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滦区委组织部实施意见关于在街道社区推进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5 14:0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双滦区委组织部实施意见关于在街道社区推进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双滦区委组织部实施意见关于在街道社区推进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双滦区委组织部实施意见关于在街道社区推进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实施意见

中共双滦区委组织部

关于在街道社区推进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委关于推进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现就我区街道社区进一步深化“四有一创”,加快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域统筹、共驻共建、突出特色、共创和谐”的思路,强化组织领导,优化组织设置,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活动方式,使党组织、党员及其他各类组织在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上找准各自的工作着力点,共同促进区域和谐稳定,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要求

我区区域化党建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和基础,注重发挥“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作用,以“创先争优”、“共驻共建”为载体,实施各类型党组织统筹共建,力争用 2 年时间,对区域内党建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在社区管辖区域内,构筑起区域内各类组织、团体积极参与,党的组织网络和工作网络实现全覆盖,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党员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区域化党建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党组织设置。合理划分党建区域,灵活设置党组织,创设一种更加开放融合和务实便捷的组织架构。一是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符合条件的社区,及时成立社区总支,切实解决社区党支部党员多,活动开展难的问题。二是抓好“两新”组织建党工作。加大“两新组织”组建党组织工作力度,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要达到 100%,新社会组织建党覆盖率力争达到 80%。三是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各类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负责辖区重大事务的研究部署和组织实施。四是实行会议轮值制度。辖区内各党组织书记轮流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任期三个月。任期内,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对上一任内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讨论本届任期内的工作计划,协调推进社区当前的重点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一是规范在职党员双向管理工作。落实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选择部分共建基础较好、双向管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社区召开工作推进会,督促机关党员尽快到居住社区报到。社区党组织要对报到的在职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并组织开展主题组织生活和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二是健全党员动态服务管理工作。建立起社区直管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分类服务和管理制度。完善在职党员社区服务反馈制度,把在社区共建中的表现作为评价机关党员干

部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工作。

(三)实施“党代表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深化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作用发挥机制。开展“党代表进社区”活动,发挥党代表“宣传员、信息员、指导员、服务员、监督员”作用,强化区域化党建工作。发挥党代表“宣传员”作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代表深入社区、区域党组织、共驻共建单位、辖区非公企业等,宣讲大政方针、区委中心工作。发挥党代表“信息员”作用,以不同方式采集和听取区域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及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按照划片包干、工作相近和业务相通的原则,进行分类梳理,会同相关单位或部门予以协调解决。发挥党代表“指导员”作用,挑选熟悉党建工作的党代表担任“指导员”,直接参与指导社区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和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发挥党代表“服务员”作用,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由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和职责权限,协调区域党组织、共驻共建单位等,帮助解决特困群体弱势群众就医、入学、就业等实际问题。发挥党代表“监督员”作用,对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以及党组织开展活动、党员参与组织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四)进一步推进共驻共建工作。把共驻共建作为整合区域资源、推进区域建设,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区域和谐的重要载体。一是深化楼栋党员活动小组工作。在条件成熟的社区,探索建立以楼栋、楼院、小区为基础的非建制性党组织,把辖区单位在职党员、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编入非建制性党组织,作为楼栋党员活动小组的一种新模式,提高辖区党员的组织化程度,更好地发挥党员的作用。二是继续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加强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性场所建设,加强社区小广场、体育文化设施建设。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要向辖区居民开放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广泛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共建,以广场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组建社区群众性文体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社区服务工作,强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保健等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服务覆盖全体居民。三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以社区为区域,设置救助学生、帮助鳏寡老人、维护社会治安、调解邻里矛盾、联系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义务讲师等多个类别的志愿服务岗位,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优秀志愿者评选活动。

(五)完善党领导的社区民主自治机制。一是探索推行社区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即社区重大事项要经过社区党组织提议,社区“两委”共同商议,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会议审议,居民大会或居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决议和决议实施全过程接受党员、居民监督。二是完善社区党务公开工作。明确社区党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把社区共建工作作为社区党务公开重要内容,定期公布社区党组织共建协商、共建项目落实等情况;进一步规范党务公开的程序,积极创新公开的方法和形式;进一步落实党务公开工作责任,区相关部门、街道工委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党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推进社区居委会主任自荐直选工作。采取试点先行、总结经验、全面推开的方式,两个街道各自选择一个基础较好的社区进行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全面铺开。

(六)进一步加大区域化党建工作典型的培树力度。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培树典型作为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开展共驻共建先进党组织、共驻共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志愿者创评活动;在相关媒体设置专栏、进行系统专题节目等,加大对区域化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和各种典型的宣传,引导和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区域化党建的热情,推动区域化党建有序发展。

四、相关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我区党的建设,强化各级党组织特别是街道社区党组织功能,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促进城镇社区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各街道、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区域化党建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要把积极参与区域化党建和社区共驻共建工作作为履行党建责任制的重要

内容,要亲自调研,亲自安排,合理摆布,统筹推进此项工作。各街道工委及社区党组织书记要切实负起责任,将各项工作融入到区域化党建中去思考、去摆布、去落实。要主动加强与辖区内机关、企业党组织的沟通与协调,引领辖区内党组织积极参与街道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三)大胆创新,稳步推进。区域化党建是一项创新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系统工程,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务必要高度重视,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切合区域实际、体现区域特色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稳步有序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

(四)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区域化党建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探索性和创新性都很强,需要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合力推进。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各新闻媒体舆论引导和宣传导向作用,加大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报道区域化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在全区上下营造合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第二篇:2020年党建工作实施意见

2020年党建工作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扎实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统筹抓好全市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强化政治功能、提升服务功能为根本,以建好党员队伍、建强基层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抓好经费保障、阵地保障为支撑,以解决企业和农村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为重点,以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覆盖为目标,全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进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收官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总体目标

通过巩固提升党建工作成果,努力在抓基层、打基础上实现“五大提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使每个基层党

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基层。在增强整体功能上实现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在创新组织设置上实现新提升。加强并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更加严密的基层工作组织体系和更加完备的基层工作制度体系,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党员队伍建设上实现新提升。从严发展、教育、管理党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特别是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好管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配强建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在基层基础保障上实现新提升。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力量不断壮大,报酬待遇稳步增长,经费投入逐步加大,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在强化责任落实上实现新提升。从严落实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更加明晰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示范区、示范带初具规模,选树一批在全省全国立得住、叫得响、树得牢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争当全省基层党建工作新发展的排头兵。

三、工作措施

(一)着力强化政治功能、提升服务功能“两大功能”

1.强化政治功能,注重政治引领。把强化政治功能摆在首

位,创新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坚持政治方向的政治性、维护党的领导的自觉性、联系群众的紧密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创新更多接地气、开放式、分众化的教育方式,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紧盯党员思想动态,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通过开展固定“党员主题活动日”,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理想信念、党性宗旨和“四个意识”教育,让教育真正触及灵魂,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按照党章、准则和条例要求,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经常性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使严肃的党内生活成为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不断强化每个基层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功能。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聚焦党的“六大纪律”,聚焦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切实加大监督执纪力度,让党纪党规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开展“四查四促”专项行动,推进巡察工作向村(社区)延伸,及时查纠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坚决整饬基层党风。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以红色教育基地为依托,通过丰富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对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坚决同各种危害党的领导、损害党的形象的错误思潮和言行作斗争,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阵地、巩固阵地,把广大党员群众紧密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2.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强化实用性。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建设集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体休闲、民意沟通、政策咨询、关爱帮扶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式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提升县(市、区)便民服务大厅(窗口)、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完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提升便捷性。深化拓展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村(社区)干部挂牌值班、全程代办、预约办理、即时办结、巡回办理等便民服务制度,明确服务项目、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网上办事、工作环境等标准,不断简化办事程序。推动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和网上民生服务平台整合,加快全市党员信息库建设,充分运用党建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党员干部手机信息系统、“两号五平台”等优化服务。突出多样性。企业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农村(社区)围绕群众需求,机关围绕业务工作,扎实开展党员设岗定责、述职评议活动,系牢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纽带。围绕强化服务功能,开展经费保障、活动阵地、党务工作力量“三项工作”集中检查,确保有资源、有能力、有人为群众服务。

(二)着力建好党员队伍、建强基层干部队伍“两支队伍”

3.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把好入口,畅通出口,加强教

育,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党员发展质量。落实“双推双评三全程”制度,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2020年发展的党员中,40岁以下的要达到75%以上,高中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加大轮训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推行分层级讲党课和微党课,采取党校培训、送教下乡、远程教育、流动课堂等方式,认真做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宣传,保证全体党员轮训一遍。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按照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坚持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大力推进“智慧党建”,完善党员信息库,提高党员管理水平。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实行留守党员与流动党员“一对一”连心结对,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推行党员“双十规范积分管理”制度,围绕合格党员“十项基本要求”设置正向得分,对照“十个行为底线”设置反向扣分,依据现实表现进行加分或扣分,季度评议,结果公开,年终得分作为党员评格的主要依据,稳慎处置不合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活动,组织全体党员佩戴党徽、亮出身份,转变作风、争当先锋。开展“党员先锋岗”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做到“四讲四有”。

4.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干部。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选优配

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加强教育培训,完善考核体系,强化结果运用,实现作用有效发挥。建强领导班子。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坚持“三有三带”标准,严格候选人资格条件,核定村干部职数,大力倡导支书、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班子交叉任职,选优配强村级组织班子尤其是党组织书记,每村建立3—7人的后备干部队伍。加强教育培养。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使其真正具备履职尽责、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选派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农村或社区干部,到高校或党校定向培养。县(市、区)委负责将村、社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一遍,乡镇(街道)党(工)委负责将基层党组织其他班子成员轮训一遍,县乡党委书记要带头授课。实施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双培养”工程,把业务能手、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能手、管理骨干。完善考核体系。健全基层党组织干部目标承诺、民主评议、述职述廉、诫勉谈话、考核奖惩等制度,考核结果与补贴发放、评先表优、提拔使用等挂钩,激发基层党组织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建立关怀机制。进一步拓宽基层干部成长空间,择优将村“两委”正职选入乡镇领导班子或招录为乡镇公务员。通过评优表彰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通过定期走访看望、经常谈心谈话、提高生活补贴等方式加强对离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关怀帮扶。

(三)着力抓好经费保障、阵地保障“两个保障”

5.强化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加快形成以财政拨款与自筹经费相结合的党建工作经费来源结构,持续提高保障水平。壮大集体经济。坚持自力更生与政策扶持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有效利用形式,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完成省、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任务基础上,确保每个乡镇有X个以上县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逐步消除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提高农村党组织的自我保障能力。加大财政投入。各县(市)财政列支不低于X万元,各城市区财政列支不低于X万元,作为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经费,用于阵地建设、功能提升、教育培训等。严格落实政策。每村每年村干部基本报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三项合计不低于X万元,县级财政兜底保障,足额拨付。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按照每户不低于X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村(社区)干部工作报酬自然增长机制。机关、国企、中小学校、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预算,单独列支,足额保障。非公经济组织党费全额返还,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1%部分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6.提升基层组织阵地功能。坚持在“建”上做文章、在“用”上下功夫、在“管”上求提升,建好用好管好各类阵地,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为广大党员、群众学习生活提供服务,更好地传播党的声音、凝聚人心、汇集发展正能量。加强基础建设。村(社区)特别是贫困村要充分利用闲置校舍、厂房等资源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彻底消除村级组织阵地空白。各县(市、区)要大力整合民政、文化、卫生、金融、通讯、电力、农村电商等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源,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相关的业务引入党群服务中心,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融党员活动、群众议事、便民服务、政策咨询、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阵地。构建开放平台。树立

“区域化大党建”理念,充分盘活机关、国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园区和社区等各类党组织阵地资源,按照“联建联管联用”的原则,打造开放式综合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丰富拓展功能,为周边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工等流动党员群体提供学习教育培训、政策法律咨询、工作生活维权等服务。抓好规范管理。建立完善村级组织活动阵地星级管理考评机制,从功能配套、管理使用、日常维护等方面加强考核指导,确保基层组织阵地作用充分发挥。

(四)着力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和农村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两个不平衡”

7.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工作。全面推行“优势转化工程”,把国有企业自身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理顺领导体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和国资监管部门归口负责、相关职能部门与企业有机衔接、企业党组织履职尽责的国企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全面推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推进党委班子成员和经营管理人员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健全工作机制。探索建立驻洛央企、省企党组织与地方党委、企业党组织合作机制,建立联谊性、行业性、区域性党建合作平台,健全地企人才双向挂职制度,发挥国企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推进国企经济与地方发展“双提升”。完善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把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和经理层决策“三重一大”事项的前置程序。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建设发展、和谐稳定等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强化监督考核。市县党委要把国企党建工作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和党建总体规划,每半年听取1次工作汇报、开展1次集中督导。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对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提高党建工作考核权重,实现与综合考核、经营业绩考核有效衔接,考核结果与企业领导人员任免、薪酬、奖惩挂钩,使党建工作由软指标变为硬约束。

8.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制约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矛盾,在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加大抓乡促村力度。以县乡村“三级联创”为抓手,落实县委、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充实乡镇(街道)抓党建工作力量,确保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4人(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组织干事、办事员)专职抓基层党建工作,参照纪检、政法干部标准给予基层党务干部一定岗位补贴。建立健全乡镇班子议事规则和工作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深化晋位升级活动。鼓励基层党组织争创党建示范点。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

“回头看”,对前八批后进村党组织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自查,对有反弹现象的后进村,特别是换届重点村、问题村、难点村,由县处级党员干部包村兜底整顿,不转化不脱钩,不换届不撤离。深化机关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农村党组织和困难群众的“双联系”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转化升级。强化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农村党组织对村委会、监委会以及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志愿者服务队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建立村级其他组织研究决定重大事项、组织重大活动向村党组织报告制度,强化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五)着力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覆盖“两个覆盖”

9.创新优化党组织设置。划小农村(社区)治理单元,科学设置党组织,推动党的各项工作向基层延伸。因地制宜,及时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兴主体中合理设立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与农村产业发展同推进、同覆盖。县(市、区)委成立由组织部门牵头,统战、工商、民政等有关部门组成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用好产业集聚区、商圈楼宇等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相对密集的片区平台,按照

“应建尽建”原则,采取单独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实现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有效覆盖。国企下属单位、职能部门、外地或海外分支机构等常设或临时机构,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都要成立党组织或临时党支部。紧跟党员流向,探索建立网络党组织、流动党组织等,确保凡是有党员的地方都有党的组织。要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覆盖质量,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晋位升级活动,打造过硬党组织。

10.实现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将党建工作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相结合、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与坚持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相结合,做到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按照“巩固、提升、创新”的要求,以统筹考核、述职评议、“两个责任”落实、党务干部队伍优化、精神文明创建“五项机制”为抓手,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以抓实教职工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教育引导教职工带头践行“四有”好教师标准。逐步推行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与校长“一肩挑”。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督促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宣传党的主张,引导出资人拥护党的领导。对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以党建带群建,以群建促党建,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切实增强党的工作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县(市、区)委要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运行机制,设置党建办公室,配备专门机构和人员,党委专职副书记要履行好“主要协助书记抓党的建设”工作职责。各县(市、区)委和市直单位党组(党委)班子成员要结合工作分工,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系统和单位的党建工作。建立党委常委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每位常委联系一个基层党组织,加强指导、解剖麻雀,帮助基层探索创新和有效破解党建难题,示范引领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各县(市、区)委和市直单位党组(党委)要将党建各项工作任务逐级制定落实台账,厘清责任链条,层层抓好落实。

(二)严格督导考核。将党建方案落实情况纳入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改进述职方式,提升述职质量。制定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采取明查暗访、巡回观摩、对调检查等方式,每季度组织一次督导调研,召开一次推进会或片区会,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半年和年终对各县(市、区)委进行考评排名,对排名位列县、区前三名的给予专项经费奖励,最高奖励X万元。同时,将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记入党员领导干部工作实绩档案,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参考。

(三)严肃追责问责。加大追责、问责力度,认真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切实解决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宽松软”问题。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不断深化政治巡察,对巡视巡察移交的基层党建问题线索优先办理,做到追责问责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对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的县(市、区)委、市直单位党组(党委),采取检查、通报、改组等方式进行问责;对相关责任人采取通报、诫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进行问责。

(四)注重宣传推广。在市属各媒体开设党建工作专栏,对各县(市、区)委和市直单位党组(党委)特色做法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浓厚工作氛围。各县(市、区)委和市直单位党组(党委)要根据各自特点和工作优势,创新工作方法,激发工作活力,在党建工作示范点、示范区、示范带建设上有新突破。同时,分领域分行业,重点打造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典型,深入挖掘先进事迹,总结先进经验,做好宣传推广,努力形成在全省全国知名的具有特色的党建品牌。

各县(市、区)委和市直单位党组(党委)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大力倡树“清新简约、务本责实”的作风导向,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党建各项工作落实,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异成绩向时代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党建工作实施意见

农村信用社党建工作实施意见

为适应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我省农村信用社党的管理体制,加强我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党的建设工作,根据银监会批准的《**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方案》、省委组织部《关于我省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后系统党的建设和干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组通〔〕68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现对我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党的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正确认识加强农村信用社系统党建工作的现实意义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加强党的建设,是关系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件大事。建立系统党委是与现行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的调整,既有利于强化全省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又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信用社系统的领导;既有利于全省农村信用社自主经营、防范风险,又有利于按照党对经济工作的要求增强对“三农”的金融服务;既有利于保证在党的领导下,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实现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的有机统一。加强系统党建工作对于我省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加强农村信用社系统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及职责

全省农村信用社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党的建设工作与加强经营管理、改善金融服务相结合,建立完善系统党的管理体制,理顺党的关系和干部管理关系,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构建系统党建工作新格局,提高系统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促进全省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党建工作的目标:(1)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能够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廉洁自律。(2)党员干部队伍好。共产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领导干部能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3)工作机制好。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完善。(4)工作业绩好。保持各项业务协调发展,经营管理秩序良好,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富有成效。(5)群众反映好。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信用社系统党组织的工作满意。

全省农村信用社各级系统党组织的主要职责:(1)组织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指示和系统党组织的决议。(2)发挥系统党的政治核心作用,讨论、决定本系统、本单位的重大问题,支持和促进各级管理部门和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行使职权,组织带领干部和职工努力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3)负责领导、组织系统各级党组织开展好党的工作,加强系统党组织自身建设,抓好以系统党委为核心的党组织体系建设。(4)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系统内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做好系统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管理和监督工作,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工作人员的选配和管理工作。(5)领导系统工会、共青团、女工委员会等群众组织,支持他们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做好系统统战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为农村信用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6)积极组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社会稳定。(7)加强系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三、完善农村信用社系统党的领导和干部管理体制

(一)省以下农村信用社系统党的组织机构设置及隶属关系

省联社党委在省委领导下,负责对全省(不含成都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党的工作实行垂直领导,统一管理。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建立健全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党的组织机构,理顺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省联社本部设立省联社机关党组织,在省联社党委的领导下,负责省联社本部党的工作;机关党组织下设办公室和群工部,机关党委办公室与行政办公室合署办公,群工部与系统工会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同时,设立省联社本部纪检组织,在省联社纪委和省联社机关党委的双重领导下,负责本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省联社本部纪检组织办事机构设在纪检监察保卫室,原则上由3名人员兼任委员。本部各处室(中心)按《党章》有关规定设立党支部。

省联社市州办事处设立办事处党委、达州市联社党组改建为达州市联社党委,在省联社党委的领导

下,负责辖区内农村信用社党的工作;市州办事处党委设党委办公室,与综合社务科合署办公。同时,设立省联社市州办事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在省联社纪委和市州办事处党委的双重领导下,负责辖区内农村信用社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市州办事处纪委办事机构设在办事处稽核监督科。

县级联社(含县、市、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

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下同)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的多少,设立党委或党总支,在省联社党委或市州办事处、市联社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县级联社党委(总支)设党委(总支)办公室和组织部,党委(总支)办公室与行政办公室合署办公;组织部与人事部门合署办公。同时设立县级联社纪委(纪检组),在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的双重领导下,负责辖区内农村信用社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县级联社纪委(纪检组)办事机构设在联社稽核监督科。

在中央对副省级城市农村信用社作出明确规定之前,成都市联社党组织关系仍由中共成都市委管理。市州办事处党组织关系、达州市联社党组织关系由省联社党委归口管理。党的组织关系在县(市、区)委的县级联社,由所在县、市、区委移交所在市州办事处党委、市联社党委归口管理。县级联社以下机构,包括县级联社机关、营业部、农村信用社、分社及储蓄所,按照《党章》有关规定设立相应的党组织,党组织关系在乡镇党委的移交所在县级联社党委(总支)归口管理。

(二)建立健全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干部垂直管理体制

实行系统党的垂直领导以后,按照党管干部原则,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实行干部垂直管理,由省联社党委统一组织和实施。

市州办事处及市联社干部的任免提名。省联社市州办事处党政领导班子及成员,由省联社党委负责任免和管理,按有关规定、程序进行。其中,主任、党委书记任免前听取所在地方党委意见。成都、达州市联社党政领导班子及成员,由省联社党委负责任免和管理,按有关规定、程序和章程进行。其中,理事长、党委书记在任免前听取所在地方党委意见。

县级联社领导干部的任免提名。县级联社(含成都市所辖各县、市、区,下同)理事长、党委书记、主任,由省联社党委负责任免和管理,按有关规定、程序和章程进行;县级联社其他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由省联社党委委托所在市州办事处党委、市联社党委负责任免和管理,按有关规定、程序和章程进行,任前报省联社党委备案。其中,理事长、党委书记任免前听取所在地方党委意见。

未列入以上范围的农村信用社系统的干部,按相应的干部管理权限管理。

四、加强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党的领导班子建设

(一)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领导班子既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扎实成效,又要认真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现代金融知识等,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本领。要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部署,加强对系统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改进教育培训方式,坚持系统培训与自主培训、脱产培训与在岗自学、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切实增强培训的实际效果。

(二)积极加强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

积极推进“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工程”,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系统各级领导班子要提高决策能力和水平,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要提高经营的能力和水平,特别要提高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能力;要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能力;要提高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推进思想观念、经营机制、内控管理、金融技术的创新;要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及时掌握和解决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落实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和谐信用社。

(三)大力推进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

要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不断增强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有效途径,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前提下,把党的领导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机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证班子协调高效运转,增强班子整体活力。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沟通,自觉维护班子团结。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增强民主意识,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善于集中班子成员的智慧,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增强大局意识,尊重和支持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严格执行领导班子的决定和有关制度规定。坚持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是党员的领导成员都要主动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党组织领导班子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上级党组织要加强指导,并根据情况适时派员参加;会后应向上级党组织书面报告民主生活会情况,并将整改措施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四)着力推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

领导班子成员要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坚决反对和摒弃弄虚作假、急功近利、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建立健全对领导班子的激励约束机制,把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从制度和机制层面推动领导班子作风建设。

五、加强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各级管理部门和农村信用社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深入开展农村信用社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

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社,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建立健全党委(总支)统一领导、党组织与经营班子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业务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广大员工支持和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农村信用社各级党组织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责任,党委(总支)书记对本级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及其班子成员和下一级党组织“一把手”的廉洁自律情况负主要责任,分管领导对分管范围内的党内廉政建设和分管业务部门的正职廉洁自律情况负直接领导责任。要按照《建立健全教育、管理、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切实把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学习教育制度,认真组织和开展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党员要认真学习中纪委和省纪委近年来制定的一系列反腐倡廉规章制度,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认真学习遵守廉政制度,做出表率。

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建立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分级实施的目标责任管理办法。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金融政策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自身拒腐防变能力。

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系统各级纪律检查部门要组织纪检力量,抓住重点、难点和职工及农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查处一些有影响的违规违纪大案要案。对领导干部中发生的有令不行、令行不止等违纪行为和以贷谋私、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等腐败行为,要进行重点查处。

建立党风廉政建设预警机制。纪检监察部门要公布举报电话,建立定期接待日制度,加大对各类举报信访问题的检查力度。对群众反映、举报的问题,要认真核查处理,凡问题属实的要严肃对待,不能姑息。系统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既要分工负责,又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全省农村信用社党风、行风的根本好转。

六、加强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一)努力推进全省系统(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基层党支部建设

积极探索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及时调整充实支部干部,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关心和爱护党务干部,抓好党支部书记和工作骨干的培养教育,努力为其创造学习和提高的条件。积极支持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开展好“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制度建设好、活动开展好、作用发挥好”的“五好”支部创建活动,努力提高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落实服务中心工作、促进业务发展的要求,把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营质量效益作为支部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支部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振兴农村信用社的战斗堡垒。

(二)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

系统党员教育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更新教育手段,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对党员的宗旨教育、党员意识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围绕业务经营和管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努力适应新形势下党员思想多样化、需求多样化的内在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加强对党员队伍的管理,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及时整顿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党组织;探索建立党内自警自励和组织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加强党员自我管理与自律约束;随时了解、掌握党员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员的组织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在基层工作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重视在群众公认的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肃查处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违纪行为。认真做好党费的收缴、管理和使用工作,做到收缴足额、管理严格、使用合规。结合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积极教育和引导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七、加强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党的宣传、群团、统战工作

系统各级党委有条件的要建立工会、团委等相应的群团组织,按规定设置党的组织、宣传等部门,或指定人员具体负责党的宣传、群众、统战工作;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实行一套人马、多块牌子、一身多任。要加强党的宣传工作,建立党的宣传窗口,完善各种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内容,使党的知识更加普及。要改善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大力支持系统工会、共青团、女工委等群众组织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群众组织在经营管理中发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开展好民主评议干部、民主监督社务的活动。要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推行社务公开,对关系职工切身利益和全局性的重大决定,认真听取职工意见,使决策更加顺应民意、更加科学合理。努力开展好“我为信合添光彩”、“文明优质服务”、“创建精神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文明示范岗”和“争当岗位能手”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群团活动,努力创造团结奋进的氛围,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农村信用社凝聚力。

八、以人为本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系统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激励斗志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加快农村信用社发展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坚持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组织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等知识的学习,坚定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要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等工作手段,坚持不懈地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同业务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认真解决生活困难职工、离退休人员等困难群体的实际问题。

九、加强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系统各级党委和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责任,把党的建设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系统管理指导、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责。要建立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行党委书记亲自抓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其他兼任党内职务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积极支持、配合党委书记抓好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要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主动适应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坚持完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划、目标,明确工作具体措施,确保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经营管理相互促进、同步协调发展。

第四篇: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意见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 〔20**〕10号,以下简称 《纲要》)已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印发,现就贯彻落实 《纲要》 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把贯彻落实 《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纲要》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了近年来推进依法行政的基本经验,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依法治国的进程,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明确规定了今后十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政策文件。国务院各部门都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 《纲要》的重大意义,把贯彻落实 《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把 《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供保障。

二、突出重点,明确分工

贯彻落实 《纲要》是一项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各自的职能,明确工作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现就各部门各单位重点工作任务作如下分工:

(一)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积极研究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决策程序以及行政决策的监督制度和机制,按照 “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国务院办公厅、中央编办、监察部、行政学院、社科院)

(二)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1、围绕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做到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统一,立法进程与改革进程相适应。(法制办组织有关部门)

2、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实行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结合。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立法征求意见制度。研究建立有关听取和采纳意见情况的说明制度。探索建立有关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法制办组织有关部门)

3、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方便公众对公开的政府信息的获取、查阅。(国务院办公厅、法制办、信息办、信息产业部、财政部)

4、建立健全行政法规、规章修改和废止的工作制度以及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和定期评价制度。(法制办组织有关部门)

(三)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科学划分和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能、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加强对各级行政机关职能争议的协调。(中央编办)

2、完善各类市场监管制度,确保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保证市场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打破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研究进一步转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商务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电监会)

3、研究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实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分开的具体措施,加强对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引导和规范。(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人事部、民政部、国资委、商务部、工商总局、财政部、监察部、行政学院、社科院)

4、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劳动保障部、卫生部、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

5、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法律制度和机制(包括起草紧急状态法),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国务院办公厅组织有关部门)

6、建立健全有关集中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的法律制度,实现规范的部门预算。(财政部、发展改革委)

7、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清理和规范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收费。(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8、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和津补贴,解决同一地区不同行政机关相同职级工作人员收入差距较大的矛盾。(人事部、财政部)

9、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减少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行政许可行为,研究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监察部、中央编办、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

10、加快电子政务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上网工程的建设和运用,扩大政府网上办公的范围,逐步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国务院办公厅、国信办、信息产业部、发展改革委)

(四)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研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工作机制,继续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推进综合执法试点。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中央编办、法制办、财政部、监察部)

2、建立健全有关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监督检查记录、证据材料和执法文书进行立卷归档。(法制办组织有关部门)

3、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人事部、法制办、中央编办)

4、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探索建立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奖惩机制和办法。(法制办、中央编办、监察部、人事部)

(五)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探索解决民事纠纷的新机制。完善人民调解制度,预防和化解民事纠纷。(司法部、信访局、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劳动保障部、法制办)

2、完善信访法律制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通过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保障信访人、举报人的权利和人身安全。(信访局、监察部)

(六)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1、完善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制度和机制,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建立依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提出异议的处理机制和办法。(法制办)

2、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完善有关行政复议程序和工作制度,加强行政复议机构的队伍建设,提高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素质,做好行政复议工作。探索提高行政复议工作质量的新方式、新举措。完善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法制办、监察部)

3、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得赔偿。建立健全行政补偿制度。(财政部、法制办)

4、探索建立行政赔偿程序中的听证、协商、和解制度。(法制办、财政部)

5、建立健全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经常性监督制度,探索层级监督的新方式,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国务院办公厅、法制办、监察部)

6、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机制,确保专门监督机关切实履行职责,依法独立开展专门监督,并与检察机关密切配合,及时通报情况,形成监督合力。(审计署、监察部)

7、探索拓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渠道,完善监督机制,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监督创造条件。完善群众举报违法行为的制度。研究建立对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依法及时作出处理的工作机制。(监察部、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

(七)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

1、研究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依法行政知识培训。探索对领导干部任职前实行法律知识考试的制度。(人事部、法制办、司法部)

2、研究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强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通用法律知识以及专门法律知识等依法行政知识的培训。(人事部、法制办、司法部)

3、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把依法行政情况作为考核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内容。(人事部、法制办)

4、采取各种形式,加强普法和法制宣传,增强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观念和意识,积极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逐步形成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司法部、法制办)

(八)完善措施,切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1、研究建立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贯彻 《纲要》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对贯彻落实《纲要》不力的,要严肃纪律,追究有关人员相应的责任。(国务院办公厅、监察部、法制办)

2、研究建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定期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情况的具体办法。(国务院办公厅、法制办)

3、研究切实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确保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并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中央编办、财政部、法制办)

三、加强领导,精心规划,加大宣传,强化检查,切实把 《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纲要》的贯彻落实,关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关系法治政府的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要常抓不懈。国务院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和安排,扎实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

(一)加强领导,把 《纲要》 的贯彻落实摆上重要日程。要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切实加强对依法行政的领导。国务院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贯彻执行 《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牵头部门和单位要切实担负起统筹协调的责任,明确工作进度,认真抓好组织协调,坚持重大问题主动协商、共同研究,充分调动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其他责任单位要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共同完成好所承担的任务。

(二)制定规划,分步推进。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本部门本单位贯彻落实 《纲要》 的实施意见、具体办法和配套措施,确定不同阶段的目标要求,提出工作进度,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确保 《纲要》得到全面正确执行。

(三)注重制度建设,以创新的精神做好工作。抓紧制定和完善 《纲要》 的配套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制度环境。对依法行政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中形成的经验要及时总结,不断推进依法行政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贯彻落实《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舆论环境。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宣传工作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纲要》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把思想统一到《纲要》的精神上来。要通过组织自学和举办培训班、研讨会、报告会等方式,不断加深对《纲要》的理解,提高认识。

(五)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国务院各部门要对照工作规划、目标要求和工作进度,抓好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法制办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协调服务、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情况交流工作,为贯彻执行 《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

第五篇: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通知》(苏政办发〔2013〕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

施意见》(苏政办发〔2013〕85号)精神,现就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打造“学在**”教育品牌奠定坚实基础,为推进**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市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实施富有成效的社会服务,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

(三)规划进度

第一阶段:到2015年,全市对照省定指标体系,综合得分达40分左右。**区作为省级示范区建设单位,要率先实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浦区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80%左右,洪泽县、金湖县、盱眙县、**区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60%左右,淮阴区、涟水县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40%左右。

第二阶段:到2018年,全市对照省定指标体系,综合得分达80分左右。**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浦区、洪泽县力争2017年实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金湖县、盱眙县、**区力争2018年实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涟水县、淮阴区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70%左右。全市确保有6个县(区)达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

第三阶段:到2020年,全市对照省定指标体系,单项指标实现程度达80%,综合得分达90分。所有县(区)均达到省定指标要求。

(四)基本思路

1.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时间跨度长,涉及内容多。要根据规划进度科学研制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要瞄准目标,突出重点,破解难题,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分类实施,稳步推进。

2.部门联动、各司其职。要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现代化全局中超前谋划教育现代化建设。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针对教育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努力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明确任务、扎实推进。根据全市规划进度和县(区)创建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细化到每一,明确各县(区)目标任务,强化目标管理,当年任务当年完成,一着不让,确保创建工作坚持不懈地扎实推进。

4.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将教育现代化建设纳入县(区)和相关部门的跨越发展实绩考核体系,明确和落实教育现代化建设各方责任。及时向社会发布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让全社会了解、参与和监督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根据省每年对市、县(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情况,严格兑现奖惩。

二、重点任务

1.实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实施学前教育5年行动计划,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幼小分离,逐步增加幼儿教师编制,落实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每年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扶持并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取缔无办学资质的非法幼儿园,强化农村幼儿园和城区薄弱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到2015年,90%左右的幼儿在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所有幼儿园均建成为合格幼儿园,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70%;到2018年,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97%,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80%;到2020年,幼儿园服务区制度初步建立,学前1年免费教育基本实现,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90%。

2.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各县(区)根据省、市要求,制定本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创建目标、工作内容和序时进度。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开展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教育资源不断向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倾斜。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困难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不断健全校长和教师合理流动机制,逐步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严格控制公办学校择校生数量。到2015年,70%左右的县(区)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50%左右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到2018年,90%左右的县(区)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80%左右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到2020年,所有县(区)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所有义务教育

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

3.实施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推进工程。优化普通高中布局,推进适度规模办学,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加强内涵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全市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努力把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打造成引领**素质教育的品牌工程。构建学校特色发展机制,明确学校特色发展路径,大胆探索实践,积极开展特色办学改革实验。培

育特色教育品牌,发展学校特色项目,培养一批体育、艺术与科技特长生。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方面的指导,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公告制度和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建设15-20个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到2015年,全市建成特色高中15所,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三星级以上标准;到2020年,全市所有高中基本实现一校一特,实现优质普通高中全覆盖。

4.实施职业教育创新改革发展深化工程。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优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形成一批辐射、示范、引领全市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成果。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推动职业学校专业类型、层次和结构与地方产业发展高度对接,重点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推进中高职衔接试点,拓宽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生继续升学渠道,着力构建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实施职教德育创新工程和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深化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培育一批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全面推进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创建。到2015年,基本建成6-8所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1所高水平现代化技工院校,建成2-3个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到2020年,所有学校建成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所有县(区)均建成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

5.实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抓住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创建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省扶持政策,进一步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不断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全市大中专院校要改进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致力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高校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率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力推进校企联盟行动计划,支持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平台,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引领鼓励毕业生投身创业实践。到2020年,所有大中专院校均建有学生创业基地,打造出一批诚信敬业的高素质创业人才队伍。

6.实施社区教育实用性服务惠民工程。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体系,建成**开放型大学,各县(区)全部建成省级社区学院,基本实现乡镇(街道)省级社区教育中心全覆盖。推进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设,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别举办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居民学校等学习服务平台。整合和开发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强化社区教育培训功能,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城市社区教育着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成人学历教育和文化生活教育,农村社区教育着重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知识培训。积极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和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建立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语言文字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和提升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到2015年,城市社区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率分别达65%和50%,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率达35%,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率达45%;到2020年,城市社区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率分别达到80%和60%,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率达40%,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率达55%。

7.实施教育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根据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实验室、图书馆(室)、运动场所的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学仪器设备、设施器材的配备,探索个性化的装备建设,不断提升教育装备水平。强化教育装备的常规管理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到2015年,全市所有学校教育装备水平全部达到二类标准;到2020年,全市所有学校教育装备水平全部达到一类标准。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建设。建立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动态更新机制,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大市级数据中心、资源中心和应用中心建设力度,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加强教育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核心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到2015年,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85%以上;到2020年,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90%以上。

8.实施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建设工程。校舍是最基本的公共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机制不变、队伍不散、力度不减”的要求,认真落实政府责任,各级校安办组织架构继续保留,成员单位继续履职,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制度措施继续完善。要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能力,扎实开展中小学校舍加固或新建工作。同时加强对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学校的规划和监管,使之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切实把校舍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建筑。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到2015年,全市所有校舍必须全部符合国家重点类抗震设防标准。

9.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和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按照教育现代化要求,着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所有县(区)建有一所县(区)级教师发展中心,落实每5年一周期的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建立“双师型”、“一体化”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完善校长教师考核和绩效工资制度。加强名校长培养,建立名校长工作室,每年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形成**名校长群体。加强名师培养,深入实施“211名师培养工程”,着力培养200名特级教师、1000名学科带头人和10000名骨干教师后备队伍。到2015年,50%以上县(区)建成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50%左右的县(区)中小学主要学科力争有1名特级教师,中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达68%和78%;到2020年,所有县(区)中小学主要学科都能有1名特级教师,中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达75%和85%以上,全市有数名社会广泛认可、成绩卓著的教育教学名家。

10.实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工程。积极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广泛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做好省级教师境外培训工作,开展自组教师、教干境外培训活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境外友好学校,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学生开展短期境外修学旅行或出国留学,探索多种形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新途径,尝试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合作学校。到2015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有境外友好学校80所,其中,四星级高中都有1所以上境外友好学校。全市具有聘请外籍教师资格学校达50所,中小学教师、教干国(境)外培训达到1000人,学生境外修学旅行达到3000人次;到2020年,全市具有聘请外籍教师资格学校达100所,中小学教师、教干国(境)外培训达到1800人,学生境外修学旅行达到5000人次。建成1-2所优质国际学校,大力开拓国际教育服务市场,面向国内外推介**教育品牌。

三、职责分工

(一)市有关部门职责

1.市教育局。牵头负责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和落实目标任务,指导和督促各地、各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配合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和考察评估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分析省教育现代化监测报告,研究制定相应对策。

2.市编办。按照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根据省编办制定的公办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等机构编制标准组织实施。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3.市发展改革委。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发展,保证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推动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完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4.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管理,在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统筹考虑教育发展需求。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信息化水平的要求。

5.市财政局。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依法保障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对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投入倾斜力度。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投入水平的要求。

6.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支持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职称评聘等方面扩大办学自主权,严格实施技工院校现代化建设标准。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师资水平的要求。

7.市国土资源局。把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各级各类学校用地指标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障教育用地供给。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8.市规划局。指导各地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统筹考虑学校建设发展,在城乡规划中优化调整学校布局。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9.市科技局。支持引导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推动高校应用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创新成果转化。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产学研结合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

10.市外侨办。支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协同做好外籍教师管理等教育涉外工作。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国际化水平的要求。

11.市统计局。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监测,共同做好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数据发布工作。

12.其他部门。其他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教育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

(二)县(区)政府职责

负责制定本地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方案和目标,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重点围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组织攻关,确保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

四、组织保障

1.建立推进机制。市、县(区)政府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教育现代建设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督促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各地要把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建设进展情况纳入政府考核内容,创新思路举措,动员各方力量,确保如期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各地要制定教育现代化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建立目标管理制度,细化责任分工,确保完成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任务。

2.加大教育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符合“三增长”法定要求。逐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强化经费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估,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确保全市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在全省各市中均位居前列。

3.加强监测评估。市、县(区)教育和统计部门要密切配合,根据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报告,动态掌握各地、各校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强化监测分析,及时研究监测中发现的问题,以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抓好市级示范区建设以及现代化学校和乡镇(街道)的考评工作,依据监测考评结果兑现奖惩。

4.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传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理念意义和政策措施,积极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广泛动员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支持、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合理引导社会预期,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重视教育社会满意度调查,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5.注重依法治教。健全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教育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建立教育咨询委员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重大决策和项目实施中的作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加大各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力度,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法制和制度保障。

下载双滦区委组织部实施意见关于在街道社区推进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双滦区委组织部实施意见关于在街道社区推进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组织部落实两个责任实施意见

    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和省市全会精神,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

    国资委强化监督管理实施意见

    国资委强化监督管理实施意见 国资委强化监督管理实施意见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国企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

    乡镇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实施意见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组通字[2010]76号)的精神,为扩大基层团组织覆盖,增强基层团组织工作活力,拓宽乡镇团组织联系青......

    2-14党建创新工程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决定》,就推进党建创新工程,提出以下实......

    创建党建示范学校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根据《中共xx市xx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xx区教育系统创建党建示范学校实施意见(试行)》(涪教......

    党建带团建实施意见[本站推荐]

    党建带团建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组织部和团县委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党、团组织建设,不断增强教育系统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现就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建带团建工......

    党建创新示范点建设实施意见

    党建创新示范点建设实施意见为了认真贯彻区组织工作和机关党的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创新示范点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由区党工委牵头,区纪委、区委组织部......

    推进“四大工程”的实施意见

    关于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深入 推进“四大工程”的实施意见 中央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基层组织建设年要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这一主题,按照“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