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师幼互动中怎样有效性的提高语言

时间:2019-05-12 23:0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在师幼互动中怎样有效性的提高语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在师幼互动中怎样有效性的提高语言》。

第一篇:教师在师幼互动中怎样有效性的提高语言

幼儿教师的言语有效性是指“幼儿教师言语的有效程度”,幼儿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的所有言语并不都是有效的。实际上,大部分教师言语可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一、影响教师言语有效性的因素

幼儿教师的言语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的教龄差异与言语习惯、幼儿的个体差异、班级环境、师幼关系的特殊性等。

1、教师的教龄差异

幼儿教师的教龄可以根据教学年限分为三个阶段。一般将具有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群体归为成熟型教师,发展型教师主要指教龄在5~10年的教师群体,新手型教师一般指教龄在5年以内的教师群体。相对于发展型教师和成熟型教师而言,新手型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缺乏经验,教师言语上出现的问题较多,尤其是入职 2~3年以内的新教师更是如此。

在课堂上的师幼互动中,教师言语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常规的维持方面。如在一个集体教学活动中,新手型教师由于缺乏组织活动、维持班级秩序的经验,他们只能通过不断的言语重复来维持课堂常规,但是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发展型教师在维持课堂常规上比新手型教师要做得好,因为他们能够抓住幼儿的特点,言语的有效性较高。成熟型教师基本上能够用很简约的言语,维持很好的班级秩序。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其中教龄的差异带来的把握幼儿特点的经验差异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2、教师的言语习惯

教师一些不良的言语习惯会影响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如有的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夹杂着方言;有的教师言语不简洁,说话拖拉,经常说了很多还是词不达意:有的教师语速过快,使得幼儿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不理解教师在说什么:有的教师言语表述不够准确,在描述一项事物时,不能抓住其主要特点。

教师的言语特质,包括语气、语音、语调等都有可能影响教师言语的有效性,如教师的语气过重,语调过高,会使幼儿感到生硬;语气太轻,语调太低,又使幼儿感到无精打采;语调过长显得口罗嗉;语调太短,会使人产生表达不完整的感觉。

3、幼儿的个体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及其同事根据对垂直知觉的研究提出了场依存性一场独立性的理论构想。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组织和加工时表现出依存于场合和独立于场合两种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具有场独立性认知的幼儿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多受内在因素的影响,对外界提供的信息线索不敏感。场依存性幼儿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更多地受背景因素的影响。由于场依存性幼儿和场独立性幼儿在认知上存在差异,因此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对不同认知特点的幼儿进行个别的、有针对性的言语指导,以提高教师言语的有效性。

此外,幼儿的个性差异和情绪情感的差异等也影响着教师的言语有效性。如敏感型幼儿和开朗型幼儿对教师相同言语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具有较多消极情绪情感(如胆怯,担忧等)的幼儿和具有较多积极情绪情感(如兴奋,愉快等)的幼儿,对教师相同的言语指导的反应也完全不同。

4、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也是影响幼儿教师言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序的班级环境可以促进幼儿教师言语有效性的提高。反之,在师幼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杂乱无序的班级环境会使教师的言语更容易趋向于“低效”或“无效”。

在创设班级环境时,合理设计并利用多种资源,让班级环境可以和幼儿“对话”,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言语的无效使用,进而提高教师言语的有效性。如在教室的角落贴上温馨的提示语,在图书区贴上“请安静”的标示,合理规划班级墙面,使它变成“会说话的墙”,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幼儿园教师言语的功能。

5、师幼关系的特殊性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等方面的因素,使得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存在特殊性。因此,在师幼对话中如何定位教师的角色显得至关重要。所谓师幼对话,是指在幼儿教师和幼儿之间以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和教学为话题,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同时是师幼之间叙述和倾听的过程,并且也是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并达到共识的过程。

研究表明,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师幼对话的失真。第一,师幼对话中话语主动权不均衡。在师幼对话中,教师处于“话语霸权”的地位。师幼对话本来应该是教师和幼儿间平等的对话关系,但是事实中幼儿经常是被动的接受者。第二,师幼对话中角色主体的双重失落。教师和幼儿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进行对话,师幼均失去自我作为特定主体的本质性规定。这种关系,使得教师也丧失了自我。第三,师幼对话中互动氛围不足。师幼对话本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但是很多时候是教师“掌控”着幼儿。

二、提高教师言语有效性的策略

1、完善培训机制,改变言语习惯

幼儿教师在提高其言语有效性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在正式进入幼教岗位之前,幼儿教师应通过正规的普通话培训等改变言语习惯,使言语变得简洁,富有效率。另外,各种形式的职前职后培训,通过观摩课互相借鉴学习,写教育反思、教案反思总结等,都能对幼儿教师提高言语有效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2、精简活动时问,提高效率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注意力特点,科学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使之环环相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而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应对教学言语进行一定的设计,尽可能发挥言语有效性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3、维持良好的班级环境

相对有序的班级环境能够减少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的言语重复率。维持良好的班级环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采取分组的方式,有序安排各种活动

分组不仅是有效的教学形式,也是幼儿园各种常规活动的组织形式,如组织幼儿分组吃点心、喝水、吃午饭等。分组的活动形式不仅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习惯,而且能够提高教师组织各种活动的效率。教师在向幼儿说明规则之后,就可以分组安排幼儿的活动,看似增加了工作量,其实却提高了教师言语的有效性。

(2)以环境或音乐等替代部分教师言语

“会说话”的环境、各个转换环节的音乐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承担教师言语的功能。在活动的转换环节利用不同的固定音乐,可以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如睡觉前的轻缓音乐、起床时的音乐、收玩具时的音乐等,这样就省去了教师一些不必要的维持秩序的言语,用音乐来“说话”。

4、构建平等的师幼对话

师幼对话的不平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教语言语的有效性。如何构建平等而有效的师幼对话?王志成、刘智成认为,在基于对话理念的师幼互动关系中,师幼地位是平等的。在基于对话教学理念的幼幼关系中,幼儿与幼儿地位是平等的、机会是均等的。由此看来,师幼对话中必须保持师幼地位和幼幼地位的平等,才能保证平等而有效的师幼对话。孟香云则认为,相信幼儿具有参与对话的能力,同时营造对话氛围。教师要把幼儿看做是独立的主体,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构建和谐的师幼对话环境,有助于教师言语的有效使用。

教师言语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对教育语言的具体运用。根据教师言语的概念,结合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幼儿教师言语可定义为,在师幼互动过程中,为达到师幼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幼儿教师所采用的以口头语言为主的语言形式。

教师言语有效性的提高,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使整个师幼对话过程变得简洁有序,师幼关系也会变得更为平等和谐。

第二篇:提高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提高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浙江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王春燕

引言(1)

※互动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

※ 言语互动与非言语互动。

※ 正式的有组织的互动与非正式的无组织的互动。

※维果斯基:教育作为一种代际之间的文化传递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成人与儿童之间发展的“社会共享”的认知。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3)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

1、幼儿主体地位缺失。

2、现实的师幼互动平等仍处于浅层状态,往往只停留于表面的互相尊重,教师没有把幼儿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教师的话语霸权。※ 师幼虚假的交往现象。

(4)

案例1:有趣的转动

教师问:“要是身体的哪个部位不会转动了,会怎么样?” 幼儿:“眼珠不会转动九看不见旁边的东西了。” “脖子不会转动,头就不会动了。” “如果腰不会转动,身体就弯不下来了。” “我家就有老板椅呀。”

教师强调说:“我的问题是如果身体哪个部位不会转动了,会怎么样。”就又请别的孩子回答了。

然后教师接着说:“请你们找一找,说一说什么东西会转动,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5)

虽然教师能清楚地听到幼儿回答“我家有老板椅。”但是还没有真正听懂这句话,不能真正地理解幼儿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师看来这样的回答文不对题,答非所问。但如果仔细分析:幼儿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老板椅呢?老板椅与身体转动有什么相关吗?就会发现幼儿所说的老板椅的意思应该是:老板椅会转动,我要是身体某些部位不能转动了,就可以坐在我家里的老板椅上,以椅子的转动来代替身体一些部位的转动。其实,老师是可以接住孩子抛来的球的,及时鼓励幼儿,帮助幼儿更清晰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再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找一找、说一说,什么东西会转动,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

(6)案例2:玩具要轮流玩

※为了引导大班的幼儿学会和同伴交往的正确方法,一位教师设计了社会活动“玩具要轮流玩”。这是其中的一个活动实录。※师:有时候好朋友之间也会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像他们这样:(两位幼儿一男一女进行争抢玩具的情境表演。)

师:这两位朋友在争抢玩具,这样做对不对?我们来帮助他们想想办法?

幼:男孩应该让女孩。幼:大家轮流玩。

幼:只给女孩子玩,不给男孩子玩也不公平,应该再找一个玩具。师: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幼:有一次我玩一个玩具,哥哥也想玩,就拿着他的玩具对我说:“我这个玩具很好玩。”其实,他的玩具我玩过,一点也不好玩,我就没有答应他。

师:我们要学会相互谦让,玩具要大家轮流玩。

(7)上述判断中,教师早就预设了问题的答案——教师都要绕回预先的目标上。其实,适宜的社会性行为必须经过幼儿自身的体验才能被认同并内化,与其回避、压制,倒不如让幼儿充分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及感受,再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况,如:两个小朋友都想玩该怎么办,让孩子说说解决的办法,从而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合作中问题,如苍白无力地说教说教要有效得多。

(8)

在互动的内容上,教师以自己的思维、语言、行为来代替幼儿的思维、语言,而忽略幼儿的内心感受。

※ 在互动的导向上,教师是互动中的主动者,幼儿是消极的受动者。

(9)

2、师幼互动模式单一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的主要表现为一种教育与被教育、指导与被指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倾斜式互动。教师发起互动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在教学活动中。

(10)

※幼儿的互动被严格地限制在一定的时间与范围内,而且主要是配合教师的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幼儿在许多事情上都得接受教师的指令,没有任何主动权、自主权。

(11)

※教师往往会把课堂教学看成是按照预先的设计进行的走教案的过程,较少关住或漠视互动中幼儿随时出现的问题,也不希望看见教学进程与教学计划慢慢地偏离。

(12)

案例3:有趣的光斑

教师说:今天阳光明媚,请小朋友用镜子玩一玩,看能发现什么。听到小铃声就到老师身边坐下来。

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四处玩起了镜子,有几个小朋友把镜子放在太阳下不停地晃动着,把光斑照到各处,指指点点说:这是我的,那是你的。慢慢地孩子们都挪向有阳光的地方,大多数孩子都照出了光斑。可还是有几个孩子没成功,有的岁让站在阳光底下,可镜子缺在阴处,有的本该照射镜子上的阳光正好被其他孩子的身体挡住了,还有个女孩虽然把镜子放在阳光直射到的地方,可镜子正面朝下,阳光只照到镜子的背面,虽不停地晃动着镜子,可还是照不出光斑。旁边一男孩子就伸手过去帮她调整了镜子的方向,光斑就产生了。

(13)※老师敲小玲了,小朋友们围坐在老师身边,老师问:“刚才玩的开心吗?”“开心。”“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光斑呢?” ※ 孩子们正在讨论。刚才那个男孩突然站起来自豪地说:“有一个小朋友搞不起来,是我帮她搞起来的。”

※老师并没有理会,继续说:“光斑都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请小朋友们再去玩一玩,想一想。” ※老师的教案成了死的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幼儿,让他们围绕着它转,教师不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推进情况适当调整,互动机械。师幼互动的过程成了有目的、有组织的灌输过程。

(14)调整:

※当老师发现有的孩子照不出光斑时,即可增加“如何才可以照出光斑”的讨论,“照不出光斑”的原因分析,探索环节,可以提出

(1)你照出光斑了吗?(2)你是怎么做的?

※也可以请照出光斑的孩子再来试一试,再次展现问题情境,让大家来找寻原因。

※再如,当那个男孩说时„„,教师应及时鼓励、肯定,为他提供充分表达、展示的机会,同时可以把球抛给大家,共同讨论。(15)

4、师幼互动中教师缺乏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预料外的问题,随机应变、灵活机敏地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能力,特别是对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从而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地完成,随机处置的能力。

(16)

案例4:木鱼在什么地方敲

※教师正在组织孩子进行音乐欣赏:小老鼠偷油。活动开始,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形象地肢体动作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接着有条不紊地欣赏乐曲第一段与第二段,老师问:这首曲子好听吗?你们喜欢那一段?

※有的小朋友说喜欢第一段,也有的说喜欢第二段,教师说:“很好。”接着老师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的问题:“木鱼在什么地方敲呢?”立即有小朋友们抢着回答说:“在庙里。”顿时,在场的小朋友与听课的老师哄堂大笑谁也没有想到这种出乎意料的回答,老师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继续强调:“你再仔细听听木鱼在哪里敲”而幼儿仍然回答:“在庙里”。最后老师强做微笑说:“木鱼应该在第一小节结束时来敲。(17)

※老师的问题:“木鱼在什么地方敲?”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答案自然是多种多样的。木鱼是可以在庙里敲的,这是没有错的。幼儿能做出这样的回答,说明他在认真思考,积极动脑,教师多幼儿的回答要分析,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幼儿会这样回答,造成这样回答的原因是什么,应从教师找原因,是语言不准确,还是问的范围太大„„

(18)分析:

教师的语言是幼儿回答问题的诱因,如果是这样问:“你们认为木鱼应在乐曲的哪一个小节敲好听呢?”这样的提问确定了问题的范围,把幼儿凌乱的思绪拉入乐曲之中,请幼儿听听音乐告诉大家,这样就不会出现以上的情况了。并且在此过程中孩子不但能体验乐曲之美感,也能在比较中了解敲木鱼的作用。即使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也不需要紧张,可以灵活机动,发挥教育机智:“很好,你是个非常细心的孩子,注意到庙里也有敲木鱼,能不能帮我们想一想今天这首歌曲中什么地方用木鱼敲好听呢?这样幼儿不但积极回答,而且也会想为什么用木鱼敲而不用别的器具,自然归纳出:用木鱼的声音最能表现出小老鼠头油时紧张的气氛。”(19)

二、原因分析——价值观、技术因素及实际困难 ※

(一)落后的课程教学观

※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观念问题——教学活动十特殊的认识活动还是师幼的对话交往活动?

※传统教学活动指的是在教师的带领下以集体教学为组织形式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师生双边活动。

(20)

案例5:森林是我们的好朋友 师:大森林是我们的好朋友吗? 幼:不是。师:为什么?

幼:因为森林里有许多动物,他们很凶的。幼:我最害怕大灰狼和大狗熊了。

幼:地球上没有动物就好了。

幼:可是,没有虾的话我就吃不上虾了。

※老师把话题重新扭转过来,继续问道:森林有什么作用?接着引导幼儿归纳出大森林种种好处,如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最后做出总结:大森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大森林和大森林的小动物„„(21)

当前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教学中心目标,其它的目标,诸如态度、价值、情感、社会性的任务或附带,或抽象,并没有真正的地位。※教学过程成了展示教学计划的过程。

※引起儿童兴趣——导入活动——提出问题——师幼一问一答——最后教师得出结论。※ 教师是知识的载体与传声筒。

(22)

送给蛤蟆的礼物

※再过几天就是蛤蟆妈妈的生日了,青蛙想做一件衣服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这天下午,青蛙一看见蛤蟆,就忍不住说了出来:“我要送你一件衣服,不是买的,是我自己做的。”蛤蟆听了很高兴。

※晚上,青蛙准备好剪刀、针线,开始做衣服。可青蛙从没做过衣服呢!刚剪了几下,青蛙就叫起来,“哎呀,坏了,剪坏了!唉,看来衣服是做不成了,只能做一件背心了。”

※有一天,青蛙碰到蛤蟆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说:“嗯,做衣服太慢了,我想还是做件背心给你吧!”“呀!太好了。”蛤蟆高兴地叫了起来。(23)

※晚饭后,青蛙就做起了背心。这次青蛙就小心多了。可是不知怎的,又剪坏了。现在背心也做不成了,只能做一顶帽子了。青蛙真的生自己的气了。“唉!算了,明天再做吧!”青蛙气呼呼的上床睡觉了。

※二天,青蛙又碰到了蛤蟆说:“嗯,我觉得那块布更适合做一顶帽子!”“听起来真不错,我喜欢帽子!”

(24)

这天晚上,青蛙在动手做帽子前,对自己说:“这次,你要是再剪坏,你就是一个最笨最笨的大笨蛋!”唉,看来青蛙的运气真是糟透了,布又剪坏了,这下连帽子也做不成了。“唉!我是世界上头号大笨蛋。”青蛙自言自语地说。

※第二天是蛤蟆的生日,当青蛙把一块手绢送给蛤蟆的时候,他难过差点儿掉下眼泪。“哇,真漂亮!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最特别的礼物了,谢谢你!”看到蛤蟆这么高兴,青蛙一点儿不觉得难过了。

(25)教师的三个提问

※导入故事:最近,听说蛤蟆要过生日了,它的好朋友青蛙打算做一件衣服送给它,可是最后,青蛙只送了一条手帕。问题一:如果你是蛤蟆听说礼物从衣服变成了手绢,你会高兴还是难过?为什么?

问题二:如果你是青蛙,把原来打算制作的漂亮衣服只做出一条手绢,你还会把这份礼物送给蛤蟆吗?为什么?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留下结局让幼儿思考并提问: 问题三:猜一猜,蛤蟆最后会收下这份礼物吗?为什么?

(26)

教学活动是师幼交往对话活动

※课程的教与学不是外在于教师与儿童的活动的,尤其当幼儿园课程从单纯的课堂教学扩展到幼儿园一日的活动后,其本身就是师幼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幼儿园课程教学就其本质应是师幼互动的交往过程,是对话的过程。

(27)

雅斯贝尔基在《什么是教育》中描述了迄今为止的三种教育类型。

1、经院式教育:仅仅局限与传授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播工具,儿童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固定的知识。

2、师徒式教育: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权威具有神奇的力量,它使儿童只能被动地依附于教师,服从于教师。

3、苏格拉底式教育:教师与儿童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教学没有固定的方式,双方可以自由地思考,在善意与无止境的对话与讨论中唤醒儿童的潜在力。(28)

腾守尧先生在《文化的边缘》中指出: ※灌输式教育:

第三篇:论师幼互动中幼儿教师言语有效性的提高

教师言语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对教育语言的具体运用。根据教师言语的概念,结合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幼儿教师言语可定义为,在师幼互动过程中,为达到师幼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幼儿教师所采用的以口头语言为主的语言形式。[1]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当教学言语行为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就是“有效的”,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评价教师言语行为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2] 幼儿教师的言语有效性是指“幼儿教师言语的有效程度”,幼儿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的所有言语并不都是有效的。实际上,大部分教师言语可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一、影响教师言语有效性的因素

幼儿教师的言语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的教龄差异与言语习惯、幼儿的个体差异、班级环境、师幼关系的特殊性等。(一)教师的教龄差异

幼儿教师的教龄可以根据教学年限分为三个阶段。一般将具有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群体归为成熟型教师,发展型教师主要指教龄在5~1o年的教师群体,新手型教师一般指教龄在5年以内的教师群体。[3]相对于发展型教师和成熟型教师而言,新手型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缺乏经验,教师言语上出现的问题较多,尤其是入职2~3年以内的新教师更是如此。

在课堂上的师幼互动中,教师言语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常规的维持方面。如在一个集体教学活动中,新手型教师由于缺乏组织活动、维持班级秩序的经验,他们只能通过不断的言语重复来维持课堂常规,但是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发展型教师在维持课堂常规上比新手型教师要做得好,因为他们能够抓住幼儿的特点,言语的有效性较高。成熟型教师基本上能够用很简约的言语,维持很好的班级秩序。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其中教龄的差异带来的把握幼儿特点的经验差异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二)教师的言语习惯

教师一些不良的言语习惯会影响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如有的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夹杂着方言;有的教师言语不简洁,说话拖拉,经常说了很多还是词不达意:有的教师语速过快,使得幼儿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不理解教师在说什么:有的教师言语表述不够准确,在描述一项事物时,不能抓住其主要特点。

教师的言语特质,包括语气、语音、语调等都有可能影响教师言语的有效性,如教师的语气过重,语调过高,会使幼儿感到生硬;语气太轻,语调太低,又使幼儿感到无精打采;语调过长显得口罗嗉;语调太短,会使人产生表达不完整的感觉。[4](三)幼儿的个体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及其同事根据对垂直知觉的研究提出了场依存性一场独立性的理论构想。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组织和加工时表现出依存于场合和独立于场合两种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具有场独立性认知的幼儿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多受内在因素的影响,对外界提供的信息线索不敏感。场依存性幼儿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更多地受背景因素的影响。由于场依存性幼儿和场独立性幼儿在认知上存在差异,因此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对不同认知特点的幼儿进行个别的、有针对性的言语指导,以提高教师言语的有效性。

此外,幼儿的个性差异和情绪情感的差异等也影响着教师的言语有效性。如敏感型幼儿和开朗型幼儿对教师相同言语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具有较多消极情绪情感(如胆怯,担忧等)的幼儿和具有较多积极情绪情感(如兴奋,愉快等)的幼儿,对教师相同的言语指导的反应也完全不同。(四)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也是影响幼儿教师言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序的班级环境可以促进幼儿教师言语有效性的提高。反之,在师幼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杂乱无序的班级环境会使教师的言语更容易趋向于“低效”或“无效”。

在创设班级环境时,合理设计并利用多种资源,让班级环境可以和幼儿“对话”,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言语的无效使用,进而提高教师言语的有效性。如在教室的角落贴上温馨的提示语,在图书区贴上“请安静”的标示,合理规划班级墙面,使它变成“会说话的墙”,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幼儿园教师言语的功能。(五)师幼关系的特殊性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等方面的因素,使得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存在特殊性。因此,在师幼对话中如何定位教师的角色显得至关重要。所谓师幼对话,是指在幼儿教师和幼儿之间以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和教学为话题,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同时是师幼之间叙述和倾听的过程,并且也是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并达到共识的过程。[5] 研究表明,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师幼对话的失真。第一,师幼对话中话语主动权不均衡。在师幼对话中,教师处于“话语霸权”的地位。师幼对话本来应该是教师和幼儿间平等的对话关系,但是事实中幼儿经常是被动的接受者。第二,师幼对话中角色主体的双重失落。教师和幼儿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进行对话,师幼均失去自我作为特定主体的本质性规定。这种关系,使得教师也丧失了自我。第三,师幼对话中互动氛围不足。师幼对话本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但是很多时候是教师“掌控”着幼儿。[6]

二、提高教师言语有效性的策略(一)完善培训机制,改变言语习惯

幼儿教师在提高其言语有效性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在正式进入幼教岗位之前,幼儿教师应通过正规的普通话培训等改变言语习惯,使言语变得简洁,富有效率。另外,各种形式的职前职后培训,通过观摩课互相借鉴学习,写教育反思、教案反思总结等,都能对幼儿教师提高言语有效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精简活动时问,提高效率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注意力特点,科学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使之环环相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而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应对教学言语进行一定的设计,尽可能发挥言语有效性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三)维持良好的班级环境

相对有序的班级环境能够减少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的言语重复率。维持良好的班级环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采取分组的方式,有序安排各种活动

分组不仅是有效的教学形式,也是幼儿园各种常规活动的组织形式,如组织幼儿分组吃点心、喝水、吃午饭等。分组的活动形式不仅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习惯,而且能够提高教师组织各种活动的效率。教师在向幼儿说明规则之后,就可以分组安排幼儿的活动,看似增加了工作量,其实却提高了教师言语的有效性。2.以环境或音乐等替代部分教师言语

“会说话”的环境、各个转换环节的音乐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承担教师言语的功能。在活动的转换环节利用不同的固定音乐,可以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如睡觉前的轻缓音乐、起床时的音乐、收玩具时的音乐等,这样就省去了教师一些不必要的维持秩序的言语,用音乐来“说话”。(四)构建平等的师幼对话

师幼对话的不平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教语言语的有效性。如何构建平等而有效的师幼对话?王志成、刘智成认为,在基于对话理念的师幼互动关系中,师幼地位是平等的。在基于对话教学理念的幼幼关系中,幼儿与幼儿地位是平等的、机会是均等的。[7]由此看来,师幼对话中必须保持师幼地位和幼幼地位的平等,才能保证平等而有效的师幼对话。孟香云则认为,相信幼儿具有参与对话的能力,同时营造对话氛围。[8]教师要把幼儿看做是独立的主体,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构建和谐的师幼对话环境,有助于教师言语的有效使用。教师言语有效性的提高,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使整个师幼对话过程变得简洁有序,师幼关系也会变得更为平等和谐。

参考文献

[1]李娜.幼儿园师幼互动中教师言语的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8.[2]崔允漷.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3]岳亚平.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的形成与发展[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7.[4]覃江梅.师幼言语交往的影响因素分析[j].研究与探索,2005,11.[5]林小佩.师幼对话中关于幼儿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6]范海霞,卢清.师幼对话失真的客观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3.[7]王志成,刘智成.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师幼对话教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3.[8]孟香云.“我一你”新型师幼关系的途径探索[j].怀化学院学报,2011,3.

第四篇:如何提高语言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语言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摘要:在全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下,师幼互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活动作为人们表达思想情感、沟通交流的基本活动,对于师幼互动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认清当前语言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制定提高语言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的策略十分必要。关键词:语言活动;师幼互动;有效性

一、前言

师幼互动的质量对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幼儿教育的一种基本表现形态,师幼互动存在于幼儿教育的各个活动领域,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语言活动是幼儿教育中最普遍的活动之一,无论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还是课下教师与幼儿的交流都离不开语言活动,它也是构建师幼互动的重要手段。

二、语言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

1、互动中缺乏幼儿的主体地位

教师与幼儿都是师幼互动中的行为主体,享有行为发起和反馈方面的主动权。但现实的幼儿教育中,主动者的角色往往由教师充当,他们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控制权,而幼儿则处于服从的被动地位,他们的声音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与倾听,他们的主体地位缺乏应有的重视。

2、单一的互动模式

在语言活动的师幼互动中,师幼的互动主要表现为幼儿对教师教育内容与行为的配合与服从。幼儿被期待的是安静地听从教师的指导,而不能不经允许的打断教师的教育进程,也不能随意发起与教师或与同伴的语言互动行为。平等的交流与行为往来在师幼之间相对缺乏,诸如情感表达、相互问候以及幼儿主动发表见解等平行互动方式也很少见。

3、互动行为中的负向性情感特征明显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教师向幼儿发起的语言方面的互动行为中,不带鲜明情感色彩的中性行为总体上居于主体地位,而带有厌恶、恼怒、不满等负向情感的行为明显比友善、喜爱与亲近等正向情感行为频繁,无反应的反馈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在师幼语言互动中,教师的负向性行为会对幼儿的互动动机形成抑制作用,进而对幼儿的个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提高语言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的策略

1、做好语言教学活动的提问设计

在语言活动的师幼互动中,提问是最直接和常用的交流方式,它不仅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对幼儿的行为与情绪以及师幼关系也有较大影响,幼儿能否学会以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自我表达也与教师的语言交流行为密切相关。

(1)运用开放式提问激发幼儿的创造积极性

开放式提问由于没有现成答案,且受语言和情节的限制较少,因而可为幼儿开拓想象与思维的空间。它具备一定的难度性,对幼儿的联系、分析、实践能力也有一定要求,因而通过它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水平的提高。比如通过一系列的判断性问题、假设性问题以及创造性问题等可引发幼儿的判断、想象等思维活动,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2)促进集体教学活动问答模式的多样化

在日常语言生活中,幼儿经常会提出很多“为什么”的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提问能力,可采用师幼问答、幼儿互问答等形式进行。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可以推进师生间的互动,在共同探讨与激发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提问机会,无形中提升其问题意识与自我提问能力。

(3)关注幼儿的活动反应,加强互动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过程是师生双方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师提出问题就好比把球抛出,还要有接回的过程,因而师幼互动中教师对幼儿的倾听与回应必不可少。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反应,善于把握幼儿反映出的各种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及时予以引导。

2、运用合理的对话语言促进师幼互动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对话语言关系到幼儿的情绪与行为,也关乎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因而,教师应掌握并合理使用语言艺术,依据幼儿互动活动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语言,提高师幼互动对话的有效性。

(1)积极运用平等性对话语言

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因而,在师幼互动对话过程中,应努力创设一种平等的对话环境,在此前提下与幼儿进行平等的交流,促使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践行自己的行为,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如尽量多使用“你的小船折的真好,能教给老师吗?”、“请某某小朋友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等语言,少用一些强制性和指令性语言。这样更能拉近师幼间的距离,利于师幼互动的进行。

(2)重视利用鼓励性对话语言

鼓励是推动师幼互动对话展开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师在幼儿发起的互动对话中运用显性

的鼓励性语言可激发幼儿对话的愿望,增强幼儿的求知欲,让幼儿在学习中收获快乐与满足。这样的语言比如“好”、“棒”、“厉害”以及“加油”、“老师相信你”等。

(3)善于使用回应性对话语言

尽管程度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但每个幼儿都需要被关注。因此,在师幼互动对话中,教师应重视积极性的语言回应,以此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探索欲望。对于幼儿的活动,老师应认可,并给一些积极的回应。比如用赞许的语言给幼儿的美术作业一些认可,“你们画得真好”等,这样一来幼儿就会饶有兴趣地投入到下一次的创作中。

3、利用学具教学建立师幼互动机制(1)在知识传授上激发学习兴趣

学具是知识传递的重要载体,它的设计与操作具有很强的智力创造成分,教师利用学具教学需摒除机械枯燥的教学方式,发挥施教的自觉性。教师不仅要乐教,还要以研究探索的态度投入教学工作,使自身具备善教的素质。在学具教学的语言传授过程中,教师需改变单向的知识传输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到学具教学中去。要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通过动手操作和玩乐等方式调动幼儿求知欲望,锻炼幼儿的观察、思考能力。学具教学的语言传授要建立在幼儿认知需要的基础上,为幼儿学习营造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语言活动中形成民主、平等的师幼互动关系。

(2)在操作训练中加强指导与创新

在学具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指导幼儿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教师应以规范、简洁的语言讲解学具的拿出放进、配对组合、摆放拼插等问题。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加入大量的演示操作来辅助单纯的语言讲解。操作训练中的语言讲解和演示都应简单明了,包括程序和要领即可,不必具体到每个操作步骤与环节,而是多留给幼儿动手和动脑的空间。当然,根据具体操作活动的情况,教师的指导也应灵活变动。比如对那些孤僻、能力差的幼儿,教师要多用语言进行解说,以吸引和感染他们。对于幼儿富有创造性的表现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以尽力促使每个幼儿的能力都得以发展和提高。

(3)在组织纪律上监控与自律相结合

幼儿园的学具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有必要做好相关的组织管理工作。幼儿由于年龄小,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机能都没有发育成熟,加之知识和经验缺乏,容易受到教师权威性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与向师性,所以教师有必要实施一定的监控。具体到语言活动中,就是要在学具教学的实施阶段之前,强调和突出教学中的纪律和规则,语言应注意方式和语

气,必须在幼儿可接受的范围内,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情绪与心理承受力。与此同时,必须认识到幼儿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本身有较强的活动自动性,所以教师不能单纯地强调纪律约束,还要注重幼儿自觉遵守纪律品质的培养,促进其独立自主和自我监督能力的提高。通过教师的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幼儿会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规则,也能促进师生相互间的尊重与信任关系的建立。

四、小结

良好的师幼互动是幼儿教学顺利完成的保障,和谐、科学的互动氛围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完成,也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做好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设计,运用平等性对话、鼓励性对话、回应性对话等语言促进师幼互动,充分发挥学具教学在建立师幼互动机制中的作用,提高语言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可使幼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凡英;试论幼儿园学具教学中的师幼互动机制[J];幼儿园教育教学;2001(02)[2]马玲亚;幼儿园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幼儿园教育教学;2005(04)[3]张小莲;浅谈师幼互动的对话氛围与语言运用[J];科教文汇;2010(01)

[4]张清;幼儿园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2012(03)

第五篇:教学中的师幼互动

教学中的师幼互动

教师是一种古老而永恒的职业。从教师职业的起源看,教师是原始文化科学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构成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地位问题在教育史上存在着长期的争论。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赫乐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另一种是以卢梭和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这两种观点各执一端,都没有真正回答学生在教育 过程中的地位。当代教育家们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客观科学地分析总结出“双主说”,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来探讨一下幼儿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大家都知道,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制约着教育效果的好坏。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这就对我们幼儿教师提出了要求。

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幼儿园教育是他们从家庭教育转向学校教育的开始。他们面对的教育者,我们幼儿教师与他们在水化水平年龄经历,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样的交往就存在一种无形的屏障。幼儿教师必须调节自己,才能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保证。首先,教师要树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只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教师才能平等地对待幼儿,尊重信任幼儿,保护他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公正民主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问题,使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第二,教师要提高自我修养。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的个性对幼儿的影响很大。“身教胜过言教”足以说明了这一点。第三,教师要善于与幼儿沟通,应具有与幼儿交往的策略和技巧。因为幼儿只是年龄小,并非空洞的个体,他们具有一定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甚至有的幼儿还比较调皮,常惹人生气。他们期待着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师生相互作下产生的,而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师生在交往中的相互影响、控制和激励的互动过程。教学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大部分教育目标都是通过它来实现的。既然如此,如何在教学中建立最佳的互动模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尊师爱生,配合密切。

幼儿的心灵是极其洁净,脆弱的,需要成人的小心呵护。当他们离开温馨的家走进幼儿园这个大集体后,对周围的一切变得更敏感了。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给他带来不同的感受,他们期待着教师给予母亲一样的爱。让我们适当忽略他们的一点小错误吧,原谅他们的无知和自我表现,他们是出于一种善意的动机,让我们的爱去引导他们!当他举起手想回答问题却又一言不发时,请不要简单地说:“想好了,再举手!”请降低问题的难度,使 幼儿获得成功的喜悦。当他回答跑题,滔滔不绝地谈自己想法时,请不要生硬地告诉他:“你根本没听清楚老师提的问题”。请耐心地让幼儿把话完,适当引导他把问题听清楚,告诉他:“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你愿意听听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吗?”你对他的这一点爱会赢得他对你的尊重和爱戴,会为你们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密切配合赢得基础。

第二,民主平等,联系巩固。

在教学中,切忌教师以一个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幼儿面前,把幼儿视为教育的对象和被塑造的对象,处于被动地位。必要时,和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与幼儿一起探索。如科学小实验,自然现象的观察等。不要和孩子区分范围,坐在幼儿中间,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发现,观察他们的言语表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适时诱发引导,给予帮助。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削弱教师的权威,相反,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和主导作的发挥。

第三、教学相长,关系透明。、在教学中,应以人为本,正确对待幼儿,不应以年龄、知识、经验来拉开教学和幼儿的距离,幼儿天真无邪的童心、童真,不反让我们身心愉快,而且会有终身受益的启迪,不要把他们看成“小不点”。

第三,采取正向的互动方式。

即在教学中,多用赞美、鼓励、解释取代责骂、归咎。因为赞美与鼓励可增进幼儿的信心与自我认同。例如:当幼儿无法完成某项活动而沮丧时,教师可以加以肯定,鼓励与支持,“我相信你很聪明,昨天你不是做得很好吗?让我们一起来努力!”这样的互动方式传达的信息是“你是很能干的”让幼儿记得他的能干,而不补沮丧情绪所淹没,有时教师必须稍微忽略幼儿的“无能”或“坏的表现”,将焦点聚集在其长处,并有意夸赞,使幼儿感受自己也有好的一面,提升其自尊。而在另一方面,教师示范正向的互动方式,可以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对幼儿之情绪,社会交往技巧必有所裨益。

第四,尽量安排师生互动的情境与活动。

如现在常进行的活动区活动,就是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的环境。幼儿在自己与教师共同创设的活动区活动,分享自己与教师的劳动成果,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各活动区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另外,设计增进师生互动的团体活动。如“猜猜我是谁”、“盲人带路”游戏等等,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增进了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教师也在活动参与中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形式生动活泼,易于幼儿接受。

利用自制玩具让孩子学会“玩”

“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兴趣往往也是在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学中创造,丰富的玩具材料是玩的基础,但仅靠购买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是需要我们老师多思考、实践,为孩子们“量身订做”的自制玩具。

自制玩具具有适合幼儿年龄阶段、兴趣点、发展需要的特点,它材料丰富可操作性强,而且节省资源、财力,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物质力量,活动区活动的开展更是需要各类自制玩具的参与,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应注意以下几个特征:

(一)适应性

自制玩具一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二要适合 幼儿的个性特点,小班玩具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中班的自制玩具在小班的基础上突出了操作性,大班突出探索性和实验材料的丰富性。同时也随各个活动区的特点而变化,要充分考虑每个孩子的动机需要、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和能力水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令他着迷的玩具。

(二)丰富性

要让孩子在玩中充分调动看、听、讲、思等各种感观,玩具的丰富性必不可少,各活动区的材料提供要从多层次、多维面、多感官的知识信息和操作材料,做到人手一份,不因材料缺乏影响活动的质量。

(三)以往我们制做的玩具只注重操作性,而少强调挑战性,这是不适合创造教育的。各种玩具的提供要对幼儿发展的现实状况略有超越,不要尾随幼儿的发展,而是要引导幼儿新的发展,在与玩具的相互作中的收获提高。例如用橡皮筋做的框框弹力网,孩子们用各种材料的物体往上掷发现了弹力的威力,了解了弹性的许多物理性质,在玩中又改进成弹力球拍,使孩子们在玩中改进、创新,有了新的提高,经历了新的探索过程。

(四)各活动区需投放各类自制玩具,就要强调各种信息材料的平衡,激发各种技能发展的因素要平衡,提供的知识能力获得的机会要平衡,在大班初期我将玩教具制做的重点放在棋类玩具上,孩子们本身对棋类活动的兴趣就高,加上老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孩子们在赛棋技巧上提高得相当的快,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角色区和语言区由于材料没有及时更新和丰富而无人问津,造成了活动的严重失衡,我们应注重各方面玩具的平衡 投放,让孩子获得百科知识,使其平衡发展。

(五)系统性

以往我制做玩具总是大动作制做很多,再一股脑投放下去,放手让孩子玩,觉得孩子有多多玩具玩就好了。在实践过程中出了损坏严重,收放混乱的情况,孩子们玩时不能有始有终,坚持性特别差。其实制做和投放的系统性尤为重要,材料类型,投放水平层次,数量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应按孩子的兴趣点,顺应发展的要求,制做水平层次不同的同种玩具同时期投放,或根据某类型孩子的某些不足有针对性地制作,一般的投放原则以大水平角度来说分三类,一类为复习,巩固以前知识,一类为现阶段辅助实现中心主题的,一类为下阶段活动做辅垫打基础的玩具,这三部分前后更注重纵向联系,前面的内容是后面基础,后面的内容是前面的深化和发展。

(六)动态性

自制玩具以幼儿发展需求为基点,以幼儿园课程 为参考,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幼儿兴趣爱好、需求和能力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为保持动态性。第一,玩具的制作应有不同的能力水平,定期投放,第二,打破教师全包的传统,动员家长和每个孩子一同参与、共同制做,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技能、能力的机会。

(七)效用性

自制玩具主要利用废旧材料,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老师要善于收集生活中可制做自制玩具的废旧材料,如可乐瓶、易拉罐,月饼、饼干盒、铁丝、废书报、面料、小石头、瓶盖……等等。发动家

长这个幼儿园最大的后备力量。我们班制作了废布粘球、酸奶瓶降落伞、飞碟等孩子们喜欢的自制玩具。同时,要考虑不要做了不求使用现象,积极改进,力求一物多用,每样玩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实用价值。

充足的玩具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让孩子们玩好的重要前提,怎样才能更好地玩,玩出水平来呢?我用三个字来概括:学、竞、思。

(一)学

老师有秩序、有目的地投入多种玩具,孩子们刚一接触都希望是很新奇的,老师要及时抓住孩子这时强烈的学习欲望,让孩子学会玩、学习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全班集体的形式介绍某种玩具的玩法、规则,适用于语言类、角色类游戏玩具。如看图进述,故事盒等,一种是在活动中教会个别孩子玩,让会的孩子带动别的孩子,适用于体育类玩具,如赶小猪、粘粘球等,每三种方法是让孩子们在不会玩的情况下自己去探索其中的玩法、规则,这种方法能让孩子于动脑筋想出更多玩法,如弹跳床、数学接龙卡等,但这些方法不宜一次性过多使用,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近。

(二)竞

玩具玩久了,孩子们往往会觉得枯燥,例如数学接龙,他会了就不想再玩了,我就组织多种形式的小竞赛来调整玩的方式,在大班效果相当地明显,让每个孩子拿一套接龙卡、在规定时间内,看谁接得又多又快。又如:玩夹豆,将黄豆、花生、绿豆用筷子夹着分类,一个人玩久了没意思,组织几个孩子比赛,看谁夹得又快又多。有了竞争性的参与,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玩得不亦乐乎。对于小朋友不喜欢的玩具。如:看图讲故事、我们进行故事大王评选,让孩子用图画成故事盒来讲故事,既提高了能力,又推动了冷门玩具向热门玩具的以展,玩得也更开心了。

(三)思

一次,我做了一个弹跳床,让朋友用各种材料的物品来测试弹力 的大小,刚开始小朋友们挺感兴趣的,可不多久就对单调地往上投东西的活动感到乏味,小朋友提议说:“老师,这样玩没意思,能不能改改”一看小朋友来了创新的意图,我马上放手让孩子们思考实践,一下子“羽毛球拍”“看谁弹得远”“蹦蹦乐”等各式各样的新玩法在孩子们的思考下应运而生,自制玩具比购买的玩具有更大的变更性,也为孩子们改进玩法创造了机会。勤于思考,不仅要让孩子学会玩,更要让他们动脑筋想怎样玩得更好玩,老师要是一个有力的引导者,孩子们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学过程。

在制作的玩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某些环节的脱节,我们老师应注意:

1、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孩子对这个玩具感兴趣并能玩起来就行了,例如大班体育玩具掷红心,有的小朋友根本不关注红心,锻炼方位判断能力的目标。这样目标就没有达到了,我们要把知识和趣味性相结合,在孩子在玩中学,在学到知识时获得乐趣。

2、主角与配角有机统一,老师不是旁观者,应贯穿始终,及时为幼儿提供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法,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行为规范和个性培养的有机统一。老师在幼儿玩的过程中将孩子的兴趣引向健康的方向,启发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正确的从姿,良好的耐心,谦让的精神,把孩子朴实、无意识的行为升华到一种自觉的、向上积极的行为。让幼儿在游戏中反复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培养个性向健康方向发展。

居里夫人曾说过“教育者将引导孩子将生活变为幻想,再把幻想变成现实。”玩具,是孩子的工具,是孩子发展的食粮我们努力把握好扑克制玩具这条路子,让孩子玩出水平,玩出创新!

下载教师在师幼互动中怎样有效性的提高语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在师幼互动中怎样有效性的提高语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教师权威在师幼互动中负功能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教师是以正向平和方式开启与幼儿的互动,经常给幼儿鼓励、帮助,则会让幼儿觉得自己是被教师尊重的,因此会产生相应的愉快情绪。 教师权威在幼儿园......

    在语言活动中如何体现有效的师幼互动(精选多篇)

    地点:小二班 主持人:顾荣 记录人:赵飞 参加人:全体教师 主要内容: 一、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开展的背景,本次教研的目的、要求,引出教研议题。 主持人发言: “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

    大班语言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最终版)

    大班语言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摘 要:主要就在5~6岁幼儿的语言活动中如何开展良好的师幼互动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在追求教学有效性的驱使下,教师的教学从语......

    浅谈师幼日常交往中教师语言技巧

    浅谈师幼日常交往中教师语言技巧 单位:虎门镇欢乐谷幼儿园姓名:学期:时间: 陈小青 2014-2015年第二学期 2015年3月25日 浅谈师幼日常交往中的语言技巧 摘要:幼儿园的教育离不......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现状研究

    目 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重视科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重视科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开展科学活动时师幼互动能成功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发现科学的兴趣。 科学始于好奇......

    浅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浅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式,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师幼互动在......

    早期阅读中的师幼互动探析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 前言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师角色行为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它标识着外显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结果,同时反映了内隐的角色意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