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大唐袜业组织模式看产业集群的发展
从大唐袜业组织模式看产业集群的发展
阅读次数:136 时期:2005-3-22
侯志平
谓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在我国也称作“产业簇群”、“特色产业区”、“块状经济”。
产业集群在浙江的县(市)域经济中毫无疑问是重要的支柱,在整个浙江经济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产业集群经济广泛分布在浙江省工业中的110多个大小行业,涉及生产企业13万家,就业人数约600万。在有资料汇总的66个县(市、区)中,块状经济特色产品总产值超过1亿元的区块共有306个,合计总产值2664亿元,每个区块平均规模达到8.7亿元。因此,对产业集群经济的研究,有其普遍的意义。在2000年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浙江省首次推出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最具成长性的国际性特色产业集聚区”,共十大块,大唐袜业有幸成为其中一块。鉴于大唐袜业所具有的“中小企业——弹性生产——企业集聚——区域集聚——产业集群”的基本链接符合浙江产业集群经济的一般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因此,本文拟对大唐袜业的组织结构、内部整合、有机系统作一分析阐述,以期能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创新提供可能的借鉴和启发。
一、大唐袜业的现状
大唐袜业是浙江省诸暨市的一大最具特色的块状经济之一,被确立为全球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和浙江省21世纪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
大唐袜业现已呈现五大优势:
一是规模优势。袜业块状现已形成以大唐镇为中心,辐射周边12个镇乡(街道)120多个行政村1万多户家庭,吸纳从业人员20余万人的一大产业集群。2003年,全市现拥有袜业生产企业9100多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1家,5亿元以上2家),生产袜子88亿双,创产值139亿元,实现销售125亿元,产量占全国的65%、全球的35%,实现利税15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45亿元,其中自营出口1亿美元。今年1-10月份,大唐袜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9亿元。大唐袜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奠定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是结构优势。大唐袜业现已形成包括化纤、织袜、染整、营销、运输等贯穿袜业生产全过程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仅大唐镇就有1000多家原料生产企业,400多家原料经营商,约7000家袜子生产企业,300多家缝头卷边厂,10来家印染厂,100多家定型厂,300多家包装厂,200多家袜机配件厂,600多家袜子营销商,100多家联托运服务企业)。这条产业链使袜业生产的要素高度集聚,资源配置成本大幅度降低,是袜业块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三是技术优势。目前共有各类袜机10万台,其中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进口电脑袜机3万多台,还有前后道配套设备1.8万台,袜业的部分装备、配套设备和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4初,大唐镇立足技改投入和科技创新,成立了袜业研究所,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原料、机械的研究、引进工作。同时,浙江袜业公司等一大批企业也纷纷成立厂办研究所,以参加国际认证等为手段,加快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设备,使袜子的产量、质量、劳动生产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仅大唐镇就有袜业厂办研究所3家,通过ISO9000、ISO14000、SA8000认证的企业16家。
四是品牌集聚优势。大唐袜业是一个整体品牌,目前“大唐”这一品牌已在国际市场上打响。迄今已拥有中国名牌丹吉娅,步人、美邦、双双等省名牌4个、浙江省著名商标4个,绍兴市品牌5多个,绍兴市著名商标5个,并聚集了国内国际一大批驰名品牌。而大唐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名词也逐渐从产品供应源地名向区域性品牌过渡,而大唐镇也由此被评为“中国袜子名镇”、浙江省袜业商标品牌基地,同时还被誉为“中国袜业之乡”,现正积极申报国家级袜业品牌基地。
五是市场集散优势。2001年移地新建的大唐轻纺袜业城,总投资2.1亿元,占地400亩,拥有营业房1100余间,设展位500余个,2003年年成交量达80亿元,集轻纺原料、袜子、袜机及配件、联托运市场于一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袜业综合商贸城,也是“全国百强市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和“四星级市场”。在成功举办四届袜业博览会的基础上,今年10月10日至12日,第五届袜业博览会又一次在大唐轻纺袜业城隆重举行并获得圆满成功,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厂家和客商参加展会,现货和合同成交17.2亿元,签订合资合作项目53只,其中外商投资项目37个,总投资1.96亿美元,合同外资1亿多美元。国内合资合作项目16个,总投资4.35亿元,合同利用市外资金3.78亿元。
二、从大唐袜业分析其组织模式
大唐袜业是一个工具性的经济概念,是为了管理和描述的方便,对袜子生产及其外围产业:原料、机械、市场、服务等组成的产业集群的总称。网络结构是大唐袜业组织模式的本质特征和核心所在。
(一)网络结构的形成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唐袜业网络结构的形成作一静态的描述:
首先,从地域分布看:大唐袜业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群体,它以诸暨市的大唐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12个乡镇、120多个村,吸纳从业人员10余万人,年袜子生产能力88亿双,创产值近139亿元,并于1999年开始,在产业区的中心——大唐镇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袜业博览会。
大唐袜业有一些有趣的特点:没有规模企业,但在整体上已经是国内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知名品牌少,但国内外的许多知名品牌都在这里生产加工,而且大唐袜业本身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品牌;没有独领风骚的技术,主打产品也是最普通不过的袜子,但围绕袜业形成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却是无法复制也无法模仿的。近年来,国内轻纺行业持续低迷,大唐袜业却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1996年以来平均增幅一直超过20%,2000年以后更是高达40%以上,市场不断拓展,投资需求旺盛。那么是什么在支持着大唐袜业的高速增长?归结到一点,就是大唐袜业网络化的生产组织模式。
在传统的意义上,大唐的袜厂很难被称为“企业”,它们没有严密的组织系统,没有完整的生产线,不能单独提供最终产品,也没有形成规模。但大唐的企业就是如此,织袜的只管织袜,缝头的只管缝头,印染的就管印染,整个生产过程被分成10多个环节,同时也形成10多个部门:1000余家原料生产企业,400余家原料经营商,约7000家袜子生产企业,300多家缝头卷边厂,10来家印染厂,100余家定型厂,300余家包装厂,200余家机械配件供应商,600余家袜子营销商,100多家联托运服务企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年成交额达80多亿元的大唐轻纺袜业城。
鉴于上述描述,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唐袜业作为一个区域性的特色产业集群区,是建立在分工协作和市场调节基础上的社会化大工厂和综合性的生产系统,已经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格局。这些企业和环节之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连接,使大唐袜业在整体上形成一种网络结构,其主要特征是:
(1)网络结构是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每个生产环节都发展成相对独立的行业;(2)前后级之间以及同级之间的关系依赖市场来调节;(3)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二)网络结构的运作
1、网络结构立足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网络结构是一种整体结构。大唐袜业的主体是量大、弱小、分散的家庭企业,这些企业是缺乏竞争力的,7000家袜子生产企业,户均袜机拥有量只有7台,80%以上的企业资产总量在50万元以下。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独立运转,只有抱成团才能打天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唐袜业只有两种选择:
一是整合。所有企业都在大唐袜业的大旗下,共享大唐袜业这一整体品牌,反过来说,也只有进入这一网络,才能获得必要的市场信誉。网络结构的起因及其存在的意义,首先就是在于它使互不相干的企业形成链接。同时,网络结构的整合功能又使得整个社区都变成生产和经营场所,使一切社会资源都围绕着袜业运转。在大唐镇,袜业占了工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的90%,袜业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而且成为农民生活和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从政府的城镇规划到老百姓的婚丧嫁娶,都有意无意地要考虑袜业的因素。
二是发挥整体竞争力。大唐袜业的优势,不在于低价格,而在于其它两个方面:第一是无可争议的规模总量和生产的高效率。在大唐下单周期短、交货快,能够随时随地集中大量机台,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有利于销售商节省财务成本和销售成本,保证产品的时效性,减少风险。大唐的袜业企业尤其适应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结构,既能打游击战,又能打运动战、攻坚战。在当前消费市场越来越细分的形势下,表现出一种极强的灵活性,这是任何一个大企业都无法做到的。个体的灵活与整体的实力相结合是大唐袜业竞争力的源泉。第二是大唐袜业的风险分摊机制。在这个网络结构中,市场风险被更多的企业所分担,而不会对某些企业产生毁灭性打击,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能及时调整生产策略,也能较为容易地向其他部门转移。这是大唐袜业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
2、网络结构是一种合作模式
有一点也许难以理解:在大唐任何人都不会把自己的技术对外保密,不会成为专利。同类型、同层次企业之间往往愿意相互公开自己的技术发明。人们很早就明白一点:自身发展的前提是与他人的良好合作。使同行掌握技术,对自己是有利的,这能降低某些技术服务的购买价格,从而获得廉价甚至免费的技术支持。因此,对技术创新的最大尊重不是把它垄断起来,而是推广开来,使它产生最大的效益。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哈耶克所说:正是通过知识的这种无偿馈赠,普遍的进步才有了可能,也即先行者的成就促进了后进者的发展。网络结构产生的原因,就是这种合作需求的存在,而现在它又反过来促进了企业之外的生产要素。以一家织袜企业为例:它通过轻纺市场获得原料,通过劳务市场获得工人,通过机械市场获得生产工具,通过袜业市场获得销售渠道,通过购买技师的服务获得技术支持,通过与同行的正式非正式交流获得信息。这种复杂的交易过程对织袜企业来说具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由于协作部门的存在,使它可以节省大量投资;二是这些部门的专业化生产使它得以降低成本;三是能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更有意义的是,上述所有相关部门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利益。
合作创造了财富,可以说合作是大唐人的基本素质,这一素质正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认同。大唐袜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合作的功能与范围不断扩展的过程,目前已经不限于网络结构内部。1995年以来,大唐袜业已逐步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袜子出口基地,出口额已占到袜子总销售额的35%。没有传统的海外市场,没有自己的口岸,甚至没有进出口权,大唐的袜子如何能进入国际市场?其秘决只有一个:贴牌。迄今为止,大唐袜业的生产仍然以“贴牌”为主。贴牌的实质是一种优势互补,将大唐袜业的低成本、高效率与外商的销售网络和品牌有机地结合起来。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以来,在大唐建立加工基地的中外贸易公司达30家以上,产品出口美、日、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外客商对大唐的期望也正是基于良好的合作氛围,灵活的合作方式,多样的合作内容。
(三)网络结构是一种创新机制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大唐袜业的发展,也有赖于不断的创新。可以说,网络结构的建立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这种体制一方面能够适合当代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另一方面又完全能够容纳现代先进的生产力。大唐袜子业从手摇袜机开始,仅仅20年就已经在技术装备上与国际接轨。电脑丝袜机1995年为300台,到2001年起达1.5万多台,电脑棉纱袜机1999年以后每年净增2000台以上。现共有袜机6.5.万台。如此的增长速度,除了市场拉动,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这些新技术的消化吸收。目前,大唐已被众多的国内外袜机制造厂家看作最重要的销售基地和信息中心。其中20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在大唐设立销售代理机构,包括意大利罗纳地、胜歌,韩国富胜、水山,台湾大康、钛禾兴等。值得一提的还有大唐人对传统电动袜机的改造,经过加装圆盘剪刀、电子提花系列等一系列改进,一些已被淘汰或面临淘汰的国产设备可以纺织出更为丰富、更多色彩的花型,已能与进出口设备的产品相媲美。
为什么这些文化不高的农民有能力完成高难度的技术创新?这仍然可以从网络中找到答案。首先,网络结构的整合功能使得大量精英投身袜业,使民间的智力资源、财力资源得到高度集中和有效开发,这是创新的基础;其次,网络结构还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开放的创新扩散体系,各种信息、知识和创意通过网络得到传播和交流,使每一种创新都能迅速普及,并不断得到完善;第三,网络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实践自己的创新的可能;第四,在网络结构中已经形成一个技术市场,足以吸引大量业内精英到大唐服务;第五,网络中的每一个企业都处于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压力之中,只有不断的创新,技术的、营销的、管理的创新,企业才能获得发展。
二、对大唐袜业组织模式的合理性分析
首先,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聚本身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可以共享区域资源,包括公共基础设施、整体品牌、技术、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源,从而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的灵活性。
其次,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区内的企业相互靠近,可以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安排,从而积累社会资本,降低交易成本;地方特色本身能形成区域在这一产业方面的独有声誉,产生社会效应,吸引新的客户和投资者前来加盟。
第三,从创新的角度看,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扩散,并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就这一点,马歇尔早在1898年就说过:“……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也学到了许多秘密。优良的工作受到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面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的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因此,本地化的企业集群对于企业发展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创新以致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垒”或“大本营”。
三、产业集群组织创新的策略
同众多的经济现象一样,产业集群经济的存在,虽然有它的合理性,但这并不等于它是完美的,它同样存在一个调整和创新的问题。当前,为了更加快速和有效地应对全球化和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对产业集群经济的组织研究需要实现以下转变:从单个产业的发展转到跨部门或产业内的价值链分工活动的发展;从政府的立场转到企业的立场;从区域内部的视角转到区域与区域乃至区域与全球相互作用的视角;从片面强调培育大集团转向促进大中小企业形成生命共同体,从而促进产业集群从低附加值活动向高附加值活动升级,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一)以本地化应对国际分工
在全球竞争的挑战下,成功的区域与成功的企业一样,都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上,这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它是其他区域最难模仿的。同时,本地企业家的培育和新企业的繁衍也极大地依赖于本地化的产业氛围。
对此,我们可以作一个延伸思考:假如某块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朝一日消失了,它将给区域留下什么?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两个答案:首先是物质资本的积累,这是新一轮创业的物质基础,但这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社会资本的积累,它表现为产业氛围、产业理念、产业思想、产业精神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思想方法、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价值取向,这是建立在产业文化基础上的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才是本地化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因为它是新一轮创新的源泉。试想一下,假如大唐袜业没有了,大唐人还会回到从前那样去从事耕作吗?即便如此,他们还会以原来的方式去从事耕作吗?
至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应对全球化的过程中,产业集群经济的组织创新首先就是通过本地化积累社会资本,培育产业文化,逐步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区域的发展是在产业的兴亡中实现的,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在产业的兴亡中积累的,本地化的产业文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生产力,才是应对全球化的最有效的手段。
(二)以产业区理念配置区域资源
产业集群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空间概念,它强调的是要素在空间的集聚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所谓“区域”指的就是这个空间,它是相对于产业而言的,是由市场行为决定的。但是在产业组织的实际运作中,除了“产业区”这一概念外,我们会更多地碰到另一个空间概念,那就是“行政区”,这是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产物,是由政府行为决定的。
行政区划对于产业区的发展而言,是既促进又制约。随着区域特色经济的日益发展壮大,许多产业的发展已经跨越了行政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发展(市场行为)与行政管理(政府行为)之间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磨擦,行政区对产业区发展的制约也随之出现,主要表现在行政区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产业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分工与协作,阻碍产业区内要素的流动(特别是跨行政区的流动),进而影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由于行政区的介入和行政管理体制本身存在的弊端(尤其是绩效评估和考核激励上存在的弊端),产业内部的某些市场行为会人为地演变成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竞争秩序可能遭致破坏,产业发展中的重复建设(尤其是产业发展所需的公用基础设施)将大量增加,产业区将被行政区人为地加以分割,其后果在很多情况下将是灾难性的。
因此,在策划区域特色经济组织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产业组织的空间关系处理,尤其要确立一个基本的理念,那就是以产业区理念配置区域资源,以产业区统领行政区划调整,在考虑到地理相近、人缘相通的同时,更要考虑到产业相融。要大力提升产业发展规划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理性地处理好城市化、现代化与工业化、产业化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性和强制性,以产业发展规划统领区域其它规划,以产业集聚带动区域内其它要素的集聚,逐步实现由产业核心竞争力向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以系统化提升产业链的内部运作
产业集群经济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单个企业或某个环节,而在于产业内部形成的网络结构和有机系统,在于那条完整的、很难复制的产业链。因此,提升产业链的运作效率,使其更加系统化,是产业集群创新的当然选择。
首先,要完善生产系统的整体功能,减少产业内耗,防止无序竞争。同大唐袜业一样,一般的集群经济大多会经历这么一个痛苦的过程:当它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内部为争夺生存空间,便先以价格、继而以质量为代价展开无序乃至自相残杀式的恶性竞争。竞争的结果,无论是产业整体,还是业内个体,带来的都将是无情的伤害,它严重影响了生产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健全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通过行业协会制订行业规则,统一质量标准,对一些主要产品的价格进行协商和协调,并和政府有关部门一道规范市场秩序,制止无序竞争,提高区域产品的质量、档次和信誉。如果在某些产业内依靠中小企业建立行业协会的确有困难,可先由政府牵头,逐步向民间性、自律性组织过渡。
其次,要完善生产系统的内部结构,确保产业链运作的经济顺畅。一方面,要加强对整个生产系统的有效监测,及时发布信息,从宏观上对生产业务环节的投资和生产行为进行引导,减少个体经营决策的盲目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对营销、科技、管理、政策等柔软性生产要素的高度组织化和社会化,加强对生产系统内部环节的调控,配之以项目、土地、税收、用电等要素投入的调节,使产业链各环节之间保持相对的经济和顺畅。
第三,要强化关键环节,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逐步形成产业核心。如何认准和强化产业内的关键环节,是区域特色经济组织创新和整体提升的核心所在。尽管不同的区域和产业有其不同的关键环节和战略选择,但有些要素由于其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而被认同为共性的战略要素,如人力资本、信息技术、品牌效应、营销系统、诚信原则等,因此,结合本地产业的实际,有选择、前瞻性地加以强化,将极有可能把产业带入一种新的境界。
第二篇:袜易网以科技助力辽源东北袜业产业集群发展
袜易网以科技助力辽源袜业产业集群发展
商务部“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指出,要引导鼓励中小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与有条件的省(区、市)建立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各地结合产业发展特色,建设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扩大区域产业影响,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近日,记者走访了以辽源袜业产业集群为依托的一家电子商务网站——袜易网,带您领略这支互联网运营团队的七宗“最”。
——最专注
辽源袜业“小企业大集群”的资源集聚优势非常明显,并且具有很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同时已在产品,渠道,顾客及品牌等方面形成积累优势,也在国内袜业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袜业名城”。但目前由于地域经济及传统产业经济思想的束缚,大多数企业对于电子商务领域也保持按兵不动的状态,传统企业普遍缺乏互联网基因,刚进入时比较盲目,不懂电子商务的要领,造成小单不愿意接,大单接不了的现状。
其实辽源袜业产业已经有很多厂家也都开始做自己的网站。另外,一些淘宝上销售袜类商品的卖家,其实进货也是在辽源,甚至委托辽源的厂家代发货。尽管做电子商务的商家们越来越多,但是他们都是单打独斗,在网上没有整体的形象,很难形成互联网上的集群效应。
电子商务线上业务的开展,离不开传统市场线下业务支持及资源支撑。袜易网专注袜业行业电子商务,以有形市场为主体依托,充分发挥其优势,伴随电子商务嵌入专业市场的动力机制与降低其交易成本的协同效应的放大,袜业行业电子商务必然在专业市场内外同时实现突破性发展。
——最专业
袜易网是借助产业集群的基础,释放线下的巨大影响力到互联网上,再通过互联网带动产业集群从外贸向内销转型,从B2B到B2C转型。
袜易网顺应了国内传统袜业产业的电子商务战略形式,力争赢造我国最大最专业的袜类产品垂直电子商务平台,采用了B+B2c模式,既袜类生产企业通过袜易网平台,面向袜类销售的终端店铺,依托于辽源袜业强大的产业背景,深度开拓全国业务需求,并精准供求资源匹配,以客户服务呼叫中心为基础,提供全方位袜业整合营销方案,搭建百家袜业生产企业的网络营销门户,万家袜类产品经营店铺的在线采购交易平台。
——最适合针对袜业批发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价值,服务和技术的创新,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打造一个适合辽源袜业产业特点的平台。袜易网不但以封闭式平台模式,上游企业与企业之间是完全独立的,互相看不到,从而避免企业与企业之间袜子款式遭抄袭模仿的后顾之忧,以此稳固竞争优势,还通过技术手段开发了区域保护系统,依据企业现有渠道不可再次销售特性,设置企业指定的产品销售地区,解决企业在渠道建设上与代理商之间的矛盾,为开拓新市场,保护传统渠道奠定基础。
——最周到
袜易网抛弃传统B2B粗放服务手法,以“一站式解决方案",构建包括系统培训、专业产品拍摄、数据统计、资讯发布等在内的“保姆式”服务体系,解决袜业行业企业“多数用户不懂”的难题。同时还保留了B2B模式中企业独立网站系统,无需企业亲自操作,即可为企业快速搭建一个强大的管理平台与展示系统。
——最严格
虽然驾驭于强大的产业背景之下,但袜易网依然严把渠道资源和品控:袜易网所销售的产品均来自袜业生产厂家渠道,经过袜易网严格审核,包括企业营业执照、注册商标、组织机构代码证等企业资质资料的审核,还包括产品质量检测。所有上线产品均实物拍摄,所含商品信息严格按照实际检测质量标注,即使是促销品、特卖品及库存特价商品也是按照产品实际属性信息标注。袜易网力求为客户呈现最优质的产品,进而加强袜业企业诚信机制。
——最便捷
袜易网采用类似于商场的统一收银模式,简化了付款流程,即消费者在不同的厂家下单,可以进行统一支付结算,统一物流。竞争力决定市场,市场决定收益,所以袜易网打破了传统的营销路线,直接面向客户,以客户体验为中心,致力于打造最便捷,最具竞争力的电子商务线上商城。
——最及时
袜易网不仅注重交易平台的创新与建设,同时还发布最新最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动态资讯。袜易网资讯中心,从行业动态到市场行情再到科技政策、袜子百科、袜子时尚等相关资源,广泛与其行业内各媒体平台充分合作,打造辽源袜业产业的新网络媒体平台,其中市场行情与报价栏目每天及时更新国内原材料价格,使企业更好的把握市场动向,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一双小小的袜子,没有高额的利润,一针一线编织的却是辽源人百年来不变的梦想。记者在与这支多数由80、90后组成的运营团队交谈中,体会到了他们心中对辽源袜业产业的理解与认知,更多欣慰的是他们这一代人已经鼓足勇气,正把视野放到了更广阔的领域中,为辽源袜业产业添光异彩。
在中国的很多城镇,都聚集着产业集群,比如诸暨盛产珍珠和袜子;温州是眼镜、服装、皮鞋的集群;广州一带是皮鞋和服装的集群;福建有男装和运动鞋的集群。在过去的几年中,大量的自有品牌B2C从这些集群里生长出来,而北京、上海的B2C则将订单下到这些集群中。而具有集群效应的互联网B2C交易平台则很少,袜易网是一个探路者。尽管创建一个第三方平台比B2C的难度更大,但是如果能为商家提供好的平台服务,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商品,这种互联网上的产业集群的成长规模将比自有品牌的B2C更庞大。
第三篇:产业集群治理模式的发展演变分析
产业集群治理模式的发展演变分析
2012年05月02日 11:16 来源:《改革与战略》2012年第1期 作者:谌飞龙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28
摘 要:传统的集群治理模式是以关系治理为核心的网络治理和以利益治理为核心的价值链治理,以及两者交融而成的模块化治理然而,这些治理模式只关注经济绩效,不追求环境绩效。“共生治理”模式的提出旨在解决集群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并引导集群治理由形式治理向内涵治理的转变,实现产业集群治理理念的本源回归。
关键词:产业集群,治理模式,发展演变
集群(Cluster)最初是一个生态学概念,原指以共生关系生活在同一柄所的不同簇群。后来,由于社会上出现了处于相关产业中的企业在特定地理位置上大量集中的现象,波特在1990年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治理(gover-nance)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使人们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Gilsing首次明确提出“集群治理”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集群内成员旨在促进和改善创新进程的目的明确的联合行动”,强调集群治理的目的性、过程的系统性和治理的白发性;Enright认为:“集群治理所处理的是集群企业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集群内部的权力关系和权力分配”;目前,产业集群治理是规避集群风险,预防集群衰退,推进集群协同,提升集群绩效,实现集群升级的必要举措。集群治理已经成为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
一、产业集群的形式治理模式
产业集群是以某一个或几个相关产业为依托,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区域生产“网”络组织。在这一组织系统中,“链式网状”构成了其基本形式,因而,集群治理模式中价值链治理和网络治理可统称为“形式治理”。
(一)以关系治理为核心的网络治理模式
网络治理的概念最早用于政治,源于对国家的治理。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在寻求与传统国家统治和市场主宰观念相区别的第三条道路,提出了将市场机制的活力与社会的力量和价值有机结合起来的治理模式——网络治理。Gulati提出网络治理是南许多独立企业构成的具有可选择性、持久性和结构性的集合,这些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合约是依靠社会性因素而不是法律性因素形成的。我国学者魏江认为,将集群内部的企业网络联结关系主要发生在有上下游生产联系的供应商——客户之间,包括完全基于市场的随机交易联结,基于稳定契约的长期交易联结和基于资金纽带的准一体化联结。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一些学者从产业集群作为中间组织形态的网络视角,提出几项集群治理模式。
多中心集群治理模式。黄喜忠、杨建梅提出四种集群治理模式:以行业协会为中心的意大利治理模式、以风险投资者为中心的硅谷治理模式、以官方或半官方机构为中心的行政治理模式以及以一个或几个中心企业为巾心的盟主治理模式。易明、杨树旺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将集群治理分为3个部分:企业网络治理、行业协会治理和地方政府治理。
集群网络共治模式。霍佳震、吴群、谌飞龙在研究集群供应链网络时,提出“网络共治”框架体系包括五大主体构成的两大系统和六个部分。五大主体是集群网络共治活动的参与者: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巾介服务组织、金融机构等,两大系统分别是核心网络和辅助网络,六个部分是决策协调部分、组织执行部分、政策指挥部分、技术服务部分、咨询服务部分和信贷服务部分,并由此归纳出“企业主导一政府助推型”共治模式和“政府牵拉一企业跟进型”共治模式。
(二)以利益治理为核心的价值链治理模式
价值链理论最早由Michael E.Por-ter提出。价值链治理是指通过价值链来实现公司之间的关系和制度安排,进而实现价值链内部不同经济活动和不同环节间的协调。Humphrey和Schmitz认为,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指通过非市场机制来协调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问的相互关系和制度机制。在此背景下,产业集群这种典型区域经济综合体的治理也由内部向外部拓展,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产业集群的治理及升级紧密联系在一起。
驱动力量视角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价值链治理主体是价值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机构(如主导企业或政府),治理范围是分散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因价值链联系而形成的生产体系,主要作用是协调和整合。张辉在Gereffi提出的“生产者和购买者二元驱动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治理主体的作用和地位,将产业集群价值链治理分为生产商驱动型价值链治理、采购商驱动型价值链治理以及混合型驱动价值链治理。生产商驱动型治理一般以掌握关键技术的大型跨国制造商为主,负责协调整个生产网络。这类治理一般用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采购商驱动型治理主体一般是大型零售商、营销商和品牌制造商,他们的采购范围分散,但在分散的网络内却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负责协调和整合。购买者驱动和生产者驱动二者兼具的混合型全球价值链驱动模式。这种混合型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链条的价值增值在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都有偏重;在生产环节向流通环节转变过程中,先表现为价值的边际价值增值率递减变化,然后义表现为价值的边际价值增值率递增变化。
行为主体视角的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Sturgeon根据全球价值链中行为主体协调能力的高低,将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分为权威型生产网络、关系型生产网络和虚拟生产网络。在此研究基础上,Gereffi等根据市场交易的复杂程度、识别交易的能力和供应能力,以及不同环节间的紧密程度,将全球价值链治理分为五种不同模式:市场型(Market)、模块型(Modular)、关系型(Relational)、领导型(Captive)和等级制(Hierarchy)。在五种治理模式中市场型和等级制分别处于价值链行为体之间协调能力的最低端和最高端,市场型是组织经济活动最为简单和有效的模式,其运行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等级制则以企业制为典型,其运行的核心是管理控制。
(三)网络治理与价值链治理交融下的模块化治理
网络治理分析与价值链治理分析在现有的集群治理研究巾居于主导地位。郑建伟等分析发现价值链治理和网络治理的差异存在互补性。价值链治理偏重于集群的外部关系治理,而网络治理则偏重于集群内企业关系的治理。实际上,产业集群的这两种治理方式也存在着交叉、融合和拓展,模块化治理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模块是指可组成系统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通过标准化的界面结构与其它功能的半自律性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模块化产业集群是将一个复杂的产业集群系统按照一定的界面规则分解为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模块)——单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具有相似特定功能价值的企业,可以单独或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的企业组织,这个过程就是模块的分解过程。当任务完成后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又按照某种界面规则统一起来,构成更加复杂的产业集群系统,这个过程就是即模块的集中过程。与传统的产业集群相比,模块化产业集群组织巾形成了一种较为自由的网络组织关系。模块集成商通过网络,利用界面规则,将自身产品、技术进行模块化分解,保留核心模块自行生产,而将其他模块分包给各级模块供应商。
模块化治理中存在“背对背”竞争机制以及“订单生产”激励机制。从系统功能分解和功能模块整合的角度分析,产业集群实质上是模块集成商和模块供应商的聚集。通常,供应商会采取“背对背”式的竞争,根据自身的“隐藏信息”独立研发、设计出具有竞争力和核心价值的产品、技术。“背对背”竞争使得原来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创新空间更大,创新要求更强烈,创新更灵活。模块具有“即插即用”的性质,这一性质可以使得模块生产商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更大的市场,但当系统设计者设计一定规则后,许多模块供应商都要进行生产,而只有最好的模块供应商才可以得到订单,这就是生产激励机制,当然对于产业集群来说,这样的激励机制使得产业集群内部组成形式和集群的权利分配属性,实现了关系治理与价值治理的同步性和协调性,内生性地促进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优化升级。
二、产业集群治理理念的本源回归——共生治理
(一)现有集群治理模式的缺陷和共生治理的提出
网络治理、价值链治理与模块化治理模式在提升集群经济效益,推动集群融人全球化市场方面无疑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仔细分析发现,这三种治理模式仅注重产业集群规模上量的增长,却未能关注其内在质的提升,对产业集群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束手无策。鉴于此,在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制约下,有必要将集群治理理念回归到“集群”概念的原生状态,实施共生治理,推动集群“生态和谐”的内涵式发展。
(二)共生治理的内涵
工业共生的本质就是企业问的合作,生态共生是以副产品的交换为纽带,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为目标。生态共生治理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生产经营体系,变工业排泄物为下游厂商的原料、实现集群内循环生产、集约经营管理。生态共生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从根本上将传统工业发展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模式转变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模式。生态共生范畴中没有“废物”的概念,它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共生”,实现工业系统中一个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成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材料,从而使整个工业体系成为各种资源(能量、水和原材料)循环流动的闭环系统,最终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
(三)生态共生治理模式
工业共生系统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其中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强度,也反映它们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互关系。按行为方式划分,可分为寄生关系、偏利关系、对称互惠共生关系和非对称共生互惠关系,而按组织化程度划分,它们又可被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共生系统的状态变化主要体现为共生模式的变化。
实施产业集群的生态共生治理的关键是要建立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问的有效转换机制。环境绩效分为隐性环境绩效和显性环境绩效两个部分,显性的环境绩效通常反映企业污染控制的效果,而企业隐性的环境绩效主要体现在企业污染预防和提高生态效率等方面。经济绩效从外显的财务绩效与企业的核心能力两个方面来衡量。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间存在三种转化模式:传统技术创新模式、政策引导模式和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式。
传统技术创新模式是在传统技术创新观念的指导下,企业将其经济绩效的一部分用于增加资源投入,以提高自身的技术存量,进而通过“技术推动”、“需求拉动”的方式,在市场的指引下完成技术创新,并通过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最终,包括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组织管理制度和市场能力在内的企业核心能力转化为显性的经济绩效,为系统的下一个循环提供资源投入。
政策引导模式是政府部门在引导、监督企业改善环境绩效过程中职能的体现。由于条件的限制,政府部门对企业环境绩效的要求主要是一些具体的环境指标,相应地,企业获取政策的支持也是通过这些显性的指标,而企业达到或超额完成环境指标所获得也多为显性的经济绩效,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等。
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式体现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说明了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的嬗变。生态化的技术创新要求技术创新活动不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面对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日益突出的问题,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式才是集群治理今后追求的方向。
三、结论与展望
集群治理模式演变,表明产业集群发展在诉求上由利益诉求转向社会责任诉求,在经济形态上由注重规模经济转向范围经济,在发展理念上由强调利益最大化转向资源的节约与高产出。尽管当前存在的问题较多,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产业集群的生态化,或者产业集群的生态共生治理将成为未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
【参考文献】
[1]黄喜忠,杨建梅,集群治理的一般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10):51-54.
[2]霍佳震,吴群,谌飞龙,集群供应链网络的联结模式与共治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07,(10):13-20.
[3]李恒.模块化生产的激励机制与产业集群治理[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5):41-45。
[4]王兆华,尹建华.生态工业园中工业共生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2):80-85.
[5]吴文东.面向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共生体成长建模及其共生效率评价[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张辉,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策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6,(1):40-48.
[7]周泯非,魏江产业集群治理模式及其演化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1):95-103+126
[8]Gereffi,Gary.&John Humphrey,Timothy Sturgeon.The Govemance ofGlobal Value Chains,[J],Review ofl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005.[9]Peter De Langen,Govemance in Seaport Cluster[J].Maritime Econom-ics&Logistcs.2004:6
[10]Victor Gilsing,Cluster Gover-nance,the DRUID PHD-conference,Co-pcnhagen,2000:1.【基金项目】本文为《基于网络视角的园区中小企业非竞合行为治理研究》(70963004)以及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集群供应链网络治理研究——以江西陶瓷产业集群为例》(GI101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谌飞龙(1977-),男,江西高安人,江西财经大学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讲师,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品牌管理、产业集群。
第四篇: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模式探析
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模式探析
摘 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非常有效的、非自觉的制度选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面临 着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技术、资金、规模和品牌上的优势,单打独斗难以取胜,采取产业集聚的方式,以整个群体的竞争 力,联手走向市场,这是当代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剖析了江西省产业集群相对 落后的现状,提出了促进江西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加快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江西省,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产业集群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是巨大的,从美国的硅谷到国内广东顺德家电、浙江乐清电器和江苏吴江盛泽纺织丝绸加工中心都是如此。以往单一企业发展格局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产业集群所表现出来的强劲生命力。要加快江西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升江西经济的竞争力。
一、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相互联系的企业与机构在某一领域内的集中。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产业的竞争,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快速发展,获得较好经济效益。
1.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由于集群内企业布局集中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优势明显。一是环境成本低。二是信息成本低。三是配套成本低。
2.产业集群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由于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存在,产业集群能够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大大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步伐。一是有效的竞争压力。二是强烈的技术吸纳能力。三是健全的服务体系。
3.产业集群能增强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一是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二是有利于建立区域性品牌。三是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
4.产业集群能有效地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促进形成和扩展专业化的区域市场,集中形成核心产业众多企业相互分工合作,组成一个相互连接的产业链条,同时催生和吸引流通业和其他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区内集聚,形成生产、销售、服务相互衔接的专业化区域市场,大大地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一是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区域按劳动分工理论形成专业化产业区,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二是产业集群能放大“乘数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产业集群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
二、江西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江西拥有30多个产业集群,但大多处于初期形成阶段,有许多集群只是刚刚具备雏形。它们的形成基本上是靠政府推动,不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产业区内各企业之间没有真正的专业化分工,没有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相互认同和协同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企业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用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同时,江西产业集群大部分立足于当地的农业和矿产品资源基础之上,如信丰和安远的脐橙、崇
仁的麻鸡等农产品产业集群,贵溪的铜业、寻乌和龙南的稀土、景德镇和宜丰的陶瓷等矿产品集群。企业仅限于对农产品和矿产品资源进行简单加工,生产技术含量低的初级产品,产业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严重不足。
(二)产业集群度低,难以充分发挥集群效应。江西产业结构中存在着“集中尚可,集群不足”问题,严重地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由于产业集群度低,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有限,制约了产业链的纵向延伸,阻碍了产业纵向分工的细化、深化和专业化,也限制了产业链条的延长、规模的扩张和关联产业和支援产业的发展。产业度低,与相配套的金融、保险等生产服务机构未能实质有效地参与到集群关联结构之中,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
(三)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差,没有形成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江西虽然已经有30多个产业群,但在一些地方,工业园区建设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园区内的主导产业或大型“标志性”项目少,有些园区简单地等同于一些无相关的企业、行业堆积或叠加,只重视引进企业的数量,招商资金量的大小,而忽视了内生因素所形成产业链的培植,缺少营造产业集群的发展氛围。由于园区内部企业缺乏产业关联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导致各个企业都是封闭的大而全的生产系统,研发和交易成本很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强。
(四)缺乏产业集群形成的适宜制度环境。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按照要素回报最高在产业间和地区间充分流动而引致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而成的,它的形成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江西省内的企业大多数是通过招商引资进来的,与当地原有企业、产业、资源、市场还缺乏紧密的有机联系和牢固的共生关系,有些企业目的在于享受土地出让等优惠政策,有些企业目的在于吸纳当地大量廉价的资源,植根性不强,没有与当地经济发展形成深度嵌合,做大做强地方支柱产业的动力不足,在后续投入和扩大再生产方面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呈现“候鸟型”特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三、江西实施产业集群的模式选择和对策建议
(一)要根据不同产业在江西省的发展现状和特点选择产业集群模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形式,是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发展方式、发展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是在一定的资源、市场、区位、国家法律政策、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适宜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会促进该地区经济较快发展,否则就会阻碍地区经济发展。
根据不同产业在江西省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应选择以下三种适宜江西省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1.依托企业集团的“小巨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小企业依托企业集群这个平台,在不断成长过程中,由集群内普通小企业成长为集群中核心企业之一的发展模式。企业集群的发展通常是围绕少数几个大中型集团产品的生产、销售或原材料供应等所形成的各具特色合作模式的企业群体。
江西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其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色金属矿产达22种,是全国10大有色金属集中产区之一,其中以铜、钨、钽铌、稀土等矿产资源最负盛名,素有“世界钨都”、“中国铜都”、“钽铌之乡”之美称。但江西的有色金属企业还未真正形成产业集群,按管理层次计算总共有173家,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竞争能力弱,应在有色金属产业中依托现有的江西铜业集团、江西冶金集团、通过股份制或其他契约方式,将产业关联紧密的其他中小企业联合在一起,组织从矿产的开采开发到金属制品的加工的有色金属产业化群。以拉长其产业链、深化加工度、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为重点,建立铜工业特色园区。这样能够克服内部组织效率低下,同时又保持较紧密的组织形式。另外,江西的中成药和生
物医药产业也能以汇仁集团、江中医药集团、省医药集团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营销为龙头”,将其他的小型医药企业紧密联合起来,展开独特的营销网络,构建出一批特色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医药工业的结构,培育特色药种,增强竞争力。还有江西省的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以江铃集团、昌河集团、洪都集团为核心,加大区域产业的集中度,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支持汽车工业与跨国公司和国内汽车企业合资、合作、兼并,增强汽车工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引进一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增强汽车配套能力。这些行业若都采用相类似的依托企业集团的“小巨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均能相应地解决行业中现已存在的许多问题,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的目的,增加行业在区域中的竞争力。
2.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聚集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目前,江西的传统产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产业组织规模偏小,生产集中度、高新技术产业化比重、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工艺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低;关键技术依赖进口;能源消耗高、能源消费结构有待改善;更新改造资金不足,用于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的投入明显不足;优秀人才资源缺乏等。通过产业集群,将相关联的传统工业的上下游企业连接起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技术中心或研究开发中心,抓住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在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方面集中力量开展应用研究和创新研究,推动产业发展。
3.空间聚集的产业发展模式。这是经济区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些生产上互补、经营上相关的企业,在特定的空间区位内组合成的产业集群。对于工商企业来讲,聚集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或布局的空间形式,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基础设施同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且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的展开、信息交流与传播、降低交易费用等。针对江西具有的自然资源、品种资源和技术资源的优势,积极培育、大力发展江西的特色产业,如南丰蜜桔、信丰脐橙、江西省名茶等。以江西省的特色资源为信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植具有市场前景、对整个经济发展有较强关联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并集中力量,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在农村建立产品原料基地,在城镇建设以农业原料加工的农业产品加工企业,在区内外、国内外建设销售网络,沿着产业链,使与特色产业相关企业聚集成群,迅速扩大规模,形成科技含量高的区域特色拳头产品。发展这些产业,应突出名、特、优、稀的特点,推进规模种植,在创特色、名贵品牌上下功夫。要不断提高产品深加工、精加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附加值。
(二)实施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产业集聚的形成是市场作用、企业作用和政府作用的综合结果。虽然各市产业发展都是围绕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聚本身的形成主要是一种市场行为,但是为了保障全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集群,政府在其中必须起到积极的规划和引导作用,营造一个浓厚的产业集群发展氛围。
1.强化产业集聚的统筹规划。政府制定全省发展战略规划要明确重点发展的产业,确定产业发展集聚的区域等指导性、指令性目录。按照全省的产业集聚的规划和重点区域布局,通过各市、县的协调,项目对换等,确保产业集群战略的实施。研究国内外产业演进和梯度转移趋势,借鉴先进园区的管理模式,把园区真正办成江西优势产业集群的生产基地和产品输出地。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2.培育和完善集群内其他行为主体,促进内部网络的形成。产业集群内部行为主体除政府以外,还包括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各种不同行为主体的丰富和完善对于内部网络体系的建设和江西产业集群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责任。一是政府要促进中介组织的发展,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内部投资融资体系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增长率,提高人力资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四是改变各主体独立行事的状况,促进主体间交流与合作,形成内部合作体系。
3.提高区内资源流动性,尤其是知识资源。集群内部资源的网络化是使产业集群内部不同行为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的重要内容。集群内部的资源包括土地和一般劳动力等基本主体要素,还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先进设备和人力资源等高等要素。为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投入力度,由区、地、市(县)筹集资金,建立吸引科技人才基金,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来江西发展。
4.推进区域经济,提高产业集中度。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企业堆积,而是有规划、有组织的有机融合。区域要加强规划,促进企业集群有序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群体和竞争主体。
5.培育区域创新网络,促进企业创新。根据江西实际状况,政府在培育区域创新网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营造区域内的创新环境,改善整个创新体系的运行,增强区域内的信任度,减少网络形成过程中的障碍。
6.推进产业集群的环境建设。一是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环境。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条件。加快市场化改革,营造适宜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下在地区间、产业间自由流动;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多层次、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二是要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环境,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产业集群市场竞争的规则和制度,推进产业集群的市场化进程。三是要改善企业群的产业经营环境。重点采取措施,宣传企业集群形象,帮助集群扩大市场规模,开展各类特色商品展览活动,提高商品的产业区声誉,提高产业集群市场竞争力。四是要优化产业集群发展软硬环境。形成与国际化相接轨的政策、体制、观念,加强对外向型经济的服务工作,如建立直通式的海关监管点,以及公共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外部环境。五是要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产业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吸引和留住人才作为发展产业集群的第一要务。
7.加强区域品牌的建设和管理。集群区域具有明显的品牌,集群内企业会因为这种效应的存在而大大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也有利于集群区域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政府在区域品牌的建设和管理上,一是加强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做好对企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认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二是政府应作为集群的总代表加强对外宣传,促进外部对集群的了解,这也是区域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五篇:从“民工荒”看巴中劳务产业发展
近段时间,各大媒体将“民工荒”传得沸沸扬扬,引起了各方面广泛关注。巴中市以作为以劳务输出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对此次“民工荒”现象必须深入研究,思考有何影响和如何应对。
一、“民工荒”的主要特点、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
(一)主要特点
综合各方面观点,此次“民工荒”准确名称应为“局部地区农民工的相对短缺”,其主要特点为:①局部性。发展在局部地方,主要集中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大约缺工10,仅珠三角就缺工约200万。发生在部分行业,主要集中在竞争比较激烈的制鞋、玩具制造、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塑制品加工等行业。②相对性。目前全国城务工的农民为8000万,仍有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转移,农民工供给远超过城市用工需求,没有达到“绝对不足”。“民工荒”只是相对于局部地区的部分行业用工需求的“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是“相对不足”。比如,珠三角200万用工缺口中,技术工人缺口达70以上.③特殊性。严重短缺的是18—25岁的年轻女工和有一定技能的熟悉工。
(二)形成原因
引发此次“民工荒”的主要原因是:①工资待遇长期不变,珠三角地区几年来工资只提高了68元,因物价上涨等因素,实际工资持续下降;②劳动环境差,许多工厂缺乏起码的通风、散热和安全防护设施,工人在这样的环境上每天从事10—16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另外,在工种分配、工资发放、劳动管理、技术培训、职务迁升、社会保障等方面与非农民工不能享受同等待遇;③生活环境差,许多城市对农民工居住、子女入学等都有歧视政策,城市人对农民工缺乏应有的尊重;④外出务工的比较效益下降,一个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全年只能挣回纯收入3000—4000元,而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和“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在家从事种养业全年也能有3000元左右的纯收入,还少担旅途和工作的安全风险,过得舒心、自由和有尊严;⑤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使企业迅速扩张,用工大幅增长。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发展观念的转变是导致“民工荒”的深层次原因。①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来看:长期以来,一些沿海地区主要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高增长,投资者主要靠压低工人工资、减少劳动条件投入赚钱。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些地方和一些行业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原来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竞争能力逐步减弱,盈利能力越来越弱,只能靠进一步压低工人工资和减少劳动条件投入来实现利润,这就造成了长期低工资和劳动条件得不到改善,致使农民工转投其他地区和行业。②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来看: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利用“看不见的手”将资源配置到能更好、更多获取利益的地区和行业。在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建立时期,由于市场发育不成熟,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各种市场信号不能准确反映市场真实情况,致使以农民工为主的劳动力这一主要资源的流动很盲目和被动。随着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和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信号能较准确反映市场的真实行情,人流、物流、信息更加畅通,农民工流动就趋于理性和主动,会在市场信号的引导下流向更好、更优越的地域和行业,包括选择比较效益不断提高的在家从事种养业。③从发展观念转变来看:改革开放以来,让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人先富起来和牺牲农村发展城市的非均衡、非协调发展观念一直占主导地位,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长期发展缓慢,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长期得不到提高,甚至下降,而东部沿海地区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农民工只能靠到东部沿海务工增加收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以人为本、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逐步确定,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央对农村、农业、农民的重视和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使中西部和东北得到大力发展和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一些地区、行业、企业对农民工更加尊重,从而使农民从情感到利益都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三)发展趋势
农民工相对短缺将引发以下连锁反应:
——部分缺工企业在成本许可的情况,将增加工人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将有所增加,将吸引少部分农民工回流。但短缺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原因是绝大多数农民工已稳定下来,不会再流动,只有少数近期外出的和尚未有稳定工作的人回流。
——几个集中缺工地区会在农民工的居住、子女入学、社会保障方面做相关调整,但这不是一蹴而就能完成的,需一段较长的时间。
——为了寻求更加稳定、持久的劳动力,劳务输入地的政府和企业将与劳务输出地的政府、培训基地、中介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但这也需要一段时间。
——部分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的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企业将向条件相对较好的劳务输出地转移,通过降低农民工的输出成本以增加吸引力,但这一过程也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部分有实力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企业将转向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减少对普通工人的需求。
——劳务输出地的政府、培训基地、中介组织和劳务人员将根据农民工短缺的市场信息,在近段时间内主动在缺工地区和企业寻求条件较好的用工机会,为春节后的劳务输出做准备。
&nb
sp;综合以上分析,加上宏观调控成效逐步显现,“民工荒”的总体发展趋势为:近几个月内,随着用工企业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将有少部分农民工回流;根据市场信号春节后“民工荒”有所缓解,但由于造成此次“民工荒”的主要问题不能在短时间内根本解决,明年“民工荒”不可能根本解决;1—3年或更长时间内,宏观调控取得成效后、农民工进城务工歧视政策改变后、劳务输出和输入地区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后、沿海地区完成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后,“民工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供需才能达到相对均衡。
二、从“民工荒”看巴中劳务产业面临的问题
此次“民工荒”在近期内可能将增加巴中劳务输出量,对巴中劳务产业有利,但从较长时期分析,是弊大于利。在“民工荒”引发劳务形势变化后,巴中劳务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
1.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亟需提高。一直以来,巴中乃至全部劳务输出地,将农民工组织起来成规模、成建制输出的很少,这就导致了两个问题:其一,农民工一直以分散的个体面对用工企业,从客观条件到心理都处于绝对劣势、弱势,找工作不存在“双向选择”,更多的时候是被动地等待用工企业录用,不可能在工资、劳动条件等方面提出要求;其二,组织不力,造成对劳务市场的信息掌握不准,导致部分农民工盲目流动,他们主要靠亲戚、朋友、乡亲等获得不太肯定的用工信息,来到目的地找份工作就心满意足,在工资、劳动条件方面没有更高的要求。这两个问题是农民工工资长期徘徊、劳动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的原因之一。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在准确掌握用工市场信息,对市场情况做出敏捷的反应的同时,组织者通过与用工方对等的谈判,可以为农民工争得更加优越的条件。此次“民工荒”后,各劳务输出地必将更加重视对劳务输出的组织,巴中作为劳务输出大市,应该逐步实现全部农民工组织起来再输出。
2.输出组织的难度加大。经过二十多年的外出务工的锤炼,农民工在选择工作上更加理性,在工资、劳动条件、福利、社会保障、居住、子女入学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另外,巴中是以农为主的山区,随着国家在农村税费改革、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民在家务农的比较效益会逐步提高,部分农民,特别是年龄稍大、没有技术或者有家有室的人将选择在家务农。
3.培训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培训与使用脱节,各培训基地盲目设置培训内容,未能达到按需定训;其二,由于各培训基地实习设施投入不足,和培训老师本身没有丰富的经验,培训出来的学生仅仅是学徒,而不是熟练工,缺乏竞争力;其三,培训的主要是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工人,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4.本地转移仍然很难。原因是:一方面,巴中的区位条件未能得到根本改善,特别是交通相对而言越来越落后,企业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向劳务输出地转移的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很难落户巴中;另一方面,巴中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的城市化水平主要是靠农民工外出务工挣钱支撑的,在本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很少,根据目前全市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本地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仅几千个,六十万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需到外地务工。
5.劳务产业将逐步萎缩。“民工荒”后劳务输入地生活、居住政策和环境逐步改善会使现在的部分巴中农民变成其他地方的市民,再加上在家务农的比较效益增加使一部分农民不愿外出,六、七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少外出务工,1975年以后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了人口增长的同时也使现阶段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幅减少等原因,可供输出的、能为巴中创造收入的农民工将越来越少。
三、巴中劳务产业应对“民工荒”的对策建议
面对突如其来的“民工荒”及其已反应和将要引发的经济、社会变革,作为每年输出六、七十万民工的劳务输出大市,巴中要沉着应对,变不利为有利,借助这次机会,彻底改造巴中的劳务产业,提升竞争能力,进一步做大做强。
1.正确理性对待,避免盲目回流。此次“民工荒”出现后,一些劳务输出地方、机构和部分劳务人员可能认为这是少有的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机会,将组织大量劳务人员回流到几个主要缺工地区,引发新一轮“民工慌”,“民工慌”又使工资、劳动条件、生活环境等得不到根本改善,又引发“民工荒”,造成恶性循环。全市的劳务主管部门和中介机构不能盲目组织民工回流,而要与用工企业直接商定用工数量、条件后再组织输出。特别在2005年春节后,要引导农民工不要盲目回流,而要组织他们有序流动。
2.构建输出网络,提高组织程度。全市各级劳动主管部门、劳务中介机构、培训基地和市、县(区)政府各驻劳务输入地办事处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多渠道、多层次与劳务输入地的劳动主管部门、劳务中介机构、用工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重点构建巴中劳务中介机构、培训基地与用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合作双方对劳务供需双方在工资、劳动条件、供需数量、供需劳动力水平的信息及时交流,实现全市劳务输出实现有组织、成规模、稳定有序地输出。
3.改革教育培训,实现“三个面向”。在合理利用全市现有职业教育、技术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好“劳务开发双百工程”,完成三年培训100万名农民工数量指标的同时,要改革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实现“三个面向”:一要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内容,特别是短期培训的针对性必须要强。各培训机构在与用工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后,短期培训应以“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为主。短期培训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抓好本地老师授课、本地学习、本地实习的同时,条件允许情况下要采取用工企业技术工人授课、用工企业学习、用工企业实习等多种形式,使受训人员培
训结束时就是熟练工。二要面向未来。目前,在继续抓好建筑、服装制造、制鞋、玩具制造等劳动力密集性产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同时,要着眼于产业结构升级后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在中长期培训中要重点抓好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等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以适应未来人才的需求。三要面向世界。巴中的劳务迟早要走出国门,也只有走出国门才能拓展发展空间。各教育培训机构和从业人员必须有世界眼光,随时为国际劳务合作做好准备,并力求有大的突破。
4.改变区位条件,拓展本地就业。截止目前,巴中相对较差的区位条件,特别是交通状况,是导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许多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从长远看,“民工荒”后,劳务输入地务工条件逐步改善,巴中的区位条件却位能根本改变,巴中的部分农民将成为劳务输入地的市民,所以,越来越差的区位条件是遏制劳务产业萎缩、吸引外出人才回乡创业的主要制约因素。三至五年内,巴中的区位条件,特别是交通条件必须有实质性的改变,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为外来投资者、回乡创业者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安心在本地就业,或到外地务工而居住在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