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师教学模式中第二课堂教师深化利用第一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时间:2019-05-13 03:3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双师教学模式中第二课堂教师深化利用第一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双师教学模式中第二课堂教师深化利用第一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第一篇:在双师教学模式中第二课堂教师深化利用第一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在双师教学模式中第二课堂教师深化利用第一课堂教师提

问有效性的策略

【摘要】阐述在双师教学模式中第二课堂教师如何深化利用第一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打破传统教学思维,配合第一课堂老师优化教学方案;以第一课堂老师教学为中心,调整教学方法。

【关键词】双师教学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080-03

笔者所在学校与人大附中合作,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把人大附中课堂教学录像通过网络传输至本班课堂教学作为第一课堂,笔者作为第二课堂教师与第一课堂数学教师共同承担教学工作。结合一段时间来的实践应用经验,笔者从教学方法、教学展示、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以配合双师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第一课堂老师的教学内容有效地进行提问,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

笔者在双师教学模式应用中发现,第一课堂教师和第二课堂教师在教学提问中往往存在难以较好配合的问题,这种问题往往是由于教学情景差异以及教学方法差异所造成的。作为第二课堂教师,笔者以配合第一课堂教师教学工作为基础,探究如何通过教学创新来更好地利用第一课堂老师来提高教学提问的有效性。通过实践经验以及教学案例分析,主要探索出以下几点利用第一课堂老师行之有效的提问策略。

一、打破传统教学思维,配合第一课堂老师优化教学方案

(一)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增强问题关联性

第一课堂老师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所进行的互动,事实上是一种单向的互动,第一课堂老师并不能够及时掌握班级学生对老师提问的反馈,这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作为第二课堂老师,笔者为了提高提问有效性,将所提出的问题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融合,以此来提高问题的关联性,从而使得问题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例如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的教学,第一课堂老师分别从温度和海拔方面讲解了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些学生对以海拔来讲解正负数的概念感到不好理解,因而觉得这个比喻不形象。在这里,笔者结合第一课堂老师所提出的案例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换用另一种方式来作注解,以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的联系。

笔者对学生提问:“同学们,如果你们不了解为什么有的地方海拔是负数,那么请你们想一想,你们有没有见过深井?如果一个地方像一个巨大的深井,这个巨大的井低于海平面,那么它底部的海拔是不是负数呢?”通过这种提问,学生对海拔负数的描述就形象起来了,对负数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然后继续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也用到了负数,比如某同学在银行存了100元,那么他的账户上就会显示100,如果取出了100元,那么账户上就会显示-100,这种正负所表达的含义分别是存入和支出。还有什么其他的例子吗?”笔者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将第一课堂老师提出的案例结合学生的生实际生活,进一步形象化,将它与学生可能碰到的事例进行融合,从而提高问题关联性。

(二)创新提问形式,同第一课堂老师配合并相互补充

在《有理数加减法》这一章的教学内容中,第一课堂教师根据课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一辆汽车首先向东开了100米,然后向西开了200米,那么这辆车的总运动结果是怎样的?我们以向东方向为正,向西方向为负”。学生回答如下:

100+(-200)=-100米

这辆车总的运动结果是-100米,也就是向西运动了100米。在学生回答完第一课堂老师提出的问题后,笔者作为第二课堂老师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同学们,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有两个基本步骤,首先是要确定符号,然后再用绝对值的加减法来计算。事实上,这种运算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某同学的妈妈给了他10元钱让他去买一袋盐,他花了2元,那么计算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同学回答:“首先确定运算的符号,把他妈妈给他的10元钱算作收入,为正号,把买盐花去的2元钱算作支出,为负号,因而计算过程便是:10+(-2)=8元,最终该同学还剩下8元钱。”笔者利用第一课堂老师的提问和案例进行相应的补充,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从而能够对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有着更加形象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分数的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等,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有理数加减法运算方式。

(三)取长补短,积极学习第一课堂老师的提问技巧

双师教学模式中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促进第二课堂老师学习第一课堂老师的提问技巧和教学方法,笔者对教学中第一课堂老师的教学技巧进行了记录和总结,认为可以取长补短,利用第一课堂老师的提问技巧来提高提问有效性。例如在班级教学中,第一课堂老师在提问过程中往往并不首先对学生进行提示,也不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去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整式的加减》章节教学中,第一课堂老师首先给出一个式子:3x+7x2+10-6x,分别讲解了分配律、交换律、结合律的相关知识,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运用我刚才讲到的相关知识对这个整式进行合并。”在没有进行提示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并不知道怎么下手,但是由此也激发了很多学生的思考兴趣。一些学生所作出的解答虽然是错误的,但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却得到提高了。通过学习这种提问技巧,笔者在其他教学部分也进行了应用,不再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示范,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只是讲解基础性的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自行去解决问题。同时,在其他技巧方面,笔者也借鉴了很多第一课堂老师的优点,如在提问过程中首先进行铺垫,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四)设置学习小组,开展小组间提问竞争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把班上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营造出一种小组间的竞争学习气氛,那么就能够更好地提高提问有效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第一课堂教师提出问题后,笔者让班上的各个学习小组分别展开讨论,然后由各组派出一名代表在班上回答问题。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第一课堂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方法,那么我现在想问同学们,在一元一次方程中我们设置了未知数 x,设置这个未知数 x 有什么作用呢?是不是为了方便我们的运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没有一些需要设置未知数 x 的案例呢?”

第一课堂老师提出问题后,笔者组织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且在讨论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引导,启发学生举出生活中需要设置未知数 x 的案例。当每个小组讨论完毕后,分别派出代表在班上回答问题。学生回答:“我认为之所以设置未知数 x 是为了便于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很多相关的案例,例如我三天一共做了80道练习题,今天做的数学题是昨天的2倍,而昨天做的是前天的3倍,那么我前天做了多少道练习题呢?这就可以设置前天做的练习题数量为 x,计算公式为:x+3x+6x=80,最终算出前天做的练习题为8道。”在该小组回答完后,其他小组继续回答,并且从其他角度提出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第一课堂老师教学为中心,调整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快速融入第一课堂

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这种全新的双师教学模式,增强第一课堂老师班级教学的代入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情景教学法,针对教学内容和第一课堂老师的教学特点进行情景创设。例如在《几何图形初步》这一章节教学中,笔者首先在课堂上布置了相应的教学道具,如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和教学道具等,让学生对物体图形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放映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照片,初步讲解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一些几何图形的基本特点。

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对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这些几何图形又分别对应了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呢?如果我们把一些几何图形进行旋转,不同的旋转方式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呢?可能同学们对于这些结合图形的具体特点和对应立体图形情况还缺乏足够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第一课堂老师的讲解。”提出问题后,连接第一课堂,由第一课堂老师通过网络课堂对学生进行几何图形方面的讲解。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作为第二课堂老师主要是配合第一课堂老师的工作,在第一课堂老师讲解完成后,继续进行情景创设,利用一些道具和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展开更加丰富的联想,举出生活中一些相关的案例。

(二)调动气氛,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对于提高提问有效性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第一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无法和学生进行较好的互动,难以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这就需要第二课堂老师辅助。笔者配合第一课堂老师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方法来调动课堂气氛,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堂铺垫,或者在第一课堂教师讲解过程中穿插一些能够活跃气氛的语言等,让课堂气氛保持在一个活跃的状态下。例如在第一课堂老师的讲解过程中,学生通过网络观看第一课堂老师的教学视频,在重点内容讲解开始前,笔者对学生说道:“同学们看一下,今天第一课堂老师穿的衣服真好看,你们说是不是啊?”学生哈哈大笑,回答:“是。”笔者继续说:“下面是重点内容,我们一起认真听好不好?”学生回答:“好。”通过这种简单的语言穿插,能够较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引导学生去认真听讲接下来第一课堂老师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

(三)设置任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有效性,笔者还通过设置任务的方式,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应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提高提问有效性。当第一课堂老师提出问题后,笔者根据第一课堂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及教学内容对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行去探索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并不直接进行引导和提示,而只是回答一些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例如在《角》这一章节的教学中,第一课堂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钟表8点30分的时候,时针和分针之间构成的角是多少度?”笔者根据第一课堂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丰富和补充,给学生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周末回家后仔细观察钟表,下一节课的时候告诉我,9点钟、10点钟、6点钟、12点30分,钟表时针和分针之间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在布置完任务后,由学生自行进行问题思考和探索,运用学到的角度计算公式和量角器等来解决问题。

双师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探索深化利用第一课堂老师的提问内容,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策略。提高问题关联性、同第一课堂老师进行问题补充、学习第一课堂老师提问技巧、设置学习小组等方法。并且通过情境创设、调动课堂气氛、设置任务等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这种教学模式中来。

【参考文献】

[1]王保平.师范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相关性的调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12)

[2]魏泽.论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素养构成与成长路径[J].教育评论,2014(10)

[3]万佳选,郑小波.师专学校“双师型”教师与小学“双师型”教师对口培养探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3)

(责编卢建龙)

第二篇:课堂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技巧及策略

课堂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技巧及策略 冕宁县城厢镇中心校

方启美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精心设计,紧抓提问点(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容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例如:金老师在教学“烙饼问题”时,她首先把问题呈现给大家:“妈妈给一家三口每人烙一张饼,家里的一只平底锅每次最多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三分钟,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师:“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是什么意思? 生:烙饼用的时间要尽可能短。

师:要使烙的时间尽可能短,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要充分利用“每次最多能烙两张饼”这一条件。尽可能不要让锅空出来。

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启发引导的作用,你看,每个同学都忙着拿出事先准备的圆形纸片开始烙饼了。

又如:王老师在上“比较分数大小”时,刚上课他就给学生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猪八戒分西瓜”,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下,他们口渴难耐,孙悟空去找来一个大西瓜,猪八戒自告奋勇来分西瓜,他说:“我少吃点分二分之一,悟空多吃点分三分之一,师傅吃得最多分四分之一。”王老师提问了,“究竟谁吃得多?”我们等一下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这个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拥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做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去探索新知。

(2)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

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疑问。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着他们的错误认真分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周老师在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对于同一平面图形中两条直线的情况进行分类时,有的学生只看表象,把没有延长,看似不相交的也分在不相交一类,这时老师请学生回忆什么是直线?(可以无限延长)那你还有什么要修改的吗?学生立即把两条直线都延长后再重新分类,得到准确的分类结果。(3)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三位数减去另外一个三位数等于129,我首先告诉学生这道题有多种答案,要求他们多想几种,有意识开展一题多解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

2、精心设计,把握提问时机

提问启发,把握时机最重要。不能轻易提问。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提问启发,切中要害、循循善诱是关键。哪些地方学生容易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存在疑惑?如何旁敲侧击令其去疑解惑?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如:朱老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在探究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让学生首先想想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形状和正方形最接近?它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因为这几个问题带有较强的启发性,所以能够探究出方法的学生很多,并且基本上都能完整地讲述探究的过程。

3、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问题的设计要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问题情景设计,应分层次。如概念的理解、例题的要求、练习的完成都具体分层次。从而使问题的提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有步骤地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时,我首先训练学生会找中间问题,使两步计算的问题变成两道一步计算的题。有一道练习题“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有16人参加接力赛。有多少人没参加接力赛?”要求学生先找到中间问题,并提出问题“全班共有多少人?”这样降低了这类题的难度,学生自然也就会解决它们了。

4、精心研究,面向全体

课堂教学面临几十个人,有时一个老师所任教的班级往往有几个。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学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性格、爱好。由于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课堂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面向全体。课堂提问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课堂提问设计以中上等学生为基础,兼顾优生和差生。无论哪个班,都存在“中间大,两头小”的现象——中等生占绝大多数。课堂提问时,中等生回答的机会多一些。因此,要以中上等学生水平为主,使中等生经过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即“跳一跳,摘苹果”。为了适合优生、差生的特殊需要,在此基础上将某些问题作一些深化向优生提出,将某些问题分层次,以便在课堂中向差生提出。有的老师将一个中等生难以回答的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向差生提出,然后中等生总结,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和策略,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师生真正在课堂上得到更大的收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篇:对教师提问策略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有效性的研究

对教师提问策略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有效性的研究

摘 要:幼儿园作为为幼儿提供集体教学的场所,对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幼儿在幼儿园内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课题提问有直接的关系。对幼儿教师的提问方式进行研究,考查封闭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提问

一般的教师在进行教学互动时所用的方式就是对幼儿进行提问,而教学的质量高低与教师提问的质量是息息相关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提问的定位就是:提出问题来问。但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分析,这样的定义是不准确的,只有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才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正确合理地回答教师的问题,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一、教师提问的方式

现如今教师都是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而这种提问教学的方式能否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还有待思考。我们不禁提出疑问:提问方式是什么?也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的形式和方法。从国内外的幼儿园教师的提问方式进行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在幼儿园教学中,提问的方式较少,特别是集体教学中提问的方式更少。而对于教师提出问题的质量和因素的探讨分析,是为了给教师提出更好的建议来优化提问策略。

二、研究教师课堂提问的方法

笔者根据调查研究后发现,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都过于精细化,没有考虑到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情况,与教学情况不符,而本文主要是从封闭式和开放式这两个方面来对教师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方式进行分析研究。

教师一般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进行分层教育。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在智力方面、接收能力方面和拥有知识的程度方面都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将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作为根据来设计问题提问,针对能力较高的幼儿,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稍微有难度的问题,而针对那些接受能力较低的幼儿,教师提出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提问的过程中关注问题的全面性,分层次提问。但是教师的提问范围也不能局限于认知类的问题,要在进行认知类问题提问的同时兼顾情感类问题的提问,这样才会吸引那些能力较高的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对问题产生愈来愈多的兴趣,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为了使那些能力较低的幼儿提升对学习的自信心,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来引导他们产生学的兴趣。并且,教师在进行问题提问的时候,不能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某一个幼儿的偏爱,幼儿的自尊心是很强的,教师不能重复地提问一个幼儿,总是将问题交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幼儿,教师要全面进行提问,考虑到所有的幼儿,不冷落、不偏颇。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个人能力,在提问时要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调整问题的难易程度,在类型和层次上也要有所不同,充分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大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提问教学的时候,认为将问题抛给班集体内的所有学生就能让他们全部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实则不然,有许多能力较低的幼儿在思维灵活度和反应能力上不如能力较高的同学,当能力较高的幼儿开始积极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力较低的幼儿还没有思考出问题的答案,就会造成能力较低的幼儿在提问中滥竽充数,导致教学的质量降低,而大多数的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始终认为自己做到了集体教学,被幼儿表现出来的表象所蒙蔽。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提问的时候要找好一个“度”,做到不经常性地提问表现好的幼儿,也不要进行集体提问,否则就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语言作为教师和幼儿间沟通最为关键的工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在说话前也要对说话口气进行思考,要具有亲切感并且言简意赅。例如,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运用“你能从这幅图中观察到什么呢?”“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可以缓解问题的尖锐度,从而使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向更深层次发展;“为什么这时候会这样发展呢?”“你是怎样发现这个关键点的呢?”教师在幼儿回答问题的时候,给予言语上的鼓励和支持,在认同幼儿的说法的同时引导他们继续往下说,使幼儿的回答更加精彩。因此,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要多加关注提问的方法,要发挥随机应变的能力。当幼儿感觉回答的问题比较困难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慢慢引导幼儿,激发幼儿的思维运转速度,用阶段提示来开发幼儿的学习能力。

本篇文章是笔者在了解众多幼儿园在语言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情况后,不断地研究分析所作出的成果,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自身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因此,文章中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在对幼儿园的考察中发现存在主观判断的现象,因此,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在进行初步的观察后,根据调查出来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细微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在优化提问策略这个方面,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结合各个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情况将实践和理论进行合理的统一,不断地改善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提问策略的不足之处,推动幼儿园教学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支娜.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与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0(02).[2]杨莉君,康丹.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观察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02).[3]赵志敏.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1).

第四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指导策略

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指导策略

苏州东港实验幼儿园 何月雯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宽泛的指通过老师有目的的教学,使幼儿获得发展。发展可以是幼儿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各种手段、措施对幼儿进行有效性的指导,使幼儿学有所获,能力得到提高是至关重要的。我从以下几方面来浅谈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指导 策略。

一、材料投放的适宜性是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

孩子的兴趣、需要是多方面的,他们的经验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操作活动中材料投放的适宜程度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果投放的材料低于幼儿能力水平,幼儿兴趣就不会太高,反之难度太大,孩子遇到很难解决的困难,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就会打击他们的信心,使他们丧失兴趣。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可预先作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并在幼儿活动时,给予一定的提示、引导,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的进入探索。

如在让幼儿认识“5以内的序数”时,可给幼儿提供三种难度不一的材料:按小娃娃身上的纽扣数量给小娃娃戴上标有相应数字的帽子、围巾;按小甲虫身上的黑点将小甲虫送上相应的列车车厢;按门牌号码送小动物回家。在活动中,不难发现一些能力弱或一般的幼儿选择前两种操作内容,能力强的幼儿则选择后一种。每个孩子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使不同能力的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都得到了发展。

由此可见,教师在操作活动中有目的地为幼儿提供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兴趣的操作材料,并使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丰富而有层次的材料可以使幼儿按自己的想法来选择并作用于所选材料,与材料发生互动,以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并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有益的经验;还有助于幼儿成位一个敢于解决问题的勇敢的小主人。

二、教师要把握有效的指导时机。

在教学活动中,当教师准备对幼儿的反应作出反馈时,必须明白这不是让幼儿简单地掌握某些事实或某种知识,而是支持和帮助幼儿继续主动去探索和表达。皮亚杰说过:“每当过早教一个幼儿那种他能自己发现的东西时,就抑制了发现它的机会,也就抑制了对它的完全理解。”因此,教师的指导要把握时机,不要因幼儿的一时失败而急于求成。如一次在美工区自制“柳条”的活动中,心怡小朋友认真的用绿色皱纹纸仔细的搓条做柳条,然后用剪刀剪了许多柳叶,一片一片的用糨糊粘在柳条上,由于皱纹纸碰到糨糊,很快就烂掉了,尝试了多次,她都没成功,有点泄气了。在旁耐心观察的老师及时捕捉到了这一指导时机,不动声色的在她桌上放了一卷双面胶,孩子看见了想一想,马上剪了一点双面胶把柳叶粘在柳条上。一下子,心怡碰到的难点迎刃而解,使她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有了继续进行下去的动力。

实践证明:教师只要细心观察,把握有效的指导时机,一定会为幼儿屡受挫折时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当然有效的指导时机应存在于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它可以是幼儿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也可以是获得成功体验后表达与大家分享感受时。

三、教师要采取适宜的指导措施。

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一方面可以是借助规则来进行,更有效的应是通过对幼儿活动的关心、支持、帮助来实现。◆让幼儿在做中发现问题。

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引导他们在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利于促进发展。

一次,我在科学活动中投放了关于“弹性”方面的一些材料。如:弹簧秤、圆珠笔、牛皮筋、松紧带等。皮大王滔滔一会儿用弹簧秤称称积木,一会儿拆拆装装摆弄圆珠笔,一会儿拉拉牛皮筋,玩的不亦乐乎!不多久,只听一声尖叫:“滔滔又做坏事了”。走过去一看,滔滔垂头丧气的耷拉着脑袋,手里拿着一根断了的牛皮筋,嘴里不知道在咕哝着什么。明白了原由的我故意轻声问:“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滔滔小声说:“我在玩牛皮筋,一不小心弄断了。”我说:“没关系,那么你在玩这些东西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小秘密,能告诉老师吗?”这一下,滔滔可来劲了,声音也大了许多:“我用弹簧秤称东西时,弹簧就拉长,不称时,它又缩回去了;用力拉牛皮筋,它就会变得很长,手一松,它又跟原来一样,有弹性„„也不知怎么搞的?可能太用力了,那牛皮筋就断了。”“用力到什么程度它才会断呢?”滔滔和其他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又进一步探索起“弹性的范围”这一知识。

“教师的智慧是针对幼儿独特发展需要的敏感性,去捕捉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的能力”。实践证明:许多好的教材来源于幼儿的行为,因为它更接近幼儿的生活,更吸引幼儿兴趣,更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因此,在活动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幼儿活动的每个闪光点,让幼儿从自己亲身尝试中发现问题,并在老师及时的点拨下,解决问题或更深入的去探索新的活动内容,这比老师的说教印象更为深刻。

◆ 利用同伴间的影响。

教师并不是活动中唯一的指导者,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一天,在建构活动中,几位“工程师”正在商讨,他们说今天要建造相门大桥(他们家就住在大桥附近),大约二十分钟左右,一座大桥的雏形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在桥上安装路灯时,两位小工程师意见有了分歧,争吵的脸红耳赤。一位说:“平时,我看到路灯都是安装在路的两边的。”另一位说:“路灯在中间,两边都可以开汽车,而且可以增加照明、节约用电,这是我的新发明。”大家讨论下来都觉得他的主意不错,就接受了这个创新发明,又积极的投入到建造活动中去。可见,此时同伴的作用要胜于老师的说教。教师在利用这种教育资源时不要怕乱,不要怕幼儿之间会产生冲突,要认识到,正是幼儿间这种沟通、交流、冲突给幼儿提供了互相促进的机会。

◆ 启发性的提问和商谈式的建议。

当幼儿的活动需要教师做出反馈时,教师的提问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的有效方法。但是,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以激发幼儿的进一步探索。如在“有趣的锁”科学活动中,成成起劲的在玩开锁游戏,无目的的摆弄了一会儿,他一把锁也没打开,正不知该怎么办时,老师及时的在旁提示:“如果把大锁和小锁先分分类,然后再试试看,这样会不会容易一点呢?”,他得到了启发,马上先把大锁、小锁分开,把大钥匙和小钥匙分开,然后开始试用大钥匙开大锁。可见,幼儿在探索的问题难以深化、遇到的困难无法解决时,给予及时的语言支持与帮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当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进行了探索、学习后,教师在可能和必要的情况下,要组织幼儿交流体验收获,分享快乐成功,并把有些关键性经验加以提升。

教师的评价:第一,可以是鼓励性的。如,“你今天真动脑筋!”鼓励幼儿专心学习,坚持学习,有始有终地完成一项任务。又如,“某某小朋友配瓶盖时用的时间最少”,目的是让幼儿提高学习活动的速度,增强动作的灵活性。第二,可以是激趣性的。有时,对那些具有发展价值,而一时尚未引起幼儿兴趣的活动,可通过老师启发,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有时,则是对那些能力、兴趣有偏颇的孩子进行引导。有的孩子好拼搭操作类活动,对需要动脑筋的内容不感兴趣,教师就可以适当点拨,使孩子的兴趣更加广泛些。第三,可以是讨论性的。可以组织幼儿围绕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前提是太多幼儿己积累了相关的操作经验),进行集体讨论。“编谜语时为什么谜底不能讲?”“为什么这天平老是要倾斜?”“有什么办法使这枚回形针又快又准地取出来?”这样有意义的讨论,可以使幼儿彼此思维火花在碰撞中得到升华,操作经验得以提升,同时,也使有些关键概念得到学习。因此,师生间讨论式的交流是极有意义的。

当然,这三种“评价”,更多的时候是结合进行的,在“讨论”中渗透“鼓励”,在“鼓励”中体现“激趣”。使每一次学习性活动在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的兴趣和自信的感受中结束,并激发起下一次继续活动的愿望。

在新世纪的今天,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品质已成为影响其终身教育、终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活动研究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艺术,更好地激励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为新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第五篇:关于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技能的有效性分析

关于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技能的有效性分析

论文关键词:有效提问 无效提问 实施策略

论文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效提问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问是惊奇与怀疑的开始,是教与学的纽带,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手段之一,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提问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1坚持有效提问的原则

为保证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教师的提问还应该坚持一些提问的基本原则。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某一特定教学目的展开的,教学的中心是“传授知识,解决问题”,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激疑、集疑、释疑的过程,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问时应注重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即实效原则,适时原则,梯度原则,角度原则。

实效原则,课堂提问设计的实效性取决于问题的真实和确切,即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问要紧扣教学 目标和教材内容从感知直观人手,但不宜一问一答展示现成知识的结论,以免学生猜测 教师的意向作答,掩盖了学生的不知之处,使教师获得不真实的反馈信息同时提问要确切,要针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不能超越学生知识、思维的实际水平,也不能使问题语言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否则课堂提问会造成停滞局面,达不到预期目的。

适时原则,课堂提问的适时性应该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抓住时机,其二是提问次数要适度,课堂提问的效果直接与提问时机有关,什么样的设问应在某节课的什么时机提出,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即要因时设问,恰到好处,同时提问次数不是越多越好,过多过频的课堂提问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常会导致学生随大流,不去深入思考,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各学科各种课型、内容各不相同,提问设计中把握适时适度尤为重要。

梯度原则,现代信息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地有效地选取、组织、传递和运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活动,从课堂教学整体上看,必须抓住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根据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状态,科学地按一定梯度展开设问,提出的问题要按知识点难易级差从低到高逐层进行,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进行回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

2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几种方式

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有对提问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是激趣性的提问。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 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倒如:在几何里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提问 “为什么射击运动员瞄准时,用手托住枪杆(此时枪杆、手臂、胸部恰好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看似闲言碎语三两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

二是发散性的提问。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这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例如在讲授完全平方公式时,可先提问:“有一块正方形稻田边长为an,现每边长扩大b米,求后来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可让学生先试着求出结果。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探索思考,利用以前学过的求面积的知识得出各种不同解法,在化解的过程中即可归纳m公式。

3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施策略

要考虑问什么,什么时候问。如果教师准备不足,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就会使课堂显得松散甚至起不到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的题目一定要斟酌,要提在点上,对重点、难点问题提问时,更应慎重,要紧紧围绕着重点,及如何攻破难点提问题。

此外,要给学生答问以等待: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其 目的是为学生 提供一定思考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应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说明、补亢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

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把问题提得太难。学生的思维与认识对象之间,有一个“最近发展区”,教师设计问题要寻找这个 “发展区”。提出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特别是要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关键处提问。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的点拨,像疏通河道一样,把学生的思路理顺。总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问在疑处,点在惑时,以达到引发认知兴趣,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课堂提到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加强课堂提问艺术的修养十分重要,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能及时地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科学课堂中的提问。218.75.83.251/Article/UploadFiles***.doc.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277~318

[3]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89—290.

下载在双师教学模式中第二课堂教师深化利用第一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双师教学模式中第二课堂教师深化利用第一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 十二圩中心园 李海琴 文章摘要:提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效的提问对有效教学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

    浅谈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性提问(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性提问 天竺山镇中心幼儿园 李佳 内容摘要: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常用的一种教学 手段。恰当地运用提问这......

    浅谈幼儿数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实施策略(共5则)

    浅谈幼儿数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幼儿数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是极具普遍性的现象,既是数学课堂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工具。但是,同样是进行数学课堂......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提问策略(5篇)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提问作为实现师生之间对话交流的主要......

    浅谈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运用“教学机智”(★)

    浅谈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运用“教学机智”【摘要】一堂语文课里,教师和学生相互交际特别多,双边活动频繁,而此时课堂中出现的“意外”也会特别多,如果运用好这些“意外”,则会使课堂......

    PBL教学模式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PBL教学模式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摘 要】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PBL教学模式的提出,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使得我国教育改革迈出了新的一步。新课标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运......

    教师在师幼互动中怎样有效性的提高语言

    幼儿教师的言语有效性是指“幼儿教师言语的有效程度”,幼儿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的所有言语并不都是有效的。实际上,大部分教师言语可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一、影响......

    对话教学中的英语教师课堂言语策略

    对话教学中的英语教师课堂言语策略 对话教学的核心是对话”,这里的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对话教学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