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英成语俗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5篇

时间:2019-05-13 06:3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中英成语俗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中英成语俗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

第一篇:论中英成语俗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

论中英成语俗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

1,动物世界是一个与我们人类世界紧密联系的另外一个生物界。从远古时代人类与动物的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的了解了动物的许多特性。而且人类常常喜欢把动物的特性和人类的一些特性联系起来,这样动物就逐渐进入了人类的语言,使人类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人类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对同样一种动物的联想可能有所不同。也正是这个原因动物的意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的特色,动物的联想意义可能来源于它本国的历史、寓言、传说或者典故。此外,许多民族有他们自己所崇拜的动物,这种动物大多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因此也有着特殊的含义。

习语就是固定的习惯用语,包括了许多的形式,比如说:固定的短语,谚语,俗语,固定的口语用语,典故以及俚语等等。它是语言在长期的使用中浓缩出来的具有简洁的形式,深刻的意义和生动意象的固定的短语。中国的习语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生动的意象和哲学的含义。在翻译这类习语时就必须处理两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不同。

习语翻译的质量会大大地影响文化交流的程度。习语翻译的关键是确保源语言的信息的传达和原习语的文化信息的有效性。本文将研究动物习语的翻译策略,动物习语占英汉习语中很大的一部分,是一种文化的精华,代表着动物文化和习语文化两种身份。本文的研究中的汉语习语仅限于汉语中的“成语”。,2,在过去的研究中有许多关于动物词语,动物意象和动物文化的研究(刘俊, 2002;龙元祥,李芦生, 2006;)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在许多方面由于文化的相同性和不同性导致了动物词语的共性和不同。在关于习语的翻译中有两类典型的习语被研究过,一种是关于数字的习语(陈琳霞1999),还有一种是关于夸张的习语(裴利民2003),这两种习语都是一些典型的习语。在最近的研究中,研究的重点还有关于动物短语中的动物的联想意义和习语中的动物意象以及习语的文化(高丽新,许葵,2002;丹金2006;张爱文张爱琳2005)。它们中的大多数研究推荐出了一些关于动物词语的翻译的策略。

目前,关于动物的习语的研究很少。虽然动物的词语和动物的习语经常一起被提及,虽然有些动物词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文化,但是动物习语在文化中通常比动物词语的内涵更加广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选择了动物习语作为研究的中心。

3,总的来说,英汉的动物习语差异来源于三个方面:日常生活习惯、文学作品、和宗教信仰。本文将根据动物习语的三个来源来进行分类,展示了英汉动物习语的差异。本文选择研究的动物是从汉语的动物成语中所引用的频率最多的几种动物,比如说汉语成语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动物是“马”,大约在汉语中有50多个含有“马”的成语,紧随其后的是“虎”,接下来的动物分别是“狗”、“龙”、“鱼”、“鸡”、“牛”、“狼”和“鼠”。下面是对一些动物习语所代表的文化及其翻译策略的解释。

(一)马

1.汉语成语中的“马”。马是一种活力的象征。在中国的神话中,有许多关于“马”的故事,飞马可以日行千里,天马可以升空,龙马不但会飞而且还会在水中游。这些传说都是下列成语的来源象“天马行空”、“龙马精神”。“龙马精神”指的就是中华民族所倡导的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马是一种高大强健的形象,象征着健康和活力。有着优雅的举止并且忠实于主人,是人类的好朋友。特别是在过去,马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的,战场上它载着士兵为国家冲锋陷阵。这个传统就是这些含有“马”的成语的来源,象“厉兵秣马”,“人仰马翻”,“单枪匹马”,“金戈铁马”,“马革裹尸”,“马失前蹄”,“马首是瞻”,“人困马乏”,“马革裹尸”,“走马换将”等等

许多的绘画作品中还有马的形象,都含有吉祥的意义。中国的成语中就有“一马当先”,“马到成功”等等。中国的文学作品的宝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和散文。其中“塞翁失马”,“老骥伏枥”,“万马齐喑”,“老马识途”,“飞黄腾达”,“白马过隙”,“盲人摸马”,“盘马弯弓”等成语就是来源于古代的诗歌和散文中。

像英语成语一样,很多汉语成语中也有很多来自马自身的特性,像“高头大马”、“马齿徒增”等等。

2.英语习语中的马。在英语中还有“马”的习语的数量在所有动物习语中占第二位仅次于“狗”。

在这些习语的来源之一是赛马比赛———西方国家很受欢迎的一项户外运动。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英语中有很多的关于马的短语,像:“hold one’s horse”,“horses for course”,“back the wrong horse”,“dark horse”,“a willing horse”等等。关于马的英语习语的第二个来源是战争。在中世纪骑士们通常都骑着高头骏马,而且所骑的马越高,在战场上越有优势。由此得来的英语习语有“high horse”.第三种来源仍然是马这种动物本身的特点,马从两岁开始长牙齿,所以不管卖马的人如何精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看马的牙齿来估计马的年龄。这就是习语“straight from thehorse’s mouth”的来源。这个习语最早是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的,而且到了20世纪以后就变成了一个日常习语。同样还有一个习语也来源于此“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英语习语还有一个来源是希腊神话。比如“Trojanhorse”就来自一个世界闻名的神话。

(二)虎

1.中国成语中的虎。在古代虎被认为是所有动物之王,而且也是勇敢和凶猛的象征。基于这个方面,虎常常是勇敢的士兵的象征。汉语成语中有“猛虎下山”,“如虎添翼”,“虎踞龙盘”,等等。

关于虎的成语的第二个来源是虎的体形和残忍的特性,“虎背熊腰”、“狐假虎威”,“谈虎色变”,“虎视眈眈”,“放虎归山”,“纸老虎”,“虎胆雄威”等等。

2.英语习语中的虎。英语习语中“fight like a tiger”的来源就是虎的自身的特性。然而在英语中狮子常常有类似于汉语中的虎的相似的意义,比如英语习语:“bold as a lion”,“majestic as a lion”.(三)狗 1.汉语成语中的狗。在中国文化中,狗常常被看作是人类的好朋友,然而汉语成语中的关于狗的成语几乎都含有贬义。比如:“丧家之犬”,“狗苟蝇营”,“狗急跳墙”,“狗血喷头”,“狗尾续貂”,“狗嘴吐不出象牙”,“狗仗人势”,“偷鸡摸狗”,“挂羊头卖狗肉”,和“鸡零狗碎”等等。来自狗自身的特点的成语有“犬牙交错”,指情况的复杂。还有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狗皮膏药”,它指的是过去的江湖郎中常把油涂在一块狗皮上来欺骗人们赚钱最后一种关于狗的成语的来源就是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比如:“兔死狗烹”,“愚犬吠日”,“桀犬吠尧”,“白衣苍狗”等等。2.英语习语中的狗。在西方,狗也属于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开始饲养的第一批动物之一,它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和保护者。所以含有狗的习语常常含有褒义。比如:“a luckydog”,“every dog has its day”,“love me, love my dog”等等。在圣经中“…give not that which is holy unto the dogs, nei-ther 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Beware of dog, beware of evilworkers”,“…a lime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狗在中世纪也指代社会中的无用的东西,如“old dogs can not play the newtricks”关于狗的成语的来源还有迷信,天气,动物的特点,战争,习俗,还有外国的文化等等。下面是些例子,比如“Hair ofthe dog”就是来源于迷信。过去人们认为被疯狗咬过的人可以用狗的毛发或者是毛发的灰来治。习语“dog days”可以追述到古罗马,在那个时候,七月和八月由于天狼星(Dog Star)的影响天气特别的热。“Dog in the manger”指的是狗呆在食槽那里,却不吃食。当其他的动物马或者牛过来抢食时,它朝他们大叫,或者威胁它们,不让它们吃。很明显并不是所有和狗相关的英语成语都是褒义的,比如象“dog eat dog”,“a dead dog”,“a dirty dog”,“a dog in themanger”等等。以上分析的三种动物是汉语成语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三种。其中狗和马也是英语动物习语中出现频率居前两位的动物。

四、动物习语的翻译策略

动物文化的内涵是民族文化的产物之一。在翻译动物习语时,翻译者要一方面考虑到动物的形象,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两种文化。根据动物习语各自的特点,下面给出了几种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在英汉文化中含有相似的意义,相同的动物的习语———直译因为生活经历,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相同,世界上生活的人们对一些动物习语有相同的联想意义。有些动物习语在另一种文化中甚至可以找到相应的动物习语。例如:“kill two birds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donkey’syears”(驴年马月);“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对牛弹琴(playing the flute to a water buffalo);热锅上的蚂蚁(asfrantic as an ant on a hot pan);嫁鸡随鸡,嫁狗随狗(marry scock and follow the cock, marry a dog and follow the dog)等等。(二)在英汉文化中含有相似的意义,但采用不同的动物的习语,———改变动物的形象;意译

习语中的形象通常决定了习语的内涵。因为文化的不同,英语和汉语有时会采取不同的动物形象来表达相似的意义。

比如:“get goose pimples”(鸡皮疙瘩),“kill the goose thatlays the golden eggs”(杀鸡取卵),“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对牛弹琴),“like a cat on the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blacksheep”(害群之马),“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r”(风马牛不相及),“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birds of a feather”(一丘之貉),“neither fish nor fowl”(非驴非马),“lock the stable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亡羊补牢),等等。还有一些例子比如:狐假虎威(like a donkey in a lion’shide);一丘之貉(all writers birds of a feather)(三)英汉文化中由于动物的联想意义不同,采用不同的动物的习语———放弃动物形象;意译

英汉两种文化必然有差别,所以,在有些情况下动物习语不能用原来的动物形象来翻译。这属于文化的缺省。所以这种情况通常用来,在具体的语境中意译。例如:鸦雀无声(be hushed and still);虎视眈眈(be jealous);守株待兔(standing by with folded arms and waiting for gains without pains);金蟾脱壳(avoid suspicion by throwing them off the secret.)。(四)文化缺省和补偿翻译

在中英两种文化中有些动物习语是来源于散文和诗歌,以及历史事件,传统习俗和文化,所以在目标语言中找不到相对应的形象。以下是些例子:“万马齐喑”,“老马识途”,“螳臂当车”,“青梅竹马”,“劳燕分飞”,“杳如黄鹤”,“白驹过隙”,“老骥伏枥”,“狐假虎威”,“白衣苍狗”,“目无全牛”,“沉鱼落燕”,“羊质虎皮”,“缘木求鱼”,“车水马龙”,“对牛弹琴”,“呆若木鸡”,“龙马精神”,“黔驴之技”,“临渊羡鱼”,“塞翁失马”,“风声鹤唳”,“倚马千言”,“木牛流马”,“鲁鱼亥豕”,“独占鳌头”,“狼烟四起”,“画龙点睛”,和“龙生九子”.这些动物习语经常根据上下文来进行意译,如果直译的话,通常要加上注解。

五、结语

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习语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来文化的异同所激起的动物习语的联想意义的异同。所以,翻译者在翻译动物习语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具体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更好的传递文化的作用。

第二篇: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

中英两国史料教学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史料教学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历史教师的重视。英国是最早提出史料教学的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英国的历史教育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正是史料教学,使英国的历史教育摆脱了当时的“历史课的危机”,走向成功。在英国中学的历史教育中,史料教学已经成为主流。本文从中英两国的史料教学相关的课程标准和实践情况着手,探讨两国在史料教学中的异同点以及对我国史料教学的启示,以期对我国史料教学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学历史;史料教学;中英;启示

一、史料和史料教学

梁启超谓:“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历史教学和编撰历史教科书的的必要条件。所谓史料教学,即注重史料的选择、甄别、分析、判断与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探讨历史问题,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史料的运用之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受到广泛的重视,主要在于它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读史兴趣,增加历史的可读性和可信性,更能通过史料教学,使学生学会全面、客观的观察历史,辩证、发展的分析历史。促进其历史思维能力、探究精神以及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

自90年代初,史料教学在我国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已经有大量学者出版过史料教学的著作或发表过相关论文,涉及面包括介绍史料教学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功能,史料教学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史料教学有效性等各个方面。然而关于史料教学在发达国家和我国运用情况的比较方面的文章并不多见。李稚勇教授先后于2010年和2012年发表了《论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①、《中美英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②两篇文章,就英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史料教学方法和特点做了介绍和比较,但仅在宏观层面进行对比,并未提到具体的可借鉴之处;陈新民在2000年左右发表过两篇介绍英国史料教学经验及启示的文章③,然而据今已是十年之久,对实际教学中的参考价值有限。

二、“做历史学家”的英国史料教学

1970年前后,英国出现了历史科的危机。据一项调查显示,英国历史科教育表现堪忧。被调查的近万名学生多半感到历史科没有什么重要性,而且是非常无趣的一科。学生对历史科的典型印象是:“他们(教师)就是不断地教下去,把类似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我们就是把历史问题的答案记下来,没有讨论,就是去找那些答案,上课就是抄笔记。”针对这种情况,英国的“学校委员会历史课计划13-16”提出“新历史科”理念并推广相应的教材。“新历史科”即是将

史料证据引入课堂,让学生接触史料、判别史料、重建历史,通过开展“做历史学家”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历史学的方法逻辑并构建历史知识。新历史科主张课程设计要让学生乐于从史料中进行探究,教材开发应强调运用史料证据。在此之前,史料在历史教学中也有运用,但是仅作为一种引证用来激发学生兴趣或者证明教材观点。而目前在我过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史料正是起到这种作用。

英国于1991年颁布了该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标准确立后在维持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又进行过数次修订。该历史课程标准都坚持以成就目标体系而不是课程内容体系为基本构架,成就目标体系不断变革、日趋完善,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目标系统。该体系包括核心概念和关键进程两大类,核心概念为学习历史打下基础,而关键进程是历史学习的基础过程,其中包含着基本技能的学习。学生必须经历这些过程,并学会这些技能。下文为关键进程的要求:

1、历史探究

包括对不同类型的历史问题和议题进行探究。学生应设计和提炼出自己的问题进行学术研究,提出自己的假设,选择并用证据来形成、证明自己的结论。批判性的思考历史问题和历史争议。

2、证据的使用

有关“过去”的知识是建立在以史料为证据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应该甄别、选择并使用史料(包括文本史料、视觉史料、口述史料、遗址等)。通过对史料的出处、用途和语言文字的研究来评估他的价值和可靠性;评价史料的使用,以便形成合理的结论。

3、历史的交流

学生在会议、选择、分类和组织历史信息,正确使用历史术语,语言文字,并采用良好的叙述结构来对过去进行解释和描绘时,他们的听、说、写的技能就会得到发展。

--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第三阶段成就目标体系(11—14岁),2008年 其中,“关键进程”中“证据的使用”,明确提出所有的历史知识的建立在史料的基础知识的。也就是说,离开了史料,就不存在历史知识。而“历史探究中”也要求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批判思考。这些学习活动都必须依赖史料的学习和运用。为了迎合“新历史科”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英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也出现了新变化。21世纪初剑桥大学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包含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史料,有文字史料、图片资料、历史地图和统计表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个领域,史料部分几乎占据全书的一半版画。同时期牛津大学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也有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包括历史照片、历史图画、历史地图等,也几乎占据了全书的一半版面。这样的教科书,为史料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教材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英国教师运用史料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从低年级开始,历史教师就非常注重学生历史证据意识的培养,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活动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历史,意识到周围就存在有历史的证据。例如:在英国,15岁的学生就能够用背景知识和考古证据来制作一个定居部落的模型、或者运用

它的建筑知识来解释一个教堂的修建和扩建的年代。在中学历史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鉴别和阐释相关的史料证据;联系不同的证据并认识到它们之间可能有的矛盾;识别史料中所含的意义可能是什么,以及能否充分支持一个结论;评估证据的可信性,如是否带有偏见;根据资料作出判断或提出“说法”;联系相关的史料证据以推证所提出的判断和“说法”等等。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撰写成小论文。为了使学生获得这些处理证据的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大致有:

1.展现叙述与证据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提问形式是:“在这段资料中可以得到什么祥的证据来说明(某个问题)”。

2.鼓励学生去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只是去重复或摘要史料的内容。

3.时常要求学生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作比较。

4.明确针对相互冲突的证据进行讨论。

5.对同一事件之不同的历史论述加以比较。

6.选出一个主题,给予学生多段来源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整理,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推演。找出自己的结论。

7.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中带来的问题,并用他自己的方式处理。

--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④

可见,在史料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做出对历史问题的判断和解释。学生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还需要掌握一些评价证据,以及如何把证据放臵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进行检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像史学家运用史料的一些重要观念和思想,这对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是很有帮助的。

三、“史论结合”的中国史料教学

我国也有重视史料教学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以变革历史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包括教学手段)为主的教育改革,在其中就出现了史料教学的方式方法。进入21世纪,随着历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开展,史料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了解和运用。例如,2004年夏,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在黄山举办全国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竞赛,一位教师执教了一节关于辛亥革命的课,课堂上这位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给学生大量史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给在场的学生与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在历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大环境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看,历史新课程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许多优秀课例,无不强烈地体现着史料教学的特色。换句话说,要上一节既体现历史新课程的理念,又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有特色的历史课,如果不在史料选取、史料运用和史料分析解读上下些功夫,恐怕就难以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史料教学已成为我国历史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

在《2011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

部分都强调了史料的重要性。

3.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

4.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知识与能力

3.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4.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回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

--过程与方法

鉴于此,新版历史教科书尤其重视对史料的直接引用和应用,而不再把他们作为教学内容中可有可无的附属物或者补充性论证材料,而是把史料作为历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材料加以运用。同英国一样,我国教科书中史料的类型非常广泛,包括文献与文字资料、实物、图片、照片、纪录片、建筑物与历史遗迹等,其中既有第一手史料,也包含加工过的材料。教科书中引用的史料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教师只需引导学生从史料本身的演习中去挖掘有效的历史信息,以此来建构学生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很明显,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史料的应用和学生的分析、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史料教学已经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课前提示一直到教学评价。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也使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

1、观看历史相关影片。

2、利用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教学。

3、引入典型史料,设疑并形成学习诱因。

4、设臵独立的学习项目,在理解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史料的价值。

5、从史料探究中形成一定的唯物史观和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具体步骤是:师生首先确定探究问题—形成假设—师生共同收集史料—分析和解释信息资料来严重假设或者形成解释—学生互相交流和验证其解释—得出结论。

四、中英史料教学对比及启示

英国作为最早发起史料教学的国家,在相关的理论和具体实践中都已发展的十分成熟。我国在引进该教学方法时也充分学习了英国及其他国家的成功之处。二者有很多共同点,归纳如下:

1、两国的中学史料教学都有着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进,史料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点从国家课程标准的设臵,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都能体现出来。史料教学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大趋势。英国的史料教学始于20世纪初,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历史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史料教学,进入

21世纪随着课改的深入,史料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运用。

2、中英两国的中学史料教学都有着自身的历史观与教育观,都承载着各自的公民价值观教育的任务。

3、史料教学形式内容的丰富多样。在具体的实践中,都重视由浅而深的教学、开展的历史课外活动、小论文的撰写、引入教学评价等等。

4、都承载着在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创新思维能力的重任。

两国的史料教学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历史观和教育观的差异。英国中学贯彻西方史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如近代的兰克学派、现代的年鉴学派和批判的历史哲学派等。而我国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英国从本国社会的价值体系出发,强调史料教学与公民价值观、道德教育紧密结合。我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强调史料教学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强调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多元文化等的价值观教育。

2、史料资源利用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英国中学往往具有完善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提供准确而丰富的史料资源。而我国中学教学中的史料一般来源于教材,而教师自己准备的史料却又在准确性方面有待商榷。

3、实践中的差异。经过在课程标准中两国都非常重视史料教学,然而落实到教材上,英国教材中史料教学的比重远多于我国教材。英国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史料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我国,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加之教师素养参差不齐,在教学中史料的利用情况也有较大差距。另外,因为“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史料教学往往流于表面,出现了“授人以鱼”的不良做法,这是需要警醒并加以改进的。

4、在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方面,英国教学中教师会有意识的将学术界有争议的议题带入课堂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并撰写成小论文。而我国教学中,教师会多会有意识的选择史料,以期所有同学达成一致见解,大大削弱了史料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功能。

通过对两国史料教学情况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关于教学改革的启示:

1、课程资源方面,要结合国外史料教学的优秀经验,相应地增加史料在教材中的比重,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大量的史料,对历史的来源形成比较客观的认识;在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开发史料教学的图书资源,加大对建设图书馆的投资并完善历史网络课程资源,为教学的开展提供课程的保障。历史学科门户网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官方也应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应加大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对学生的开放度,让学生比较直按地按触历史,感知历史,从小能够对历史形成比较直观的认识;

2、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传授学生一些分析和探究史料的方法。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侧重于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没有把历史认识的方法看作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分析史料的方法,例如:鉴定真伪、判断史料是否有用、比较不同来源的史料、判断史料中的矛盾和偏见成分等等。史料教学的目的在于师生用探究的方式运用史料,让学生懂得如何鉴别和阐释相关的证据;鼓励学生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中的问题,并用自己的方式处理史料等,从而认识历史的本质,理解历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教师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扩展相应的学科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切实做好史料教学的实践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

4、切实改变目前单一的评价模式,给史料教学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因为中考和高考中已引入史料分析类型的题目,部分地区出现了极端的“题海战术”的做法,大量的史料非但没有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出批判和独立思考能力,反而加重了学业负担。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高考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史料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之功效。注释:

①李稚勇:《论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②李稚勇:《中英美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 2期。

③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学科教育》2001年第08期;《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④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龙腾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2001年。

参考文献:

[1] 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姚锦祥:《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 李稚勇:《论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

[4] 李稚勇:《中英美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 2期。

[5]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学科教育》2001年第08期。

[6]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

[7] 朱煜:《论史料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1期。

[8] 尚伦岳:《新课改中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意义》,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9] 孙亮:《澳大利亚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10] 李红梅《试论史料的历史教学应用》,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11] 宋玮《中美中学史料教学的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2] C.Counsel.“Teaching History”,History Today,NOV.1999。

[13] 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版。

第三篇:英汉语言中颜色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

英汉语言中颜色词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摘要:颜色词是人类语言中主要的感官词之一,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独特的语言功能和深广的文化象征意义,反映着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思和文化传统。其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申、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这种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颜色词;语言文化;象征意义;文化差异

Abstract: Color words belong to the main sensory words of human language, and they are the indispensable part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a nation.Their unique language function and broad cultural symbolic meaning reflect special color meaning and cultural tradition color words in different nations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some of which, after being extended and converted, have become reverence and taboo words of colors.This difference is caused by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s well as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different nations, and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history, therefore it is a permanent cultural phenomenon.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words.Key words: color words;language and culture;symbolic meaning;cultural differences 一 颜色词

颜色词是重要的修辞手段之一,被赋予很强的喻意,用于描写抽象的事物和人物性格,生活特征,心理活动情绪等,使表达增添了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如:汉语中的白脸奸臣,戴绿帽,黄色书刊,红眼病,等。英语中的blue jokes,blue talk,,yellow streak,green-eyed,,red with anger等。这种颜色词的不同象征意义,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政治文化价值观与颜色词之间的特殊关联,反映了不同社会的政治取向,也是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识和文化传统的体现。二 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由于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等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在心理上所引发的象征意义、联想意义、蕴涵寓意却不尽相同,由此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色彩文化内涵。这里,我将以“红,黄,绿,蓝”这几种颜色词的象征意义进行比较。

1.红色 红色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在汉语中,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如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而“开门红”中的“红”则是代表好运,表示一开始就进展顺利,取得好成绩。而在西方日历上往往用红色标明节日,而用黑色代表普通日子。比如我们经常说的 red-letter day 就是指开心快乐的日子或者值得纪念的日子。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也具有一定的贬义之意,并且具有相当强烈的语气。比如红色代表对于“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 残杀和暴力统治,a red battle 血战,red revenge血腥复仇;同时它也象征危机,如:red alert 空袭报警,比如在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颜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异同:汉语说红糖,英语说 brown sugar;汉语说红茶,英语说 black tea,学生如果没掌握一定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就容易错译。

2.黄色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如旧时人们把宜于办大事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同时它更代表了一种地位及威严。然而在英语中黄色 yellow 却带有不好的象征意义,它除了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如 yellow press 黄色报刊,yellow journalism 黄色办报作风)外,还表示胆怯、卑鄙,如我们将卑鄙的人叫做:yellow dog,而yellow-livered 则是代表胆小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汉语中“黄”字也常出现在一些贬义词中,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音乐”等。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若直接翻译可能会造成语言不通或者不理解,甚至闹出笑话。比如这里的“黄色”在英语中的意义是 pornographic(色情的),trashy(无聊的、低级的),vulgar(庸俗的,下流的)等。3.绿色 西方文化中的绿色象征意义跟青绿的草木颜色有很大的联系,是植物的生命色。然而在英语中,绿色却常被用来表示嫉妒。如:green with envy,green-eyed 或者 green-eyed monster。可是对于嫉妒的描述在汉语中我们却常用绿色的对应色—红色来表示,比如“眼红”,若直译为英文便是“red-eyed”,这与我们上面提到的“green-eyed”就截然相反了。同时在英语中也常常用绿色表示缺乏经验、缺乏训练或者知识浅薄等意思。如:a green hand 生手,as green as grass 幼稚。而在汉语和英语相似的是绿色代表青春活力、精力充沛。如:a green old age 指老当益壮的人,to remain green forever 指永葆青春活力。绿色也常和植物、蔬菜水果和园艺联系在一起。greenhouse 是温室,a green grocer 指零售新鲜水果蔬菜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绿色有两重性,它除了表示义侠外,还表示野恶。义狭是正义的,如人们泛指聚集山林、劫富济贫的人为“绿林好汉”,绿色还象征低贱,如汉朝时的仆役着绿帻,元朝以后凡娼妓都得着绿头巾,以示地位低下,因妻子有外遇而使丈夫脸上无光,低人一等,叫给丈夫戴“绿帽子”。

4.蓝色 蓝色在中国文化中几乎不存在什么象征意义,相对而言,它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就有不少。蓝色在英语中常与社会地位和贵族身份有关,它能象征高贵、深沉、高远、严厉等,如词语:blue blood 代表名门望族,blue laws 严格的法规,而 blue ribbon 是最高荣誉的标志,指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等。在英语中,蓝色常与不好的心情有关。In a blue mood 和 have the blues 都是指难过,沮丧和抑郁的情绪它又象征忧郁、沮丧,a blue fit 表示不满、震惊或气愤。在美国,blue book 不是指蓝皮的书,而是载有显赫人物,尤其是政府官员名字的书。说蓝色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的意义非常多。三 英汉文化中相同颜色词其象征意义不同的原因

1文化背景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的封建统治、封建迷信及其原始、落后的科学、教育状况而形成的,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相当强烈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而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象征则更多地得益于西方民族开放性及科学、教育的普及程度,其象征意义少了神秘,多了些理性。2民族心理不同 因为颜色词有很强的直觉的功能,它不仅可以增加人们的视觉体验,也刺激人们的情绪和心理感受。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心理感受相同的颜色在不同民族所表达的象征意义也不同。例如,在英国和美国,白色是他们最喜欢的颜色,因为象征着纯洁和幸运,而其相应的单词“white”在汉语中更多象征着死亡。3 生活环境不同 生活环境的差异往往反映在表示颜色的对象不同。例如,在汉语中,“米色”和“蜜色”表示浅黄色,而在英语中用 cream奶油或 butter 黄油表示“黄”。这些差异产生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有关。4 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注重直觉和形象比较的直觉思维,而西方人注重自然、科学和准确。如,在“红光满面”,“红”意味着健康。而在英语中glow with health 红光满面。.5 价值观不同 在中国人们既注重内在价值也注重外部形式。而在英国,人们注重实用性和价值。例如,品牌为“white elephant(白象)”的产品在中国很畅销,但是这些商品被运输到说英语的国家的时候,没有人显示任何感兴趣,因为他们认为“white elephant 白象”是昂贵的和无用的东西。四 结语

颜色词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虽说数量有限,但却反应了中西方的不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从以上四种颜色词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其象征意义有相似,也有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并把握颜色词的基本意义和微妙的象征意义,这将对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及翻译工作有重大意义。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252-253.[3]林承璋.英语词汇学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4]张韵斐.周锡卿.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张丽.谈英语文化语用教学及颜色词的中西差异[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第四篇:成语、俗语中的处世智慧

第九课时:成语、俗语中的处世智慧

学习目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成语俗语中领会为人处世智慧,为自己的成才和成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自身的生活智慧增添光彩。领悟成语俗语中的哲学,加深对哲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文化品味,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故事、活动等形式,感到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懂得一些哲学道理,可以让学习更得法,生活更有趣。

学习建议:体会成语典故和俗语中的精神内涵;领悟其中的人生道理;联系社会生活理解并主动践行所蕴含的生活智慧。加深对《生活与哲学》知识的理解,增强运用能力。学习内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中华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成语、俗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承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俗语都有一份期待。其中包涵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探索、对人生的领悟,有着深刻的生活智慧。

一、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事物的特殊性,使主观符合客观。

1、【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比喻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其严重的结果。

东汉的霍谞,从小就很有胆识。他十五岁时,他舅舅宋光由于秉公执法,得罪了一些权贵,被他们诬告篡改诏书,关进了监狱。霍谞知道舅舅为人正直,不可能干这种事,就给大将军梁商写信,为舅舅辩白。信中说: “宋光身为州郡的长官,一向奉公守法,以便更好地为朝廷效力。他怎么会冒着死罪去篡改诏书呢? 这不就是人为了充饥去吃附子(一种草药,有剧毒),为了解渴去饮鸩(“鸩”的羽毛泡过的毒酒)一样吗?如果这样的话,还没有进入肠胃,到了咽喉处就已经断气了。他怎么可能这样做呢?”

梁商读了信,觉得说得有道理,把信拿给皇上看。不久,宋光被无罪释放。

“饮鸩止渴”(《后汉书•霍諝传》 〖生活感悟〗

职业生涯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自己想要什么?大多数人大概没想过这个问题,唯一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要一份不错的薪水,我知道所有人对于薪水的渴望,可是,你想每隔几年重来一次找工作的过程么?你想每年都在这种对于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过么?不想的话,就好好想清楚。饮鸩止渴,不能因为口渴就拼命喝毒药。越是焦急,越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越饥不择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败,你的经历越来越差,下一份工作的人看着你的简历就皱眉头。于是你越喝越渴,越渴越喝,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只能哀叹世事不公或者生不逢时,只能到天涯上来发泄一把,在失败者的共鸣当中寻求一点心理平衡罢了。大多数人都有生存压力,我也是,有生存压力就会有很多焦虑,积极的人会从焦虑中得到动力,而消极的人则会因为焦虑而迷失方向。所有人都必须在压力下做出选择,这就是世道,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

2、【按图索骥】按图索骥的故事:秦国有个人叫孙阳,他一眼就能认出好马和坏马,人们把他叫“伯乐”。伯乐把自己认马的本领都写到叫《相马经》的书里,画上了各种马的图。伯乐的儿子很笨,却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那么厉害。伯乐的儿子把《相马经》背得很熟,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一天,伯乐的儿子在路边看见了一只癞蛤蟆。他想起书上说额头隆起、眼睛明亮、有四个大蹄子的就是好马。“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么?”他想。他非常高兴,把癞蛤蟆抓回了家,对伯乐说:“快看,我找到了一匹好马!”伯乐哭笑不得,只好说:“你抓的马太爱跳了,不好骑啊!”

按图索骥的寓意: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力学习,虚心继承,但是,一定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生活感悟〗

启发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虚心学习。

联系生活:就像小蝌蚪找妈妈一样。也像小马过河。

篮球是什么?圆的,会跳的。然后呢?你还能如何表达,让人找准篮球,而不会找成足球?

每个人表达的问题,都是以自己的角度来表达,但是不会很全面的表达。不吃辣的人你问他辣椒好吃么?人会告诉你不好吃,吃了受不了。那你还敢吃么?所以,在生活中,要多思考,全方位的去分析,了解,而不是像瞎子摸象一样。摸了腿就觉得是柱子,摸了耳朵觉得是扇子。

3、【扬汤止沸】东汉末年,刘廙因哥哥刘望之被荆州刺史刘表所杀就去投奔曹操,他的弟弟刘伟是行刺曹操的案犯魏讽的同党,按律刘廙也应处死,可曹操爱惜人才并没有杀他。刘廙给曹操写一封信,感谢曹操扬汤止沸救命之恩,让他枯木生花。

【典故】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扬汤止沸,使不焦烂。《三国志·魏书·刘廙传》

【释义】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异曲同工之妙】

抱薪救火;知彼知已,百战不殆;郑人买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闭门造车 ;好高骛远;画蛇添足;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张冠李戴”、“良莠不分”;“不分皂白”的错误在于抹杀了事物的特点,没有看到事物包含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生活感悟〗

1、反腐败。光靠惩罚只能是扬汤止沸,不能釜底抽薪。

2、治理河流污染。一方面,向一些环境影响未达标的生产企业收取“排污费”——既然交了“排污费”,那么向河流排放污水就从偷偷摸摸转向公开化,因为理直了、气壮了嘛。

3、“扫黄打非”。一方面向“黄非”从业人员收取一定的费用——既然跟人家收费了,那就是默许了人家是合法的还“扫”什么“打”什么。一方面我们抱怨人们的道德滑坡,谴责老人跌到没人扶、2岁女童被车碾压4次而无人施救,而对冷漠的围观者竟无任何处罚性的措施——哪怕是调查了解并曝光其姓名,最起码让他们良心上不安。我常常在想,如果关闭国内所有的烟草生产企业且禁止任何香烟的进口,那么无需再做任何关于禁烟的无效劳动,人们就已经“不禁而禁”了。如果在司法实践中,对行贿者施以较受贿者更加严酷的刑罚,使得行贿的行为成了“拿棒槌换针”,那么哪个弱智还会铤而走险去腐蚀我们可爱的“父母官”呢,“扬汤止沸”,力出了,汗流了,但结果差强人意。“釜底抽薪”不劳民,也不伤财,但结果令人满意。“扬汤止沸”只能治标——令人遗憾的是在很多时候连“标”也治不了,要想治本,还得 “釜底抽薪”。

二、尊重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结合。

1、【庖丁解牛】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讲一个故事: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术十分娴熟,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而且很有节奏。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夸他技术高超。厨师说他解牛已经19年了,对牛的结构完全了解。

【典故】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释义】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生活感悟〗

都说人生复杂,于是市面上有很多指导如何科学、艺术地生活的著作,但实际上被指导者看了以后,仍然还是觉得复杂,因为生活的个案实在变化太多了。

也有人觉得人生本来简单,认为人生复杂是想出来的,只要自己不复杂,思想中就没有那么多的负担;只要自己不复杂,旁人一般也是不屑于和简单的人去角力的。但这几乎很快地被证明为是一种幻想,因为当前的社会本身就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了。

想到庖丁解牛。牛无疑也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机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机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机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异曲同工之妙】

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目无全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2、【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成语故事】1125年,金兵在灭了辽国后,大举南侵,渡过黄河扑向宋都汴京,岳飞奉命率军迎敌。由于岳飞机智善战,多次挫败金兵,副元帅宗泽送他一幅古阵图。岳飞婉转地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出处】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对宗泽说 【释义】存乎:在于。意思是摆好阵势以后出战,这是打仗的常规,但运用的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指高超的指挥作战的艺术。【异曲同工之妙】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说的是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人在客观规律、客观条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客观规律为指导,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有利条件,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审时度势】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刘欲华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生活感悟〗

谓兵法运用得巧妙,全在于善于思考。《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毛泽东 《论持久战》八七:“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亦作“ 运用之妙,在於一心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且不要管他,„运用之妙,在於一心。

人在社会,时时会碰到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情况,需要我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时势作充分而准确的分析,灵活应对。

三、整体与部份的关系

1、【高屋建瓴】

[释义]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语出]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近义] 居高临下

[例句] 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雄浑奔放。(《郭沫若剧作全集编后记》)[成语故事]

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居功自傲,有点飘飘然起来。平定齐地后,他写信给刘邦,要求把自己封为“假(代理)齐王”。刘邦得知后,非常恼怒,骂韩信是白日做梦!他的属下张良看完信,劝道:“目前,我方不利,楚军尚强,韩信又掌握着很大一部分兵权,大王不如顺水推舟,答应他的要求。”刘邦心领神会,派张良为特使,带了王印,去封韩信为齐王。韩信非常高兴,答应迅速发兵攻打楚霸王。

汉军在垓下设下埋伏,韩信担任三军统帅,并请刘邦守住大营。韩信有勇有谋,楚霸王战败,拔剑自刎。刘邦担心韩信位高权重,就收了他的兵权,夺了齐地,改封他为楚王。

公元前202年,刘邦做了皇帝,即汉高祖。不久,有人告发说,韩信把项羽的大将钟离昧窝藏在家里,看来是想造反。此事传到韩信那里,有人劝道:“大王何不杀了钟离昧,表明心迹,使皇上高兴呐?”韩信说:“钟离昧素来与我有交情。我在楚营时,霸王曾经要杀我,多亏钟离昧救了我。现在他走投无路,我怎忍心杀他?”尽管嘴上这么说,韩信最后还是当面跟钟离昧谈了。钟离昧看透了他的心思,大骂他无情无义,自刎了。

随后,韩信向刘邦献上了钟离昧的人头。刘邦仍怀疑韩信不是真心,并命武士将他绑了起来。大夫田肯知道后,就拜见刘邦,说:“有几件事,值得向陛下祝贺。一是韩信的束手就擒;二是陛下牢牢地控制着三秦(关中),陛下利用这雄险的地势,来控制、驾御诸侯,就如从高高的屋脊上把水从瓶子里倒下去。”田肯又说,“齐地两千多里,七十余城,非常重要,控制着这里,便可以一当十。如此重要的地方,非亲子弟是不能封他做齐王的。”

刘邦听出了田肯婉转地为韩信求情的意思。因为定三秦、平齐地,主要是韩信的功劳。于是,刘邦赦免了韩信,只是将他降为淮阴侯。

【异曲同工之妙】

高瞻远瞩;——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 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团结就是力量;“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段话说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体现,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事物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部分影响整体,要搞好局部,尤其是关键部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一着妙棋,满盘皆活”;

“一失足成千古恨”、“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箭定乾坤”; “成败在此一举”、“细节决定成败”;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生活感悟〗

1、十八大报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全面深刻,是一个顺应时代潮流、反映全党意志、体现人民意愿的好报告,一致表示坚决拥护这个报告。

2、进行高屋建瓴式的战略思考,进而据以进行竞争战略制定和实施。

3、它既高屋建瓴地描述了企业内部网整体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漏洞,又细致地介绍了Windows,UNIX...黑客大曝光的详细情况。〖学生观点交流〗

经过阅读和解释,学生可以就成语俗语本身内容、延伸理解、思考困惑、现代启发等交流各自的体会和观点。

探究思考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做什么事之前,要制定周密的计划。而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就要看是否与实际是否相符合,如何做到使计划与实际相符合,成为行动的指南?

2、一棵树可以为我们庶阳避雨,一片森林可以调节气候、优化环境,我们怎么正确处理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更好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呢?

时事链接

第五篇:成语俗语诗词中的哲学

成语、俗语、名言、诗词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关键词: 哲理选择题集锦

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1、“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2、“按图索骥”的做法属于()

A唯物主义

B本位主义

C经验主义

D教条主义

3、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友人写诗赞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里的“胸有成竹”主要出自于()A画家的创作灵感

B文与可的美术天赋

C诗人的夸张和画家的想象力

D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形成的主观映象

4、“胸有成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D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5、“画饼充饥”包含的哲理是()

(1)意识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2)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3)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4)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A(2)(3)(4)B(3)(4)C(3)D(4)

6、“望梅止渴”说明了()

(1)望梅确实能解渴(2)望梅可暂时起到止渴的作用

(3)空想可以暂时安慰人,但终究不能代替现实(4)曹操的这种作法完全是唯心主义的 A(1)(2)B(1)(2)(3)C(2)(3)D(2)(4)“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

7、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 实践的重要性

8、实际上,“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物质可以代替意识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9、“掩耳盗铃”的错误,在于违背这样的哲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3)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4)意识决定于物质

A(1)(2)(3)(4)B(1)(2)(3)C(1)(3)(4)D(2)(3)(4)

10、“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经验 B发挥主观能动性往往失败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D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因而导致失败 “拔苗助长”却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据此回答

11、“拔苗助长”错误主要在于()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D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12、“拔苗助长”的哲学寓意是()

(1)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2)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3)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主观能动作用是从属的、派生的,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

A(1)(2)(4)B(2)(3)(4)C(1)(2)(3)D(1)(2)(3)(4)

13、“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是因为他()

A尊重规律,能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 B具有创造性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D热爱解牛工作,有利可图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14、这两个成语共同说明了()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觉地认识与利用创造规律 C实践决定认识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15、“智子疑邻”的主要错误在于()

A对墙坏必被盗未能预见 B不及时筑墙,造成其财产损失C凭主观经验办事 D凭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16、“智子疑邻”告诉我们()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客观事物反映结果也不同

17、“审时度势”是说()

A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B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端正主观动机 C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D主观能动性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制约

18、将上题中的观点运用于市场经济中,要取胜必须()

A改造和利用规律 B自觉遵循和运用规律C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D实行对外开放

19、“尽力而为”符合下列哲理()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20、我们之所以要“尽力而为”是()

(1)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的需要(2)认识事物本质与规律的需要(3)运用规律和条件改造世界的需要(4)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需要 A(1)(2)(3)B(1)(3)(4)C(2)(3)(4)D(1)(2)(4)

21、“削足适履”违背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2、“杞人忧天”错在()

A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B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C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23、“人定胜天”思想()

A是正确的,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B是错误的,它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C是不科学的,它片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而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D是正确的,它承认人有主观能动性

24、“事在人为”的观点错在()

A承认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C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D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2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A必须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C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D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26、“锲而不舍”的哲学寓意是()

A做事往往有两种相反的结果出现 B主观能动性决定办事的实际效果

C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27、“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

(1)不正确的,因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唯一的

(2)正确的,因为在认识上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3)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反映不同(4)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在行为上应该各行其是 A(1)(4)B(1)(3)C(2)D(1)(3)(4)

2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哲学寓意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C一个人的知识构成影响着认识客观事物作出的结论D一切从实际出发

29、“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30、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1)抱薪救火(2)沧海桑田(3)唇亡齿寒(4)覆巢无完(5)画饼充饥(6)挥汗如雨 A(4)(5)B(3)(4)(5)C(1)(6)D(2)(3)(4)

31、下列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是亦彼也,彼亦是也(3)对症下药,量体裁衣(4)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A(1)(2)(3)B(1)(2)(3)(4)C(1)(3)(4)D(2)(3)(4)32下列成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1)滴水穿石(2)物极必反(3)刻舟求剑(4)断章取义(5)墨守成规(6)浅尝辄止(7)统筹兼顾(8)固步自封

A(1)(2)(6)(7)B(3)(4)(5)(6)(8)C(1)(3)(4)(5)(6)D(3)(4)(5)(6)(7)

33、“刻舟求剑”中的楚国人()

(1)承认物质,否认运动(2)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3)承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4)否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5)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6)属于形而上学唯物论的观点 A(1)(3)(4)(6)B(1)(4)(6)C(3)(4)(6)D(1)(4)(5)

34、“刻舟求剑”之所以落空,是因为那个楚国人()(1)否认了物质的存在(2)背离了物质的运动规律(3)离开了物质空谈运动(4)静止地看问题

A(1)(3)B(2)(4)C(1)(4)D(2)(3)

35、“涸泽而渔”的做法从哲学上看()

(1)忽视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2)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3)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4)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A(1)(2)(3)B(2)(3)(4)C(1)(2)D(3)(4)

36、“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C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D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7、“舍足保车”体现辩证法原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

C整体与局部相互依赖,整体高于局部 D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38、“未雨绸缪”这一做法包含的哲理是()

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量变和质变关系

39、“坐井观天”之所以作贬义用,是因为它()

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割裂整体与局部关系C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D陷入唯心主义 40、“万事如意”从哲学上看违背了()哲理

A世界的物质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特殊性 D运到的绝对性

41、“好事多磨”包含的哲理是()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4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

(1)客观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2)无论办什么事都要瞻前顾后,通盘考虑

(3)要时时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4)考虑问题切忌思维的直线性、单一性 A(1)(2)(3)B(1)(2)(3)(4)C(1)(2)D(2)(3)

43、“怨天尤人”错在()

A只强调主观,是主观唯心主义 B只强调客观,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割裂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D只强调客观情况,否认主观原因,是唯心主义

44、“实事求是”体现了()

(1)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2)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3)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4)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A(1)(3)B(2)(4)C(1)(2)(3)D(1)(2)(3)(4)

45、“居安思危”的哲学寓意是()

(1)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不可分割的(4)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分为二 A(1)(3)B(2)(4)C(1)(2)(3)D(1)(2)(3)(4)

46、“新陈代谢”的哲学寓意是()

(1)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3)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4)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A(1)(2)(3)B(2)(3)(4)C(1)(2)(4)D(1)(2)(3)(4)

47、下列成语、俗语、古语与有关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1)防微杜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2)严师出高徒-------内外因辩证关系

(3)好事多磨-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4)千里之堤,潰于蚁穴--内外因辩证关系 A(1)(2)B(1)(2)(3)C(3)(4)D(2)(3)(4)

48、下列说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

(1)守株待兔(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水滴石穿,绳锯木断(4)物极必反(5)墨守成规(6)吃一堑长一智(7)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8)失败为成功之母(9)断章取义(10)统筹兼顾

A(2)(3)(7)B(4)(5)(6)(8)C(1)(9)(10)D(3)(6)(9)

49、上题中的说法属于形而上学观点的有()

A(1)(2)(3)(4)B(5)(6)(7)(8)C(1)(5)(9)D(2)(8)(10)50、上题中的说法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观点的有()

A(1)(2)(3)B(4)(5)(6)(7)C(6)(7)(8)(9)D(4)(6)(8)

51、“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一说法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C要善于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D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52、“防微杜渐”的哲学寓意是()

(1)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2)矛盾次要方面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3)要坚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4)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 A(1)(3)B、(2)(3)C(1)(2)D(3)(4)

53、“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两个成语的内涵是对立的,在哲学上表现为()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量变质变原理与静止孤立观点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内外因关系原理与外因决定论的对立

54、“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错在()

(1)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2)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3)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4)否认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哲学 原理 A(1)(2)(3)(4)B(1)(2)(3)C(1)(3)(4)D(2)(3)(4)

5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哲学寓意是()

(1)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2)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3)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4)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5)事物内部特殊 矛盾 规定其特殊本质

A(1)(2)(3)(4)B(1)(2)(3)(5)C(1)(2)(5)D(2)(3)(5)

5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因为()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 D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

5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四季循环,昼夜更替”的共同点是()

A都是一种因果联系 B都是事物的质变和发展C都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D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据此回答:

58、该成语主要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C普遍联系的观点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

59、对我们青年学生的指导意义有()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而要正视而不能躲避矛盾

(2)我们要懂得“福”与“祸”是对立的,因“福”得“祸”是绝对的,日常生活中要善待“祸”(3)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且都是积极的,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推动矛盾双方的转化

(4)老翁因其儿子没被应征入伍,战死沙场而认为是“福”是不对的,因为他的观点违背了一分为二的观点,混淆了战争的性质界限

A(1)(4)B(2)(3)C(1)(2)(4)D(1)(3)(4)60、下列看法最能体现矛盾的统一的是()A积劳成疾 B声东击西 C因材施教 D居安思危

61、下列成语与“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诗句包含共同哲理的是()

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C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D满招损,谦受益 62、“过犹不及”在哲学上符合()的辩证关系

A内因和外因 B量变和质变 C认识和实践 D主观能动性和规律的客观性 6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

A包含了矛盾特殊性原理 B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C揭示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D反映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性 64、“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认识论看是()A实事求是的态度 B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态度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的方法 D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方法 65、“盲人摸象”的哲学寓意是()

(1)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2)要坚持全面观点,克服片面性(3)要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占有感性材料必须全面完整

(4)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联系,只从感知事物局部特征下结论是错误的 A(1)(2)(3)(4)B(1)(2)(3)C(1)(3)(4)D(2)(3)(4)66、“生不逢时”包含的哲理是()

A人生价值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人生价值实现首先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D提高全面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67、“愚公移山”与“田忌赛马”这两个故事共同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D、构成事物的成分由于结构和排列秩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 答案(成语哲理)

1----

5、BDDCB 6---

10、CBACC 11--

15、CDADD 16---20、DCBDC 21--

25、ACCDD 26-30、CBCAD31---

35、CBBBD 36--40、ACABB 41---

45、ABCDD 46--50、DBACD 51-

55、BCBBB56----60、DDAAD 61-65、BBCDD 66-67CB

名言哲理选择题集锦

1、荀子在《劝学》中说:“南方有鸟焉,名有(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这件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A、外因对事物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B、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C、实践必然经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过程D、做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2、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1)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2)事事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1)(3)(4)B、(1)(3)C、(3)(4)D、(1)(2)(3)(4)

3、上题材料中的“行”体现了()

A感性认识不如理性认识可靠 B实践第一的观点C学习书本知识比实践来得重要 D对事情要有所耳闻

4、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给人哲学思考是()

⑴天神是人类制造的,也能为人类服务⑵认识自然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⑶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就能成为自然的主宰⑷利用自然规律首先要掌握规律 ⑸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改造规律 A、⑵⑸ B、⑴⑶⑷ C、⑵⑶⑸ D、⑵⑷

5、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其哲学含义是规 律()

A、是不可抗拒的 B、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C、存在和发生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条件D、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荀子说:“凡人之患,弊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注:曲-局部;理-规律)。据此回答

6、荀子的这句话表明()

A一切现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B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关系 C要透过事物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D由于人们易受现象的迷惑,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7、我们不受大蒙蔽而明大理,就要()

(1)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结合

(3)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4)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A(1)(2)(3)B(2)(3)(4)C(1)(3)D(3)(4)

8、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B、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源于书本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 D、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9、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这一观点说明()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主观比客观更重要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矛盾着的双方是不可分的

10、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正确阐述了()关系 A、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B、金钱和人生价值C、事业理想和艰苦奋斗 D、个人与他人、社会

11、对孟子的上述观点正确理解是()

⑴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⑵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⑶个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⑷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是精神贡献 A、⑵⑶ B、⑴⑵ C、(1)(4)D、(3)(4)

12、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这些论断的共同点在于()

A、心是思维的器官,是智慧的支柱 B、人是用脑进行思维的

C、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作基础D、心和脑实际上是思维的器官

13、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明他已经()

A、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认识到君主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C、感觉到群众在社会中的力量和作用D、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4、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体现了()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唯一原因 B、外因对事物发展是不可缺少 C、在事物发展中,内外因同等重要 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15、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安石说:“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这些千古名句主要告诉我们()A忧患与安乐、逸乐与灾祸是矛盾的 B要反对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

C享乐主义具有危害性,应该反对 D必须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应该先前看

16、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

⑴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⑵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 ⑶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

⑷否认了事物质的规定性,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观点()A、⑴⑵⑶⑷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⑴⑵⑶

17、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包含的哲理是矛盾()A、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双方是根本对立的

C、双方的转化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D、矛盾是无法解决的

18、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A、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D、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9、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也就是说要注意火候。这说明()

A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C要坚持适度原则 D要重视量的积累 20、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这主要说明()A美与恶都是主观自生的 B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美与丑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1、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他的观点()

⑴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⑵在认识理论上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⑶批判了那种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感性的活动的观点⑷肯定了人的抽象思唯能力和预见能力 A、⑴⑶ B、⑵⑷ C、⑴⑵ D、⑵⑶

22、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一段话体现哲理()A、物质决定意识B、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C、事物都有前后相继的发展的过程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23、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说明()A、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之中 B、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界限 C、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D、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24、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它告诉我们认识论的道理是()A、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B、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C、信言是否美,美言是否信,关键要看言是否符合客观实际D、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2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其中包含的哲理有()(1)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2)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1)(3)(4)B(2)(3)(4)C(1)(2)(3)D(1)(2)(4)

26、“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轻重、大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B事物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轻重、大小事无条件地相互转化D量变与质变存在根本区别

27、孔子曰:“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这一思想体现的哲理有()⑴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 ⑵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的

⑶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⑷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 A、⑴⑵⑶⑷ B、⑴⑵⑶ C、⑴⑶⑷ D、⑵⑶⑷

28、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要体现了下列哲理()A、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B、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C、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D、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先要创造一定条件

29、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哲学含义是()

(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有了先进的认识工具,人们就能认识事物

(3)生产实践的发展,促进了认识工具的发展(4)人们认识世界的欲望,促进了实践的发展 A(1)(3)B(1)(4)C(2)(3)D(1)(2)30、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毛泽东说:“多思出智慧”。这说明()A、思考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从现象开始 C、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了现象也就认识了本质

D、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过程,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31、、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段话体现哲理是()(1)认识是变化发展的(2)理论和实践应当相结合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读书和实践是知识的来源 A(1)(2)(3)B(2)(3)4()C(1)(2)(4)D(1)(3)(4)32.<<易·系辞下>>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A事物由穷到变,由变到通,由通到久

B事物矛盾发展到了尽头,就必然发生变化,以解决矛盾,这样,变化后的事物又顺利地向前发展,不断解决矛盾,事物就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因而可以长久地发展下去 C事物由穷到变,到通,到久,无限地发展下去 D穷则思变,变则思通,通则思久

33.《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表明了()A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B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的 C人们不能否认或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34、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观点()⑴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⑵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是形而上学的观点⑷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A、⑴⑵⑶⑷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⑴⑶⑷

35、苏轼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从哲学上看,这句话()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的条件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

36、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37、上述事实启示我们()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B、意识对物质有促进作用

C、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学习书本知识

38、《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观点看,这段话表明()

⑴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⑵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⑶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⑷自然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认识了前者也就认识了后者 A、⑴⑶ B、⑵⑶ C、⑶⑷ D、⑵⑶⑷

39、《孙子兵法》曰:“兵者,诡道也。故能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近。......此兵法之胜,不可先传也。”这说明()

A、人的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变化面变B、事物有真象和假象,真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假象以否定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 C、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撇开事物的现象而抓住事物的本质D、事物的本质是很难把握的 40、《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其中包含的哲理是()A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事物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D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41、上述两种观点都是对()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 B、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问题 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 D、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

42、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A、都肯定了世界观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

C、前者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 D、都肯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43、赫拉克利特说:“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火。”这说明()

A、世界的本质是火 B、世界上没有神C、事物都有发展过程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44、赫拉克利特的观点()

(1)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2)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3)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4)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A、(1)(2)B、(2)(3)C、(2)(4)D、(3)(4)

45、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46、亚里士多德说:“在任何状态中或在某一状态中的一只手不能算是人的一部分;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部分,假如是只死手就不算是人的一部分了”。他是用()的观点看问题。A、片面 B、形而上学 C、孤立 D、联系

47、黑格尔说:“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这反映了()的观点。

A、发展变化 B、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 C、对立统一 D、物质离不开运动

48、法国哲学家康德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展规律等同于制造规律 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49、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段话的含义是()A、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判断是非 B、必须将书本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

C、学习书本知识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0、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只有命令自然才能服从自然 B、按规律办事则事倍功半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D、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变成自然的奴隶

51、培根说:“真正的哲学家应当象蜜蜂一样,从花园里采集原料花粉,消化这些原料,然后酿成香甜的蜜。”这个比喻所蕴含的哲理是()

A、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获得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B、在充分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获得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香甜的蜜”,理性认识是“采集的花粉” D、培根的比喻违背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取消哲学家和蜜蜂工作的不同特点

52、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辨。”这表明()

A事物内部都存在矛盾 B矛盾双方各有其共同之处

C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D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53、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说:“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矛盾的B、世界上事物虽然都有矛盾,但每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又是不相同的 C、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各有不同的特点D、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54、法国作家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这句话强调的是()

A、理想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B、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C、人要有物质生活,更要有精神生活 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

55、雨果说:“动物是生存,而人则是生活。”对这一论断分析正确的是()(1)生存是动物本能的欲求(2)动物的生存是自然界中被动展开实现的

(3)生活是人的自然属性在客观世界中的表现(4)人的生活是在社会环境中即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展开并实现的 A、(1)(2)(3)(4)B、(1)(2)(4)C、(1)(2)(3)D、(2)(3)(4)

56、德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这个比喻告诉我们()

(1)理想不是现实,二者是根本对立的(2)理想的确立和形成,仅是理想通往现实之路的一个环节(3)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4)今天的理想必然会转化为明天的现实 A、(1)(2)B、(2)(3)C、(3)(4)D、(2)(4)

57、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这句话说明()A、理想源于现实 B、]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C、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关系 D、要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

58、恩格斯说:“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这告诉我们()A、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B、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C、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59、爱因斯坦说过:“成功等于艰苦奋斗+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从理想角度看这说明()A、要实现理想,必须经过艰苦奋斗B、发现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只要付出汗水,就能成就一番事业D、艰苦奋斗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60、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这表明()

A、理想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B、理想是人们前进的动力 C、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D、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61、“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对这句话理解对的是()

⑴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笔直的⑵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⑶它不懂得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⑷它看不到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⑴⑵⑶ B、⑵⑶⑷ C、⑴⑶⑷ D、⑴⑵⑷

62、根据上题观点揭示的正确道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

⑴准备走曲折的路 ⑵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⑶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⑷不怕走笔直的路 A、⑴⑵⑶ B、⑵⑶⑷ C、⑴⑶⑷ D、⑴⑵⑷

63、“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

A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B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C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D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64、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其中包含哲理是()

A、人应当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B、理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D、崇高的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65、“从来凯歌出艰难”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66、“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揭示的哲理是()⑴认识来源于实践 ⑵实践对认识具有反作用

⑶科学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⑷实践是社会和历史性的活动 A、⑴⑵ B、⑴⑶ C、⑵⑶ D、⑵⑷

67、“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这告诉我们()

⑴认识要不断地深化,扩展和推移⑵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⑶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⑷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A、⑴⑶ B、⑵⑶ C、⑶⑷ D、⑴⑵⑶⑷

68、“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宝的旅程。”其含义是()

⑴人生要有理想,理想的实现要靠奋斗⑵只要有理想,就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⑶理想对人生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⑷“立志”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A、⑴⑷ B、⑴⑵ C、⑴⑶ D、⑵⑷

6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一句话表明()

⑴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精神⑵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⑷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 A、⑴⑵⑶⑷ B、⑴⑵⑷ C、⑴⑵⑶ D、⑵⑶⑷

70、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今日西方教育家断言:“不提高就死亡。”这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事物是运动的,学习无止境 C新事物最终会战胜旧事物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71、“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寓意是()(1)、事物是普遍联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具体的(2)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事物的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1)(2)(4)B(1)(2)(3)C(2)(3)(4)D(1)(2)(3)(4)72、“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名言揭示的共同哲理是()

A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 对立统一是普遍现象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73、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从哲学上讲,这段话包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A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作用于客观 B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的

C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74、古人云:“奢糜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1)、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2)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4)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1)(4)B(1)(3)C(1)(4)D(2)(4)75、“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76.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段话表明()

A. 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B.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 认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77.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意味着()

A. 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B. 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不可靠D. 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78.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句话说明()

A. 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B. 在一定时代,人们不可能获得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 C. 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 D. 客观条件会妨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79.“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这段话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A. 人的主观能动性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B.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C. 只有站在自然界之外,才能统治自然界D. 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利用自然规律 80、“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事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着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名言哲理)

1-5DCBDD6-10CDCCD11-15ACCDC16-20CAACB21-25CDDAC26-30ABDAA 31-35ABABC36-40BCBBB41-45DCDAA46-50DCBBC51-55BDBCB56-60BBCAC 61-65BABAC66-70BCACB71-75BDDBB76-80BAABB

诗文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今有人说“床前”不好,应改为“窗前”。其实,李白所说的床并非寝具,而是说的水井边的一圈栏杆。回答1-3题。

1、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人们的认识不能统一

C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复杂性D人们的思维可以改变客观对象

2、有人将诗中的“床”理解为寝具()

A是对认识的发展 B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C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D不是对事实的反映

3、人们要想获得正确认识()

A必须勤实践、勤读书、勤思考 B必须多问几个为什么C必须亲身实践 D必须经过系统学习贾岛的“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回答4-5题。

4、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就是要()

A“语不惊人死不休” B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事物 C出奇制胜 D写出好文章

5、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

A完全是诗人无根据的想象 B是诗人对事物的加工制作C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照搬 D完全是为了写诗的需要

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有著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柳宗元也有名句“欵乃一声山水绿”。同是一个“绿”,可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形容词。据此回答6-7题。

6、前后两个“绿”字都是()

A客观实际 B诗人大脑的产物 C诗人对客观实际的认识 D诗人的主观想象

7、两个绿字的词性不同,是人们()

A认识事物的需要 B思维习惯的不同 C改造世界的需要 D审美情趣不同 以下是叙述京杭大运河开凿的四首诗,据此回答8-9题。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遣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几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来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8、四位诗人的揭示了运河与隋朝灭亡之间的联系。因果联系的本质特点是原因和结果()A、之间是先行后续的关系 B、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之间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D、在时间上的继承性

9、从哲学上看,南北大运河的开通表明()

A、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变自然 B、人类的智慧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

C、自然物的客观存在、属性和规律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前提D、意识能够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10、“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命题。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悲观主义 D、教条主义

1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3、“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C、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 D、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这首诗主要说明()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15、找出与上述诗句意思相近的选项是()

A、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D、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16、人们要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从主观方面来讲,必须做到()

(1)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2)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3)不断充实自己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4)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A、(1)(2)B、(1)(3)C、(1)(2)(3)D、(1)(2)(3)(4)

1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告诉我们()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 B、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D、事物的前途是光明

18、“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D、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19、“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A、普遍联系 B、变化发展 C、新事物不可战用胜 D、矛盾上事物发展的动力 20、“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表明()

A、自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类永恒的追求B、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实践活动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C、自由比生命和爱情更有价值D、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面变化

21、朱憙《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2)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3)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4)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1)(4)B、(2)(3)C、(1)(3)D、(2)(4)

2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包含的哲理是()

⑴矛盾和事物不可分 ⑵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⑶事物就是矛盾,矛盾就是事物 ⑷任何两事物都是矛盾关系 A、⑴⑵⑶⑷ B、⑴⑵⑶ C、⑴⑵⑷ D、⑵⑶⑷

23、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名句。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24、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增添春节喜庆,植物学家在冬天培育出盛开的莲花。材料中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随人们的心情而变 B、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的表现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就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25、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书是知识的源泉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 D、要爱护环境

26、“春江水暖鸭先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哲理 ⑴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看 ⑵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 ⑶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 ⑷事物联系可以主观臆造 A、⑴⑵⑶ B、⑴⑵ C、⑴ D、⑴⑶

27、上句诗体现了认识论的()哲理

A、客观事物变化导致认识的变化B、人与万物相区别的特点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变化是直接相通的

28、“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罗隐的《西施》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

A、用发展的眼光 B、透过现象看本质C、坚持矛盾观点 D、注重事实

29、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0、“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唐诗蕴涵哲理()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创新不可守旧 B、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新出现的事物变化总比旧事物优越

31、“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A、外因推动着事物的变化 B、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变化呈现规律性的表现

32、“豪化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的这句诗从哲学上启示我们()A、精神追求比物质追求更重要B、精神满足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 C、事物总是有其两点而不是一点D、创造在先,享受在后

33、“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听说有沉沦。”这首诗从哲学上告诉我们()A、事物是变化多端,难以预料的B、遇事三思就能逢凶化吉月 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D、真相只对事物本质的反映,假相是时事物本质的掩盖

34、“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 唯物论角度看,这首诗反映了()

A、物质是运动的 B、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C、四季更替是不可违背的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35、“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表明()A、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具有各自特殊性B、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自有自己的特点 C、内因决定事物的外因D、事物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36、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C、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37、“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抔春露冷如冰。”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A、事物是运动的 B、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保

C、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蕴含哲理是()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 ⑵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⑶矛盾双方的对立无条件存在 ⑷任何事物都有自身优点和缺点 A、⑴⑵ B、⑴⑶ C、⑵⑶ D、⑵⑷

3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40、“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添烦恼。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此诗错在()A、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B、否认了矛盾双方转化条件

C、幻想没有矛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D、只看到了处处有矛盾,忽视了矛盾时时有

41、毛泽东诗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要把握适度原则 B、办事情要抓重点C、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42、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欲风骚数解。”该诗启发我们()A、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B、李杜诗篇有脍炙人口之感 C、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阶段D、李杜的诗已经过时 古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字一苦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3、“原上草”的“枯荣”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C、生命运动是最级的运动开试 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4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诗句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联系是条件的 B、物质是不长久的C、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D、规律是客观的

4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从诗中抽象和概括出的哲理是()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⑵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⑶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⑷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⑴⑵ B、⑶⑷ C、⑴⑵⑶⑷ D、⑴⑶⑷

46、“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A、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相互联结的 D、严寒冬天的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

47、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4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A、超前反映 B、如实反映 C、特殊形式的反映 D、歪曲、虚幻的反映 答案(诗文哲理)

1-5 CBABB 6-10 CACCB 11-15 DDDDC 16-20 DCDBC 21-25 ACACA 26-30 ACBCA 31-35 DCCBD 36-40 CCBDC 41-45 AABCB 46-48 ADD

俗语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1、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共同反映了唯物论中的()原理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2、上述两句话共同反映了辩证法中的()原理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D、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结果

3、“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俗语体现的哲理是()

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⑵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 ⑶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⑷辩证法思想 A、⑴ B、⑴⑵ C、⑴⑵⑶ D、⑴⑵⑶⑷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据此回答

4、这一说法的哲学寓意是()

A、人在客观事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事物的变化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5、在有的情况下:“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因为()

A、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B、从实际出发是我搞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C、事物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D、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利用和改变

6、在常人手里有心栽花花不开,而园艺工程师能做到有心栽花花盛开。可见()

A、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差别B、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受主客观条件制约

C、人的努力程度如何是成功与否的前提D、人们只有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哲理是()

⑴梦是客观事物作用于脑留下的印象,以梦的形式剪接组合而成⑵梦境的素材在客观世界都能找到 ⑶梦是一种意识活动,但归根到底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⑷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A、⑴⑵⑷ B、⑴⑵⑶ C、⑵⑶⑷ D、⑴⑶⑷

8、“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山腰点桐,山下务农“,”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这些农谚告诉我们()

A、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B、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要善于承认矛盾

9、”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从哲学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是()A、本质和现象 B、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C、真象和假象 D、真理与谬误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理解,它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C、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 D、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

11、”名师出高徒“包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A、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B、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外因对事物发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有时甚至起非常重大的作用

12、”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一谚语包含这样哲理()A、按照木头的纹理劈柴就会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B、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劳而无功 C、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D、客观规律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3、”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这一谚语的哲学寓意是()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B、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定认识 D、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14、俗语说:”花在树则生,离树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局部的性质和意义体现离不开整体 C、既要通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5、”心动不如行动“,主要体现了()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16、”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这俗语蕴含的哲理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17、”听其言,观其行,知其心“。这句俗语反映认识论的道理是()

A、认识了现象就等于认识了本质 B、任何现象都能反映本质C、透过现象能够认识本质 D、现象和本质总是一致的

18、”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D、是形而上学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19、”知人难,知己更难“。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人们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知己“属主观唯心主义 D、对自己一分为二需要毅力和勇气

20、”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这一段话主要体现了()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D、矛盾着的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21、”万变不离其宗“,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不表现为本质的现象是不存在的B、要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动制万动

C、现象存在于本质之中,静止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运动离不开静止,静止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2、对于神灵,有人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它否认了神灵的存在 B、是错误的,它肯定了神灵的存在

C、是正确的,它看到了观念是可以改变的 D、是错误的,因为神灵的有无是个无法确定的问题

23、中国的民间谚语说:”瑞雪兆丰年“。这一说法()

A、属于人们主观臆造的联系 B、反映了农作物与气候,环境联系密切

C、说明农作物收成好坏是”天“主宰的 D、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是一种无根据的猜测

24、俗语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创造条件,化难为易,走向成功 B、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难事,就怕有人有心制造麻烦与困难 C、只要有决心和干劲,什么难事都可以化为易事而获得成功 D、世界上事情本身无所谓难与易,是有些人的心里有难易

25、”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这一首古诗体现了()(1)联系的观点(2)矛盾的观点(3)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A(1)(2)(4)B(1)(2)(3)C(2)(3)(4)D(1)(2)(3)(4)答案(俗语哲理)

1-5 BADBA 6-10 DBCAD 11-15 DBABB 16-20 BCCDB 21-25 ABBAB

下载论中英成语俗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中英成语俗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孟子》中的成语、俗语集1

    《孟子》中的成语、俗语集 同《论语》一样,《孟子》语言的生命力更强,其中大量的语言转化成今天的格言、成语和俗语。这里收录的以常见的为主,肯定还有遗漏,望网友们不吝赐教。......

    成语、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的哲学

    1.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它的惩罚。 2.守株待兔:把偶然当必然,把现象当规律。 3.刻舟求剑: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

    成语、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的哲学

    成语、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的哲学道理 1.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它的惩罚。2.守株待兔:把偶然当必然,把现象当规律。 3.刻舟......

    成语、名人名言、诗文、俗语中哲学选择题

    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1、“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既要尊重规律,又......

    心理学:沙盘游戏中常见动物的象征意义

    【心理学】沙盘游戏中常见动物的象征意义 编者按:在沙盘游戏疗法中,我们沙盘主题的表达基本不会离开人、动物、景、工具等常见的生活缩影,其中,动物主要体现的不是来访者所崇尚......

    科研论文:中英诗歌中月亮意象对比

    中英诗歌中月亮意象对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代表诗情的心,可谓三千宠爱于一身,意蕴十分丰富。它常常作为永恒、孤独、离别和思念的化身,充满高洁、清怨、空灵之美。然而,同......

    中英诗歌中描写秋天的对比(英文)

    the Poem Comparison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

    毕业论文:英汉动物谚语的对比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Proverbs 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Proverbs I. Introduction In Longman Modern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