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基于中职教学方式创新的微课资源开发——以机电专业为例

时间:2019-05-13 02:1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A基于中职教学方式创新的微课资源开发——以机电专业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A基于中职教学方式创新的微课资源开发——以机电专业为例》。

第一篇:A基于中职教学方式创新的微课资源开发——以机电专业为例

一、当前中职教学中主要问题的审视

(一)理论与实践割裂

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以纯理论教学为重心,理论教学是一套,实训又是一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抽象的理论得不到实践的印证,学生仅凭教师空洞的讲授和自己的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训过程中无法熟练的获取需要的理论,造成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

(二)内容与形式偏离

尽管在中职课改中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整合,形成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但大多以文本或PPT的方式呈现,形式单一,内容与形式的偏离,使得教学资源吸引不了教师与学生,利用率低下。教学内容以怎样的形式与教学内容相契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主题与主导的失衡

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师主导,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民主平等交互的教学氛围尚未形成,主体与主导失衡。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护士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习惯的养成,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不到有效提升。

(四)结果与过程脱节

过于注重考核评价的结果,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教学的过程,体现不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生成,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以评价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要求未得到落实。另外,评价的方式和手段也较单一。

二、中职微课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对接岗位原则

企业的需求决定了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应开发新型课程体系,培养岗位所需人才,实现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因此,在开发微课资源时,首先要了解本专业对接的岗位群,以及相关岗位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在次基础上研究专业课程内容,把哪些与实际岗位联系紧密的内容开发成微课资源,这样的资源才可用能用,才能体现中职微课资源开发的价值。

(二)“教学做合一”原则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企业生产需要,企业对人才最需要的则是“做”的能力,也就是职业能力。中职微课资源开发也应围绕这一目标,遵循“教学做合一”原则,以“实践驱动”引领微课资源开发,在教学设计、微课训练、测试与评价等环节上,突出“项目驱动”“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

(三)满足灵活学习需要原则

多年来,中职生早已习惯了“粉笔”教学,适应于你讲我听,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职生失去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微课学习法可以让中职生自由选择教师,而且可以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这些东西对学生的诱惑远比课本来的强烈,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此,学生改变了学习观念、改变了学习方式、改变了学习态度,由传统的“被教”变成主动学习,这无疑会极大的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这无疑会极大的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要根据教学和学生求知的需要,打破时空的限制,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开发出适应教师灵活教学、学生自主灵活学习的微课资源。

(四)多种资源整合原则

微课应在中职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满足教学实践的需求,采用教学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观看教师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实际是课堂上“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是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还涉及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并结合了素材课件、联系测试和学生反馈、教师评价、专家点评等教学资源。因此,微课是一种由多种资源有机组合构成的综合体。

三、体现“职教特色”的微课资源开发路径

(一)科学确立微课课题

1.基于职业标准。职业标准是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执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因此,选定微课主题时可从职业标准中的某一方面要求出发。如维修电工中级工的标准,要求能检查和排除CA6140车床等一般复杂程度机械设备的电器故障。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就可以把CA6140车床某一电器故障排除作为微课的课题,通过微课来呈现CA6140车床某一典型电气故障以及检查、排除方法和维修的技能。

2.基于岗位需要。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成为一线技术工人,掌握相关岗位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相关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也应是种植维克开发的课题资源之一。仍以维修电工为例,一些学生毕业后将会从事照明和动力线路的检修工作。我们就可以现实生产生活中某一动力或照明线路的检修作为课题,通过微课的形式来重点讲授如何检修某一实际线路。3.基于课程体系中的重点、难点。课程体系中的重点、难点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知识点,通过微课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往往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这也是微课开发的主要目地。如在《电工基础》课程“用万用表测电阻”这一内容。这一内容中选择合适的倍率是难点。我们就可以这一难点作为微课的课题,通过视频的形式呈现为什么要选择合适的倍率和如何选择倍率,进而来突破这一难点。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过程设计是微课开发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学理念与能力的集中体现。在大力倡导现代职教理念的今天,中职教师在微课教学过程设计时,要将现代职业教育所提倡的“以就业为导向”“以人为本”“终身教育”“以能力为本”的理念融入其中。

1.注重至死与技能的生成。微课一般用于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习后自主的构建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能力。因此,在设计微课的教学过程时必须更多的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生成,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点与技能要求的呈现。如在《电工基础》课程中以“叠加定理”为课题设计微课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借助实验这一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自我生成“叠加定理”的相关知识。

2.要注重学习能力与方法的培养。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与能力的感知与接受能力各有不同,这是目前班级授课制度下接受能力各有不同,这是目前班级授课制度下教学中难以克服的问题。在微课教学过程设计时,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轻松化解这一问题。一方面注意交互活动,微课中设计不同难度系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另一方面增加链接,通过链接为学有余力的中职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究领域,或者增加微型训练、自我学习评价、微课学习反馈等内容。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中职生的需求,而且能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终身学习及职业生涯的发展打好基础。

3.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养成。中职微课有这许多与职业和岗位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素材,教师在涉及教学过程时应多角度的展示企业行业元素,如企业“5S”管理等,以此来加强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这既关注了中职生成长过程中职业素质与道德培养,也为学生更好的就业做准备,同时,也增强了中职微课资源“职业教育”的特征。

(三)充分发挥微课功能

中职专业课程改革已普遍展开,那么课改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呢?我认为,要变学生普遍的“厌学”为普遍的“乐学”,让学生感到“学的东西有用”,对就业有用,对职业生涯发展有用,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也只有当学生真正学起来了,课改目标才能实现。微课资源开发恰恰顺应了中职课改的潮流与形势,它把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合理运用,在有限时间内激发了中职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了知识,达到了课改的教学效果。

1.积极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课堂。优质微课资源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化的工程,它不是传统的大课堂教学公开课,也不是简单的进行教学视频制作,而是包含教学的各个方面,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后的综合体。中职微课资源开发与课堂教学改革一样,在规范微课资源开发流程外,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大力推进“以学生为重心”的微课:课程的对象是学生,一切以学生的自主高效学习为中心;内容、形式要丰富多彩,吸引学生;要学会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力求拍摄的微课视频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用,这样才能制作出“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微课程,确保微课程能够适应满足学习者的实用、易用和想用的直接需求。

2.着力营造“以情境体验为重点”的微课课堂。开发微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因此,在微课资源的开发中应充分考虑中职生的思维特点:在学习中更愿意接受直观、感性的只是与技能。微课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将只是和技能的讲解与岗位、专业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结合起来。特别是对于那些以重要的专业理论或原理为内容的微课,更应注重直观性。如在开发《机械制图》中的关于三视图知识的微课时,就要选择一些动画,呈现今天物体的三视图,帮助学生理解三视图。另外,要尽量突显情境创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感受到真是的职业情境。如在《电工电路制作调试》课程中,以“白炽灯照明电路安装”为内容开发微课,可基于日常生活中白炽灯照明这一情境,以此收集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真实的工作岗位,增加学生对维修电工岗位的认知。

第二篇: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4.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导入: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能源,大家知道什么是能源?会对能源进行分类吗?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能源的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⑵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特点:

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②有限的

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 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因地制宜:

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3.1)。③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⑵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如:2002年的消费量接近1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14亿吨标准煤。

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思考

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点拨:我国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世界上石油资源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资源比重都较大,核电比重也占一定比重。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 点拨: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为山西省煤炭的销售提供了广阔市场等方面思考。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①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②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挑战之一:人均资源量少。挑战之二:人均能源消费量低。挑战之三: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挑战之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大量的煤炭开发利用,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挑战之五:能源安全受到威胁。能源安全是指保障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可靠和合理的供应。

三、能源基地建设

1.目的:充分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2.措施: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图3.4)。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图3.5)。活动

1.根据下面的资料展开讨论:对于山西省来说,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1)从价格来看,2002年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如果按平均发电煤耗400克/千瓦时测算,那么1吨煤可发电2500千瓦时。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为245元/千千瓦时。(2)从环境效益来看,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地区的环境,但燃煤发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的污染。

(3)从运输成本来看,输电的成本较低,而输煤需要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煤炭在运输过程中还会有损耗,运输成本较高。

(4)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点拨:课文的资料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说明或数据。(1)出口1吨煤的价格为160元,而1吨煤发出的电可值600多元;

(2)输出煤会减轻本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出电会增加本地的环境污染,每一种方式对生产地和使用地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3)从输出成本来看,输电成本低,而输煤成本高;

(4)山西缺水,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其实,除以上外还可罗列一些资料数据,但就是以上几点,也足以让人感到世间事物的复杂性。输煤好,还是输电好?不是简单地否定一种和否定另一种,它们是各有利弊的,正因为如此,这两种方式一直并存。

2.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山西省煤炭的市场将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山西省应采取什么对策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 资料1:2002年,我国启动了“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后每年将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市及沿线的河南、安徽两省供气120亿立方米,初步估算可代替原煤4000万一5000万吨。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地,也是晋煤消费量较大的地区。预计山西省将可能失去2500万吨的市场。

资料2: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滇黔两省与广东省签订了“西电东送”协议,预计到2005年,滇黔两省将向广东输送5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此外,黄河上游水电的梯级开发和四川电力开发将进一步加大“西电东送”的力度,再加上三峡电站逐步并网发电,这将使山西煤炭在东部地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

资料3:我国规划到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将达到4300万吨标准煤,每年替代6000万吨煤炭。“十五”期间,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的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和岭澳、田湾4个核电项目将建成投产,并加快西部公伯峡、龙滩、小湾、洪家渡、三板溪等大型水电站建设。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我国过分倚重煤炭的能源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化。

资料4:由于长期开采,山西省煤炭的开采条件不断下降,开采成本不断上升,加之技术和设备更新缓慢,与相邻省区近年来开发的大型露天煤矿相比,山西省的煤炭开采不具优势。

点拨:资料揭示的内容有:

(1)“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2)“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分额进一步减少;(3)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减弱;(4)山西煤的开采因种种原因不具优势。以上资料的引申信息有:山西煤炭工业将面临市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不预先采取预防措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经济将不可能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十分单一,这种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首先对运输形式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国内能源市场需求减弱,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山西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煤炭的综合利用,构筑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煤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增加附加价值。

板书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②分布范围广: ③煤种齐全: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⑵市场广阔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三、能源基地建设 1.目的: 2.措施: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第三篇:用微课辅助开发数字化学习视频教学资源

用微课辅助开发数字化学习视频教学资源

[摘要]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其中的视频教学资源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随时随地学习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如何有效地开发这一资源呢?微课是在传统教学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非常适合数学化学习资源中的视频教学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微课数字化学习视频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102

数字化学习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学习模式,又称为网络化学习或Elearning。数字化学习依托于数字化学习环境和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就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学习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数据文件以及数据库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而视频教学资源是学生有效进行数字化学习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它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以及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取。如何由师生自行开发贴近学情的视频教学资源呢?微课恰恰可以为数字化学习提供切合实际、即时可信;可用于自主探究、多层次探究;富有创造性的视频教学资源。

一、微课为数字化学习提供即时可信的视频教学资源

数字化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终身学习,可以在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上进行;可以在学校里、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家里、课后进行;可以是新知识的学习,可以是旧知识的复习,可以是错题的纠正,可以是一个专题的研究,可以是一个知识点的内化„„这就需要其教学资源切合实际,即时可信。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为数字化学习提供即时可信的视频教学资源。

二、微课为数字化学习提供多层次探究的视频教学资源

数字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这就需要教学资源具有层次性,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更具有独立性。

可以将一个复杂的知识点或一个繁杂的问题分化成若干个层次,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分别制作微课,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满足其自主学习、逐层探究的需要。而一个微课自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又具有全面的系统性。

三、微课为数字化学习提供富有创造性的视频教学资源

数字化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的,创造性学习需建立在相应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基础之上。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教师可以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处理、对重难点的突破创作成微课,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创作成微课,形成数字化学习的视频教学资源,以供师生共同观摩、学习、研究。

以《美图秀秀抠取及合成图片》为例,一般学生理解美图秀秀抠取图片的三种方法都是相对孤立的,那么遇到复杂图片时,使用自动抠图达不到需要的效果,使用手动抠图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没有相对的耐心和足够的精力是无法坚持的。而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生会将自动抠图和手动抠图结合起来使用,先利用自动抠图抠取大概轮廓,简化图片,再使用手动抠图处理细节,完美抠图。

微课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为数字化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视频教学资源,为数字化学习者自主学习取得了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3]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4).(责任编辑斯陌)

第四篇:基于法律角度研究山岳资源开发与保护---以黄山为例

基于法律角度研究山岳资源开发与保护---以黄山为例 摘要:山岳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近年来,由于部分山麓地区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与保护,游客数量的增大,旅游目的地与经营商过度追求短期利益,游客量超出景区承载力,导致景区遭到较大破坏。本文从法律的角度谈谈对黄山景区的规范性开发管理与保护。关键字 法律 黄山旅游资源 开发与保护 一 研究背景

山岳型风景名胜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与历史遗产,安徽省山岳型旅游资源丰富,奇山秀水令人神往,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黄山,中国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在“中华十大名山”排名中居第四位,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是安徽旅游的标志。黄山位于安徽南部黄山市境内,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 0千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490.9平方千米,以与景区相邻的五镇一场(黄山区汤口镇、谭家桥镇、三口镇、耿城镇、焦村镇和洋湖林场)的行政边界为界。

黄山既是世界自然遗产,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并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但是,因为片面追求当前利益,今年盲目兴建大量设施,致使黄山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在海拔1000多米的核心景区内,楼堂馆所数量众多,并且还在不断增建。经营者开办休闲中心,建立商场,甚至还有珠宝店。景区修建楼堂馆所,首先就是开山炸石,伐木毁林,原有植被遭到破坏不可避免;其次就是餐厅油烟,宾馆污水,还有遍地的生活垃圾;再次就是生活用水和商业用水急剧增加,用水过度的严重后果凸显出来。从前,黄山观瀑楼对面的“人字瀑”非常壮观:一股瀑布飞流直下,中途分为两股流泻,像在悬崖峭壁上写出的一个“人”字。如今,峭壁上只剩下瀑布曾经冲刷过的痕迹。经过专家研究发现,上游修建水库导致中下游植被严重缺水,很多珍贵的松树濒临死亡。二 黄山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法律依据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主客体间存在的矛盾日越来越突出,发生的旅游相关事件解决的方式越来越遭到社会质疑,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便相继出台一些列的法律法规, 如《风景名胜区条例》《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显著.因而2013年《旅游法》也就相应推出,进一步规范了旅游市场.,来规范旅游业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下以法律的角度探讨黄山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所涉及的问题。⒈山岳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资源开发的原则:资源开发遵从特色性,市场导向性,效益性,保护性以及游客参与性原则,本文重在旅游资源开发讲究效益性与保护性原则,最主要的是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黄山景区的开发也包括森林植被,森林植被是一座山的生态主体,也是生态物种的屏障。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于黄山风景的不断被开发,大量的工程建设以及自然灾害,使黄山的森林植被遭到极大的破坏,动植物资源不断减少。游人的不多增加,也极大的破坏当地的森林植被,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大量垃圾也严重威胁着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威胁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依据《旅游法》第三章关于旅游规划与促进的相关条例规定,“对自然资源和文物等人文资源进行旅游利用,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资源、生态保护和文物安全的要求,尊重和维护当地传统文化和习俗,维护资源的区域整体性、文化代表性和地域特殊性,并考虑军事设施保护的需要。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资源保护和旅游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文物等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相衔接。”出台的《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二十七条和三十条同时也规定对于在景区的违规建筑或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建筑应当拆除。⒉山岳旅游资源保护

以景区承载力角度谈论山岳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承载力也称景区旅游容量,它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旅游资源的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能力,即满足游人最低游览要求,包括心理感应气氛以及达到保护资源的环境标准,是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所能容纳的游客活动量。景区承载力强调了土地利用强度、旅游经济收益、游客密度等因素对旅游地承载力的影响,在内容上包括了资源空间承载量、环境生态承载量、理承载量、经济发展承载量、社会地域承载量等基本内容,一个旅游地的旅游承载力是这些承载力的综合能力。近年来,多处旅游景区出现游客爆棚事件,多是目的地景区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顾当地资源的承载力,出现游客滞留事件.像黄山这样的风景名胜也是不免于此,尤其在节假日高峰期.随着黄山国际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开始走进秀美的黄山。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逢节假日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家门去欣赏别处的风景,显然,黄山是个很好的选择。特别是黄金周期间,黄山的游客可以说是人山人海,当然这在经济上能极大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这对黄山生态环境的影响却是致命的.。这也是严重违反了《旅游法》中关于景区承载量的限制与说明.即依据《旅游法》第四十五条 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应当公布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可以采取门票预约等方式,对景区接待旅游者的数量进行控制。旅游者数量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景区应当提前公告并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景区和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

三 针对黄山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提出的相关法律建议 依据我国法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以下是针对黄山旅游资源存在的现状,提出的相关法律建议。⑴建立健全适宜黄山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法律法规。当地安徽政府部门依据出台的《旅游法》,制定出与黄山景区相适应的法规条例,对旅游者,旅行社以及相关经营商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当今中国部分法律存在的主客体模糊,导致法律的执行存在很大的自由性,法律出台的效力不足。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具体化,对于相关的处罚可以具体到金额,保证法律法规的可行性。

⑵建立和完善“两权分离”的新型治理模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国家是旅游资源的所有者,地方各级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旅游资源的管理权。因此,地方政府往往也成为旅游资源的经营者。这种政企不分的体制容易使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利益“轻保护,重开发”错误观念的指导下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粗放式的开发,从而导致当地生态旅游资源遭到破坏。所以,实行黄山旅游资源的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当务之急。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具体权利与义务,使其对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各尽其职,真正做到政企分开。⑶加大旅游资源法律制度的执法力度。为了保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威慑力,是制定出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完善程序法规定,是法律更明确化,具体化,更有效地规范执法者的行为,使执法沿着法制的轨道健康有序地进行。执法保护还可以弥补立法保护的不足,在执法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取一些没有法律规定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有积极的效果的变通,补充措施。一方面要加强执法者对旅游资源进行法律保护意义的理解,同时对于黄山旅游资源的保护,要形成一支综合性的执法队伍,全面管理当地旅游资源,改变多头管理的格局。有利于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水平,更好地保护黄山旅游资源。

针对当前中国旅游法的发布,一些旅游景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是旅游资源的法制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黄山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社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参考文献 : 【1】吴宜进.旅游资源学:旅游资源开规划与开发.旅游环境容量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方叶林.安徽省旅游资源错位现象及相对效率评价.2013 【3】王文斌.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研究.2007 【4】吴荣华.山岳旅游资源管理模型研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5】胡济源.黄山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1997

第五篇:中职学校一体化课程改革和教学资源开发与创新的探析

中职学校一体化课程改革和教学资源开发与创新的探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中职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特点;以该专业的专业课程《客房服务管理》为例,主要通过课程地位与作用、学情分析、课改思路、建设情况、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组织及实施、建设方向与目标等进行,推进教学资源开发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教学 教学资源开发创新 客房服务与管理

近年来,由于中等收入阶层的崛起,我国旅游经济从大众旅游的初级阶段逐渐向度假的阶段过渡,给酒店市场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截止2015年1月1日,我国有限服务酒店总数已达到16375家,其中中端酒店936家,经济型酒店15439家,同比共增加了3648家,客房总数为1525471间,同比增加了289638间,增长幅度为23.44%。这将给酒店客房服务带来新的机遇和压力。一方面,酒店业可以借此机遇得到快速发展;另一方从业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服务技能,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因此,如何通过培养高素质的酒店业技能型人才,提高我国酒店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显得越来越迫切。研究和探索以技能操作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实际的知识和技能,是我院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体”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和热点课题,《客房服务与管理》“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创新及校本实施就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突破了学科体系的框架,把工作过程知识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

一、专业调研分析与定位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学院瞄准国内酒店行业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在教学团队、专业指导委员会及课程建设专家的大量调研与多次研讨论证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五个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行专业核心课程《客房服务与管理》“一体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资源开发创新及校本实施。

《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能力、素质结构,校企联合开发、设计和整合课程。针对职业素养、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四大岗位能力模块,设计整合课程,使能力模块与课程设置一一对应。针对以前专业核心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分散在多门课程里的现象,对课程进行整合,使核心课程对应核心技能,引进酒店行业标准,特别是与国际人才标准接轨,以《客房服务与管理》为核心,建设了一批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一体的适合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

二、《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资源开发创新与五个“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训模式建设相结合我院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是教学计划与课程内容体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注重课程的建设与社会与行业企业不断更新与变化的人才需求相适应,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资源开发创新按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学时2∶1的原则,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首先,根据三大核心能力模块,对课程进行整合,使核心课程对应核心能力,建设“一体化”核心课程《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设置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采用项目教学、分组工作、案例教学、仿真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改革教学手段,以现场模拟与实际操作为载体组织课堂教学,在实训中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培养。其次,以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建设为基础,推进《客房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开发创新,构建了以教学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共享型资源网络教学与服务平台,满足了全校5000余名师生日常学习工作的数字化管理需要。

三、实行“校企联动,校企共赢”的运行机制

检验《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资源开发创新是否可行的关键因素是学生掌握的技能是否学以致用,因此,我院近年来加大了校企合作力度,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拥有一批运行良好的高质量校外实习基地,如江西锦都皇冠酒店、北京江西大饭店、法莱德白金酒店等。在教学安排上实行“2+1”模式(即学校理论学习2年,校外顶岗实习1年)。

我们以“订单班”为抓手,该专业采取学生自愿报名,企业选择的方式组建由企业冠名“订单班”。学生在第一学期陆续接受一些与酒店岗位相关的课程,并且酒店高层管理人员亲自参与授课,帮助学生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岗位设计选择。通过酒店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方面信息的讲解与渗透,以及把学生带到酒店前厅、客房及餐饮部进行实地考察,增强了学生们对专业的认同,对企业的认同。订单班学生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安排一个月的见习期,学生利用见习期的见习,熟悉企业的各个对客服务部门及相关岗位要求。此外,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享受与企业员工同工同酬的待遇。实习期满,考核合格后,企业优先安排学生就业。见习+实习的岗位锻炼,把酒店变成“我的课堂”,为培养酒店实用型技能人才开辟出一条新路径。

四、建立和完善以《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为核心的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我院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五个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建立,对考核标准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了“一体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即把课程理论考核与实训操作考核结合起来。在《客房服务与管理》考核中,我们主要以实训操作成绩为主,同时结合学生平时表现、理论考核成绩三项最终评定学生期终成绩。校内老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

五、结论

我们通过《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创新及校本教材的实施,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在不断的调查、研究分析与实践基础,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了符合职业能力要求的、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为酒店业培养输送实用型技能人才开辟出一条新路径,并为其他职业学校同类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全面而生动的示范。

参考文献:

[1]唐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的思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2]严辉华.浅析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

下载A基于中职教学方式创新的微课资源开发——以机电专业为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A基于中职教学方式创新的微课资源开发——以机电专业为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