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的涵义与表述
课题的涵义与表述
按照现代汉语的词义,有效指“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实际上,还可以指有效用,有效率;就有效教学而言,有效,主要是指达成目标的程度较高;所谓有效教学,需要回答两个问题,对谁有效,对什么问题有效。按照现代教学理论,就是说教学应对促成学习者的学习有效;由于人们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有效教学的内涵也渐趋复杂,因而要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本质,还应坚持从学生学业发展的角度去衡量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研究有影响的国外以赫斯特为代表,他认为下列三种情况可以称得上是有效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
国内有代表性的是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的观点主要有:“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教师要有全能的观点”,“教师要有时间和效益的观点”,“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史密斯、邓金和比德尔等将“策略”一词引入教学领域,引起了人们对教学活动的重新认识,人们更自觉地把教学理解为有明确目标的、有各种最优化的手段与方法以保证目标实现的系统。这是教学观念的发展。特别是关于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由原来防范式管理策略的提出,到后来师生合作策略的提倡,是学生观的质的飞跃。加涅在《学校学习的认知心理学》中,提出:“我们第一要指出教师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第二要指出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通过研究证明,教学策略对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师生观;在实践中,找到了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教学策略,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
“教学策略”一词在我国教育文献中的出现是80年代以后的事,而且这一术语是伴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概念而出现的。开始了对教学策略的系统研究,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在李伯黍、燕国材的《教育心理学》中,提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两种教学策略,即指导的教学策略和发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法与技术的总和。
结合当前课堂教学状况,有效教学策略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和界定:
站在“教”的角度,体现四个特质:科学、先进、切实、积极。科学,即课堂教学策略应遵循不同心理发展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规律,既富生命意识,又能体现学科价值。先进,即课堂教学策略能有机灵活地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有助于课堂教学结构,尤其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优化。切实,即体现因校制宜的教育思想和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做到教学策略班本化、生本化,实践操作性、学科应用性、差异适应性要强。积极,即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能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有助于既定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高效达成,有利于新教学目标的创生。
站在“学”的立场,力求“三不”效应:学生感觉不压抑、不疲惫、不厌倦。
不压抑,指学生在课堂生活中要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时空,多元思维能够自由展示和碰撞,学生的独特性学习体验得到尊重,暂时性的学习错误得到宽容,学习个性得以体现和张扬。
不疲惫,指要积极催化学生的思维,还要富有节奏感,善于给思维“留白”,给思维呼吸的机会和舒展的空间,要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差异。
不厌倦,指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激活学习主体的学习“内源”,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生活的温馨、体验到课堂交往的快乐、收获到课堂学习的愉悦,从而内生并保持一种对于课堂生活的自我归属感。
二、课题的提出背景
有效教学策略是学校普遍关注研究的问题,作为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日常教学中都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一定方法、一定的模式进行教学,但他们所沿用的方法、模式具有优劣之分。一些教师可能凭着惯性一直沿用一种不好的方法、模式,而自己也不曾发现,不以为然;一些教师可能一直沿用一种很好的方法、好的模式,但也“身在卢山中”不知其所言。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为国内外各种教学研究的重点,有人主张以优化知识结构来促进学生思维;有人主张以生动形象的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人主张以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习兴趣。
九十年代中后期,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方法与心理素质训练实验研究普遍展开,研究重点体现在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保持快乐心态和情感自我调控技能。充分体现了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充分认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党和国家一再倡导创新精神,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以适应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潮流,创新发展、合作互动、自主学习、启发探究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在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中,不管是教育理念的革新,还是教学模式的改变,都在关注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个体的差异需求,都在致力于改变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包括对于学习本质、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群体、情感体验等的认识。改变学生的过程,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之际,讨论和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我们选择研究“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
从理论上来看,通过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有效教学策略理论,为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帮助教师从整体上综合地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更新教育理念,有利于从动态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从教学实践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方式共存。旧有的教学模式虽然存在很多弊端,但依然大有市场。而新的教学思想虽然是大势所趋,但还不够完善,仍有待不断摸索。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探索出更为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策略既是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建立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的,既具体、简明、可操作,又具有概括、完整和系统性,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依据《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探索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佳教学模式。根据以上指导思想,确定实验研究原则如下:
1.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价值只有在学生主体参与探究的活动中才能体现。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有利于学生发展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培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要体现教学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2.规律性原则
不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教学,教师都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为生成而生成,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进行教学。
3.发展性原则
有无发展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指标,一堂课下来,如果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停留在课前的经验水平上,没有得到发展和提高,即使课上的再热闹也不能算作好课。
4.合理性原则
课堂生成可分为“意料生成”和“意外生成”。意料生成是师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过程与结论,在教师预设的期望之内;而“意外生成”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其结果会使课堂造成两极性效果——“尴尬”或“精彩”。不论何种效果,教师都不能刻意回避或一味追求而应立足发展,放眼全体,或“放大”或“缩小”或“搁置”或“延迟”,合理把握,灵活处理,以智慧来启迪智慧,以“生成”来应对 “生成”。
5.实效性原则 研究制定出的教学策略能达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的。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中,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都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避免搞形式主义、搞花样,努力做到使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实验内容和目标 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索建构思想品德学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和策略,变革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努力促使常态课堂效能最大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愉悦。
2.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和策略。
培养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学会思维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教学准备策略研究。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策略的研究,探索可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4.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教学过程有效调控、教学预设性和生成性关系、兼顾个体差异性、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学生学习能力与发展、课堂教学对话行为以及课堂管理行为、辅助行为等方面研究,构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操作体系。
5.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集中评价、教师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等方面进行开放性、动态性、持续性、综合性的策略研究,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或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
具体目标
1.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丰富和发展有效教学策略理论,为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帮助教师从整体上综合地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更新教育理念,从动态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2.通过研究,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探索出更为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策略既是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建立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的,既具体、简明、可操作,又具有概括、完整和系统性,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通过对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方法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我们期望能探究出符合本校校情和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法,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用于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希望能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同仁进行理性的思考。
五、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2013年2月—2013年4月):准备阶段 1.学习国内外现代教育理论,制定方案; 2.召开课题组会议,培训实验教师。
第二阶段(2013年5月—2015年1月):实施阶段 1.全面实施研究; 2.研讨、完善、发展; 3.阶段总结评估。
第三阶段(2015年2月--2015年4月):总结成果阶段 1.测查、评估、总结;
2.整理一切相关资料,结集成书。
六、具体实施措施 1.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实施方案,有步骤、有措施,有具体做法,凡成功经验都应写出总结性文章,凡失误之处应查找原因,还要提出改进意见。在实验中要求实验教师结合课例,每周写一篇案例反思或教学随笔,每月撰写一篇实验札记,每学期撰写一份高质量的实验论文,及时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2.强化培训,理解新课标。
采取文本培训、网络培训和请专家指导的方法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等指导性文件,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及上级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精神,同时还要学习有关课改的教学理论,通过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3.围绕专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备课议课活动。集体备课、一课多上、案例分析、课堂观察等活动。集体备课采取:个人构思(形成初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个人加工(形成教学案)――课堂实践――交流反思。
4.教研员跟踪检查督促,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教研员要及时了解实验研究的进程和发展,及时进行实验的培训和指导,及时开展各种相关的研讨活动,加强校际间交流,及时总结经验和成果,推广先进,纠正不足。
5.定期邀请专家指导,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请上级主管部门的专家进行经常性地实验研究指导,定期召开专题实验研讨会,解决实验中的具体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七、实验方法
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实验教师要结合本校教学实际,通过实证分析和理性思考,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以取得研究的实际效益。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路线,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课堂观察研究、经验总结、个案研究等方法。
文献法:教师通过搜集、查阅资料、文献,一方面学习先进的理论及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用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堂教学;另一方面,通过对文献的加工、比较、概括提取出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行动法: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将围绕专题,开展集体备课、一课多上、案例分析、课堂观察等活动。集体备课采取:个人构思(形成初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个人加工(形成学案)――课堂实践――交流反思。
调查观察法:通过对教师观念与教学行为分析和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类型水平的现状调查,把握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加强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对不同课堂教学方式的意见,在实践中探索学生欢迎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在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总结、推广
个案研究:在实验中要求实验教师结合课例,每周写一篇案例反思,每月撰写一篇实验札记,每学期撰写一份高质量的实验论文,及时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总之,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相结合,实证研究与专题研究、典型个案研究相结合,强调重点,突出特色,以保证研究的合理性及实践效益。
第二篇:关于课题名称的表述
关于课题名称的表述
课题名称需用具体明确的语句来表述。一般来说,一个好的课题名称应当能够反映出所研究问题的最主要的信息。课题名称的确定与表述是课题研究的具体化,它是将一个研究方向演化为一个确切的研究课题的过程。它对课题研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各个环节的活动都要紧紧围绕它来进行。因此,研究者应结合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反复推敲,精心选择,给出恰当的名称。
(一)课题名称的表述要意义准确
课题名称的表述要意义准确,就是说课题名称要能明确地表达出这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行文含义要明确。
首先,要求课题是一个有确定涵义的具体问题。教育科研课题的大小要适中,如果课题太大、太笼统,就会使研究无从下手;如果课题太小、过于狭窄,就事论事,就会使课题研究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对课题名称中的核心概念要给予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从而使研究在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下进行。否则,在研究过程中容易“偷换概念”,或出现目标的变更或方向的转移,也可能产生研究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等情况。
再次,课题的表述要清楚地说明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研究范围是对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范围的具体规定,主要明确研究的角度。因为一个问题的研究,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不同的角度规定了不同的研究对象范围。因此,课题名称的表述应明确研究的角度,从而明确本课题对象总体的范围。研究某一课题必须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如对此不加限定,将导致研究的困难和名不副实。
(二)课题名称的表述要突出主题
课题名称的表述要突出主题,就是说课题的表述要力求反映研究的焦点和研究方向,这样有利于研究者明确研究内容,抓住研究重点。有些课题的表述,涵盖的范围过于宽泛,论题不集中,或者题目太大,无法操作,使研究的思路无法集中。避免以上问题,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课题表述的用词要具体化,即尽量使用特定涵义的词汇来代替泛泛一般的词汇,课题表述应尽可能将研究的关键词包括在内。课题表述通过使用具体化的词汇,就使得课题研究具体明确,主题突出,也便于操作了。
二是教育科研课题的表述应只有一个主题。遇有不止一个主题时,应分为相应数目的课题,或化为相应数目的次级课题,并定出能包括这些小题的总课题的名称。
三是要明确课题研究中的变量关系。在表述研究问题和研究具体信息时,课题名称中涉及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逻辑关系一定要清楚,这样才能为研究活动提供一个聚焦点,为下一步进行具体研究设计奠定基础。
(三)课题名称的表述要规范、简洁
课题名称的表述要规范,就是说课题表述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要用学术性的科研术语,不可生造词语,以免造成理解上的歧义。课题名称的表述也不能用比喻句、反问句等,最好用陈述句。此外,表述中一般不宜使用略语、阿拉伯数字、拼音字母等。课题名称的表述还要力求简洁。表述要在意义准确的前提下,用最简短精炼的课题名称表达出完整的意思。不必要的字应省去,使人一目了然。课题名称的表述虽未严格限定题目的字数,但一般在20 个字以内。
一个好的课题名称应能提供课题研究的主要信息。课题名称一经确定,就不宜中途更改,以免打乱后继环节的工作。课题名称的酝酿,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有了好的开端,才可能有好的结果。
第三篇:小课题研究涵义和特征
如何理解小课研究涵义和特征?
我觉得小课题研究,就是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用此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向,采用恰当的方法并积极主动进行实践改进的一种课题研究方式。能够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方法,简单短期有效的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的特征:
(1)研究的范围不在多在于精细,源于教师自身的所需,解决自己真实的教学问题;
(2)研究周期相对较短,小课题研究就是解决了教学中实际和眼前问题和困惑,可以一两周完成,也可一个月左右完成研究,方法相对简单;
(3)研究成果质朴,表达容易,形式多样,如教育随笔、日记;
(4)研究投入较小,可以一人或者小组几个人完成;
(5)研究方法简单便捷,每个教师都可以开展。
第四篇:涵义与特征论文
一、语文学习管理的的基本涵义
目前鲜见对语文学习管理的定义,但能够分析出语文学习管理有几个明显的要素:第一是人,这里人的主体是学生;第二是载体,指语文的学习内容;第三是结果,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达到的效果,主要包括语文素养和学习语文的能力;第四是手段,就是指管理。
在语文学习管理的框架中,管理运行的空间在学生之中,也就是在班级之中,以班级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教师作为管理的引导者,发挥恰当的作用,主要还是依靠学生的自主管理完成学习任务。管理过程中运用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约束,其二是导向。约束的目的和成人管理有根本性区别,这里的约束是正向的,是为了激发所有成员达到美好的目标而进行的必要约束。导向主要以激励为主,依靠标准化的制度激励实现管理的严肃性。通过对学生的组织、激励、约束、促进,最终实现语文学习的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综上,笔者将语文学习管理定义为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形式,依赖正向约束和激励导向,以学生自主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为目标的动态策略体系。
二、语文学习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
语文学习管理的前提是建立学习共同体,也就是建立语文学习的共同组织。这个学习共同体的主体是学生,首席是教师。学生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成员,其作用大于老师。
(二)有反馈性的共有规则
语文学习管理有完整的运行规则,这个规则主要包括工作标准、激励体系、约束机制。工作标准不仅指学生的学习标准,也指管理干部的管理标准。激励体系针对全体学习者,是学习管理不可或缺的保障。约束机制不仅包含监督、反馈、调整,还包括对学生的恰当惩戒。
(三)有引导性的管理组织
管理组织是制定、分配、落实、监督、反馈语文学习任务的执行机构。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既是学习者,又是管理者,他们在学习中领先其他同学一步,勤于总结学习方法,是语文学习的引导者。需要说明的是,语文老师也是学习管理组织的一员。
(四)有发展性的目标指向
从短期来看,语文学习管理就是要完成语文学习任务,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长期来看,就是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总结语文学习方法,最终提升语文素养和形成语文自学能力。语文学习管理的目标并不只是停留在宏观层面,而是有可操作的参照系统。比如,掌握基本知识就是要掌握多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正确书写容易错的汉字,会改病句等等。
(五)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
语文学习管理的主体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通过较为系统的训练和工作改进,学生管理组织应该具备自主设计学习任务的能力、自主安排学习内容的能力、自主执行管理任务的能力、自主调整管理方法的能力、自主评价反馈效果的能力、自主组织语文活动的能力。
第五篇:写作技巧的涵义与方法集锦
一、含义
写作技巧就是表现的技巧、方法,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有效艺术手段。写作技巧受限于作者的世界观、艺术观,同时又作用于他的写作实践,为写作活动服务。
二、特点
有四个特点:
1、稳定性。是指技巧的成熟和稳固。
2、互渗性。文章写作中的技巧和方法,虽因文章门类和品种的不同有所差异,但在文章写作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技法又往往是相互参照、相互影响的,于是就形成了写作技巧的互渗性特点。
3、创新性。写作技巧如果仅有代代相承、墨守成规(解 释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成规:现成的规矩、制度。指思想固执保守,守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而无创作发展,那么文章就会僵化、萎缩,乃至消亡。
4、审美性。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写作技巧,将不同时空、不同角度的材料组合成绚丽多姿的文章大厦,因而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
三,方法
写作技巧在写作活动中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写作技巧是实现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作者的写作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写作意图。所谓的写作意图,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作品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和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而要使这一写作意图圆满实现,就必须依靠写作技巧。
第二,写作技巧是构成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内在因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即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或表达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完美程度。这种艺术性的取得,决定于作者的世界观、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在具体的作品中,艺术性表现在作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意境我典型形象,从而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虽不同于形式美,但它更多地体现在与内容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之中,而艺术形式的完美创造,则依靠写作技巧。
那么什么是写作技巧的操作训练呢?
(一)师法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采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关于写作形式与写作技巧的深刻启示。例如,巧合与悬念,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固有形式或“手法”;对比与映衬,常常是构成大自然优美景观及“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人生和自然的规律中寓含着曲折美、变化美、节奏美;“蝉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常见的景象中包含着动与静相反相成的艺术辨证法则……因此,我们学习写作技巧,必须首先向生活学习。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二)阅读、借鉴
即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以及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凡优秀的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较高,其写作技巧往往是娴熟而又富于创造性。多读优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内容的同时,注意其写作技巧,看作者是运用哪些来表现思想内容,实现写作意图的,并且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其所取得的写作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实际(写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实际与题材和表现对象的实际)进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来”,经过改造为我所用。这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自己的写作技巧,自然会有所提高。
(三)经常练笔
这是具有本质意义的技巧“操作训练”。清人唐彪写道:“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多做。’信哉言乎!”多写才能熟,熟才能生巧,这是不可更易的规律,任何企图改变或超越这一规律的人,永远也掌握不了写作技巧,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只有经常写,反复写,才可能在写作者身上固定下一个写作技巧的“概括化系统”,一个“自动化的”写作“行动方式”。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懂得那些语言艺术大师们为什么谆谆劝诫“我们大家都应该写、写、写,写得尽量多”了。
写作技巧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技能”阶段,一是“熟练”阶段。“技能”阶段,是无法之中求有法,能过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写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一阶段。“熟练”阶段,是有法之中求变化。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而掌握了包括写作的辨证艺术在内的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二阶段。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写作技巧第二阶段的重要标志。
掌握写作技巧,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否定写作技巧在写作中的客观作用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技巧绝对化,走到唯技巧论的极端。因为,决定文章价值的主要因素,还是内容,脱离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文章的审美价值乃至艺术性,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初学写作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