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时间:2019-05-13 03:5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第一篇: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为规范我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秩序,实施有效教学,特制定《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一、教学准备

1、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开学前,教师要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通读全册教材,系统而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体系和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各单元教学重点及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恰当地确定学期和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精心设计课时教案。提前一周写好教案。教案要体现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过程及采取的主要策略。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周密思考各环节、各步骤之间的衔接与呼应;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学习特点、精心考虑教学情境的设计、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的设计等。

3、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目标的表述要规范,定位要明确、具体,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学目标的指向应是多元的,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4、科学处理教材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细读教材,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教材各章节的地位、作用。及时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并作为教材的补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

极开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5、准确把握学生实际状况。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学习起点、认知结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和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6、恰当地选择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充分运用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教学方法应适应教学内容的要求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求实精神,有利于计算机教室及教学的管理。

7、充分准备课件和素材。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充分发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而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做到色彩和谐、直观性强、便于演示操作,能反映知识的本质,解决教学难点等特点。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准备好相关文档、图片、动画、声音等素材。

8、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学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悉教师演示设备、学生操作练习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练掌握硬件和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凡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教师必须先做一遍,以熟悉操作的全过程,以便找出操作中的难点及操作的关键。设计好演示操作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力求做到教师演示操作规范、正确;展示现象要鲜明、准确。

9、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反思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得失,交流近

期备课的心得体会,研讨备课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总结,提高备课质量。教研组要坚持至少一周一次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要求和重难点,在集体备课之前,应保持1——2课时的提前量备出个性教案。

二、课堂教学

10、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信息技术课应结合学生生活、学习以项目、任务活动进行展开,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上课时要能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有机地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之中,通过教学活动过程,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12、注重思维过程教学。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在生动、多样的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的。教学中应从信息技术学习的特点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以自己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新技能方法和规律进行探索,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主动探究、研究新知等能力。

13、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过程的设计

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以及感知的规律,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度。

14、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要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注重知识结构教学。要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加强知识的纵向和横向拓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16、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要把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作为己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之中。

17、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中要尽量体现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它学科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在信息化环境中主动探究、研究新知识的意识;使信息技术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工具。

18、遵循学习规律,有效实施教学。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各自的独立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素材,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能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进行实践与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实

施教学。树立课堂教学效率意识,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19、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规范,语速适当;板书工整,条理清楚。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要按时上下课,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20、课后及时反思。每课时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针对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形成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要在授课当日完成。

三、作业反馈

21、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编制作业,做到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够拓展学生信息技术的视野和能力;作业布置要少而精,一般不要布置书面作业。拓展性的作业可布置能与其它学科有一定联系的作业,以体现学科整合的教学思想。

22、作业要尽量体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分析讲评学生作业时要提出建议或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提交作业(如电子邮件、演示文稿、操作过程的纪录、电子作品等),教师要为任教班级建立学生电子作品集,给学生布置制作电子作品的作业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四、教学评价

23、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重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反馈和诊断作用,做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工作。评价应

以课程目标和内容目标为依据,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24、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过程的评价。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着眼点主要体现在: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合理、规范、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以及综合能力的运用;教师、学生在课堂学习评价中的诚信意识;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评价时应注意记录、保留和分析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25、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可通过教师观察、测试与考试、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等方式方法,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与发展状况。

26、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课外指导

27、课外指导的内容包括: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

难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28、注重差异,分类指导。辅导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通过辅导,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排除后续学习的障碍。通过选择性作业的指导,扩大优秀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其优势特长,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29、课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组织动画制作、图像处理、网页制作、机器人等活动小组,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自学能力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研究

30、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学研究是引导教学进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每一名教师都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实验。

31、健全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要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加强集体备课,开展说课、听课、评课和各种形式的观摩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2、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课,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

和骨干教师每年要上一堂示范课或观摩课。

33、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一至三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34、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15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0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35、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确立研究的问题,并开展行动研究。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份篇教研论文。教师要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七、专业素养

36、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发挥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积极开发有利于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为实施与推广优质信息技术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37、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扩大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把握技术发展的脉搏,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内容,熟练掌握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具备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课堂组织和调控能力。

38、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规范、正确,资料的运用恰当有效,提问要有启发性;教师应随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发现和存在问题,及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要根据教学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

39、教师应有较宽的知识面,应能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在学科教学中能及时联系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

40、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要反思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行为,反思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关注,经过教师探究式的思考与行动,在教师主动的建构中获得成长。每位教师每周要写不少于1/4新授课时的教学反思,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

第二篇:葫芦岛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葫芦岛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为规范我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秩序,实施有效教学,特制定《葫芦岛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一、教学准备

1、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开学前,教师要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通读全册教材,系统而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体系和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各单元教学重点及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恰当地确定学期和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精心设计课时教案。提前一周写好教案。教案要体现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过程及采取的主要策略。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周密思考各环节、各步骤之间的衔接与呼应;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学习特点、精心考虑教学情境的设计、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的设计等。

3、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教学目的正确,目标明确,从学生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思想教育,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

4、科学处理教材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细读教材,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结构关系,明晰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5、准确把握学生实际状况。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学习起点、认知结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和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6、恰当地选择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科学性,课程应结合学生生活、学习以任务活动进行展开,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充分准备课件和素材。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素材,使学生充分发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而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8、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学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悉教师演示设备、学生操作练习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练掌握硬件和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

9、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反思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得失,交流近期备课的心得体会,研讨备课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总结,提高备课质量。教研组要坚持至少一周一次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要求和重难点,在集体备课之前,应保持1——2课时的提前量备出个性教案。

二、课堂教学

10、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信息技术课应结合学生生活、学习以项目、任务活动进行展开,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上课时要能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有机地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之中,通过教学活动过程,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12、注重思维过程教学。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在生动、多样的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的。教学中应从信息技术学习的特点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以自己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新技能方法和规律进行探索,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主动探究、研究新知等能力。

13、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教学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度。

14、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要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注重知识结构教学。要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加强知识的纵 向和横向拓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16、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要把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作为己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之中。

17、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中要尽量体现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它学科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在信息化环境中主动探究、研究新知识的意识。

18、遵循学习规律,有效实施教学。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素材,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能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教师应采用引导、讨论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进行实践与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实施教学。树立课堂教学效率意识,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19、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规范,语速适当;板书工整,条理清楚。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要按时上下课,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20、课后及时反思。每课时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针对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形成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要在授课当日完成。

三、作业反馈

21、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编制作业,做到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 技能,又能够拓展学生信息技术的视野和能力;作业布置要少而精,一般不要布置书面作业。拓展性的作业可布置能与其它学科有一定联系的作业,以体现学科整合的教学思想。

22、作业要尽量体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分析讲评学生作业时要提出建议或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提交作业(如电子邮件、演示文稿、操作过程的纪录、电子作品等),教师要为任教班级建立学生电子作品集,给学生布置制作电子作品的作业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四、教学评价

23、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重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反馈和诊断作用,做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工作。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目标为依据,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24、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过程的评价。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着眼点主要体现在: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合理、规范、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以及综合能力的运用;教师、学生在课堂学习评价中的诚信意识;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评价时应注意记录、保留和分析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25、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可通过教师观察、测试与考试、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等方式方法,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与发展状况。

26、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课外指导

27、课外指导的内容包括: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28、注重差异,分类指导。辅导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通过辅导,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排除后续学习的障碍。通过选择性作业的指导,扩大优秀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其优势特长,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29、课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组织动画制作、图像处理、网页制作、机器人等活动小组,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自学能力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研究

30、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学研究是引导教学进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每一名教师都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实验。

31、健全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要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加强集体备课,开展说课、听课、评课和各种形式的观摩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2、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课,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要上一堂示范课或观摩课。

33、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一至三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34、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15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0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35、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确立研究的问题,并开展行动研究。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份篇教研论文。教师要不断总结教育 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七、专业素养

36、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发挥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积极开发有利于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为实施与推广优质信息技术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37、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扩大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把握技术发展的脉搏,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内容,熟练掌握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具备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课堂组织和调控能力。

38、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规范、正确,资料的运用恰当有效,提问要有启发性;教师应随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发现和存在问题,及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要根据教学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

39、教师应有较宽的知识面,应能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在学科教学中能及时联系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

40、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要反思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行为,反思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关注,经过教师探究式的思考与行动,在教师主动的建构中获得成长。每位教师每周要写不少于1/4新授课时的教学反思,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

第三篇:葫芦岛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葫芦岛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为规范我市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秩序,实施有效教学,特制定《葫芦岛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一、教学准备

1.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认真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木班学生实际,通读全册教材,系统而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各单元教学重点及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恰当地确定学期和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2.精心设计课时教案。提前一周写好教案(备课薄)。教案要体现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过程及采取的主要教学措施。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周密思考各环节、各步骤之间的街接与呼应;精心考虑导入环节的设计、问题和情境的设计、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的设计等。彰显教学个性。

3.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其体地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准确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结果目标动词以及“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目标动词,制定的目标要准确、具体、恰当,可以操作、可检测。不同的课型要制定不同教学目标。

4.科学处理教材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细读教材,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问的内在联系和结构关系,明晰内容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内容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握本册教材与前、后教材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5.全面了解学生水平。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技能水平、学习兴趣、方法和习惯、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学习内容的准备情况。

6.恰当地选择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选择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7.充分准备教具和课件。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具,使学生充分发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而更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的制作要具备:色彩鲜明、直观性强、便于操作演示、能反映知识的本质等特点。鼓励教师自制教具。

8.精选例题、习题。例题、习题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教材为基本内容,讲究精当和典型,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提倡以少胜多,反对题海战术。

9.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反思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得失,交流近期备课的心得体会,研讨备课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以形成共识。教研组(备课组)要坚持至少一周一次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之前,应保持1-2个课时的提前量备出个性教案。

二、课堂教学

10.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关注“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与“四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上课时要能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有机地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行为之中,通过教学活动过程,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11.注重思维过程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围绕所要学习的核心内容,设计学生从事的一系列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探索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数学学习任务,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1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努力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1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

14.注重知识结构教学。要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拓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1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感染和影响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要把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作为已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

16.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17.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18.遵循学习规律,有效实施教学。了解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重视过程教学,注重理解,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实施数学。树立课堂教学效率意识,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19.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规范,语速适当;板书工整,条理清楚。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要按时上下课,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20.课后反思及时。每课时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针对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形成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要在授课当日完成。

三、作业反馈

21.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编制作业,做到精选内容,举一反三。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留作业。要控制作业量与作业难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

三、四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五、六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30分钟。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

22.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评定与分析。在批改作业时,不但要注意结果是否正确,更要注意过程是否正确、规范、简捷、清楚。要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和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批改方式,增强作业批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批语要有激励性和指导性。关注后20%学生的作业,要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并重视对作业的矫正。

四、教学评价

23.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重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反馈和诊断作用,做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工作。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24.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数学思考与发展水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等,即时进行评价。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评价时应注意记录、保留和分析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

25.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评价方式可采用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等。

26.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因此,在设计试题时,应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不出偏题怪题。要根据评价的目的合理地设计试题的类型。要合理安排考查、考试的次数,控制总量,不增加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提高每一次评价的有效性。

27.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或百分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课外指导

28.课外指导的内容包括: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对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为缺课的学生补课,组织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等。

29.注重差异,分类指导。辅导与补课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通过辅导,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排除后续学习的障碍。通过选择性作业的指导,扩大优秀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其优势特长,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30.课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办数学墙报、撰写小论文、制作实际模型、数学专题讲座、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组织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等,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研究

31.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学研究是引导教学进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每一名教师都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实验。

32.健全以教师为木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要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集体备课,开展说课、听课、评课和各种形式的观摩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33.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裸,特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要上一堂示范像或观摩课。

34.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一至三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35.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20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5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36.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确立研究的问题,并开展行动研究。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篇教研论文。教师要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七、专业素养

37.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数学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8.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扩大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学识水平和理论修养。超越经验状态,真正走进专业。开展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教师每学期的阅读量不少于50万字,写作量不少于1万字。

39.必须有坚实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教学知识。要深刻认识和理解《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和内容标准,明晰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具有坚实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内容标准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全新的数学教育视角,灵活处理数学教材的能力。教师不但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还要注意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有助于学生理解的教学知识。

40.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愉。要反思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行为,反思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关注,经过教师探究式的思考与行动,在教师主动的建构中获得成长。每位教师每周要写不少于1/4新授课时的教学反思,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

第四篇:葫芦岛市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葫芦岛市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为规范我市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实施有效教学,特制定《葫芦岛设计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一、教学准备

1、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开学前,教师对照《语文课程标准》通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明确各单元的重点和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恰当的确定学期和单元的教学目标,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计划。

2.精心设计课时教案。提前一周写好教案,教案要体现本节的主要内容、过程及主要教学策 略。突出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要完整、环节清晰,充分考虑到学生语文学习特点,采 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3.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年段目标和要求,参照《语文教学参考》,联系学生、教师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部分制定集中、明确、适切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操作、可检测。4.科学处理教材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编者意图,在此 基础上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5.准确把握学生实际情况。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 括了解学的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技能水平、学习兴趣、方法和习惯。6.恰当的选择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 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确保教学效果。7.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反思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得失,交流近期备课的心得体会,研讨解决 在备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研组要坚持至少一周一次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之前,应保持 1-2个课时的提前量备出个性教案。

二、课堂教学

8.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 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 能,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9.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以要重视个体思考。教师应 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努力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 谐统一。

10.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语言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 践活动并有所发展。

11.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规范,语速适当;板书工整,条 理清楚。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要按时上下课,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 与教学无关的事。

12.遵循学习规律,有效实施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同时注意不同学段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实施教学。(1)识字教学要贯彻先认先写的原则,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提 高教学效率。要重视写字指导,保证足够的写字时间,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注重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2)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 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全精读、略读和浏览。要注重优 秀诗文背诵和课外阅读和引导,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选择适切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外拓展,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课内外学习的交互点,真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和实际“系 统”讲授和操练,更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定义。(3)写作教学,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这段从开始“习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 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减少对学生写作 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作文,每次写作训练均要有教案及老师下水文,要在写什么、怎样写等方面给学生以启 发。作文遵循“精批、少改、重评讲”的原则,作文一般应于第二篇习作前反馈给学生,要 求学生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订正、修改。

(4)口语交际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 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 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5)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 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 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

13.课后反思及时。每课时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针对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 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形成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要在授课当日完成。

三、作业反馈

14.科学合理设计作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合理设计作业。做 到重典型、有梯度、求实效,作业量要适度,注重语文素养提升。禁止机械无效的重复作业 和惩罚性作业。注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提高阅读量。

15.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评定与分析。在批改作业时,不但要注意结果是否正确,更要注意 过程是否正确、规范、简捷、清楚。要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和不同的学生的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批发方式,增强作业批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批语要有激励性和指导性。要及时反馈作 业情况,并重视对作业的矫正。

四、教学评价

16.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 价。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特点,以不同学段的目标为参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17.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 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评价方 式可采用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课堂观察、课后访谈等等。

18.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命题要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紧扣教材,突出重点,着重考查学生听、写的能力。要合理安排考查、考试的次数,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19.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除了分数或等级以外,还应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 善教学过程。

五、课外指导 课外指导的内容包括: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为缺课的学生补课,组 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等。要通过辅导,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通过选择 性作业的指导,促进优秀学生不断提高。

21.课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办板报、专 题演讲、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计划与总结等,拓展学生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与爱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研究

22.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每一名教师都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实验。

23.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要 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4.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35岁以下的青年老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课,特级 教师、小学中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要上一堂示范课或观摩课。25.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确立一至三 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6.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20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5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27.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 实际需要确立研究的问题,并开展行动研究。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篇教研论文。教师 要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七、专业素养

28.教师要树立正解的价值观,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 发展。

29.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扩大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学识水平和理论修养。超越经验状态,真正走进专业。开展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提升专业素 养。

30.老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应清晰、准确;资料的运用应恰 当、有效;应随时捕捉学生的独到发现和存在问题,与学生平等交流;应注重教学预设与教 学生成的有机结合。

31.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适宜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 学效率。

第五篇:富顺二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富顺二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勇于创新,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理论,教师要把学生培养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一、备

根据《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目标与学习要求认真备课。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研组的活动计划。参照教材体系与内容,联系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每一单元、项目、活动或一节课制定准确、具体、适切的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出发点,以“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活动。根据具体教学环境、学生特点对教材的结构、内容进行重组和调整,明晰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写好教案或教学设计,形成有鲜明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必须写好每节课的教案。教案应写明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其他课件板书等。教师备课一般应超前一周。教案一般都应写详案,课堂教学实施完成后应进行教学反思或教后小结。

三维目标的描述,要以学生为主体而非教师,通过描述他们完成学习后的行为表现来反映教学要求。行为表现尽可能易理解、可实现、能评估。

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要合理,方法要合适。如实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根据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可行的学习项目,小组中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能够相互补充和完善。切实落实两纲精神:要注意挖掘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因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创新给当今社会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逐步形成与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对课堂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要提前测试,充分开发和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有效参与教学活动设计好切入点,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强调实践的针对性、过程性、有效性和发展性,实践的难度应呈梯度性。制定好评价体系:以“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出评价体系,将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结合起来,要把评价方法融入到教案中,切切实实地实施好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至少每两周活动一次:要根据市县教研室的工作计划要求和学校的实际,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有具体的研究新教材教法的课题,并有创新形式的备课组备课活动;积极参加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

二、上

课堂教学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应兼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及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素材,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能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教师应采用引导、讨论等教学方法,对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进行实践与探究。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必拘泥于一种或几种固定模式,教师应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增加学生的体验、实践和感悟。讲授和实践体验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融合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具体的技术操作问题可以集中进行讲解和实践,也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分散练习,逐步提高。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对基本概念、原理的讲解应准确、严谨,同时要通俗易懂,又不影响概念、原理的科学性。

教学巡视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反馈信息,既要抓住普遍问题,以解决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也要抓特例,将其变成对教学有用的鲜活的资源,进行引导、应变与拓展。教学指导要及时,从学生的讨论、回答、操作、作品、练习中,敏锐地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在学生最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指导;教学指导要以启发为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指导要全面,不仅包含对知识的解释、对操作的示范和指点,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习惯、方法和规范的指导,例如:探究的方法、合作的技巧、交流的规范等;教学指导要有针对性,个别指导与共同指导相结合。此外,要充分考虑机房环境对教学产生的影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调控课堂氛围和纪律。实施课堂学生学习评价,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的积极性、同学之间的互助方面、探究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评价的作用,要有选择性地把评价与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课外要求

信息技术要完成教材练习部分,对光盘提供的内容要完成。教师课后要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制作的作品要安全地、完整地保存,并及时反馈。制定计划,鼓励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生活和娱乐。教师要写教后记,进行教学反思。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每学期写一片教学经验总结或案例分析。

四、评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保证。要改变单一的注重结果的评价,重视评价的全面性、过程性和发展性。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表现与提高,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且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评价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结合起来,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要将评价的实施过程与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课堂测试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练习、测试题的难度适当、有梯次,教师要认真评阅,及时分析讲评,并根据练习、测试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教学的措施。

五、教师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观和评价观;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水平。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熟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生发展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组合,以适应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规范、正确,资料的运用恰当有效,提问要有启发性;教师应随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要根据教学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

下载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教学常规要求(模版)

    高中教学常规要求 (一)计划 1.高一年级要在开学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要具体到每一周甚至每一天,并做到计划上墙。 2.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要熟悉教学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优质......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要求 一、 备课 认真备课。教师要在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熟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材要点。并有独到的体验和发现。应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的同阶段确......

    信息技术教学常规

    信息技术教学常规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学习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学习体会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后,我更加体会到了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

    通城县初中物理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物理教学常规 讨论稿(李良执笔) 物理学科是以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自然科学事实、原理和规律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学科,物理学科教学应通过观察、......

    教学常规要求

    教学常规要求 2012年8月22日一、教学处常规要求 (一)备课方面,本学期教案要求电子教案,把教学进度、放在教案前面,便于检查。及时更新日期,反思按时跟上。教学反思重点检查。教案......

    教学常规要求

    教学常规要求 一、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二、教师要认真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过程,备作业和教具,备教学思想等。坚持不备课不进课堂,教导处每学......

    教学常规要求[模版]

    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一、教师上课前2分钟到达教室,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清点学生人数,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二、上课铃响,教师走上讲台,示意值日生喊“起立”。教师检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