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墨表现教学设计
案例展示
案例名称: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第12课“水墨表现—树”
授课教师:孙滨(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小学一级教师)【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小学美术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着力体现以下基本理念:(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进行感受、体验,在游戏中学习国画知识和技能。(2)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通过欣赏和分析教材中作品。使学生感到国画的魅力,美术学习是文化的学习。(3)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一个地具体问题,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直观展示增强视觉效果。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第12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本课与《水墨游戏》、《笔墨游戏—荷花》、《笔墨游戏—青蛙》、《笔墨游戏—猫头鹰》、《笔墨游戏—大熊猫》、《白描—蔬果(写生)》、《京剧人物》、《水墨表现—水仙花》、《课水墨表现—梅花》共同组成了水墨技法体系。通过学习水墨技法表现树木,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家是如何观察、认识、分析和掌握树木的结构与特征。从而,使学生感悟中国山水画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学习传统绘画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校情:
我校是朝阳区一所重点小学,学校硬件设施齐全,具有专业的国画教室供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较好、家长素质较高,平时在生活中比较重视对孩子进行艺术文化的教育与学习。学情:
知识方面:能够区分出白描法、没骨法、点厾法、勾勒填色法。技能方面:掌握中锋、侧锋用笔、熟悉水墨的干、湿、浓、淡变化。
同时该年龄段孩子在分析力、表现力、理解力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个性,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欠缺对水墨课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及对水墨技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式:
讲授式、探究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四)技术准备:
教学手段:数字化校园系统、电子白板设备、ppt课件、教师范画、实物投影等。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运水墨技法表现树。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游戏等形式,学习运用水墨技法表现树的形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运用水墨技法表现树的叶和枝。2.难点:叶与枝干的穿插组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教师作品,明代艺术家视频。
设问:“仔细观察,比较教师及艺术家的作品,哪幅山水作品动中有静,更富有生气?”
学生:教师的山水画中只有一些山、水、石的景物,很静,死气沉沉。而艺术家的作品中有
“树”,使山水画面更富有生气。教师板书:“树”
小结:添画树的作品,画面立刻充满生机。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添画树以后的作品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教师出示ppt课件
【设计意图】学生感悟中国山水画的形式美感,了解树是中国山水画中重要的景物之一,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认识与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欣赏画家作品:
出示:教材中沈周的作品《京江送别图》局部。学生:了解不同笔墨技法表现的树。
教师:画家运用娴熟的笔墨表现了不同树的特征,使画面更加的生动和精彩。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运用水墨表现树。补充完整课题:水墨表现—树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的欣赏,完善课题,使知识点承上启下,突出水墨概念。2.不同树的特征:
分析:学画古树一课学生已掌握树的结构,但水墨表现树是第一次。教师:出示几张塑封好的树叶作品。
设问:“大自然中树的种类多种多样,猜一猜这是什么树的叶子?” 学生:柳树、松树、杨树的叶子„ 教师示范:叶的画法
教师:出示多幅点叶法、夹叶法创作作品。小结:
点叶法:用色或墨直接点出树叶的形状。夹叶法:先勾出树叶的形状,然后以色彩填充。
【设计意图】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掌握“夹叶法”和“点叶法”的概念。3.树干的穿插:
观察:教师出示树盆静,引导学生观察数干的变化。游戏:用手代替枝干引导学生观察枝干的前后穿插关系。(互动游戏)
连线游戏:观看平面图片查找枝干穿插变化。教师示范:鹿角法
教师板书:双钩法、鹿角法
教师:介绍多种水墨表现树的范画。实践:学生尝试运用水墨形式表现树
教师:根据学生出现问题进行总结,教师示范完整作品。【设计意图】通过教具演示,从立体的观察到平面的表现,使学生了解树分四枝的关系,突破教学难点。4.欣赏作品: 出示:多幅作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表现技法表现树,丰富学生创作思路。
(三)学生艺术实践:
内容:用所学枝、叶画法完成一棵树的水墨表现。要求:枝干的穿插关系、用水墨的技法表现。
(四)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巡视辅导,将本课的重点进行强调,提升作业效果。关注不敢下笔、动作较慢的学生进行个体辅导,从中发现普遍问题进行集体辅导,辅导中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五)展示:
我出示作业的时候会让学把自己所画树的外观贴在一张画上,由教师把学生作品变成一片树林。有组织的疏密高低变化 独枝不成树,独木不成林
【设计意图】既是对下节课知识的过渡,又是学科德育的巧妙体现,(六)评价:
评价是根据课堂实践要求进行,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设计意图】是为了更好的使学生学习国画兴趣持久。
(七)拓展:
欣赏教材中白雪石的《杨树》等作品感受意境美。【设计意图】进一步做到课堂兴趣的延伸。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的方法
1.通过课堂上两次艺术实践作品进行对比。
2.利用我校数字校园评价系统中的投票器功能进行即时评价,关注每位学生
六、本教学设计与以往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教师能够宏观把控教材,明确知识体系的纵向关系。2.大胆展示教师水墨画基本功,使展示具有时效性、指导性。3.教师会借助肢体语言,诠释绘画语言。4.有意识的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操。5.教学环节清晰、条理清楚。
6.能将学科育德巧妙体现。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理解大德育观。【教学反思】
一、教学实践前的思考
国画课在小学美术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五年级学生对用笔、用墨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课重点让学生了解枝干的穿插关系,再结合以前所学的国画技能进行艺术实践,所以教师在设计本课时运用了多媒体图片、小组探究实物、以手代枝再次研究等方法来突破本课的难点。因此我就从干、枝、叶的生长规律进行顺向思维引导,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来启发学生。
二、实践出真知
只有实际教学才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不断地改进、完善,本教学设计围绕树的干、枝、叶有序的进行,而对学生来讲,掌握树的结构并不难,而对用笔、用墨的掌握还是个弱点,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只注意了干、枝、叶的穿插、前后关系,而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掌握并没有完全预设,所以学生作品形式出现了单
一、墨色变化单一等现象,因此在后边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把国画的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当然这也有客观原因,五年级学生面临全区抽测等任务,平时课业繁忙,对美术的兴趣很高,但兴趣不能代替实践,最后的作业效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所想。
三、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除专业基本功外,过硬的语言白搭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观看视频中我发现自己的语言过于简单、对课堂及时性问题的掌控能力还需要加强,相信这对上好一节美术课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篇:水墨表现水仙花反思
《水墨表现-水仙花》反思
《水墨表现-水仙花》这一课勾勒填色法之后有一个中国写意花卉画的表现激发学习。为后面的教材中继续学习笔墨表现的国画课程打下基础。此课与本册的第五课《水墨表现-水仙花》共同构成一个知识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笔墨造型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感觉学生对勾勒填色法的基本技法掌握良好,但是对墨色的掌握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学生了解了中国画的知识,能根据示范作品进行临摹,学生的作品充满童趣。但是学生的笔墨技法需要进一步指导和练习大多数学生水仙花的基本造型表现的很好,但用笔的姿态和方法还需要进行逐步的指导。这节课我在教师示范这一环节用时较多,所以留给学生习作的时间较少,在下课铃声响之前完成整幅作品的人不多。如果在延长五分钟,大多数学生会呈上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第三篇:《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1、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教学重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教学难点:
1、工具的使用。
2、用笔、用墨的训练。教学工具、材料: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5、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6、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7、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8、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9、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札记:
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中国画,孩子们显得比较兴奋,听讲也很认真,又敢于尝试。为了减少大家的“畏难”心理,我选择了较易表现的香菇、小辣椒作为第一次的尝试练习,果然孩子们一会就较好地完成了练习。接下来布置稍难一些的熊猫,循序渐进的让同学们完成了教学任务。看来课堂练习的设置不管在数学课堂上要讲究,在美术课堂上依然重要。
第四篇:水墨徽州教学设计
《水墨徽州》公开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徽州有关的知识。
2.通过解读课文内容,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3.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的古代,人们按着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大小将人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其中,商人处在最末端,地位较低,不被人看重。可是,在我国的南方有这样一处地方,那里涌现出许多不一样的商人,他们行走四方,苦心经营,积累财富后,返回故乡,建立学堂,教育后代,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别具特色的地方——徽州,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光。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课前都预习了,那谁来读读这些词语,出示
生机盎然 雾霭飘渺 起起伏伏 隐隐约约 山影朦胧 人影绰绰 葱茏迷蒙 粉墙黛瓦 轻轻浅浅 疏树寒村
2.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徽州的哪些景色?板书
(晨光中的徽州 徽州的街巷 雪中的徽州)3.真不愧是五年级的学生,借助预习就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晨光中的徽州。
二、晨光中的徽州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晨光中的徽州有什么特点,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2„1.生答 生机盎然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个特点的?生读 谈谈你的理解? 在这里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他为什么只写这些景物?(典型 代表性)对,描写风景的文章一定要抓住典型的景物 板书 典型
老师这里也对这些景物进行了描写,你们来读一读。出示 什么感觉?剪影式的 起起伏伏 好在哪?请你带着你的理解来为我们读一读。
2„2 生答 山影朦胧(雾霭飘渺)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个特点的?生读 谈谈你的理解?请读出你的这种感觉。
3.说得真好,是啊,晨光中的徽州既有着生机盎然的练江又有着隐隐约约朦胧的山影。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放音乐)用心地来感受,你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老师范读,生谈画面
4.是啊,剪影式的乌篷船,起伏的水鸟,绰绰的人影,视野内,山影朦胧 往下游看,街市隐隐约约,无论近看还是远观,(板书近远)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难怪作者感慨道一时间,仿佛置身于画中。
5..出示图片,此时,你的脑中出现了哪些词语 6.让我们一起用声音来感受一下这如画的风景。
三、徽州的街巷
1.晨光中的徽州如此的美丽,让人不由的想进一步了解它,于是作者便走进了徽州的大街小巷。自由的朗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里为我们描写了哪些景物,勾画出让你印象最深刻的语句,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过一会,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交流反馈。
3.师:眼前的美景让作者觉得那随处可见的粉墙黛瓦与潺潺流水都仿佛是画家勾勒出的水墨画。出示图片,谁来为我们美美的读一读,谁来试着用自己的声音为我们表现出这幅水墨丹青的特点。
四、雪中的徽州
1.雪中的徽州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认真的找一找。(优美纯净)
2.师:在这一段中,作者还为我们描写了一种特殊的建筑。是什么呢?找找那句话。(牌坊)3.出示 句子 指名读文 “在通体洁白的世界里,它们。。。给人们讲述着存在的理由。”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板书 拟人徽商的叮咛是什么? 它们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介绍徽商。徽商就是刚上课时我们提到的那些不一样 的商人,他们行走四方,苦心经营,不仅仅是为了财富,他们更重视的是做人的准则即“讲道义、重诚信”,并且在获利致富后回报家乡,兴办慈善事业。徽州牌坊多是徽商捐巨款行善后,被朝廷旌表赐予,牌坊象征着“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做人经商原则。出示图片 那么你觉得,徽商的叮咛是告诉后人什么?(不能背离这个原则,不能做见利忘义的事情)
4.徽商们不仅用自身的行动告诉我们做人的准则,还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徽州文化,留下了许多意味浓郁的建筑,(出示图片房子)站在历史的角度,回顾整个徽州,或睡或醒,或卧或走的村庄,民居,老树,行人,共同走进了一幅古色古香的山水画中,来,读“那么多意味浓郁的。。。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五、拓展练笔
1.如果说前边是作者眼中所见到的景色,那么这里就是作者心中所想到的,板书,眼中景 心中景
同学们,一篇好的文章就是这样的,不仅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更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写景类的文章更是应该抓住典型的景物,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全方位的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2.下面,请同学们调动起你的全部感官,眼,耳,鼻,心,用心的感受,你进入到了一幅怎样的画卷中呢?放音乐,出示图片
3.拿出你的本,运用刚才写景的方法,把你感受到的画面写下来吧。写的时候,可以用上这些词语。出示词语。
4.学生练笔,朗读,师点评。
5..很高兴,你们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了美丽的风景,用文字记录下了你当时的感动,这样,大家就成为了生活的有心人。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 出示 “行遍天下路,赏完世间景,阅尽古今书,我笔写我心。”愿同学们能用手中的笔随时记录下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下课。
六、板书设计 28 水墨徽州 晨光中的徽州 徽州的街巷 雪中的徽州 1.典型 2.近远
眼中景 心中景 3.拟人
导入:在中国建筑史上,徽派建筑
很有特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徽州,领略徽州的独特风韵。播放媒体资源库中的徽州影像《水墨徽州》(不要全屏播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徽州的?(晨光中的徽州、徽州的街巷、雪中徽州)出示相关课件
导入:这些描写与“水墨徽州”这个题目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看课文。
三、自读自悟,重点品味
(一)自读课文。阅读提示:课件出示
文章为什么以“水墨徽州”为题?
(二)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1.一时间,仿佛置身于画中。
作者是看到了哪些景物后产生了置身画中的感觉?勾画出描写的景物。课件出示
作者看到这些景物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体会作者的这种心情,读相关的句子。课件出示图片晨光中的徽州。了解水墨画特点。
徽州的黑、白、灰的基调,正好与
中国水墨画的精神相契合,所以作者将古徽州的首府——歙县,称作“水墨徽州”。2.眼睛的每一次定格,都是一幅写意的风物水墨丹青。出示相关课件 定格是什么意思?眼睛的每一次定格是指什么?
请想象一下,你来到了徽州的大街小巷,你的眼睛会被什么景象吸引? 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画一幅什么样的画呢?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徽州的街巷。指导朗读。
3.寂寥的夜里,在灯光的映射下,大片大片的雪花飞扬,悄无声息地装扮着古老的徽州,描绘着一幅优美纯净的冬日画卷。出示相关课件
雪夜中的徽州与白天相比有哪些不同?用“„„不见了,出现在画卷中的是„„”的句式说一说。
课件出示雪中的徽州。指导朗读。
四、补充材料,升华理解
(一)课件出示句子早上起来,我踏雪去看牌坊。在通体洁白的世界里,它们兀自平静地立在那里,像一个个忠实的朋友从古老的时光隧道走来,牢记着远去的徽商的叮咛,从容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给人们讲述着存在的理由。
1.指名读。
2.教师补充材料:牌坊的来历、徽商的义举、徽州历史上的文化巨匠等。出示相关课件
3.“徽商的叮咛”指什么?
(二)课件出示句子那么多意味浓郁的民居、廊桥、祠堂,无声地挺立在这方土地的怀抱里,无论沉睡或苏醒,都曲线玲珑,绵绵不绝地把一段历史、一段辉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1.这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
不仅仅是一部商业繁荣的历史,也是一部文化兴衰的历史。2.辉煌指的是什么?
不仅仅是财富的聚拢,更是指徽商人格的提升,徽学的兴盛。3.指导朗读。
(三)课件出示句子这就是古老又美丽的徽州。欣赏若干幅徽州风光
五、推荐阅读,拓展延伸
(一)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教师推荐相关网站。课件出示
(三)搜集并整理有关徽州的知识。
第五篇:《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虽然前面也接触了一些水墨绘画,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关水墨方面的知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所以有必要学生对国画方面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的学习。无论学生的尝试效果是怎样的,教师都要对他们的表现加以肯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带到水墨涂抹带给他们的喜悦和水墨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
我国的水墨画与其他的画种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是由所运用的工具和材料决定的,随着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及线条的粗细在宣纸上产生丰富的变化,形成不同的笔墨趣味。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设计,让学生在水墨画中随意发挥、变通,就能更能体现学生童趣的一面。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感受水墨画笔、墨、纸的特点。
2.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控制水分,并能用中锋、侧锋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3.通过欣赏及表现,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的游戏中体验笔、墨、纸在水墨画中的变化,感受水墨画独特的魅力。教学难点:大胆尝试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体验创造乐趣。
教学过程:
我以深入浅出的方法讲解了“中国画”、“水墨画”、“墨即是色”和“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然后指导学生依次进行调试,这样就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示范了毛笔中锋和侧锋的运笔,让孩子们大胆挥毫,完成作品。
国画是我国的国粹,让学生了解中国画艺术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学生正应该从技能技巧的学习中了解中国画的传统文化。新的课程改革提倡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在广泛的美术文化氛围中学习美术,重点是让学生从单纯的学习美术技能技巧的层面发展到学习美术文化的层面。小学生重点是从课堂学习中了解我们的美术发展史,认识我们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特别是国画的教学。
增强儿童美术的趣味性,让学生快乐地创作,一直是我们小学美术教师追求的目标。孩子们并不情愿很规矩地很用功地去学习美术,而喜欢边画边玩有意思的美术活动。你这样把一种艺术样式通过孩子的手,变成了一种有趣味的别样的艺术形式,学生们很喜欢。这就告诉我们,学生们学习,兴趣应是重要的。
在三年级的水墨游戏教学中,我有目的先演示中锋、侧锋笔法。再示范墨分五色绘画方法和步骤,然后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和步骤可以自己进行尝试性的变化和创作。也可以结合自己分析课本上的作品,然后用自己的方法临摹、创作作品。
教学反思:
通过这几节课的练习,发现有些学生入门很快,很快就掌握了中国画的最基本的蘸墨、行笔技法,虽然造型不太准确,有些幼稚,但是能表现出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情趣,能表现出墨色的浓淡变化。而有些同学完全是按着自己的直觉摸索练习,同学所创作的作品,虽不能表现得很熟练,但大部分的作品都表现的很大胆。
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重要。但是在美术课堂中,我体会美术教学不能忽视教师的教,因为它是使学生获得技能营养的好时机,教师的演示作用,可以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绘画技巧和绘画方法,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不能把学生教“死”了,没有创造性。应该是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绘画技法后,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从中体会一下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没有技能技巧的自主探究是低效的,甚至是空谈。
通过对几个班孩子作品的欣赏和观察,我发现了很多优秀的创作,孩子们能很好的理会本节课的涵义,表现内容丰富多彩,真正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只是在个别孩子身上,我发觉并没有用心绘画,可见跟孩子们的交流还有些问题,应多采取鼓励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