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重要性
浅谈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重要性
摘要:为构建高效课堂,当前初中英语教师都会在自己的课堂上采用一种辅助材料——导学案,帮助学生预习和学习英语知识。本文以初中英语为例,谈一谈导学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重要性,进而为导学案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字:英语教学;初中生;导学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追求高效课堂,提倡有效教学,进而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地位,扭转长期以来的被动学习局面,一跃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因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育家们绞尽脑汁,提出导学案这一学习方案。自导学案提出后,除了帮助学生预习和学习英语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以以初中英语为例,谈一谈导学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重要性,进而为导学案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一、导学案的概述
所谓的导学案就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专门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而研制的一种学习方案,是需要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完成。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导学案是我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也是我们课堂教学进程安排的具体体现,更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全面体现。对于学生而言,导学案就是一种学习支架、一种学习策略,它可以引导学生教师授课目标和意图,进而把握课堂的重难点,掌握一种技能和思维,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二、导学案应用现状
自导学案提出后,工作在一线的英语教师就开始了不同的尝试之路。然而,纵观当前我们各个学校所设计的导学案,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运用导学案很是牵强,单单从设计上而言,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教案”,一种作为学生“试卷”形式。这样的导学案不仅没有起到导学案应该具备的导学功效,反而使学生由期末战“题海”变成了日日战“题海”,还有些教师甚至有的导学案就是课堂检测,在实际教学中,它往往作为教师课后布置作业的一种“工具”。还有些导学案,教师设计非常简单,只是课堂的补充,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没有自己课堂特色,根本起不到任何导学作用。
三、导学案在英语教学中重要性
1、导学案提升学生学习主动能动性
导学案首要特点就是“导学”,就是说它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预习新课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新课内容,特别是自主学习环节,可以让学生回顾旧知识,预习新知识,不懂的知识打下自己问号,帮助学生在课堂中着重学习,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学习”的目的。譬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一课教学中,我设计的自主环节为如下图:
学生可以一边巩固就旧知识,一边预习新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会主动寻找答案,询问同学、或者查阅资料,进而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能动性。
2、导学案促进学生合作交流与沟通
我们都知道导学案有着“导学”的功能,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课的所学知识,因而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新知识还是旧知识,只要学生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主动和同伴交流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导学案巩固了学生课堂所学知识
我们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会在“课堂检测”“中考链接”环节,这些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了学生课堂所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当前中考的衔接的情况,了解最前沿的教育动态和考试要点,做到有目的、有节奏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当然,在课堂检测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度对本节课理解情况和掌握情况,看学生是否可以将本节课知识灵活运用,检测知识掌握程度,是否还有不懂的地方等等,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导学案引导教师有序组织课堂教学
导学案不仅可以导学,还可以“导教”,一份完美的导学案可以帮助教师有序组织课堂教学。因为在导学案中我们有“知识探究”“小组合作”环节,这些环节可以时刻提醒教师,教学进行到哪一步,下一步该如何组织等,毕竟实际课堂有很多突发情况,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很容易打断教师讲课思路,影响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而导学案恰好弥补这一点,可以及时的提醒和引导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导学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我们都知道,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需要做到到“三常”。即“常设计常钻研”,“常设计常修改”,“常设计常补充”。尤其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要求教师必须像蜜蜂酿蜜一样,不辞辛苦,不断往返于课堂和知识海洋,从中汲取、储存、输送“蜜”源。因而,我们说导学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这是由于导学案汇集了教师备课资源中所有“精华”部分。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想设计好导学案,教师不仅要收集充足备课资源,还要了解当前初中生学生情况,即学情,学生爱好、性格特点、心理特点、知识储备等等。因而设计一份导学案,教师使出全身的解术,将有用、适合学生学情的资料摘选出来,设计在导学案中,然后不断的修改,不断完善,才能适合自己的学生,这不仅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考验,还是对教师英语知识储备、学生学情掌握的考验。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导学案有这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用途,我们设计导学案时,要善于运用这些优点,避免“样板式”“电子化”“嫁接化”“克隆化”导学案,这样的导学案才能发挥它真正的效果,才能让学生在其中余愉快预习和学习,触类旁通,心神领会,真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参考文献:
[1]许广来;浅谈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J];新课程(中);2011 [2]刘玉平;浅谈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 [3]凌美霞;浅谈导学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5 [4]栾慧;浅析分层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6,
第二篇:新林二中导学案
新林二中“BCA”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NO:主备人:曹涛审核人:§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
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学: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导:教师点拨解难释疑
练:当堂练习巩固提高
思:总结梳理达标检测
结合《 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的教学设计来说明我是如何落实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说设计——时间设计2--20--8--5--5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以知识树的形式单元导入新课,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横向及纵向的知识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并出示当堂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表述学习目标时要把问题说具体,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要求干什么。这一环节,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充满张力师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之中。
2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充分的动起来,通过探究发现并总结规律。对于这些规律,要让学生在坐标系中,结合图形平移理解,让学生经历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这一环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做到以学定教。
3教师点拨解难释疑
学生掌握点的平移与其坐标变化关系后,将知识迁移到几何图形的平移上来,而图形的平移是建立在点平移的基础上的,这一点可以由学生自主探索完成,用坐标表示图形平移时,往往通过某些特殊点的平移来解决,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间相互联系的认识。这一环节以教师点拨、指导为辅,体现教师的“导”的作用。
4当堂练习巩固提高
设置一组习题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自我诊断,限时完成,小组内成员互相批阅、修改,达到强化落实对概念的理解、应用的目的。这一环节选择针对性的基础练习,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教学要求内容。
5总结梳理达标检测
此环节属于延伸阶段,教师通过设计一些话题,鼓励学生自己述说,可以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可以介绍自己在本节课的知识、能力、情感方面的收获、困惑等,为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技能与心理基础。检测环节是为了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评价和弥补,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这个环节重在“思”思收获,思疑问。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第三篇: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导学案运用的体会
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导学案运用的体会
眉县中学郭朝霞
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导学案运用的体会
眉县中学郭朝霞
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已近七年,感受到教材与我当学生时所用教材有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从知识难易度到教材本身编排体系都很大,可是就其教师的教学模式变化却不明显,无非就是更多的使用了课堂英语口语,听力训练加大。这些变化只是是表层的,但就其课堂主角始终是教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和进行机械性操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调动,无论我们英语老师个人魅力多大,如若不从根本上革除旧有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学案教学模式随之而生,这学期对学案的使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学案,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设备及学生能力等实际情况,为学生编制的学习方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使学法指导行之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由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转变成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形式,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一、“学案导学法”的特点及作用
“学案导学法”注重学案的引导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教师通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创造充足的条件,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逐渐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采用“学案导学法”,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可以创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兴趣盎然,热情参与,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问题,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2、可以使教学结构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自学在前,教师讲课在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教师无须在课堂上再讲述,节省了课内时间,教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促进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教师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开发了学生潜能,变注重“教师的教”为更注重“学生的学”;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多维互动”。
二、“学案导学法”的教学模式
1、学案设计:学案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主要凭借,其基本框架包括学习目标、预习方法、预习内容、问题讨论、预习检测等几个方面。
2、学生分组:根据各班的实际人数、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差异等,以六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主持本小组的活动。
3、引导自学: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独立的学习,教师可指导学生查字典或查阅教学参考书,培养学生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4、交流展示:交流展示的过程是学生理解巩固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的过程,是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学生的交流展示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
三、学案的编写原则
1、探索性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3、灵活性原则。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编写时,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4、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需要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课堂教学极富创造性,每一节课都是一个新的尝试和探索,教师要在教学中大胆尝试、认真反思、不断研究、不断总结,要“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炼,在提炼中提升”,要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力量,集众多有效教学方法为一体,扬长避短。
导学案就是教师在课前根据教材内容,精心编排,设计难易适中,题型新颖,形式多样的任务,印发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研究,而且为下一步的教学扫清了障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老师也在课堂上得到了解脱,充分体现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学过程轻松、流畅,因而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课堂评价与小结,知识落实
课堂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并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评价应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评价不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让他对英语学习有足够的信心,除了对个人的评价我认为更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评价,这样既能充分跳动组内成员积极性,也能培养其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我们的学生自主意识较强但团队意识薄弱。
导学案的使用及课堂模式的变化,使得不少学生知识落实不到位,学校采取的周周清可以加强些落实,但我们还是要采取更多的方法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落实。
第四篇:历史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浅析
历史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浅析
美国学者贺拉斯说过:“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他有利地鞭挞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向我们昭示必须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充满热情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当前的高中教育在很多地方接近普及的现象,生源的质量相对下降,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困难,就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导学案”式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比较适用的。
一、使用“导学案”的好处: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我在“导学案”的末尾处插一个历史小故事,使学生深刻认识学习历史对总结历史经验、开阔视野,对学习各门社会科学及今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极为“有用”的。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现千百年来中外历史舞台上种种引人入胜的话剧,引导学生去逐步揭开许多千古之谜,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使学生感到学习历史是极为“有趣”的,逐步养成对历史学科的感情。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增长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技能,使他们感到学习历史确实“有得”。只要学生真正感到学习历史“有用”、“有趣”、“有得”,就会迸发巨大的力量,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攀登。
(2)引导学生养成“多读、多思、多练”的学习习惯。学习历史要提倡“多读”,要广泛涉猎各种历史读物,观看历史影视戏剧,扩大 知识面。要“多思”。凡是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都要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没有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大?等等。这对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形成正确的历史要领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及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很有帮助。当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要提倡学生相互议论,以便集思广益。要“多练”。只有做到课课练才能真正落实。
(3)督促学生“自学、自得、自进”
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自学”,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必须让学生自己独立去解决,并使他们获得成功。如:导学案的填写。不这样做,就会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学生“自得”,对那些学生独立获得困难的新知识,应教学生以方法,使他们自己求得新知识。如:在学习每一课的时候,要求学生先明确本课课标要求,再构建知识框架,自主完成学案填写,解决探究问题等。要求学生“自进”,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增长才干,求得进步。
怎样运用“导学案”教学呢?其具体方法如下:
(1)引导学生自学
自学关键是教师必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整个深层次教学的成败也在此一举。学生有能力自学,教师就可淡化知识的讲授,否则仍不脱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窠臼。在“学”与“导”的关系上,主要靠学生学,但关键又在教师“导”。“导”既要指向,即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自学,又要激趣,即激发学生学习有关课文的兴趣。如学习笔墨丹青一课,可以向学生展示各个阶段的书法图片,激发学生 的学习欲望。带着兴趣学习,快乐中掌握知识。
(2)学生自学中适时解疑
由于学生智力有一个发展过程,因此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要加强指导和检查督促。关于自学方法的介绍也要逐步深入。对于实践学生要求能正确地阅读课文,能划出重要年代、地名、人名、事件,基本上能讲得出重大历史现象的或历史事件的过程及评价。特别是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自学中提出问题。作为教师我很容易就把握了学生的思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加以指点,使其扫除思考障碍;或者直接解疑,这都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愉悦感,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并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学生提出:“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会对世界历史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属于分析理解型的问题,不能一下给出答案。我先引导学生分析蒋介石的阶级本质。然后剖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及国际形势,从而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3)教师精讲
这一环节最大特点是“精”。内容要精,语言也要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教材的知识结构。为了节省时间,我通常将知识结构预先写在幻灯片或小黑板上向学生演示讲解。不是讲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讲教材内容的“框架”。一段时期后,在课后打出幻灯,让学生自己对照结构优化其自学笔记。在精讲过程中发现有独创性的学生自学笔记及时予以表扬,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的发挥。因实践生知识和能力水平所限,不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内容都是我要精讲的部分。如历史事件的背景,性质、影响的分析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政治主张的剖析等等都是我在讲授中引以重视的。在讲课中我 力求语言精练、点到为止,让学生独立感悟。
(4)反复演练
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检查教学效果。一节课的成败关键是在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历史事件发展的规律。这部分必须紧扣一节课的能力培养目标,巧设疑问。以《理性之光》为例为设如下提问:
(1)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2)启蒙运动的高潮?
(3)启蒙运动的扩展?
(4)启蒙运动了历史意义?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练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是阶级斗争的直接动力,掌握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这些疑问可在精讲中提出,也可在前一节课上就提出让学生带着疑问投入自学、效果更好,也更省时。
实践历史教材的改革为导学式教学创造了条件。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地图、插图和文献材料,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基
第五篇:051421_D7.1燃烧和灭火【丰田初中导学案】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7.1燃烧和灭火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课前预习】
1.描述燃烧与我们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有利和有害两方面);
2.请回忆哪些物质可以与O
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归纳
【猜想【【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观察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思考】1.如果控制不当,燃烧又会给生活带来有哪些灾害呢?
2.发生火灾怎么办,如何灭火?
【实验探究】(P实验7-2)小组比赛:请各组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把正在烧杯里燃烧着的蜡烛熄灭。
【讨论交流】
”此诗哪句涉及到化学变化?怎么发生的? 【自学1.2.3.1.★燃烧现象:①燃烧一定发光、放热,但不一定产生火焰;
②有些燃烧产生烟、有些燃烧产生雾、有些燃烧产物有刺激性气味。
★广义的燃烧:指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
例:H2在Cl2中的燃烧生成HCl气体,Mg在CO2中的燃烧生成MgO和C。2.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2);(3)。■着火点(燃点):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温度。①纯气体燃料的着火点在常温、常压下是固定不变的;②液体燃料的着火点与液体的雾化程度有关;③固体燃料的着火点与固体的分散程度有很大关系;不论哪种状态,对某一特定燃料来讲它的着火点是一定的,不会改变。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只要消除任意一个即可)2.灭火的方法:(1)(2)(3)。
三、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内 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2.易燃易爆物的注意事项: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时,必须严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认识一些有关的图标: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①可燃物的性质;②可燃物与氧气的;③氧气的。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2)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具体方法是。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P131.1~6
1.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据燃烧的条件填空:曹军的木船是______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1)灭火毡灭火的原理是
(2)灭火毡是由羊毛和铝制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制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却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3.下列做法能否促进可燃物的燃烧?如果能,请写出其中的原理
(1)家庭用的燃煤加工成蜂窝煤。(2)将燃烧的木柴架高。(3)工厂炼钢时常通入氧气。(4)工厂烧锅炉的煤加工成粉末状。
4.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
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2)
该实验中,(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
(3)
实验相比,(【中考直通车】
5.A.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6., 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氧气B.氮气C.甲烷D.二氧化碳 7.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右图所示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了。对这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表明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火焰不会很快熄灭
C.火焰熄灭的原因是金属丝吸热使烛焰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D.火焰熄灭的原因是金属丝阻碍了气体对流,导致烛焰缺氧
8.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ABCD
9.元宵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是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邻对其盛况的写照,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燃灯放焰、共吃元宵的风俗。
(1)某红焰烟花的配方中包括硫、木炭粉、硝酸锶【Sr(NO3)2】等。①硝酸锶中Sr的化合价为:; ②写出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燃放孔明灯(如右图)祈福成为了元宵节的新风尚。小新同学想自制孔明灯,为了使它能飞得更高、更远、更安全,选择作为灯罩的材料应质轻且;选择的燃料应燃烧热值大且;
(3)我市已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孔明灯燃烧时外焰温度高达300多度,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等地,孔明灯会而引发火灾。A.提供可燃物 B.供给氧气 C 10.2010年1月7用了很多水炮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经46正常值超出八倍。
(1)水炮灭火的主要原理是(2)等。(3)当地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实验原理】①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
②3CO+Fe2O3高温2Fe+3CO2(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Fe2O3,反应的物质)。
【实验仪器】
乙丙
是。
或现象,能判断出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样品中有较多CO。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拓展延伸】
11.小倩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氧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提出猜想】小倩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镁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倩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她的方案可能是。【实验结论】根据小倩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反思与结论】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