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

时间:2019-05-13 04:1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

第一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

中方县城北中学 谢景红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增强信息意识,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时刻注意自我提升,应该通过参加培训或者学习优秀案例等形式,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实施和评价,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师生角色转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多参加一些科研活动,从中培养自己严谨、科学的作风和优秀的科学素养。我们只有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 1 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人格魅力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教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从而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他们轻体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有什么问题才会及时地提出来,师生双方才可以及时交流。教师应不断地分析学生的感受,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度”,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教师在和谐中诠释教学,让学生在和谐中建构知识,从而在学生心目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让自己的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辉,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以及发展的规律,这是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这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学以致用是两个非常好的突破点。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积极地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学生可以做的教学内容,寓信息技术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信息技术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生动有趣,达到拓展教材内容、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四、精心组织分层教学,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个性,为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而采用某种形式或手段进行的教学。其实质是“培优补差”,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存在许多差异,比如: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差异;学习兴趣的差异;学习态度的差异等。学生的层次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A(低)、B(中)、C(高)三个层次,并将他们分别安排在机房不同的位置,以便于进行分类指导。教师要注意难易结合,有时候采用同样的练习,基础好的学生由于认为太简单在操作的时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础差的学生有时又认为太难做不出来,这样“一刀切”常常效果不佳。这时候布置不同的任务,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务,另外布置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和知识技能。

五、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要将整体性的教学设计过程分解为诸多要素,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并掌握和发展整个教学设计过程。要从教学系统和整体功能出发,保证“目标、学生、策略、评价”四要素的一致性,使各要素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要深入研究教材和课标,然后精心选择素材,设计好相应的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

六、采用“精讲多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而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要领。此外,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从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教师加强巡回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学生在上机实践所学时,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就在教室巡视以便解答学生个人的疑难问题,简单的问题我会让学生看书或同位相互帮助解决。对于大多数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再统一讲解、示范指导。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掌握。

七、坚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的方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学习风气,真正发挥小组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作用。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基础、学习能力、性别等进行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教师要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主张,在小组学习中形成齐心协力对付困难的合作风气,对于后进生,引导他们从集体中寻求帮助。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抑扬顿挫,致力于点拨、引导。例如:教授时,教师可故意犯一些错误让学生纠正,让学生自己找到原因。这种课堂上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探究学到的知识其印象将更加深刻。又如:在遇到难度不大的任务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位可以互相帮助,这样完成任务学生更具有成就感。课堂总结也要平和、严谨。但是何时提出归纳总结也相当关键。例如:在大多数学生已完成任务或大多数学生碰到共性的问题时使用此法较合适,同时也应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操练。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教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肖彬.《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融合,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教育信息技术》2013.12第238期

[2]刘梅.《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需注意的问题》,《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22期

[3]肖成全.《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03月

第二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

合肥三十八中学蔡丽

[内容摘要] 从事教育几年来,在教学中总认为准备的还可以,上课的任务都能较好的完成,但在课堂评比中经常觉的课堂气氛没能很好的调动自来,自我也经常反思课堂教学。现在在不断摸索,尝试,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材处理教学过程

一、把握好教材内容,灵活处理

教材处理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尝试,循序渐近地慢慢积累。以下几种教材处理方法仅是本人在近几年教学过程积累总结的产物,虽不成体系,希望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

1、教学内容要体验情境化

如果我们花点心思在教材处理上,将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生需要并能够掌握的知识内容蕴含在一定学习情境中,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情境的引领下,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亦能实现激情飞扬的课堂氛围。所以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感受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化。再者,老师也要积极创造出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这样利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发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其实无论小孩还是成年人,大家都能深切感受到,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或事情,就会比较投入地去学、去做。所以当教材上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时,我们就要考虑选用适合教材的载体来指导学生学习,想办法使学生感兴趣。通常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2、教材内容处理不要过于简单化

部分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往往只注重如何完成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没能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很容易完成,剩余时间就用于玩游戏;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又过重,学生难以完成,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感,从而渐渐失去了完成任务的信心。

教材处理的过程就是不断的问题解决过程,也就是一种持续的探究过程。然

而教材处理是一个复杂的教学事件,因为要考虑到它在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所以要花费教师很多的精力与时间。这时就要我们考虑到处理教材与所得教学效果是否成正比。

二、注重课堂教学过程,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它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巧妙的导入新课会使学生眼前一亮

引入新课要生动活泼、清晰流畅,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开场白——“导”是很关键的,既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或材料导入新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引导学生乐学。导课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展示图片、动画、音乐等等。这些可以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

2、合理的教学设计,恰当选用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抑扬顿挫,致力于点拨、引导。例如:教授时,教师可故意犯一些错误让学生纠正,让学生自己找到原因。这种课堂上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探究学到的知识其印象将更加深刻。又如:在遇到难度不大的任务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位可以互相帮助,这样完成任务学生更具有成就感。课堂总结也要平和、严谨。但是何时提出归纳总结也相当关键。例如:在大多数学生已完成任务或大多数学生碰到共性的问题时使用此法较合适,同时也应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操练。

3、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巡视指导相结合讲课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出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同学们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把时间最大限度的放给学生去操作实习。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学生在上机实

践所学时,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就在教室巡视以便解答学生个人的疑难问题,简单的问题我会让学生看书或同位相互帮助解决。对于大多数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再统一讲解、示范指导。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掌握。

三、注意课堂教学中帮学和演示使用不当

教师指导帮助一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学生之间帮学有时需要区别对待。有的学生独立自学确实有困难,确实需要帮助。但也要注意少量的学生因学生帮助方式不对,比如:直接帮他做。时间长了,造成了这些人形成了学习依赖心理。同样演示教学也有很大弊端,尤其过多的教师演示,造成不少学生形成了你不教我我就不会的局面,同时缺乏学习中的失败体验,对知识的印象浅,不会处理一些变化问题,而且容易遗忘。演示教学的很大特点是需要学生的短暂记忆能力强,但不少老师也包括我在教学中都忽视了这点,一个演示下来用了好几分钟,能力强的学生凭借印象可以再现,但多数学生出现了知识再现失败。如果一节课的学习基本由教师进行演示教学,我觉得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学生学习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抹杀。长期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总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和严峻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并把我们好的思路、想法贡献出来,供大家一同来学习和探讨,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找到一种高效、快捷的方式,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参考资料]

[1]肖成全.《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03月

第三篇: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践感悟

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践感悟

信息技术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它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电脑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信息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课堂教学密度,建构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充分优化了课堂教学效应。下面是我本人的一点感悟:

1、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并牢固保持数学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离开基础知识,创新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化教育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增强课堂密度,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为学生拓宽了发展的空间,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是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用自己的语言通过讨论、交流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信息技术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可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坚实的基础。

2、利用信息技术使数学走向生活,更加情境化

我们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在学习《平移和旋转》的过程中,教师把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集纳起来,用网络的形式呈现出来,制作成网页的形式,按照家庭中的、校园中的、街头中的进行分类,升国旗、开关水龙头、开光驱门、拉抽屉,开冰箱的门、表针的转动、电风扇的扇页、小朋友的滑梯、滚梯、观光梯、电动门、汽车的方向盘„„这些承载着数学问题的生活中的现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营造下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呈现出来。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数学事实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受和知觉发挥,能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能使其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

总之,多媒体课件伴随着学生的思维过程,适时的呈现,克服了先演示忽略学生的思维过程,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的弱点。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的学习必须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思维活动的成果来发展数学思维,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恰如其分的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四篇:信息技术的教学与思考

信息技术的教学与思考

李家街小学张晓强

回顾四年的教师工作,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四年时间是微不足道的,甚至连一些老教师的零头都赶不上,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的心理和思想上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是在2012年7月我参加了沙河口区事业单位招聘同一考试,凭借着优异的笔试成绩进入了面试,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先听了我的试讲,然后问了我几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印象特别深刻,“你好,请问你怎么看教师这个‘职业’?”“因为教师这个职业很稳定,可以给我报酬,让我养活自己,教师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书育人„„”我很自信的说了很多,面试结束了我走进了教师队伍。

四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想想面试时候的问题,其实应该这样回答,“教师是一个神圣的事业,不是职业,除非你不做,做就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教书育人,桃李满园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出来的,得勤动脑得会思考。”这个四年时间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时刻不忘学习,一直在提升自己

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自2001年正式开课以来教材已全面更换5套,应该是所有学科中教材更新最快的学科,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自己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教学技巧的运用,让学生学的更轻松

在教学中要充分的理解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合理的设置情景,情景要有吸引力,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学习兴趣,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把课本的知识合理拆分,由整到零,由繁到简;任务的设置要有技巧,简单任务和繁琐任务相结合,能让后进生有自信,好学生不乏味;教师的语言也是门艺术,张弛有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比如:“握住鼠标”你可以说成“看谁能第一时间抓住老鼠”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能让整个课堂动起来,教师讲课轻松,学生学起来愉快。

三、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并重

素质教育的推进让学生们的能力在不断的提升,在老师的课程上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学科能力尤为重要,语文学科的唐诗宋词千百年不变,数学的公式定理也是一层不变的,所有学科的知识都是一点不变的,只有信息技术是一直在变,从来没有停过。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是通过知识来教能力,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知识与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能要能够很好做到知识的迁移,例如:学生今天学习了一个软件这是他掌握的知识,一年之后这个软件被淘汰了或是软件更新了,学生要有能力去用一款类似的软件,这就是信息技术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一种能力,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信息技术的思维和能力。

四、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标志着中国走向创新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决心与行动。这个也给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新的启迪。“创客”也在平民百姓中兴起,信息技术领域的“创客”更是不胜枚举。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引进“创客”活动开阔学生眼界,能够然学生有“创客”思维,最终能够参与到“创客”活动中去,让学生学到最新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觉得信息技术里面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思考,信息技术教育需要行动,教师要提升自己,教师需要良好的对待教学的太对,教师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有前瞻的眼光看问题。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教师就要为教育事业不断努力攀登。

第五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的信息素养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小就要培养他们迅速筛选并获取信息的能力,从信息技术课开始,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在这里,我就几年的教学感受,谈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重视教材研究、开拓创新之路

1、充分理解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前沿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教材编写显得有点不完善。我觉得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先材要有趣味性,应尽力让教材充满活泼力。语言应小学生化,减少文本量,增加彩色的图片加以说明,给复杂不易理解的概念赋予生命活力,这样学生就会爱看、爱听,阅读起来既轻松又易理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教师既是信息技术教材的使用者,同时又是信息技术的开拓者。即教师是教材的二次开发者。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树立“充分理解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理念,摒弃“教教材”的做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才能活跃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增进课堂教学效果。

2、开启创新之门,拓宽教学思路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案的目标中,只有教师实实在在创造出创新的环境来激励学生,令其感受到创新的重要,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不能只着眼于书本,教材,要善于捕捉时机,把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社会比较热点的话题作为教学设计的思想,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复杂单调的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情趣,使教学设计更加精彩,使课堂 1

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因此在教学中,我建议应当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全新的教学设计理念,为知识找个“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环境的“练习”机会,促成学生对知识真正有意义创新学习。

二、趣味引导、直观教学、自主创新

1、游戏入门,增强知识的趣味性。

小学生特别喜欢玩,对游戏颇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这种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明天打字员》,比赛谁的成绩好。学生在“打地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学生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知识。

2、直观教学,化繁为简。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初学计算机知识时,常常兴趣盎然,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特别是对软件应用知识的学习常常感到抽象、枯燥、繁琐,难以记忆。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性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和观念,变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有趣,变繁琐为简单,从而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掌握所学知识,并使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自主学习,开拓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

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以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比拟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然后在讲解了如何操,学生就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整合各种学科,谋求多方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如:在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在教学上网时,结合各种相关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体会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进而使学生全面发展,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的发展规律提出教学目标,能更多地联系学生实际展开教学,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的态度,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要不断在实践中反思,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始终围绕培养学生一定的信息素养这一目标,让我们的孩子成为21世纪的应用知识和学习新知识的信息型人才。

下载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实践与思考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第一小学 阳金香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校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家庭电脑的普及,整个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的一......

    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历史教学增“光”添“彩”姓名:麻淑慧 单位:山东省高唐县实验中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历史教学增“光”添“彩” 作者:麻淑慧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在课......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索之我见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索之我见 摘 要: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思考

    信息技术运用在数学教学中的思考 内容摘要:在教育领域,随着多媒体的介入,使得教育手段日益现代化,教育模式新型化。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感悟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感悟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中学物理教学,可以将内容结构的表达多媒体化,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变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有......

    农村信息技术教学感悟

    农村信息技术教学感悟 内容提要: 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把握、钻研教材,上课要形象生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要让课堂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利用集中演......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运用与思考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运用与思考 信息革命是一次席卷全球的浪潮,应用广泛,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社会,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中。为了适应信......

    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利 津 县 汀 罗 镇 第 一 中 学程 建 芳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