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司研究
公司研究包括:
1、买方研究——机构投资者自身进行的投资研究;
2、卖方研究——投资银行为机构投资者提供的投资研究服务;
3、独立研究——以出售研究报告为目的的投资研究。
投资银行搞好公司研究业务具有巨大的作用:一是可以提高声誉,拥有竞争优势与话语权;二是可以创造价值,研究业务虽为成本中心,但可以为经纪业务带来佣金收入,并可以为其他业务创造价值。因此,投资银行非常重视搞好卖方研究业务。
卖方研究员的主要工作内容:调研上市公司、撰写研究报告、向客户推荐股票。作为卖方研究员,做好调研、写好报告、服务好客户是三大主要工作职责,唯有达成上述工作目标,方能称之为优秀的研究员。
就如何做好调研,首先需要明确调研的目的,即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状况及投融资项目进展情况,从而获取数据与公司已披露的数据进行核对,同时接触员工感受公司氛围,核实已有的假设猜想,最终建立估值模型,对公司进行盈利预测。明确调研目的后,就应该选择调研覆盖对象,从分析行业格局、行业趋势、市场热点、公司自身价值出发寻找标的公司。紧接着,再进行宏观经济研究(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策略研究(研究市场趋势)、行业和公司研究(主要股票的覆盖等)、数量化研究。
调研结束后的工作便是撰写报告,优秀的报告不能流于形式,而是体现在其商业性、及时性、创新性,连续性等多个维度。要成为优秀的卖方研究员,报告必须形成体系化,即定期撰写行业报告、深度报告、跟踪报告,主题性的研究必须系统化和完整化,同时追求报告的叠加效应。要特别强调创新性,即独立发现
一个企业的商业价值;归纳为16字准则:“独立发现、逻辑清晰、论证充分、成效显著”。研究所体现的是综合能力,所以论证过程中的正向分析和反向分析都体现了个人的胜任力与职业素质。在具体的撰写上,标题和首页的信息与呈现方式很重要,其核心就是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向客户推荐股票是卖方研究员的另一重要职责。卖方研究员提供的是基于对某公司证券独家分析的公正意见。卖方研究员并不买卖股票或债券,而是根据自己对股票或债券未来表现的判断来给出建议。身为研究员,尤其是分析师,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很好的口才、耐心,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认真、仔细的向客户介绍、推荐股票。
由于卖方研究员的重要性,连带着投资银行对他们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精力充沛,对行业理解深刻,与提供很好的客户服务,与上市公司关系处理到位,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卖方研究往往被“推销”给被称作买方投资管理人的公司——那些买卖证券的专业投资人。投资银行的推销工作做得好,就可以扩大市场需求,也可以促使卖方研究业务越做越好。
第二篇:公司法律制度研究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现行公司法的规定,我国现在实行的公司设立原则是()。
A.特许原则; B.核准原则;
C.准则原则; D.准则原则和核准原则结合 2.我国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是()。
A.不少于2人,不多于50人;
B.不少于5人,不多于50人;
C.不少于2人,没有上限;
D.不少于5人,没有上限。
3.根据我国现行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必须是()。
A.不少于2人,不多于50人;
B.不少于5人,不多于50人;
C.不少于2人,没有上限;
D.不少于5人,没有上限。
4.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应采取的形式是()。
A.口头形式; B.书面形式;
C.公证形式; D.书面形式并且必须经过公证。
5.工商登记管理机关发出《公司登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内,必须完成审查,并出予以登记或不予登记的决定。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6.在我国,公司设立登记的主管机关是()。
A.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B.税务机关;
C.财政机关; D.公安机关。
7.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的公司设立方式是()。
A.只能采取发起设立的方式;
B.只能采取募集设立的方式;
C.即可采取发起设立,也可采取募集设立的方式;
D.不能采取发起设立或募集设立,法律对其另有规定。
8.申请设立的公司通过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其公司设立核准,则该公司的成立之日是()。
A.公司的创立大会召开之日;
B.公司设立登记的申请提出之日;
C.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出的《公司登记受理通知书》之日;
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之日。
9.公司全部资产减去公司全部负债的余额是()。
A.公司资本; B.公司资产;C.公司净资产; D.公司股本。
10.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入股,作价总额不得超
过注册资本的()。
A.15%; B.20%; C.30%; D.35%.11.我国公司法规定,除法定情形外,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这样的规定体现了()。
A.资本确定原则; B.资本维持原则; C.资本不变原则; D.以上都不对。
12.我国公司法规定,无论有限公司还是股份公司,都必须依法在公司章程中规定公司资本总额,并且必须由股东全部认足,这样的规定体现了()。
A.资本确定原则; B.资本维持原则;C.资本不变原则; D.以上都不对。13.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若要发行新股,必须在最近()内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
股利。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一年。
14.设立公司时,发起人和股东只须认购并缴足资本总额中的一定比例的资本,公司即可成立,其余部分授权董事会在公司成立后,根据需要随时发行募集。这样的规定体现了()。
A.法定资本制; B.折衷资本制; C.授权资本制; D.认可资本制。15.按公司是否发行股份和参与投资人数的多少,可将公司分为()。
A.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 B.母公司和子公司;C.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公司。
16.在我国《公司法》上,直接以()来特指公司法上的公司债。
A.公司债权; B.公司债务; C.公司债券; D.可转换公司债券。17.公司债的债权凭证是()。
A.公司债券; B.借款合同;C.公司股份; D.股权证书。18.公司债的债权主体是()。
A.自然人; B.不特定的社会公众;C.法人; D.非法人团体。19.凡在公司债券上记载()姓名和名称的称为记名公司债券。
A.发行人; B.持券人; C.背书人; D.前手。
20.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公司债券人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持有的公司债券转化为()的公
司债。
A.公司股票; B.担保公司债;C.无担保公司债; D.记名公司债。
21.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对公司的赢利能力的要求是()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A.最近三年总利润; B.最近三年的税后利润;C.最近一年的可分配利润;
D.最近三年的可分配利润。
22.公司发行的债券利率不得超过()的利率水平。
A.证监会限定; B.国务院限定;C.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D.审批机关限定。
23.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关于发行公司债券的决议,必须经()通过。
A.所有股东的半数以上;B.出席会议的股东的一半以上;
C.代表一半以上表决权的股东;D.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24.公司权力机构作出发行债券的决议之后,即可向()提出发行公司债券的申请。
A.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 B.中国人民银行;
C.国务院授权部门或省、市一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25.公司发行债券,由()制定发行方案。
A.公司经理; B.公司股东大会;C.公司董事会; D.公司董事长。
26.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以前置备于本公司。
A.15日; B.20日; C.30日; D.60日。
27.公司按公司法的规定必须从其税后的营业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是()。
A.法定公积金; B.任意公积金; C.资本公积金; D.盈余公积金。28.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少于注册资本的()。
A.10%; B.15%; C.20%; D.25%.29.提取任意公积金的比例为()。
A.15%; B.5%至10%;C.由公司股东大会或公司章程确定;D.由董事会决定。30.股份有限公司的分立或合并不仅要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且此项决议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通过。
A.2/3; B.1/2; C.3/4; D.1/3.31.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合并,合并的决议是由公司的()作出的。
A.股东大会; B.经理; C.监事会; D.董事会。
32.王某与李某欲设立一家彩电批发公司,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少
于()。
A.人民币50万元; B.人民币30万元;C.人民币10万元; D.人民币5万元。33.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是()。
A.股东会; B.董事会; C.职工代表大会; D.监事会。
34.下列有关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设监事会时,其成员不得少于3人;
B.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
C.公司董事长不能兼任监事,但董事可以兼任监事;
D.公司财务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35.下面有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出资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部分出资;
B.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
C.股东之间相互转让出资须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
D.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
36.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应为()。
A.3人以上; B.5人以上;C.3人以上13人以下; D.5人以上9人以下。37.某有限责任公司的章程规定了公司董事的任期,下面哪种规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A.2年零3个月; B.3年零1个月; C.3年零6个月; D.4年。
38.有限责任公司的分立、合并或者解散以及变更公司的形式,须经股东代表的()同意
作出决定。
A.全体过半数;B.代表2/3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东;
C.代表3/4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东;D.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39.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
A.分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B.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C.分公司的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具有法人资格;
D.分公司的资产净额低于50万元时不具有法人资格。40.有限责任公司以其()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A.全部法人财产 B.债权人财产;C.股东个人财产; D.股东财产和债权人财产。41.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在报纸上至少
公布3次。
A.10日内; B.30日内; C.60日内; D.90日内。
42.债权人自接到有限责任公司减资的通知书之日起()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
A.30日,60日; B.30日,90日;C.10日,30日; D.60日,90日。43.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人数为()。
A.3——9人; B.3——13人;C.2——13人; D.3——19人。44.国有独资公司的经理,由()聘任或解聘。
A.股东会; B.董事会;C.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D.国务院。45.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A.100万元; B.1000万元;C.600万元; D.6000万元。46.股份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时,其股本总额不得少于人民币()
A.6000万元; B.4000万元;C.3000万元; D.5000万元。
47.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其余股份应向社会公开募集。
A.10%; B.20%; C.30%; D.35%.48.发行股份的股款募足后,发起人在()内未召开创立大会的,认股人可以按照缴纳的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要求发起人返还。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49.()持有公司股份的,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
A.发起人; B.董事; C.经理; D.监事。
50.公司创立大会通过公司章程的表决,要求以出席会议的认股人所持表决权的()以上
通过。
A.1/4; B.1/2; C.2/3; D.1/3.51.()以上董事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会议。
A.1/3; B.半数; C.2/3; D.3/4.52.股份有限公司设经理、副经理,由()。
A.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B.监事会主席任免;C.由董事会任免; D.由董事长任免。53.区分外国公司与本国公司的关键在于()。
A.公司资产; B.公司董事长的国籍;C.公司的国籍; D.公司住所地的国籍。54.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是()。A.东道国法人
B.外国法人
C.外国法人的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D.外国法人的分公司。55.下列哪个公司名称符合公司法的规定()。A.北京宏愿发展公司;B.北京宏愿化装品股份有限公司; C.北京宏愿房地产中心;D.北京宏愿房地产有限公司。
56.以公司的信用基础为标准,可以将公司划分为人合公司与资合公司。典型的资合公司是
()。
A.无限公司 B.有限责任公司C.两合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
57.某股份有限公司拟发行公司债券,其资产总额为2亿,负债为1.18亿,净资产额为8200
万元。该公司净资产额()。
A.已占资产总额的40%以上,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之一
B.已达2500万元以上,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之一
C.已达3000万元以上,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
D.未达到1亿元,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 58.根据《公司法》,公司董事持有的本公司股份()。A.在公司成立后3年内不得转让B.在其任职后2年内不得转让 C.在其任职期间不得转让D.在其任职后的3年内不得转让
第三篇:小米公司企业文化研究
小米公司企业文化研究
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2011年才发布第一款手机,发展至今也不过4年,但小米却成为诸多巨头模仿的对象。小米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的企业文化文化是分不开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小米公司的文化。
说道小米,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那句:为发烧而生。小米人都喜欢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不会有冗长无聊的会议和流程;平等、轻松的伙伴式工作氛围,享受与技术、产品、设计等各领域顶尖人才共同创业成长的快意;
一个很平凡的名字“小米”,但我们却绝不平庸,因为小米人是由来自国内IT巨头公司微软、谷歌、金山的达人们所组成,不要以为他们只会在电脑前发挥自己的才智,真正的天才和牛人会让你在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创意。小米的品牌快崛起仅仅是靠营销或者互联网思维么?按照这一思维逻辑,如下碎片化疑问又该如何解答:
智能手机市场已是苹果与三星的两强争霸格局,苹果可以用粉丝经济或软硬一体化来简单阐释,勉强可以与小米放在同一语境下,但如何解读三星的强势?
小米的品牌宣言是“为发烧而生”,但大量购买用户并非发烧友群体,他们为何买小米的产品?
像华为这样的传统强势品牌也在经营粉丝群体“花粉”,其忠诚度与热情超乎大家想象,但华为的营销或粉丝经营远不及小米,又是什么让粉丝追随一个转型中的传统品牌?
小米的早期投资人、晨兴资本的刘芹最近的一场访谈,或可提供一些线索,他说:“晨兴资本的投资主题在过去十几年几乎没有变过,就是寻找中国消费方式变迁和互联网技术创新带来的变革的结合点。”
换句话说,在一个产品丰饶的时代,比拼功能与技术的翻新已不再是杀手锏,品牌需要将“用户”变为“选民”,找到这些群体,并将他们被压抑已久的参与感、平等感释放出来。小米的快崛起,可能不单纯在于互联网思维,而是抓住了消费与技术大迁移中选民觉醒的机遇。金山网络CEO傅盛曾有一篇文章流传甚广,名字叫《工程师逻辑已不再重要》,他指出工程师企业文化管理建设重在强调逻辑性,“他们会在产品上花很多心血,很多功能都舍不得扔掉,却不知道用户能接受的其实只是最简单的点”。
这是手机产业出现消费需求与技术断裂期的典型表现。当手机从早期少数人才能使用的高端通讯工具,逐步变成大众消费品时,传统巨头却依然维持着传统大工业制造与工程师技术企业文化管理建设的惯性。
它们讲求大规模流水线作业,以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以功能的延展构筑护城河,但最终导致“千机一律”的同质化竞争,尤其是陷入价格血战。与此同时,工程师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也带来了一种语境隔膜,无数的手机发布会都在强调各种功能参数,而用户却对冰冷的数字产生了疲劳。
第一个挑战者是苹果,就在诺基亚高层嘲讽第一代iPhone根本不经摔时,用户却为之疯狂。iPhone之所以能够重新定义智能手机,在于它的第一出发点是让用户轻松用手机上网,并开启了软硬一体化的新纪元。随之而来的新晋者是HTC与三星,它们抓住了Android系统追赶乃至反超IOS系统的机遇,迅速坐大。
从技术演进的角度看,这些后来者并没有将手机视为纯粹的通讯硬件,而是基于操作系统的移动化的电脑。
雷军在创业之前,曾买来二三十部iPhone一代,也买了HTC的G1等安卓手机进行研究,悟出了背后的技术演进趋势:未来的手机就是移动的电脑,而参考30年苹果电脑的遭遇,小米的“台风”口在于做适合中国人的Android手机。于是也就有了小米手机未发,先做MIUI系统的情况,并以硬件微利的方式售卖产品,这是大工业时代的手机硬件商所无法想象的做法。
问题在于,目前借势Android系统的硬件制造商们,大部分依然摆脱不了上述惯性路径,强调参数的工程师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依然浓厚,基于多核、拍照、防水、轻薄等功能性竞争甚
至愈演愈烈。这意味着,小米的崛起背后不仅仅是抓住了技术演进的机遇期,还在于它满足了社会断裂期消费迁移的某些特定需求。
琪哥曾在深夜给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发微信,请他用一句话来总结米粉的心理诉求,他回复了两个词:“可参与”以及“真实”。在黎万强看来,“对用户而言,小米是它们的,它们参与过就有了拥有感。同时,小米有很多的不一样,很个性,而任何时候的年轻人都喜欢不一样”。
在从贫瘠时代迈入丰饶时代后,中国人极度匮乏、却又极度渴求参与感与个性表达,这些原本沉默的大多数需要获得精神价值层面的满足。这种企业文化管理建设断裂催生了很多亚企业文化管理建设现象,比如“土豪”盛行、极客消费主义、怀念逝去的青春、绿色消费、轻奢侈等符号,均呈现出“社群化”聚集与参与性高涨的特征。
由此也不难解释,为何要求导师背身评审的《中国好声音》火了,突出真实录摄的《爸爸去哪儿》人气暴涨,获差评无数的《小时代》依然有人捍卫,屌丝逆袭的《泰囧》能够拿下票房冠军,罗振宇的自媒体《逻辑思维》可以体制外生存„„
新鲜传媒CEO纪中展在去年完成了一份针对90后的调研报告,他发现90后一代呈现出碎片化(他们喜爱的明星已经碎片化到任何一个明星都不能吸引这个群体的10%)、指尖上的一代(依赖移动互联网)等特征,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反馈饥渴的一代”——渴求极致的游戏化体验,每完成一个动作或步骤都渴望得到反馈和激励。
在这场消费企业文化管理建设的大迁移中,用户不会因为功能性满足而选择一个品牌,但能够拥有选民的品牌一定是戳到了用户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价值诉求的痛点,满足了其身份认知与表达的诉求。
今年7月底,小米曾在其QQ认证空间中放了一张用牛皮纸包装的产品图,请大家猜测是什么产品,随后揭晓谜底是红米手机,并开放预售。结果有745万人参与预约,90秒内10万台红米销售一空。今年的红米note在QQ空间发布的结果也是类似。
黎万强在后来解读这一现象时,说了这样的话:“这并非只是利用人类的炫耀心理,而是人类自我认知、自我表达的最基本需求之一,炫耀与存在感是后工业时代和数字时代交融期,在互联网上最显性的群体意识特征。”
由此可见,现阶段的中国市场存在着两条断裂线,一条是消费企业文化管理建设变迁,一条是互联网技术演进,小米的崛起在于抓住并满足了断裂期的选民诉求。
“好的冰球选手会竭尽全力追赶冰球,但是伟大的冰球选手则会寻找冰球的下一个位置,然后等在那里给以致命一击。”
小米的企业文化管理建设密码可以是一套对互联网思维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和快”,以此区别于大工业时代的制造思维;它还可以是一个“高性价比”的产品宣言,比如带有“最快”或“首发”的标签,制造“让用户尖叫”的1999元或799元的价格锚点,从而树立作为行业颠覆者的多项标准指标;它可以用粉丝用小米粒粘出来的手机模型,一份带有小米特色风格的PPT,一个带有特权色彩的词汇“F码”,一次带有跨界或新旧经济对比色彩的对话交锋„„
再次,你需要融入社群,通过“真实”、“参与感”与社群共生共荣,并从一个细小的利基市场跨越到大众市场。
小米的品牌Slogan是“为发烧而生”,这背后是一种极客消费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但小米最大的成功在于实现了粉丝社群与品牌的共同成长,用雷军的话来说,“小米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赖群众”。
据不完全统计,小米论坛有将近1000万的用户,空间用户过1000万,微博粉丝为300多万,微信粉丝约280万,通过这样的社交矩阵,粉丝们源源不断为小米提供各种产品、服务建议,并自发进行口碑传播。对于如何经营如此庞大的社群,黎万强特别强调培养用户的参与感,由此延伸出来类似“温度感”、“直接可感知”、“说人话”等方法论。
比如,为了保持温度感,以前雷军、黎万强等几个联合创始人要保证每天在论坛上1个小时,现在每天再忙也要保持在论坛上十几分钟,而所有工程师也被鼓励通过论坛、微博和
QQ等渠道和用户直接取得联系,要让“这些宅男工程师就觉得他写程序不是为了小米公司写,是为了他的粉丝在做一件工作”。
另外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在于,小米如何从“发烧友”这个利基市场完成向大众消费市场的跨越,未来新崛起的品牌几乎都要经历这样的蜕变。
实际上,《全球商业经典》曾经梳理出一个小米用户扭曲立场的金字塔结构:塔尖是可以参与决策的发烧友,比如小米论坛的神秘组织“荣组儿”,以赋予粉丝特权的方式鼓励其参与决策;塔中间是米粉群体,他们信赖和追随小米的价值主张,购买小米产品的意愿强烈;塔基则是普通的大众用户,他们能够从微博、微信、事件营销以及米粉的自发传播中接触小米,继而转化为产品购买者或晋级为米粉。
“当企业超越同类产品古板的企业文化管理建设正统,而推动一种更有号召力的意识形态的时候,消费者就会趋之若鹜。”
前些日子,知名博主牛角尖曾在微信公众号发文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小米的天花板在那里?
见诸媒体或网络的答案也比较繁杂,比如小米要克制盈利的欲望,小米需要可持续的创新,小米需要保持提供极致用户体验的能力等等。
小米需要找到下一个技术浪潮演进的机遇期。在这一技术波浪潮中,小米将手机视为移动的PC,主要是解决个人移动计算的需求,但移动互联网正在催生的新变革在于万物之间可以直接、实时链接,从而将原本被压抑的需求进行基于碎片化和场景化的资及时满足。小米通过进军客厅,推出小米电视与路由器,正尝试满足多屏互动的场景化需求,但一些政策限制的“阉割”、更复杂的产业分工与整合,使得这一尝试并未显著见效。此外,随着4G商用的加速,用户对视频以及云服务的需求即将勃兴,小米同样需要有所布局。
小米需要跟上消费者对意识形态、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价值的需求,它们并非静止不动,新的社会断裂出现之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随之将发生迁移。
这里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首先是社会分层正向个性化、分散化的社群发展,这些部落基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而,而不是某种特定的兴趣,一旦呈现分裂加速的态势,小米基于发烧友的极客消费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会不会被取代?下一个或一批更适合小米企业文化管理建设调性的社群又是什么?
其次从年龄段来分析,90后无可置疑将是社会消费的又一大主力主题,在研究和咨询团队青年志(ChinaYouthology)最近完成的一份《90后青年——大时代里的小世界》报告中,阐释了90后的四大诉求特征——品质生活代表的安全感、兴趣为核心的深度自我、独而不寂的个人与社会链接以及善良微光的社会参与。青年志在给品牌的启示建议中写道,在个体社会崛起的时代,对品牌而言,获得90后年轻人的关注,建立品牌将越来越困难。而要成为有企业文化管理建设领导力的品牌,企业需要具备四种能力或角色,即生活创新、兴趣养成者、关系粘合者以及社会改变者。
再增加一点,随着小米体量与规模变大,当它在进入一些新兴领域时,在创业者和一些早期消费者眼中,它将不再是一个创业公司,而可能是前来抢食的“巨头”。
第四篇:公司诉讼问题研究
公司诉讼问题研究
在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公司设立上有瑕疵、解散不登记、清算不规范、注销不公告的情况,造成部分公司只有公司之名而无公司之实。也有部分公司在法律上虽不存在,但该公司的财产却依然存在,甚至该公司的经营活动还在进行。有的法院因找不到当事人而无法送达诉讼文书,有的法院以被告主体已不存在为由,不予立案,或以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已经丧失,裁定驳回起诉;有的法院公告送达,判决已丧失诉讼主体资格的公司承担清偿债务责任;也有的法院根据原告申请,变更公司股东为被告,判决其承担公司的债务或者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清理公司遗留的债权,用其清偿债务等等。这种执法的随意性,不仅严重地损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司法不公,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法律权威。
一、公司瑕疵设立而导致诉讼主体复杂性分析。
我国《公司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对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程序都有具体的规定。但是,不按法定的设立条件和程序设立公司的现象非常突出。公司除以盈利为目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公司财产对外承担有限责任。公司的类型、条件、章程、组织机构、权利和义务、登记程序等,均由《公司法》规定。除了《公司法》规定的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或部门可以单独设立国有独资公司外,公司的形式只能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但在审判实践中,公司实际上就是“夫妻店”,或者名为公司,实为合伙。公司财产与家庭、个人财产界限不清,公司股东将公司收益用于个人消费、挥霍,极大的侵犯了债权人的利益。尤其是民营企业,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投资主体多元化,导致投资主体混乱,责任不清。
1、公司产权明晰不清,财产混合。公司的财产与其成员和其他公司的财产的分离是有限责任存在的基础。只有在财产分离的情况下,公司才能以自己的财产独立地对其债务负担。许多国家的法律为保证公司具有足够的资产清偿债务,都规定了资本维持原则,要求公司应有独立的公司财产,并在范围上与股东的财产具有明确的区分。如果财产发生混合,则不仅难以实行有限责任,而且也极容易使一些不法行为人借此隐匿财产,非法移转财产、逃避债务和责任,也会使某些股东非法侵吞公司财产。财产混同也可能是利益的一体化,即公司的盈利与股东的收益之间没有分别,公司的盈利可以随意转化为公司成员的个人财产,或者转化为另一个公司的财产,而公司的负债则为公司的债务。这种情况已表明公司并没有自己的独立财产。
2、公司与公司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在实践中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名为公司实为个人等。一种是一人组成数个公司,各个公司表面上是彼此独立的,实际上在财产利益,盈余分配等方面形成为一体,且各个公司的经营决策等权利均由该投资者所掌握,这样,在各个公司之间、及各个公司与该投资者之间可能已发生公司混同。第二种是相互投资引起的公司混同。因为在相互持股的情况下,一方持有对方一定量的股份,有可能就是对方出资给该公司的财产,这样双方就这部分股份并没有出资。如果双方就此持有的股份占据了各该公司的大部分,则两个公司表面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巳结为一体,这就导致了公司混同。第三种情况是因为母公司和于公司之间的相互控制关系而引起的人格混同。尽管母、子公司均为独立法人,而子公司因为母公司的过度控制使其完全变成了母公司的代理人,则母子公司已发生了公司混同。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母公司和子公司因控制关系而完全成为一体的现象,经常存在,而且也极易造成欺诈。
3、虚拟股东。虚拟股东是指公司的人数并没有达到法定人数,而采取虚拟其他方法使公司成员达到两个以上,从而满足法律关系最低人数的要求。实际上公司的真正所有者只有一个,在实践中,虚拟股东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第一,为成立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以享有优惠待遇,虚构外方投资,搞假合资,假合作,实际上外方根本没有出资。行为人虚构的目的是为了骗取减免税等优惠待遇,从而损害国家利益,但也可能造成对债权人的损害。第二,为凑足股东人数,虚拟出资和股份形式,名为公司,实为独资,有可能对公司资产产生重大影响。
4、公司靠挂问题。有些公司通过协议或其他方式成为公司的组成部分或者分支机构,并以公司或公司分支机构的名义对外进行经营活动。靠挂者对外经营时都打着被靠挂者的旗号,而一旦发生不能清 1
偿债务时,靠挂经营者一走了之。因为靠挂者是以别人的名义进行经营活动的,不是直接被告。而且靠挂者可以在诉讼前或执行前将财产转移,导致没有可供偿还、执行的财产,使债权人的利益不能得到实现。被靠挂者的单位又会以自己不是实际经营者、没有进行投资为由开脱责任。
5、公司分立。公司在改制中,将公司分立成几个公司,这些后成立的公司都具有法人资格,而老公司并不注销,名称不变,通过向其他公司收取管理费等形式生存,其主要职责是应付讨债和应诉。在对外发生债务时,如果债权人起诉,老公司虽然应诉,却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有的公司一套人马、几个牌子,分公司之间进行恶意串通,以分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为由逃避债务。也有的几个公司只有一个法人代表,一旦发现可能要承担责任时,就将财产转移到其他公司,然后以没有财产偿还、其他公司都具有法人资格为由逃避债务,这种数个公司,一个人格,享有事实上的连带债权,却逃避了法律上的连带债务。
6、公司经营权转让。有的公司通过出售公司资产、承包租赁等形式,转让公司经营权。在经营权转让后,公司通过与经营者签订合同等形式,约定由公司或经营者一方承担债务。但如果约定由公司承担债务,公司往往已经是一个空壳公司,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如果约定由经营者一方承担债务,而经营者流动性很大,在实际承担债务前常常已逃之夭夭。还有的在合同中没有约定由谁承担债务,互相推卸责任。
投资形式的多样化,导致法院在受理涉及公司的诉讼中需要追加当事人的情况较多,如出资开办、虚假验资、靠挂单位等,如何确定它们的诉讼关系?是把公司本身作为被告?还是把它们作为共同被告?还是把出资单位追加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诉讼主体的不同,案件的实体处理也不同。对“一人公司”、“夫妻公司”、虚设股东的公司,均应由实际投资者对债务承担责任,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杜绝利用公司逃避债务。对于以分立公司为名逃避债务,应确认恶意转让债权的行为无效,并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对公司的承包、租赁者,以公司的名义对外发生债务,由承包人、租赁人和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同时严格公司登记制度,认真审查股东资格、注册资本等情况,防止公司滥设逃避债务、规避法律行为的发生。
二、公司瑕疵设立责任承担问题分析。
在公司瑕疵设立中,注册资金不实是最突出的问题。公司和股东的关系是资本的关系,资本和信用的真实是公司的命脉。公司有多大的资本,对外就有多大的信用。出资是公司股东最基本、最基础的义务,也是形成公司财产的基础。为了保证公司资本的充实,维护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各国立法对股东的出资都作了严格的规定。股东应按照公司法规定和公司章程约定的出资方式和出资额向公司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法》第25条第1款规定,股东应当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足额存入准备设立的有限公司在银行开设的临时帐户;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在公司运作过程中,股东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形也不少,具体表现为根本未出资、未足额出资、未适当出资和抽逃出资。对于出资不实的责任,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出资不实股东的出资填补责任和其他发起人的连带认缴责任,而未明确将股东未出资、未足额出资、未适当出资和抽逃出资的情况包括在内。无论股东存在哪种出资不实的形态,都构成对公司财产权实质上的占有和侵犯。股东出资不实行为与公司财产的减少、不足有直接因果关系,公司可以请求股东返还财产,赔偿损失,并向已足额缴纳出资额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206条、第208条的规定,办理公司登记时虚报注册资金、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欺骗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应承担责令改正、罚款或者撤销公司登记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法规只是对这些规定进行了细化,未规定公司瑕疵设立的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1994]4号“关于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被撤销或者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的批复,将适用范围限制在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被撤销、歇业或者视同歇业后责任承担问题,但其蕴含的立法精神显然具有一般意义,企业法人倘若存在着设立瑕疵,包括注册资本不实和不符其他法人条件的,法院可在个案中对其法人资格进行认定,即注册资本虽未缴足,但已达到了法定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并符合其他法人条件的,承认其法人资格,不过开办企业应当在未缴足注
册资本的限额内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开办企业未缴纳注册资本或者缴纳的注册资本达不到法定最低注册资本,或者不符合其他法人条件的,否定其法人资格,由开办企业对其债务承担责任。而且,这种一般法理也可以适用于企业法人被撤销、歇业或者视同歇业、破产后的一般情况。由于公司属于企业法人的一种,我国《公司法》及其配套法规对公司瑕疵设立的民事责任未作规定,这一批复对公司瑕疵设立也应适用。
三、公司解散和清算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公司的解散在公司法上就是指公司法人资格的终止。《民法通则》第45条规定,将企业法人依法被撤销和解散,或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列为企业终止的原因。所谓企业法人终止,是指企业法人丧失民事主体资格,不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也就是企业法人资格的消灭。随着公司的解散,公司就丧失进行业务活动的能力,故公司的解散时应终止一切业务活动,但公司法人资格的消灭不能理解为公司已解散,而只有在公司终止了业务活动,结束了对内对外的法律关系,清算了全部资产,才能真正地解散。公司在清算过程中不能视为解散。在公司存续期间应进行清算,以其独立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后,再办理注销登记,才能使企业法人终止,法人生命才能最终完结。公司终止的最终程序是注销登记,经清算的注销登记才是公司消灭的标志。这与破产清算程序使公司终止的规定是一致的。
公司清算是依法定程序清理公司债权债务、处理公司剩余财产并最终终止公司法律人格的法律制度,其直接目的就是终止公司的法律人格,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公司股东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在公司法上,清算是终止公司人格必经的法律程序,任何公司非经清算、未对其债务作出清偿并对其现存的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务作出合法的了结之前,是不可能终止的。终止公司人格之后,债权人的债权能否得到清偿,公司股东对公司享有的股东权益能否得到实现,社会经济秩序是否能得到维护,主要在于清算主体是否合格,清算程序是否合法上。
1、清算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所发(2000)23号函复甘肃高级人民法院和〔2000〕24号函复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经营资格即被终止,但在被注销登记前的清算期间,其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依然存在,可以以该企业法人的名义参加诉讼活动,也可以由企业法人的清算组织或清算人出面参加诉讼活动。公司章程中明确清算人的,该清算人系负责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的责任人。公司章程中没有明确清算人的,按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是由股东组成,所以可以推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各股东均有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事务的义务。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组由股东大会选定股东人选组成,同时《公司法》又规定股东大会由董事会负责召集,董事会一般又是由公司的主要股东组成,因此,股份有限公司逾期未成立清算组,应由董事长和董事承担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91、192条及其他规定,清算主体归纳如下: 国有企业终止后,清算主体为其上级主管部门; 集体企业终止后,清算主体为其开办单位; 联营企业终止后,清算主体为其各联营投资主体,子公司的清算主体是母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终止后,清算主体为其全体股东; 股份有限公司终止后,清算主体为其股东大会选定的股东或董事会; 独资企业终止后,清算主体为唯一投资人。
2、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企业法人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登记机关应当收缴其公章,并将其注销登记情况告知其开户银行,其债权债务由主管部门或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属于法定解散范畴,首先应当予以解散,并在15日内由有关主管机关组织股东、有关机关以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逾期不成立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专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如果公司资不抵债,应当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清算所得的公司所有财产用于对外承担民事责任。在清算结束以后,清算组申请注销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3、依据《公司法》、《民法通则》以及《企业法》的规定,当清算主体在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长时间内不履行清算义务,或在人民法院限定的期限内不尽清算责任,客观上致使企业财产流失、贬值,或私分企业财产,造成善意第三人的债权因此无法全部实现的,清算主体应当对此向善意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清算主体不尽清算之责对债权人的赔偿责任,赔偿因清算主体消极行为造成债权人的实际损失。
4、对于未经清算而已经被注销的公司,其债务应如何处理呢?就法理而言,公司终止并不意味着公司清算义务和责任的完全解除。债权人可以以公司股东为被告提起诉讼,而提起诉讼的根据则在于公司股东所应承担的清算义务。公司法第192条规定:“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大会确定其人选。”由此可见,公司的清算义务是由股东承担的,除破产清算由人民法院组织外,其他情况下,股东必须自行组织清算。在公司被强行注销、法人资格不存的情况下,股东仍可以以其个人名义并作为民事主体履行其清算的义务。在实体上,公司被注销后,其财产当然应分配于公司的股东,在未进行清算时,使得股东获取了公司的财产,但却未承担任何公司的债务。因此,以股东为被告,要求其承担债务清偿责任,完全合情合理。即使在公司被注销之后,股东并未从公司实际取得任何财产,同样可以要求股东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正是由于股东未履行清算义务,才导致了公司财产的流失或被他人侵占,股东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过错责任。
四、公司注销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公司法》第197条规定: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或者有关主管机关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不申请注销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其公司营业执照,并予以公告。公司注销是工商部门办理公司终止的登记程序,公司的成立和终止都必须办理相应的工商登记并以此作为生效的要件和标志,公司的成立以设立登记为要件,公司的终止则以注销登记为要件。与此同时,在实体上,注销登记又必须具备公司法人的终止要件,而惟一的终止要件就是清算。吊销公司营业执照,作为工商部门的行政措施,并不表明公司已经完成清算,并不构成公司法人终止的充分要件,也就不能据此办理公司的注销登记。实践中,吊销营业执照与公司的注销常被混淆,公司的营业执照被吊销就认为该公司已被注销,也有的工商部门在吊销营业执照后,将该公司自然注销,这显然也是导致公司诉讼法律障碍的又一重要原因。我国实行的是企业法人登记制度,公司经工商注册登记后,取得合法经营权和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公司被注销后,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该公司丧失了民事主体的资格。为此,法院在受理案件后,首先要审查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发现被告不具备主体资格时,告知原告更换合格的被告,如清算组织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公司法》均对公司注销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被申请注销的公司大都是经营不善,负债累累。究其原因,一是公司为逃避到期的债务,规避法律、法规,采取不正当手段把该公司注销,在事后以清理被注销公司的财产为限,承担所欠的债务;二是公司登记的主管机关,对公司申请注销审查不严,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公司注销的程序,必须是先清理债务后申请注销。但在执行中却是,先申请注销后再进行清算。公司解散不等于公司破产,公司解散不是因公司资不抵债,如经清算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不适用注销登记程序,而应适用破产程序。三是由于现行的法律法规均未赋予法院对公司注销行为的审查权和对违法注销行为的制裁权,即使发现该公司属于违法注销,也不能依法进行纠正,更不能对行为人进行制裁,只能依据公司已注销的事实作出判决。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使违法的注销成为了合法,使债权人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造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无序,使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受到不应有的损失。为确保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当完善立法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司注销和吊销,并强化执法环节。
l、完善公司注销登记制度。虽然,《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对公司注销都作了较明确的规定,但是,仍有一定的不足。公司登记管理机关应负起监督职责,对注销公司进行财务审查,并对公司现有的资产进行清点登记,责令公司负责人妥善保管,同时进行公告,通知债权人进行债权登记,对公司注销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另外,在对违反法律程序进行注销行为处罚的同时,加大对公司逃避债务的行为处理力度。为此,在立法上要明确规定,凡是采取违法手段进行公司解散、清算、注销登记的,除依法予以制裁外,由行为人对该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者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在诉讼中发现公司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清算组织不按法律规定进行解散、清算、注销登记的,也应依法判令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2、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从事经营活动,他享有对公司事务的决定权,公司赢利时,他是最大的受益者,当公司经营不善、亏损时,他可作出解散公司、申请注销的决定。为从根本上解决公司逃债问题,应建立公司投资人、法定代表人财产保证制度。这是防止公司逃避债务的一个有效方法。法定代表人在任职期间,要以自己的家庭财产对公司的年检、歇业、关闭、解散、清算、注销等行为作出保证,如该公司不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上述行为,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时,可依法追究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公司的注销行为实行制约。
3、确立注册资金担保制度,以有效的防止注册资金不实现象的发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7条规定:保证人对债务人的注册资金提供保证的,债务人的实际投资与注册资金不符,或者抽逃转移注册资金的,保证人在注册资金不足或者抽逃转移注册资金的范围内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因此,建立注册资金担保制度是有法律依据的。一旦发生注册资金不实现象,也可以通过追究担保人的保证责任来达到保护债权人的目的。
附参考书目:
1、人民法院出版社《公司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主编孔祥俊。
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民商法原理》 主编 郭明瑞。
3、法律出版社《经济审判指导与参考》 主编李国光。
4、法律出版社《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 主编 王利明。
5、河南人民出版社《公司法新论》主编 沈绍芳。
第五篇:公司治理研究综述
公司治理相关研究综述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公司治理机制的新思考,公司治理目前已成为全球市场经济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一国公司治理系统的完善程度会对本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融资结构的完善、不同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的整体表现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公司治理问题研究在国外(主要指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开始得较早。目前,公司治理在一些国家已经成为商业经济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虽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国内外学术界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公司治理的内涵上却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模式,这一般由于研究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采取的角度不同造成的,本文将回顾公司治理机制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与公司治理相关的理论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一、公司治理理论基础
公司治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理论对其产生了深渊的影响,主要包括古典管家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现代管家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
1古典管家理论。在这种理论下,企业被看作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并认为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是一种无私的信托关系。主要观点有:1在完全信息的假设下,经营者没有可能违背委托人的意愿去管理企业,因此不存在代理问题2在完全信息的假设下,公司治理模式不再重要3基于完全信息假设下的管理理论对于研究现代公司治理不具有任何意义。因为在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的市场条件下,不存在委托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公司治理表现为股东至上。
2信息经济学下的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对古典经济学的根本性突破表现在放弃对完全信息和无私性的假设。由此对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了质疑:完全信息的假设背离了客观现实。在现代股份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股东并不直接经营企业,而是将资产的经营权授权给经营者,股东和经营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但是由于人的自私性,经营者作为代理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他们可能会以股东权益为代价二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或者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来规范委托代理关系各方的行为,并对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控制,使其决策符合委托人的利益是必要的。
3组织行为学下的公司治理理论:现代管家理论。基于完全信息假设下的古典管家理论,显然不符合客观事实,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使该理论无法解释现代企业中存在的两职分离与合一的现象,代理理论对经营者内在机会主义和偷懒的假定是不合适的,而且经营者对自身尊严、信仰以及内在工作满足的追求会促使他们努力经营公司成为好的管家。
4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上述三种理论都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排除在外。现代公司治理理论下的利益相关者理论除考虑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外,还考虑了雇员、供应商、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
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以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二、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又称公司治理结构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其所要解决的是现代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Berle和means、jensen和mesklin的论述认为公司治理的焦点在于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一致,公司治理主要是解决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带来的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Cochran则认为,公司治理问题包括在高级管理层、股东、董事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因此构成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谁从公司决策与高级管理阶层的行动中受益?谁应该从公司决策与高级管理阶层的行动中受益?当这两个问题之间存在不一致时,公司治理的问题就会产生。在hart的模型中当代理问题和交易费用过大使得代理问题不能通过合约问题解决时。公司治理问题必然产生。Blair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探讨了公司治理的含义。他认为从狭义上讲,公司治理指有关董事会的功能、股东的权益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从广义上讲,则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或色和能够与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实施控制、风险、收益如何分配等一系列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理事会在99年通过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对公司治理结构作了更广泛的定义:公司治理包括公司经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一整套体系;它规定了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的分布。这一定义既包括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核心的内部治理,也包括了实现公司有效治理不可或缺的外部治理。La porta的研究发现现代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完全不同于被广泛接受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带来的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当股权集中到一定程度时,控股股东能够对企业实施有效的控制,最基本的代理问题将从投资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冲突转移到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控股股东具有牺牲中小股东利益为代价来掠夺公司财富的强烈动机和能力。而在国内研究方面主要有几种观点。吴敬琏认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聘用、奖惩和解雇权。高管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钱颖一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公司治理结构应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一般而言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利用这些制度安排的互补性质,并选择一种结构来减少代理人的成本。张维迎认为,狭义的说,公司治理结构式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的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套法律、文化、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这样一些问题。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所有权安排几乎是同义的,或者更准确地讲,公司治理结构只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企业所有权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抽象概括。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是解决内在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激励问题,即在给定产出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和个人贡献难以度量的情况下,如何促使企业的所有参与人努力提高企业的产出;二是经营者选择问题,即在给定企业家能力不可观察的情况下,什么样的机制能保证最有企业家能力的人来当经理。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权益要受保护。杨瑞龙等人认为,在政府扮演所有者角色的条件下,沿着“股东利益至高无上”的逻辑,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就形成了有别于“内部人控制”的“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企业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使得国有企业改革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一是由于政府追求的目标是多元的,当由政府对企业实施所有权约束时,便会陷入管则干预过多,不管则失去控制的两难中;二是资讯不对称,经营者处于谈判的有利地位;三是行使监督权的政府官员可能与经营者“合谋”侵蚀国有资产;四是职工和小股东难以行使监督权,其利益易受到损害。为克服之,须实现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其核心是扬弃“股东利益至高无上”的观点,遵循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历史潮流的“共同治理”逻辑。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权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不仅仅强调经营者的权威,还要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强调市场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决定性作用。林毅夫等人认为,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对一个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是通过竞争的市场所实现的间接控制或外部治理,而人们通常所关注或所定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指的是公司的直接控制或内部治理结构。由上可知,学者们对公司治理概念的理解至少包含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公司治理是一种合同关系。公司被看作是一组合同的联合体,这些合同治理着公司发生的交易,使得交易成本低于由市场组织这些交易时发生的交易成本。由于经济行为人的行为具有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特征,所以这些合同不可能是完全合同,即能够事前预期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对各种情况下缔约方的利益、损失都做出明确规定的合同。为了节约合同成本,不完全合同常常采取关系合同的形式,就是说,合同各方不仅对行为的详细内容达成协定,而且对目标、总的原则、遇到情况时的决策规则、分享决策权以及解决可能出现的争议的机制等达成协议,从而节约了不断谈判、不断缔约的成本。公司治理的安排,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依据,在本质上就是这种关系合同,它以简约的方式,规范公司各利害相关者的关系,约束他们之间的交易来实现公司交易成本的比较优势。二是公司治理的功能是配置权、责、利。关系合同要能有效,关键是要对在出现合同未预期的情况时谁有权决策做出安排。一般来说,谁拥有资产,或者说,谁有资产所有权,谁就有剩余控制权,即对法律或合同未作规定的资产使用方式做出决策的权利。公司治理的首要功能就是配置这种控制权。这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公司治理整顿是在既定资产所有权前提下安排的。所有权形式不同,比如债权与股权、股权的集中与分散等,公司治理的形式也会不同。另一层是,所有权中的各种权力就是通过公司治理结构进行配置的。这两方面的含义体现了控制权配置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密切关系:控制权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公司治理整顿是控制权的实现。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两部分。内部治理结构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管理层激励等方面:外部治理结构包括制度环境、市场竞争、债权人,中介市场等。
三、公司治理理论热点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司治理热点问题,如大股东的资金侵占行为、企业现金持有、企业代理成本、国家控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其研究观点综述如下。
(一)公司治理与大股东的资金侵占行为
近年来,国外对公司治理的研究的焦点从最初的对企业所有者与管理层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转到近年来对控股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研究。Shleifer和Vishny(1997)发现,当大股东掌握公司的控制权时,公司主要的代理问题已不再是经理人员与股东间的利益冲突,而是如何防止大股东对其他股东的利益侵占。Johnson,La Porta,Lopez-de-Silanes和Shleifer(2000)用一个概念“隧道挖掘”来形象地描述大股东的侵占行为。Bertrand,Mehta和Mullainathan(2002)认为隧道挖掘不仅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还会影响股票市场。李增泉等(2005)指出,资金侵占作为大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的一种,在我国已成为一种非常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
现有文献对股权结构与资金侵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Johnmn等(2000)的分析表明,公司控制者的持股比例由低到高变化对其侵占行为的影响体现出由持股比例低时的堑壕效应到持股比例高时的利益协同效应。当控制者的持股比例较低时.其侵占能力随其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强,侵占也随之增加,产生堑壕效应;当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后,控制者在上市公司占有的利益很大,其与公司的利益趋于较高程度的一致,此时随着持股比例的提高,侵占会减少,产生利益协同效应。李增泉等(2004)分析了资金占用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在较低的持股比例上,资金侵占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加,当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达到40%——50%时,资金侵占达到最大值;一旦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50%,资金侵占则随持股比例的提高而降低。高雷和何少华(2006)发现,在1998年,二次曲线模型能够描述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且该模型既支持壕沟防御效应假说,也支持利益协同效应假说;在1999年、2001年和2002年,幂函数模型能够描述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且这些模型只支持壕沟防御效应假说;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的大量侵占是公司治理失败的一种表现。在我国法律对小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保护不力且股权高度集中情况下,控股股东对小股东及债权人利益的侵害是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主要治理问题。在我国各种公司治理机制对抑制控股股东的资金侵占的有效性如何的问题上,高雷和何少华(2006)认为,董事会的规模、董事会开会次数、高管持股、独立审计事务所的规模与声誉等均对资金侵占没有影响;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较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独立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等机制均抑制了控股大股东的资金侵占;两职完全分离的领导结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控股股东以企业集团形式存在,控股股东的性质为国家股,在受政府保护的行业经营和发行了B股或者H股等机制均加剧了控股大股东的资金侵占。
二、公司治理与企业现金持有
公司治理是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的总和,公司的内部治理安排和外部治理环境共同决定了代理成本的类型和数量,从而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持有量。良好的治理会降低代理成本,减少管理者出于机会主义而持有的现金数量。高雷和何少华(2006)以我国上市公司1998年——2003年的数据为样本,从公司内部治理安排与外部治理环境的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决定因素。他们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量呈“倒U”型关系;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集中度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银行债务占总债务的比例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与非政府控制的企业相比,政府控制的企业持有较少的现金;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其持有的现金越多;企业的成长性、银行债务、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对企业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控股股东的产权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三、公司治理与企业代理成本
大量的研究表明,代理成本显著地影响企业的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和企业价值。而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预期的代理成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Ang等(2000)、Singh和Davidson(2003)研究了代理成本的决定因素并主要关注了负债和所有权结构在减轻美国企业代理成本上的作用。与先前的研究一致,他们的研究表明,管理者持股能协调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并因此减少代理成本。然而,他们对负债在减轻代理成本的作用上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Ang等(2000)指出负债起到一个减轻代理成本的作用,而Singh和Davidson(2003)认为负债起到加重的作用。
Jensen和geckling(1976)指出,管理者持股协调了两个不同持股群体的利益,因此可减少公司内部的代理成本。根据他们的模型,管理者持股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因此,当管理者获得公司全部股份时,代理成本达到最小。MC.Connell和Servaes(1995)、Short和Kease(1999)的研究发现,管理者持股和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非控股大股东对减轻公司的代理冲突有重要作用 对控股股东获取私利的行为,其他股东除“用脚投票”外,也可采取集中所有权的方式监督控股股东的行为:Volpin(2002)的研究表明,大股东联盟的存在提高了公司业绩恶化时高级经理被更换的概率。Maury和Pajuste(2004)则提供了多个大股东的存在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的经验证据-白重恩等(2005)的研究发现,在我国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的集中度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一些文献研究了银行债务在降低生理成本上的作用。Jensen(1986)认为,企业内部的代理问题通常与信息不对称有关。当企业持有私人债务时,偿债责任有助于减轻此类代理问题:Jensen(1986)和Stulz(1990)认为,银行信贷传递了重要的能够降低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信号:可是在我国,银行的产权几乎都归国家所有,绝大部分上市公司也为国家所有,或由国家控制,使政府过多地干预银行的经营、加上政府对银行进行的各种显性与隐性的“担保”,直接导致银行极易产生道德风险。可见,我国银行作为债权人缺乏足够的动机,也难以对其债务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债务期限结构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Jensen(1986)认为,当管理者存在利用自由现金流收益从事过度投资行为时,短期债务融资有利于减少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并通过提高破产的可能性来增加管理者的激励。Hart和Mcxore(1995)指出,短期债务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公司的清算与约束管理者对自由现金流的随意决定权方面,而长期债务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主要表现为防止管理者的无效率扩张。
许多文献探讨了董事会在减轻代理成本上的作用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其规模与构成。Pearce and Zahra(1991)指出,大的强有力的董事会有助于加强公司与外部的联系,为企业提供战略选择方面的咨询和建议,并在企业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但其它一些研究,如Eisenberg(1998)认为,董事会的独立性取决于两个方面,独立董事的比例和首席执行官与董事会主席两职的设置状况。独立董事比例较高的董事会可以通过发挥其独立董事的声誉来防止董事会被管理者操纵,从而确保董事会决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Byrd and Hickman(1992)的研究表明,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Lin等(2003)对外部董事的任命,特别是当董事会持股较低且被任命的外部董事有很强的监督动机时,股票价格有积极反应。但持相反观点的人,如Agrawal and Knoeker(1996)认为,外部董事对企业信息了解不足,他们扮演的是非对抗的咨询者而不是关键的监督者。
在高增长与低增长企业之间,代理成本与投资不足、资产替代和过度使用自由现金流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当出现投资不足时,管理者可能会放弃净现值为正而大部分收益属于债权人的投资。这种情况在高增长企业中尤为严重。Jensen利Meckllng(1976)相信,由于投资者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资产替代问题在高增长公司更加盛行。Jensen(1986)认为,虽然高增长企业较少地面临过度使用自由现金流的问题,但当企业拥有充实的现金储备并倾向投资高风险且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时,资产替代问题就会发生。Smith利Wattsk(1992)考虑到在高增长与低增长的企业中,代理成本的类型和数量均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随企业的增长性而变化。MC·Connell and Servaes(1995)发现,在高增长企业中,企业价值和财务杠杆负相关,而在低增长企业中,企业价值与财务杠杆正相关。他们的研究还显示,所有权是重要的,并通过投资机会表现出来。
四、国家控制与公司治理
国家控制与政治干预常常如影随形。政治关系及政治干预对企业与社会经济有何影响?Shleifer和Vishny(1994)的研究表明,政治家常常向其管理的公司榨取租金,且维持政治关系的成本支出完全可抵消由政治关系而产生的利益。Khwaia和Mian(2004)对巴基斯坦1996年——2002年间的企业贷款的研究发现,只有政治关系的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是其它企业的两倍,拖欠率比其它企业高出50%,且这种情况仅发生在政府控制的银行。与政治关系相伴的寻租所产生的成本约占每年GDP的0.3%到1.9%。Faccio(2002)基于42个国家的样本,对具有政治关系的企业的研究发现,具有政治关系的企业更容易取得债务融资、更低的税赋和更强的市场力量等利益,且这在那些高度腐败、产权保护弱、政府干预程度高的国家尤其明显。尽管如此,只有政治关系的企业的绩效仍低于同类企业。他们认为这是由于政治家对企业的寻租及政治干预所导致的宏观层面的资金配置、投资决策及经济长期发展的扭曲所导致的。Faccio(2004)的研究发现市场对任命政治家为董事的事件没有显著的价格反应。可见,与政治关系相伴的政治干预扭曲了资源的配置,降低了经济效率,产生了高昂的社会成本。
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政府干预对企业的影响;孙铮等(2005)采用樊纲和王小鲁(2001)构造的地区市场化程度及政府干预程度指数研究了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与政府干预程度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化程度高、政府干预少的地区的上市公司的长期借款占总借款的比重较低。他们认为,政府干预起到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作用。夏立军和方轶强(2005)研究了政府控制、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和政府干预程度对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影n向,结果发现政府控制的公司比非政府控制的公司具有更低的价值。在政府控制的公司,政府干预显著地降低了公司的价值。而在非政府控制的公司,政府干预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的影响。高雷和何少华(2006)检验了国家控制、政府干预、银行债务与资金侵占之间的关系,发现国家控制、政府干预及银行债务均显著地加剧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政府干预主要加剧了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的侵占;当上市公司受国家控制且受政府干预多时,银行债务才显著地加剧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这说明,国家控制及政府干预显著地加剧了控股股东与小股东及银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可见,国家控制及政府干预降低了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不利于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