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阁实施生本教育的现状浅谈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

时间:2019-05-13 04:0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剑阁实施生本教育的现状浅谈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剑阁实施生本教育的现状浅谈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

第一篇:从剑阁实施生本教育的现状浅谈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

从剑阁实施生本教育的现状浅谈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

剑阁县锦屏小学校 王富健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本文将从笔者对剑阁县实施生本教育的现状出发,进而引发对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 剑阁

生本教育

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

一、对剑阁县实施生本教育现状的思考

(一)剑阁县实施生本教育的背景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在中、西部省份仍然存在许多贫穷落后的地区,其中尤以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信息闭塞、思想观念落后的西南、西北部分地区最为典型。这些地区所面临的困境是:一方面,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他们无力支撑当地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地教育的落后也反过来遏制了它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而20世纪末的剑阁县在正处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圈子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剑阁教育人开始思考剑阁教育的明天、寻找剑阁教育的出路。

随着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动与全面推开,在基础教育改革近乎狂热的当时,各地都在纷纷探索,大胆尝试。经过摸索、探究、试验,在全国出现了很多草根式的改革。

与此同时,剑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不断地学习别人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在请进了魏书生、刘金玉等人现场讲学的同时,也大胆地在县内进行课堂的教学改革:先后借鉴了棠湖中学“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还在城内设置了专门的试验学校。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都在持续一段时间后,没有了结果。

面对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剑阁教学改革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2013年下半年,剑阁新一轮教学改革开始了----全面开始实施生本教育。由县领导带队,教科局组织的近70位中学校长、业务干部、教研员赴陕西省宜川中学学习,并在学习后指出:广大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宜川中学办学的成功经验,切实加强管理,大胆实施生本教育,强力提升剑阁县基础教育质量,特别是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奋力谱写我县教育新的华章。同时,县内组织骨干教师出去学习生本,并且请生本创始人郭思乐教授前来现场讲学。为了打开剑阁教育的新局面,剑阁教育人不懈地努力着。

(二)剑阁县实施生本教育的现状

我是2014年9月走上了教育岗位,此时县教研室已经在大力推进生本教育。各学校也派出大量的师资县内交流学习,县教研室、教办更是生本教育学习会、生本教育推进会、生本课堂观摩会,总之各种各样关于开开展生本的会议;各学校行政领导施压,要求五十五岁以下的教师必须要开展生本课堂,各班主任必须为生本课堂的创建创造有利条件,比如:桌子围在一块成立小组、小组命名、小组的组规等等,并且还邀请其他学校教师来观摩生本课堂,除此之外还要定期、不定期地写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就这样,生本教育在全县推开,骨干教师们开展以生本课堂为研究中心的各种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线教师谈生本体会、收获、困惑。生本教育在剑阁快速地生根发芽,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在大谈教育改革的今天,成绩是可喜可贺的。但是,这一切都只是表面现象,其中的太多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形式主义、上行下效搞得一线教师苦不堪言,不知如何是好,这是我作为一个基层教师最深的体会,我想与我有相同体会的前辈、同仁还有很多。

时至今日,提到生本课堂,全校学校老师就象征性的搞一下,上至校长,下到每一个普通教师,看得出来大家面对实施生本课堂的诸多无奈。当然我们学校的状况不是个案,就我所了解的诸多学校的情形也是类似的。为什么会导致如此这样局面?客观地说,这里面有主观因素,更多的是客观因素。

(三)对剑阁县实施生本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纵观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教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结合我县推进生本教育的现状,静下心来回望我们推行、实施生本教育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有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模式转变与角色转换难以到位。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个人的思想是很难被一时改变的。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和学生一代传一代,教师的思维模式中已经形成了主动给予知识的“灌输模式”,而学生一直以来也养成了根深蒂固的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要突然之间打破这种模式,进行思维和角色转换,形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模式,颠覆教师与学生之间这种已经渗透骨头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蹴而就也是不可能的。由于这种转变一时难以到位,在实践中教师仍以“教”为主,学生仍乐意“被教”。

2.教学模式与当前应试教育现状存在不相适应,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目前,应试教育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生本教育教学方式与目前考试要求相脱节,甚至相背离,让学生不得不处于为难、痛苦的境地:一方面,学生们乐于接受互动性强、活泼有趣而又压力相对较小的学习模式;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面对需要大量基础性知识的考试。在考试现实面前,由于生本教育模式需要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这些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压力。所以往往出现生本教育开课一学期后,学生成绩整体不升反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3.学生课前准备形式化,探究功能没有发挥。

生本教育突出的特点是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如果课前没有做好深入研究,课堂上就很难对知识点进行准确理解,更不用说拓展和延伸了。但在实践中,一些学生把前置作业任务形式化,为完成任务购买相关的资料,找现成的参考答案,放弃了搜集和探索过程;准备讲课的同学很认真预习,但其他同学就不动手了;要讲的那部分内容准备较充分,不用讲的其它部分就不去看。前置探索过程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4.课堂讨论部分学生参与意识弱,两极分化现象难以避免。

生本教育的课堂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和探究中解决的。但在讨论实践中,总有一部分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一部分学生可能由于个性和准备不充分等其他原因,乐于做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久而久之,班上形成了有差别的两个极,课堂讨论失去其原本意义,生本教育无差别目标难以实现。

5.部分学生过于重视交流和讨论,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生本教育的新意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实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但在实践中,一部分学生对生本教育存在误解,乐于搜集资料完成课堂交流和讨论,而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讨论交流很热烈,一堂课下来,大体思路清晰,观点掌握了,但一些基础知识还是没有掌握;或者是主动参与讲课的同学明白了,其他听课同学还是不明白;或者是课堂上学生讲的不明白,还是需要教师讲。虽然,学生最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力。但能力恰恰需要知识提供支撑,没有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提升的能力也是不牢固的。

6.生本教育模式与现有的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存在冲突。

生本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依靠学生的自主管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智力,推行的是留有自主空间的管理方式。但实践中,以学生分数为依据,推行差别化教育管理的“重点班”、“实验班”、“A班B班”的模式仍大行其道。对教师而言,生本教育强调学校应对教师实行人本管理,对教师的教学,除了作出常规的约束外,一般不要给予过多的干预。但在实践中,教师总是受诸如教师评价、教学进度等方面的制约,教师在实践中难以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并以此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对学校来说,生本教育则有时是为应付观摩而开课,甚至图走过场,逢场作“秀”。

二、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现状与认识

教学模式是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作的纲要性描述。它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但是没有一种模式是为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是为适用于所有学习风格而设计的。而当前,教学模式正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从以“教”为主向重“学”的方向发展;从经验归纳型向理论演绎型发展。作为一个优秀教师,不能只会运用一种教学模式,而应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初衷出发,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模式也不是都适合任何一门学科。

(一)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出现的一些典型的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却只是沧海一粟,在全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遍地开花。

1.综合性教学模式:

综合性教学模式是指适用于某阶段的大部分学科,甚至适用于所有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当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1).山东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2)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3).河北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教学模式(4).江苏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模式(5).永威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6).兖州一中“三步六段”教学法和“35+10”课堂循环教学模式(7).河南焦作市许衡中学的“强化备课,学案导学”模式

2.学科单一性教学模式:

所谓单一性教学模式,是指只适用于某一学科,或者适用于某阶段的某一学科、部分学科。这些模式有:

(1).北大附中特级教师张思明老师的高中数学“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教学模式(2).江苏杭州大学教育系兼职教授邱学华的“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尝试教学法(3).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的中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4).福建华东师大一附中张思中的“十六字”外语教学法(5).辽宁省特级教师魏书生的中学语文“六步”教学法

(6).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泠沅的中小学数学“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模式(7).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的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8).湖北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法

(9).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熊飞的中学数学“诱思探究”教学法(10).山东财政学院副教授王敏勤的和谐教学思想

(11).北京现代教学研究所所长马承的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

各种教育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教法这里就不再分别展开赘述

(二)对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出现的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的认识

以上教学模式,不管是综合性的,还是学科单一性的的,都是各种教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出现好的效果,并不是教学模式本身单一的因素而引起的,它必然涉及学校的办学(教育)理念、教学管理、德育工作、激励评价以及校本教研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才能使教学模式产生最大化的效果。而其中,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不管教学模式有多先进,如果管理不到位,教学模式就无法发挥最大、最优化的教学效益。

形式上,这些成功的探索虽然它们形式各异、各具特点,但是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是存在一定共性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关注教学环节的根本性变革。虽然每种教学模式包含的步骤、方法存在差异,但都可分为准备阶段、导学阶段、应用阶段以及评价阶段(有的教学模式把应用、评价两阶段合二为一)。

2.关注课堂教学的层次,关注评价对有效课堂教学的推进作用。各种教学模式的实践者都意识到,要想让学生将知识更好地内化,需要考虑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的认知地图。如和谐教学探讨的知识树、每学完一段知识就引导学生及时回到知识的上位系统。教师备课中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的发展水平,有步骤提高所呈现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

3.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各种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意识到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教师通过一些教学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让学生下主动地参与学习。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多教师将教学活动更多地纳入教学体系,不再让学生仅通过听来获取知识,而是通过对知识探究、尝试完成任务等为主要途径获取知识。学生边读书、边听讲、边动脑、边动手,多感官交替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防止产生疲惫感。

4.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尊重学生差异,不放弃学习困难的学生。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只有真正地关注活动的实效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发展。

5.关注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与合作性。自助形式自主学习的标志,独立行使自主学习的核心内容,学习的自主性可以归纳为:有自我意识发展的“能学”,有内在学习动机的“想学”,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的“会学”有意志努力的“坚持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的能动性,在教学时,注意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能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教学内容设计上,能够从学生生活和经验切入。有独立自主,就一定有合作,这两者互相补充,使得学习更高效。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面对别人成功的经验,我们需要扬弃。“一把钥匙一把锁”,“橘生南国为橘,生北国则为枳”,一种模式只能对应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即使在其他学校探索出的成功模式或是教师探索出的成功方法,并不一定在在自己的学校同样可行。这些成功的典型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学习这些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借鉴、创新性使用,并辅之以其他因素,才能有所用,不然会劳心劳力,适得其反。

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个人,我们都应该坚持这些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重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原则、不压抑学生个性的原则、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以及创造性的激发为原则。当然、在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却仍然注重分数的今天,还要以本校的实际展开改革:面对学校、教育局下达的升学压力,同时上级相关部门大刀阔斧地谈教学、课堂模式改革,以其行政权力推开,这就需要调和升学压力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之间的矛盾,以学生为主体,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三)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一些主流的观点,譬如主张教学过程回归现实生活,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同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种绝对化倾向。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明显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倾向,这一倾向的典型特征就是绝对化,即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认为我国的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典型,必须彻底否定,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实践中这种绝对化的倾向尤为突出,并造成了课堂的混乱,降低了培养人才的质量。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中,必须警惕这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倾向,以一种互补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只有在思维中把这些对立互斥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整的认识事物。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认为过去倡导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性的提出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个基本的维度,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这无疑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主张在实践中却面临尴尬的境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情境,孤立的、人为的、生硬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非但没有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了基本知识的掌握,降低了教学质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孤立、生硬的讲授显然不行,它只有融入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过程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融合要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非此即彼”思维的另一典型就是要“生成”不要“预设”,似乎一谈预设就会压抑学生积极性,只有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生成”是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的代表词汇,揭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极端的强调“生成”,否认教学中“预设”的价值,势必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其实“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在教学的视域中两者应和谐互补。没有预设的教学必定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同样,仅有预设没有生成也是不行的,教学活动是复杂的,教师无法完全预设,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灵活的调整,也就是说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能够捕捉教学中偶然的教育因素,在教学的动态中生成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因势利导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它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作为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以此来改造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这并不等同于无条件地接受与拿来,更不是完全地否定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任何彻底否定过去的行为只能是瞎折腾,这是不可取的。在学习先进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性地借鉴、创新性地使用,这样才会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教育的发展、进步,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要用系统的、互补的思维方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警惕动辄绝对化的“非此即彼”思维倾向。同时,外求于改革的理论依据时,要全面理解其要义,避免片面的误读误判,以免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 [2] 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3] 谢玲.几种成功教学模式的共性分析.基础教育参考, 2012(15):72-72.[4] 万建魁.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现状的思考.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1(2):71-73.

第二篇: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为了总结课改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支撑和保证,为推动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境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和深化展开。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一些流行的观点,譬如主张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同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种绝对化倾向。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明显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倾向,这一倾向的典型特征就是绝对化,即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认为我国的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典型,必须彻底否定,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实践中这种绝对化的倾向尤为突出,并造成了课堂的混乱,降低了培养人才的质量。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中,必须警惕这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倾向,以一种互补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只有在思维中把这些对立互斥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整的认识事物。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认为过去倡导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性的提出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个基本的维度,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这无疑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主张在实践中却面临尴尬的境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情境,孤立的、人为的、生硬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非但没有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了基本知识的掌握,降低了教学质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孤立、生硬的讲授显然不行,它只有融入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过程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融合要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非此即彼”思维的另一典型就是要“生成”不要“预设”,似乎一谈预设就会压抑学生积极性,只有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生成”是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的代表词汇,揭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极端的强调“生成”,否认教学中“预设”的价值,势必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其实“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在教学的视域中两者应和谐互补。没有预设的教学必定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同样,仅有预设没有生成也是不行的,教学活动是复杂的,教师无法完全预设,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灵活的调整,也就是说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能够捕捉教学中偶然的教育因素,在教学的动态中生成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因势利导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要用系统的、互补的思维方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警惕动辄绝对化的“非此即彼”思维倾向。同时,外求于改革的理论依据时,要全面理解其要义,避免片面的误读误判,以免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不良影响。

第三篇:实施生本教育工作总结

西宁市第十三中

实施生本教育工作总结

一、引进生本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造学校教育特色。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闹、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学校如何实施有效的教育,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声誉,办成一所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实现西宁市教育局提出的把十三中打造成一所品牌学校的目标,这是学校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长篇通讯在《人民教育》2008年21期刊发之后,引起了校领导的高度关注。2009年的寒假,学校给全校教师印发了“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学习资料,让教师从理论的层面上认识生本,走近生本。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也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生本教育”和我校的教育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可以解决我们学校所面临的困难,因此学校毅然决定引进“生本教育”理念,并且大胆地提出:我们要把十三中建设成为“生本教育学校”。2009年3月—2009年6月期间,先后派包括学校领导、相关处室主任、骨干教师在内的38名人员分四批到广州进行生本教育培训,每期学习小组回来及时进行学习心得汇报工作,以点带面,在教师心中播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生本教育如何操作?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1

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先学,就是教师布臵,学生自学,小组交流,班级研讨。教为了学,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以学定教,就是人第一,状态第一。由少到多,由慢到快。

生本教育怎样做好先学的布臵?低入,多做,深思,高出。什么是低入:简单,根本,开放。抓住“简单、根本”形成开放空间,容纳学生的最广大的活动,是整个生本教学的关键。

生本教育如何做到简单根本?抓住核心,即核心内容、环节、思想、技术以及他们的核心——感悟。

生本教育三步曲:让学生学会(生本下的)学习,享受学习(勇于超越),收获学习。

生本教育基本形式:第一步是布臵前臵性作业(指导学生开展自学或课前收集资料),第二步是小组交流合作,第三步是班上交流合作,第四步是总结巩固。

至今,全校的老师通过听课、经验介绍、自学等形式,感受了生本教育的理念和操作方法,老师的教育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

实施生本,师生共同提高。首先,每一位生本教师学习回来之后都要上生本研究课。成立了由校领导、相关处室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生本教育课堂实施领导小组。随着实验的逐步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的、静态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动的、动态的参与性学习,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在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带动下,也表现出对学习的渴求。

其次,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没有小组,就没有生本。起步阶段,我们有意在编排座位时把各个小组安排在一起,方便他们进行讨论交流,这些工作使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的任务,都能感受到自己 2

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普遍提高,课堂参与欲望、表现欲望大幅度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正逐步常规化。

坚定信念,确立创建“生本教育”学校的奋斗目标。2009年5月31日上午,郭思乐教授一行到我校举行挂牌仪式活动。我校正式成为西北第一家生本实验基地、生本实验学校。

二、加强学习培训,厚实底蕴

2009年3月6日-----3月9日首次在广州参加了华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的学习之后,到目前为止,已有近80余名干教师的小组参加了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班。每一期学习小组回来之后,及时进行学习心得的汇报工作,加强实践。至今,全校的老师,通过听课、听取经验介绍等形式,感受生本教育的理念和操作方法,老师的教育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由20人组成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小组,并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结合我校开展的生本教育,就要求教师必须把生本教育学习作为自己的基本学习目标,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学校统一培训,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发展新理念,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对教师一些自身发展上还存在的知识不足,则鼓励他们针对自己的情况,通过学习活动加以弥补。

1、认真做好教师读阅读学习

我校重视教师的阅读学习。从去年2009年年初开始,学校已先后拿出资金为每位教师购买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走进新课程》、《我的教育理想》、《教育新理念》、《教师的幸福人生 3

与专业成长》、《优秀是教出来的》等七本书。每年拿出近万元钱为教师订阅了30多种报刊杂志供老师们阅读,除订阅的教育类报刊杂志外,从2010年开始,为了促使、方便广大教师读书,增强教师的人文底蕴和书卷气,开阔视野,学校给学校各处室均订阅了全的《读者》杂志,此举深受老师们的欢迎。在读书形式上,我们倡导阅读反思,要求教师记读书笔记、每读完一本书写读后感。

2、以生本教育为契机,加强学习

2009年3月我校实施生本教育以来,为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加强教师的学习,我校教研室在寒暑假每学期印发假期学习材料,现已发放五本假期学习资料:《新课程下我们如何当老师》、《教研学习资料》、《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我的教育理想》、《向大自然寻找力量的天纵之教》,开学将老师们的读后感收齐整理,编辑成册发给大家进行交流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加强“读书沙龙”的功能,创设教师读书学习的氛围,更好服务于生本教育的开展。在学校提倡“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活动。创建书香校园,加强教师的读书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数次定主题、分层次的读书活动。结合我校的生本教育的开展,先后组织教师进行了主题为“生本教育”的读书沙龙活动。校长、教师们就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谛听教育的春天》等著作,交流了读后感。大家认为,在面对来自课堂的挑战中,生本教育以理念带动行动,彻底改变课堂管理方式,把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把对生命活动的取代转变为依靠和激扬,从而让教育管理走向“充满活力的简单”。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如果课堂管理实现了根本性的改变,那么,整个教育管理也将随之发生根 4

本性的改变,生本教育的工作状态以学习者“我要学”的内在动力,会远远超过外部的“要我学”的压力,而推动他们更好地学习、发展,并理所当然地获得终端考试的好成绩。郭教授说过,教育者减少或去除对受教育者内部生命活动的侵入性干扰,会使作为教育核心的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管理变得简单。因为主要依靠学生学,所以课堂管理是简单的;因为课堂管理是简单的,所以对课堂管理者的管理,也将变得简单;又因为对课堂管理者的管理是简单的,所以对课堂管理者的管理者的管理也将变得更简单。依此类推,整个教育管理都将是简单的。而所有的简单都为了一个结果:使学生的学习富有生命感、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以教者的简洁的管理,换取学生的无限精彩。

三、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做好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加快教师个人发展,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做好引领工作。

1、各学科教研组每月开展了以“生本教育”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把生本教育教学研究作为教研组教研的重点内容,每周每个教研组要举行一次生本教研活动,组长要列出具体时间和内容,报学校教研室,教研室负责检查,并把此项工作作为教研组考评与评先的主要条件。把生本教育培训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抓校本教研的作用,进行以经验交流、个案分析、反思、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

2、教研组长拿出了具体的主题教研活动的计划,落实了内容、落实了人员、落实了时间,做好了安排。通过这些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活动,真正落实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作用。

3、加强常规检查,规范教研行为,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常规工作,教研活动务求实效。着重抓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 5

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切实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能力。集体备课、评课发挥充分了集体的智慧,发挥教师的合作意识,目的在于教师群体的共同进步。

四、以课题研究促进生本教育的开展

在学校的多方努力下,我校与生本教育研究中心达成协议,将我校办成西北地区第一所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实验学校(基地)。我们确立以郭思乐教授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论,生本教育为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模式。学校承担郭思乐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 生本教育的观念与实践模式研究”子课题研究工作,2009年我校杨进春校长主持的“生本教育之校本实践与探究”的课题被教科所定为市级重点课题;

2010年兰芳老师“生本理念下地理活动课的研究”、耿元美老师“初中数学前臵性作业的实践与探究”、郜凌云老师“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马应清老师“物理生本课堂探索与实践”被定为西宁市市级课题,以课题形式促进我们的生本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强生本实验管理,形成课题研究机制。在生本教育中,我们制定研究目标,实施分层管理,提出具体要求。每学期都有具体的研究目标。2009——2010学年的目标和要求是:

(1)每个教研组有80%的教师以生本的方式组织教学。(落实到人)(2)每个专业有80%的学科以生本的方式组织教学。(落实到学科)(3)形成一批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纪实、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等阶段性成果。

(4)加强学科科组长、骨干教师的培训,提高课题研究的自觉 6

性。

五、校本教材,学生成长的快乐园地

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它对于学校实现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在这样的前提下,开发和编写出适应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校本教材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我校校本教材在编写、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1.我校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坚持依靠本校教师的原则,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充分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了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又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的校本教材:《国学读本》

(一)、《中学楷书入门字帖》(上、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材既校本教材在内容上基本能反映出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形式上,相对国家级教材而言,更注重其多样性,重视地方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在知识技能上,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视野开阔了;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学习知识的积极性高;在能力发展上,课上的相互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外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在情感态度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爱国意识、科学意识等也随之逐步树立,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学校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做好《生本教育家长读本》的编排发行工作。我们编辑本册《家长读本》除了介绍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之外,还收录了广东开展 7

生本教育的部分实验学校的家长及西宁十三中学的家长对生本教育的一些看法,学生对生本教育体会,亦对西宁十三中实施生本教育的情况作一简单介绍。我们编写了这本家长读本,希望家长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参加生本教育实验的学生家长对生本教育有个基本的了解,得到了社会各界、广大家长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今后,我们将陆续编辑《生本教育家长读本》,刊登西宁市生本实验学校实施生本教育的情况,加强校际间相互交流,以求共同发展。

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做好生本协作会的工作。

1.根据西宁市教育局、西宁市教科所、西宁市教育学会关于在全市开展生本教育的精神,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市的生本教育,在已成立的全市21所生本教育实验学校的基础上,2009年12月23日成立了西宁市生本教育协作会。协作会办公室设在西宁十三中学,负责生本协作会的日常工作。

2.2010年4月15日---2010年4月22日进行生本协作会第一次生本展示课活动(在西宁市第十三中学等七所生本实验学校开展)。通过生本教育研讨课活动,为生本实验教师的学习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教师进一步领会生本教育理念,加大生本教育的实施力度,研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与学,探讨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对生本教育的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3.2010年3月17日召开了生本协作会第二次理事会。4.2010年6月协助开展了“第二十六期郭思乐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的活动

5.与市教科所、教育学会通力合作,创办好了《生本之声》内部交流刊物。坚持“聚焦生本热点、荟萃科研成果、宣传实验学校、推 8

介研究成果”的办刊宗旨,彰显协作会会刊科研特色,为生本教育学校教科研引路导航,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智力支持。

七、在西宁一中教研联片的活动中,凸显生本教育的理念

1、每学年进行一中片区中考研讨会的活动。此活动提升了片区教研活动的内涵,提高了片区教研活动的质量,加强了校际联系,借鉴在复习备考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尤其是介绍了我校生本教育在中考复习中的方法,制定及时、高效的应试策略,提高复习效率。营造“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的备考氛围,目的在于提高“片区五校”共同提高中考成绩。

2、进行了一中片区学案导学生本教育教学设计比赛。为进一步在片区提高与推广学案导学、生本课堂教学的经验,全面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为我片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成功教学案例,一中片区举办了“学案导学学案、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比赛活动,我校三名教师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八、学校发生的变化

为积极落实我校《2009—2010生本教育实施方案》,不断深化我校生本教育工作,本学期特成立了“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工作小组”,以生本教育领导小组组员、生本教育示范教师为主,对全校教师开展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诊断和指导,12名成员分成两个小组,采取分工协作、机动灵活的方式对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长期的、随机的、诊断性的听课。课后当天就对所听课进行评课,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教师不断改进生本课堂教学。12名成员听课总节次达到131节课,课后的评课活动成为有效推进生本教育、指导教师开展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举措。

1.积极开展“生本教育”课堂研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宽生本教育研究、实践的渠道,课堂教学凸显实效。

“生本教育研讨与交流”活动。在两天的听课与课后评课活动我校依托西宁市生本教育协作会,组织了九中、十三中、二十四中、南川西路中学四所中学和劳动路小学、祁连路小学、兴海路小学三所小学共同开展了“西宁市生本协作会生本教育研讨课活动”,七所学校共有36位教师展示了36节生本教育研讨课,课后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交流。此次活动参与的学校多,老师多,是继2009年10月16日我校组织的“西宁市生本教育研讨会”之后又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校际间的交流观摩活动。

5月20、21日,我校应兰州市皋兰县教育局和银川市的个别学校的要求,举行了“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研究交流”活动。14节生本课初步反映出我校自2009年4月以来进行生本教育实践探索所取得的成果,反映出生本理念下的“教”与“学”两个方面带来的积极的、巨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加强交流,听取与会者对我校生本教育工作的意见,我校又组织了领导层面的座谈会,与来到我校的局长、校长们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讨。在研讨中,我校杨进春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理念、生本教育开展历程和目前学校的主要做法等。

在我校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在前来交流的各校领导、教师的积极参与下,使本次“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活动是我校生本教育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对我校生本教育开展情况的一次检验,我校积极发挥了西北唯一一所“生本教育实验基地”的带动辐射作用,对促进我校生本教育工作和带动前来交流的学校积极实施生本教育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6月27日——7月1日,我校又协助郭思乐教授主持的“全国生本教育研究中心”在西宁市举办的“第二十六届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会上四位教师在各学科组的研讨会上又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开展生本教育来的收获、实验思路与具体实施措施。受到郭思乐教授一行专家和与会教师的肯定与好评。

在此次全国性的生本教育研讨会上,我校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向全国展示了我校生本教育开展情况,宣传了西宁市教育发展状况,为学校和西宁市教育界赢得了社会声誉;同时又为我校教师创造了锻炼和促进专业发展的机遇。

本学期我校接待了千余名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教师来到我校参加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听课、研讨交流活动。大量的生本教育展示交流活动即是对我校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改进工作开展情况的检验,又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与改进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普遍提高。

通过生本实践,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表现欲望大幅度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已成常规,这是我们的最大收获。同时,我们还高兴地发现:在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以前那些不爱表现自己的同学也主动举手发言了,学生们变得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互相交流了,也变得爱向同学提问题,爱向老师提问题,甚至因为一个学习上的问题与同学、老师展开激烈的争论。生本课堂上学生的变化是可喜的,也是我们生本实践前行的动力。

7月17日下午生本课堂领导小组组员在总结听课、评课中看到的成绩和发现的问题时老师们纷纷表示:不断地培训、交流、探索,使我们对生本教育的认知更加清晰,在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也得到了解 11

决,更加坚定了实施生本教育的决心与信心。大家普遍认为实施生本教育的关键有四点:关键在于实施者对生本教育思想的认知水平;关键在于前臵作业是否真正做到了“简单、根本、开放”。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建设与评价;关键在于实施者是否具有自主创新精神。这次交流活动为学校层面如何进一步开展生本教育及管理工作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九、存在的问题

求实的工作原则促使我们不断梳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自开展生本教育实践以来,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和提升。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生本教育的理念仍然没有落实到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这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暴露出的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2.三种类型的对立依然存在,即积极的实践者、彷徨者、消极的反对者。

3.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校制定的目标之间差距明显,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有待于协调。由于小组合作、小组展示没有组织好、引导好,在热闹之后,必然会影响完成教学任务,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4.部分比较活泼的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借讨论的机会说话,容易走神,怎样才能做到统而不死,活而不乱?生本教育环境下,教学进度慢,这与教学进度产生了冲突,怎样看待课堂效率?如何评价?怎样才能统一家长、教师、学生的思想。部分教师“急功近利”,是否有耐心、信心;还有很大一批学生,学习习惯差,对自己的要求 12

低,许多家长不能很好的配合教师,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应付,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等等。

5.教师引导作用的研究,既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包括学生问题提出的有效性;时间的限定与调控;环节的设计、重难点知识的把握;教师的总结提升以及评价等都是我们每位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6.课程整合。课程整合就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精心设计前臵作业。这一点初二数学备课组做的比较好,在本学期末学生就已经将初三年级前两章的知识学完了。生本教育的课程观主张:“小立课程,大作功夫”,也就是说,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郭教授还提出,突出词汇语言、数学语言和艺术语言这三大语言的前提下整合课程,使各科课程本质化、综合化、活动化。只有实现了大课程的整合,整个学校教育的生本化,即学生可以自主地学,才有可能成为现实。这种整合不是那种简单的仅仅“作加法”(即原有课程不动,只增加一点课外活动,或用2-4节课做研究性课程)的校本课程,而是“做乘法”,即进行本质改变的课程整合,使“基础课程”本身就有活动性和研究性,通过活动和研究把各部分课程整合在一起。现在,生本教育体系的课程、教材,是成为联系其教学思想体系与教学的中介,成为其体系化的教学思想走向现实的桥梁,使生本教育的教学改革实验具有可操作性。

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为备课而备课,为检查而备课的现象,让被动变为主动,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能有幸做一回“懒人”吧!这里的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而是教师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 13

生,“懒在教师,勤在学生”,其实有付出就有收获,这句话是对的,但这句话在我们现在看来,这付出是要讲求方法的,而不是一味的埋头苦干,“老黄牛”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教育形式了,所以对于今天的教师来说知识层次固然重要,但把握学生的亮点,把握学生在关键处的做法,做一个好的引导者更为重要。作为教师我们不应是“教”师,更不应是“讲”师,而应该是一个帮助者、合作者、组织者,反思一下课堂教学,我们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一些什么?哪些才是他们终身受用的东西;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该怎样去“教”,怎样的“教”才最有价值?

我们听了那么多课,还是感到了生本课的良莠不齐,有些“生本课”上,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之后,就显得无事可干了,只是不断的点头,鼓励学生。有些“生本课”上,老师运用广博、深厚的知识与灵活的应变能力,化解了一个个出乎意料的问题,点拨得是恰到好处、自然无痕。由于教师素质的差异,显得生本课堂的差异是那么的明显。作为指导者、帮助者的教师,是否有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灵活的应变与因势利导的能力,来化解一个个随机生成的难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要化解一个个随机生成的所有难题?其实大可不必,记住教师是生命的牧者,有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只要把学生赶到有水草的地方自由饮食即可。

7.集体研讨氛围的形成有待于加强。集体研讨如果能达到理想境界,将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我们要求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表达、倾听、吸纳和补充自己的见解,可我们老师之间缺乏交流,这样不利于教研氛围的形成,不利于观点的交锋和碰撞。在实践过程中,有些 14

教师因别人评课较尖锐,集体研讨中因观点不一致等采取消极态度或不满情绪,这些都是不应该的。集体研讨要调动教师参与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减少班级与班级、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距,争取逐渐达到平衡。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抓培训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生本教育理念必须要深入到教师的心中、血液之中,理念渗透与不断实践相结合。

2、抓课堂 素质教育是主渠道,生本教育是平台

3、抓小组建设 小组建设是生本教育的关键所在,生本教育精彩在课上,功夫在课下。

4、强化基层管理,充分发挥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的作用,以“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为体系做好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和教研活动的督促与检查工作,以“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为体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督促与检查工作。

5、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加强课程整合的研究。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坚守课堂阵地,开展生本实践。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尽可能的把课堂变成学生激扬生命的学堂。在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合作,教会学生探究,教会学生展示的方法上做到思想与行动相统一。

2.强化总结前臵性作业的设计、布臵和反馈方式的研究。前臵性作业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它就像是一个路标,指引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它是课前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精心进行的备课及习题的精选,是集体备课的结晶。

3.继续加快生本步伐。

“生本教育”是打破原来的教学模式,因此,要敢于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手段、方法等方面创新,加大自己实践的步伐,逐步摸索出适合于教材和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

任何改革都会遇到困难,相信我们只要树立勇气、坚定信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整改,积极感悟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生本教育实践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生本课的展示课、示范课、研究课、诊断课的听课评课制度,通过定期组织理论学习、评课说课、感悟交流的各种形式,引导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认真做好生本教育实践改革,努力探讨出适合我校的教学新模式。

生本教育势在必行,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和勇于开拓。坚持到底,就是成功,“生本教育”还“在路上”;教育理想仍“在远方”;而教育实践与发展已“在脚下”。去“坐看云起时”,去欣赏“望晨光之熹微”,去感受实验 “木欣欣以向荣”,去带着泪花看孩子们“泉涓涓而始流”。我们将带着这样的恬静、欢欣和平常的心情,走进生本教育新的历程。

西宁市第十三中学

教研室 2010-10-14 16

第四篇: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与未来选择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由于本土和未来的观念、理论、思想和方法的冲突而导致一些疑难和困境的产生,它们既体现在思想和观念层面,也体现在体制和机制方面,主要表现为:指导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储备不足、外来移植话语的表述模糊、教师教育和人才资源缺乏以及考试评价体制的不支持等。为此,深化教育改革的未来抉择是: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借鉴、创新及本土化;话语方式应借鉴创新而非移植套搬;教师教育应关注教师的专业自觉;考试体制改革应关注学生个性、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育改革;文化创新;话语转型;教师专业自主;考试体制;改革抉择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潮流中迅速发展和前进,并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奇迹和教育改革模式。但是,相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丰富实践和历史经验,有关中国教育改革的研究还很薄弱。教育改革研究的缺失和滞后,已经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改革实践的步伐和成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推进,由于本土和未来的观念、理论、方法的冲突,导致很多疑难和困惑的产生,它们既体现在思想层面,也体现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因此,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境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和深化展开。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实境遇

1.教育改革中本土和未来的理论、思想、文化冲突加剧(1)国外土壤生发的教育理论,难以适应中国本土的现实需求

后现代知识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它们曾经在国外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经典理论。但仔细分析,这些教育理论产生的土壤均是在现代教育体系和制度相对较完善的西方国家,这些国家国民的知识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比较高。而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在西方的产生是基于对人类理性的抗争、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不满,是缘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高度发达的科学理性和过于严密的社会理性的怨恨和反动。

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还欠发达,国民的整体素质还不高,而传统文化和国学在一般民众的价值观形成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离开这些现实条件而全盘套搬他国的先进理论,很难适应我国的文化土壤层,也就难以成为国民的实然选择。实际上,我们从来都不缺先进的教育理念,缺少的是整合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机制。就目前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来说,与20世纪的西方教育思潮相比实际上也先进不了多少,只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现状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而它们又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这种改革需求。但是,这些理论并不能完全照搬套用,它们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然而在实践中,这种结合却没有实现,出现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分庭抗争、各自诉求的冲突局面。教育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品质与特点,决定了教育改革必然以社会文化的变革为基础。[1](P3)旧思想和理论能否顺利地退出历史舞台、新思想和理论能否成功地进入主渠道,主要取决于与新教育理论和思想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的积淀程度。在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积淀不足的现象与问题。[2](P25)如“应试教育”的文化传统、功利主义的价值心理定势与本质主义的课程思维方式等。新课程的理论只有与这些社会文化积淀相互作用而融为一体的时候,才是新课程真正适应中国本土文化之日。因此可以说,思想与文化多远,课改就走得有多远。(2)现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生成机制,难以提供课改实施的理论支撑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绝不仅是教育界内部的事情,在更大程度上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建国后,中国历次的教育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很大程度是因为教育改革囿于教育内部,忽视了社会文化环境和民众的支持。中国的崛起需要培养时代新人,而新人的培养需要新教育的创成,新教育改革需要全新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规律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关键期转型总是伴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转型,且教育的改革和转型必须走在社会改革和转型的前面,这就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先行性和预见性特征,而这种超前和预见的实现必须以教育理论和思想的超前和预见来保证。也就是说,民族和国家的新教育制度和体系的建构绝不能依赖于从他国移植的理论和思想,而必须拥有建立在国家和民族文化土壤基础之上的原创性理论和思想,这种原创的生成则需要思想大师的产生。中国新教育改革呼唤世界级教育思想“大师”,但当前的“思想土壤”和“学术土壤”,往往有利于“侏儒”生存而不利于巨人发育。[3]因此,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在更大程度上需要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以一场当代的新文化运动去培育改革需要的理论和思想、观念和文化。在西方,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倡导的绅士教育思想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广泛关注和响应,其影响直至今日。卢梭、杜威的教育思想虽然一直遭致人们的质疑,但是所有的教育改革不仅不能跨越它,而且在很多时候必须从那里得到理论支持,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这些说明,宽松的社会环境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师”,并且能够保障大师的成果发挥恒久性。我国的新课改要顺利推行,达到预期目标,也必须有宽松的环境支持。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专制主义以及中国古代建立在君权专制基础上的“划一教育”至今仍影响着当前的教育改革。一元化的政治意识形态不仅禁锢着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而且始于经济领域的“技术-经济意识形态”也对当前教育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这“两驾马车”在深层次影响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导致新课改出现了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化政治领域的改革,摒弃权力裁决一切的机制,创造利于创新和出人才的宽松环境,以及改革经济领域对人才的工具化要求,真正做到个体精神的自由发展,才能最终保证新课改到达成功的彼岸。

(3)国外个人本位的教育追求,难以调和中国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张扬,应该是教育价值的本真含义。康德说过:“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从中外教育发展历程看,许多教育家都致力于关注人生价值。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不同,对人的认识和定位也就不同。总体上,西方文化多呈现“个人主义”的个体文化,中国文化多表蔡宝来,晋银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现为“社会主义”的整体文化。换言之,西方文化偏个人本位,中国的文化偏社会本位。就教育对生命的关注而言,中国传统教育不及西方。[4]

就西方来说,对人生命意义的关注一以贯之。古希腊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使人的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教育要遵从儿童的天性“自然”的潜在能力为重点,强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文艺复兴以后,人文教育以现实的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重视发展人的智慧和才能,追求人性解放。到了近代,卢梭更进一步论述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思想。赫尔巴特、福禄贝尔以及第斯多惠等从揭示人的心理的角度提升了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出于对传统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唯理性教育的反思,欧洲出现了新教育思潮,美国出现了“进步教育运动”,它的目的在于鼓励儿童自由和自然地发展,以儿童的兴趣作为教育的根据。对于社会逐渐被科学技术所主宰,教育片面地发展人的技术理性,使人“异化”为“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机器”的现状,教育理论家从关于人的本真意义出发,提出了后现代知识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多元智力理论等学说,以期实现对人性的复归。这三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对人的正确认识和定位基础上的,因此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在群雄争霸的多元文化斗争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以孔子为代表,其人道是“群体性的、社会整体性的、舍异求同的人本”,[4]以培养巩固和维护封建宗法道德、政治道统的“明人伦”的君子、圣人为目标。这样,儒家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并不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个体生命,而是将鲜活的生命置于僵死的规范之中,使之失去了“自我”。[4]到了汉代,董仲舒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通过对“天”的神化,确立了“天”的至高地位,从而使得教育丧失了对个体生命发展的意义的培育,成为扼杀个体生命的工具。与儒家社会重视整体的人本主义不同,道家重在自然的人本主义,强调生命的本质不是外在的规定,而在于它的自然本性,教育就是把生命置于自然的背景下,使其自然本性自由发展。就道家这种强调天人合一,人道合一,复归自然,追求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凸显生命自由发展的本性的教育来说,它是超越儒家的。但是,由于它完全否定现实社会生活对人的制约作用,显得过于理想化而失去了现实基础,同时,由于道家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它的影响也多被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也多被曲解而成为工具。例如,20 世纪后半叶,教育从培养人的外在属性转向人本身。1970年代强调“双基”,因为“知识就是力量”;1980 年代强调“能力”,因为面对科技革命的挑战,“能力比知识更重要”;1990年代强调“情意”,因为技术时代的唯理性教育,“失却了教育的另一半”。[5](P121)这样,从历史时空到现实基础,我们的教育始终没有关注人,始终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材”和“器”。所以,当前以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为主旨的新课改理论,就遭遇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障碍,这种障碍的根源在于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中缺乏关注人生命价值的文化基因。2.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和创新不够

(1)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阻滞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从唯物论的观点看,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意识性机制,是由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内核或最深层次的部分,是决定民族文化如何发育的一项重要的控制因素。这种思维方式一经在主体的思维结构中固定下来,就成了支配人们实践活动的意识性机制,它以先行的模式组织主体的思维活动,规定着思维对象的选择、思维主题的确定和思维结果的价值判断。由于东西方社会物质生产条件的不同,导致了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别十分明显。这种差别不利于新课改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说,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6]

第一,注重整体统一与注重个体独立。中国的整体性思维,一方面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较笼统、不细化,不利于对事物的深入探索;另一方面使个人服从集体中的最高权力者,服从专制特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了依附顺从、封闭保守、注重等级特权、缺乏自由平等的社会氛围,不利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高效变迁。西方的个性思维,一方面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和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偏重直觉感性与偏重科学理性。直觉思维过分注重直觉灵感,严重缺乏逻辑分析和科学论证,导致中国传统的方法论一直停留在类比性思维和经验性思维上,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之中,从而大大限制了思维方式的发展和深化。以个体性为认识起点的西方人,对事物的认识则是从局部到整体,即从经验入手,经过判断推理,达到对整体的认识,注重抽象思维和逻辑论证。逻辑思维最典型的特点是严格定义,重视过程,注重审慎而缜密的推理和论证。第三,崇尚中庸调和与崇尚矛盾斗争。求稳怕变的中庸思维造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整个社会弥漫的是墨守成规、迷信权威、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求同求稳的思维方式,与西方强调对传统的怀疑、批判和超越的求异求变的思维方式相比,造成国人思想的封闭保守,束缚了创新精神,阻碍了新事物、新思想的产生。

第四,推崇内在超越与推崇外在超越。由于中国传统思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并不潜心于对大自然的发现和探索,思维方式趋于封闭和刚性。忽视对主体自身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对象乃至目的的探究,忽视对外界的科学探索和认知。西方从古希腊时候起,在天人相分、天人相对的思想主导下,人们一直致力于人类社会以外的世界探索,力图寻求对客观世界的本质解释。

(2)原有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惯性张力,阻碍教学改革的实施进程近代中国教学论是从引进西方理论开始的,这些理论中一直对中国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作用的当推赫尔巴特和凯洛夫。赫尔巴特教育学是经日本引进德国的最早教育理论,凯洛夫教育学是中国在政治上“一边倒”学习苏联时的产物,它们对当时中国的教育理论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实践检验,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都呈现出不足与缺陷,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在继承它们优点的同时也接纳了它们的缺点,这些缺点经过长期的实践积淀,已经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并形成巨大的惯性张力,严重地阻碍着新课改的实施。就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来说,它强调的是学科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三中心”,并且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经其学生的发展改变为“五段教学法”,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9世纪后半叶教师素质较为低下的情况下,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种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如同流水线一样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与爱好,使教学过程成了机械刻板的程式,使学生丧失了成长的活力,从而扭曲了教育的本真含义。凯洛夫教育学并没有摆脱赫尔巴特教育学理论的影响,其基本特征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目中无人”。用苏联教育学界自己的说法,叫做“教育学中无儿童”。[7](P17)这些缺点早就从理论上得到了明确,但是由于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层皮”现象,使得传统教育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并严重地冲击着当前新课改的实施。(3)课改理念的理解偏差,导致课堂教学行为的异化 课堂是教师从事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育价值的场所。课改专家认为课堂教学有呈示、对话和指导等三种主要的教学行为,而教学对话可以说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8](P73)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标。但是,由于对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使教师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矛盾与冲突,继而引起教学实践行为的偏差,使课堂教学出现异化现象。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经验的指导,为课改而课改所导致的课堂教学失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这种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形式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追求形式到位,较少体现和实现新课程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热闹非凡、学生举手发言活跃、分组讨论热烈等,而实际上是用“放羊式”教学取代“填鸭式”教学,形式上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但背后却是学生迷失了知识和技能目标,丧失了教育应有的内涵和价值。第二,极端化。通过对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区的观察,有专家认为新课改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七大问题,分别是:把“对话”变成“问答”、为夸奖而夸奖、把“自主”变成“自流”、有活动没有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因“泛化”与“神化”而导致的探究的肤浅化与庸俗化,以及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9](P3)第三,表演化。主要表现为不是为了学生发展、民族复兴而实施新课改,而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走过场,大搞形式主义。公开示范课不是为了虚心听取专家同行的批评和建议,而多成为应付上级检查、同行参观的表演课,成了展示教师魅力的教学秀,为表演而教学,用表演代替教学。

3.课程实施的教师资源储备不足 作为新课改实施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从目前新课改实施的情况来看,教师的素质总体上难以适应改革的要求。这种不足不仅表现在认识和态度上,更表现在行动和方法上。(1)认识缺位,理解片面。本次新课改不单是课程内容技术层面的简单调整,而是全方位的范式转换,需要教师深层次的文化观念调整、思维方式的改变。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文化,“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不仅使教师将新课改当作制约提高升学率的障碍和负担,而且将新课改完全与应试教育对立,对传统教育不是采取扬弃而是采取简单抛弃的态度,使新课改失去了生存的文化之根。这种状况不仅造成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多停留在形式上、浅层次的有关管理政策、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简单把握,而且对课程的某些理念的理解也属简单片面。这样,对待新课改就出现两种消极的态度与行为———排斥性和应付性,它们都不利于新课改的推行。

(2)方法失当,能力不足。正确的方法、较高的能力是新课改推行的措施、素质保障。由于对新课改理解的片面肤浅,导致教师不仅缺乏自主的、恰当的方法,而且缺乏对课程教材的处理能力。一方面期望课程专家的技艺传授,另一方面又对多样的方法无所适从。例如不能正确解决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课程资源的恰切性问题,漫无边际地开发课程资源,造成课程资源泛化现象;不能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无限制地扩展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造成课堂边界模糊倾向;不能正确处理教师职责与学生需求的关系,过度诠释、片面夸大学生的中心地位,造成师生角色错位等。显然,方法不得当与能力不支持,造成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机械模仿等现象。[2](P27)(3)教师培训的理论化、简单化和形式化。新课程方案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即教学过程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但参训教师在接受培训时却很难体会其中的内涵,从而难以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因为培训者多是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很多人并没有参加新课改实践而表现出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又不能融会贯通地理解理论而缺乏对宏观理论的整体把握,只好依照教材照本宣科,肤浅地讲解理论,这样就造成参训教师听起来似乎明白,而实践中又无法实施的局面。从培训方式上看,以脱产集中讲授和专家讲座为主,这些培训可以在短时间内给教师大量的信息,增加对新课改理论的了解,比较经济实用,但是这种单向输出知识的培训,方式简单并且形式化现象严重,不利于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不利于提高教师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具体教学实践的能力。

(4)教师教育研究的切入点未找准,缺乏多元方法论支持。在新课程实施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教师即课程”。[7](P19)这样,新课改就把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教书匠”推到了当前“教育家”的地位,势必使教师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体。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应该是教育科研的理性回归。然而,囿于传统理性的观念形态,导致教育片面强调研究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使教师成了被研究的对象,忽视了教师专业的自我发展和人文关怀。同时,重理论和演绎思维研究、轻实证和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很不适合我们探寻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且,从近年来国际教师研究的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时间内研究的重心有所不同,出现了“教育叙事”、“教学研究”、“行动研究”等不同的研究类型,而我国缺乏教师研究的经验积累,这些研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来讲还比较生疏。因此,如何站在国际研究的前沿,立足我国教育教学实际,寻找教师研究的切入点开展本土化的研究,应是当前十分严峻的课题。4.教改理念诠释中西方教育话语的遭遇(1)当代西方语境缺乏亲和力和认同感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自上而下由国家强制推行的,这就赋予课改专家以绝对话语权。这种话语权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方面,国家的权威赋予课改专家无上的权力,所有的改革措施以国家行政命令的形式下发;另一方面,新课改的理念、内容、方法、实施、评价等都是课程专家制定的,由于他们“闻道”在先,因此就处于话语的中心地位。专家话语的权威作用容易形成课程改革的话语霸权。话语霸权一方面能够保障课程改革的权威性,使其能够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强势语言遮蔽了其他人员的发言权,使他们失去了坚持真理的机会和场所。实际上,语言作为特定阶级利益控制的工具,代表着特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就当前新课改的后现代话语来说,它真实代表了学生群体的利益,希望学生达到理想的目标。但是,在批评原有教育的弊端,推行新课改,反映学生正当要求的时候,却走上了极端,导致了当前新课程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奴役学生、摧残人才的‘应试教育’同当今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应当寿终正寝了。”“原本应当是‘文化殿堂’的学校被异化为‘文化沙漠’。”[7](P19)“中国现行基础教育体系弊端重重,必须推倒重建。”“中国现行的基础教育陈旧落后、祸国殃民、非彻底改掉不可。”“新课改不必适应中国国情,而是重在用西方的真理来改造中国国情。”“‘国情要适合真理,而不是真理要适合国情’。所以,‘不适合国情论’的逻辑可以休矣。”[10](P19)(2)西方话语概念的表述模糊和解释乏力

长期以来,受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在我国的课程研究中出现了一种非此即彼、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肇始于对现代哲学的反思与批判,它对启蒙运动以来现代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消解,在某种程度上开阔了课程思维的视野。思维方式的转变引起了我国新课改话语的转换,出现了很多陌生的概念,如对话、互动、参与、体验、探索、发现、感悟、解放、分裂、叛逆、反动、背叛等等的后现代话语。这些概念都是英美发达国家的教育话语,因此在西方具有实践合理性,但却远离了中国教育的现实。实际上,在借鉴外国教育时,我们需要考虑课堂互动和语言运用研究的文化背景。加拿大比较教育学者梅斯曼认为:“在正规教育稀少而得到良好评价的国家,似乎不可能在课堂组织中存在高度灵活性。”虽然近几年我国的教育发展较快,但是与国外教育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并且优势教育资源更少。这势必导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难以在我国课堂教学实践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即使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歪曲和走样的。并且,所有这些概念和解释都缺乏概括性,缺乏与更大理论框架联系,缺乏高屋建瓴的理论和思想的支持。这样,一方面,新课改需要教育工作者观念与行动的彻底改变,另一方面,后现代的语言又不能承担起解释与说明的功能,反倒是加重了教师对新课改的迷惑,使他们陷入新课改理念与理论的雾团之中。这些都提醒我们,话语的表述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本土文化,有切身的语言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熟悉的话语来理解不熟悉的事物。反之,用陌生的语言来解释陌生的事物,甚至语言没有解释事物的功能,就会使我们在迷途上越走越远。5.社会文化环境与考试制度不能适应教改需要

(1)国人的考试情结已深入骨髓,高考应试模式根深蒂固

自隋朝开科取士实行科举考试到清末废止,历经1300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和科举考试经历了长时期的积淀,给人们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人已经认同和习惯了统一考试这种模式。始于1952年的高考,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国情而建立的学生考试制度。它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教育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评价方式。学生能否升入大学,能够升入怎样的大学,都由高考成绩直接作答。它一方面具有管理功能、社会心理功能,同时又对中小学办学具有引导功能。所以,高考不仅是考生的事情,同时也是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事情。它不仅呈现出稳固的地位,而且对任何不同的声音都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性。基于此,课程与教学改革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特别是在课程改革没有建立与预期完全相适应的高考升学制度时,必定会造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缺乏必要及广泛的社会支持。(2)家长对教改的认同和支持不够

在我国,现代学校系统源于外国,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有强大的苏联根源,而且大学升学是在规定考试时间里通过全国统考这一狭口控制的,学生家长不可能希望如同新课改倡导的那样,让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学习。同时,新课改理论对活动与游戏、互动的区别是模糊的,并且在实践中更容易走样,这对于认为正规教育是子女前途关键的家长来说,显然会引起反感。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不仅与家长的喜怒哀乐直接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几辈人的希望和梦想。考试不仅在考孩子,更是在考家长。这样,考试改革就不仅仅是教育界内部的事,更是社会的事。许多家长并不希望进行所谓的新课程改革,他们认为改革就意味着风险,成功了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国家只把它作为一次教训,而自己孩子的前程就可能毁于一旦,他们不愿拿孩子的未来做实验。基于此,家长对新课改是不支持的。(3)教改被曲解为管理者的政绩工程和学校的升学率要求 与民众对教育改革不支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改成了某些管理者急功近利、谋求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的平台。他们把教育改革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将是否接受、认同和执行课程与教学改革作为一种政治原则、立场与态度,极力渲染改革氛围、夸大改革成绩。出现了新课程刚刚试验,各种各样的经验总结就连篇累牍,经验会、座谈会连续不断。在汇报经验的时候,他们极力回避并掩盖各种消极因素与不良影响,造成了新课改开局良好、实施顺利的假象。具体到学校和教师,他们把升学率当作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只要能够提高升学率、提升学校声誉的改革就是好的,他们就拥护;反之就是差的,他们一定会反对或变相反对。“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就是对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就学生而言,他们一方面希望减轻学习负担,发展多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考试得高分,能够进名校。当两者发生矛盾时,他们必定会选择后者,毕竟“分数是学生的命根”。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未来抉择 1.教育思想和理论:借鉴与创新(1)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创新机制

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对应试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提出了挑战,对此,中国教育必须通过改革来应对这一挑战。中国的崛起需要新人,新人的培养需要新教育。我国当前正在推行的新课改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进行的改革。本次改革有其思想和理论依据,但这些思想和理论均是移植借鉴国外的,而不是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国外的理论能够在其产生的土壤生存和发展,培养出理想的人才,对于我国来说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它并不是高屋建瓴的,更多的是移植和拼凑,故很难完全引领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创新都有其产生的内在机制,特别是决定教育发展方向、引领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更是如此。就世界范围而言,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思想和理论的创新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扎根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层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没有民族文化土壤根系的涵养,也就生发不出影响世界的思想家和大师。没有世界级思想家和大师的出现,也就很难产生引领国家和民族教育发展的理论和思想。第二,必须有思想和理论创生的学术环境和学术体制。思想和理论的产生除了要有生发的土壤层,还要有思想和理论成长的外部环境,最主要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新事物、新思想、新理论的包容度、认同度。第三,必须有大师级的思想家产生。先有思想家的存在,后有思想出现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有大师级的思想家出现,才能提出引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理论。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呼唤大师级人物的出现。而上述条件的欠缺决定了目前还很难产生大师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就此而言,中国教育改革之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针对中国教育实践对理论和思想的急迫要求,我们只能遵从规律,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2)继承与创新传统教育思想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凸显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并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须深植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以壮大自己的生命力,这是教育生存的根本。当然,教育的作用不但体现在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更体现在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文化。没有了继承就不能生存,而没有了创新就不会有发展,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两者是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不能有任何偏颇和极端。

然而当前的新课改在更大的层面上只强调了对创新的发展作用,漠视了继承所蕴含的生存意义,它不仅没有根植于传统教育理论中,更没有根植于民族的思想和理论中,这就必然导致新课改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改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文化,要想达到理想的目标就必须走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道路,因为任何新文化不论多么新,都是对既有文化传统中的某些成分的继承和放大。[11]因此,当前新课改最大的难题并不是实践中的困难,也不是理论的不先进,而是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中国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较长时间的共同努力。(3)教学理论的本土创新

关于课堂教学的进化思想是:教学是从“死记硬背”到“结构化”再到“开放”的渐进过程。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践目前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期,课堂教学还不具备完全“开放”的条件。但是新课改理论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方面的能力,实际上是把学生置于开放的课堂中,让他们放任自流,成为教学的主体。这就势必削弱教育的效果,并容易走向极端。这些都说明国外的教育理论难以适应我国课堂教学的现实情景。我们在借鉴国外理论时,必须考虑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其适合我国教育的土壤。当前新课改最大的问题是强调了国外理论的全盘套搬,而没有对这些理论发展创新,导致当前课程改革乱象丛生。这样,创新我国的教学理论应是当务之急,也只有做到国外教学理论的本土化,才能真正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和创新是对国外教育理论加工的两种形式,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借鉴是为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创新是为了使外来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两者都是手段,都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的。而全盘套搬仅仅强调对国外理论的生吞活剥,忽视了对其的再加工和创造,这就必然导致原本鲜活的理论变成制约教育发展的藩篱。2.教师教育:关注教师的专业自觉

(1)教师专业化———新型教师成长的自我要求

新课程改革在体系上作了较大调整,强调学习生活、兴趣、科技和终身必备的知识,增加了活动课程、选修课和研究性课程,体现了跨学科知识的要求。这样,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精深学科专业的本体性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条件性知识以及自觉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等实践性知识。基于此,教师需要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自身所存在的缺陷,明晰自己专业发展的途径,寻找自己专业成长的空间。这样,教师必定是自身专业成长的主人,为自己的专业成长负责。教师专业成长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其核心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成长保持不断进取的态势。教师专业自我成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对其专业活动所持有的知识、观点和价值,具体包括自我形象、职业动机、对教师任务的认识以及个体的教育理论等。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极具个人化的,它同样源于教师所具备的独特的专业自我,显著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工作效果。因此,积极的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就是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2)教师专业———一种自觉的发展 教学是一种专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样专业化就自然成为教师的发展目标。教师实现专业化的过程就是教师寻求专业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其说是外力强制,不如说是教师的理性自觉。一方面,学习型社会的需求,使得人们要生存和发展,适应激烈的竞争,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进步。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符合教育标准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在拓展专业内涵的基础上,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逐步达到专业的成熟。另一方面,从本质上来说,教师专业化具有积累和生长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专业化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始终,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进步,终身学习的过程。这样,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把职业当作事业来追求,充分激发教师的内在需求和自主发展的意识,把教育作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主体的追求,持续提升内在专业素质,从而成为生命不止、发展不息的生命型教师。(3)生成智慧的教师培训

当前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不仅是一般的教师素养,更是教师的教育智慧。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的创造欲和灵感得到充分释放;另一方面,传统单一线性教学目标的废止,生成性目标的实现,也需要教师创设创造性思维的契机。另外,针对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还需要教师反复探究的智慧。如此等等,要求教师在接受培训、发展专业化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智慧的生成。智慧是个体在知识、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灵活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变化的一种创造性能力。教师智慧的培养需要教育,这种智慧既包括学科的专业智慧,也包括教育智慧。学科的专业智慧是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内容有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认识,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教育智慧渗透、体现在活动中,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创造性的驾驭、敏锐的反应和灵活的应变,是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同时,真正的智慧不只是理智和创造性的行为方式,它还包括对事业的热爱。[12](P17)培养教师的智慧,要求改变教师培训中的知识本位观念,改变仅仅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教书匠”而单纯培训知识能力的传统做法,这种做法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夸大了知识的工具价值,忽视了知识背后的创新能力,导致了教师将自己降为“教书匠”的地位。因此,教师培训必须是注重智慧生成的培训。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各具个性,具有创新性价值的人才。(4)教师教育研究的多元方法和视阈

传统的教育研究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由于片面追求所谓的“科学化”,造成教育研究缺少人文关怀,脱离个体的生活体验,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形成了一条鸿沟,教育研究实际上成了专家学者的个人专利。这种主客对立的“二元制”的结果,使得一线教师成了研究的对象,成了一种被观察和描述的客体。这种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忽视了教师作为教育引导者的主体作用,背离了教师的主体需求,忽视了教师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实际上,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单是一个被研究者,在更大程度上他们是研究者,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参与者。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教师是否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体现了教师的人生追求的高低和生活态度、生存方式的选择。[13](P51~ 55)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自身生命成长相一致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教师研究是促进教师成熟的一条重要途径,能够促进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扬弃传统的主客对立影响,教师应当亲身经历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参与学生日常的生活事件和活动,通过观察和对话,用整体的观点来深度解析学生生活世界中的重要仪式表征系统、文化意蕴和社会结构以及价值体系,以此来了解学生,反思自我,达到改进教育和发展自我的目的。3.话语方式:移植借鉴而非全盘套搬(1)教改并非以话语转型为充分必要条件

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在一些关键性范畴和话语上出现了以“新”、“转轨”、“转变”、“反思”等为代表的“转型”,这种转型是在全面反思以往课程改革的成功与不足、借鉴国外优秀理论的基础上凸显出来的。这种全新的话语体系预示着从根本上更新课程的体系,形成全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等,给予人们对新课改的美好向往和追求。话语转型是在全面移植国外教育理论以及权威课改专家对新课改理论解读的基础上出现的新鲜话语,是靠国家强力推行的,它并不是根植于广大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没有映射教师的生活语境。这种脱离教育实践者个体性话语的权威话语,在走向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常常被曲解变味,失去它本真的意义和价值。回顾中外历史上较大规模且比较成功的教育改革,并不是所有经验都必须以所有的话语转型为支撑。如20世纪初期杜威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具有指导作用的标志性口号“从做中学”,成功地推行了他的教育理想。如今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多注重话语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口号化、标签式的新名词满天飞,但在很大程度上又不能透彻地反映课改的本质要求。而针对教育实践者操作层面的标志性口号却少之又少,使得处在教育改革一线的教师如坐云端,发出了“我们该听谁的”这样的感慨。因此,要保证教改的成功,当务之急是寻找和甄别能够统整课程改革全局的标志性话语,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让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认同和接受。这些标志性话语应该包括:“仁者爱人”、“和谐”、“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公平与效益”、“创新与求实”等。[14](P5~ 8)(2)移植借鉴中的话语转型

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移植借鉴国外理论的结果,造成了教育领域全新话语的出现。这种全新的话语作为国外教育改革的成果,对我国的教改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特别是在教改初期,有必要通过话语转型来摒弃以前我国教育的缺陷。话语转型的实质就是思维的转型,这种转型首先发生在思想和理论层面,但是对实际的应用必须谨慎。因为,作为指导人们实践行为的理论,必须与人们以往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发生关联,也就是应当与民族和国家的土壤相结合,否则,这些话语就会在实践过程中歪曲理论的本真含义,造成意想不到的错误后果。回顾教改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感到我们已经把国外的话语、概念当成教育改革的真理、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一种从理论到实践必须遵守的“圣旨”,造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迷茫和困惑。不可否认,改革初期应当有新话语的出现,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就应当用本民族的语言来解释、吸纳外来话语,同化为本民族的话语,这样才能使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明了改革的观念和理论的意蕴,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这就是说,我国的教育改革不仅仅是移植借鉴国外理论,更重要的是创新适合自我的理论,我国的教育教学形成特色的标志就是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当我国的教育教学有自己的话语时,我国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就成了“强势话语”,就成了话语、教育思想和理论的输出者,并形成了理论和思想的“自我”,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应该追求的目标。4.考试体制:关注个性和创造力(1)从共性走向个性

我国先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教育的影响是造成当前注重共性、偏重整齐划一的考试选拔机制的一个重要缘由。当市场经济成为主导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摒弃了简单根据学历高低和毕业院校层次选拔的做法,而根据能力、兴趣和倾向来选拔时,使得传统的以纸笔为工具注重认知素质选拔的评价制度受到了挑战。新课改改变单纯以知识掌握为目标的价值倾向,突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纸笔为检测手段的考试因不能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而遭到了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是强调教育与时代发展以及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从新课程与时代发展的联系来看,强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剧烈的社会竞争对人才创造力的依赖和需求,突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新课改与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的联系来看,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考试就应该从强调共性走向强调个性。就考试的内容来说,强调学生的创造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生存本领等实际生活需要的素质。就考试的方式来说,改变传统注重单一知识考试的笔试方法,从多维的视角出发运用笔试、面试、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真正检测学生,以考试为指针,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2)关注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造就的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唯一的目的是培养和选拔精英,以学科和知识为本位,通过层层甄别选拔,以牺牲大多数人成才为代价,培养出偏重认知素质的片面发展的人才。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要保证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进行以考试目标和内容为中心的考试制度改革。考试的目标应该是新课程所要求学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考试的内容应该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必修的全部内容,不仅仅强调书面考试,更应该强调实作考试。即使书面考试中已经体现出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也不能代替实作考试。科学的实作考试所占的比分应不低于书面考试比分,通过实作考试强化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检测,进而考核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3)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传统的笔试考试制度侧重死知识的掌握,使得记忆型学生可以取得高分,这种“以分量才”的评价标准必然误导学生“分数挂帅”,忽视智力的训练,这对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特别是创造力,是十分不利的。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改革考试制度。一方面,考试应当强调实作考试,以考核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新知的能力为主,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入考核成绩,以激励学生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应当把非智力因素纳入考试的范畴,使其成为学生创造力的动力保障,确保学生有饱满的创造激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把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指标,以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蔡宝来,晋银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论创新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7,(10).[2] 郝德永.新课程改革: 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06,(5).[3] 黎明.权力裁决一切不利于出大师[N].南方周末,2006 -12 - 07(A1).[4]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杨启亮.道家教育的现代阐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6] 阮爱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西方的差异及其走向现代化的思考[J].宁夏党校学报,2002,(6).[7]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8]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 余文森.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3,(11).[10]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刘军宁.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N].南方周末,2006- 12 - 07(B15).[12]冯建军.从“知识型”教师到“智慧型”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6,(7).[13]蔡宝来.教学改革基本理论研究:问题域、进展及走向[J].教育研究,2008,(12).[14]裴娣娜.多元文化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第五篇:从生本教育看美术课

从生本教育看美术课

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老师是策划者,是引导者。老师只是给学生指个方向,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老师再也不用一遍遍的重复了。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有趣而生动了。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量,学生在通过准备语文资料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实现自身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生本理念(又称生本教育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现如今生本教育在中国教育的大地上轰轰烈烈的展开着,如今的生本教育模式与理念实际上在美术课中早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接下来我先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美术课中的主要环节: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一般美术课的设计环节为:

—、创设情境。著名教育家波莉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体验是美术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一开始,要通过聆听音乐或是挂作品等形式把学生带入本课的环境中,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这不仅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有了很好的感受本课的机会,为讲好课做好了铺垫。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二、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环节可以先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给学生时间,引导学生到书中寻找答案,鼓励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讲解创作意图。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大胆创作。创作的过程是自我发挥到极致的过程,这一段时间需要给学生放松的环境,让孩子们自己合作解决问题,聆听音乐,在优美放松的音乐中去完成作品,这段时间教师尽量参与度要少,体现孩子的创作特点。

四、展示欣赏。美术课程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作为评价的环节,要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最后补充。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扩展延伸与课堂小结。拓展延伸,调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巧妙地渗透德育教育,使美术与思想品德、人文学科综合在一起。既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又最大限度地获得综合的、跨学科的知识。小结能够让教师总结本堂课的重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咱们再从生本教育的一面来看:生本教育主张为: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生本教育的儿童观为,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生本教育的教师观为,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与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生本教育的教学观为,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是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是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朴素的无形的德育过程。

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如果老师单方面的向他们灌输知识的话,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他的学习的热情,造成了好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厌学的情况。

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控制着课堂,通过亲自全身心的去查阅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扩充了自己的知识。同时这种学习是自愿的,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比之下,美术的课堂其实早就运用着生本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这正是学生们为什么喜欢美术课,而有些厌烦语文、数学等科目。相信在生本教育倡导的今天,美术的课堂将会更加的活跃、更加的灿烂无比。

从生本教育看美术课

淄川开发区中心小学

曹红爱 2010.5.10

下载从剑阁实施生本教育的现状浅谈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剑阁实施生本教育的现状浅谈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陡岭小学实施生本教育改革阶段小结

    陡岭小学实施生本教育改革阶段小结 教育自诞生以来,改革无时无刻都在进行,内容、形式、方法包括名词都在不断更新、变换。要不怎么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一下子变成了“生本......

    实施生本教育 探索发展新路

    实施生本教育谋求发展新路 ——上津镇实施生本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受教研室安排,在此把我镇实施生本教育的点滴做法给大家进行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

    生本教育的实施策略(5篇)

    生本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 第一,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认识。人具有学习的天性。郭思乐教授认为,学习是人的天性,是生命演化的结果。人是天生的学习者、感悟者、......

    实施生本教育的体会5篇

    实施生本教育的体会 徐圆圆 在开展生本教育的一年来,我的感触很深,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体会。 去年到郑州学习时,看到这种全新的课堂模式,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兴奋。当时,我就觉得生本......

    不一样的生本教育——生本课堂教学实施心得

    不一样的生本教育 ——初中语文自主教育策略 长春市第一**中学衣丹 从教至今,我一直在思索着一些问题: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如何让提高课堂效益,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快......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验(主体教育)(共5篇)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验(主体教育) 裴娣娜主持的主体性教育实验  朱永新主持的新教育实验  叶澜主持的“新基础教育”  熊川武主持的理解教育 一、主体、主体性与主体......

    中学语文课堂实施生本教育刍议(张克湘)

    中学语文课堂实施生本教育刍议 湖南省桂阳县第二中学 张克湘 联系电话:*** 生本教育由郭思乐教授创立,它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种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方......

    舞蹈课堂实施生本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

    舞蹈课堂实施生本教育的教学方法 ——“从生活素材到艺术元素”的教学思路(方式) 孙琳、孙艺诚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摘要:依据生本教育中的四大特点和教学理念做为本文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