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票号的创新与启示(英文)
Innova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Shanxi Bank
Shanxi Bank was set up in the early 1920s,which existed a century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financial.Shanxi bank not only provided a safe and convenient way for currency circulation,but also boos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t that time.Although Shanxi bank declined In the end, the experience of its success worthed learning and the lesson of its decline make us ponder.Shanxi Bank have made indeli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China financial innovation.First, the circulation of money rely mainly on transporting protected by escort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 Shanxi Bank,which was expensive and dangerous.After the Shanxi Bank built up,it widely pursued exchange industry for the service of cash transfers in commercial activities,which was convenient and safe.Second, one of the biggest limitations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was implementation of a single system,which also was the reason of exchange industry hadn’t been carried out for a long time.Depending on the advantages of branch set up in more than two cities,Shanxi Bank implemented the system that distinguishing the headquarters and branch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At the same time of carrying out the exchange business,Shanxi Bank spreaded its scope of business to the whole China by the way of setting up branches in different place.Third,Shanxi Bank implemented joint-stock system that including bank share and personal shar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perty.Bank share referred to the shares of investment moneybags and personal share referred to labor share that only the output ,not money,but having the right of dividend as bank share after getting profit.Because of their own interests linking with the interests of enterprise,the managers and employees would naturally eliminate the risk in the process of searching profit.So the labor-sharing system was complete and advanced at that time.Shanxi Bank declined eventually because of a lot of reasons,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was that there was a limitation couldn’t be overcome in the system.First of all,Shanxi Bank generally adopted the unlimited liability system,which was one of the main cause for its decline.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limited liability system mean that the capitalists with all its possessions guaranteed the draft bank debt.Once the insolvent, capitalists likely became poor, can not stood up, which made its anti risk ability weak.Secondly,Shanxi Bank didn’t formed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banks' internal power balance mechanism.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manager is a kind of system of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manager, which had a large family blood patriarchal characteristics.Affected by Chinese traditional feudalism,it would sacrifice the interests of other employees in large part.,which made other employees can only rely on the material benefits of “personal shares” for power but not the moral driving force.Such it foreshadowed for their future hedonism.Then,because each bank acted of their own free will, it was difficult to combine to form a big financial group with strong anti risk ability.Therefore,their competitiveness were too weak to compete with some new banks.The banks only thought of the other banks as competitors because of attending to the interests of their own.So,it was difficult to have a centripetal force.Finally, it was inevitable that Shanxi bank rapid collaps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which was the period of wars and disputes.In a word, Shanxi Bank has created a glorious in the world's financial history, after it creating a financial miracle decline caused us to think deeply.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hanxi bank, not only should we summarize the reasons for Shanxi banks to fail, more important is to learn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Shanxi Bank of experience and lessons, to seek greater development.
第二篇:山西票号研究[定稿]
山西票号研究
【摘要】:山西票号内容庞杂,头绪繁多,远非本文所能尽述。为避免重复研究和泛泛而谈的高论,本文选择了七个有典型意义的议题逐一探讨,以期达到以管窥豹的效果。当然,这七个议题,层次不同,有些是必须的铺垫工作,有些则延伸到山西票号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现分述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晋商的发展脉络,以及与山西票号的关系。众所周知,票商是晋商的余脉,欲了解山西票号,首先要分析晋商兴起的主客观条件。与临近的河北及陕西两省相比,晋商的成就有目共睹,除却天时地利的共性外,“人事因素”被提上议事日程,笔者正是从该方面入手,重点解读山西重商文化的养成。山西票号又是借者与贷者的桥梁,信誉的内在要求,庞大的晋商群体,以及自身利益直接受到连绵不断的战争的冲击,另外还有前此兼营汇兑的经历,都为晋商抢占金融业转型的先机增添了说服力。第二章,以量化史料为基础,概述山西票号衍变史。山西票号存在的一百多年间,经历了四个时段:其一为初始阶段的示范效应;其二为汇兑京协饷后的大扩展;其三为汇兑外债赔款后的“回光返照”;其四为惨然退出历史舞台。与前人及时人的研究手段不同,笔者着力在量化上下功夫,主要依据山西票号总分号数变化趋势,存放汇业务的此消彼长,以及表面繁荣下所隐藏的深层次危机的具体变量。为批驳“清亡,票号亦亡”观点,笔者斗胆提出了在民国时期票号业仍有着生存空间。第三章,尽可能统计出票号业经营官款业务的比例,为重新评价其资
本属性作好铺垫。表面上看,票号业确实承汇了大笔官款,这也是最容易引起误会的话题,问题的关键是经营官款业务在票号总业务中所占的比例。本章第一节重点统计票号业不同时段汇兑官款的比例,该项业务低于20%的统计数据,为第二节的重新评价打下了坚实基础。转型期的票号业,资本属性相对复杂,由此笔者提出了“兼容说”,意即票号资本既有近代借贷资本属性,同时也不能排除高利贷资本属性。第四章,比衬山西票号与南帮票号的异同,从而揭示肇致两帮票号迥异命运的内外因素。南帮票号晚于山西票号,其资本家多与官场有密切联系,有些甚至是亦官亦商的双重身份,主要依靠官款及热衷于投机生意是其过早衰败的最主要原因。反观山西票商,始终以民营业主身份,稳步经营,很少有投机生意的冒险举动,即便经营官款,由于在总业务中所占份额有限,不足以影响其正常经营。基于此,才出现了有影响力的南帮票号纷纷倒闭,而有实力的山西票号却能巍然屹立商界几十年乃至一个世纪。第五章,解读山西票号经营理念,探究其成功之道是本章的主旨。山西票号的操作系统,前人及时人多有论述,笔者主要集中于制度层面考虑,其一为顶身股理念的细化;其二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两者同行并用,既调动了票号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规避了潜在的风险,山西票号的顺利经营与此有着直接关联。第六章,以犷清亡,票号亦亡”的观点为引子,重点考查山西票号衰败的主要原因。山西票号普遍衰败于辛亥革命和“壬子之乱”(指1912年在北京、天津等地发生的军人哗变事件)之后,缘此票号界有“清亡,票号亦亡”的观点。笔者列举了三条理由予以反驳,其一为政治、军
事冲击对山西票号的影响;其二为制度因素对山西票号的制约;其三为无谓消费消弱了票庄资本家的实力。以上三条中,政治、军事冲击无疑是山西票号纷纷倒闭的罪魁祸首,即使清廷能够苟延残喘,依大多数票庄的账面实情,除非有大笔资金补进,它们才有可能坚持下来。总而言之,是诸因素的合力才导致了山西票号的衰败。第七章,山西票号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对现代中国民营企业而言,仍有以下启示:其一为立业之本—从“纷繁”中捕捉商机的能力;其二为管理之基—从“人治”到“规治”的转向;其三为经营之魂—.崇尚信誉与广交客户。【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9 【目录】:导言10-19第一章晋商与山西票号的兴起19-56
一、明清两代山西多富商19-2
4二、山西票号创办的客观条件24-371、清代商品经济概略24-282、金融业嬗递28-353、民信局的转输功能35-37
三、晋商创办票号的主观努力37-561、商风压倒文风的人文环境37-402、晋商驾驭商机能力面面观40-483、从兼营汇兑到专营汇兑--山西票号的出现48-56第二章山西票号概述56-8
5一、初始阶段的示范效应56-6
1二、汇兑京协饷后的大扩展61-70
三、汇兑外债赔款后的回光返照70-78
四、惨然退出历史舞台78-85第三章票号业务结构与资本属性85-12
3一、票号业务结构85-1051、1823-1861年票号业务结构
85-872、1862-1893年票号业务结构87-933、1894-1911年票号业务结构93-984、1912-1940年票号业务结构98-10
5二、票号资本属性105-1231、《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的启示105-1102、高利贷资本说110-1163、近代借贷资本说116-1194、兼容说119-123第四章山西票号与南帮票号123-147
一、南帮票号123-12
5二、两帮票号经营策略的差异125-138
三、两帮票号有所区别的结局138-147第五章山西票号经营之道147-176
一、山西票号的生存空间147-1
52二、山西票号运作中的制度因素152-1761、顶身股理念的细化152-1602、严格的管理制度160-176第六章山西票号衰亡诸原因176-209
一、政治、军事冲击对山西票号的影响176-1911、可预见性与不可预见性的区别177-1852、屡次遭受损失程度不一185-19
1二、制度因素对山西票号的制约191-200
三、无谓消费消弱了票庄资本家的实力200-2091、社会消费201-2032、家庭及个人消费203-209第七章余论209-215山西票号对现代中国民营企业的启示209
一、立业之本-从“纷繁”中捕捉商机的能力209-210
二、管理之基-从“人治”到“规治”的转向210-21
2三、经营之魂-崇尚信誉与广泛交流212-215本文参考书目文献举要215-220后记220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三篇:山西票号的内部控制机制对现代企业的启示
山西票号的内部控制机制对现代企业的启示
摘要:山西票号在我国存续了一百多年,在我国金融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山西票号能够存续这么久,必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知古鉴今,用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来研究山西票号,对于分析和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山西票号的内部控制机制及其优势,以为现代企业建立适应自身生产经营所需的强有力的内部控制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西票号 内部控制 现代企业
一、山西票号的基本概况
清代中叶,由于商品流通和货币周转的需要,出现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这个行业被山西人所包揽,又被称为“山西票号”。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或票庄,是一种金融信用机构。开始主要承揽汇兑业务,后来也进行存放款等业务。它垄断了全国的汇兑业,当时全国最大的票号共有17家,平遥人开的就占了7家,其中最大的票号当属平遥人雷履泰开设的“日升昌”。另外还有“南通北达,二盛二协”,即日升通、日升达、万源盛、百川盛、协同泰、协同庆。这几家大票号的总号设在平遥,分号除京城外,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及商埠码头,平遥城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票号中心城市。日升昌曾以“天下第一”而闻名。
山西票号始于1823年,20世纪上半叶走向衰亡,在百余年的经营过程中,山西票号在社会剧烈动荡的背景下,几经周折创建了“汇通天下”的金融体系,为山西商人创造了亿万两白银的收入,使之成为当时的全国首富。
山西票号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和汇兑业务。成立初期,票号主要服务于工商业,随着票号的发展壮大以及历史环境的变化,山西票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代理国库的中央银行作用。与此同时,山西票号对于工商业发展、影响国家经济整体运行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可谓“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山西票号鼎盛时期业务网络遍布全国各地。辛亥革命后,山西票号近百年搭建起来的金融体系迅速瓦解,并最终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山西票号的内部控制机制
(一)组织规划控制
1.组织机构设置。组织机构设置控制是对组织机构进行合理的设置。所谓合理,是指既要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不能过于精简,又要不能过于冗余,以致机构重叠。即由票号的东家出资,经过严格的考核后聘任大掌柜,把经营权完全交给大掌柜,东家不再干涉票号的日常经营管理。票号职能部门的设置完全根据自身业务范围、规模大小和管理水平安排。它们分为柜房、账房、文牍和跑街,分别相当于现在的营业部、财务部、秘书部、营销部。票号这种结构兼容了传统的结构和现代多分部结构,吸收了这两种组构的长处。既有高度的集权统一性,又有比较大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便于业务的开展和经营范围的拓展。
2.组织分工。组织分工是部门内部的岗位设立和岗位分工之间的职责分工,是保证经济业务按照既定方针执行、提高经营效率和增强会计数据可靠性的重要条件。票号的总号与各分号均设有四大职能部门。跑街,即一方面招揽业务,另一方面灵敏地了解和掌握最直接的市场动态信息,提供给分号掌柜,以便于做出决策。文牍部负责记录、转达、报告、沟通分号的营业动态及所处各地的市场情况。柜房负责处理各种经济业务,汇兑、收款等,真实记录、结算、报告财务状况。账房人员数量随着各地的环境变化需要和业务量来设置。各层工作人员按照金字塔原则分工。底层的第一线人员,也就是跑街,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信息,报告应尽可能提供。中层管理人员也就是分号掌柜把各种资料综合汇总,将比较重要和有价值的信息再汇报给高层管理人员――总号掌柜,符合现代的金字塔原理。这样的组织分工,使得上至掌柜下至学徒都能时刻关注行情的变化,各司其职。票号掌握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综合信息报告体系,使票号对市场行情了如指掌,真可谓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不仅能够较好地避免因资金周转不灵带来的信誉和财产等方面的损失,还可以通观全局做出正确决策。
(二)职工素质控制
1.员工选拔规则。“山西票号成立之初,当财东起意经营,聘请经理,由介绍人之说项,或自己暗中查访,确定此人有谋有位,能攻能守,足以担任票号经理之职责,则以礼招聘,委以全权,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要旨”,可见票号对于经理人员的选拔注重的首要是诚信,其次是能力。东家和掌柜之间的这种委托经营关系是建立在信赖和忠诚的基础之上,并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东伙合作制。票号以道德信义为根据,不仅对经理的选拔非常严格,对于普通伙计的选拔也需要经过多轮的考试,在考试之前,必须有权威人士推荐,并且考察其三代为人处事,然后进入笔试。这种严格的选拔制度,尤其是重视出身与品德的选拔标准,为票号的经营提供了基础性的组织保障,使得票号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很少有因为员工的失职而遭受损失。
2.行为约束。山西票号的员工待遇十分优厚,但是对于员工的日常工作管理也十分严格,并且涉及范围广泛。票号招收伙计一般只收本地人,都是通过当地有身份的人引荐,如有作弊事件,大掌柜可以直接找到其家族问责,这实际上是一种利用宗法关系的社会约束制度。此外,票号还有一系列的严格近乎苛刻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通过号规即内部制度进行有效的约束。比如票号各分号与总号之间的关系,业务经营原则,对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等,都规定的非常细致、严密。除了严格的号规制度之外,还时常进行突击检查,称为“阅边”,山西票号严格的约束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其经营风险。
3.激励制度。票号的激励机制的目的是要解决由于两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其核心在于通过这一机制,能够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统一化,将大掌柜对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激励机制中最有效的方面是报酬激励机制。在山西票号,人身股制度则是较为有特色的报酬激励机制,拥有身股的人不仅有主要经理人员,也有普通员工,顶身股制度是山西票号的一项特色激励制度。山西票号的股份分为银股和身股。银股是财东出资并按一定的单位额分红的股份,银股的多少是由财东的出资决定的,故又称为财力股;身股指不出资而以人力充当一定数量的股份,按股份数量参与分红。银股在票号享有永久利益,可以继承、转让、撤回,但对票号的盈亏负有无限责任。身股只参与分红,不承担票号的亏赔责任。当然,身股的获得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在票号工作三个账期的时间,工作勤奋,没有过失,由经理推荐,经各股东决定可获得身股;获得身股之后,倘有越轨行为,重者开除,身股自然撤销,如不属于需要开除者,则减少其身股数额,以示处罚。有身股者死后,票号给予一定的优惠,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照样分红,享受的时间依员工身份不同而不同。所以,这个时段的身股又称为“故身股”。
(三)风险防范控制
1.防伪制度。汇票实行“认票不认人”,汇兑时以汇票为准。因此,利欲熏心之徒可能会千方百计地伪造各票号的汇票,汇票的防伪成为各票号十分关注的问题。各票号防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使用汉字作为代码的保密方法,用来作为汇票签发的时间与银两数额的密押。例如,用“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30个字作为1个月30天的代号,将“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10个字作为10个汉字数字的代码,将“国宝流通”4个字作为万千百十这4个单位的代码。这些代码容易牢记,要求号中的伙计熟记。并且,这些代码还不定期进行变换。第二,总号及各分号书写汇票的笔迹都是固定的人书写,使大家都能辨别笔迹。如果书写人变换了,要告知其他分号。第三,兑付后的汇票要立即销毁,以免节外生枝,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客户信用体系。贷款本金如不能按时按量收回,会殃及票号的经营前途。这就要求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和经营预测,建立一套客户信用体系,包括客户信誉、规模、经营范围、资本、财务状况、东家的籍贯及财力等资料。这套客户信用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票号的资产、收入以及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
3.市场风险控制。山西票号的成功与其掌握准确的最直接的市场信息是分不开的。各票号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和运用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票号的经营业绩。因此,各大票号都非常重视搜集、分析和鉴别运用信息。为了能够及时了解各地市场行情和需求变化的情况,大多总号对分号均订有按时反馈商情动态的规定。由于市场信息灵通,资金调度灵活、周转快、运用得当,使得各票号生意兴隆、盈利倍增。
与此同时,票号的最高管理层积极参与市场风险管理,重视了解各种信息情况,对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敏感度很高。事实证明,越到后期关注这些因素显得越为重要,因为处在形势动荡的情形下更需要及时掌握信息并做出决策。若处置得当,及早撤庄,各票号就能渡过危险期;反之,有被巨额欠款拖垮的危险。此外,票号还通过不做抵押贷款防止出现金融风险,设置经营安全防线,以期把风险降至最低。
三、山西票号内部控制机制对现代企业的启示
(一)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我国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相对薄弱:缺乏内部控制的综合评价体系,内部监督力量配备不足,履行职责滞后性比较严重。而要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必须建立一个规范的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地执行决策权、监督权和经营权,权责明确,相互制衡,其本身也是一种相互约束的关系。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清政府并不对民间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进行规范,各家票号只能在既定体制的基础上,自行探索内部控制规则与办法,自主实施内部控制。
山西票号所实行的是一种没有外部约束、完全由票号自觉自主实施的内部控制:制订了及时反馈商情动态的规定,以在总分号之间、分号与分号之间传递信息,汇报和回馈业务进展情况。不同经营机构、部门、岗位之间实行横向牵制,同时做到了各分支机构之间的相互通气。我国企业同时应借鉴山西票号自上而下的监察制度: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使得其发挥应有的内部监督作用,同时还要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设,并加强其执行力度,增强内部稽核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有效的规避经营风险。
(二)完善薪酬和福利待遇激励制度
目前,我国企业中的薪酬体系是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福利津贴等组成的。基本工资不具有激励的作用。但是由于绩效考核体系指标模糊,基本停留在定性评价上,不仅缺少量化指标,而且缺乏对于不同岗位职责的明确界定等原因,使得绩效考核流于形式,起不到奖优罚劣的激励作用,而福利制度更是项目陈旧,不能考虑到不同群体的个性需要,有待进一步改善。
我国企业应参考山西票号的激励约束制度,绩效工资要与个人的能力结合,能够拉开员工的收入差距,有一定的竞争和激励的作用,员工的个人福利应满足其自身特有的需求,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此外,我国企业的激励方式多以短期激励为主,缺少必要的长期激励方式。而山西票号中的顶身股制度正是长效激励制度的最佳代表。我国企业应借鉴身股激励制度,实施人力资本制度,在具体操作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员工的能力、工龄、级别、贡献等因素,只有在企业中长期从事工作的员工才有资格,在明确各项因素的权重后,计算出其折股的系数。此外,应按照身股制中的劳力资本股与实务资本股同股同酬的方法,真正做到平等分红,达到激励员工,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目的。
(三)加强职工素质培养
近些年,我国企业内贪污舞弊现象较为严重,披露虚假财务信息现象层出不穷,企业整体效益不高。企业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究其原因是部分会计人员见利忘义、以少缴税为出发点,屡造假账,这从根本上讲还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缺乏和自律观念的淡薄。
票号在经营过程中并没有政府的过多监管,但是在其存在的一百年间,这一方面得益于票号对员工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得益于山西票号的企业文化。山西票号强调“信义为上,利从义来”,使得上至掌柜,下至学徒都对号内的事情尽心尽力,从不倦怠。现代企业应借鉴这一做法,对员工的职业素质进行有效培训管理,可以通过良好的选拔机制和完善的后续教育培养机制来完成。而对于那些违反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员工进行严厉惩罚。
(四)加强风险防范工作
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应以获得准确、相关的会计信息为基准目标,而我国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导致我国企业的资产、收入以及信誉等蒙受损失,从源头上来说,是其最初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够充分,没有足够的防范措施导致的。
山西票号在风险防范方面也有值得现代企业学习的地方。首先,票号在客户的信用体系上有严密的控制:要求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和经营预测,建立一套客户信用体系,而我国企业为了降低其资产、收入以及信誉等遭受损失的可能,应对包括客户信誉、规模、财务状况等资料进行有效调查,防范潜在的风险。山西票号的成功与其掌握准确的最直接的市场信息是分不开的。各票号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和运用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票号的经营业绩。因此,我国企业应重视搜集、分析和鉴别运用市场信息,及时了解各地市场行情和需求变化情况,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应积极参与市场风险管理,重视信息,对政治、经济形势增强敏感度,设置经营安全防线,才能把风险降至最低。
(五)设立完善的会计控制体系
目前,我国的会计市场控制体系并不完善,企业内披露虚假财务信息现象层出不穷,账目不够透明、记载不够准确完善等现象较为严重,直接导致了企业整体效益不高。
现存的一些山西票号老账,每笔账项上方都画有多个圆圈或对勾,有的还写一个“兑”字。这些遗迹表明,票号根据流水账转记分类账、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财务报告后,要对前、后账目逐宗进行认真核对,以保证转记账目无误。我国企业可以学习票号所采用的这种及时记账与通告,多环节核对,定期内部报告,统一核查、清算的办法,这样可避免各经营机构事后伪造数据,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可靠,对经营业务及会计事项实施有效控制。这种会计初始记录必须与实际业务、内部互报信息一致的作法,既可使相关经营机构和部门之间相互牵制,保证初始会计记录真实可靠,也是日后企业进行会计控制的基础。
四、结论
山西票号在百余年的经营过程中,能够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如较为完善的会计控制体系和风险防范意识,票号自创的汇票防伪措施及多环节相互牵制方法等,非常科学、有效,值得现代企业借鉴学习。借鉴山西票号的经验教训,当前企业要搞好内部控制,应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意义及企业内部控制与外部约束规范的关系;企业内部控制应讲求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预防潜在风险;在加强执行过程控制的同时,更应重视决策过程的控制。Z
参考文献:
1.董继斌,景占魁.晋商与中国近代金融[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2.金融票号史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3.王瑞泓.山西票号内部控制研究[D].硕士论文:太原理工大学,2010,(3).4.安翔.山西票号的组织与管理制度及其启示[J].现代财经,2009,(8).
第四篇:山西票号由盛转衰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现代金融的启示
山西票号由盛转衰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现代金融的启示
山西票号的兴衰及原因
昌盛百年的重要原因
一、建立了有效地利益分配制度。19 世纪初, 山西商人大多采用东家出资, 掌柜经营的方
式, 票号作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行业, 也实行了两权分离的产权制度和劳资并重的分配制度, 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环境, 产生了较大的激励作用。将员工与财东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人人各谋其私,不责而勤”。
二、建立了严格地用人制度。
三、进行业务创新和制度创新。
四、实行了较为灵活的经营策略。
五、金融创新(1)结算方式创新(2)总分号制创新(3)突破了高利贷的范畴
六、防范风险的成功经验(1)经营机制上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2)在产
权确定上实行股份制(3)从经营管理方面对风险进行防范
七、坚持诚信立业
八、财东所有权和大掌柜经营权两权分离
九、人身股制,给员工股份的方式与今天我们实行的期股期权方式基本一致。
十、稳健审慎经营
衰亡的根本原因
一是未能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丧失了生存的基础。
二是创新进步的动力枯竭,缺乏有效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机制。
三是过度依赖信誉,不注重风险防范,大量放款难以收回,经营陷入困境。
四是山西票号采用无限责任制
五是没有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票号内部权力均衡机制。
六是各个票号各自为政,难以联合起来组成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大金融集团,所以竞争力就很弱,无法与后起的银行抗衡。
七是“官商相维”导致山西票号的最终灭亡
八是信用放款堪称山西票号的致命弱点
九是现代银行构成山西票号的天然克星
十是管理缺失构成山西票号的先天不足
十一是思想守旧导致山西票号无法与时俱进
警示与启迪
启示之一,企业发展不能仅靠政府关系“揽活”。
启示之二,畸形的官商关系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大忌。
启示之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企业永远的追求。
启示之四,对现代企业制度和家族式管理的思考。
启示之五,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银行业经营发展的动力。
六,拥有人才、重用人才是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七,防范风险、稳健经营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基本原则
八,强化内部管理、健全监督约束机制是国有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保障。
第五篇:山西票号内部控制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启示
山西票号内部控制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启示 【摘要】:在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模式上,西方内部控制理论对我国的影响颇深。虽然西方内控理论较为完善,且结合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变动,而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程度还达不到西方内控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弊端,因此,我们可以从我国五千年璀璨文明的历史中寻求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山西票号正是这样一个成功的典范。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去寻求商业银行内控机制构建的方向,立足于对山西票号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将历史与实际相结合,找到了弥补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不足的途径。本文首先研究了山西票号的治理机制、员工管理机制、财务制度和企业文化。然后分析了山西票号内控制度的整体框架、特色机制以及特点。山西票号的内控制度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以“人本主义”的激励机制为核心、财务稽核制度为辅助,再配合企业文化的约束机制,有效防范、控制内部风险的发生。“人本主义”的激励机制是建立在顶身股制为基础的人才管理办法,以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为根本,配合严格的号规和严密的财务稽核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的约束,共同约束号内所有人员的经营活动。另外,本文引入西方内控制度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西方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实际情况,将授信机制与稽核监督机制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两个借鉴点。最后重点提出了山西票号内部控制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人的角度出发,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推行人力资本制度以建立
员工长期激励措施,改进评价体系,加强人才培训和增加晋升渠道,从物质、精神两个方面激励员工。同时要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和财务稽核制度,完善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从道德、精神、制度上规范员工的行为,对内控机制加以完善,防范控制内部风险。通过文章的研究,一方面可以给理论界研究内控制度提供真实具体的历史依据,以便更深入的研究该问题;另一方面,给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历史的借鉴,古为今用,并结合西方内控理论,更好地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严密的内控机制。【关键词】:山西票号内部控制商业银行防范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33;F832.37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0目录10-121导论12-161.1论文的选题背景12-131.2文献综述13-151.2.1山西票号的研究现状13-151.3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内容框架15-161.3.1研究思路151.3.2研究方法151.3.3内容框架15-162山西票号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历史分析16-262.1治理机制控制16-182.1.1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组织制度16-172.1.2总分号报告制度17-182.2资本控制18-192.3人事管理的控制19-222.3.1聘用规则19-202.3.2学徒制20-212.3.3业务骨干选拔制度21-222.3.4顶身股制度222.4财务控制22-252.4.1龙门帐22-232.4.2会计记录232.4.3防伪密押制23-252.5企业文化控制25-262.5.1信义
为本252.5.2行为约束25-262.6本章小结263山西票号内控制度的理论分析26-353.1山西票号内部控制理论框架27-293.1.1控制环境273.1.2风险评估27-283.1.3控制活动283.1.4信息沟通283.1.5监督28-293.2山西票号内部控制制度的特色29-313.2.1顶身股制度的理论分析29-303.2.2财务管理制度的理论分析30-313.3山西票号内控体系纵横牵制的结合31-323.3.1纵向控制与督查31-323.3.2组织机构的横向牵制323.4山西票号内部控制制度的特点32-343.4.1制度控制与文化教育相结合32-343.4.2治理结构优化与员工人身控制相结合343.4.3充分激励与严格约束相结合343.5本章小结34-354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35-384.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354.2结构体系不健全35-364.3内部控制执行机制缺乏制约性和控制性36-374.3.1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364.3.2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较低36-374.4缺乏科学的长效激励机制37-385现代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理论分析与启示38-415.1内部控制的概念385.2美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38-395.3德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39-405.3.1内部审计机构39-405.3.2风险管理机构405.4国外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建设的启示40-415.5本章小结416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改革方向41-506.1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41-446.1.1改革收入分配机制41-436.1.2创造人才培养环境43-446.1.3加强员工素质的培养446.2完善全行内部控制环境44-466.2.1构建内部管理报告体系44-456.2.2实施岗位轮换制度456.2.3完善信贷决策体系,树立风险管理意识45-466.3加强业务创新与内控机制建设的协调性466.4增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及监督制度
46-486.4.1重视银行内部审计46-476.4.2强化商业银行稽核监督的作用476.4.3深化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47-486.5培养银行企业文化48-50结论50-51参考文献51-53致谢53-5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4-5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