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教与学新方式大全
数字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教与学新方式
摘 要:伴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正在向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转变。正是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深度融合,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在教学内容、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学生可以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在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对比的今天,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的“教”已经逐步向学生的“学”转变,构建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在课堂内外,在一切教育的时空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差异与价值,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给每一个学生都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资源、方式,并构建全新的教与学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数字化环境 教与学新方式 个性化学习
一、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的影响,以其迅猛、复杂和深入的特点,区别于以往任何时期。
数字化环境下小学数学的教与学研究,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数学主题活动呈现自主、协作、个性的发展态势,让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及意义,从而发挥其自身的潜能,形成一定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教育追求的目标,我国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就强调要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信息技术就象是出现在隧道尽头的光亮,为个性化教与学带来了曙光。教育信息化做为推进个性化教学的源动力,不断优化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体验,通过个性化教学方式的构建,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在课堂上、在一切教育的时空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价值与差异,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给每一个学生都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资源、方式,并构建全新的教与学方式。
二、构建基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与学新方式
(一)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的“互动式学习”
课堂中电子白板的运用,改变着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数学知识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人机互动、学生直观操作等形式解决课堂中呈现的数学问题。学生通过电子白板的动态生成、逼真演示等功能,把数学中较为抽象的空间几何、推导演示直观的呈现出来,真正成为了教育认知的主体。
教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教学课件、软件、工具、学习资源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选择,积极互动,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这种交互方式不仅为创设情境、资源共享、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提高了互动式学习参与的范围。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一定要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可探究、可操作的学习资源。电子白板的交互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互动式学习,强调生生互补,有利于个性化教学,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基于电子书包环境下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为了解决传统课堂中一位教师同时对多位学生授课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书包环境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对一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强调的是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课堂中的每位学生都有一台数字化学习设备,可分别同时应对各学生用户的个性化交互反馈,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立学习空间,可按自己的实际进行个性化学习。学生们也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进行同伴互助、小组讨论、小组练习、小组话题等合作性学习活动。这样,既克服了传统的师生、生生之间只能面对面交流的缺陷,也可以让学生们借助数字化平台随时随地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实现随时通过画面切换,让全班同学了解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完善自己的认知,或根据学生的情况反馈进行及时指导。课堂上教师可按教学计划要求学生们对某题进行作答,也可以安排分组研讨、收发作业、考试等教学活动。同时,信息技术具有对教学信息的交互性与智能性的处理能力,其对教学信息及时地进行收集与反馈,通过对信息的资源共享,教师对数学教学中的教育信息进行最优化的整合与处理,使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及教学手段,使数学教学从课堂的局限性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实现数学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实质上数字化学习设备不在于学生多了一个教学工具,而在于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工具的优势,来创造学生为主题的开放式教学课堂。
(三)基于云技术环境下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结构的彻底颠覆,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先确定一个班级云教育平台,把制作的微視频、学习资源、测试等放到学习空间里。课前学生借助教师录制的微课,按照任务单来完成自主学习,自主调节学习的节奏,微课具有可快进、暂停、倒退、重复等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摆脱仅靠课堂传递教学信息的局限,逐步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遇到疑难问题,学生随时记录下来;
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并且在解决旧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再产生新的问题。这样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很好地促进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使学生更好地参与了课堂学习。
总之,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教育观念已发生了转变,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也是创造知识和拓展知识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掘新知、启迪思维,引领以求知为目的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总结反思,才能不断优化我们的课堂,促进教学更好的发展。
第二篇:信息化环境下新型教与学方式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新型教与学方式研究
当今,多媒体、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大门。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融图、文、声于一体的认知环境以及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得人们关于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冲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及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丰富资源,对我们的教学,学习模式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既包含基础设施又蕴含着人类的高级智慧的信息技术,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来临与广泛普及,网络就成为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和教学模式提供了非常有效地工具,并在学生自主学习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问题
1、“怎么教”的问题。传统教育给予的是与学习对立的东西,不让学生有自己的知识构建意义,而是将意义强加给他们,使得有效的教学过程成了生产线上安装零件般的知识灌输。在知识构建,也就是学习的过程中,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基于师生的经验,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知识群体,体现新课标要求。
2、“怎么学”的问题。传统学习方法基本上是让学生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学习,而这种学习压抑力学生的兴趣和影响,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通过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认知学习过程能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信息化环境下新型的“教”法
1、教学主体——教师转变角色,协作教学:
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改革是要改变教育的主体,变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协作教学。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通过不断讲解把大量知识信息输送给学生,这种“填鸭式”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课堂上死气沉沉,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信息环境下,教师角色发生转化,教师要创造富有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而教师只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一位在适当时机给予学生提示的组织者、引领者。
2、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老师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与设备,进行形象性教学。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从自发到自觉地去主动探索学习。如在教学A sense of humour时,过去我们通常是播放录音带,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卓别林式幽默,而现在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卓别林的影片,让学生亲眼看到卓别林的哑剧幽默表演,这样的直观感受更好的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营造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注重协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资源,遵循学生的认识水平,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网络化技术、在协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的优势是:①它具有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②它具有助于师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③它还将推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建设。
构建新型教学方法有利于在学校教育中实现学生的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体发展。
三、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学”法
在信息化技术环境下,教师处于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不仅仅传授书本知识,还要重视能力训练和情操培养,尤其重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使教学过程结构由逻辑型讲解式向探究、发现、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结构转变。1)自主学习式
基于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主动探究和积极实践的能力。
信息化时代下学生的新型自主学习模式:①首先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择好自主学习的内容。②培养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能力。③自主学习,应该明确学习总目标。④自主学习需要有一个设计好的学习任务或问题。⑤学生根据上述的内容、目标与任务进行信息资源的查找与学习。⑥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将学习结果进行展示、评价,进行及时总结,学生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评价,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对自己的学习也会增强学习兴趣。2)合作互动式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建出电脑—学生—教师三者之间合作交流的互动环境,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运用电脑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可在教学课文前生字词积累时,可以让大部分学生在纸上先将空白拼音填写完毕,与抽点个别学生在电脑上操作同时进行。网络化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只要合理运用网络所提供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络化学习学习必将发挥更好的效益。
信息化时代的学与教,更要重视授学生以“渔”。只有学生掌握了“渔”的技巧,才能更多的捕到“鱼”。自主学习与协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他们的共同点与楔入点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作为新型学与教方式是比较符合教育、教学实质的。构建新型教学方式方法有利于在学校教育中实现学生的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体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本领。总之,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而作为21世纪的中学教师,应正确并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信息化环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现代信息环境下的新型教与学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合。
第三篇: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课堂个性化教与学研究
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课堂个性化教与学研究
内江十小
何月冬
在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正在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从而加速了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步伐。面对信息化浪潮所提供的机遇,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信息化、工业化并重,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如何迎接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新技术所提供的巨大潜力构建21世纪的高等教育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课题。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课堂个性化教与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课堂个性化教与学的优势:
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师资水平的高低,数字化学习是一线优秀教师多年教学精华的再现,数字化学习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教风,以重点知识归纳总结,典型例题精解、分析为主,另有适当练习、测试题,旨在教会学生抓住重点,打好基础,使学生真正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并通过疑难解答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各类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2、学习主动性增强。数字化学习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有选择有计划地上网学习。预习复习,补充强化,巩固提高学校所学知识。不懂的问题上网向名师提问,保证学习中不留“死角”。网校自主式的学习方式,逐渐培养了极强的自学能力,为终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数字化学习方式简单、新颖,数字化学习内容齐全、丰富,学生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开阔了视野。通过网上交流,增强了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提高了学习兴趣。
4、节约经费、节省时间,家长 参与教育,数字化学习便于家长参与、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二、实验研究的主要目标与措施:
让学生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掌握电脑的操作技术。每天利用语、数、英学科,以及信息技术课,进行分市、分段有目的性的练习。
1、学会优学派电子书包的基本操作——会正确开关机,设置账号,网上答题等。
2、学生利用优学派电子书包自主阅读各种课外书,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读。在阅读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中多次复现字词。
3、听力和发音——运用电脑促学生的听说能力
4、自主选择题库中的习题,促学生自主探究、个性发展。
5、充分利用优学派电子书包的软件,促学生获得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6、师生之间积极互动,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7、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教与学模式的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 合。
三、个性化教与学活动的变革: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将带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管理方式的深层变革。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教学工程是数字化校园的主要核心,主体对象是在校学生及远程终端的学生。
1、建立多媒体网络教育体系,它不仅仅是将课本知识数字化,而是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重组和改革,通过知识创新工程的再研究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体系,它是对课堂教育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和扩展。
2、利用多媒体网络促进新型教学方式的实现,鼓励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航者、学习活动的主持者。各门课程的学习更多地围绕着高水平的问题讨论而展开,与有关的项目和课题(不一定是正规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利用数字化图书馆以及各种网络资源库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解决各种问题,完成一定的项目,同时利用互联网与其它学习者进行广泛的合作探索和讨论交流,并将学校以外的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引进到教学中。
3、建立互动式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基地,重点研究和开发主要学科或学科群的知识库;通过开发和引进,建设各类网络教学课程和素材库;根据课程特点,建设虚拟或仿真实验、设计系列教学软件;构建海量教学资源数据仓库。
4、建立满足学生和教师互动需要,适应学生自主、交互、协同式学习,具有研究型教学功能的网络教育支撑平台和网站。
5、建设网上学生思想教育体系和心理咨询体系,以及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等,形成大学网络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弘扬民族精神。
6、通过网络课程和教学,学生的学习将更具个性化,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课程表、不同的学习进程和计划,以至于有不同学习年限,因此学分制将更加全面、深入的实施。
7、教学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更为迫切,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务信息等进行全面管理,进一步的智能化将为学校的重大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第四篇: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内容摘要: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这种教学模式中的教与学进行详细的阐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探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信息化的一些措施。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并存的利与弊,我们如何取利去弊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字: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变革
校校通;班班通;教育网络;
一、信息化建设在学校中的演变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我们很清晰的记得那黑板上老师们单一的粉笔字。而现如今由“校校通”进展为“班班通”,我们的校园生活、教学课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基础教育网络建设历程中有两项意义深远的工程,分别是“校校通”工程、“农远工程”。“校校通”工程和“农远工程”两大工程的实施,在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发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事也为“班班通”的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合现在全国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在发达地区及中西部大中型城市,基本实现班班“通”硬件和“通”网络,而“农远工程”覆盖的农村中小学,班班“通”硬件和“通”网络将在不久的未来得以实现。着意味着今后学校教育信息化将实现由基础设施建设和初级应用向深入有效的应用转型。
“班班通”是将和教育有关的信息内容同道每个班级,病系统、有效的应用与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其他教育业务之中。它着力解决信息化环境与资源的创造性应用问题,着力解决幼稚资源在课堂上有效应用问题,因此“班班通”是整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兼职所在。
从“校校通”到“班班通”,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宏政策由“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转向“推进与保障教学应用”,即“从装备转向应用”,为解决“数字鸿沟”的核心问题、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带来的新希望和解决任务的途径。
“班班通”是一个事关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从“校校通”到“班班通”,吧现代教育充分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使之成为常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寻求有效应用机制与模
型,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不仅是城镇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上的延伸,解决了发展的突破口,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有效解决让所有孩子上好学的问题。
“班班通”是一线教师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实现混合教学的基本条件和必由之路。“班班通”实现教育教学将彻底打破教师、教师、校园的界限,实现局域、局域无界限、校校互通、班班互联、资源共享,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纵深发展,激发教师的实践激情和学习需求,探索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层次结合的模式与方法,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性,最终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刘延东强调,要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明确发展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应用驱动,统筹兼顾、有序推进,优先保障农村和边远地区,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的“数字差距”。要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多管齐下加快推进学校接入宽带,探索建立可持续的运营维护机制,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要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重点建设名师和名校网络课堂,集中开发音乐、美术、英语等短缺课程,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要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师率先使用,职业教育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有效互动。要建设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保障。刘延东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明确责任、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
信息化建设在学校中的演变一一在目。
学校的教育模式不再是单一乏味。现代信息技术由影响教育观念到影响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到教育的整个系统,将学校的基本功能和外延功能融为一体。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跟上脚步,不断给自己充电。
目前,在国内外,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育技术应用大体有以下四种模式: 1.基于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①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控制教学过程;②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结合;③通过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策划教学过程、进行学习评价。
2.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其特点是:①教学环境是多媒体计算机及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反映教学策略的教学软件;②以多媒体的方式显示教学内容;③教学信息按超文本(非线性)方式进行组织,符合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④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学习者必须通过一系列交互操作来进行学习;⑤以CD-ROM贮存教学信息,信息量大。
3.基于互联网络的“网络教学”模式。其特点是:①提高信息的传播与利用率;②学生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主动地进行学习;③学生能按照自己的进度、自主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平等地通过“协商”进行学习。
4.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模式”。虚拟现实是多媒体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一种交互式人机世界,它可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完全真实的学习环境。
根据这四种模式我们不难体会到信息化建设在学校中的演变,当然在我们当今的学校教育中这四种模式也在以多种形式多种呈现方式给我们的教育结构中。
信息技术走进我们的课堂,校园文化的展示也呈现出了多彩而炫丽的风采。
二、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产生的巨大影响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教育内容的改革与变迁。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信息时代的学生,不仅仅从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在内的本土文化环境以及书本中吸收知识,而且可通过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从跨文化、跨时空的电子信息资源中汲取知识。知识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更广阔的天地,也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在广阔的电子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这也是我们学校实施教育的一大落脚点。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课程的设置、课时的要求以及授课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性,教师按大纲要求备课,按照规定的授课时间授课,课程与课程之间也缺乏交融,每门课的老师基本上只是讲授本门课的知识,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支离破碎,不能达到学科间的交叉和融会贯通。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课时与课程的要求相应较为灵活,教师借助教学支持系统和备课系统,可以采集到各学科的大量相关知识信息,用以支持自己的授课内容,这样不仅大大地丰富和生动了自己授课内容,而且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具有了整体性和连贯性。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使传统的以纸版等印刷品为主的教材向多样化的信息载体过渡。传统的纸版类印刷教材,虽具有稳定持久、使用方便、容易携带、不需相应设备等优点,但信息传递单向,不能实现交互;且信息承载量少,也仅能提供抽象的、静态的信息。传统的音像教材,能通过声音和影像信息使真实再现,却需相应的播放设备或受特定播出时间制约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现代信息化教材以CD-ROM教材和Web教材为主,CD-ROM教材包括计算机课件、专业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等,可依靠计算机巨大的存储容量,开发功能强大的软件,兼容了音像教材和纸版教材的功能,不仅能实现真实再现,还能模拟真实过程,使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抽象概念形象化。Web教材则可利用Web传播媒体,以最快速度推出新的教材或对现有的教材不断翻新充实。目前越来越多的教材实现了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括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三维图像,通过超媒体链接,使得画面、声音、文字融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一改过去“活人读死书”的状况,使书本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从传统教育过度到现代教育,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们对知识的选择性也越来越强,老师们对知识的呈现方式也越来越多,这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也终究是教育改革的最终动力。
(一)信息技术需要有知识的人才。
人类的知识财富需要代代相传,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信息社会的知识时效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知识更新的周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短。因此,知识的拥有不仅止于对前人积累的知识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对新知识的更新。
(二)信息技术不但要求会学习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具有协作能力的人才。人们通常认为整天与计算机打交道令人失去情感,失去人际协作能力。由此推出信息社会中只需要与机器打交道,不需要感情,不需要人际协作的结论。其实不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减少了人际交流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降低了人际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如果说工业化中采用机器的结果是以流水线的集体劳作方式代替了个体劳动方式,从而显示人际协作的重要性,那么,信息社会中的遥距模式,是以网络化的更为精密的系统协调代替了流水线式的协调。纪律观念、分工合作观念、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协调等都是信息社会中的人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品质。美国与澳大利亚等国家从小学开始就常出一些题目,分工合作,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在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信息技术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无论在什么社会,人都必须学会生存。
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能够适应环境。因此,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信息技术加快了整个社会的活动节奏,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在信息社会中生存与发展。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的青少年吸毒率、自杀率、犯罪率上升的现象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可见,技术的高度发达可以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则非技术之所能及。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教育的时代使命。
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上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三、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教学方法产生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来源,超文本计算机教学软件和互联网信息系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和与其相伴随的学习环境必然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命。信息时代的教与学的方法将产生根本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由一味的“讲”变为“导”。
曾经有入怀疑信息时代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将会代替教师的角色,其实不然,信息时代教师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角色。但是,教的方法已经有本质上的变革。“教”师应该变为“导”师。工业革命以前,一个人可以通晓百科,一位老师可以包揽从天文地理到人文科技的所有课程,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丰富,出现了分科教学的学校教育。一个人可以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而通晓百科的通才已经不可能存在了。信息时代,信息与知识的爆炸性膨胀,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避免不断的知识更新,以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即使是对着十来岁的小学生,也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懂得多。因此,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应该变为向导式的引导。教师在介绍了基本的知识以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作用,达到教学效果的质与量的高水平。
(二)学生由“听”变为“学”。
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因而具有更大的创造性。信息时代,教科书与教师不是仅有的知识来源,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学习的技能,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探索与汲取知识。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矢口识将会更力口深刻、巩固。
传统的教育方式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形式,以教师为教学主导,以文字化的教案为授课内容,进行面对面的正规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使之得以创新和发展,在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基础上,在象原先那样采用的文字教案的同时,教师开始利用教师备课系统和教学工作支持系统,筛选与授课内容有关的信息制成CAI课件,学生也可自主制作CAI。现代信息技术还使得另一种教育方式——网上远程教育,越来越成为当今网络化时代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
1999年,经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还明确规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效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是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并首次在浙江大学建立远程教育中心,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现代远程教育所采用的授课基本方式有两种:其一是网上异时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材通常被组织成超文本和超媒体链接结构,学生通过网上浏览器获取学习材料进行自学;通过Internet或其他异步通信工具,向导师提问和与同学讨论;其二是网上实时教学。在这种方式下,师生通过网上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室等同步通信工具来传递教学信息或进行讨论网上远程教学。网上远程教学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网获取信息,进行学习,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自主性;同时网上远程教学优化配置了网上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扩大了共享面。
四、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网络环境由影响教育观念到影响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到教育的整个系统,使学校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以校办为核心,学校教务处、后勤处、政教处等各个构成部分组成 的综合体转化为一个以信息网络为支持结构,由教学活动、学校管理、信息资源、课外教育、信息网络等子系统构成的多功能的信息系统,将学校的基本功能和外延功能融为一体。
目前,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运用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存在地区间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软件研发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尤其是青少年上网行为的难以控制性;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对网络的应用存在能力和学科的限制等方面的不完善。而传统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自身的许多优点,如教学的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针对性较强;注重对青少年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师生面对面交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可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远影响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随其发展这种影响还会继续扩大和深化,未来的教育变革我们无法预料,那么如何将传统教育的优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长处整和起来,寻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我们现在就迫切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第五篇:数字化环境下电子白板的数学教学
数字化环境下电子白板的数学教学
【摘要】汇集了当今多媒体教学各项优势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技术,已经走进了学校,走进了数学课堂。互动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大限度的利用好课堂时间,由单向“灌输”转为师生“互动”,使得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
电子白板
数学教学 【正文】
电子白板是一个较新的产品,它汇集了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结合计算机和投影机,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及教学,它可以象普通白板或教学黑板一样直接用笔书写,然后输到电脑里去,相对于投影机、普通白板,更具备互动优势。
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电子白板产品备受教育市场关注,特别是互动电子白板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互动电子白板于课堂教学上,已成为全球教学活动多媒体化发展的趋势,互动电子白板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平台(主要包括电脑、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比黑板及电教平台两种教学方式,取其精华(黑板的互动性及电教的丰富性),去其糟粕(黑板的单调性及电教的单向性),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率的教学模式。
对于小学生而言,一部分学生课上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一堂课中,学生的无意注意始终不能保持持久的,而长期的有意注意则显得很疲劳,尤其是面对枯燥的计算、重复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教学,电子白板的视觉效果,比如色彩、动画、聚光、拉幕等多种教学功能,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库存功能就给我们提供了这些功能,经常用的图片可以直接从背景库里拖出,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一个情境;遮挡拉幕功能,可以倒入图片作为主题背景,在学习之初带给学生一定的神秘感,有利于创始情景;可以根据学习进度,分批呈现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能有效引导学生思维发展。这项功能不但在新授课中比较实用,而且在平时的练习和复习课中也非常受用。
例如:课程《年、月、日》 可以在电子白板中设计丰富炫丽的动画,辅助以日历卡片,结合轻松愉悦的音乐,启发学生共同思考问题。a、一年有多少个月?b、哪几个月是
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c、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d、你还发现了什么?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利用电子白板公布正确答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会出现表扬动画,对于回答欠妥的学生,则会出现鼓励的动画。
电子白板以其能调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出的特殊、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展、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白板的使用使学生从视觉、听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接收量;提高传输速度;更能发挥调动和启发作用,变单纯听 觉为主的学习方式为视、听、思考结合,动脑、动手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教师也可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纵横捭阖,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强了师生之间交互性和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由单一的口授一跃变成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这就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在促使学生手脑并用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自觉地变得高度集中而又活跃的状态之下,充分地在瞬间激发自己听、说、读写等灵感,使学生的关注范围不再局限于文面上的内容,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开辟了便捷的渠道。
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中,课件是教师为了达成相关的教学目标而事先设计好的辅助课堂教学的资料,这是固定的。而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中,教师即可预先设计好课件,在需要时进行调用,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现实,通过教学活动的多边互动,将课堂教学中的整个活动过程制作成新的教学资源。这样,通过新旧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及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处理了相关教学资源,这是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能更加贴近学生,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突出教材实效性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令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促进优质高效课堂的构建。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为我们带来了新一次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课件与交互电子白板的有机整合,使得教学重难点得到较好的落实。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学习更直观,更专注,而学生发生的错误,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和及时纠正,这是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媲美的。它为我们提供了最优的互动平台,学生的思维也较好地被调动起来,极大 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电子白板是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新式武器”,在数学课堂上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可以充发挥电子白板的优势外,应还有其它方面,我相信广大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定会逐步挖掘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上的潜力,充分发挥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优势,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电子白板应用子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顾冬磊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在电子白板环境下基于几何画板的数学教学探究与实践(开题报告)》 曹学文 宁夏贺兰县如意湖中学
《谈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梁胜涛
桂平市垌心乡督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