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弹性理念,乡村重塑中的风景园林思考
弹性理念,乡村重塑中的风景园林思考 1 乡村重塑及其迫切性
1.1 过去20年中国的乡村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快速城镇化时期,2012年城镇化率达52.57%。乡村常住人口于1996年进入快速减少阶段,截至2012年,累计减少2.17亿人。但由于乡村人口转移引起的“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导致乡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持续扩大,1996年以来的20年里,年均增长0.12%。在乡村人口总量减少的同时,乡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情况严重。
与这种不正常土地变化现象相伴的是中国乡村普遍性的环境问题。一是污染日益加重。随着农药与化肥普遍使用,工业排污和城市垃圾转移,乡村的土壤、水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二是生态质量全面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锐减、乡村景观加速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三是环境吸引力持续降低。留守村、空心村十分普遍,乡村活力下降,原有文化特色和生活形态日渐凋敝。虽然各地乡村发展水平各异,但或多或少都存在上述某些方面的问题,乡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1.2 未来50年中国的乡村重塑
截至2012年末,我国城镇人口1.72亿,乡村人口6.42亿。其中人户分离人口2.79亿,流动人口2.36亿。相当数量的人口流动户籍、社会关系尚在农村,在老家也往往保留有房子,属于不完全的城镇化人口。若参考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镇化水平,并考虑“半城镇化”现象,未来中国将有约3.7亿(版城镇化人口全部计入城镇人口)到6.1亿(半城镇化人口全部不计入城镇人口)的乡村人口进入城镇。根据中国社科院按照市民化标准进行的测算,2012年我国城镇化概率实际只有42.2%即未来中国还将有约5亿人口需要转为城镇人口。
在未来5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随着城乡人口转移,乡村居民点用地逐渐空置,乡村将出现“过疏化”现象,大量现有乡村居民点用地将还林、复耕或重组。我国乡村居民点用地国家标准为人均150㎡,实际上许多地方远超该标准,若按人均190㎡计算,将有超过9.5万k㎡的遗留乡村居民点用地。这相当于950个面积100k㎡的城市,约为2012年我国所有建制城市建成区面具总和(45 565k㎡)的2.1倍。由于乡村居民点用地往往极为分散,景观破碎划十分严重,其影响范围将远大于此数(9.5万k㎡),如何规划和利用乡村居民点用地,无疑将对我国环境产生极为深渊的影响。
随着乡村人口减少,农业劳动力也将减少,进而形成相对的人少地多现象。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和赋予农民相关权能的前提下,放活土地经营权,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将成为农村改革的大方向。这样,大量耕地将有可能通过流转、合作、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型农业规模化、科技化的需求。农村宅基地退出,乡村居民点用地调整也将可能慎重进行,整个乡村环境也将进入调整和修复的关键时期。这种由城镇化进程引起城乡人口迁移,并以此带动农业经营模式转变及居民点用地调整,进而改善乡村整体环境的历史过程,即乡村重塑。1.3中国乡村重塑的迫切性
一方面,乡村变迁是与城镇化同步发生和进行的,是被动的,不能选择的(如人口减少等带来的乡村过疏),二者之间具有共时性。另一方面,与乡村被动变迁不同,“乡村重塑”是有意识的、主动的行动与过程,与城镇化进程相比,有可能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如对已损乡村环境的修复)。由于某些乡村生态系统、文化景观破坏往往具有不可逆性,如不能及时应对,这种滞后性会带来更为复杂的后果。乡村变迁与城镇化的共时性和乡村重塑进程相对城镇化的滞后性决定了“乡村重塑”难以具备单独的时间与空间,如何在城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完成“乡村重塑”十分迫切。2 乡村重塑的理念选择
2.1乡村重塑过程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与乡村重塑大趋势相比,乡村重塑过程涉及因素极多,呈现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首先,现在土地承包制度在保障农村几十年稳定的同时也致使户均耕地面积过低,土地破碎低效。在面对大规模城乡人口迁移时,尚未建立有效的土地调整机制(如农业用地的流转,宅基地退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重塑。其次,现有实践手段难以真正达到乡村重塑的效果。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等往往是针对现状进行的简单水利建设、“村村通”或者“穿衣戴帽”工程,对乡村重塑的作用有限。再者,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不同乡村的发展阶段和路径殊为不同,乡村重塑所表现出的土地利用、环境面貌自然也不尽相同。因此,尽管乡村重塑在人口、土地“量变”的趋势上具有相对的必然性,但在具体内容、进程、形式上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2.2风景园林在乡村重塑中面临的挑战
与建筑、城乡规划等偏重开发建设的学科相比,风景园林以保护为优先目标,在乡村重塑中承担更多的环境保护职责。对风景园林而言,乡村重塑作为非线性的复杂过程,与自然结构和状态等现象不同,远比目前任何一个抽象的理论模型本身复杂,在乡村重塑中实现景观保护也绝非是简单划定一个保护区域那么简单。在城乡重构压力下,一旦现有土地制度和政策发生新的调整(事实上这种调整已在谨慎进行,如宅基地入市及土地流转等),现有思路、方法与实践都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风景园林迫切需要打开思路,探索乡村重塑的理论、方法与路径,更好的在城镇化进行中,在顺应人地变迁趋势的同时,兼顾各种情形,灵活地实现乡村景观的保护和修复。2.3弹性理念的启示
西方近些年来的思维动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霍林(C.S.Holling)在西方思维转向的大背景中,阐释了社会生态系统的弹性(Resilience)特征,并将弹性定义为:系统忍受干扰并在受冲击时仍能维持其主要的功能、结构特征及自我调节的能力。布莱恩·沃克(Brian Walker)等研究了阈值(Latitude)、阻抗力(Resistance)、不稳定性(Precariousness)和多尺度动态关联(Panarchy)4个弹性维度,并认为适应性循环(Adaptive Cycle)、跨尺度影响(Cross-scale Effect)和可转换性(Transformability)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改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罗伯·霍普金斯(Rob Hopkins)提出了保持系统弹性的7个原则。彼得森(Peterson G D)等人则从弹性理念的可操作技术路径出发,认为当面临不确定、不可控的情形时,情景规划(Scenario Planning)提供了更有弹性的政策框架,是厘清扑朔迷离的未来的一种重要方法。此外,弹性在灾后恢复,生态城市弹性等议题上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并逐渐形成了生态、技术、社会和经济4个研究领域。
弹性研究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态系统的“弹性”特征,开启了对处理复杂系统及其过程惯用思维方法的系统反思。弹性理念对乡村重塑的重要启示在于,乡村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弹性”的特征:复杂性、不稳定性与一定限度内的可调节性。弹性理念主张扬弃直线、机械与硬式思维,倡导在弹性思维指导下,采取情景方法和适应性策略对关键问题进行把控,着眼在变化中解决问题,对于乡村重塑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3 弹性理念下的乡村重塑目标
弹性理念不仅是一种认知方法,而且是一个由思维弹性、技术弹性、管理弹性三部分构成的“认识——实践——再认识”的可反馈和调整的开放式循环体系。思维弹性是指以综合、融贯、情景反馈和循环思考为基本特征的过程式思维方式。技术弹性是指在弹性思维指导下的具有适应力的方法技术,如以情景规划为代表的各类规划设计方法等。管理弹性是指灵活但有约束力的决策、追踪、管控和调整机制等。广义的弹性理念,是指运用弹性思维,发展弹性技术,通过弹性管理,保持和优化弹性能力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总称。
弹性理念下,乡村重塑的目标是:在顺应城镇化与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满足农产品生产职能的同时,实现对乡村景观,尤其是乡村生态景观和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修复。具体则是要寻找兼顾眼前与长远、现实与可能、潜力与恢复力等方面的系统弹性,实现景观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共赢,增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重塑健康、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4 弹性理念下的乡村重塑路径
在弹性理念的开放式循环体系下,乡村重塑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研究和实践2条路径的共同推进。研究路径主要指适用于乡村重塑的理论与方法集合,包括思维层面的复合性情景思维、技术层面的适应性保护技术和管理层面的“刚性——弹性”结合的管理机制3个子路径。实践路径主要指乡村重塑赖以依赖以依托的载体与途径,包括自然景观保护与恢复、新型农业与乡居景观重塑、休闲游憩景观保护与修复3个路径指向。4.1弹性理念下的乡村重塑研究路径 4.1.1 思维路径:复合性情景思维
前所未有的城乡人口大迁移,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土地整理与环境修复的机会。乡村重塑中的人口趋势,使风景园林有机会在确保耕地总量的前提下审慎地对乡村居民点用地跨尺度调整,建立绿色基础设施保护框架和网络,提升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弹性和布局弹性。但由于乡村在中国呈现多样、复杂的形态,大规模、跨尺度调整必然涉及多种复杂因素。乡村重塑需运用弹性理念,在系统层面兼顾多重目标,透视复杂现象,把握复杂情景,提出兼顾全局、适当平衡的战略方案。该路径需要进一步发展“整合性思考”等思维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法律、政策、标准制定等全局性工作和规划评价、行政决策等具体实践中。4.1.2 技术路径:适应性保护技术
适应性保护技术是指保持系统在乡村重塑各层方面进行复合性情景思考的同时,密切关注每个具体行动的结果,并据此进一步调整优化的方法与技术集合。适应性保护技术对复合性情景思维起着技术支撑的作用,是“弹性”理念落地的技术保障。乡村重塑中的适应性保护技术侧重两方面:一是关注特定情境,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二是注重过程与阶段,强化对结果的预判、追踪和持续动态调整。适应性保护技术需根据适应性转变等原理,运用情景规划方法,增强乡村环境的自维持能力,提升乡村环境承受能力,减少突发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真正做到“自维持”优先于“他维护”,“抗干预”优先于“干预”。4.1.3 管理路径:“刚性——弹性”结合的管理机制
我国乡村的多样性和重塑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乡村重塑需要灵活但有约束力的管理体系和调节机制。乡村重塑中涉及的土地流转、宅基地退出、居民点调整等关键议题,是涉及几亿农民生存生活的根本大事。适度的刚性作为弹性理念的必要保障,是弹性理念发挥效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建立“刚性——弹性”结合的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乡村重塑的实施、评价和调节机制,具体如发展适合乡村重塑的区划管制方法、导则控制技术;情景追踪、过程管控、规划修订机制;以及“政府——公众-NPO组织”多方合作框架等。4.2 弹性理念下的乡村重塑的实践路径
未来中国乡村将凸显生态、生产与生活三大基本功能,并由此形成自然环境、生产居住环境、休闲游憩环境三类主要的乡村环境类型,以及自然景观保护与修复、新型农业与乡居景观重塑、休闲游憩景观保护与修复3条实践路径。乡村重塑就是要运用弹性理念在思维、技术与管理路径方面的研究,透过这三类实践对乡村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4.2.1 自然景观保护与修复
乡村是国土生态安全最基础的保障。乡村重塑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对乡村环境进行系统保护,自然景观保护与修复无疑是乡村重塑的重要实践路径之一。截至2012年底,我国各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国土面积的14.94%。在乡村重塑语境中,自然景观不仅包括经政府审定公布的自然保护区,还包括其他未审定的敏感脆弱地区、重要水源地、大型栖息地、高级别遗产廊道、重要风景资源等。在我国,乡村自然景观往往正承受着各种威胁,即使是自然保护区,目前也依然面临诸如土地权属、经费来源等刚性约束,面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保护区吃哄抢式旅游开发”的发展难题,面临“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管理问题。如何兼顾自然保护与乡村发展,是乡村重塑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中央提出2014年内划定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并有国家环保部印发《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是自然景观保护的重要举措,但可预见的是,生态红线“落地”是非常困难的工作,而在实施与管理中则更是阻力重重。
自然景观保护与修复除了需要采取果断举措(如制定完善的《保护地法》等),对现有重要自然景观进行严格保护外,还需运用弹性理念,结合人口迁移对土地空间结构进行优化重组,将破碎的、零星的、孤立的重要自然景观加以发展壮大和连接整合,通过国家公园、自然遗产、景观保护区等多种载体,以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方式进行系统管理。此外,还需要建立区域间的协调机制、红线区内的生态补偿机制等,与强制性的管理措施相互调节,促使其从技术合理走向机制合理,确保自然环境保护进入可持续管理的轨道。4.2.2新型农业与乡居景观重塑
乡村的生产功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事业,属于刚性需求。因此,对耕地进行大规模数量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性土地将会迎来一定规模的结构调整以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新型农业景观重塑实践需要通过对绿色基础设施(如保护缓冲带)的合理设计,来协助解决农业遗害问题,如农业生产中富营养化和土壤毒化、水土流失、污染外溢等。此外,乡村过疏化与新型农业化必然加速乡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整,如人口过疏化地区的宅基地退出和迁并,公共设施建设,还包括调整后新的乡村生产生活系统的一系列工作,如防洪、抗旱、雨水调控等基础设施升级等。新型农地重组和乡居调整是乡村重塑中总量巨大和影响巨大的实践类型。随着乡村人口减少,乡村重塑迫切需要将居民点建设用地与人口减少挂钩,扭转当前居民点用地的“人减递增”的不良趋势,在“量”的动态平衡下实现对“质”的提升。
4.2.3 休闲游憩景观保护与修复
除乡村居民日常生活外,乡村也将承载城镇化后期近10亿城镇居民的日常休闲游憩需求。城镇人口集聚将促进不同于城市公园的近自然环境需求,尤其是城周及城际之间的近郊区域,将因资源、区位等多重优势,成为人们日常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未来的休闲游憩地除包括传统的风景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旅游度假区外,还将以新型养老地产、休疗养设施、景观民俗、休闲农庄等多种形式出现,并且上述多种形式的“跨界”组合情形也将逐渐增多。与前述2种实践路径相比,休闲地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环境压力也更大。未来结合绿色农业、自然保护和休闲游憩等功能的郊野环境,无论从量还是质的需求上都将面临极大的提升,这也对“弹性”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郊野游憩地与城市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乡村重塑需要充分运用复合型情景思维,适应性保护技术,以及“刚性——弹性”结合的管理体制,在对城乡关系的充分认识基础上,综合资源、区位、产业、承载力等多种因素,预判有潜在价值和潜在需求的地区,建立起兼有自然保护与游憩承载功能的休闲游憩体系。5 结语
对于未来几十年不可逆转的城乡大调整“窗口期”而言,乡村重塑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基础性影响。乡村重塑是一个贯穿于乡村工作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长期而持续的,将弹性理念渗透到乡村工作方方面面的渐进生长过程。弹性理念不能,也无法给出中国乡村重塑的标准公式和统一答案,其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并由此启发多种方法和思路,推动乡村重塑在多种尺度下、多样途径中达成多元目标,实现多维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弹性理念在乡村重塑中的复合性思维、多目标权衡、情景方法、适应性对策方面的天然优势必将凸显其价值。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的几点思考
摘要: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体系中的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核心学科,其教学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教育资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较为容易和轻松。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然后重点论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德育理念,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综合素质;语文教师;渗透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的重要性分析
1.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一直是教学所奉行的宗旨,这就意味着学生的成长不能仅依靠学习成绩来进行评判,而是要全方位的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德育教育的渗透,一方面能辅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理解思想情感内涵、内化道德品质,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是师生间情感交互和传递最直接、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学科,通常的小学语文教学意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能够加深学生的情感认同,从而在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拓展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为塑造良好的人格魅力奠定基础。
1.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深入贯彻以生为本理念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德育内涵的基础上,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从而让小学生在性格形成初期就能学会做人的道理、掌握做事的规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贯彻以生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理念的措施
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是基础性强、人文性突出,涉及的教学板块系统性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分别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教学体系设计三方面进行渗透,从而为培养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基础。
2.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需要语文教师能够巧妙的、多维度的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各个教学模块和教学内容之中。具体德育理念渗透形式主要包括:
第一,在课文朗读中渗透德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过程中,通过让小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来体会、领悟课文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感,从而一方面在情感塑造上对小学生起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在提高作文写作水平、加强生活交际、沟通能力上对小学生起辅助作用。例如,在学习革命英雄舍身取义的课文时,要让学生有感情进行朗读,在文字中领悟情感,再将情感转移到文字之中,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和语文学科教育的融会贯通。第二,在识字组词中渗透德育理念。识字、组词、造句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在识字组词中渗透德育理念,需要结合汉字的发音特点、构成特点和象形特点,来引导小学生将汉字的音形义与做人道德准则相联系,从而在增加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例如,在教写“人”字时,其笔画简单,但是在做人的学问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进取,从而才能贡献社会。
第三,在诗词名篇中渗透德育理念。诗词歌赋、名篇古文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因此,在小学语文诗词名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出诗词意境,进而勾勒成唯美画卷,从而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清楚的明白诗词中所蕴含的的高尚道德情操,如“慈母手中线”“锄禾”等诗词意在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珍惜粮食的高尚品德。
第四,在作文训练中渗透德育理念。写作文、写日记都是提升小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情感抒发能力的手段,在小学作文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不仅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还要引导学生够清晰的辨别生活中的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从而指导、规范小学生自身的行为。
2.2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理念
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外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首先,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团体活动来加强学生对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的深入认识;其次,推进课外阅读活动的实施,从而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基础上,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从多个维度构建道德体系,提升自身素质。
2.3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设计中渗透德育理念
首先,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学目标完善,积极将德育教学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从而实现语文专业课程和道德培养课程的相互渗透和补充;其次,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总结,从而改进教学不足,完善教学方式;最后,要以学生的需求和意愿为导向,加强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因为德育教育是一种动态的、需要人与人进行沟通的教学过程,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势必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德育教育渗透的经验和方法,并在实践教学中,重视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的贯通和衔接,精选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德育内容作为补充资源,从而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会做人做事,提高自身修养。
第三篇: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设计理念
1.以小见大、因地制宜
中国古典园林的因地制宜,一是景观设计要考虑地址原貌,二是景点布置从整体需求出发,分主次关系。当今有一些设计师往往忽略了以小见大、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盲目求大、求新,把一些小区绿地建得像广场,有的街道变成了众多绿化和官员政绩的展示路,全然不顾市民的活动需求和城市的生态需求。设计师应该真正理解和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因为只有因地制宜的园林设计作品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人与自然和谐。2.造水手法
水是园林脉络气势的重要根源,古人云:“无水石不成园。”“水可积之成潭,泻之成流,喷之成雾,旋之成涡,举之成柱,悬之成布,凛之成冰。”可见错落有致、峭直嶙峋的山石与静态、动态之水皆可制造出绝佳的园林艺术效果,无论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对水这种自然元素尤其宠爱。“一池三山”、等都是有关水景的刻画。在水体景观的形态上讲究动静结合,运用了高技术手段,把自然界中水的最有活力的美展示给人们。比如一些喷泉、涌泉、溪流、瀑布、水帘的设计,给园林增加了不少灵韵和生机。3.处处皆景、移景观念
古典园林移景的经典代表之一就是苏州退思园,它集清代园林建筑之长,园内的每一处建筑与植物既可独自成景,又与另一景观相乎应,具有步移景异之妙,堪称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经典之作。当今天津人民公园整体景观具有江南园林的独特风格,园中有园,以小见大,步移景异,整个公园将形成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综合性公园。园中一条环形河将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自然分开,大小形状不一,看似独立又相互联系,各区域情趣各异,协调自然,错落有致。4.植物的布置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布置之妙处在于诗情画意,常常赋于花木以人格,这也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许多植物的品格象征:如竹子的真直、荷花的高洁、梅花的坚贞等,还有石榴的多子多福。所以,园林的植物配置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多赋草木以情趣,才能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
第四篇:罗伟广的乡村教育理念
罗伟广的乡村教育理念
在寂寥中绽放激情,在平凡中彰显崇高,朴实如山间草根的老师们,就是这方乡村教育的守护者,正是因为他们默默的坚守,忠诚的奉献,村民们希望的心灯永远明亮璀璨!
因为有志而有为,因为热爱而坚守,因为忠诚而激情,校长罗伟广,就是这所学校教育工作的领头雁,教书育人的排头兵。罗伟广说:“小时候看到家乡许多孩子,小小年纪就辍学回乡,跟着父母放羊,不知道念书,那时我就有了一个愿望,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教师,改变家乡落后的教育现状。”94年8月,中师毕业的罗伟广终于如愿以偿,步入中心小学成为一名教师。在新开中心任教的6年里,他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扎实工作,干出了令师生敬仰的好成绩。也许就是注定的缘分,10年8月,已把奋斗目标锁定教书育人当名师的他,被任命为小学的校长。沿着宿命里的那条曲折山道,他重回故乡,历经使命的小转身。
贫瘠的山村,依旧的乡音,面对熟悉的一切,那时的他,心头更多的是沉重。校舍破旧,没有操场,没有厕所,不多的学生还在流失,校园乱混混的,工作怎么干?心里纠结,几夜难眠。“作为本村人,你都安不下心来,咱们村的教育还有啥指望!”是父亲的一席话,打通了他思想上的关节,重振了他献身乡村教育的赤子之心。罗伟广说:“听了老父亲的话以后,我想道理也就是这样的。作为一个民族干部、民族教师,就应该去干民族教育。”坚定信心办学,他为学校制定了“一年上路,两年上台阶,三年有突破”的发展规划。罗伟广着手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带领老师用铁锨铲,用头挖,用手刨,奋战三个下午,捡拾河滩里的石头,垒起了简易的厕所。随后又主动争取村上投劳,03年为学校建起4间宽敞的厕所。
07年正值村实施整体推进,他抢抓机遇,取得学区支持,多次跑村上,讲困难。经多方努力赢得关注,村上从推进资金中拿出7万元,为学校修建起11间砖木结构的校舍。学校建好后,他下功夫抓了学生巩固。由于观念落后,加之宗教影响,村早婚成俗,学生辍学成为常态。罗伟广深知,抓不住学生就办不好学校,贻误孩子前程就是自己失职。定制度,讲要求,他要以爱的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留住孩子的心。耐心的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不断的走访家长做宣传动员,他要让读书成才成为乡村新风尚。
学校虽小,校园不大,但绿树常青,花草溢香;设备虽陋,场地有限,但活动经常开展,学校生机一片。而哪个学生没来校,总也逃不过罗伟广的眼睛,他会一个不落的把他们找回来。罗伟广认为,老师们在一起干事,那就是缘分。身为校长,要求别人的,自己更应首先做到。在艰苦的环境下,校长乐于吃苦,大家能甘苦与共,同舟共济,这是事业进步的保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罗伟广以他的诚心努力,赢得了学生、老师和村民的信赖和支持,也赢来了小学这些年来工作的好景象。一堵山墙上的奖牌,见证着他献身山村教育的业绩。罗伟广是教坛上尽职尽责、深得学生爱戴的耕耘者。小学五年级学生马倩说:“我们的罗老师是个很好的老师,他讲课很清楚,很关心学生,从不打骂训斥我们,放学时他总要把我们送到村口。”
放学时几番番的叮嘱,然后罗伟广和同事一起护送学生回家,群山绵延,云雾缭绕,那里有山村人家不竭的梦。而他的梦就在校园里,就在忘我的乡村教育。
第五篇:浅谈乡村旅游中的景观探讨(共)
浅谈乡村旅游中的景观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为更好的享受生活,多会选择通过旅游愉悦身心,旅游市场因此得到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作为近些年兴起的新的旅游项目,可以改善乡村环境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乡村旅游中景观设计相关问题,给出具体的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乡村旅游;规划内容;原则分析
引言
目前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但旅游方式也正发生着改变。如今人们将旅游看成丰富人生经历的重要手段,期待在旅游过程中体验到与平时不同的生活精力。可以说旅游产业正向新的方式转换着,这种转换也对当地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新型休闲旅游项目“乡村旅游”在各地兴起,凭借陶冶性情、放松心情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本文中主要分析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现状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1、乡村旅游概念与发展历程
1.1相关概念
乡村旅游指的是在乡村背景下,以其现有的田园风光、聚落形态及民俗风情等吸引都市居民群体,展开领略乡村自然风光、体验聚落文化等包括观赏、体验与娱乐等一体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本质在于缓解游客紧张情绪,从复杂城市环境中走出来,感受一种简单、平静的乡村生活体验。
1.2发展历程
我国推行城镇化建设以来,截止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人。城镇化给人们带来生活改变的同时,紧张繁忙的城市生活让城市居民承受着巨大压力[1]。这样的背景下催生出乡村旅游行业,充分满足都市人脱离繁华喧嚣城市回归自然平静的心里需求。我国度假旅游村的发展从各类避暑山庄到现代疗养型的度假村,到80年代末以康体休闲与娱乐服务为主的康乐型度假方式,再到现如今的乡村旅游,给人们多样化的旅游模式。
2、乡村旅游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经过十数年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其景观设计与规划并不是很合理,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中笔者分析乡村旅游景观中存在的问题。
2.1景观规划不合理
现如今乡村旅游大热,这种背景下带动乡村肌理、建筑功能与街道分布的发展变化,但很多乡村片面跟风,缺乏合理规划。
同质化严重。盲目跟风造成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不同地区的乡村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状态,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特色与个性,造成整体内在品质偏低,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2]。最常见的乡村旅游项目就是农家乐与采摘式旅游,这种项目仅能满足游客物质需求,旅游形式较为单一,重游率偏低。
基础设施不完善
民俗热引起许多城市郊区或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跟风,这些地区只能模仿到表面形式,但基础设施没有跟上来,落后的基础服务体系与旅游体验不能满足游客需求。
2.2乡村特色没有凸显出来
现如今大家认为一个地方的主要财富就是这个地方的独特之处,相对于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就是乡村设计过于城市化。比如华西村,这个我国著名的富裕村庄,小小的地方建设了天安门、美国国会大厦、山海关等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可以说乡村全是城市建筑。很多乡村地区景观营造停留于表面,对本土文化深度挖掘与加工力度不足,本身文化品味不足,造成乡村四不像的出现。
2.3景观开发走向误区
和全面推翻本土化不同,城市化乡村设计相反的则是“回归传统”,特别是强度建筑形式回归传统。现代建筑穿鞋戴帽,硬生生的模仿传统民居的外表,却没有传统民居的内在性质,陷入到一个怪圈中;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发展中没有做好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很多时候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生态破坏,给子孙后代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3、完善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措施.本部分笔者主要分析完善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措施,大致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提高景观设计质量,促进乡村旅游行业发展完善。
3.1情景体验
明确鲜明的主题。景观设计时通过主题奠定设计基调,营造出旅游氛围,游客在整个过程中把握景观的整体印象,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与情感,形成独有的记忆,这是对乡村文化的一种感知与体验。
服务对象的明确。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景观设计的服务对象与年龄阶段,根据服务对象确定不同类型与不同功能的服务体验。比如莫干山的“裸心谷”度假村,结合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旅客设置不同景观设计:适合高消费人群的会所、裸心小馆;符合养身人士的养疗中心等[3]。
景观规划路线的确定。城市居民度假旅游时间不是很长,景观路线的合理规划可以节省实践,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景观规划时归纳分析其中山体、植物及水系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构筑景观的总体格局,建设一个完善的景观体系。
3.2特色体验规划
深入挖掘区域文化。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时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凸显出本地乡土文化,充分利用本土材料及技艺营造出蕴含着当地民俗文化的尽管。比如阳朔悦榕庄,度假村庭院由一至二层建筑围成,该建筑借鉴桂北民居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墙与吊阳台等经典元素,整体建筑与青山绿水环境相互协调。
充分利用特色元素完善景观特征。这里以台湾民宿为例,宜兰县三星乡葱仔寮体验农场以葱为特色,农场内部的园林小品都以葱为原型进行设置,既有趣味性同时凸显出农场的景观特征,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维持原生态美。这里还是以裸心谷为研究对象,设计景观时追求返璞归真的理念,希望人们远离都市生活的困扰,在此处找寻到生命的快乐,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保证身心健康[4]。所以该项目中的所有建筑设计都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物资利用最大化,同时最大可能的保证原始生态环境,减少建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发展。规划设计时应用低密度与小规模的建设模式,将建筑融入到自然环境中。保护景区内的古老原生树木,建筑集中建设在已被砍伐的地区,同时面朝南方获得最大太阳能利用;除此之外,为降低噪音与空气污染,有效控制景区内日常车流量,在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步行系统。
4、结语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实质并不是简单的追求形式、空间与场所,而是应该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满足人们对环境需求、感知与体验的满足。因此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时应该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强调人、环境与建筑三者之间的互动,促进人们舒适度与感受度的提高,营造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乡村景观,还原真是乡村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妲妮.基于风水意象的水口旅游景观建构——以成都市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4):112.[2]丁丽娟.浅谈旅游景观设计[J].明日风尚.2016(08):67.[3]李艳.旅游景观古代建筑的修缮成本造价评估[J].工程经济.2015(02):132.[4]张超.地域文化在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传承与运用——以闽西地区旅游景观为例[J].艺海.2013(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