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网络思政视频库建设探索与实践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网络思政视频库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 要: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应紧跟潮流,大力开展网络思政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网络思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网络思政视频库的设想,以期解决广大思政工作者在开展网络思政工作时的素材缺乏问题,提高网络思政的时效性。
关键词:网络思政;蓝墨云班课;视频库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给人们的生活、教育、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我们思政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提供无限的可能性。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思政教育未能占领网络主阵地,教育方式简单落后,思政教育网络载体建设有待提高等问题。
一、当前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未能占领网络主阵地
如今网络媒体快速发展,海量的网络信息包含大量对青年学生教育不利的负面信息,有的学生缺乏自制力和鉴别能力,很容易被这些不良信息影响。目前学生关注的主流媒体很少有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思政教育类网络建设没有能够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没有主动占领网络主阵地,不能够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二)网络思政教育方式简单落后
很多网络思政教育只是将传统思政教育内容从书本和课堂搬到了网络上,这种“换汤不换药”的网络思政教育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单向灌输的模式。广大思政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政教育不应仅仅将思政教育搬上网络,而是应该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三)精品载体缺乏
如今存在的思政网站和新媒体账号的数量不少,但是真正吸引学生主动访问的并不多。学生访问思政网站多是因为被强制要求或者涉及到自身相关利益。思政网站和新媒体官方账号是思政教育在网络世界的重要载体,好的内容和宣传则决定了该载体能否成为精品。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者希望建设一个面向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资源共享平台,从源头上解决由于缺乏有吸引力的思政素材而导致的网络思政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二、建设网络思政素材库的探索与实践
(一)?W络思政素材载体的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和良好效果的获得,而将现代传媒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现代传媒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网络视频作为一种现代传媒载体,具有吸引力强、信息量大、交互友好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
以网络视频作为思想政治素材内容有以下优势:一是网络视频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具有用户共享、信息聚合和开放的平台等特点,使得网络视频文化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得到拓展,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使青少年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海量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资料,视频一旦被下载下来能长时间保存,可以反复观看,多次学习,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提高学习效率。二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授课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的限制,教师理论水平高则教学效果相对较好,反之则效果相对较差。利用网络视频资源进行网络思政教育,摆脱教师理论水平的限制。三是因为网络视频具有渗透性、教育性的功能,并且直观性强,产生的效果明显,学生在浏览相关网络视频时,会对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对青少年传统观念的创新和个性发展以及形成健康的心理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有助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网络思政素材内容的设计
网络思政素材的内容决定了视频素材能否很好地服务高效思政工作。网络思政素材应以服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为出发点,聚焦广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将思政素材以网络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
一是网络视频素材应以3到5分钟的微视频形式呈现,以避免因视频时间太长导致教育效果下降。根据经验,人们对于时间较长的视频内容往往缺乏耐心仔细观看,网络思政视频素材如果做得冗长,不但会降低视频素材的吸引力,还会使得网络思政教育适得其反。二是网络思政视频素材应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当代大学生善于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交流,合理利用网络用语可以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应用在网络视频素材中可以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网络视频素材还可以多采用动漫的形式表达,动漫短片可以有效拉近思政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们也更乐于接受这种形式的教育内容。三是思政视频素材应紧跟时代热点,呈现出年轻时尚、平易近人的姿态,以轻松幽默、寓教于乐的形式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生活问题。
(三)网络思政视频库平台的建设
建立网络思政视频库需要一个可以具有下载、分享和交流等功能的平台,如何使网络平台面向广大思政工作者发布资源,保证平台的应用广度和良好的用户体验是视频库平台建设的难点。蓝墨云班课平台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内外教与学活动的移动教学软件,该平台能够很好地将日常教学活动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使移动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的融合更加方便。蓝墨云班课平台具有以下特点:①教学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可以上传文字、图片、微视频、音频、网页链接等多种不同形式的学习资源;②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平台上提供了多种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生互动;③满足师生随时随地参与教与学过程、及时交互的需求;④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⑤统计学生的答题情况,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受蓝墨云班课新颖的教学模式的启发,笔者认为蓝墨云班课不仅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资源学习和教学互动,还可以作为资源共享平台用于资源管理和共享。以蓝墨云班课为网络思政素材库平台,平台管理者相当于教师,广大思政工作者相当于学生。该平台用于资源共享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素材以资源形式上传,便于下载和分享。蓝墨云班课的资源板块可以分类发布和管理资源,加入班课即可对资源进行浏览、分享和下载,这一特点也实现了视频库平台最基本的功能。二是思政工作者可以在平台活动中进行交流和资源共享。云班课平台中可以发布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等活动,这就可以为加入班课的思政工作者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可以实现工作交流和资源的共享。三是能够实现良好的用户反馈,可根据反馈完善视频库素材。云班课可通过讨论交流和平台内调查问卷来征求广大思政工作者的意见,这样就可以实现平台良好的用户反馈,平台管理者根据反馈不断完善平台资源,以使平台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三、结语
笔者希望通过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依托,建立网路视频库,搜集制作思政网络资源,并进行资源共享,为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在网络思政教育的起点解决广大思政工作者网络思政素材问题,大大降低思政工作者搜集资源的时间和经历,帮助他们占领网络主阵地、打造网络思政教育精品载体,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增强网络文化育人功效。
[参考文献]
[1]潘静.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法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10)
[2]李顺.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10)
[3]唐雁.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10)
[4]李琳.论网络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15(7)
[5]李炫仪,沈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J].改革与开放,2010(10)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北京 102200)
第二篇:蓝墨云班课使用情况总结
蓝墨云班课使用情况总结
本学期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过程中应用了移动信息化教学工具——蓝墨云班课,在教学法上,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打破了原来传统的传授式课堂模式,充分利用新型教学工具的优势,结合面授教学,通过混合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突破。在线上,使用蓝墨云班课给学生课前推送我自己制作的课程简介、PPT等教学资源,推动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推送作业布置和链接,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在线下的课堂上开展了更多更有效的课堂参与式活动。
本学期加入蓝墨云班课工具的使用,学生反馈良好,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所提高。
蓝墨APP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实施主动学习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资源发布、学习活动、小组任务、课堂签到等多种方式,将移动设备引入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仅方便教师组织开展教学,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学期在蓝墨APP的使用过程中,只对部分基础功能进行了应用,更多好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和运用。
第三篇:蓝墨云班课使用操作步骤与心得
蓝墨云班课教学使用常用步骤
使用前提:
1学生下载蓝墨云班课app到学生手机,学生使用自己学号姓名,进行注册,完成头像等相关信息设置 教师提前在电脑上搜索蓝墨云班课,登陆相关注册页面,完成相关课程和班级的申请。上课时告诉学生所在班课的班课码。通过班课码加入班级。上课使用方式 1 签名
签名分成两种,手势签名和普通签名。在教师手机云班课端口进行登陆。打开页面,进入成员,在右上角进入签到页面,点开签到。教师控制签到时间,且可以修改签到状态
一键式签到,相关简单,直接点开一键式签到,学生在自己手机点签到即可。手势签到是指老师在学生面前划定一定不少于4个联接点的手势路径,放开签到的时候学生必须和老师提供的签到手势路径一致。手势签到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未到场的学生远程签到。能更好的控制签到的可靠性。
另外,签到可以让学生开启gps定位功能,这样可检查学生距离老师的位置有多远,由于所在学校位置的特殊性,常常导致gps位置显示不准确,因此,我个人认为该项功能仅供参考,不适合小班级授课,相对适合,班型较大,抽样调查学生的出勤率。
2、课前教学相关准备
(1)投票问卷
点开投票问卷,老师可以在电脑上编辑相关的投票信息,用于上课使用。让学生参与投票,+号代表可以分别设计多次投票。
(2)头脑风暴
创建头脑风暴使用时可以作为课堂案例讨论,或者作为课后案例分析作业,或者为下次课预先学习的参考,该部分可以上传图片。
头脑风暴开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复点击该学生的回复内容进行文字点评。
(3)答疑讨论
填写各项信息及内容,点击“创建”完成活动的创建。老师可以同时创建多个讨论,让不同学生进入不同的讨论,实现分组讨论。点中别人的发言,会显示[解答]菜单,然后点击并回复后,问题和回答可以连接在一起显示。(4)测试活动
页面和投票内容相似,按+号即表示添加新题目。如果第一次添加题目,需要手动,一道题一道题的添加,如何第二次重复开课的时候,上一学期编辑的问题和答案会以我的题库的形式存在,遍及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导入相对简单,省时省力。
因此在第一次编辑测试活动的时候要做好对问题的归类和章节的划分。
另外,在对学生进行测试时,学生偶尔发生网络连接问题时,可以单独指定该同学从新测试。时间不变,从名单中选取该同学,点击,指定单独测试该同学。
另外,测试结束后,老师会看到整个班级的平均成绩,每个学生的正确和错误的原因,老师可以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点评。学生也可在自己的手机客户端看到自己的错误原因。
学生会有整体测试的排名情况。每次排名是按照两个因素进行排列。正确率最高且用时最短的学生排第一名,以此类推。
试题的分布在输入时选择随机出题,会使不同同学的手机客户端出现的试题顺序不尽相同,减少互相抄袭和作弊的机会。
(5)作业布置
作业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视频和图片,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和不分组设计,也可以设计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同样如果有个别同学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因个别原因提交错误作业,也可以使用点击该同学名单,选择重新提交作业。具体操作类似测试。
(6)课堂表现 课堂表现是在最近版本的蓝墨云班课里面出现的,老师上课可对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课堂表现最为积极的同学运用抢答等工具实现。老师同时可以对该同学进行评价对经验值进行鼓励。
(7)资源
资源的使用一般是对课外学习的拓展。可以把相关于学习相关的拓展内容、视频、案例等放在此处。设计一定的经验值,共学生增加学习兴趣。资源可以是视频,word文档,图像,也可以做成网络连接等等。
第四篇:高校思政课“132”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最终版)
高校思政课“132”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面临的形势愈加复杂化,针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存在的问题,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学生本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条主线,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实施线上线下、实践理论、认知行为三大结合,建立知识与行为两项考核的评价机制,形成独具特色的思政“132”教学模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的书本理论中走向大学生的心灵深处。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改革;学生本位;社会主义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7-0009-03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必须围绕“培养人”这个核心来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网络原住民”之称的95后大学生走入大学校园,他们的思维方式、信息渠道以及情感目标等都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改革模式已成为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问题的提出
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首先,思政教育?h境接受着全球化的变革和洗礼,社会状况瞬息万变,文化传播日益广泛迅速和多元化。其次,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正经受着网络信息化的冲击和考验,网络信息以其便捷、快速和开放等特点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最后,思政教育客体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新的社会环境和网络媒介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情感都与过去显著不同。这一系列的变化,对高校思政课的教育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亲和力不强,与大学生思想实际联系不紧密
思政课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政治性,它的统编教材是为了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充分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1]。但不可否认,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教材内容缺乏新意,脱离现实,每年的修订只是用几句话或几段话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机械地加以注解[2]。从语言结构上看,多以条框式、教科书式的表达为主,即使一些历史事实或者生动案例,也多是抽象式概括式的表述,缺乏新鲜话语,这都与当前大学生便捷的信息渠道及日新月异的思想内容不相符,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手段单一,与大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不相适应
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95后正在逐步成为大学生主体,他们的生活习惯、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给大学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改变[3]。但是,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学手段上长期处于教师一言堂的方式,“在强调学生接受学习的同时,较多关注传递‘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而较少关注‘为什么’‘怎么样’的认知、态度和情感问题”[4],学生的创新思维被压抑,情感表达被忽略,难以使学生对理性教育的知识内容产生情感接纳和认同。
(三)评价方式不科学,与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不相符
在传统的思政课考核中多采取与中学类似的一张试卷定成绩,虽然有些学校也采取了平时成绩的认定方式,但这些平时成绩也只限于学生日常考勤的认定,这种考试方式仅起到了知识学习的导向作用,远没有达到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从根本上背离了考试评价体系的初衷,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也不利于教师的“教”[5]。
总之,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化的来临,抽象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思政课的教学改革面临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及考核机制的全方位的考验和洗礼。
二、产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得知,当前思政课教学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高度抽象和概括的统编教材不能引起大学生的思想共鸣,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片面的考核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探索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能正确认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但是教材不等于教学的全部。思政课的教材是经过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形成的一套系统的、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有针对性地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6]。但是教材体系不等于教学体系,统一教材也不是为了限制创新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范式和观点,在正确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方法灵活、手段多样性的教学体系。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思政教师生搬硬套地照本宣
科,缺少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一环,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脱节,反过来又指责思政课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将思政课教学的改革瓶颈归责到统一教材上,这是造成思政课教学内容亲和力不强、课堂教学枯燥的直接原因。
(二)未能正确把握思政课教学任务的全部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主阵地的思政课,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在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教师需要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说深说透,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而在情感和行为内化中,则需要强调在培养学生情感认同时,发展学生的思考、创新和实践能力,这些都是传统教师一言堂所达不到的。
(三)未能正确理解思政课教学目标的整体要求
高校思政课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人文教育必须注重情感教育才能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7]。实际上,高校大学生的情感行为和认知行为是统一的,思政课的考核评价模式应以能力考核为目标,着眼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最终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所以思政课的考试,不只是对学生过去一段时间学习效果的一种评定,还要通过一次次考试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最终使教育目标得以实现[8]。
如果在教学中割裂理论知识传授与情感培养,又在考核中只用一张试卷来考核知识掌握程度,这显然是对思政课教学目标的片面理解,也是造成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屡次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132”教学模式的探索
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发展理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反复的改革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日常教学体系,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形成独具特色的思政课“132”教学模式:所谓“1”,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一条主线,重构课程教学体系;“3”,就是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线上线下、实践理论及认知与行为的三方面结合;“2”就是实施认知和行为两个考核的统一,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一)接大学生思想“地气”,重构课程教学内容
在大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也是思政课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在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直面难点痛点,关注热点焦点,开发了一套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泛雅平台的思政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含电子版)、《思政技能大赛成果集锦》、情景剧表演光盘等。在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一环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线,变抽象的教材知识为接大学生思想“地气”的教学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个体价值观的塑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图1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为例来说明。
(二)显大学生主体地位,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以学生为本,并不是让思政教师处于“末”势,忽视教师地位,而是要加强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强化教师的育人作用,突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创新教学模式,让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
1.线上与线下结合。线上慕课平台中教师指导学生线上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必须在教师指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学习任务,参与讨论,提交作业等;线下课堂上学生要跟着教师精读理论难点,分析热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一步消化线上的理论知识。
2.实践与理论结合。大学生是否接受一种价值观和这种价值观能否与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相印证是紧密相连的[9]。我们突出实践特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放在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参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师生诵读、情景剧表演、农林大讲坛等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与农林专业特色相结合,开展华西村新农村调研、“亚夫”访谈等活动,坚定学生学农爱农情结。
3.认知与行为结合。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认知体系与学生的日常行为体系结合起来,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最大限度地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最终实现学生的知行统一。
(三)秉立德树人之本,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在考核方式上,改变传统的单一试卷考核方式,采取知识点的认知考核与学生实践操作、日常行为考核等相结合。采用“人机对话”、慕课随机组卷、论坛讨论等方式进行认知考核,形成“第一份成绩单”。结合学生在思政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日常行为养成等进行行为考核,形成“第二份成绩单”,第二份成绩单在学期思政课结束后由思政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活动情况评定后,再结合辅导员、团委、学工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按1∶1比例给出当学期的第二份成绩单。两份成绩单最终合成学生的思政课的总成绩。从制度上解决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成绩与实际操行表现相脱节的问题,实现学生在校期间各环节考核的全面覆盖,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更科学合理。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132”教学模式的应用
及效果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132”教学模式自探索并逐步应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的理论中“走”了出来,在生动的教学中“活”了起来,在学生日常行为中“动”了起来。
(一)教材体系转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理论中“走”出来
我们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教材知识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个微课中,并通过形式多样、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呈现出来,依托?W院SPOC平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慕课平台的访问量已达107万之多,学生好评率达95%,学生在思政课的学习中感受到了乐趣,获得了情感认同,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的完美对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理论中“走”了出来。
(二)教学方式创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动教学中“活”起来
“线上线下、实践理论、认知行为”的三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理论内容融入到师生互动、活泼有序的教学活动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实践与理论形成良性协调互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动有序的教学活动中“活”了起来,具体如图2所示。
(三)评价机制改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行为中“动”起来
以生为本,坚持立德树人,通过慕课平台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及日常素质行为测评,改变传统的单一试卷考核方式,让走进大学生思想深处的思政理论向大学生日常行为渗透,将认知考核与行为考核相统一,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近两年先后有30多个学生获得省级三好学生或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15个班级荣获省先进班集体称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日常行为中“动起来”。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培养人”是一门大学问,高校思想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新时代,新挑战,我们面对的探索和改革还在继续,虽然我们的“132”教学模式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但在目前仍不失为一种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王跃,王刚,周莲芳.运用网络教育平台改革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学[C]//李梁.切问近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法创新研讨会暨首届“上海大学思政论坛”论文 集:上册.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172-177.[2]王建辉.以创新理念统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C]//李梁.切问近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讨会 暨首届“上海大学思政论坛”论文集:上册.上海:上海大 学出版社,2011:8-14.[3]孙华.大学生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教育 学术月刊,2014,(6).[4]李梁.“慕课”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问题逻辑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14,(2).[5]张丽华.以改革考试评价模式为突破口,推进高校思政课 教学[J].改革与开放,2011,(16).[6]孙自胜.以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C]//李梁.切问近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方法创新研讨会暨首届“上海大学思政论坛”论文集:上 册.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80-85.[7]李建华,李丽红,曾.情感教育: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 质的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2,(2).[8]刘国辉.论“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J].改革与开放,2010,(18).[9]陈大勇,刘清才.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 实效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
第五篇:高职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李玉香
125000)
摘要:
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选准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显得尤其关键,本文认为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搞好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最佳选择。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从设定情景“亲临”体验到开展主题活动引导体验、模拟角色扮演深入体验、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升华体验,不断丰富和完善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Abstract: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construction to become a college student“ sincere love, lifelong benefit, unforgettable” excellent course, choose the suitabl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ractice teaching mode is particularly crucial, the article thinks the experiencing type teaching mode is to do well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reform of practice teaching is the best choice.The author with many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set the scene from“ person” to experience developing theme activity guide experience, simulated Cosplay in-depth experience, thorough and actual social survey sublimation experience, and constantly enrich and improve the experience type teaching mode,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关键词:高职 思政课 体验式教学 实践教学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2010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选准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显得尤其关键。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结合高职学生实际,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高职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搞好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最佳选择
1、实施体验式教学是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育的对象。”体验式教学法恰恰体现了教师职责的转变。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整个体验过程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必做过多讲解,但需要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提示,最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和提炼,使教学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
2、实施体验式教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模式
思政课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完善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思政课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实现知行合一。但思政课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加上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唱独角戏,结果是学生“学而不信,知而不行”。所以,思政课教师经常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学生课堂上说的头头是道,课外表现的又是一套;教师把知识传授给了学生,学生考试取得好成绩,但无法肯定他们已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识;教师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告诉学生,但不能保证学生就会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生可能懂得善恶,并且在课堂里、在试卷上作出正确的判断,但他未必能把它转化成行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改变这种知、情、意、行相脱节的现象?我们认为,思政课只有帮助学生完成从知到信(内化)、从信到行的转化,才能产生效果,其途径就是实施体验式教学。
思政课视野下的体验式教学,通过学生内在的知、情、意、行的经历和体验,通过师生互动,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从而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3、实施体验式教学是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最佳形式
高职学生文化功底差,和本科生相比政治理论学习能力差、但动手实践能力好,主动学习政治理论意识差、但参与活动激情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性综合分析能力差,但对国际国内形势感性认识快。思政课视野下的体验式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以实践活动为主要主要载体,通过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认知和实践 2 等复合交织的矛盾运动,引导学生在感悟、反思中提升对人与社会的认知,使他们把为人处事的道理转化为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行为习惯。因此,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是一个认知能力和道德情感升华的过程、道德实践的过程和人的社会化过程。所以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体验式教学应该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最佳形式。
二、不断丰富和创新体验式教学形式,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在思政课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习政治理论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及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所以思政课体验式教学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不同,设计和开展各种不同的教学形式,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效果比较理想的体验式教学常用形式有:
1、设定情景“亲临”体验
人的情感总是由一定的情境刺激所引起的,实施体验式教学,关键是教师要用“心”去创设有意义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可感知的环境中去体验和感悟。创设情境虽然是虚拟的,但通过语言文字描述或是多媒体播放的图片、课件、视频等,让学生借助以往的经验,在头脑中想象,把自己放入其中去感悟。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录像、案例分析等方式把学生引入设定情景中,亲临体验,感悟教学内容。如:我们在讲授《概论课》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专题时,播放《2012世界末日》视频,把学生设定成2012年正在度假的一家人中的某个角色,亲历2012世界末日。通过亲临体验,让学生谈2012世界末日带给你哪些感悟?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2、开展主题活动引导体验
古希腊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就说:“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我们思政课教师通过开展课堂讨论、演讲、辩论赛、主题宣讲等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体验平台、点燃学生的激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教授《思品课》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专题时,我们采用课堂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思考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生应该怎样生活?通过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问,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合 3 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讲授《概论课》科学发展观专题时,我们开展“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主题演讲,学生积极踊跃报名,162名同学经过12场精彩预赛、复赛、决赛,不仅亲身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有了深入学习,而且又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3、模拟角色扮演深入体验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棱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住了;做了,很自然地就理解了。对学生来说,学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在思政课教学中,我们通过小品、模拟法庭、课前5分钟时事宣讲、大学生说法、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思政课内容,做到“做中学”、“学中做”,甚至达到能“教别人”。比如:在讲授《概论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专题时,我们搞了角色扮演。以班级为单位,每组8-10人,学生全员参加。通过学生身临其境地再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进一步掌握毛泽东思想,进一步认清党的理论的正确性,进一步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既加强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继承爱国传统,又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美好大学生活,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每学期实践教学总结汇报会时都搞角色扮演红色专场,每一场都堪称学生精品活动。
课前5分钟时事宣讲达到了“教别人”的良好效果,每次课的课前留出约5分钟时间,每班2名同学就国内国际热点问题进行宣讲,这既督促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又通过这个过程敦促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深入体验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分享的过程又是相互教育的过程。一个学期下来,每位同学都能轮流一遍,学生反应的效果真不错。
4、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升华体验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传习录》中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所以教师觉得有必要通过学生亲自体验去解决的问题,不妨将课堂搬到社会生活中去,通过走访社会,目睹社会现象,间接体验真实的社会问题,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社会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调查一般可结合某一时期具体的社会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通过自己的调查与观察,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在调查的过程中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调查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学生迅速处理材料及数 4 据,进行分析论证,还要将调查的情况进行总结交流,要让不同观点和见解进行碰撞,最后做出调查报告。
在思政课教学中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充分利用“五一”、“十一”长假或周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撰写实践调查报告,调研报告连年荣获辽宁省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奖,学生们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既体验了生活、又服务了社会;先后到兴城四家村、辽沈战役纪念馆、葫芦岛市福利院、特教学校、广发证券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考察,学生们走出校园开阔了视野,更好地了解了社会、认识了国情、增长了才干、锻炼了毅力、培养了品格。这就为加深对《概论课》理论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总之,近年来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大胆应用并完善体验式教学模式,实现讲、读、听、谈、看、演、走、写多形式的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双主体作用,收获也较为显著:第一,体验式教学使思政课活起来了;第二,体验式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第三,体验式教学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四,体验式教学增强了教学的时代感和创新性;第五,体验式教学还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严楠.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式教学探究[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3)
[2] 佘双好.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武汉,2012(4)[3] 樊有平.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河南教育2012(4)[4] 刘晶 刘海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初探 [J].湖北社会科学2011(1)[5] 崔红丽.充分开展体验式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作者简介:李玉香,女,1968年6月出生,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副教授,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方式:***,lyx_061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