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解教育
“理解教育.分材教学”四环节教学实验心得体会
海口市第七中学 英语组
邢敏云
2010年8月11日,海口市第七中学“理解教育.分材教学”教育教学实验正式启动了。在11、12日该教学模式创办人——华东师大熊川武教授及其助手刘耀明博士的培训中,我初步了解该教学模式的理念、特点、做法及理论支持。我欣赏熊教授我佩服学校领导的胆略和见识,既然原有的教学模式并不能给我们的普通班带来曙光,为何不变变呢?我期待变革之春风能吹走当前不理想的教学效果、学风,给我校带来生命力。可是有些做法、理论也不是第一次听到,还不是说归说,做归做,有点空中楼阁、“浮云”,具体又怎么落实?会不会还是走老路?……一想到这回有专家亲自指导,我们又有了期待和憧憬。想到以后,当时我感到既兴奋又紧张,新的一轮挑战又要开始了。
总结本学期工作如下: 一、习惯的养成
刘博士曾经讲过“理解教育.分材教学”四环节教学要能顺利进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起重要作用,课堂上因为学生拖拉而造成的时间浪费将会影响教学进度。
本学期本人所教班级初一3和初一8班学生各有千秋,但总体上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很差的。我想产生一个学习后进生的原因有多样,但普遍来说,学习后进生都存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专注力、记忆力、毅力等非智力问题。教师要备好好课、教好书,也要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老师、家长长期的工作。平时我注重抓学习习惯的养成。一上课我会随机或突击检查学生课前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要求学生书桌桌面上要有课本、《指导》、《同步》、听写本、练习本、红笔及红或蓝笔一枝。当堂收作业、检查作业、完成练习比较快的2个组奖励分数,听课状态好或有进步的小组奖励分数,回答对问题的得分。在奖分的过程中我注意情绪的渲染、竞争气氛的培养,如表扬某个小组、总结各组得分。虽然花了时间,但课堂纪律改善了,学生英语课上得开心。但是事物总在变化,以后能否继续有效,还拭目以待。我想面对不断变化的学情,我唯一不变的是在不断地随之而变。
二、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四环节教学的矛盾
《英语课程标准》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P2)“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P9)“本《课标》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P29)我们的英语教师一直以来都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在摸索、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我们创设游戏、歌曲、竞赛、自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也有自学、互帮、点拨等分材教学中提到的教学环节,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分材教学的四环节的固定模式,具有开放性。英语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对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全面练习,这四方面紧密相连,互为一体,不可偏废。在英语教学这方面,分材教学对学生自学能力、自觉学习程度过于高估,又回到以往注重“读”的训练而忽视其他三个方面,上课形式枯燥,不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长期下去学生很容易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
根据这点体会我综合运用了原来的英语教学模式和分材教学的模式。教学单词时我采用学生小组自学(自己找出元音因素——会读这些元音因素——会拼读单词)、互帮、教师点拨、检测的分材教学的模式。教学语法句型时,我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结合实物、多媒体图片等让学生开口机械操练,感悟重点句型,熟读课文,点拨。结合我校实验班学生“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我出题让学生自测,以书面形式训练以巩固所学知识。每一节课最后整理学生思路,总结当天所学内容(知识点、学习方法、技巧)。此外,每个话题最后一节课---Sectin D是总结课。因此教学最后一课我总会把整个话题知识点系统化,辅与《指导》、《同步》上的转项练习题巩固知识,并在写作中活学活用。整个话题教学流程体现了听说领先、读写跟后的教学理念,同时兼顾了考试的需求,扎扎实实地教学英语。
以上总结纯属个人所见,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初一年级组(2010-2011学年)是个集聚青春活力、合作精神、勇于挑战的集体,相信我们的团队在“理解教育.分材教学”教育教学实验中会成长、壮大起来,相信我们的实验会卓有成效。
第二篇:理解教育
理解教育
高桥初中 陈伟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准确地传授知识,及时解除学习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为学生将来开启科学之门奠定好坚定的基础。教师从开始工作之日时起,就要为教育事业献出挚爱之心。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还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只要我们能做好的,就一定要努力把它做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尤为重要。如能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美,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积极地去获取英语知识,真正地了解英语、喜爱英语、享受英语!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的眼睛盯着你,你该在那张张白纸上画下什么;教师生活在社会里,家长的眼睛盯着你,你该在那双双审视的目光中留下什么。孩子们的成长中实现了教师的人生价值,让我们努力用一份深深的道德感和责任心给孩子们撑起一片广阔的蓝天!是金子,总会有它发光的时候!每个学生都会有他的闪光点。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激发他们的自信心,用爱和真诚欣赏他们,鼓励他们。你会发现一个学生就是一块闪光的金子!走上讲台,更要走下讲台!三尺讲台是神圣的。走上讲台,意味着担当起为人师的重任,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但讲台不能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厚壁障,所以,教师更要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中去,让教育教学的互动在平等融洽的合作中完成。走下讲台,从教育的终身性而言,就更应让学生能在生活中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在三尺讲台上快乐地耕耘。快乐来自外在的形式。追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开放活泼的课堂氛围。师生在轻松快乐中共同成长,拥有自信开朗的积极心态和开拓创新的思维的乐趣。快乐来自内心的体验。
一个个健全高尚的灵魂的铸造就是我们的成功,这样的成就感无法用物质衡量。“桃李满天”的快乐是无可比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知识的传递者,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伟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传播知识就是传播幸福”。此时我心中更有了一份更深的责任心,更高的自豪感,我们的责任不仅是教人求真,让学生学做真人,作为我们教师自己,我们也要做到教学相长,学做真人,只有教师做真人,言传身教,才无悔于人类工程师的称号。为做好教师我愿意 “甘于平淡,平淡中求发展”。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信息化的社会,要求教师严于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确保自己是一湾活水;教师的工作是盲人,言传虽重要,身教更有效,必须严于经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宽待学生,应意识到学生处于行为习惯养成期,世界观形成期,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一味斥责,应悉心教导,助其改正;宽待学生的幼稚见解,也许幼稚里正蕴含着“雪融化后是春天”的精巧。我愿为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我乐当园丁,辛苦自己,培育花朵; 我甘为人梯,奉献自己,托起他人; 但我更愿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与同行们并肩作战,共铸师魂,齐尽师能,共同托起实中一片蓝天,一齐创造实中明天的辉煌!谱就人生历史上不朽的篇章,留下记忆长河中永不褪色的一页!
真诚对待,平等相待,公正看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老师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学生和老师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具有同等的权利,相处以平等,才做到教学相长。学生的真诚感动着老师,老师同样也以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才可以浇灌真实、灿烂的花朵,其实真诚也好,平等也好,关键要在活动中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人”,让每一个“人”都有心灵的润泽,在公正的天平下,学生才是一个正直的人。
教育学生要有爱心。“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有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爱。蔡萍让学生的身心在亲和的音乐中得到放松,让学生的灵魂在美妙的旋律中得到净化!学生面临着升学的竟争,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他们学习紧张、身心疲惫。每周一歌、课间音乐以及音乐课都能帮助学生释放内心的紧张与疲惫。为了让学生的身已心在柔和的音乐中能够得到真正的放松,我们应在乐曲的选择和音乐带的制作上精益求精。育德是音乐教学最为重要的功效之一,《田园交响曲》中清新的旋律,在让学生领略到美丽田园风光的同时,也为他们上了一堂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课;《命运交响曲》中所奏出的强音,在让学生为作者贫困坎坷的一生发出感叹的同时,也为他们真正懂得了“卡住命运咽喉”的真谛。为了让学生的灵魂在美妙的音乐中得到净化,我们应在音乐教材的处理和音乐欣赏课的设计上精益求精。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英语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英语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教师要努力拓宽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空间,给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因此,教师要从一个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严师和朋友”的角色转换。这也是时代赋予老师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期望。
第三篇:理解+教育
理解+教育﹥惩戒
有这样一个童话故事:在一个极其寒冷的冬天里,有个人穿着棉衣赶路。太阳和狂风打个赌,看谁能把穿在那人身上的棉衣先脱下来。为了把他的棉衣脱下来,风狂暴的刮起来,但却只能是那个人把棉衣裹得更紧,怎么也扯不下来;太阳出来了,暖洋洋的照在那人身上,不久,那人便自动脱下了棉衣。
这个故事和我们对待有错误的学生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做为教师,首先要理解学生出现的错误。因为是人就有犯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从错误中成长起来的,都是从挫折中成熟起来的。可以说,错误与人生同行,错误与真理相伴。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以平和、客观、公正的心态去正视、理解、宽容、接纳我们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因为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认识还不深刻、知识还不完善、阅历还不丰富、判断还不全面„„这些先天性的“不足”就决定了学生是不可避免错误的,犯错是他们走向成熟所付出的代价。理解学生的同时,要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性格爱好,家庭情况,优缺点等,为下一步的教育工作做好准备。
学生们渴望得到爱,尤其是犯了错误的学生,他们在家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在校渴望得到老师的爱。老师声色俱厉的严格往往会使学生在口头上听从,表面上服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学生已开启的心扉随之关闭,未开启的心扉更加封闭。而教师如果能够宽容他,信任他,指导他,用宽容、帮助、关怀代替抱怨、训斥、惩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帮助,则可以使学生心悦诚服,可以激活犯错误学生的进取心,就会使学生充满自信,使他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改
正错误,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和学生谈一谈,和他们共同分析错误,此时切忌用“闭嘴”,“住口”等语言,这样会使学生渐渐的变沉默,语言表达能力下降,他们会渐渐习惯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权利,会背着很多的冤屈,而一个人默默承受。只有找到了犯错的原因,才能找到改错的钥匙。对于学生出现的小问题,我们可以用微笑暗示学生,也可以用沉默来责备,让他意识到错误;对于严重的错误,可以用严词来说服,让学生辨别是非,认识错误„„我们班有个学生很调皮,上课睡觉,经常完不成作业,还常到校外打架,我了解这些情况后,先找他谈心。我说:“你上课睡觉是家务活牵扯了你,还是身体不舒服?”他说:“什么也不是,我就是上课爱睡觉。”我又去家访,他的眼里充满了惶恐。我对他父母没有提他在校的不好表现,只是说:“孩子这几天好象打不起精神来,在家是不是吃不好饭?还是身体不舒服?你们应该好好关心关心他,现在学习挺紧张,你们要创造条件,保证他的睡眠时间。”一连多次的个别交谈、家访,他慢慢地改变了坏习惯。
宽容是促使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宽容是滋润师生情感的催化剂。惩罚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却比惩罚更有影响力。但是宽容.并不等于纵容。如果教师一味心慈手软,疏于管理,致使学生纪律涣散,无所顾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这是教师软弱无能的表现;如果教师厚此薄彼,亲疏有别.致使班风不正,人心不齐,这是教师私心作祟的结果;如果教师不讲原则,讨好学生,迁就错误,甚至与学生称兄道弟,一起吃喝玩乐.这是教师人格的卑下与师德的缺失。这种纵容学生的错误做法,不仅会贻害学生,而且教师本人也会因此威风扫地。
总之,老师的宽容体谅,会让犯错的学生感觉得到了尊重,往往会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并且打心底感激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为学生搭起希望之桥,点亮心灵的灯,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第四篇:理解教育技术2018
一、教育技术的概念 纵观历史和现实,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进行的每一项活动都必须使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达到预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
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技术与方法的总称。
教育技术作为专业名词,起源于美国。英文名称为“Educational Technology”。从字面上看,可以简单理解为“教育中的技术”。
教育技术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不同阶段的教育技术中强调的技术着重点不同,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不断充实教育技术概念的内涵,因此,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述。
实际上,教育技术这一概念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理论观念的更新而逐渐形成的。20世纪初以来,视听教育、视听传播等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美国教育界,此后又相继出现了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学习技术(Learning Technology)等不同的名称。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发表了西尔斯(Seels)与里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书中给出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该定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国际教育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基本看法,因此,被广泛接受,影响深远。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国内教肓界已经开始使用电影、幻灯等来支持教学,并在30年代确立了“电化教育”这一名称。电化教育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家在政策和经费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各级各类学校配置了大量视听教学设备,一批高等院校开设了电化教育专业,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电化教育实验研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学科的发展与国际沟通的需要,“教育技术”的概念开始取代“电化教育”而在我国普遍使用,其概念的界定大多吸纳了AECT 94定义的内涵。
2004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根据我国对于教育技术研究的方向和实践情况,以及教育观念、文化底蕴、历史背景等原因,对我国的教育技术做了界定。
从本质来说,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技术与方法的总称。
从实践应用来说,教育技术是在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实践活动。
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对教育技术作了以下定义:
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技术的目的是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在教育中广泛应用,我国政府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针,并实施了一系列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重大项目,如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技术的变化必然引起概念的变化,如文献中频繁出现并逐渐为人们所认同的“信息化教育”这一概念,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育方式或形态。还有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名词“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将促成一种全新的教肓形态——信息化教育,也就是说,可以把教育信息化看做是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
2004年6月,南国农先生在他主编的《信息化教育概论》中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三者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相同,它们名称虽然不同,但基本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而可以互相换用。
知识卡片
AECT05教育技术定义
近10年来,教育技术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AECT于2005年公布教育技术的新的定义,AECT05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根据AECT05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与技术相关的过程和资源,其中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内容,即有形的物化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念形态的方法和技能。过程指的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步骤和活动,与技术相关的活动是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资源指的是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与技术相关的要素是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
教育技术总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法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了4个主要的、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
1.课堂教学领域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随着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应用于传统的学校教育,逐渐形成课堂教育技术系统。
在课堂教育技术系统中,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计划都已经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确定好了。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特征,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手段和教学策略,把教学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进行相应的评价。
技术在这里是辅助教师教的一种手段。教育技术的应用没有改变教学过程的实质,但各种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方式,改变了教学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学内容的方法及评价方式。
2.远程教学领域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要求的日益高涨,学校教育已无法满足这种需要。随着广播电视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作为教育技术重要手段的广播电视和网络技术被迅速运用于教育领域。远距离教学在扩大教育规模、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形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远程教学系统作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远程教育的决定性特征是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在时空上分离。因此,远程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增加学习机会的同时,保证学习质量。在远程教学中,尽管教与学在时间、空间上发生了分离,但保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宽带高速网络的发展和各种移动学习工具的出现使这个联系成为可能。
3.自主学习领域
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学习是最有成效的学习方式。
教育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有利和有效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条件。多媒体学习环境,天网(卫星电视广播系统、卫星数字通信系统、移动数字通信系统)、地网(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网络、有线通信系统)合一的网络环境,可以把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联结在一起,实现资源全球化。而且在网上可以建立虚拟教学环境: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学校等,使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的限制。虚拟教学环境和真实教学环境相结合,可以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学习者学习知识、训练技能、探讨问题、继续深造无需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极大地满足了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把握学习进度,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益。
4.在职人员培训领域
在美国,企业培训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按照企业的需求来运作和控制,目的是提升员工的工作业绩。
企业培训的对象是企业的职工,它让受培训的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大量运用了教育技术手段,以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去掌握有用的、可用于完成实际任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三、教育技术的作用及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教育、教学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从新的和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讲,‘教育技术’是对教与学的全过程进行构思、实施和评估的系统方式,既包括技术的资源,又包括人的资源以及人机之间的交互关系,并以此来实现更有效的教育。”
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优化了教学过程,教育技术已经成为除教师、学生、教材等传统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之外的第四要素。在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可见,技术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1.教育技术的作用
(1)促进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
信息化社会是一个多变的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传统行业逐渐萎缩,人们不可能在最初的工作岗位上从一而终。其次,知识的增长和更新,使学校教育无法为学生提供满足终身需求的知识,初始教育只是就业之前的必要准备,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功能为学习的终身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有效实施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以学习者个性化为基础的网络化课程为每个愿意学习的个体提供了“量体裁衣、按需所求”式的“自助精神餐厅”;不断持续发展的各种技术正在打造一个融“生活、学习、工作”为一体化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崭新格局。
(2)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
教育的终身化要求社会成员要不断接受教育,不断从事学习活动,学习变成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在信息化社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的学习型家庭、学习化社区、学习化城市、学习型组织,正在逐渐营造一个社会处处有教育,学习随时随地可进行的学习化社会;广阔的学习课件和极为便利的学习条件,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使社会化的学习不仅成为一种需要,而且成为一种可能。
(3)引发教育三大基石的嬗变。
在印刷时代,阅读、写作和计算被视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基石,世界各国都把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列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然而,技术给教育带来无限的机遇,也在这三大基石中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
① 阅读方式的变革。
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自从印刷技术产生以来,人类已习惯于阅读文本和从各种图书资料中查找所需信息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文本中知识与信息只能按线性结构来排列,因此阅读与检索的速度和效率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在电子书刊中,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从而打破了传统文本单一的线性结构,向人们展示出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阅读与检索方式。
从单纯文字阅读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传统阅读的材料是文字媒体,在电子读物中阅读的对象则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象、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这就是信息时代的“超媒体”阅读。这种近乎“全息”的跨时空阅读方式,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
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② 写作方式的变革。
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鼠标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
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
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
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在远程交流中协作的协同化、群体化。
③ 计算方式的变革。
从数字计算走向用基于代码和二进制的数字化模拟及高速运算。
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为文化,并使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支柱(读、写、算)融为一体。
图像、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进入了虚拟现实的计算机仿真世界,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教育模式。
多媒体数据库的设计与制作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将创造出数字化生存环境中的各种新技能。
2.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影响
我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要在教学中大力推广技术的普遍应用,要利用教育技术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实践,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教育技术的运用导致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生的角色定位等各个方面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1)教育技术对教育内容的影响。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育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内容的变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① 知识来源的多渠道化。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形成一个全球化的课堂。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教学信息来源,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更容易获得信息和知识,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
② 教材的多媒体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多感官的参与活动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③ 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以及一些事物的运动规律都能展现在学生眼前,丰富学生的想象;可以把远方的东西,或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呈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或是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教育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育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日趋多元化。基于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资源型自主学习模式、教育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基于仿真技术的人机教学模式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重视和应用。
根据教学需要,结合教学资源和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或者创新和探索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3)教育技术对教师的影响。
教育技术的运用对教师角色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和认识教育技术对教师角色所产生的这种影响,及时调整师生角色地位,将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深化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
① 教育技术的应用扩展了教师的概念。教育技术的应用,基于现代技术的各类电子教师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与普通教师共同担负着传播知识和思想观念的社会职能,电子教师延伸了教师的概念,使教师与学生的实体分离成为可能,使学生具有前所未有的自主选择教师和教学内容的权力。
② 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主要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随着各种媒体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自己想要的知识,教师在课堂内的权威地位因而受到直接的威胁。面对这种挑战,教师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角色定位,树立新的角色形象,实现角色的多元化。首先,从教育的本质看,教师的基本角色特征并没有改变,他仍是知识的传授者、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的榜样。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的这种角色扮演得更好,角色职能发挥得更充分。其次,从教育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的使用对教学过程的影响来看,教师还要扮演好其他的角色,如学生导航者、资源设计者、终身学习者、问题研究者等。
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师角色的影响,并不是使教师失去“主人”的地位而使其角色退化,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担负的角色职责更重。
(4)教育技术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可能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在传统教育中,学生的地位完全是被动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由教师来安排。教育技术的发展则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这种依附状态,学生由于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获得了从多渠道学习知识的机会,获得了学习的自由。这样,学生角色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积极的主动学习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学生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积极参与,充分的感知信息,激活思维、想象,促使理解、内化、转化,产生意义建构,从而促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但是,学生角色在教育技术发展下的这种转变,不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有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备和手段,学生就自然地表现出主动学习者的角色特征。学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有独立自主学习的精神,有独立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并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特点和学习要求的一系列方法。
(5)教育技术对评价体系的影响。
教学评价是获得反馈信息,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或修正教学策略,对学生有导向和激励作用的重要教学环节。传统的教育评价重视教学的最终结果,采用一次性评价体系。教育技术的应用在重视最终结果评价的同时,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使教师和学生能非常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调整。
随着教育技术研究的深入,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知识卡片
美国教育技术十佳应用典范
2011年,T&L杂志回顾了近几年的教育技术应用,评出了美国中、小学推动技术应用的十佳典范。
1.建立自己的视频服务 地点:南卡罗来纳州,默特尔比奇市,霍里县
特色:霍利县学区依靠本地资源自己开发制作教育视频节目,并把这些视频材料上传到他们自己的服务器,提供给教师们使用。比如最新的视频节目是一个科学类系列,叫做“永恒的荒野”。学区媒体服务协调专员戴维·贝尔说:“这有助于简化教学资料繁琐的分发过程,确保DVD和录影带已送达区内的50所学校”。流媒体可以为学区内需要进修的教师、回家学习的学生、家长,以及电话会议等提供服务。为此,他们支付一次费用5000美元购买了这套视频编码器。到目前为止,他们的网络视频项目运行良好,并一直在为教学服务。
2.创建游戏设计课程
地点:弗吉尼亚州,汉普顿城市学校,菲伯斯高中
特色:当商业课程教师黛比·马丁看到社区学院提供的游戏设计课程时,她意识到如果她的学生学习到这种技能,这也许会帮助他们应对全球化的工作。于是,她引进视频游戏教学,并开设了这些课程,包括:了解计算机编程史,介绍java程序语言,培训游戏制作软件,讲授Alice(一种3D程序开发环境,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人员提供)。在最新的暑期培训后,黛比谈到,教学中,学生们反响积极且预计会有不错的效果;并感谢国家科学基金的赞助,以及两位计算机科学教授提供的教育用的Alice软件。
3.坚持向1∶1计算发展
地点:南卡罗来纳州,克肖县学区
特色:当学区要升级过时的计算机硬件时,负责人哈尔波特·贝格提出1∶1计算作为新的解决方案。学区副主任艾格莉斯·莎拉曼说,为了在区内三所高中实施这一计划,他们必须跳过多重障碍,才能确保筹集到800万美元的资金。为此他们规范自己的资源,以节省大量已拨出资金;然后转向他们的社区以寻求额外的财政支持。当有了本地的资金保证后,克肖县学区与惠普公司签署四个电脑租用合同,每次约为200万美元。2005年1月,800多名九年级学生收到学区发放的笔记本电脑。虽然这个计划面临了不小的挑战,但克肖学区也看到了好的结果。从每个教师建立了一个eChalk网页张贴功课内容起,家长们更积极地参与孩子的学习。事实上,学区在线教育网站eChalk的单击量已由第一年的30 787增加到了去年118 715。
4.培训教师
地点: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县学区
特色:约翰·隆为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县学区的104所小学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在他的所有专业成就中,可能最知名的是他的“数字化讲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学院。在2002年,他组建了多媒体点播(Multimedia on Demand-MOD)小组,一个热心向教育工作者传播技术的团队。MOD小组的工作开始于培训50名教师制作多媒体故事,并要求教师们教会自己的学生也会制作。在2004年秋,约翰和他的同伴创建了“技术大使”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来自学区每所小学的两名教师将被训练成本校的技术指导。第一年的培训目标是基本的技术整合。在第2~3年则介绍更多高级项目,包括数字内容和数字课程的创建。在第四年,这200名技术大使转向Web 2.0领域,学习如何创建和分发播客。
5.走向开源
地点:加利福尼亚州,索格斯学区
特色:在2004年,索格斯镇联合学区开始了他们最知名的项目:转向开源软件。虽然你可能认为节约经费是他们的主要动机,实际上渴望一套灵活的系统把全区52套系统从Novell NetWare转换到开源平台才是学区信息服务和技术主管吉姆·克莱因的真实想法。在4周的时间中,吉姆和他的团队采用了一套含有虚拟网络计算的系统。现在,吉姆自豪地说,索格斯学区拥有了一套由快速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网络,甚至最旧的电脑也能使用。并且IT技术职员也能更好地为教师、员工以及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在实施后的第一年,索格斯学区官方估计整个学区节约了65 000美元的软件授权费用,就因为使用了开源的桌面软件。学区下一个目标是提供开源的Web应用。
6.使用软件进行创新教学
地点:内布拉斯加州,奥哈马公立学校
特色:莎拉有一个独特的想法,能给她的学生们带去阅读的兴奋——制作flipbook(有翻页效果的电子书)。每位六年级的学生把一本普通的图画书转变成有声数码图画书,用到的工具和软件包括GarageBand、iTunes、扫描仪以及iMove。首先孩子们把自己最喜爱的童年图画书带到学校;然后莎拉上了一节关于表现形式的课,体现出阅读者的语气、音量和音调的变化是如何让一个故事变得更生动。当学生们能熟练的运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完成阅读后,莎拉向他们展示如何使用GarageBand录下自己的声音,然后听录音编辑错误,添加过门音乐和翻页效果。最后他们把这些个人的播客作品上传到学校的一个iTune频道,那里是二年级学生的收听中心。因此这个实践既能帮助年幼的学生训练流畅的听力,也能让年长的学生练习阅读的表现形式和学习如何使用软件创作。
7.技术的回归
地点:密歇根州,海兰德尔路中学
特色:作为一名工艺技能课教师,卡洛尔·科尔伯恩希望她的学生们融入到社区,参加各种项目工作,从中体验学习和学会帮助别人。为此,卡洛尔和同伴克丽丝开发了一个学习项目,汇集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旨在增加他们对Habitat for Humanity公益组织(人类家园国际组织,为世界各地穷人免费建筑房屋的世界最大的非营利性志愿团体)的认识。卡洛尔的学生们分析了利文斯顿的人类家园组织的网站,并设计创建了PPT演示,以促使观众加入志愿者行列或捐助经费。其中“通信艺术组”学生编写和导演了关于怎样的情形才需要公益组织提供房屋的情景短剧。而来自附近3所学校的“技术和艺术应用组”学生设计了模型屋和迷你家具反映出一所典型的公益房屋的外观和感觉。项目的最后,学生们用“对奖销售”的方法卖出房屋模型,且一共为利文斯顿人类家园组织募捐到800美元的经费。
8.把iTunes作为评价工具
地点:加利福尼亚州,埃斯孔迪多学区
特色:以前在埃斯孔迪多联合学区,学生们总是在每节课前边嘟嚷边把iPod收起来,而现在该区的8年级以下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使用iPod等便携式媒体播放器了。这是学区技术媒体主管凯西·雪莉创建的一个独特的项目——IRead。该项目让学生使用iPod和第三方录音配件,录制自己流利的阅读和理解练习。学生仅需对着录音设备朗读短文,捕获的声音记录文件被传输到iTune创建一个数码记录,或者转换为电子档案袋中成为学生的成长记录。埃斯孔迪多学区的研究数据显示,IRead项目是成功的;与原来相比,有2~4倍的学生在阅读的流利性和准确性方面大为提高,这归功于在教学中使用iPod。第二语言学习者也受益于这个项目,学生能更轻松地练习复杂单词的正确发音。
9.寻找技术经费
地点:犹他州,Tintic学区
特色:五年前,当托马斯任学区技术主管时,犹他州改变了拨款中教育技术经费的比重,削减了60%。Tintic学区的信息技术预算被迫取消,使得这个乡村学区陷入困境。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难倒了不少人,但不包括托马斯。他立即开始寻找替代资金。托马斯第一笔成功筹资是来自向州府专项教育基金申请的50000美元建筑物改造款。这些钱被用于改造四所学校的老旧布线系统以升级其网络和电话通信。他还获得E-rate网际连接基金25000美元的资助,用来建立无线网络和升级学区的网站服务器。接着,托马斯注册到了eMints项目,这是联邦政府拨款“利用技术提升教育”(Enhancing Education Through Technology)项目下的一个专业发展资助计划。利用这笔拨款,学区内的四间教室获得了按生机比2∶1的电脑配置,另外,还有投影、数码相机以及教师笔记本电脑。他还找到附加经费——在线考试州专用基金,使学区能继续eMints项目,并新增加了5间教室加入这个项目。值得惊喜的是,去年犹他州恢复了学区教育技术拨款。Tintic学区主管罗恩·巴罗指出,正因为托马斯的创新融资,使学区在没有拨款的年份中科技计划从没落下半拍。
10.采用视频系统进行科学教育 地点:俄亥俄州,河滨高中
特色:卡罗尔·弗莱克不只是教授基本的科学课程。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她能教更多复杂的内容,如新型疾病、生物恐怖主义和法医学。她的当代生物科学和遗传学是一门开创性的课程,且是俄亥俄州同类学校中的唯一。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卡罗尔还使河滨高中与科特兰高中的教学同步进行。自2001年开始,已经实施了1400次视频同步教学,近200名学生参与其中。另外,卡罗尔意识到校际之间的协作是课程体验的重要组成。于是,让河滨高中学生和科特兰高中学生结对,使用视频会议、电话、传真、在线聊天和电子邮件交流创建作品——比如生物学ppt演示文档,这样使学生能在更广泛的社区分享学习成果。如此丰富的高科技体验自然把学生“钩”进科学和技术课程中。为此,2004年,卡罗尔被评为俄亥俄州最佳技术教师。自然而然,她的许多学生也进入大学主修科学课程,其中包括一位因创建一种特色科学通信而出名的学生。
来源http://www.etsupport.net/?p=3677
实践环节
本环节,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讨论技术给你学习带来哪些影响?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技术促进自己的学习?将讨论结果填入表1-3中。
表1-3 技术给自己学习带来的影响 分析项目 分析结果 自己常用来学习的技术
技术给自己学习带来哪些变化
如何利用技术促进自己的学习
第五篇:对教育的理解
对教育的理解
在学校工作已有好久,虽然没有走上讲台,但是我的所见所闻所学,在心中已经形成了自己对教育一些见解和认知。
一个教育者应该拥有健康、聪明、诚实、认真、勇敢、自信、宽容、快乐、兴趣广泛、爱劳动。你可以不出众,不可以没思想;可以不优秀,不可以不认真;不要只顺从,但要懂事理;不要啥都会,但要悟性高;不怕暂时不优秀,就怕想学学不会;不怕你拚命地玩,就怕你不玩命地干;你可以保持沉默,不可以没有主见;不要你成为尖端人才,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掌握大原则,任你自由发挥,这些是我对教育的一些理解。
学校是播撒文明的场所,是培育精神的领地;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孟子说得好:“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教师应加强道德修养,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远离世俗,淡泊名利;应以自身的良好行为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高尚情操去感染学生,构筑美好的精神家园,还校园一片晴朗而快乐的天空。
教育好学生,首先要以了解学生为基础。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习惯、学习情况、个性特点等,特别是对学生个性特点的了解,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掌握个性差异的目的在于因材施教。一个拥有几十个学生的班级,学生的性格、爱好、智能、特长各有所异。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单一的教育方法,很难取得成效。视质量如生命,视家长为上帝,视学生若亲子。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仅有一股冲劲,跑不完万米远程;仅靠一股热情,攀不上理想峰巅;仅凭一点小聪明,不能取得好成绩。肯干还要能干,能吃苦还要会吃苦,热爱工作还要会享受工作。只要矢志不渝,反思实践,百折不挠,就一定能逐步实现目标。
教育的使命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以及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有太多其他的责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其科学的思维和态度,帮助其掌握实践中的方法,了解其个人的意义及责任、生存的意义及理想。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要做好一件事情,需要有一个好的开端。接任每一个新班级,都很注重第一个学期,特别是开头一个月。
尊重差异,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孔老夫子曾提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它始终是教育工作者不能放弃的理念。教育其特殊性就在于其对象的特殊性,它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着思想和个性特征的人。而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性,正如一句名言所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研究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促进个体纵向的发展。
从小处着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管好班级的关键,留机会给学生,让他们感受挫折、尝试失败、体验快乐也应该是教师的职责。学生在成长,肯定有犯错误的时候,作为班主任,应该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地面对学生的错误,通过引导,平静地注视学生自己从错误中走出来,而不是一味地责怪。这比强硬地逼着他改效果要好,而且培养了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约束的好习惯。
教育本没有固定的套路,也没有一层不变的理念,但是教育工作者可以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总结经验,由个案推广到一般、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使自己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