20%;地市级政府负责配仪器、保设备、添置图书资料,经费投入约占10%;县级政府和乡级政府负责维护学校设施,经费投入约占5%。对于西部特别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投入可以试行完全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担,不再要求贫困地区配套资金。如“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联 5
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
合国儿基会援助贫困山区初等教育项目”等优先向这些地区倾斜。同时,当地政府真正把中央到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教育筹资政策用好用足。政府财政投入是教育经费的主渠道,要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中央和省市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有关法规、文件对教育集资的对象、范围、比例、用途以及管理等都作了详细规定,应严格按这些法律、政策执行,保证基础教育投入有多方面的来源渠道。
2.3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监控制度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义务教育普及后,实施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已成为新的战略重点。进行质量监控,最重要的是国家要确立义务教育基准,建立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确保贫困地区学生享有真正的义务教育。应规定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生师比、办学条件等方面的最低标准,制定改造低于义务教育国家基准办学条件以下学校的时间表。强化教育督导职能,建立国家义务教育基准监控体系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公示制度,完善经费监督与审计机制。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预警,保障学生发展水平的质量。“完小”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承担着在农村“普六”的重任。完小建设已引起这些地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现在已经着手调整布局,扩大规模,提高效益。针对村村建校、布局分散、规模偏小的状况,应采取撤、并、扩等措施对完小进行适度调整收缩,加强中心小学和基点小学(联小),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同时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小学的校舍、设施(运动场、围墙、仪器设备、课桌椅等)、图书资料等建设,除了依靠调动乡村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外,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再要充实提高村小师资队伍。例如:今年国家投入1.8亿元扶助新疆改造农村初中校舍。(备注:例子来源 新华社 2011-09-17报)
2.4加强改革农村教育课程设置
改革农村教育课程设置,促进西部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西部地区农村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等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向综合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一是课程目标要适应西部农村发展对国民素质的要求,反映农村教育特征的基本要求。处理好“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学生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要符合西部农村教育要求的 6
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
课程形态和教学模式。
二是课程体系要适应西部农村社会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将职业教育的内容逐步纳入教学之中。
三是合理设计各种课程类别及其比例。重点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农村教育课程设置,要根据不同教育层次、类别,划分文化科学和技术或职业教育课程的比例,每一类别都兼有两种课程;以分科课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以必修课为主,适当设置选修课。
三是完善教师编制核定办法,适当增加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编制。应按照现有在校学生数以及校点布局、班级数、班额度及课程变化,重新核定教师编制标准。对于西部农村地区新增加编制教师的工资,应由中央政府拨付专项资金解决。
四是改革教育人事制度,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格限制农村教师的准入制度,完善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的准入制度,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将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安排在一线任课。大力推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度和结构工资制,完善激励机制。
五是完善师资培训体系。提高质量,提升教师水平。一方面,要通过函授、成人高考、自学考试、脱产进修等渠道,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如教师基本功(三字一话)培训、义务教育教材教法培训以及观摩教学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建立以县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为原点,以片重点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为基点,以完全小学为散点的师资培训网络,并定期对各校的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进行考核评估。
2.5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降低辍学率 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降低辍学率。
一是依法治教,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为本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建立完整的、操作性强的“辍学”制约机制。由于各地面临情况不一,建议国家重新审视民族地区的“普九”政策,改进考核标准,制定衡量各地“控辍”工作的不同标准,帮助地方政府在真实的辍学现状的基础上作必要且可行的“控辍”努力。确保青少年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家长不得让其子女停学。
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
三是对于特别贫困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可以试行分层组合方式,即增加“5+4”或“6+3”分流模式,让一部分急于满足生存需要的农民子弟在接受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时,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使单一形式的九年义务教育配套5年或6年基本文化知识教育加4年或3年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提高农民送子女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农村教育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作者:臧文丽
题目:温家宝主持会议 审议《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期刊名:《人民日报》 出版年:2003年12月31日
卷号(期号):第一版
About the Western Rural Education’s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Author's Name:Zheng Yanzhi Add: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611130
Tel:***
E-mail:277182104@qq.com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in the west regions of China quickened significantly.The western rural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The western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level is relatively backward, and education investment gap is still greater, input mechanism and management system has many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These are western rural educati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but also restricted the west of the factors.Kay words: Western rural education , Educational development,Reform measures ,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第四篇:浅谈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学现状及策略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
都匀市第三中学(现支教于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中学)物理组
梁恺
摘要: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普遍兴趣不浓,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也普遍存在教学资料,教学用具稀缺的问题。本人以支教教师的身份进入少数民族地区课堂,通过实际教学,了解现状,通过调研和摸索,总结出了一些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策略。希望以此文与更多的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交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结实的基础。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物理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兴趣培养 实验
正文
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落后。这里教师少,教学资源稀缺,从实验室到实验器材都不足以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整体基础较差,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觉得很陌生,总以为物理是一门深奥,难学的学科。在这种思想左右下,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有厌学情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中,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将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
一、走进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物理来源于生活,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物理规律的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分析和总结。例如在八年级第三章物态变化的教学中,有一个知识点是汽化现象中的沸腾,如果按照正常教学模式,酒精度、石棉网、烧杯、铁架台、温度计。一个很常规的实验即可完成。但是,这里的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完成此实验探究。并且,这些实验器材让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感到陌生,其教学效果未必好。本人采取的是走进生活的教学方法。水的沸腾就是烧开水的过程,这里的孩子对烧开水这件事非常熟悉,如果在配合温度计,以及适时的现象观察,那么水的沸腾实验结论就非常好解决。所以我在这节课的实际教学中,采用的是同村的同学3人一组,发一支温度计,配合学案,在提醒安全事项之后让学生回家自己完成探究实验。因为是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加上刚学习到的温度计的使用。他们很容易的就归纳出了沸腾的结论,并且掌握得很好。这样将物理知识还原于生活,能给孩子们最大的提示就是物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利用物理知识来为我们服务。树立了这样的理念之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就提大大的提升。
二、发挥民族特色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运用少数民族节日的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水族的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节日繁多且各具特色,根据水历,水族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卯节、端节、苏宁喜节、敬霞节等。在节日期间,赛马和唱歌,铜鼓声此起彼伏,悠扬的歌声从早到晚都在村寨回荡。在八年级的第二章声现象的教学中恰好能利用到这些创设教学情境。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三特性都能利用到他们节日的乐器进行探究,这样的特色课程教学也只有在这种有特色氛围的环境中才能施教。
三、正确引导,科学作业
农村中学课程资源严重不足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重要原因。在这种现实面前,只要努力探索,善于发现,也能让农村中学课程资源发挥它的优势。学习不是为了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为了生长自己的知识,学习者已有的生活经验,恰恰是自己知识的生长的基础。农村中学学生大都很早就帮助父母做家务,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但也给他们提供了城市学生无法体验的丰富生活经验,这非常有利于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比如:学习声音现象时,他们能列举出许多自然界的声音;学习热现象时,他们能准确描述沸腾现象;学习光现象时,树荫下的光斑,闪烁的星光,雨后的彩虹等更是他们耳熟能详的自然景观;学习简单机械时,省力、费力杠杆的列举,他们顺手拈来。比如镰刀、铁锨、扫帚、扳手、撬棍等工具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舂米,酿酒,从井里打水,这些都是他们能熟练操作的是。当然要比那些只见过没用过的城市学生学得轻松。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农村孩子就能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广阔的无污染的大自然就成了他们的实验室。科学设置作业类型,巧妙布置学习任务也是一种策略。作业是把课堂知识内化成能力的主要过程。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孩子学习时间不足,所以作业首先要适量,太多的作业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要适度,太难的作业只能让学生产生畏难、消极对待的情绪。老师可根据作业的知识点、知识的综合情况及学生的情况把作业分成基本型和提高型两种层次。基本型作业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置,提高型作业是指知识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理解能力不很强的学生,只要求做基本型的作业题。对基础知识较扎实、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其完成基本型作业题基础上,鼓励其尝试完成提高型作业题,但是不能在课堂上公开要求哪些学生做什么类型的作业,要充分照顾学生的自尊心。老师可通过建议、班级间交流、表扬鼓励等机制,帮助学生选出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作业的选择环节,确保了基本物理知识的学习,又通过同学之间的比较,激励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增加前进的动力。
四、开拓眼界,体会成功
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是学习声、光、热、力、电的知识,各章节的开头都是以现象开始教学,如第二章 声现象 第四章 光现象等。我是这样理解初中教材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我们必须开拓学生们的眼界,让他们看到更多的现象。就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设施,每个班级都有多媒体设备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利用学校有限的多媒体设备,在每个章节里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开拓眼界,看到更多的“现象”领会更多的“本质”。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现象和结果来认识世界认识知识,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基础物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知道一些物理知识,会做一些物理实验,能解一些物理习题,基础物理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1]。这都提醒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实验,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而通过实验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更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虽然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硬件落后,但这并不是我们不开展实验的借口。作为老师,我们的教学也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改变或者是开发新的实验,让学生体会成功。例如,我在进行第二章声现象的复习课是,我就带了一副当地的铜锣。在铜锣上散上粉笔灰,敲击。当我们听到声音的同时,粉笔灰弹了起来,说明了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我们能听到锣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而来。接着我又以不同的力度敲击铜锣,学生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力度敲击,粉笔灰弹起的高度不同,又说明了振幅和响度的关系。这样的实验,我放弃了音叉、铁架台、乒乓球,而换用了铜锣,学生亲自操作,分析并总结,从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知道了能用物理知识去解释我们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带着这种成功的喜悦,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增,我们的教学质量就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少数民族地区信息相对闭塞,教育教学的陈旧势必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经通过对教师的培训,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观念。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行为,它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最终结果。因此,学生的主体行为必须始终处在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教师的一切活动必须为学生服务。树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自我发展的主宰。教育教学的本质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作为指导者而存在,发挥引导、帮助的作用。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素质和潜能。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把培养、发展学生的素质和潜能作为重点。教师应引导并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让学生在理解中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培养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要把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参考文献
史唯文 《中学物理》 中学物理杂志社
2006年第4期 陶洪 《物理实验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廖伯秦 《物理教学探讨》 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社 2008年第6期
第五篇: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对策
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使学生各方面得到最大的提升。但现在初中的生物所面临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师资不硬等现状,针对存在的情况,可以采取提高认识、培养专业老师、通过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改变初中生物的现状。
关键词:生物科学;现状;多媒体教学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生物科学从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一)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所谓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包括形成了很久的社会认同,学生家长,学校的管理层,也包括任课教师,甚至也包括学生。在形成了很久的社会认同中,将语数外认为是大科,史地生是小科,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初中生物就是一个小副科,学好学不好没什么大的必要,这样的分科意识是最容易导致连锁反应的,这样的反应也就造成了生物学科课堂上的弱势。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初中生物就是一个小副科,学好学不好没什么大的必要,在一般的教科研活动中,生物教学也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每周一般每班2课时,多一点是每周每班3课时,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但有些实验却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而流于形式。
我也经常听到有人说“生物你再学的好有什么用,中考也不考它。”“到高中我学文,更不用学生物了”“就生物那点东西,我不学都知道”,殊不知,生物学是21世纪的领先科学,即使你高中不学理,但在高中会考中依然会考生物,再说在初中生物学习中你将获得很多的知识和乐趣。
(二)师资不硬。自己有亲身体验,没教生物前感觉教生物很容易,教上了生物才知道,课堂上不敢多说话,怕自己误导学生。知识面的挑战,主要是对素质的挑战,并不是谁都能教生物,非专业老师与专业老师差距很大,需要付出更多。在我从事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真正的认识到了生物,说起来很简单但教好确实不容易,你在课堂上真的不能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除非你具备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然你说的话很可能就是对学生的误导,语言的严密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对生物老师要求是很高的。初中生物教师师资队伍很多是别科转过来的,并不是很专业,跟专业老师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专业的生物老师适应起来肯定更容易一些。
二、应对策略
(一)提高认识
1.理解掌握初中生物的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2.提高重视程度。
学校的领导首先要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不能从领导的口中说出生物是小科的类似话语,加强对生物学科教科研活动,平时多走进生物课堂,从老师和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为老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其次是生物教师更要重视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自己是学生最好的表率。老师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能唤起学生的热情,学生会在老师的感染下更好的投入到生物学科的学习中来。
(二)培养专业老师
专业化的老师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生物专业的老师要比非生物专业的老师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一个非专业的生物老师至少教5年才能赶上一个生物专业老师的知识,这么长的时间可以说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尽量让专业的老师来教生物,如果实在没有的话,尽量培养生物专业的教师,培养的时候要让这样的老师始终坚持在生物学科教学上,让他多参加生物学科的进修、听评课活动等。
(三)通过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能够激发学习动机,单独的靠课本来讲解生物课,很多同学觉的很乏味和单调,致使学生学习兴趣完全
减退。多媒体的使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例如在讲《传染病及预防》一节时,通过图片展示一些常见的传染病表现形态图片,同时相应体现一些危害,同学的兴趣就来了,很想探究一下到底自己知道哪些传染病,自己有没有等,接下来同学们在课堂上就表现的很积极了。
2.多媒体能使生物中重难点知识更加形象和直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利用网上图片和动画资源创设生物教学情景,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直观形象,课堂上收到实效。例如在讲解《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中血液循环,如果光靠自己的讲解我相信很多学生都会糊涂了,但如果通过血液循环Flash动画展示,学生就很快而且很容易理解并记住了。再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中,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的时候,学生除了自己要在显微镜下观察,但消化过程通过动画展示,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初中生物书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通过多媒体能够使生物中难讲解的变的直观和形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媒体能够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升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媒体能使课堂容量增大,并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相似点进行课堂练习,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如果教师将题目抄在黑板上或口头念,既浪费时间,题目容量又不大,而且有些图片的习题,即使使用小黑板,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教师使用计算机制作课件,把要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能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的思考,增大了教学密度,加快了课堂教学进程,增加了练习容量。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改变初中生物现状需要长期的进行,也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研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初中生物无论是教学还是社会影响力都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