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自祭文》看陶渊明的生死观
陶渊明委运乘化的生死观
——以其《自祭文》为例
提到东晋文坛就不得不提及巨匠陶渊明了,在经历了西晋的战乱纷争和政权的南迁后,偏安江南的闲适之心在士人心中日渐增长,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激情和斗志,开始游历山水之美,品吟人生之趣,把玩老庄之妙,“言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之风笼罩文坛。在这种状况下,陶渊明的出现可以是凿破东晋诗坛沉闷的谈玄风气的有力一锤!也许对于那个时代而言,陶渊明是孤独的、是不入主流的甚至是不被世人认可的,但是正因为他特立独行的人格造就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他开创的田园诗,使我们认识了一个朴实、充满着浓郁生活气息的世界。从此,诗人的创作方向和创作题材得到了拓展也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山水诗的出现。然而,后人的赞誉并不是陶渊明追求的人生目标。陶渊明在其《自祭文》中以超然豁达的心态审视自己的一生,不仅情真意切,而且寓理于辞,其中不可忽略的是文中直接表露出陶渊明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亦有着独特的看法。他将对死亡的思考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之生死应秉承的顺其自然、委运乘化的生命哲学观。
一般认为《自祭文》写于宋文帝(427年)的九月,也就是陶渊明去世的前两个月。元嘉四年五月间曾有瘟疫流行,备受饥寒煎熬、折磨的诗人早已羸弱不堪,在写下《自祭文》的两个月就后与世长辞了。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绝笔诗文通常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情感的,人在弥留之际的言辞是恳切的、真诚的。陶渊明在《自祭文》对自己的一生做了简单回顾。了解陶渊明的人就应该知道陶渊明的一生仕途“四入四出”坎坎坷坷,迫于生活的压力本想安稳舒适的做个小官,但官场的腐败和世情的虚伪最终还是不能令其忍受,毅然辞官归隐,谱写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尽管辞官以后他的生活更加地艰苦,但是即使到了乞食的地步他也不愿再踏入仕途的泥淖同流合污。也许在世人眼中看来他是糊涂的,但是这正体现了陶渊明的真正人格。在《自祭文》中我们几乎看不到陶渊明对命运不公的抱怨之词,反而以达观的态度自视,做到了“餘今斯化,可以無恨。”在他看来,能以自己的本心活着已然是最幸福的事,他的一生也就没有了遗憾。
生死有命!他的心中是没有生死轮回和鬼神观念的。正如他在《自祭文》中提到:“茫茫大块,悠悠高吴,是生万物,余得为人。”人是在世间阴阳二气的调和下自然生成的,并不是所谓的鬼神创造,人因时而生,因事而去体现的是自然规律。另外,人寿命的长短也是不以人或鬼神的意志为转移的,即所谓的“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他在简短的300余字的文章中告诫了后人一个受益终身的道理——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享受当下,珍惜现在。不要愚昧的认为还有来世,人死后是“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来也
空空,去也空空„„这种思想与当时东晋社会上盛行的炼丹服药、追求长生、崇尚神仙的风气无疑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别人认不认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死前如此,对于死后何如他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他殷切地叮嘱亲戚朋友为自己薄葬,不必大动干戈。当时的一些大臣或权势之人的奢侈造墓行径陶渊明是不齿的。陶渊明认为人的死亡是自然的回归,追求的是灵魂的安宁。不起坟、不植树,灵魂与旷野山林同在,真正做到毕生追求的与山林同在。至于生前和身后的赞誉和谩骂也就不顾及那么多了,所谓“匪貴前譽,孰重後歌。”人活着就够艰难的了,死又算的了什么呢!全文洋溢着一位智者和通达者才有的乐观主义情怀,它不依附于任何外在,只求自然本心,而这样的思想则是真是属于陶渊明的!是无法复制,不可比拟的!
或许在现今人看来并不是十分认同陶渊明的处世之道,但是他身上的人格魅力和刚健的品格却成为后世文人的一个典范。我一直坚信“人不可一日无志”,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无限地接近自己的胸中之志恐怕是人之立世之本了吧。至于陶渊明对生死的看法,那就见仁见智了,我想陶渊明也不会介意世人的毁誉之词的!
2011级中国古代文学
王娜
第二篇:自祭文
自祭文
余,冀南俗人也,卒于玛雅历末。生而不显,死而不名,自问默默于世,无厚德于国,无寸功于家。徒使忆者难文,是以自祭。
余自幼贪玩而隐,显静匿动。及至总角,读书不求甚解,浮华于学;顽劣隐然成性。父母管顾无暇,因学业尚可,劣行不见于师,是以虽呼朋唤友父母不闻,笑傲江湖而师不知。
束发之岁,离家学于磁,不专于读,醉入金庸之侠武;朋聚,对酒当歌,友来,当歌对酒。呼啸书院之内,穿行县府之中,不羁堂内,放浪滏河。三年期,无成。及友四散,江湖飘零,怅然不知所以,懵懵不知所得。
弱冠,入秦。习法令,期助善惩恶。归磁,七载之睹,意兴索然,辞而行于江湖,然今未知所终也。
揽吾之生平,读书学剑两无成。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无决胜千里之谋,乏运筹帷幄之计,梦踞庙堂之高,醉眠江湖之远;浑噩不知自省,茫然不知自制。
玛雅既言,姑妄听之,姑妄信之。生,未必非死,死,未必非生;故生死之命,归于无常。卒期虽至,何不视新生而待之?
天地有变,定势难期。吾生于九月,喜菊爱梅,恋其香而崇其骨;好酒慕侠,尚其义而重其情。若祭,倘植梅数株,摆酒几坛,不负轮回之后,倚梅而酒,剑仗天涯,则余之幸甚。
此文祭天祭地祭自己
第三篇:《自祭文》参考译文
《自祭文》参考译文:
丁卯年九月,天气寒冷,夜长,气氛萧瑟,鸿雁南飞在途中,草木发黄凋零。陶子将要告别人世,永远归于土地。老友凄惨悲痛,一同在今晚为我送行。烧好鲜美的菜蔬,献上清醇的美酒。看着我的脸色渐渐昏暗,听着我的声音越来越远去。呜呼可悲呵!
茫茫大地,悠悠高天,天地生万物,我才得以成为人。自从我降生,遇到的都是贫贱之命,饭碗水瓢常常是空的,冬天还穿着夏天的衣服。带着欢乐去山谷里汲水,一路唱着歌背负着柴禾,柴房是昏暗的,从早晨到夜晚一直不停地干着活。春去秋来,在园中干活,又是耕田又是培土,又是育苗又是繁殖。高兴地看书,快乐地弹琴。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洗洗清泉。辛勤劳作,不剩下半分体力,心中常常有闲情逸致。快乐地接受老天给我的命运,顺从本分,一直到死。
只因为人生只有这一百年,人们才爱它。害怕一事无成,贪爱、珍惜时光。活着时是世上的珍宝,死后还被人思念。可叹我与众不同,想法竟与别人完全相异。我认为别人对我的宠爱不是自己的荣耀,别人对我的玷污也不是我的耻辱。在破败寒酸的茅庐里依旧傲兀,痛快地饮酒写诗。了解了自己的命运,才能做到不再眷恋人生。如今我死了,可以没有遗恨。到了百岁的年龄,一心向往深居简出,因为老而死了,有什么可以再留恋的?时光飞逝,死了已与活着不同。亲戚们一早前来,好友们趁夜赶来。把我葬在野外,让我的灵魂安宁。
我的鬼魂在暗中行进,我的坟墓在旷野冷冷清清,宋臣造墓过于奢华让人耻之,王孙入葬过于简单,让人笑之。死了就空空如也,感慨也已遥远,不起坟,不植树,日月也就这样过去了。不看重生前的赞誉,谁还会看重死后的歌颂,人生实在很艰难,死又算得上什么呢?呜呼悲哀啊!
第四篇:豪华落尽见真淳__陶渊明《自祭文》赏析
豪华落尽见真淳
——陶渊明《自祭文》赏析
生死的问题,是陶渊明思考与诗歌的重要主题,众多诗文都有涉及,如《自祭文》、《拟挽歌辞》、《形影神》、《杂诗》等。《拟挽歌辞》的写作时间存在争议,多认为写于去世之前,与《自祭文》同年。袁行霈先生不同意此说,认为写于壮年时期,两篇作品不是在同一心境之下所作。《自祭文》为其生前绝笔,以平淡质朴的语言总结了其一生以及他乐天委分的人生观念,没有了《拟挽歌辞》中的诙谐讥讽,语言淡之又淡,内容却沉之又沉。
金人元好问赞美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说的是渊明的诗文与其他作家的作品相比清新自然,质朴淳厚;就渊明自己的诗文来说,《自祭文》为真淳之至。渊明亦自言著文以自娱,故坦诚平实不造作,《自祭文》可看作其最真诚深刻的内心剖白。
《自祭文》有回顾总结性质,与他的其他相关诗文参看,可感受其内容的丰富,亦可在对比之下体味其最质朴的语言。
全文由秋之萧索写及己之辞归,然后由死及生,回首往事,对比己之乐天委分与彼之愒日惜时,述己之异志;既又重回此时,想象己之葬礼与死后,再申己怀,最后感叹人生之难与死之不惧。下文逐句对陶公《自祭文》进行赏析: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
渊明于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427)九月作《自祭文》,是年十一月,卒。文首序时,是祭文的惯例,可在自祭文中,值得玩味。该处的时间,有解作写祭文的时间,亦有解作渊明预测的大化之时。据袁行霈考证,《拟挽歌辞·其三》写于渊明壮年时期(46岁),中有“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句,此当为预测,而时隔二十年,从衰得白,从白得老,是不是也要从老而终了呢?渊明大概是有此想的,故而在76岁时的九月作了《自祭文》。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贫病交加的晚年冷风萧索的漫长秋夜,渊明辗转反侧:又是草木黄落的时节,可草木还会随霜露的改易而再生,我是不是要像鸿雁那样开始远征了呢?这一去,还会再回吗?
寒夜秋风,鸿雁落木,或是实写,或是起兴,清冷萧索之气顿生。
1321陶渊明:《自祭文》,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第一版,2011年十月北京第10次印刷,第一九六页。2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三》,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一四二页。3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一一五页。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故人相悲,是深情,渊明言归,是畅达。“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去去欲何之,南4山有旧宅”,渊明将死看作是归于本宅,或在悠然而见的南山脚下。在渊明的生活以及诗文中,回归是一个主题,不堪尘世之恶而回归田园,今又将从逆旅之馆回归本宅,故渊明至此不悲。
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早年曾调笑,“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此时,56惟余淡淡清酌。《拟挽歌辞》中那个欲饮欲语欲视的还在形内的神,此时似要脱离了出来,看不清了,也听不清了。渊明不信形尽神不灭,无法从佛许的来世得到解脱,生气渐散,就要归于空无了吗?呜呼哀哉„„ 既是归于旧宅,又为何哀戚呢?渊明是矛盾的。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
在将辞之际,平静之中,渊明回首过往。天地苍茫,亘古不没,受气而生万物,人而独灵。人虽灵智,却为运而苦,渊明是有志不获骋,衣食亦来困。虽说是“逢运之贫”,但总还是渊明不愿落于尘网,坚守清节之故;不耻言穷,而又不欲呈其因,字句间透着自豪,“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生活虽贫,但自能于平淡中会真意,虽未鼓琴而歌,但也自幸生而为人。
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犊,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
以众人的眼光看,渊明的一生是枯槁的,没有功勋卓著,也没有惊心动魄,如雁过平湖,7无声无息。可他的一生,也是艺术化的一生,透过他的眼,我们看到了生活的乐趣与深情。“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渊明以力耕守其端,并且乐在其中:谷汲负薪,耘籽45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七》,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一一九页。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一》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一四一页。6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二》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一四一页。7陶渊明:《咏贫士七首·其五》,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一二六页。8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八四页。
育繁,心怀欢欣,吟哦而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日之内,朝出暮归,在渊明眼中,自是诗意浓浓,《自祭文》中即化为更平淡的“事我宵晨”四字。闲暇之时,则有乐于琴书,或是“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或是“奇文共欣赏,11
210
9疑义相与析”,或是“乐琴书以消忧”,琴而无弦,音而希声,自乐于心间。幽居田园,自少了人事的纷扰,四时循环也偶尔忘怀了,春秋冬夏,静静淌过。絺绤冬陈,尚有暖日怡心;夏日炎热,亦可遇清浅山涧,堂前清阴。或劳或闲,均是自得其乐,人不堪其忧,潜也不改其乐。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此四句,是渊明对自己人生的一个总结:力耕而身劳,隐遁而心闲,乐从天道,坦然处
13世,以卒其一生。梁启超先生认为它是对“渊明先生人格的总赞”。陶公也曾热血澎湃,欲有所作为,“先后入桓玄、刘裕、刘敬轩三人的军幕,置身于政治风云的漩涡之中”,但终是失望至极,而又“山林久见招”,故决心归田。后虽长叹“有志不获骋”,但身处异代之际,敏感的诗人看不到希望,终不愿与俗合流,独坚守清节。虽然生活穷困,但内心坦荡无所累。陶公的这种坦然顺化,是有所经历、对世情看透之后才得到的。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而人只有区区百年,大圣彭祖欲留而不得住,故世人
516
14转托立名,欲传千秋。然乱世之中,是非不辨,“谁当为汝誉?”身在与名存为众人追求,渊明看透其中的虚无,故而踽踽独行,与众人异。可是,身在与名存都不可得,人生如何这一难题又当如何解答?
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
9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三》,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四二页。陶渊明:《和郭主簿二首·其一》,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六〇页。11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一》,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五六页。1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一五九页。13梁启超:《陶渊明》,商务印书馆 1923 年版,第46 页。14袁行霈:《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陶渊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5页。15陶渊明:《和刘柴桑》,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五七页。16同注释3.17陶渊明:《形影神·形赠影》,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三五页。18陶渊明:《形影神·神释》,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三六页。10
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善恶既已不辨,宠辱即与心中的正义相冲,营营求荣而有违于心,这是渊明做不到的,故而抽身而出,自持清节。生活虽贫,亦可酣饮尽兴,赋诗自娱,体味田园之美,生活之趣。虽说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释形神之苦,但陶公亦非从来不惧死亡,也有“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的句子,担心自己活不过知命之年,自祭文中与之呼应,说自己已“寿涉百龄”,且过了自己由衷喜爱的生活,故而无所牵恋了。不刻意追求身在名存,而顺应天道变化,过自己适意的生活,而死亦无所牵挂,这当是渊明对人生思考的结果。
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死亡或如寒暑变易,是另一种存在方式,这是对亲友的一种安慰吧。“落地为兄弟,何20
2119必骨肉亲?”“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渊明对朋友一片深情,此时只能作别;也只有相知之人,才解晨来宵奔,送其早归山林,还于天地。
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鸣呼哀哉!
虽有朋友相送,归途只能独行,路途漫漫,墓门萧萧,“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22生前尚且不追求尘世之名誉,怎还会希求身后的赞扬?故而身后之事亦是从简,不垒高坟,不在墓边植树,不给后代增添如扫墓、上香等任何烦劳,听任墓地在时光的自然流逝中或存或毁。生于自然,亦还于自然,其死后亦如其生前,日月悄然过去而不觉。最后的感叹,“人生实难,死如之何?”,收敛不住的感情最后喷出,透出豪迈之情,人23生已经如此艰难,死又能拿它怎么样?不惧死亡的豪迈之中,又透着生的无奈和苍凉,呜呼哀哉!
或可如袁行霈先生,解作“回顾一生之艰难,于死后情形反觉茫然。”在以形影神之辩寻得理论上的解脱与现实的安慰之后,在真实面对死亡之时,透出了现实的茫然,故叹息,呜呼哀哉!
1920
24同注释18.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一一五页。21陶渊明:《答庞参军》,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五一页。22陶渊明:《还旧居》,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第八〇页。23高建新.“乐天委分,以至百年”——陶渊明《自祭文》解析[J].名作欣赏,2011,(22):23-27.24袁行霈:《陶渊明年谱汇考》,《陶渊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4页。
是年十一月,鸿雁于征,草木黄落;至于后世,知音时有,追慕者如云。
第五篇:从丰子恺的散文看陶渊明对丰子恺的影响
从丰子恺的散文看陶渊明对丰子恺的影响
学生姓名:陈周英 指导教师:王晓瑜
内容摘要: 丰子恺作为现代史上一位出色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一生德艺双馨,生平所取得的成就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本文拟以丰子恺的散文为研究对象,从丰子恺的散文内容和思想中寻找与陶渊明的关系进行分析后认为,陶渊明对丰子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一)、陶渊明对丰子恺艺术风格与人生倾向的影响。
(二)、陶渊明对丰子恺理想社会和理想家庭构建的影响。
关键词
丰子恺散文 陶渊明 影响
丰子恺是一位饮誉海内外的现代文化名人,他素以漫画家的身份知名于世。同时世人也将其散文与漫画相提并论。他对艺术有着理想的追求,表现在多方面,如他对书法的刻苦钻研,对漫画的孜孜以求;在他的散文中则反映了他对人生根本问题的体察和思考,有着深刻的内容。本文试以丰子恺的散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的散文的内容和思想进行分析后认为,陶渊明对丰子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陶渊明对丰子恺艺术风格与人生倾向的影响。
(二)、陶渊明对丰子恺理想社会和理想家庭构建的影响。
一 对艺术风格与人生倾向的影响
丰子恺个人比较偏爱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古代诗文素养。由于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身上有较浓的士大夫气息。”⑴丰子恺好读书,尤其好读陶渊明的诗文,仰慕他的为人。陶渊明“其为人,不随时趣,超然洒脱;其为文,平淡自然,大有古风,颇见真情实感。” 〔2〕丰子恺的儿子丰华瞻提到丰子恺的散文时说过:“父亲很爱好诗词,而在中国诗人中他最喜欢陶渊明和白居易二人。这表示他在思想情感上与陶、白二人有共鸣,在人格、艺术风格上与他们有相似之处。”〔3〕故丰子恺在对待艺术与人生倾向上深受陶渊明的影响。
就艺术倾向而言,陶渊明与丰子恺的艺术风格中都有一个“真”字。陶渊明的是“任真”,二丰子恺的是“率真”。丰子恺继承了陶渊明这一“真”的品质,中间的过渡桥梁是性灵派散文。
陶渊明为文贵真尚情,这在历史上早已有了定论。如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所说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辛弃疾也曾评价陶诗说:“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鹧鸪天》)。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概括陶诗说:“所有的诗都是诗人情思意念的真实活动,没有任何虚伪和雕饰动作。”〔4〕可见陶渊明诗文之“真”,“真”的如此纯粹,如此彻底,为后世大家所公认和推举。而丰子恺的散文则贵率真,尊性情,重情趣的特点,其中“率真”二字贯穿在丰子恺散文创作中,成为他最重要的创作观念,成为他自己思想情感最真实的记录。他通过“率真”和“尊性情”的创作表达,使他的散文“像陶潜一样,实现了人、心、文的和谐。”后世许多学者在研究丰子恺散文创作与中国古代性灵派散文传统的承接关系时,将陶渊明贵真尚情的美学思想视为性灵派散文“性灵”传统的源流之一,而丰子恺恰恰又是现代写小品文在创作上有所成就而且最得传统性灵派散文神韵的作家。〔5〕
如果说陶渊明对丰子恺在文艺方面的影响是一种无形的影响的话,那么还有一种有形的艺术影响——饮酒。丰子恺和陶渊明有较多的共同的爱好。如好读书,性嗜酒,爱弹琴(虽然古琴与今琴有所不同,但都可视为音乐一类。)等。在这些共同的兴趣爱好中,使丰子恺与陶渊明联系紧密的是
酒。陶渊明嗜酒。这一点在他的诗文里袒露无疑。关于他饮酒的趣事史书上多有记载。不过,陶渊明不是一般的酒徒,“他总是怀着一种艺术的心情品尝饮酒带来的无上趣味,‘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气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饮酒﹒其十四》)显然,陶渊明饮酒是为了追求一种神游象外,物我两冥的‘自然’境界,是为了追求一种‘真’的意趣。在他看来,酒的‘深味’,正在于此。”〔6〕而丰子恺亦同样嗜酒,他有时甚至是一边喝酒,一边品味陶渊明的诗。他在《沙坪的美酒》中写道:“陶渊明诗云:‘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我在晚酌三杯以后,便能体会这两句诗的真味。”可见丰子恺是积极主动,发自内心地去品味陶渊明的饮酒诗的。陶渊明饮酒,“是怀着一种艺术的心情”“追求一种‘真’的意趣”。而丰子恺也直言自己饮酒,追的是一种“兴味”。“吃酒是为了兴味,为了享受,不是求其速嘴。”“吃到三杯,心窗洞开,真情挚语,娓娓道来。古人所谓‘酒三昧’即在于此。”〔7〕他们都乐于在品酒的过程中,怀着艺术的心,“以艺术的眼光审视生活,以艺术的创造对待生活。”〔8〕虽然两人时空隔绝,但是他们在精神上遥相呼应,通过诗文、饮酒等方式进行对话。丰子恺通过饮酒品诗的方式积极主动地接受陶渊明诗文美的在精神上的熏陶。陶渊明对丰子恺的影响大抵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吧。
倘若比较丰子恺与陶渊明的人生历程,就不难发现丰子恺与陶渊明有诸多的相似之处:陶渊明在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屈节,毅然辞官,归田园居;而丰子恺也曾拒不入仕,以教书卖文卖画为生,研习佛法,修身养性。“父亲在旧社会中不肯做官,就像陶渊明一样。„„父亲在旧社会中,除了当过短期的教师,编辑和教授外,长时期是自由职业,住在家里,著述为生。四十年代初,他在重庆沙坪坝造了一所极其简陋的‘沙坪小屋’, 住在那里,从事著述,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他说他就是‘经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的人。”〔9〕丰子恺的人生在不断向陶渊明那种洁身自好,恬淡从容,诗酒自娱的生活方式靠拢。
丰子恺对陶渊明的诗文偏爱有加,以致在艺术的倾向上较明显的收到了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影响,而且他对陶渊明的为人非常欣赏和佩服。他们两个人在人生经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最终还是有了各自不同的方向;虽同中有异,可陶渊明对丰子恺亦颇具影响。
丰子恺与陶渊明有着这么多的相似之处,然而还是同中有异。这个异即表现在如何看待和选择“归隐”上。陶渊明在历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自他始,革新了一种新的隐逸风气,钟嵘在《诗品》里称其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丰子恺长久浸润在陶诗的隐逸情趣中,潜移默化,难免心向往之,这就使得他的散文偶尔流露出封建士大夫那种高逸的情趣。丰子恺有时甚至是主动追随陶渊明的步伐而去,但最终没有像陶渊明那样选择归隐山林,而是在精神上心向往之而实际生活中则选择远远观望。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丰、陶二人的性情不同。两人看似都具有平和淡泊的一面,其实有时候在言行上,陶渊明比丰子恺更率性而为一些,以喝酒为例。陶渊明与人对饮,“如果先醉了,就毫不客气的下逐客令:‘我醉欲眠,卿可去。’”〔10〕他的性情是“颖脱不群,任真自得”的;而丰子恺呢?他认为“(吃酒)但决不可吃醉,醉了,胡言乱语,诽谤唾骂,甚至呕吐,打架。那真是不会吃酒,违背吃酒的本旨了。所以吃酒决不是图醉。所以容易醉人的酒决不是好酒。”(《沙坪的美酒》)。由此,二人的性情差异可见一斑,陶渊明在面对选择时要比丰子恺更为果断和彻底。其二是,丰子恺对隐士生活的认识很清醒也很现实。在他的意识里,隐士般的生活只能是一种情结,而不会成为一种现实。实际上,隐士的生活也像硬币有正反面一样,在正面是人们把隐士生活“视为‘诗意的栖居’,是一种带有审美性质的精神满足,因此,它必然以其超越性,提升性显示出巨大的诱惑力。”〔11〕故无论是丰子恺还是其他的后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被它的这种模糊而神秘的诱惑力吸引着;反面是“真正的隐士生活时贫乏甚至近乎残酷的,它意味着舍弃一切世俗的凭藉,栖息于深山大,、湖海之滨,或凿穴而居、或结草为庐、蓬蒿盈门,菀葭蔽道,虽历灌园伐薪之苦,但仍衣不遮体,邓郁时常断炊……陶渊明对这种饥寒交迫的生活体验最深:‘夏夜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然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这种极贫的心态真催人泪下。还有比这更难堪的2
处境:‘饥来驱我往,不知竟何之。’(《乞食》)可见隐士的高洁是以身心的磨难为代价的,它并不尽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是小桥流水,白云护扉,塵尾鹤氅钓竿斗笠,跨蹇寻梅,踏雪访梅,充斥其中最触目惊心的则是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身影。但在‘殉道’,‘高逸’等价值观念的支撑下,褴褛却是载道之具,菜色却是傲世之本。”〔12〕丰子恺也许和绝大多数人一样,看透了这“载道之具”“傲世之本”的本来面目,才没有想要成为陶渊明第二的。
二、对理想社会和理想家庭构建的影响
丰子恺在对理想社会的构建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向往“天下如一家,人们如家族,互相亲爱,互相帮助,共乐其生活,那时陌路就变成家庭。”(《东京某晚的事》)的大同社会;第二阶段是向往和追求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第三阶段渴求“明心见性”的明心国。在这三个理想社会中,除了第一个大同社会与桃花源完全不沾边外,最后“虚构了一个‘明心见性’的野人国,仍带着‘乌托邦’式的‘桃源’色彩。”〔13〕被认为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桃花源’。”〔14〕因此最能让丰子恺保持长久热情和信念的理想社会是桃花源。
在我国,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虚构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同另一个为世人所认可的理想社会——大同世界,一样享有盛名。梁启超说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的社会组织,就《桃花源记》的内容而言,“我想起他一个名叫Utopia(乌托邦),所描写的内容是一个极自由极平等之爱的社会。荀子所谓‘美善相乐’足以当之。”〔15〕他的这个评价极具代表性,说明陶渊明和他虚构的理想社会影响深远。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自陶渊明首创以来,不断被历代文人所美化和称赞,俨然成为一种传统。丰子恺对理想社会的构建,受 “陶渊明那种理想的‘大同’观念的影响,效仿的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生活。他认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着自由天真的生活,陶渊明的家庭乐的诗中渗透出非功利归平等的思想,认为陶渊明的作品是‘理想的是实现的初步……只要方向不错,理想不妨高远。’”〔16〕这一观点与梁启超的评价是不谋而合。
桃花源对于丰子恺的巨大吸引力主要是通过《桃花源记》传达出来的。从时间上看,我们可以推断,丰子恺其实在年幼时就已经对《桃花源记》这一名篇牢记于心了。丰子恺在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及到幼年时看风景总能联想到桃源的事,如:“幼时认为‘电线木同栅栏一样’车站同桃源一样,固然可笑。”(《车厢社会》)“我们幼时在旷野中游戏,经验过一种很有趣的玩意儿:爬到土山顶上,分开两脚,弯下身子,把头倒挂在两股之间,倒望背后的风景,看厌了的田野树屋,忽然气象一新,变成一片从来不曾见过的新颖而美丽的仙乡的风景;远处小桥茅舍,都玲珑得像山水画中的景物;归家的路,蜿蜒地躺在草原之上,似乎是通向桃源的仙径。”(《看展览会用的眼镜》)〔17〕。从涉及到有关桃源的作品的数量上看,也是比较多的,如《旧上海》《庐山游记》《丰都》等。可见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对丰子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事实上,丰子恺对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生活始终怀着一种热烈的情感,尤其是在特殊的战乱时期,他不得不携家带口,背井离乡,另外寻找栖息之地时,他想到了他的老家——汤溪丰村。他从未涉足过那里,只是因为偶然的因素稍微听朋友描述一遍,因此丰子恺又在朋友讲述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他想象那里就是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
“据说在汤溪有丰姓的数百家,自成一村,皆业农。惠恩是其特例。我初闻此消息,即想象这汤溪丰村是桃花源一样的去处。其中定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情景。而窃怪惠恩逃出仙源,又轻轻为外人道,将引诱渔人去问津了。我一向没有机会去问津。到了石门湾不可复留的时候,心中便起了出尘之念,想率妻子邑人投奔此绝境,不复出焉。” 〔18〕
无论是在精神层面上表示无限的心驰神往,还是在现实的避难行动中都表示出对世外桃源的追求。他的那种溢于言表的热切的情感更是难以自抑,而且让读者觉得,丰子恺眼中的这个世外桃源是可以因势赋形的,似乎只要是一个不为世人所熟知的山间角落,地理偏僻,环境优美,村舍俨然,人民安居乐业......都可以算作桃源圣地。
丰子恺在向往追求“桃花源”之后,又构建出第三个理想社会——“明心国”,与桃花源有几许关联。如在《明心国》一文的开头里也仿《桃花源记》的写法,写一位音乐教师是如何进入明心国的:
“大约又走了五分钟,忽见前面一线光明,他快乐得大笑起来。快步走出洞口,一看原来是洞口的另一出口,中央一片平原,平原四周,树木丛生,树木外部,群山围绕,犹如一圈围墙。他就走进平原去看,想找到一条路回到学校去。”
再如其结尾:
“这独木舟在荒江里漂流了三天三夜,遇见了一只大船。他喊救命,大船上的人把他救起。看见他身穿一件胸前有一个洞的棕衣,大船上的人奇怪得很。他就把他所经历的事情告诉他们。但他们都不相信,说这是个疯子。到了最后他家乡的一个城市的时候,他们送他上岸,竟自走开了。”〔19〕
他把陶渊明的桃花源改造成了一个人与人之间“心明见性”相互坦诚,没有黑暗与狡诈的理想国度,显示了他赤子童心的一面。这是属于他自己的理想王国,可陶渊明对他的影响依旧十分明显。然而,“这样的理想蓝图缺少的是现代生活气息,超然的背后是理想的空幻,丰子恺也只能陷入苦闷之中了。”〔20〕
丰子恺被誉为当时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21〕他对人生抱有一颗为艺术而艺术的执着的心,只可惜“现代中国的确不是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隐士式的文人无法生存。”〔22〕。当他面对“为艺术而艺术”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碰壁时所产生的矛盾痛苦,从而自然而然的转入向内寻求解脱的办法,那就是回归宗教——佛教;或另一个途径——对理想家庭构建。
韩兆琦在《中国古代的隐士》一书中论及“隐士的家室亲情”一章中,根据隐士与其家人、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将隐士与家人之间的情况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离群索居,脱离人世,不娶妻,光棍一条地孤居野处,或是四海周游,如皇甫谧《高士传》里的林类;第二种是与妻子志同道合,携妻子一同逃隐,如著名的梁鸿与孟光;第三种是自己虽然是隐士,但却仍和家庭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更有的则根本离不开家庭,辞官归隐后便踏踏实实的成了自己和家庭中的一员,以安享其天伦之乐了。前者如《后汉书》所记载的戴良,后者的代表就是陶渊明了。
通过分析陶渊明的作品,韩先生认为陶渊明是古代隐士中陶醉于家庭生活,以天伦之乐为最大满足的诗人。陶渊明在他归隐的第一篇作品《归去来兮辞》中说:“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而后又说:“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在于此时间相近的《和郭主簿》中说“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可见陶渊明在这里把亲人和孩子都看的非常重。尤其“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二句,把一个做父母、做祖辈疼爱孩子的心情真切地表达出来。陶渊明甚至在《杂诗·丈夫志四海》诗里描述他的理想生活时说:“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觞弦肆朝日,尊中酒不燥。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这在封建社会通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封建士大夫眼里,算不上什么豪情壮志和伟大的理想抱负,但在陶渊明眼中,这种小家庭的儿女情长、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是十分难得的,是值得歌颂的,因此他乐于表现温馨浓郁而平凡的家庭生活,写得十分坦率,令人陶醉和向往。〔23〕梁启超也说陶渊明“是一位缠绵悱恻最多情的人。读集中《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与子俨等疏》可以看出他家庭骨肉间的情爱热烈到什么地步。”〔24〕
丰子恺所竭力追求的正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所描绘的理想家园及家庭生活的和谐之美、稚子迎归的亲情之乐、回归自在生活的自由状态,试看他的《家》一文中写到:
“当我从别寓走到本宅的时候,觉得很安心。主人回来了,芭蕉鞠躬,樱桃点头,葡萄藤上特地飘下机长叶子来表示欢迎。两个小儿女跑过来牵我的衣,老仆忙着打扫房间。老妻忙着烧素菜,故乡4 的臭豆腐干,故乡的冬菜,故乡的江米。饭窗外有故乡的天空,门外有打着石门湾土白的行人,这些行人差不多个个是认识的。还有各种负贩的叫卖声,这些叫卖声在我统统是稔熟的。我仿佛从飘摇的舟中登上了陆,如今脚踏实地了。这里是我的最自由,最永久的本宅,我的归宿之处,我的家.我从寓中回到家中,觉得非常心安.”〔25〕
有评论家认为“《家》无疑是一篇谈哲说理的文章,作者孜孜以求的‘本宅’实际上反映他精神上的追求并未因十年前皈依佛教而终结。也许正表明,皈依佛教未能使这位大艺术家感到精神的充实和满足。黑暗的社会现实,加剧他思想上的痛苦和矛盾。”〔26〕实际上丰子恺《家》的这篇文章极得《归去来兮辞》的神韵,可以说先贤陶渊明热爱家庭,回归家庭的家园意识和志在归隐,追求随性自在的生活追求已经穿越时空,明显的影响着丰子恺;而且“本宅”还有落叶归根的归宿之意,这也暗合了丰子恺乐于和主动回到家庭生活的倾向。
丰子恺和陶渊明二人选择回归家庭生活有许多共同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社会原因。他们的人生中有一部分相同的时间是处于黑暗甚至是战乱时期。在那个特殊时期,他们一方面不想出世为官,以保持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他们虽然为生计奔波却又不想与家人分离,随时事浮沉颠沛流离,回家成为比较好的选择。二是个人原因,包括个性和思想两方。从个性上看,丰、陶二人生性喜欢自由自在,不受世俗羁绊的生活。陶渊明《饮酒五首·其一》就是表达他想要自由自在生活的代表诗作之一,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说的真真切切。丰子恺也说:“我对外间绝少往来,每日只是读书作画,饮酒闲谈而已。我的时间全部是我自己的,这是我的性格的要求,这在我是认为幸福的。”(《白鹅》)。从思想上看,丰、陶二人都有避世的倾向。“陶渊明从小所受的教育,主要是当时已不占正统地位的儒家的思想,准确地说,儒家的淡泊处世的思想。”〔27〕“一面却又受到当时玄学和慧远一班佛教徒的影响,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见解。”〔28〕“陶诗里歌咏的先贤,大多是归隐高蹈、不予世俗为伍的。”〔29〕简而言之,陶渊明的避世是融合了“道家的佯狂”和“儒家的孔颜之乐”〔30〕并且这一融合主导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丰子恺的思想主要受到了儒家和释家的影响,其中“释家的虚无主义成为他面对不满现实的有力武器”〔31〕,也使他选择了在缘缘堂里过着“隐士式的文人”〔32〕生活。也可以这么说,避世是丰、陶二人在精神上孤独和苦闷的最终的归宿。
———————————— 注释:
〔1〕徐型.《论丰子恺散文的情趣美》 南通师专学报 1992年12月 第8卷第4期
〔2〕姬学友.《真性情清涵万里天——论丰子恺创作的传统文化意蕴》 文学评论 1998年第6期
第29页
〔3〕丰华瞻.《丰子恺散文选集·编者的话》丰华瞻 戚志蓉选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版 第19—20页
〔4〕叶嘉莹.《汉魏六朝讲录》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2版 第396页
〔5〕姬学友.《真性情清涵万里天——论丰子恺创作的传统文化意蕴》 文学评论 1998年第6期 第28—30页
〔6〕韦凤娟.《空谷流韵·魏晋南北朝卷》 中华书局
1997年3月第1版 第78—79页
〔7〕丰子恺.《沙坪的美酒》 《丰子恺散文选集》丰华瞻 戚志蓉选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版 〔8〕姬学友.《真性情清涵万里天——论丰子恺创作的传统文化意蕴》 文学评论 1998年第6期 第35页
〔9〕丰华瞻.《丰子恺散文选集·编者的话》丰华瞻 戚志蓉选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版
第19页
〔10〕韦凤娟.《空谷流韵﹒魏晋南北朝卷》 中华书局
1997年3月第1版 第78—79页 〔11〕郑训佐 李剑锋.《中国文学精神 魏晋南北朝卷》山东教育出版社 第210页 〔12〕郑训佐 李剑锋.《中国文学精神 魏晋南北朝卷》山东教育出版社 第202—203页 〔13〕张劲.《论文丰子恺的散文》 〔14〕汤哲声.《丰子恺散文论》
〔15〕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代序)》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6年1月第2版 第15页 〔16〕汤哲声.《丰子恺散文论》
〔17〕丰子恺.《丰子恺作品新编》吴福辉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第1版 第249页 〔18〕丰子恺.《桐庐负暄》《丰子恺散文》丰一吟选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新1版 第230页
〔19〕丰子恺.《明心国》《丰子恺散文选集》丰华瞻 戚志蓉选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版第224—229页
〔20〕汤哲声.《丰子恺散文论》
〔21〕谷版崎润一郎.《读<缘缘堂随笔>》《丰子恺散文》丰一吟选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新1 第261页
〔22〕汤哲声.《丰子恺散文论》
〔23〕韩兆琦.《中国古代的隐士》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1996年7月第1版
第66—72页
〔24〕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代序)》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6年1月第2版 第4—5页 〔25〕丰子恺.《家》《丰子恺散文》丰一吟选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新1 第173页 〔26〕苏学文.《评“缘缘堂随笔”谈哲说理之作》《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第46页
〔27〕郭建平.《陶渊明集·前言》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6年1月第2版 第4页
〔28〕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代序)》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6年1月第2版 第5—6页 〔29〕郭建平.《陶渊明集·前言》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6年1月第2版 第4页 〔30〕郑训佐 李剑锋.《中国文学精神 魏晋南北朝卷》山东教育出版社 第210页
〔31〕王西彦.《赤裸裸的自己(丰子恺散文序言)》《丰子恺散文选集》丰华瞻 戚志蓉选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版 第19页 〔32〕汤哲声:《丰子恺散文论》
参考文献:
1.徐型.《论丰子恺散文的情趣美》 南通师专学报 1992年12月 第8卷第4期
2.姬学友.《真性情清涵万里天——论丰子恺创作的传统文化意蕴》 文学评论 1998年第6期 3.叶嘉莹.《汉魏六朝讲录》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2版
4.韦凤娟.《空谷流韵·魏晋南北朝卷》 中华书局
1997年3月第1版 5.郑训佐 李剑锋.《中国文学精神 魏晋南北朝卷》山东教育出版社 6.张劲.《论文丰子恺的散文》 7.汤哲声.《丰子恺散文论》
8.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代序)》 9.谷崎润一郎.《读<缘缘堂随笔>》
10.韩兆琦.《中国古代的隐士》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1996年7月第1版
11.苏学文.《评“缘缘堂随笔”谈哲说理之作》《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12.王西彦.《赤裸裸的自己》
13.陶渊明.《陶渊明集》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6年1月第2版
14.丰子恺.《丰子恺作品新编》吴福辉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第1版 15.丰子恺.《丰子恺散文选集》丰华瞻 戚志蓉选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版 16.丰子恺.《丰子恺散文》丰一吟选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新1版
17.丰子恺.《中国二十世纪散文精品丰子恺卷》张品兴选编 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6年3月第1版 18.丰子恺.《丰子恺散文选集》葛乃福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8月第2版
19.丰子恺.《丰子恺散文精选缘缘堂随笔》丰一吟选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4年6月第1版 20.丰子恺.《中国二十世纪散文精品丰子恺卷》张品兴选编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5年1月第2版
Influence of Tao Yuanming on Feng Zika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ng
Zikai's Prose
Student:Chen Zhouying
Tutor:: Wang Xiaoyu
Abstract: Feng zikai as an outstanding writer in modern history, artists, DeYiShuangXin in his life, life's achievements are also affected by a variety of,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Feng zikai's pro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content of Feng zikai's prose and thought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 yuanming and analysis after that Tao yuanming's influence on Feng zikai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two main aspects:(1), Tao yuanming to tend to the influence of Feng zikai artistic style and his life.(2), Tao yuanming's influence on Feng zikai ideal society and ideal family build.Key words: Feng Zikai's Prose;Tao Yuanming;Influence
后记
论文从选题、开题报告到初稿、一稿、二稿这一繁琐的过程我都吃了不少苦头,尤其是感到自己知识面太窄,思路不开阔,事先准备不够充分弄得写论文的过程十分纠结。还有就是收集和整理资料也是一件考验我的事。有时感到难以继续下去了,王晓瑜老师一次一次地及时予以帮助,特别是他指出许多关键问题,提出他的意见和建议使我受益匪浅。最后得以顺利进行与他辛勤的指导密不可分,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评语
指导教师:
2009年 6 月 14 日(手签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