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篇第2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2单元《职业理想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职业理想,认识职业理想对本人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能力目标:能结合个人分析自己职业理想的缺失或存在问题,形成自我反省能力。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向往,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2、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增强实现理想的信念和意志。
教学重点:
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教学难点: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教学形式:
视频欣赏、案例教学、合作探究法、网络搜索等。教学准备:
剪辑视频《蜗牛》、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蜗牛》,引起注意。
老师:歌曲《蜗牛》表现了什么?听完后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蜗牛为了“有属于我的天”,不惧艰辛“一步一步往上爬”。为理想而奋斗,正是歌曲《蜗牛》最美最动人的地方。
蜗牛为了大大的梦想而努力,那么我们中职生应该怎么做呢?制订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努力奋斗,我们也将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单元《职业理想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
[讲授新课]
一、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1.个案分析《首席翻译的成长路》,学生阅读课本P16相关材料。老师:小华为什么可以从一名生产线工人,成长为首席翻译呢? 分析:见课本P17 2.小组探究: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小华的职业理想与蜗牛的“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蜗牛的梦想是对未来的想象和希望,小华的职业理想是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向往和追求。
(2)什么是职业理想?你认为小华的“职业理想”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职业理想指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及事业上获取的成就的向往和追求。小华的“职业理想”指的是具体的职业岗位、晋升机会等。
(3)为什么小华的成功归功于职业理想?职业理想对人生起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有职业理想才有方向、动力。职业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是人在职业活动中,追求工作、事业发展的动力来源。
3.链接百度百科《职业理想》。
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百度百科中有关职业理想的定义、职业理想的特点和职业理想的作用的内容。
4.看《人生AB剧》,请学生续编结局并加以说明。
老师:小丽中考失利,没有考上普通中学,被职中的商务英语专业录取了。她觉得 A 读职中就是混日子,将来的工作问题有父母解决。B 认真学好专业,将来做一名实力派的资深员工。请你预测,A和B的结局一样吗?
学生交流回答:结局不一样。A小丽在校不认真学习,工作后积极性也不高;B小丽在校认真学习,工作积极性高,进步快。
老师:由此可见,职业理想对人生的发展的重要性。
5.小结: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的追求,职业理想是人在职业活动中,追求工作、事业发展的动力来源。
6.师生共同归纳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板书)
二、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活动:看真实人生,猜猜他是谁?
老师: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他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请问他是谁?
学生:袁隆平。
老师:袁隆平的职业理想是什么?
学生:研究杂交水稻,解决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老师:袁隆平最终研究出了“东方魔稻”,推动了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他的故事说明,个人的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
学生:职业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老师: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无动于衷,神情麻木。这时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听到这话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他想到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记的中华儿女起来斗争。请问他是谁?
学生:鲁迅。
老师:有个人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立志报国,献身革命志向。他在中学读书时,同学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1914年他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全部的费用只有几块大洋,三分之一就花在定报纸上。他与同学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期间不谈恋爱。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最后他成为了改变中国人命运的人。请问这位青年是谁?
学生:毛泽东
老师:他们的故事说明个人的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 学生: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基础。
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职业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社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核心,它影响和制约着职业理想。职业理想与社会理想相辅相成、相互影响。2.链接百度百科《社会理想》。
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百度百科中部分社会理想的内容:社会理想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是全体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老师: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发生冲突时,应顾全大局。我们在实现职业理想的过程中,应该弘扬民族精神,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以行动去报效祖国。
三、职业理想的实现途径 1.案例分析,思考问题。出示案例《小李的理想》:18岁成人礼上,小李写下自己的理想:“我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翻译师!” 23岁同学聚会时,小李说:“我要去500强企业里当翻译。” 28岁时,小李在一家乡镇企业里当文员,他说:“我要离开这家企业,在这里工作太没前途了。” 32岁时,金融危机,小李所在的那家乡镇企业准备裁员,小李暗自祈盼:“希望这次裁员名单里千万不要有我的名字。”
问题(1):小李有职业理想吗? 学生:有。问题(2):小李为什么实现不了自己的职业理想? 学生:小李志大才疏,他的目标不切实际,又没有实现目标的措施,没有规划。
老师:职业理想的实现需要两个条件。请问是哪两个条件?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一定要务实,符合个人实际。职业规划的过程是提高自己的过程。2.小组探究: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1)职业生涯规划如何做到务实?
学生讨论回答:职业生涯规划就具有鲜明的个性,符合个人实际。有明确的方向和可操作性,特别应强调的是,目标要明确,阶段要清晰,措施要具体。
老师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思考:把当下的学习与实现职业理想联系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编制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时,不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具体详尽地制订出“可行性措施”并付诸实施。
(2)为什么说规划的过程是提高自己的过程?
学生讨论回答:规划职业生涯的过程,是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的过程,是恢复自信、树立理想、形成动力的过程,是依据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调整自我、提高自我、适应职业岗位的过程,是为走向社会、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做准备的过程,是不断发展自己、享受成功乐趣的过程。
3.讲述《雄鹰和蜗牛》的故事。
有一个故事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有天赋的人就像雄鹰,他们很轻松地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底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但是,同学们所要知道的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在我们同学当中,有些有天赋的人,他们是雄鹰,可以比较轻松地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我们当中更多的是蜗牛,没有骄人的天赋,但是我相信,只是我们一直不停地爬,我们也可以收获精彩的人生。
4.读一读,议一议《经典语录》,坚定学生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努力的信心。(1)从事一项事情,先要决定志向,志向决定之后就要全力以赴毫不犹豫的去实行。(富兰克林)
(2)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巴金)(3)不能幻想一步登天,不能好高骛远,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杨秀峰)(4)那些一直把握机会充实自己的人,是前途不可限量的。(罗曼•罗兰)
[拓展练习] 幻灯显示练习内容,学生思考回答。[课堂小结] 学生谈学习体会:通过学习本课,我„„
教师:著名寓言作家克雷洛夫曾做过一个精彩的比喻:“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宽敞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扣开职业理想的大门,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奋斗。中职生必须认识实现职业理想的持久性和艰巨性,珍惜在校的学习生活,为实现未来的职业理想打好基础。
[布置课后作业] 1.上网搜一搜“有志者事竟成”的有关案例和人们对它的理解。
2.举例说明人们通过职业活动才能在和谐社会中生存,才能实现个人的发展。3.活动:描述“我”的理想工作(课本P14-16)
教学反思:
第2单元《职业理想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从职业理想对本人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谈起,在引导学生理解职业生涯规划重要作用的过程中,从个人、社会发展的角度渗透理想教育;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让学生明白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是职业生涯规划。只有通过逐步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将理想变成现实。
本节课成功之处是在讲授过程中成功使用音乐导入、案例故事、课堂互动、播放视频、网络搜索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多参与、多探究、多体验、多领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学生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主动学习意识强,学习效果好,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有:学生的课前预习不够,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对有些问题深化不够。
板书设计:
第2单元 职业理想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
一、职业理想的作用
1、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1)指引前进的方向。
(2)激励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奋斗不止。(3)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
2、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职业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2)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基础。
二、职业理想的实现途径:
1、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设计,并一步一步地实现它!
2、职业规划的过程是提升自我的过程。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
教学
内容
4.《古诗三首》3课时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课时6.《秋天的雨》2课时
7*.听听,秋的声音
1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
计划课时
10节
单元
教材
间的联系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单元围绕“秋天”为专题组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秋天里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在秋天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本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单元
教学
目标
1.认识37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正确读写“水泥、亮晶晶、图案、排列、规则、迟到、颜料、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默写《山行》。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秋季景色的美好。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描写景色的句子的作用,从中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单元
教学
难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2.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3.体会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4.边读边想象作者是怎样运用自己的语言把秋天的美丽独特描写出来的。
单元
教学
措施
及设想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学习古诗,要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和多媒体课件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本课包括《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借景抒情。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
课
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山行》的诗意。
教学
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
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二
课
时
教学
目标
1.理解《赠刘景文》古诗的意思。
2.背诵古诗。
教学
重点
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三
课
时
教学
目标
1.理解《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
2.背诵古诗。
教学
重点
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奔主题,简介作者
1.教师板书课题,简介三首古诗的作者。
2.自读古诗。
二、自读古诗,识记生字
1.引导学生读古诗,把生字圈起来。
2.交流识字。
3.再读古诗。
三、理解《山行》,感受意境
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教师点拨: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是傍晚之景。
第一句的“远”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了“远”。第二句的“生”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飘浮的动态美,也说明了山高。“有人家”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山林充满生机。第三句的“晚”写出了作者留恋美景。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句,突出霜叶耐寒的品质。
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了解整首诗的意思,你觉得哪句诗写得好?
2.课件播放秋天的霜叶。
3.再读古诗,背诵古诗。
五、课外作业。
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
一首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游览岳麓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第二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查阅资料所得。
2、看图说话
二、学习古诗《赠刘景文》,品味诗意
1.故事导入:古时候,有个叫刘景文的诗人,他很有才华,可50岁了还没被朝廷重用,所以整天闷闷不乐,他的好朋友苏轼邀刘景文到他家做客,俩人边喝酒边聊天,苏轼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就写下了这首诗。
2.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诗句,诗中写了秋天的什么景色?(课件出示)
4.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三、再读感悟,想象画面
1、自由读诗,结合插图思考:诗歌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合作,交流读诗后的体会。
4、交流后再融入感情读一读。
5、小组汇报自学收获和不懂之处。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读了这首诗后,头脑中形成了什么画面。
2、根据诗意,参看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2、学生认读。
3、引导学生观察范字,说说怎样书写。
4、指名板书生字,师生共同评价,探索写好汉字的方法。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了解诗人
1.师: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丝丝的凉意和片片的纷飞的黄叶给人带来无尽的思乡情绪。你还记得哪些我们学过的思乡古诗呢?
二、学习古诗《夜书所见》,领悟诗情
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看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古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课件出示一、二句诗,引导学生交流,假如你是一个漂泊在外的诗人,读了这两句诗,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3.出示三、四句,引导学生思考:哪些是作者想到的?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4.引导学生感悟写法。
5.读、背古诗。
三、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读了这首诗后,头脑中形成了什么画面。
2、根据诗意,参看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四、课堂小结
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多地收集这些优美的古诗,更好地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瑰宝所带来的无限魅力!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课文用一个小孩的眼睛去发现梧桐叶落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美景,体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
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小作者观察到的每一个景点,体会比喻句的妙用,感受到小作者的观察细致,想象丰富。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
课
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
重点
认识生字、词语。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水泥道的美。
教学
难点
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二
课
时
教学
目标
1.感受文中的优美句子。
2.练习写话。
教学
重点
理解相关句子,感受作者的语言美。
教学
难点
练习写话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每天上学、放学走过的水泥路是什么样的?用一句话概括。
2.今天,我们要欣赏到一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你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识字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重点指导“凌、增、棕、靴”的读音和“铺、印、图、迟”的笔顺。
三、熟读感知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按结构归类复习生字。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感悟
1.自读课文,了解作者观察到的每个景点。
2.理解词语:明朗、亮晶晶、湿漉漉、熨帖、凌乱。
3.欣赏文中的比喻句。
4.根据课文内容释题。
二、赏析美句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美景的句子,用“”画出作者高兴的句子。
(学生读后,课件相应出示)
2.欣赏、体会这些句子中的美。
三、总结仿写
1.多美的水泥道啊,你们喜欢吗?
2.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7.《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作者的笔触从感觉、色彩、味道、动物的活动几方面为我们描绘出了秋雨中大地的多姿多彩与事物的变化。
学习本文,一方面指导学生从语言中感受秋雨的独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去体会,从文本中学,从生活中学,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秋天的雨的独特魅力,激发对人、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
课
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
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熟读课文。
教学
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二
课
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要学会自己面对生活中难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围绕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
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要学会自己面对生活中难题的能力。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板书“雨”,引导学生说一说春、夏、秋的雨各自的特点。
2.教师出示秋雨及秋季景色的图片。
3.板书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引导读文,提出阅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识字情况,强调“匙”的读音。
3.组织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中心句概括内容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随文积累
1.引导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己喜欢的词句。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仿写。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带领学生书写,注意笔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句,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2.回忆上节内容:说说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二、抓重点段,品析课文
1.引导学习第1自然段,思考:秋天的雨是如何把秋天的大门打开的?
2.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思考:
(1)走进秋天,我们会看到什么?
(2)这么美丽的颜色,秋雨都送给了谁?
3.引导学生自学3、4自然段,思考:秋天的雨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4.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秋天的雨给小朋友们带来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三、练习巩固,总结全文
1.组织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积累词句。
3.教师总结全文。
4.作业:把自己喜欢的词句写在本子上,背诵喜爱的段落。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7*.《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把握,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于本课是阅读课,教学时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阅读本课“阅读提示”,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学课文,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课设计上的另一突出特点是朗读的指导,采用教师的配乐范读、学生的朗读、默读等方式深入感悟文本,以读促讲,以读促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深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由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
课
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仿写诗文。
教学
重点
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
难点
仿照诗歌的形式,仿写诗文。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质疑引入
小游戏:听音说画。
1.课件播放各种声音。
2.引导学生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4.板书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你脑海里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2.老师想请6位同学朗读诗歌。猜猜看,为什么请6位同学?注意读准读通,相机正音。
3.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4.小游戏:找声音。(文中描写秋的声音的句子)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引导学习第1~3小节,提出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边读边展开想象。
2.引导学生描述画面,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的脑海里呈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3.引导学生评议,交流感受。
4.指导学生朗读。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指名学生朗读第4~6小节。
2.指导学生仿写诗歌。
3.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诗歌。
1.《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语文园地二》是第二单元的复习课,分为交流平台“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四个板块。“交流平台”板块重点交流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解的词语应该怎么办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词句段运用”板块首先让学生学会使用形容词来形容春、夏、秋、冬四季,重点把握好每个季节的特点;接着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句段中的基本含义,明白“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道理;“书写提示”板块则重点讲解书写姿势和书写规律,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日积月累”板块学习关于秋天的词语,提示学生注意日常积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
课
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教学
重点
学习查字典,正确书写。
教学
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二
课
时
教学
目标
1.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背诵“日积月累”中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教学
重点
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
教学
难点
理解词语、成语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回顾《秋天的雨》一文中,是怎样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
2.小组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看哪个组总结得多。
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这样做:
①查字典;②联系上下文;③找近义词;④请教老师和同学……
二、词句段运用。
1.我会写。
(1)和同学交流,描写四季的词语有哪些?(两个字、四个字都可以)
(2)写一写:
春:暖和春暖花开春风拂面百花盛开桃红柳绿
夏:炎热烈日炎炎挥汗如雨绿树成荫骄阳似火
秋:凉爽秋风落叶金风送爽硕果累累秋风瑟瑟
冬:寒冷北风呼啸冰天雪地鹅毛大雪银装素裹
(3)读一读,记一记。
2.我知道。
(1)学生读句子,交流对句中带点词语的理解。
(2)说说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查词典;联系前后句子意思)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是我们去语文园地游玩的日子。这次语文园地又有什么精彩内容等着我们呢
?咱们一起进去看看吧!
二、书写提示。
1.观察图中小学生书写的姿势(身体端正、握笔姿势正确)。
2.正确书写田字格的字(横平竖直、把字写端正)。
四、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词语,说说这些词语的共同点。(都是描写秋天的)
2.简单理解词意。
第三篇:第2单元教学总览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总览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以
个识字主题“场景”“树木”“动物”“农事”串联起来,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这些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大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2.单元重点:
(1)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要把识字、写字与朗读指导有机结合,对课文内容不必作深入的理解与分析
(2)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二:学习“部首查字法”,这是学生独立识字经常使用的方法。教材介绍了部首查字法的步骤要领,对其中较难的两个步骤——确定字的部首并查出部首在检字表的页码,数清除去部首外的剩余笔画——还进行了专门练习。编排“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这一习题,是希望查字典的练习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真正落实到用字典查字的实践之中。
【学情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大部分学生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但是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不强,识字兴趣的有待激发,识字效率低,在这方面耗时多,仍然有少数学生对生字掌握不牢固。本单元是识字单元,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元识字。
【教法建议】
1.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形声字结构规律识字,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
2.确定部首和剩余部件笔画是查字典的难点,除了教材中安排的7
个生字外,还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引导学生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主动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识字
1.场景歌
2.树之歌
3.拍手歌
4.田家四季歌
语文园地
查字典
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
合计
第四篇:第2单元表内除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重点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方法与策略: 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电脑课件,小棒,课本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
过年的时候,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去你家做客,你准备用什么招待他们呢?
我们来看看小明为大家准备了什么吧?(课件展示小明为大家准备的食物)追问:小明怎么给大家分这些东西呢?引入今天的课题(板书:平均分的概念)。
1.说一说
课件展示书上第八页例1题:老师决定把6颗糖分成如下图所示的3份,打算送给三位同学。
你们认为老师分的怎么样?你认为应该怎样分?
教师抽查,得出来应该三位同学分的同样多,每人分2个糖果。
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习题,学生练习,体会平均分。
二、引导探究,操作平均分
元宵节你们都吃汤圆了吗?元宵节吃汤圆象征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汤圆”。
课件展示图片,请同学们数数有多少个小碗?
说一说,想办法吧大碗里的汤圆平均分成5份,该怎么分呢?
小组讨论互动,教师抽查小组讨论结果。
小组展示:(1)1个1个地分:
(2)2个2个地分:
(3)3个3个地分。
你们更愿意选择哪种分法?为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三、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平均分
想一想:
怎样把老师奖励的铅笔平均分给同组的4个小朋友呢?(课件展示奖品)
分小组讨论,教师抽查点评。
习题巩固:
1练一练:
课件展示习题,抽查学生。
2想一想:
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平均分这种方法,想想:在你们的生活中,用过这种分法吗?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最喜欢的是什么?与同桌交流一下。
五、板书设计
平均分的概念2、2、2、2、22、2、2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3、3、3、3、3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一些与读书有关的词句。
2.学习一些读书与习作的方法。3.学习规划自己的读书行动。4.学习进行开场白。
过程与方法:
“拓展阅读”:自主学习,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综合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甲流,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搜集资料、汇报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读书情况。最后指导学生习作,通过具体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后感这种文体。
“金钥匙”: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开场白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书的兴趣,让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难点:学会读书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法、点拨法。学生:讨论、交流、评议。教学准备:
有关于书的名言,学生自己总结自己的读书方法和体会。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日积月累”“金钥匙”
一、学习“日积月累”
1.我的摘录笔记。
(1)多媒体出示书上的词语。这些词语谁会读呢?(2)教师范读词语,指生读,开火车读。
(3)请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到摘录本上。2.读一读。
(1)让学生读书上的句子。
(2)教师提问,课前谁还搜集了有关书的句子?指生读。(3)学生自由交流、积累。
3.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怎样表达他的意思。(1)学生读句子。
(2)作者用不同的说法表达了自己愿意带一本书周游世界的愿望。
二、学习“金钥匙”
1.引导自学。
丁丁和冬冬掌握了开场白的金钥匙,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并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全班交流、总结)
2.开场白的内容、要求。
开始要讲讲本次活动的意义、对大家的要求,然后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要注意:开场白要简短、精练,有号召力,具有鼓动性。3.模拟开场白。
情境:我们班要举行讲龙的故事的比赛,请你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1)自由练说。
(2)小组交流,推荐说得最好的同学代表发言。(3)全班交流,进一步明确如何进行开场白。
三、单元小结
1.自我评价,可以围绕这几方面来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自己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怎样?学会了哪些新的学习方法?等等。
2.同学之间互评。
四、课堂小结。
学生自我总结。
第二课时
“拓展阅读”《我的“长生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读课题,质疑:什么是“长生果”?
2.“长生果”是指吃了以后长生不老的那种果子。文章中提到的“长生果”就是指吃了后长生不老的那种果子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边读课文边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那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部分画下来。
2.同桌之间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文体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旁边做批注。
4.小组交流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什么? 学生回报自学情况,教师评价,归纳: 事:“我”看连环画,到小镇图书馆看书。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悟: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重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反复读一读这篇文章,将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勾画下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朗读课文,把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并说一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作者对书的钟爱的。
2.把你喜欢的部分在读一读,文章文辞优美,善用比喻,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说一说。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如:课文第2自然段:“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读书时的那种愉悦之情。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评价。
五、拓展延伸。
说一说你读书的故事和你在书中得到的收获,并把它写下来。
六、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全文,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七、板书设计:
我的“长生果”
写出优秀作品 读连环画
扩展想象力
读文艺书
书籍
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读大部头小说
锻炼记忆力
增强理解力
第三课时(习作)
学习规划自己的读书活动
从“开卷有益”的古训,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劝勉,从“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的激情召唤,到“书是人类发出的最美妙声音”的深情吟唱,人们相信,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重温读书的意义,感受时代读书的呼唤。
一、活动准备
1.按小组不知交流的主题,各自搜集需要使用的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
2.事先准备好发言提纲,发言时要有激情,要尽可能说得有趣味,让同学爱听、听得明白。
3.要说明文章的出处,对这本书的理解及喜爱的理由,并说说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4.总结归纳自己的读书方法,并安排好自己的读书活动。
二、活动安排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搜集的书大致内容或总结归纳的读书方法进行组内交流,以“我喜爱的一本书”为话题,卓名喜爱的理由以及书对自己的影响。小组交流后,各组派代表到台上发言。
要求:
1.学会用普通话流畅地交流,清楚得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2.学会倾听,准确理解发言者的话语、观点。
3.积累、感悟书籍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三、活动过程
(一)第一小组汇报:怎样安排好自己的读书活动。1.寻找一些好的适合自己读的书。2.按时去完成每天的任务。
3.针对不同的书,采取不同的读法,或通读,或简读,或精读。4.不泛泛而读,有详有略,重点突出。5.利用最有效的时间去读。......(二)第二小组汇报:浏览是的大致内容的方法。1.看目录; 2.看简介; 3.看序言; 4.看结尾; 5.看高潮; 6.看插图;......(三)第三小组汇报:怎样选择要看的书。
1.选择自己需要的书;
2.名家名篇是首选,少看漫画搞笑的书; 3.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去读;
4.选择时事资料、新闻、关心时事;......(四)第四小组汇报:阅读的方法。
1.分类法读书:分门别类地读书。每一类书,借来几本,预计一下要多长时间可以读完,安排好正常上课做作业的时间之后,将空余的大部分精力放在读课外书上。
2.快速法读书:要求在30分钟内读完2000字的文章。程序是首先用5-10分钟时间将文章读一遍,再用5分钟记下或画出好的词语,标出段落序号,然后用10分钟归纳文章的结构提纲。有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立即查字典、词典弄懂,最后用5分钟把文章在看一遍。这样就完成了。以后,抽空可看看自己写的结构提纲,回忆一下文章的内容,思考一下文章的写作技巧。
3.兴趣法读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
4.比较品读法:一次读几本书,用比较对照的方法读书。“不怕不识书,就怕书比书”。......(五)第五小组汇报:怎样写读书笔记。
1.编提纲,就是用自己的语句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段落大意简明扼要地写下来。2.写体会,就是要把我们从书中获得的启发和感想写下来。
3.摘录好句子,就是要我们在读书时,把书上一些含义深刻、描写精彩的句子或片段,超载自己的本子上。
4.卡片式,使用卡片摘抄资料,一张卡片只能记一条材料,不能因为怕浪费纸张而在一张卡片上记几条材料。......四、活动总结
1.今天的时代已经不是靠汗水就能做好工作的时代了。知识密集,信息奔流,科技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那种“一朝拥有知识,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不仅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知识,有政治经济学知识,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而且有科学技术知识,有文艺方面的知识,这有利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建立在科学基础智商,这样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就会感到精神饱满,感觉到人生真正的价值。”读书好,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为我们的将来大侠坚实的基础。
2.为自己定读书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