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代边塞诗看大唐军人

时间:2019-05-13 06:2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唐代边塞诗看大唐军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唐代边塞诗看大唐军人》。

第一篇:从唐代边塞诗看大唐军人

从唐代边塞诗看大唐军人

班级:

姓名:

任课老师:

目录

一、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正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边塞诗的定义及界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初唐边塞诗................................................................3

(三)盛唐边塞诗................................................................4

三、结论......................................................................................9

四、参考书目..............................................................................9

一、摘要: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从诗歌的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呈现 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唐代的边塞诗则是唐代诗苑中的一枝奇葩,它所描写出的异域风情和旖旎风光,藉着边疆大漠的悲壮苍凉、雄阔磅礴的壮志豪情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用多元化的审美视角,反映着时代特征,对拓展唐诗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促成唐诗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林庚先生说得好,边塞诗的引人入胜之处,“主要的是一种悲壮的精神,异域的情调,辽阔的视野,边防的信心”,“没有生活中的无往不在的蓬勃朝气,所谓边塞风光也早就被那荒凉单调的风沙所淹没。”

二、内容提要

本文以初唐和盛唐的边塞诗为分析对象,深入研究了边塞的绮丽风光、军人的征旅生活、军人赤胆忠心的报国之情等内容。正是由于大唐国力强盛,人民的自信心极高,在唐初都自愿投入军队,渴望建功立业,崇尚武力。但由于长年征战,唐中期国力逐渐衰退,人民的厌战情绪较高,军人和闺中妇人都表现出深深的思念和幽怨之情。从唐代边塞诗的发展可以窥见唐代军队的由盛而衰。

三、正文

(一)边塞诗的定义及界定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边塞诗有题材的规定,它是一种以历代的边塞防卫为前提和背景,集中表现边塞内容的诗歌,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边塞战争;(2)反映边塞生活;(3)描写边塞风光。大凡具有其中一个方面,或涉及这几个方面内容的诗歌,即可称为边塞诗。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二)初唐边塞诗

初唐时期,天下刚刚统一,政局不稳,大唐与北方游牧民族战争不断。因此,从贞观元年到开元年间,拓疆战争一直是唐王朝重大的外事活动。拓疆战争对初唐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诗的取材方面来看,它直接导致了大批边塞诗、军旅诗、游侠诗的产生。

初唐边塞诗歌在题材上有以下两个个特色:(1)广泛描写边塞山川风物以及行旅征战生活。

“文章四友”和陈子昂等初唐诗人都有边塞生活的体验,因此他们笔下的边塞风光显得广阔而真实。他们对边塞风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审美观。他们把边塞风光中那些最具特点的

部分通过自己的画笔,使它们构成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如杜审言的《经行岚州》。这首诗抓住了北方边城“春光晚”、“气候寒”的物候特征,写“花”是“往来花不发”,写“雪”是“新旧雪仍残”。但这一切在诗人眼里毫无凄寒之感而是那样明丽亲切。“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描写了北方边城的早春自然是无溪水的,只不过有一些残雪的溶流而己,但是怜怜清响在诗人听来如悠扬的琴声一样悦耳;这里的早春自然是无花的,但放眼望去湛蓝的天空下,巍巍的山峰新雪映着旧雪,犹如一幅淡雅清新的水墨画。使人感到春意融融、顿生向往爱慕之情。陈子昂的《至分水戍》中“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写出了行旅道路的艰险,将士们随时有坠入急流的危险;“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早上霜露未退去,北方刺骨的寒风冲进驻守的楼上,说明征战生活十分艰苦。

(2)歌颂祖国的强盛统一,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骆宾王《从军行》)首联大意是平生感谢君主知遇之恩,整个军队士气高昂。颔联描写了拉满的弓弦犹如满月,驱马直入敌阵杀敌,表现了战士的勇猛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尾联写诗人视死如归,有拳拳报国报君之心,希望祖国早日一统江山。杜审言的《送崔融》、《赠苏味道》,《送和西番使》都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那些送朝臣出使,大将赴边和友人从军的篇什,常在歌颂国威、勉励友人的同时,表现出了作者的志向抱负,感受到他们热爱国家、关心边防、拥护统一的理想。

(三)盛唐边塞诗

开元、天宝时期,革新运动宣告成功,边塞诗盛行,内涵丰富,风格也不尽相同,涌现出一批以此为长的杰出作家,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派,成为唐诗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边塞诗派的骨干成员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军队军人的精神面貌在边塞诗中集中体现为以下几点特征:

(1)第一、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在这幅苍茫雄奇的边地风光图中,我们看到盛唐文人那种对战争的必胜信念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隐约可见诗人和将士们的壮烈情怀。诗的后两句既写出了战争的频繁、艰辛、激烈,又直抒胸臆,表达了边疆将士誓死报国,驱除外辱的决心,令人读后为之热血沸腾,这就把隐现于景物中的情怀明白地表达了出来。

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高适“少时方浩荡,遇物犹尘埃。脱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单车入燕赵,独立心悠哉。宁知戎马间,忽展平生怀”,都是何等壮阔、何等豪迈!这是盛唐文人对边塞战争必胜的信心、热情的讴歌、由衷的向往和盛唐时代昂扬奋发的精神。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将是拥旄(节旄,军权之象征)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大呼”。敌人数量虽多,但大唐将士充满信心,势如破竹,战场上布满了敌人的尸骨,军心大振,为自己作为大唐军人而感到自豪。

又见王维《出塞作》: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这诗就写在此时。

这诗写得很有特色,它反映当前的战斗情况,用两相对比的写法,先写吐蕃的强悍,气势咄咄逼人,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再写唐军雍容镇静,应付裕如,有攻有守,以一种压倒对方的凌厉气势夺取最后的胜利。越是渲染对方气焰之盛,越能衬托唐军的英勇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最后写劳军,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只须轻轻点染,诗旨全出。清代方东树曾评论此诗说:“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兴高采烈,如火如锦,乃称题。收赐有功得体。浑颢流转,一气喷薄,而自然有首尾起结章法,其气若江海之浮天。”

(2)第二、尚武精神

重武而轻文、重王霸而轻儒礼的思想就成了盛唐边塞诗的又一种文化底蕴。盛唐时代的战争争其性质乃是为了保卫边防、保证和平而不是为了战争,杜甫《前出塞》“苟能制侵陵,凯在多余伤”等句便是最好的明证。因此,那种认为边塞诗主要是写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勇敢的观点,当是不确切、至少是失之偏颇的——要知道:“战争崇拜亦是有事件的”,人们只在和平年代或者说当和平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激起在战争中“大显英雄本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相反,如果是饱受战争灾苦,人们还会有“战争崇拜”么?盛世边塞诗所表现出的尚武任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保卫和平、立功边塞的战争崇拜。我们还是从诗句中求得实证:营州少年厌(此为满足之意——引者注)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这是高适的《营州歌》,直写北方边地游侠少年的尚武精神。

另一方面,边塞诗之所以在唐代空前繁荣、达到巅峰,与整个朝代连绵不断的边塞战争有很大关系。高适在科举屡试不中的情况下,逐步把建功立业的希望寄托在弃文从武、走向边塞、入幕佐帅上。《别冯判官》中“才子方为客,将军正渴贤。遥知幕府下,书记日翩翩”。《送董判官》中“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等,反映的就是这种强烈愿望。作为边塞诗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以诗人为戎帅”第一人,并最终出将拜侯,崇军尚武是高适边塞诗大力歌唱的旋律之一。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塞下曲》

这首诗作于哥舒翰幕府期间。入哥将军幕府,是高适人生的重大转折,自此他才真正走上了“万里云霄”路。因此,他以极度兴奋的心情,对从军的自豪、搏杀的壮烈、凯旋受赏的荣耀,都给予了热情的赞唱。威严的军队,乘着骏马,挟天子之威,倚将军之雄,翩然而行,进军的战鼓如雷声震地,千万面军旗如火焰飘动。“天子怒”“将军雄”“雷殷地”“火生风”,渲染了唐军不可战胜的如虹气势。太阳照耀着雪亮的战戈,月亮映射着高悬的良弓,无论在青海、还是在黑山,都英勇无畏、士气冲天。有这样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旄头空”就是必然的战争结果。蓄势至此,豪情更加迸发,万里赴死,终于一朝成功,诗人对登麒麟阁、入明光宫充满着强烈的期待。笑文士、轻一经、讽古人、叹老翁,虽有几分得意和轻狂,却充满着对走向边塞、手执雕弓、激战太白的无比自豪,从另一个方面表达了对崇军尚武精神的赞美。直接投入到叱咤风云的战斗生活,使高适对将士、战场、胜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诗歌中的阵云氛围、英武之气更加浓厚。或是这首:遥传副丞相,昨日破西蕃。

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

奇兵邀转战,连孥绝归奔。

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

头飞攒万戟,面缚聚辕门。

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

石城与岩险,铁骑皆云屯。

长策一言决,高踪百代存。

威棱慑沙漠,忠义感乾坤。

老将黯无色,儒生安敢论。

解围凭庙算,止杀报君恩。

唯有关河渺,苍茫空树墩。

——《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

哥舒翰收复九曲,是当时唐朝与吐蕃之间进行的一场决战。取胜后,高适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激动,写诗予以歌颂。由于当时正在前线,亲眼目睹了战场的惨烈,诗人采用“赋”的手法,对战斗场面进行了具体细致地刻画。唐军气势摧山,军旗翻动,将军指挥若定,士兵机智转移捕捉战机,弩弓发出的箭一排排飞向敌阵绝断其归路。从“泉喷”“风驱”“鬼哭”“天愁”中,似乎能闻到战场的血腥、看到敌方失败的惨状,浑化无迹地承接了唐军的威武气势,隐喻地歌颂了将士英勇善战、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石城”以下十二句对主帅哥舒翰的赞誉,是对前面士兵歌颂的升华,揭示了取胜的原因。能让“老将”失色、儒生结舌的,正是哥军“慑沙漠、感乾坤”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长策善决”的智慧,这也正是高适作诗赞扬这场大战的立场所在。

(3)富有离怨意味。顺应时代大潮, 边塞诗蔚然成一大观。它除了弘扬英雄精神、民族气节等爱国内容外, 还将笔触伸进普通民众的内心深处, 表现他们的离合悲欢之情。这种题材的边塞诗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将士的思乡之情,二是闺中妇人对远在边疆征战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唐朝的边塞绵延万里, 需要大批将士驻守。常年驻守边塞, 将士们有家难回。虽然可以慷慨赴敌, 但思乡的哀怨也是“剪不断, 理还乱”。李白写道: “梦绕边城月, 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 无日不悠悠。”(《太原早秋》)以水喻怨愁, 以水流悠悠写思乡之愁无日不在, 虽然不如李后主的“一江春水向东流”著名, 却有开创之功和感人之情。再如他的《豫章行》: “胡风吹代马, 北拥鲁阳关。吴兵照海雪, 西讨何时还。半渡上辽津, 黄云惨无颜。老母与子别, 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 悲鸣相追攀。白杨秋月苦, 早落豫章山。本为休明人, 斩虏素不闲。岂惜战斗死, 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 岂云惮险艰。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此曲不可奏, 三军鬓成斑。”将士们抛妻别子, 奔赴边塞, 不惜战斗死, 不云惮艰险, 但是征战无期, 回家无望,也难免满腹哀怨。

大多数边塞诗中的妇女仍然没有摆脱封建时代的窠臼, 抱守的婚姻观依然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杜甫《佳人》),是生是死, 都紧紧依附于丈夫。丈夫戍边从戎, 闺妇们遭受致命的打击情属必然。她们精神崩溃, 六神无主。情思之浓烈悲苦迫切需要传递给对方。然而盛唐边镇远处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及岭南五府经略, 距离内地十分遥远。且当时交通工具落后, 要进行书信交往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 闺妇满腔的苦闷和抑郁, 只能憋闷在心中, 时间一长, 便累积成怨。从苦思到长恨, 这是一个极端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闺妇的情思发生了质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 闺妇的所思所恨没有明确的界限, 常表现为因思见恨, 恨中有思, 二者互相渗透。如王涯的《秋思赠远二首》: 当年只自守空帷, 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 唯看乡月吐娥眉。厌攀杨柳临清阁, 闲采芙蕖傍碧潭。走马台边人不见, 拂云堆畔战初酣。诗的开头活托出的就是一个魂牵梦绕、孤寂落寞的闺妇。鸿雁不传书, 她只好与孤月相伴, 而见恨杨柳。当然她并非真的恨杨柳, 而是恨丈夫为了追求事功, 远赴边疆, “酣战”不休, 留她独守空闺, 又不寄给她任何的音信。总之, 闺妇们的怨恨集中在两个方面: 怨恨丈夫为追求事功而宁愿舍弃结发妻子, 舍弃两情厮守的甜蜜生活;怨恨他们只知在大漠边疆浴血奋战,“力尽功名”, 啸傲沙场, 却不曾理会自己的相思之苦。当然, 她们的所怨所恨绝非是一般小儿女肤浅的打情骂俏, 而是其苦涩的思恋之情的呕心沥血的表达方式, 是其饱蘸了生命殷血的来自内心深处的呐喊。可悲的是, 这丝毫不能减轻她们内心的痛楚, 相反, 与时俱增, 经久愈烈, 孤掌难鸣的闺妇在情爱之路上给我们留下了带血的印记。

三、结论

边塞诗发展到中晚唐时期,也就进入了战火连连的动荡时期。中唐时期,军人的思想感情逐渐由建功献身的热切转向厌战思归的伤感和妻离子散、思乡怀亲的痛苦。及至晚唐,国势日渐衰微,各种社会危机日趋严重,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边患频仍,统治者忙于自救,已完全失去了盛唐、中唐时期开疆拓土、成就帝王大业的气魄。文人士子也因时运艰难,失去了往日立功边塞、从军幕府的豪情,边塞诗的创作主体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既没有了像岑参、高适那种长期投身军幕、对边塞充满神奇向往并热情讴歌边塞生活的大诗人,也没有中唐像李益那样几度出塞、对边塞战争有深切体会、倾心创作边塞诗的名家。晚唐边塞诗非常分散。几乎整个晚唐诗中都有边塞诗的影子,却又缺少集中创作边塞诗的一流大家和遗响千古的名篇。

从边塞诗所体现的军队与军人中,我们透析了整个大唐帝国国力由强转弱,直至无力回天地走向终结的历史过程。边塞诗对历史的承载,使其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参考书目:(1)宋毅,《那时英雄—隋唐战史》第六章。(2)宋毅,《现代兵器》 2009年10期

(3)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人民出版社

(4)瞿蜕园, 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5)阎福玲,《论唐代边塞诗的悲剧精神》,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6)张磊 《从边塞诗看唐代文人对边塞战争的情感走向》,大连教育学院学报,第18 卷第2 期 2002 年6 月

(7)王守芝,严寅春《李白边塞诗中的将士形象浅谈》,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4 期

(8)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王清彬,译1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31.(9)任文京,《中国古代边塞诗史》,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10)李炳海,于雪棠,《唐代边塞诗传》,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11)高适,岑参,《高适 岑参集》

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9(12)吴怀东,《唐诗流派通论》第七章

新华出版社 2004(13)陈铁民,《高适岑参诗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4)傅德岷,卢晋主编《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15)傅三星,《大同边塞诗注析》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16)葛晓音,《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唐诗宋词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17)房日晰,《唐诗比较研究——唐诗研究系列》 安徽大学出版社(18)佘正松,《高适诗文注评》

中华书局

(19)岑参 《岑参集》

阮堂明解评 山西古籍出版社(20)岑参 撰 廖立笺 注《岑嘉州诗笺注》

中华书局(21)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2)李白 著;瞿蜕園,朱金城 校注 《李白集校注(全四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23)毕士奎,《王昌龄诗歌与诗学研究》 江西人民出版社(24)陈小英,《论王维边塞诗的尚武精神》----《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8期(25)《盛唐边塞诗文化特性》----《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6)《浅谈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历史原因》---2008.11(27)王合伦,庞晓虹,《军旅真情铸诗魂》——论岑参边塞诗的军人情怀----《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4(28)黄小姝,《中唐边塞诗主题的新变》---《安徽文学论文集(第二集)》2004(29)吴庚舜,《谈边塞诗讨论中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1981.6(30)郝金红,《从边塞诗看唐代军人》---《石家庄新闻网》2010.7(31)《博大的军人情怀》——古代边塞诗赏析(32)刘建国,《悲壮苍凉的边塞诗歌与唐代军人魂》----《统战政协》2010.7.29

第二篇:唐代诗人王之涣边塞诗

唐代诗人王之涣边塞诗

《唐才子传》说王之涣

为蓟门人,或因他年时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代诗人王之涣边塞诗,希望大家喜欢。

王之涣的边塞诗有

1、《凉州词·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凉州词·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3、《横吹曲辞·出塞》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

》、《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1历史评价

1、沈括曰:“河中府鹳雀楼两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2、现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我国唐代著名的“四大边塞诗/ 5 人”。

2后世纪念

1、从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获悉,该馆先后征集到王之涣的堂弟王之咸及王之咸第五子王绾的墓志,据该馆有关负责人称,截至目前,洛阳曾经出土过王德表及其夫人、王洛客、王之咸、王绾、王之涣等王氏家族的九方墓志,足以说明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家族的墓地就在洛阳。

2、王之咸的墓志记载,他的祖父名叫王德表,曾做过瀛州文安县令;父亲名叫王景,曾做过登州和莱州刺史等官职;王之咸曾做过长安县尉等职,后因故被贬为淄川郡司士。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四月十二日,五十七岁的王之咸因病死于淄川官舍。天宝十二年十月十七日,他和夫人李氏被合葬于洛阳北邙山。

3、王绾墓志记载,王绾一生曾做过十个官职,最后被授予左赞善大夫之职。公元七九三年,王绾死于京城长安。王绾的二哥当时在江南任御史中丞,听到消息后,让儿子赶到长安,护送王绾灵柩回洛阳,并于第二年四月七日葬于北邙山祖茔。

4、据千唐志斋博物馆研究员赵跟喜介绍,志文记载,王之涣家族原籍山西太原,死后最早葬在洛阳的为王之涣的祖父王德表。王德表晚年住在洛阳,共有五个儿子,其中一子名字不详,另外四子分别叫王昱、王洛客、王景和王昌,死后也都葬在洛阳。王之涣为王昱的儿子。千唐志斋博物馆共收藏有王氏家族七方墓志,王洛客的墓志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王之涣的墓志出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现藏南京博物院。/ 5 / 5 / 5 / 5

第三篇:唐代边塞诗介绍及鉴赏精选

唐代边塞诗介绍及鉴赏精选

唐代边塞诗介绍及鉴赏精选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诗的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

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这话对读者颇有启发。“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

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

,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是唐诗的亮点。

从军行(其八)【唐】王昌龄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从军行(其二)【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

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域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从军行(其一)【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一首,刻画了边疆

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

第四篇: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南京邮电大学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题目: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B110206 学号:B09020616 姓名:王鑫

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在近三百年的岁月中, 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大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发展态势,国力强盛且文化环境宽松促进了唐代文化的全面发展。较为宽松的酒政策更使得酒文化日趋繁盛, 作为促进唐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酒文化在诗歌中也得以集中体现。

唐朝时期, 诗歌进入黄金时代, 诗人们大都嗜酒, 酒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也是他们创作诗歌时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诗人与酒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纵观《全唐诗》及补录收录的近五万首诗作, 其中有“酒”字的有4466条记录, 咏酒及与酒有关的诗多达万首。可以说, 唐代的酒文化在唐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唐代酒品丰富、酒业兴盛

(一)酒出品的渠道多样化

唐代的酒主要由官营酒坊、民营酒坊和家庭自酿三个渠道来供应。官营酒坊由朝廷和各级官府控制, 形成统属严密、产品专用的生产体系。官酒大致可分为御用酒和地方官酒两部分。御用酒是专供皇族或国事使用的酒。如刘宪《陪游上苑遇雪》中写道:“ 花光并在天文上, 寒气行消御酒中。”宋之问在《奉和圣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中写道:“帝歌云稍白, 御酒菊犹黄。”徐彦伯在《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中写道:“御酒瑶觞落, 仙坛竹径深。”陈子昂在《登泽州城北楼宴》中写道:“且歌玄云曲, 御酒舞熏风。”岑参在《送郭仆射节制剑南》中写道:“玉馔天厨送, 金杯御酒倾。”在这些诗句中提到的酒即是宫廷中的御用酒。而地方官酒是各州镇官营酒坊酿造的酒。如元稹诗中提到“院榷和泥碱, 官酤小曲醨”、“ 官醪半清浊, 夷撰杂腥膻”。白居易在《府酒五绝》中说:“自惭到府来周岁, 惠爱威棱一事无。唯是改张官酒法, 渐从浊水作醍醐。”从中也可以看出, 官营酒业尤其是地方官酒酿酒实力并不雄厚, 所生产的酒类产品较为低劣, 与御用酒有着较大的差别。民营酒坊是指设置酿酒与售酒于一体的店铺,俗称酒肆、酒楼、酒家、酒舍、旗亭。韦应物在《酒肆行》中写道:“豪家沽酒长安陌, 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 银题彩帜邀上客。回瞻丹凤阙, 直视乐游苑。四方称赏名已高, 五陵车马无近远。晴景悠扬三月天, 桃花飘俎柳垂筵。繁丝急管一时合, 他垆邻肆何寂然。主人无厌且专利, 百斛须臾一壶费。

初醲后薄为大偷, 饮者知名不知味。深门潜酝客来稀, 终岁醇醲味不移。长安酒徒空扰扰, 路傍过去那得知。”诗中反应的即是当时民营酒坊的经营情况,唐代的酒户一般都能自设酒肆、自我生产且自我销售, 民营酒坊是人们购买及饮用酒品的主要来源。家酿酒主要供自我消费, 人们在酿制时不会少料掺假, 因此, 唐代的家酿酒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品质。如白居易在《家酿十韵》诗后注中提到“水取九月九之水, 曲取七月上寅日之曲” , 孟浩然《裴司士见访》中提到“府僚能枉顾, 家酿复新开” , 岑参《虢州西山亭

子送范端公》提到“使君家酿旧来浓” , 韩翃《张山人草堂会王方士》提到“园梅熟, 家酝香”。白居易诗云:“家未苦贫常酝酒, 身虽衰病尚吟诗”,“ 莫愁客来无供给, 家酝香浓野菜香”。刘禹锡也在诗中提到“若倾家酿招来客, 何必池塘春草生”。从中可以看出, 家酿酒除供自己饮用外, 还是款待来客的上好饮品。

(二)酿酒的原料丰富 因唐代经济繁荣, 物产丰富, 唐代生产的成品酒根据其原料可分为四大类: 谷物类、果物类、花草植物类、动物类。谷物类酿酒占有最主要的地位。当时谷物均可用以酿酒, 唐人“干酒” 是以糯米为原料。曹邺《田家效陶》诗中写到:“黑黍舂来酿酒饮, 青禾刈了驱牛载。”这里提到的黍也是极为重要的酿酒谷物之一。果物类酿酒以葡萄酒的酿造最为出名, 发展到唐代

葡萄酒的酿造已达到较高水平, 以至在唐代的许多诗句中, 葡萄酒的芳名屡屡出现。如王翰《凉州词》中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刘禹锡也曾作诗《葡萄歌》赞美葡萄酒,诗云:“我本是晋人, 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 尽日饮不足。”这说明当时山西早已种植葡萄, 并开始酿造葡萄酒。罗隐《湘南春日怀古》:“松醪酒好昭潭静, 闲过中流一吊君” 这里提到的松醪, 是用松树物料制成的酒。卢象《句》中讲:“书名荟萃才偏逸, 酒号屠苏味更醇” 其屠苏酒则是用草木植物屠苏制成的。以花草植物酿酒原料廉价, 且又可节省粮食, 颇有社会经济意义。杜甫《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中“山瓶乳酒下青云, 气味浓香幸见分” 以及卢仝《东行三首》中“壮色排榻席, 别座夸羊酒” 提到的“乳酒” 便是用动物的乳汁制成的, 而“羊酒” 则是利用肉类酿成。众多原料的利用为酒的酿造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使得唐代酒的种类极为丰富, 为酒文化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唐代酒文化的特征

(一)唐人对酒的称谓比较多

孟郊诗中称酒为“杯中物”(且乐杯中物, 谁论世上名), 杜甫诗中也称酒为“杯中物”(赖有杯中物, 还同海上鸥)(忍断杯中物, 只看座右铭);杜甫诗中有时称酒为“浮蚁”或“蚁浮”(仙醴来浮蚁)(蚁浮仍腊味, 鸥泛已春声);元稹诗中称酒为“腐肠贼”(平生中圣人, 翻然腐肠贼);白居易诗中称酒为“香醪”(一瓮香醪新插刍, 双鬟小妓薄能讴), 有时称酒为“腐肠膏”(佳肴与旨酒, 信是腐肠膏), 也称酒为“销愁药”(俗号销愁药, 神速无以加);皮日休把酒称为“青州从事”(醉中不得亲相问, 故遣青州从事来)。(二)唐人开始“烫酒”

现代人喝酒一般都是将酒瓶启封后直接饮用,在唐代, 也有这种喝法, 将酒从酒瓶、酒坛或酒瓮等酒器中用瓢舀出或取出后直接饮用, 此喝法称之为饮冷酒。如白居易《北亭招客》诗云“小饯吹醇尝冷酒”。杨衡《春日偶题》:“冻花开未得, 冷酒酌难醒。”在唐代, 以冷酒待客有失礼之嫌。如白居易《送张山人归嵩阳》诗云:“朝游九城陌, 肥马轻车欺杀客。暮宿五侯门, 残茶冷酒愁杀人。”当然, 从春天到夏天, 喝冷酒没什么不合适的, 但是从晚秋到冬天,人们一般都要喝温酒, 即将酒用器皿加热后饮用。元结《雪中怀孟武昌》诗云:“烧柴为温酒” , 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诗云:“林间暖酒烧红叶, 石上题诗扫绿苔。”许浑《赠裴处士兵》:诗云“暖酒雪初下, 读书山欲明。”王贞白《少年行二首》诗云:“花时轻暖酒, 春服薄装绵。”徐铉《又赋早春书事》诗云:“暖酒红炉火, 浮舟绿水波。”这些诗句为这种喝法提供了最好的例证。现在在我国好多地方, 也有冬季饮酒尤其是喝黄酒时“烫酒”的做法, 这可能便是唐风遗存。(三)唐人注重“献酬”之礼

献酬即敬酒的意思, 唐代主宾之间或宾客之间都可以自由献酬。崔玄亮《和白乐天(时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诗中写道“几人樽下同歌咏, 数盏灯前共献酬”;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中“小宴初谈笑, 初筳雅献酬”;朱湾《奉使设宴戏掷笼筹》中“今日陪樽俎,良筹复在兹。献酬君有礼, 赏罚我无私”;韩愈《送刘师服》中“草草具盘馔, 不待酒献酬”;元稹《阳城驿》中“施馀尽酤酒, 客来相献酬”;高适《东平旅游, 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中“高兴陪登步, 嘉言忝献酬”。上述诗词描写的都是这种饮酒礼节, 可见在唐代酒文化中“献酬” 礼节的影响。现在, 在宴席之上, 我们常常会看到主宾献酬或客人互敬的场景, 这是“ 献酬” 之礼的延续。(四)唐人饮酒有“蘸甲” 风俗

“蘸甲” 即敬酒时, 用手指伸入杯中略蘸一下, 弹出酒滴, 以示敬意。用现代眼光来看, 这种做法极不卫生, 但是在唐代极为流行。刘禹锡《和乐天以镜换酒》诗云: “频眉厌老终南去, 蘸甲须欢便到来。”白居易《早饮湖州酒, 寄崔使君》诗云:“十分蘸甲酌, 潋滟满银盂。”杜牧《后池泛舟送王十》诗云:“为君蘸甲十分饮, 应见离心一倍多。”韦庄《中酒》诗云:“南邻酒熟爱相招, 蘸甲倾来绿满瓢。”张孜《雪诗》诗云:“暖手调金丝, 蘸甲斟琼液。”罗隐《酬丘光庭》诗云:“壁池兰蕙日已老, 村酒蘸甲时几杯。”诗歌表现出了唐人对酒友的敬重心态。这一习俗后来已慢慢消失了, 只是在一些祭祀场合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会

遇上这种情况。

(五)唐人酒席上出现酒纠之职

为了更好地维持酒席秩序, 同时开展各种宴饮游戏活动, 唐人每到酒会之时, 总要指定或推选出主酒之人, 当时称之为席纠, 或称为觥使、酒纠。酒纠必须熟知酒席中的各种规矩, 对违反席饮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元稹就曾因擅司酒职而闻名, 他在《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中写到: “邀我上华筵, 横头坐宾位。那知我年

少, 深解酒中事。能唱犯声歌, 偏精变筹义。含词待残拍, 促舞递繁吹。叫噪掷投盘, 生狞摄觥使。”在《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中说:“予时最年少, 专务酒中职。未能解生狞, 偏矜任狂直。扣节参差乱,飞觥往来织。强起相维持, 翻成两匍匐。”由此可以看出, 凡在酒席上言语失序、行令失误, 以及作假逃酒, 都会受到酒纠的“制裁”。朱湾在《奉使设宴戏掷笼筹》中说:“今日陪樽俎, 良筹复在兹。献酬君有礼, 赏罚我无私。莫怪斜相向, 还将正自持。一朝权入手, 看取令行时。”此都反映了席间酒纠主持饮酒行令和使用权利的情形。(六)唐人首创的饮酒游戏——酒令

白居易说过:“骰盘、卷白波、莫走、鞍马, 皆当时酒令。”酒令是唐朝人首先发明并流行一代的饮酒游戏。白居易《与诸客空腹饮》诗云:“碧筹攒米碗, 红袖拂骰盘。”《就花枝》诗云:“醉翻衫袖抛小令, 笑掷骰盘呼大采。”筹箸, 是唐朝人最新发明的一种酒令器具。元稹《遣春十首》诗云:“波绿紫屏风, 螺红碧 筹箸。”《痁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 因有戏呈三十韵》诗云:“筹箸随宜放, 投盘止罚啀。”马异《暮春醉中寄李干秀才》诗云:“折草为筹箸, 铺花做锦裀。”唐人通过酒令增添了饮酒时的情趣和兴致, 丰富了酒文化的内容。

第五篇:唐代边塞诗综论

唐代边塞诗综论

【摘要】:唐代的边塞艺术不仅限于诗歌,在美术、音乐领域都掀起了边塞题材的热潮。我国美术反映边塞题材最典型的角度不是战场和塞外生活,而是通过描绘外国(族)使者入朝来贡或和亲来反映的。这反映了华夏民族热爱和平的品性;另外,鞍马题材也间接的与国家的边塞力量相关。历代美术对边塞内容的关注几乎与边塞诗的发展相始终,迄唐为止历代画家多武职的身份也促使他们更多的关注边塞题材。南北方文化对唐边塞诗歌的影响同样深远。六朝的排偶、用典等形式特色在唐边塞诗中被广泛的继承,排偶对于军旅诗有特别的表现力;崔颢诗歌人物形象轻捷俊逸,有鲜明的江左特色;陈子昂、李白受到热烈自由的蜀风影响;岑参的边塞诗中有奇异浪漫的楚地神话影响。北方尚武风习是唐代边塞诗推向高潮的基础。关中的雄伟风格与历史意识造就了王昌龄;西北少数民族乐舞的音乐旋律前轻后重,这影响到岑参在北庭所作歌行对句尾用字的强调;北朝贞刚,燕赵慷慨,英雄气多、儿女情少的特色影响了高适、卢纶、李益的诗作。瀚海一地名多义起于盛唐,起因则与回纥族一度短暂迁徙甘凉间有关。原指贝加尔湖的瀚海,至盛唐后同时具有三种含义:贝加尔湖、天池、沙漠。元代又称杭爱山为瀚海,是当地居民沿用唐瀚海都督府所在地以名山。游侠是边塞诗的重要主题。侠的思想主要源自墨家。唐代游侠诗以游宴享乐、报仇报恩、报国立功为主要内容,在艺术上以北朝乐府的尚武尚力与南朝乐府的华美相交融,特别强化英雄个人形象的力

量,并以其光明磊落的风格有别于各朝的侠客文学。唐代边塞诗作者涵盖各层面,下至平民隐士,上至帝王将相。帝王边塞诗多述凯旋,偏爱五言形式。在朝显宦除多奉制之作外,还有不少奋发昂扬、歌颂祖国统一的佳作,在野或位卑名高的文人如杨炯、李白、杜甫、王昌龄等多述志或忧时之作;有入边幕经历者如陈子昂、王维、高适、岑参、卢纶、李益,以其丰富的生活体验创造出大批角度多样的优秀诗篇。在众多赴边寻求进身的幕僚诗人当中,高适以其胆识魄力脱颖而出,最终实现政治理想而成为诗人之达者。【关键词】:边塞艺术南北方文化瀚海游侠凯旋主题高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7.22 【目录】:摘要6-7Abstract7-9第一章引论9-14第一节边塞诗的定位10-11第二节边塞诗的研究历史及现状11-14第二章南北方文化的交响14-33第一节南方文化与唐代边塞诗14-24第二节北方文化与唐代边塞诗24-33第三章唐代边塞艺术33-46第一节欢快奔放的边塞乐舞33-40第二节美术中的边塞题材----职贡图与鞍马画40-46第四章瀚海考46-54第一节西汉至初唐:贝加尔湖46-48第二节盛唐:天池48-50第三节盛唐以后:沙漠、湖泊二义并行50-52第四节元朝:杭爱山新义的来由52-54第五章边塞诗中的游侠主题54-64第一节侠的起源与思想基础54-56第二节边塞诗人的任侠热56-57第三节游侠诗的主题内

容57-60第四节游侠诗的艺术特色60-64第六章帝王边塞诗64-71第一节帝王凯旋诗的由来64-66第二节唐太宗:悲壮与信心的交融66-68第三节唐玄宗:默武表面下的深思68-71第七章文人边塞诗71-87第一节高官重臣的颂世边塞诗71-76第二节中下层文人边塞诗:伤时与述志76-87第八章军中边塞诗87-103第一节文人从军热潮的涌起87-89第二节军中诗作89-97第三节因幕府晚达的高适与李益97-103第九章结语103-104附录:初盛唐诗人边塞诗题录104-133参考文献133-136后记136-137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下载从唐代边塞诗看大唐军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唐代边塞诗看大唐军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唐代边塞诗兴盛原因探析

    唐代边塞诗兴盛原因探析 泱泱大唐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盛唐时期描写边塞生活,雄浑奔放、慷慨悲壮的边塞诗与描写山水田园,清新自然、明朗恬静的山水田园诗争奇斗妍,并立诗坛,成......

    说说唐代作家创作的边塞诗(最终定稿)

    说说唐代作家创作的边塞诗 中文0931班29号吴桂泽 摘要:边塞诗创作渊远流长,作为古典诗歌的一种诗体类型,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边塞诗则是边塞诗中颇有代表意义......

    《唐代边塞诗的艺术特征》5篇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

    从港澳回归 看军人使命

    从港澳回归 看军人使命 作为军人,在为港澳回归欢呼,为港澳回归热血沸腾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牢记军人神圣使命。 大家一定还记得迎接澳门回归时举国上下齐声同唱《七子之歌》的动......

    陇右地域文化与唐代边塞诗

    【陇右地域文化与唐代边塞诗】 杨晓霭·胡大浚 唐代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边塞文学中最为动人心弦的乐章,也是中国诗歌史上一枝独秀的奇卉异葩。它的繁荣及高度的艺术成就,既基于......

    简述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概况(5篇)

    简述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概况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极其辉煌的朝代之一,政治上清明,相继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封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大兴科举制,加强对外的文化交流,兼收并......

    从高适、岑参的诗歌看,唐代的边塞诗有何特点?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

    从唐代诗歌看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

    从唐代诗歌看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 从唐代诗歌看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从唐代诗歌看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 作者 王开平 文学艺术都要塑造形象,诗歌也要塑造形象,但诗歌的形象不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