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试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的构建 作者:吕余生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10期
[摘要]文章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速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研究其文化特质,培育特色鲜明的北部湾企业文化,提出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构建
[作者简介]吕余生,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2
2[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8)10-0140-0003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文化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所起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就企业而言,21世纪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企业文化的构建。企业文化已熔铸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产品内涵、员工素质、企业形象、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等各个环节之中。在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步伐,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企业异军突起、方兴未艾之际,加紧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的构建,无疑是一件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大事。本文借此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速构建北部湾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后,该区域风生水起,大潮涌动,成效显著。沿海三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均名列全区前茅,北部湾经济区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已开始显现。尤其是随着沿海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和一批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经济发展方兴未艾之际,如何伴随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企业文化的构建,以文化提升北部湾经济区的整体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成为一项重大课题,历史性地摆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一定要审时度势,用宽广的世界眼光,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构建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七大报告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文化建设。加强北部湾企业文化建设既是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文化服务与文化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共同发展,如果文化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
展。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企业的文化带动战略,培育企业的文化业态,满足和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企业职工基本的文化权益,构造和谐企业,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激发企业的创造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北部湾的开放开发过程成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这样就能推动北部湾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建设,是激发北部湾新兴企业创造活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北部湾经济区企业要发展创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就必须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是要通过文化包装造势和宣传推介,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二是要研究挖掘企业的经营文化,在企业的宣传、推介、营销服务等方面,注入现代文化理念,提升企业信用品质和社会形象;三是在企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在企业的产品上,注入深厚的文化因素,融入企业的文化理念,利用高新技术创新企业生产方式,实施重要产品的文化带动战略,增强产品的文化含量,打造企业的文化品牌。如此一来,经过企业文化建设,就能使企业的整体形象得到提升,使企业的创造力得到激发,使企业的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加快构建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企业,培养高素质现代产业大军的需要。建设和谐企业是北部湾经济区必须确立的方向和目标。在现代企业内部,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企业职工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容易产生心浮气躁的心态。特别是当个人遭到某种挫折时,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情绪,精神上不健康的因素一旦变成极端行为,就会影响企业乃至社会的稳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加强职工的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人格和意志,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人格,调节企业职工的情感和心理,就能起到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促进企业和谐的作用。现代企业的发展,首先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在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刚刚兴起的时候,一定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诚信友爱、崇尚和谐、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培养一代新型的产业大军。
二、深入研究北部湾文化特质,培育特色鲜明的北部湾企业文化
经济建设有区域性,文化建设同样具有区域性。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究天地人的统一,即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们构建一个区域的企业文化,就必须首先研究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民俗文化,挖掘其文化特质,不然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和崇左、玉林的一部分。这一地区历史悠久、区位独特,靠山面海,海河相连,交通便利,资源丰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过无数代繁衍生息,孕育了非常独特的区域文化。这一地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海洋文化博大开放,民俗文化颇具特色,西方文化色彩斑澜。很好挖掘、整理、开发利用这里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我们构建北部湾企业文化就有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简单地说,北部湾经济区的文化有以下特点:
(一)悠久的历史文化。考古发现,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北部湾地区的古人类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早在尧舜时代,骆越文化就与中原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墨子·节用》中说:“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尚书·尧典》也说:“申命曦叔宅南交。”这里所说的“交趾”、“南交”就是泛指岭南和环北部湾地区。自商代晚期起,中原青铜器文化开始向南传入环北部湾地区,商周以来,骆越的某些文化因素也影响到了中原地区。秦汉以后,环北部湾地区经济文化不断繁荣。特别是汉武帝统一岭南置合浦郡后,以合浦为中心的北部湾一带到了鼎盛时期。当年的合浦郡管辖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形成环北部湾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合浦1万多座汉墓及大量的珍贵出土文物就证明了这一点。这里还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使这里既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又最早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历史的积淀,为后人留下了丰硕的文化遗产。如花山壁画、合浦的大汉墓群、友谊关、大小连城、白龙珍珠城、近代西洋建筑、戍边文化以及诸如珠还合浦这样美好的历史故事,等等。同时还涌现出许多的名人志士,如冯子材、刘永福、苏元春等等。很好地发掘利用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对于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塑造企业员工心灵,开发新产品,特别是发展经济和开发旅游产品,意义非同寻常。
(二)博大的海洋文化。人们号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枯竭,环境的日益污染,世界各国的海洋意识就越来越强化。由于种种原因,广西对海洋文化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就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所说,尽管中国靠海,尽管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远航,但是“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于他们的文化”。确实,广西的海洋文化一直被汹涌澎湃的海浪所掩盖着,我们在构造21世纪北部湾企业文化时,对海洋文化的研究和利用就尤为重要了。海洋文明是人类与海洋互动关系中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反映、利用,它具有壮美性、开放性、包容性、商业性等特点。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突出海洋的主题,培养员工博大的胸怀、宽广的眼界。在发展企业产品时,要注入海洋文化的内涵,打造海洋文化的品牌。在开发文学艺术产品时,要重点以海洋为题材,浓墨重彩地展现海洋文化。这几年北海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他们创作的音乐舞诗《沽浬美》、广播剧《大海的儿子》都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北部湾作家群和北部湾水彩画派的培育和打造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值得我们借鉴。
(三)活跃的开放文化。北部湾经济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和桥头堡。特别是北海,汉代就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近代又被西方国家辟为重要的通商口岸,有八个西方国家在北海建有领事馆。进入改革开放以后,1984年又被列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此外,如凭祥、龙州、东兴等地,都较早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钦州也较早与国外有航海贸易。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广西最早受东南亚文化和西方文化影响的地区,其文化有着浓郁的外来文化融合的因素,如北海的珠海路老街、清代的海关、大清邮政局、西方国家的领事馆、外国人开办的普仁医院以及市内有着浓厚西方文化色彩的雕塑等等,就足以说明西方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及海洋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融合。这种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使该地区得现代文明风气之先,孕育了该地区人们开放、进取、敢竞争、不保守、敢反抗、敢争先的人文精神,在当今时代,借此培育企业改革开放、开拓进取的精神是非常有作用的。
(四)多样的民俗文化。由于北部湾地区12个市的地缘差别,沿海与内陆相连、山地与平原交错、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河海相交,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如客家文化、疍家文化、壮族文化,也留下了丰富多彩、颇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如龙州的天琴、东兴的独弦琴、花山壁画、北海的老杨公、耍花楼等。我们如加以挖掘、整理和提升,就能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大放异彩。
三、构建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的对策建议
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在制定实施《规划》的各项措施,我们一定要把北部湾经济区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一)要制定文化发展的长远规划。我们一定要在研究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做好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划。要使文化发展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在时间和空间的布局上同步。规划要站得高、看得远、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既要有长远的发展方向,又要有近期的目标任务及具体的实施措施;既要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打造北部湾特色文化,又要与世界文明接轨。这样,北部湾经济区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高起点、高水平地推进,才能与经济的发展比翼齐飞。
(二)构建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我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根本。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方向,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文化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文化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文化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文化的基础。我们在构建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过程中,一定要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把其主要内容和要求贯穿到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全过程。这样就能构建和谐繁荣的企业文化,进而推动企业的和谐与繁荣发展。
(三)要发展壮大企业的文化事业,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既要有灵魂,也要有载体,同时还必须有文化产品。要发展企业的文化事业,创造更多符合企业发展、倡导和谐精神的文化产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新内容、创新形式,满足企业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员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团结和谐的精神风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四)在培育企业经营、生产的文化理念上下功夫。打造企业的文化品牌,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营销,一定要有文化理念,做到苦练内功,外树形象,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到在生产发展中有新思路,在对外营销上有新手段,在破解难题上有新举措,在产品创新上有新理念。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从短缺经济过渡到剩余经济,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人们的消费越来越注重商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过去只讲究产品的经久耐用,现在则追求环保、美观、时尚和个性化等等。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文化品位,跟上时代的步伐,拓展市场空间。
(五)必须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文化队伍。新时代、新形势对企业文化工作者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在构建北部湾企业文化过程中,要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建设一支有坚定政治立场、宽广战略眼光、广博文化知识、崇高职业精神、过硬工作本领的企业文化工作队伍,这样就能打造出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开拓性、创新性的北部湾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第八组成员名单:李春燕 黄秀云 江越 李林茂 廖秋蓉 林汉斌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区域范围及功能分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和玉林、崇左两市物流等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 万平方公里,2006 年末总人口1255 万人。
主体功能区: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北部湾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按照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理念,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把4.2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划细分为1912个综合地理单元,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各占规划区总面积的9%、56%和35%。这是我国第一个体现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的地方规划。
按照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理念,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把北部湾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和生态地区三类,各占北部湾经济区总面积的9%、56%和35%,明确空间布局。同时,把岸线划分为港口及工业、城镇建设、旅游观光、休闲游憩、养殖、生态保护、其他等7种不同功能。规划建设南宁、钦(州)防(城港)、北海、铁山港(龙潭)、东兴(凭祥)等5个功能组团,明确发展重点和方向。
为了进一步发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员市的各自优势,突出发展重点,实现错位发展,《规划》改变“摊大饼式”的开发建设模式,根据空间布局和岸线功能分区,结合各城市的功能定位,采取组团式开发理念,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在经济区内重点打造南宁、钦(州)防(城港)、北海、铁山港(龙潭)、东兴(凭祥)5个功能组团。
打造五大功能组团,必须突破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束缚, 建立功能区带动行政区划发展的联动机制,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南宁组团。主要包括南宁市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首府中心城市作用,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商贸业和金融、会展、物流,建设保税物流中心等。
钦(州)防(城港)组团。主要包括钦州、防城港市区和临海工业区及沿海相关地区,发挥深水大港优势,建设保税港区,发展临海重化工业和港口物流,成为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
北海组团。主要包括北海市区、合浦县城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开发滨海旅游和跨国旅游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海洋开发等高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业,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的海滨城市。
铁山港(龙潭)组团。主要包括北海市铁山港区、玉林市龙潭镇,充分发挥深水岸线和紧靠广东的区位优势,重点建设铁山港大能力泊位和深水航道,建设海峡两岸(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
东兴(凭祥)组团。主要包括防城港东兴市、崇左凭祥市城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通向东盟陆海大通道的门户作用,发展边境出口加工、商贸物流和边境旅游,拓展凭祥经济技术合作区功能,建立凭祥边境综合保税区。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重大意义
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既关系到广西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有利于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从整体上带动和提升民族地区发展水平,振兴民族经济,巩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稳定;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南出海大通道功能,促进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形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使东中西部发展更加协调,联系更加紧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化中国与东盟面向繁荣与和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发展定位
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把北部湾经济区定位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突出了开放合作的主题,表明北部湾经济区在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中将担任重要角色。这一功能定位以面向东盟合作和服务带动“三南”为支点,把构建国际大通道和“三基地一中心”作为核心内容,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作为目标,凸显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地域优势,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和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
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建设中国—东盟“三基地一中心”是构建和形成广西经济新高地的重要基础。这对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引导扶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能环保水平、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都有重大意义。
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战略目标
重点发展石化、造纸、冶金、轻工食品、高技术、海洋等加工制造产业;
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等现代农业;
着力培育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会展、房地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体系;
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建设成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开放合作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全面改善的经济新高地,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逐步形成我国沿海发展的新一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到2010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大幅度提高;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广西的比重提高到45%左右。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合理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现代产业基地、区域新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协调互动发展,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开放合作不断深入。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基本建成,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外贸外经外资规模明显扩大,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所提升,服务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海陆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成为南中国海海洋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区;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资源环境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享有,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居环境舒适优美,社会安定和谐进步。
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战略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功能定位,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优化国土开发,形成开放合作的空间优势。优化空间布局,密切区域合作,强化城市间功能分工,保护生态环境,打造整体协调、生态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空间结构。
——完善产业布局,形成开放合作的产业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投资环境,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起点、高水平的沿海工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承接产业转移,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结构。
——提升国际大通道能力,构建开放合作的支撑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港口群,打造泛北部湾海上通道和港口物流中心,构筑出海出边出省的高等级公路网、大能力铁路网和大密度航空网,形成高效便捷安全畅通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深化国际国内合作,拓展开放合作的新空间。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打造开放合作的新平台,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大力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继续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推动南宁—新加坡通道经济带建设,形成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深化国内区域合作,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联系互动,发挥沟通东中西的作用。
——加强社会建设,营造开放合作的和谐环境。大力发展教育卫生、劳动就业、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行政区和经济区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深化土地管理、投融资、劳动就业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
提升国际大通道能力,构建开放合作的支撑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港口群,打造泛北部湾海上通道和港口物流中心,构筑出海出边出省的高等级公路网、大能力铁路网和大密度航空网,形成高效便捷安全畅通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合作的重要支撑。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能力和水平。加强国内国际合作,建设中国—东盟交通合作项目,较大幅度提高沿海港口吞吐能力、高等级公路和大能力铁路路网密度、机场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能力。
六、国家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政策支持
国家在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北部湾经济区必要的支持,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在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支持在北部湾地区设立地方性银行,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发挥开放合作示范作用,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新的次区域合作,加强交通运输、海洋产业、农林渔业、能源开发、跨国旅游、生态环保等重点合作领域规划编制,加快实施合作项目。
国家的支持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各项战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国家明确给予经济区的五大方面支持内容为:
一是在综合配套改革方面,《规划》提出要大胆试验,开拓创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市场体系、土地管理制度等综合配套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经济区管理模式,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港口等资源整合力度等;二是在重大项目布局方面,国家通过对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参与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整合力度;三是在保税物流体系方面,国家支持经济区在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四是在金融改革方面,国家支持在北部湾地区设立地方性银行,对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五是在开放合作方面,国家支持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挥开放合作示范作用,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新的次区域合作,建立和完善开放合作机制,加快实施合作项目。
第三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探讨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探讨
[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在交通网络、保税物流体系、物流园区、物流企业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国家物流业振兴规划的机遇,基于广西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该进一步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效开启物流市场需求,重点培育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8-0117-03
[作者简介]葛莉,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经济贸易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李闷管,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宋海宁,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经济贸易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广西桂林541004)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调整期。为促进物流业的发展,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目前,危机与机遇并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该进一步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重点培育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现状
2008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风生水起、如火如荼。得益于区位优势与政策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的发展在短期内取得了突出成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绩。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大西南经济圈的中心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过去受限于交通基础设施等软硬件投资条件的欠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实施及深化受到极大的影响。近几年,广西加大了对北部湾经济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实施了“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建设工程。现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具备了发展大物流的基础条件。
中越边境的友谊关高速公路、南宁通往沿海3个港口的高速公路与铁路均已建成。广西南宁至越南河内线路将成为中国一东盟铁路主通道,从而促进泛亚铁路加快建设,推进中国一东盟铁路网建设。近年来,南宁陆续开通了至东盟各国主要城市的航班。飞行区等级由原来的4D级上升为4E级,机场定位由原来的干线机场上升为“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枢纽机场”。
港口方面,拥有防城港、钦州、北海3大港口,防城港已建成20万吨级码头。2008年底,沿海港口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生产性泊位191个,总吞吐能力达9420万吨,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特别是加强了与越南、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等东盟国家港口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广西与东盟的双边贸易。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框架形成。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配套政策更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2月11日,海关总署、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外汇局联合发文批准设立南宁保税物流中心。至此,包括此前已经批准设立的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设立的5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已获准设立4个,经济区的保税物流体系框架已经形成。体系框架的形成为经济区吸引国内外资源、提高开放合作质量,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增强参与国际国内合作和竞争的优势获得了新的强大动力。物流园区建设提升了物流服务能力。国际物流园区的建设将提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乃至整个广西以及大西南的物流水平,成为服务广西、服务全国、服务东盟枢纽型的国际物流服务平台。
安吉物流园区、金桥物流园区、沙井物流园区、吴圩空港物流园区等加快了建设步伐,吸引越来越多的境内外资金投向物流业,玉柴南宁国际物流中心、金源国际汽车城、东盟国际工业原料产品物流城、广西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等一批项目已经人驻园区。
投资34亿元的南宁-东盟国际物流园和投资11亿元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凭祥物流园是重点建设项目。南宁-东盟国际物流园位于邕宁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建材、食品、饲料、制糖机械、医药工业为主的支柱产业,可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支撑,并形成前物流、后加工的比较完备的产业链系统。物流企业发展较快,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近年来,物流企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服务功能逐步增强。超大、玉柴等大物流企业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物流增值服务,已经具备了提供运输、仓储、配送、包装等多种服务的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加快,形成了各类物流企业竞争的格局。
但是,目前北部湾总体物流市场仍以自营物流为主,现代物流企业偏少,规模偏小,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及技术装备落后。多数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运作成本高,企业的服务功能和手段比较单一和落后,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市场竞争力有限,难以提供专业化、规范化、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在物流信息化发展方面,北部湾港口群及其辐射西南地区的联运信息尚处在起步阶段,甚至不少物流企业仍未建立有效的网络,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极低。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环境分析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开启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9年2月25日,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振兴规划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但是,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指导下,各地必将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尽快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物流业获得平稳较快发展,并以物流服务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从扩大物流市场需求、培育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物流业建设的思路,并确定了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涉及到目前物流企业遇到的许多实际困难,九大重点工程的建设将完善物流业发展所需的配套基础设施,为进入调整阶段的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广阔的空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物流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物流业的发展是港口经济和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大港口只有与大工业相互依托,才能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进而激活物流业。因此,广西北部湾区域物流的腾飞,离不开广西沿海工业的大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2006年3月成立以
来,增长明显提速,GDP年均增长16%左右,高于广西全区平均2.5个百分点以上。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GDP为2219.7亿元,增长15.5%,比广西全区高2.7个百分点,对全区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8%。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信息中心测算,2005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8.6%。若按此估算,2010年广西物流成本将达到1200亿元左右,物流市场空间巨大。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建和拟建的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达3000亿元,其中投资超过1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达到32个。“前港后厂、前港后库”的临海型工业布局,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冲击。全球经济衰退和欧美消费市场需求下降对亚洲的出口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金融危机已经渗透到实体企业,很多公司的业务都在萎缩,订单取消,各个国家的贸易额在下滑,整体出货量下降,物流业必然受到影响。2008年全国的物流总额达到了近90万亿元,虽然同比增长了19.5%,但增速还是回落了6.7%。物流需求下滑,物流公司的业务量急剧下降,各种货运方式的货运周转量增速在全面回落,目前已有超过4成的物流企业利润在下降,不少物流企业利润下滑幅度达到20%或30%,甚至亏损,部分地区中小物流企业开始退出物流市场。可见,金融危机对物流业的影响不小。专家表示,2009年有可能是我国物流业发展30年来最为困难的1年,我国物流业必将进入一个增长趋缓、结构调整的阶段。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指出在交通基础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港口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交通设施依然滞后,快速通达周边省特别是珠三角大市场以及东盟国家的陆路通道亟待完善,与经济腹地和国际市场联系不够紧密。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内的铁路运输管理体系还未理顺;公路交通收费过高;广西至周边部分省份的高速公路仍未接通;码头利用率低,岸线资源存在浪费的现象;码头堆场容量严重不足。上述问题的存在致使运输配送成本无法降低,同时直接导致了货源的减少。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基础交通建设在资金投入、理顺管理体系方面仍须加快步伐。在2008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广西自治区主席马飚提出,未来数年内,广西将斥资3000亿元人民币,优先发展交通,力争至2012年,与越南等周边国家、邻近省份建成10余条高速公路通道。同时,共同打造泛北部湾港口联盟,初步建成中国一东盟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2009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广西沿海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统一使用“广西北部湾港”名称。整合后的广西北部湾港被纳入国家规划建设的5大区域港口群之一,按照规划,2010年北部湾港吞吐能力将达到1亿吨,初步建成面向东盟的亿吨现代化枢纽港和国际航运中心。搭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缺乏公共信息平台将使企业自身的信息系统成为“信息孤岛”,阻碍了第三方物流的潜在需求转为现实需求,特别是对于中小物流企业而言,自身缺乏足够的相关信息,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提供相应的服务,如数据交换中心、电子商务认证中心、金融结算中心、企业信用评级信息中心等。
根据《广西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关于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思路,将重点构建公益物流信息平台、专业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公共商业性平台。公益物流信息平台将建成为物流企业服务,提供统一标准、征信真实准确的开放性的电子信息平台。专业物流信息系统目标是根据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情况和重要物流节点发展趋势,完成现有主要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同时,结合物流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引导和鼓励物流信息公共商业性平台建设,鼓励由社会投资具有相互协作性质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以此形成公益性、专业性、商业性相结合的公共物流信息系统。鼓励制造业外包物流业务,有效提升市场需求。在行业利润率不断走低的大背景下,我国不少的家电、电子、快速消费品等企业很早就将物流作为挖掘利润潜力的一大源泉,在物流需求扩大、成本上升的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功能整合,实施流程再造,分离外包物流业务,以更加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如上汽集团将其零部件供应、整车组装、整车销售等核心环节外包给安吉天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上汽在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提升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降低整体物流成本达35%以上。
目前,制造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的行业已从前几年的家电、电子、快速消费品等企业向钢铁、建材、汽车等上游企业延伸。加快汽车制造、钢铁等主导产业内部主辅业务的分离步伐,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有效分离,鼓励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建立深层次、战略性的合作关系,实现生产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重点发展能源、矿产、汽车、医药等领域的专业物流。有效释放物流市场需求,有利于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积极引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为了实现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以参股、兼并、联合、合作、合资等多种形式对中小型物流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促进物流企业功能的整合和服务的延伸,推动企业向规模化运作、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发展和培育出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综合性物流企业,参与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园区的建设,参与沿海港口的开发建设。
另一方面,应积极培育、壮大本地物流企业,以此促进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要在金融危机中经受住冲击,就得提高经营能力,扩展新的市场和服务。引导和鼓励广西物资集团、广西超大、广西万通、防港物流、玉柴物流、北流三环物流、翁氏八达等重点物流企业装备先进设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物流技术,改造提升物流功能和服务,促进其业务进一步做强做精,推动企业拓展物流服务,使之成为竞争力强、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企业,在物流企业中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物流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除了上述方面之外,现代物流人才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物流业一个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目前,经济区内专业物流人才严重缺乏,企业的从业人员对现代物流的认知程度十分有限。只有加快培养与引进高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才能为经济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人才资源保障。
责任编辑 陈瑾
第四篇:关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金融支撑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
关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金融支撑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11-8-11信息来源:《桂海论丛》2008年9月第24卷第5期
文/张家寿
如何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已经成为时下的热点话题。在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金融支撑体系问题的研究中,官方和学界都有了一些构想,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金融支撑体系构建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以作讨论参考。
一、关于金融生态问题
(一)加强政府对金融业改革发展的组织和领导
明确政府在金融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政策取向,确定金融业阶段性发展目标,加强与中央有关部门及中央驻桂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和了解重大决策,协调好金融业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发展布局,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的建设。
(二)强化政府的金融服务意识
政府相关部门应定期听取金融机构的意见和要求,帮助它们及时解决问题;制定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在金融机构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管理层任免和工作监管方面作一些大胆的探索性尝试,完善金融机构发展的配套体系,降低金融机构运行成本,为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重视建立有利于金融发展的规章制度,吸引区域外资金流入,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三)加大对金融资源的整合和推广力度
政府应探索在现有制度安排下整合金融资源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区内加强协调,统筹规划;以政府为主导制定经济区金融业整体包装措施,提高政府对外宣传的力度,定期举办国际或国内金融论坛,为国际、国内金融人才搭建交流的平台。
(四)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信用广西
对区域发展来讲,信用建设至关重要。贸易、金融、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开展需要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依托完善的信用主体实现。我们应该进一步健全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监管,积极开展征信知识宣传工作,增强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同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联合区域内政府、银行与企业,共同推进区域内信用平台和融资平台的建设,构建一个“诚信”的经济区域,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投资新热土。
二、关于金融体系问题
(一)搞好地方金融企业,完善金融体系
1.大力发展现有地方金融企业。一是帮助地方金融企业化解不良资产。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参照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建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运用市场化手段处置不良资产;二是支持地方金融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发行股票等方式充实自有资本,增强竞争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积极推动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股份制改造。
2.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适度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激活金融市场。一方面要支持外省市有经验、有实力的金融机构进驻经济区;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引进金融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金融咨询公司以及全国性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最后,还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争取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设立办事处或营业性分支机构,增强吸引国际资本市场资金的功能。
(二)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增强金融市场功能
1.大力发展直接金融。首先,要推动大中型企业到主板市场上市融资。对有潜力、有市场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并购等方式,帮助其创造条件上市。其次,鼓励和扶持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发适合小企业特点的服务种类和金融产品,帮助小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信用文化,扶持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
2.积极发展地方债券市场。在国家政策允许时,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地方企业发行债券;针对城市建设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要改革投融资体制,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地方发行市政债券或城市建设债券,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拓宽融资渠道,也为居民富余资金开辟新的投资出口。
(三)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并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1.发展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继续发展和完善证券投资咨询、保险经纪、代理、专业理财服务等机构;大力发展投资咨询、资信评级、信用担保和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在条件具备时,适度引进外资金融中介机构,发展中外合资合作的金融中介机构。
2.建立并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应包括权责分明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的经营发展战略、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因此,建立和完善银行、证券、保险业的企业制度,全面推进体制改革,必须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为核心,把深化改革作为企业立足于市场的首要任务,使企业运行机制适应市场的变化。
三、关于金融协调问题
(一)加强银监局、保监局和证监局协调合作
采取互派人员学习讨论等方式,相互学习和借鉴各方先进的监管手段和技术;通过联合举办金融研讨会等形式,进一步拓宽辖内金融机构经营思路、更新经营理念、改善经营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探讨新的业务合作模式,鼓励和推动辖内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加大合作产品创新力度,提升服务水平。
(二)建立和完善内部风险预警协调机制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管,建立一套包括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清偿力、资产质量、外汇风险、衍生交易、内部控制、意外业务风险和综合风险在内的监管指标体系,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修改、完善现行的金融法规和监管办法,强化监管;落实国家的金融和货币政策,支持工业、农业、科技、商贸的改革和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四、关于金融服务问题
(一)构建金融服务区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将出现一轮新的投资热潮,因此要有现代化的金融机构相佐。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集中的地方均设有当地著名的金融街,这些具有一定规模、功能完善的金融街充当着全国或地方金融中心的载体,为各类企业集中提供十分完善便捷的金融服务,促进了全国或地方金融业及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纽约市不足1000米长的华尔街集中了大量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等各类国际金融机构,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因此,要想依托金融服务业拉动北部湾区域的经济发展,我们也应该效仿国际和国内的先进做法,设立金融街,构建金融服务区。而最适合设金融街、构建金融服务区的地方当属南宁市的琅东新区。目前,这里已经聚集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具有最完善、最便捷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环境,也是市政府所在地。因此,在琅东建金融街,构建金融服务区,可以进一步吸引大量跨国公司、金融机构、企业、财团在此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不仅便于开展各项商务活动,也会提升南宁、广西,乃至经济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和繁荣。同时,金融区位置处于经济区的中轴线上,与已经初具规模的行政中心区将共同构成整个经济区的中心,这将是经济区建设的高潮之处和点睛之笔,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区空间景观的主要部分。
(二)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大力发展小额担保信贷、便利性结算工具、金融理财等创新产品,探索开发新险种、在岸、离岸金融等新型产品,鼓励开办跨市场金融工具,积极提供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对环北部湾的能源、交通、海洋、旅游和环保等重大项目,提供以中长期项目融资为主的开发性金融服务,更持久地支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这需要支持国有金融机构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建立有效的绩效激励、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机制;支持政策性银行向符合市场需要的、财务上可持续的、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变;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变,大力支持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和农村保险机构建设,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跨区域收购、兼并、重组,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保证地方金融的健康发展,增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五、关于金融开放问题
(一)要敢于走出去
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开拓东盟市场面临更有利的发展机遇。支持地方金融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和协作,对地方金融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要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满足客户特别是跨国企业客户的金融需求,做好客户的跟踪服务工作,扩大服务内容。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运用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建立海外投资风险评估系统,分析和防范投资风险。要借鉴发达国家海外投资的先进管理经验,逐步完善出口信贷、海外投资保证、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
(二)要积极引进来
为了提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金融开放程度,要积极实施“引进来”策略,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前来设立分支机构或投资入股境内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发达省份的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前来开设分支机构。
六、关于金融合作问题
(一)金融监管合作
稳定是金融业运行的重要保证,也是监管的主要目标之一。区域金融稳定就是指整体金融运行环境良好,管理机制健全,并具有较强的风险防范与化解能力。一方面,各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快
建立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测指标体系,通过跨区域金融监管、风险预警、风险救助等措施,客观分析判断整体金融风险,定期发布区域金融稳定评估报告,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引导辖区内机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另一方面,各金融监管部门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联系会议制度,共同商讨区域金融合作的长远规划,探讨如何加强与泛珠三角、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金融合作,在政策信息交流、调查研究、现场检查等方面扩大金融合作平台;交流经济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共同研究经济金融风险的应对措施;协调区域金融合作的各种矛盾,加强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的配合,扩大金融支持乘数效应,促进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
(二)金融市场合作
可以通过直接引进外资、扶持优质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建立适应不同企业的多层次、多种类金融市场,促进融资结构多元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各地可借助区域合作的机遇,加快本地金融市场的建设,改善金融环境,提高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融入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使区域内金融市场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三)金融机构合作
区域内金融机构之间可以通过相互联动来提供整体性的跨区域金融服务。加强地区间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地区股权合作;继续创造条件,鼓励金融机构之间开展银团贷款、融资代理业务等合作,支持金融机构联合进行业务创新,进一步提升经济区的金融辐射和带动作用。另外,可以尝试借鉴泛美、东盟等区域开发的国际经验,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探索组建北部湾发展银行,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提供金融服务。
(四)金融资源配置合作
1.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合作机制。信息共享的内容应围绕金融安全运行、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隐患进行传递。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金融合作网站,提供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个人综合信用档案系统、企业信用档案系统,促进区域内信息交流与共享。这三大信息系统不仅有利于加强区域内的经济交流,也有利于增强跨行政区域的金融服务,实现大范围的资源配置。
2.推动资金的跨地区流动。要实现资金的区域性流动,金融机构要做好资金异地流动的基础工作,包括了解区域内市场状况、信用环境状况、产业发展政策等,加快与异地系统内和非系统内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搭建区域支付结算、票据交换、外汇交易、信用卡管理等平台,通过金融乘数效应,引导资金流向欠发达地区,流向资源开发型比较优势企业,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3.加快培养国际型金融人才。我们应该多方面努力,培养国际型金融人才,为区域间金融合作提供人才保障。着力培养一批精通外语、法律、管理、财务,且熟悉国际市场资本和金融运作规则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互派人员进行交流和学习,建立区域金融人才交流、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家寿.广西北部湾开放开发的金融支持方略[N].广西日报,2007-11-13(8).[2]苏辛.探讨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金融支持问题[J].学术论坛,2007,(1).
第五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经济发展探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经济发展探析
发布时间:2011-8-18
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张慧颖 卢润德 秦田初
摘要:物流业是渗透到所有经济领域的复合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区域经济有强大地拉动作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物流业有很多有利的因素。文章通过对该区域物流的SWOT单向和综合分析,了解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物流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对谊区域物流经济发展进行空间和时间的布局构想。最后,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物流;SWOT分析;发展布局
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广西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型工业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经转向建立高效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但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费用在GDP中的比重相对很高。因此,在新形势下,广西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选择合理的对策大力发展物流业,才能形成以物流为支柱产业支撑其他产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SWOT分析
1.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SWOT单项分析
1.1.1 优势
区位优势。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将形成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大市场,而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路通道的省区,广西拥有陆地海岸线1 595公里,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大天然良港最终开发潜力达年吞吐能力2亿吨以上,并且有8个省(市)与越南接壤,拥有1 020多公里的边境线。
政策优势。广西是我国唯一可以享受东部沿海开放地区、西部大开发及民族自治三方面优惠政策的省份,同时也是近几年全国各省区中获得的优惠政策最多的一个。在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都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并明确了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港口优势。北部湾经济区海岸线长1 500多公里,深水条件好,港口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大,目前拥有多个大型专业泊位、集装箱泊位和深水航道。“十一五”期末,广西沿海港口将建设成为超亿吨的现代化大型组合港,到2020年吞吐量将达到3亿吨。
交通优势。以凭祥友谊关为连接点的中越铁路和公路交通网络也已构成了大陆通往中南半岛和东盟各国进入大陆腹地距离最短、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以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为代表的各航空港已成为物流便捷的空中走廊。“十一五”期间,广西将投资2 000多亿元人民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综合发展海陆空现代交通体系,为广西物流业发展提供交通便利。
1.1.2 劣势
(1)该区域在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广西通往外界的高速公路和铁路运输都偏少,旅客和货物的中转难度较大;港口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虽然三大港口的定位分别是钦州港是临海工业港、防城港是大型货物中转枢纽港、北海港是旅游商贸港,但实际上这三个港口并没有分工如此明确,还存在着重复建设、产业同构、内部竞争等现象。
(2)广西的物流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实力薄弱,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其内部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企业的现代物流意识不足,只是从事传统的“卖方一买方”的货物运输,与集物资流通活动和信息流通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物流企业还有很大差距。
(3)广西在物流方面的人才储备不足。广西高校中的物流教育还刚刚起步。由于西部地区薪酬相对于沿海地区偏低,难以吸引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物流管理人才,尤其是政府层面的高级物流人才更是奇缺。
1.1.3 机遇
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泛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鼓励南贵昆等区域依托交通干线,加快形成有特色的城市带,这为广西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2006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南宁“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提出中国一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构想。东边一翼就是正在形成的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域,这要求广西进一步扩大开放,发挥沿海优势。促进广西沿海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南宁国际民歌节(两会一节)在广西的成功举办,将为广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广西的物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1.1.4 挑战
(1)来自外国大型成熟物流企业的威胁。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跨国物流企业的进入,对规模、技术、管理等都相对薄弱的广西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
(2)广西物流业的发展还要面临来自周边省份的竞争。广东省工业化进程快,经济发达,且拥有湛江等优良港口,拥有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进出口贸易机制及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群;而像云南这样的竞争对手,近年来也围绕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开展国际物流业,且发展非常迅速。
1.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经济发展SWOT综合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布局的战略构想
2.1 发展中级选择
广西的首府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广西交通中心,目前已经形成了辐射全广西、中南、西南、华南地区及至东南亚各国的立体交通网络。同时,它南接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大港口,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同时也是南、贵、昆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已经具备了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基本条件,所以将南宁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的发展中心级。
2.2 围绕中心级的区域物流业网络结构总体布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发展的布局可以作如下考虑:以南宁作为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建立六个核心物流区域,首先是三大港口,即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这三大港口中,防城港是中国枢纽港之一,是西南门户,是中国西南沿海第一大港,也是东盟登陆中国内地最便捷的港口;北海是广西沿海最大的中心城市、环北部湾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国内风景旅游城市之一。可以充分发挥陆海空立体交通枢纽优势和信息化水平领先优势,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和国内区域物流服务;钦州处于南防铁路、南北高速公路交汇点,拥有深水港,有利于发展国际物流服务业。其次是东兴和凭祥,东兴是中国西部沿海沿边交汇的边境口岸城市,是中越边境贸易的重要物流中心之一;凭祥是中越边境最大的口岸城市,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边境经济合作区。最后是柳州,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工业生产基地,产业齐全,交通发达,物流基础设施较完备,是货物集散地之一,可作为物流配送中心。
2.3 区域物流业发展的序列安排
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可以将广西物流业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扩大现有物流企业的规模。要改变现存物流业“小、散、乱”的状态,建立仓储式、运输式和综合型物流企业相互协调发展的网络结构。这个阶段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物流企业要通过市场需求的刺激和相互之间的竞争来发展。
第二阶段: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完善公路、铁路、海港和航空港的建设:防城港、北海港和钦州港要各自发挥特长,避免相互竞争和重复建设,进一步将南宁、北海和桂林的机场完善为大规模的货运航空港;其次要在港口城市、口岸城市和中心城市建立物流园区,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的载体和平台;最后,建立基于交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的物流平台,基本形成与广西现代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这个阶段相对较长,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阶段。
第三阶段:将物流业发展为广西的支柱产业和区域竞争中的强势产业。在物流企业的带动之下,使物流业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使广西成为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和全球现代物流业发展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对策与措施的建议
3.1 制定和完善广西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首先要完善广西物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从宏观层面上指导广西物流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和领域,合理整合和有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避免浪费。其次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行业规范、服务标准和相关管理条例,强化约束机制,保证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要制定出能够扶持、激励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
3.2 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建立服务物流企业的信息平台
物流设施、物流管理和物流信息是现代物流的支柱。广西应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化管理,建立一个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将运输业、商家、货主、中介等联系在一起,为各方提供有效的物流信息服务。
3.3 培养现代物流企业和专业物流人才
为了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求,一方面必须彻底改变目前广西物流企业落后且分散的现状,通过整合社会现有资源,建立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规模合理、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先进的现代物流企业。另一方面,广西各界应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支熟悉物流业务,具有综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束语
现代物流业是一种渗透到所有经济领域和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交叉和重合的复合产业,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其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物流业的增长带动GDP的增长,各国都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际上,任何一个经济领域,任何一个部门都离不开物流业,就像人离不开水和空气一样,所以发展物流业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有巨大地推动作用。广西具有发展物流业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面临着很好地发展机遇,物流设施日趋完善,物流发展空间日益增大,因此,广西的物流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