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深化地税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深化地税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表者:省级税收征收分局局长 陈湘强】【发布时间:2009-9-15 10:21:27】
自省局开展地税文化建设以来,各级地税部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文化特色和模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涌现了一批阶段性成果.但地税文化建设作为地税工作的新理念,新事物、新课题,在不断发展和提炼的过程中,也在少数单位出现了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并牵制着地税文化的整体发展。如何走出误区,进一步深化地税文化建设,使地税文化真正成为地税工作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我们在推进地税文化建设中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税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
误区一:地税文化建设表象化。少数部门把地税文化建设当成一种时髦,而忽视了地税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在对地税文化建设的认识上,有些认为,地税文化也就是纸上写写,墙上挂挂,组织几次文化娱乐活动、喊一些文化口号。有的单位标新立异,在缺乏理论指导的前提下,认为添几台现代化设备,建几个文化长廊,印几本地税文化摄影集,编几首地税文化歌,就给自己贴上了地税文化的标签。
误区二:地税文化建设片面化。少数单位认为地税文化建设是上级布置下来的一项阶段性的工作,需要在特定时间、由特定的部门来完成。把地税文化建设与其它税收工作看成是互不相通的平行线,在实践中,地税文化建设与实际工作相脱节,没有用文化建设去指导地税工作,其结果必然是应付了事,搞形式主义。
误区三:地税文化建设趋同化。地税文化应该彰显自己的特色和个性特征。但在具体实践中,各地区、各行业的文化建设基本上大同小异,互相模仿,缺少创新。无论走到哪个部门,文化都有着很大程度的雷同,在描述上总是共性多于个性,虽然这些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却没有反映地税本身所具有的发展规律。
二、深化地税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挖掘内涵,形成强大的文化内需力。各种形式的文化载体都只是文化的表现层,而真正的文化管理核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体现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的自觉行为。要深层次地挖掘地税工作中的文化内涵,形成文化的内需力,我认为关键是要凝聚人心,凝聚干部对文化的厚爱。地税文化事业是经营人心的事业,因为地税干部职工是地税的价值核心,是地税实现第一目标愿景的依托。要在全体干部中营造一种人人感受文化,人人谈论文化,人人崇尚文化的浓厚氛围,引导干部对地税文化管理产生兴趣,带动干部职工思考
地税文化建设的意义,找准地税赖以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让大部分干部职工感受到在地税工作,其自我价值可以得到充分展现,从而对文化产生一种情结,使地税文化建设从一种外在要求转化成一种内在的需要,转化成员工的自觉行为,转化成员工的精神力量,使地税人与地税事业融为一体,进而形成坚强的团队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
(二)增强渗透力,发挥地税文化对税收工作的推动作用。地税文化建设必须扎根于实践,渗透到税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的环境、人员、时间和空间,都不可能与税务工作分离,只有将地税文化置于税务事业发展的大环境,将税务文化建设与依法治税、组织收入、征管改革、规范服务、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文化建设的成果及时转化为精神动力,税务工作才能得以协调发展。任何脱离了税务工作的文化建设都是本末倒置。地税文化建设要紧密结合税收工作实际,把它融注于目标愿景、组织架构、制度建设、日常管理之中,注重针对性,找准结合点,不断在具体工作中提炼税务文化内涵,有效发挥地税文化对税收工作的指导作用。
(三)把握实质,处理好经济投入和非经济投入的关系。所谓非经济因素是指管理过程中非货币形态的投入活动,即以精神、文化、制度和关系等形态投入,这种非经济投入是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形式产出。比如,职工的素质不仅包括职工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他们对自我角色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以及对他人、对社会的这种道德意识和公共关系意识,这些方面的素质都需要用非经济因素的土壤去培育。真正有战略眼光的管理者,应处理好经济投入和非经济投入的关系,发展量力而行的物质文化,而不是脱离精神文化建设去盲目追求物质文化的现代化。
(四)突出创新,彰显地税文化特色。展现地税文化特色应把握三点:首先,地税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文化是一个民族整体文明水平的标志。地税部门作为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其文化必须以民族文化为基石,从其它优秀文化中吸收养分和精华。其次,地税文化建设要在创新中体现行业特色。创新有多种形式,有的体现在管理上,有的体现在制度上,有的体现在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层面上。与其它行业相比,地税行业有着自己的不同之处,要通过创新,在税务文化管理理念、制度、载体、环境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第三,地税文化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地税文化建设不是千篇一律,应因地制宜,根植于本土,尊重所在地区的社会风俗和伦理道德规范。在当前情况下,既要依托信息化提高基层税务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又要紧密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来深化和拓展税务文化的实质和内涵;既要强化主体意识,上下联动,广泛吸引干部职工
积极参与和融入文化建设,又要树立精品意识,抓好典型,突出特色,打造自己本土文化的文化品牌。
第二篇:不断深化地税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不断深化地税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廉政文化,即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并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等,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廉洁从政为思想内涵、以各种文化产品为载体和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无形的、潜在的、长期的力量,对党风廉政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随着地税系统文明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地税文化建设越来越倍受关注,作为地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税廉政文化建设也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已成为广大地税机关追求廉政文化品位,探索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廉政文化作为我们党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加强源头治理工作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税廉政文化建设是遏制腐败滋生的有力武器,是推进地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保证,具有明显的导向、凝聚、约束、教育、辐射、渗透等功能。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地税机关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有利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形成;有利于巩固地税部门的思想阵地和文化阵地;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地税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加强新形势下的地税廉政文化建设,是地税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地税干部职工进一步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大力弘扬中国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助于坚决抵制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对全面推进地税部门三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促进地税事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俗话说:“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根基的民族,一项没有文化的事业也是一项没有根基的事业。”地税事业的不断发展离不开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地税成立16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系统上下面对组织收入高基数、高增幅的压力,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确保了各项任务的完成,取得了组织收入和队伍建设双丰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从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地税系统今后面临的任务更为艰巨,税源更为吃紧,无论是组织收入还是队伍建设的压力都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就收好税而言,增税的难度是越来越大,可组织收入的任务却是越来越高;就带好队而言,税收改革的形势对地税干部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可地税干部适应新形势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就服好务而言,随着全社会文明素质的提高和税收根植民心工作的深入开展,纳税人对其权力的重视程度和对纳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和静地税来说,从1994年7月组建起,干部“出多进少”甚至于多年“只出不进”,导致干部断线接不上茬的问题极为突出,目前和静地税干部整体年龄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个别干部不思进取的现象越来越加凸显。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更加需要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激发广大地税干部的积极性,教育和引导全体地税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个个都能成为“能干事、干成事、谋划事、不出事”的好干部。
(三)加强新形势下的地税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深入推进地税部门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党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0年工作规划》,明确了构建惩防体系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实施纲要》和《规划》无疑对地税系统在新形势下落实标本兼治,注重预防,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应该说,近年来,地税系统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上采取了许多有效之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受千百年来封建糟粕文化的影响,固有的习惯势力和思维模式往往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抬头,体现着腐败的反复性、长期性、蔓延性的特征。我们地税部门担负着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重任,每个干部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能否正确用权,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为税清廉,这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着地税部门的形象。因此,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加大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对税务部门及个人来说,有利于消除腐败意识,突破陈规陋习,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以开拓创新的思想,努力打造新形势下的地税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通过各种媒介的传播和广泛的社会参与,教育公职人员廉洁奉公,引导公众崇廉、尚廉,形成良好的廉政建设的社会氛围。地税廉政文化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联系地税工作实际,服务和服从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求真务实,不断把地税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一)营造廉政氛围,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一是要坚持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覆盖面广、群众关注程度高的特点,增强反腐倡廉宣传的声势和效果,要重视丰富党员活动日并借助文学艺术、网络、广播、电视、杂志等媒介工具,努力张扬人性真、善、美的一面,大力弘扬地税廉政文化的主旋律,鼓舞和凝聚人心,鼓励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党员的形象影响一般干部,以党员的素质带动一般干部,积极营造“人人讲诚信,个个守信用”,坦诚相待,和谐相处的氛围。二是要坚持扬廉贬贪。近年来,全区地税系统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党员干部贪腐违规违纪案例,比如:原任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全录,原任喀什地区地方税务局的党组成员、副局长董少宾,原任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地方税务局税收会计李海涛,原任塔城市地方税务局办公室主任富文权等,均是利用职务之便利以权谋私、大肆受贿、欺骗和非法侵吞国库公款、越权擅自减免税款等,严重侵害了国家的利益。我们尽可能利用这样一些具有代表性、发生在本系统、本行业的正反两方面典型,并通过舆论和文化宣传的形式,扬廉贬贪,让事实说话,以事实育人。三是要坚持亲廉斥腐。要注重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人才培养、推荐后备干部、提拔任用干部等多方面体现廉洁有益,让廉洁的人扬眉吐气,更加坚定信心,人人称之;叫心存贪腐的人没有市场,没有生存空间,人人斥之,大力弘扬廉为荣、贪为耻。四是要坚持弘扬廉政正气。廉政文化只有根植于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之中才有生命力,只有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全员参与才能使廉政文化更有活力、更有感染力、更有凝聚力,我们要在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中积极深入的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和“八荣八耻”、“八个方面良好作风”教育活动,要在党员干部中掀起学习践行《廉政准则》的热潮,深入解读《廉政准则》,并能做到深层次的对照剖析;要充分借助当前正在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和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良机,积极选树“勤廉兼优”的典型和“廉内助”、“廉助手”、“廉管家”的典型,高举廉政旗,吹起廉政风,吹响廉政号。
(二)发挥“大宣教”作用,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搭建展示平台和舞台。要坚持把阵地建设作为重要的载体,为地税廉政文化开拓广阔天地,提供有力阵地,建设牢固基地,并充分利用这些阵地集中组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好“大宣教”格局的文化作用。近年来,我们和静县地税局一方面坚持把廉政文化教育作为局党组中心组和局机关党支部理论学习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了干部职工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必学科目,开设了廉政学习日课堂,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和收看反腐倡廉题材电教片、反映反腐倡廉社会现象的电视剧以及体现反腐倡廉主题的文艺节目等,在全局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大张旗鼓的宣传灌输地税廉政文化,使廉政文化建设始终贯穿到了地税工作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坚持极力打造和静地税品牌廉政文化。根据当地党政及纪委工作要求,联系实际,突出特色,紧紧把握“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治税带队思路,并结合每年7月廉政教育月活动这个契机,深入挖掘本县区域内高原高寒地区巩乃斯乡雪山青松的傲然正气之禀性,突出青松身直气傲之特点,积极打造体现本地区、本部门特色的“扬雪山青松之风,树地税廉洁之气”的和静地税品牌廉政文化。创新丰富活动内容:组织党员干部到郁郁青松之下佩戴党徽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组织党员干部人人学唱《廉政之歌》,纪检干部人人学唱《纪检监察之歌》;组织中层以上干部签订廉政家庭承诺书;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听取专家关于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组织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即: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警);在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征集廉政格言、廉政警句活动;在办公楼场所醒目处开辟“廉政文化墙”,开设廉政文化图片展;开展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活动和书法及漫画展活动等。以此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吸引力和渗透力,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有益的活动之中。与此同时,我局还紧密结合地税行业工作性质和特点,切实抓紧抓好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两权监督”管理工作,在税收“征、管、查、减、免、罚”等环节创造性地引入了廉政风险管理机制,广泛收集整理系统内外党员干部违规违纪案例,尤其是发生在本系统内的违纪违规腐败案例,并利用宣讲、学习座谈、局域网共享等形式,大力宣传一念之间的贪腐给社会、给家庭、给个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引以为戒,让廉政之弦绷紧,让廉政警钟常鸣。
(三)完善制度,使党员干部行有规、做有矩。税务工作既有行政职能,又有经济职能,在税收征管上还赋有一些特有的职责和权力,同时还有国家机器做后盾,因此也是一个容易产生腐败的高危行业。一般来说,税务机构分布比较广,管理面也比较宽,尤其是业务分工可真有点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虽然目前已实施了征、管、查分离,并且有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措施,但是有些方面还是鞭长莫及。税务部门具有特定的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两权”的运行贯穿着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影响和制约着税收发展的命脉。“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为切实履行好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党员干部做到行有规、做有矩,并以此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势必要严格规范制度并加大对制度落实的监督。一是要健全完善税收征、管、查三分离及三者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的制度,积极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使检查和监察、评定和处罚,都有依可循,有证可查,让税收执法权监督和行政管理权监督贯穿到税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税收工作的每一个岗位,实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二是要全面落实好税务公开、税务听证、税务公示以及首问责任制、一站式服务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进一步明确责权划分和相互协调制度,通过当地政府网公开地税部门应公开的事项,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以发放调查表和征求意见函的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纳税人对地税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以实现制度管理的最高效益。三是要健全完善并落实连带责任追究制。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非常明确的提出: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责任制的责任主体。同时还规定:党委、政府以及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的正职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其他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由此可见,党政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是责任的承担者、履行者,是责任制执行的主抓者,是落实责任制的领导者、组织者,如有失职,则是责任追究的对象。和静县地税局在抓紧抓好“两权”监督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连带责任追究制,结合岗责体系的推行制定了《和静县地税局领导班子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和静县地税局党员干部目标考核细则》,明确了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解制度和联系点制度,明确了党员干部的表率责任和先锋带动作用,对党员的考核结合党员民主生活会每年开展一次,对凡是不履责或是履责不到位者,进行党员问责;对领导班子的考核结合每月科室部门岗位目标考核每月开展一次,对凡是有放纵或监督不到位的行为,一律追究领导班子或班子成员的连带责任,让监督制约机制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四)强化监督,努力形成地税廉政文化的合力。腐败现象的发生源于权力不受约束,凡是那些利用手中权力换取个人私利的公职人员之所以能够得逞,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在运用权力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监督控制。监督是反腐倡廉的关键,在反腐倡廉体系中,监督的功能不仅仅表现为运用牵制、限制和约束性手段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控制,避免和遏制权力成为脱离社会的个体,而成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还可以起到事前防范和阻止某种错误继续运行等作用。就地税部门来说,其工作的性质和岗位的特殊性界定了权力或多或少地掌握在每一个人的手中,如何运用好手中的权力,如何实现好对权力的监督,是摆在地税廉政文化建设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是要加强对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有效监督。比如:对掌握政策的法规部门、对实行政策的管理部门、对与纳税人打交道较频繁且掌握一定自由裁量权的重要岗位、对有实施稽查检查权力的重要部门等,要实施重点监督,要充分借助各地开展的政风行风评议的势头,通过聘请义务监督员以及在本地网站开通万人评议地税行风等形式,广泛而诚恳的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营造监督促廉的声势。比如:借助中秋、国庆、春节等大型节日,通过编辑发送手机短信、给领导干部发廉政提示信(函)、给领导干部家属邮寄廉洁倡议书、签订廉政家庭责任书等形式,力争用摸得着,看得见,听得懂,易记忆的手段和方式扩张声势,力求收效事半功倍。三是党组(党支部)要牵头,积极动员并联合多方力量,形成廉政促税的整体合力。单位党组和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其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影响和带动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组织,联手行动,大张旗鼓地开展以廉政建设为主题的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通过群众性的活动,实现以监督促廉政,以廉政促税收。
三、紧贴地税工作实际,扎实推进新形势下的地税廉政文化教育工作,使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要构建廉政文化网络。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优势,开设廉政文化网,侧重于宣传式教育;设置廉政宣传教育、廉政法纪规定、廉政之歌大家唱、廉政理论调研、廉政心得体会、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栏目,以供全体地税干部职工说廉、学廉、论廉、评廉、唱廉、议廉、述廉。
要拓展廉政文化基地。建设廉政文化室,侧重于理论灌输式教育;开辟廉政文化学习园地,供大家学习交流,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将党风廉政建设成果、文明创建成果、地税发展规划、廉政警示格言、廉政征文稿件、廉政书画作品等文化信息在廉政文化园地进行全面公开,让广大地税干部从中受启示、谋发展;开辟党务公开专栏,公开党员干部廉政承诺书和党员承诺履诺情况,使党员干部廉政行为和服务群众行为公开于群众监督之下;对局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及重要岗位人员制作廉政档案,由单位纪检部门对他们实施8小时内外的跟踪监督,使他们能够时刻警示自己,以严谨的态度,谦虚谨慎地接受公众监督。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局党支部牵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党员干部积极带头参与,接受廉政洗礼;组织举办廉政知识竞赛活动,让党员和干部职工在同乐中长知识,互动中受教育;组织观看廉政影视片,让党员和干部职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吸取教训、感悟人生,树立“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荣辱观;通过发送廉政短信、廉政信件等形式,有侧重点的开展好节日预警式教育;充分利用廉政教育月的活动契机,每年组织一次党员领导干部、中层干部以及重要岗位人员面向纳税人的述职述廉报告会,诚恳接受群众监督。
要整合廉政文化的社会资源。开设廉政热线电话,使地税廉政教育渗透到广泛的社会性教育中,指派责任性强、政治理论素质搞、具备一定纪检监察专业技能的人员负责接听、记录社会各界对地税廉政建设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凡是对查实的违法违纪案件,一律严肃查办,以正税风税纪;开展“廉内助”活动,侧重于家庭式教育;定期召开义务监督员及领导干部家属座谈会,请他们畅谈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的感想,倾听她们对地税廉政建设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有效地扩大地税廉政文化的覆盖面,把廉政文化建设延伸到家庭、延伸到学校、延伸到企业、延伸到个体、延伸到社区等,并逐步扩展到个人生活圈、娱乐圈、交友圈等;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社会宣传资源,积极倡议并引导公众媒体有效发挥出“大宣传“优势,尽可能联系和集中社会各界反腐倡廉的力量,多层次、全方位的构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格局,使整合后的廉政文化成为全社会号召力、影响力、带动力、约束力最强、最大、最真实的法典,成为改进党员干部管理、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塑造党员干部形象、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真实法典。
第三篇:地税文化建设的思考
地税文化建设的思考
地税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可以说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地税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担负着依法治税、为国聚财的重任,加强地税文化建设,打造地税文化特有形象品牌,丰富地税干部自身的文化内涵,对于全面推进地税部门整体和谐、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因此,如何培育地税文化,推进地税文化建设力度,形成具有特色的地税文化品牌?如何加强先进典型的培养、宣传,树立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先进典型,从而激励广大地税干部向榜样看齐,求真务实、勇毅笃行?这些都需要我们地税人认清形势,深入分析,并为长远发展提出规划。在此,作为一名基层地税工作者,谈一点自己的所思所想。
一、基层地税文化建设的现状
1、治税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治税理念是地税文化的内在核心,是推动税收事业蓬勃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税务人员共同的价值观、行动指南。不得不说,近年来,作为一名基层地税工作者,的确感受到了治税理念的巨大变化。从“收好税、带好队”到“依法治税,从严治队”;从“诚信纳税,利国利民”到“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从最初更多的强调税务人员的权利,到把“保障纳税人的权益”写进新《征管法》,再到目前“服务”理念的产生,无不说明税务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每一个治税理念也都鲜明地折射出时代烙印。
2、税务人员行为得到规范
行为规范是税收文化的根本保障,是促进税务人员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行为在遵章守纪的内在约束力。近年来,我市基层地税部门行业规范全面出台,对征收、稽查、管理的每一个办税环节都进行了规范。规范的行业纪律、规范的操 作流程本身就是一种行业文化,如监督制度、廉政责任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这些都对地税干部行为产生有效的约束与规范作用。
3、税务人员形象有了极大变化
税收形象是税务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税收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对社会的全面展现。一支高素质的地税干部队伍来自于长期的建设,良好的形象来自于长期的树立,税务文化的建设来自于长期的积累。如今,地税人员的形象与过去的税务人员形象有了相当大的变化。清正、廉洁、文明、高效的地税形象正在形成。以我所在的望花地税为例,在各级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评价活动中,在所有参评的行政单位中,总能够名列前茅,纳税人提到我们的地税人员也会从心理发出称赞。
二、基层地税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看到成绩的同时,不可否认目前基层地税文化建设还处于一个不断提炼、完善、提高的进程中,其与日益发展的税收形势相比,还有些不适应和滞后性,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地税文化建设逐步深入发展所必然带来的产物,又是它在发展中所不得不面对和加以解决的矛盾的累积。当前,这些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主要凸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文化建设的理解有局限性
目前,部分基层单位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以望花地税为例,多年来一直在文化建设上下工夫,不但设立了各类活动室,并布置了文化展版,还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全局上下文化建设开展得十分生动。但地税文化的建设只是搞好这些就可以的吗?答案显而易见。目前,在地税系统,从上到下普遍存在对地税文化理解片面的局限性,文化建设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还不够清晰,对地税文化及其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认为开展文艺娱乐活动,地税文化建设就搞好了,这种认识偏离了地税文化建设的本质,片面地强调了物质文化的需求,而勿视了内在的精神文化的需要,没有把地税文化建设提升到一定高度,使地税文化落在了纸上、落在了墙上,就是没有多少落在了心上,以致极大地制约了地税文化的发展。
2、对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
目前,地税各基层单位虽然地税文化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地税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时紧时松、时快时慢、时重时轻的现象。主要是对地税文化建设不知抓什么、如何抓,客观上抓抓停停,缺乏必要的连贯性。有人认为地税文化建设有点务虚,短期成效不大;有人认为地税文化建设深不可测,存在畏难情绪,没有认识到地税文化建设就是宏观的社会和经济在税务领域中的集中反映,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行业管理文化。
3、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据我观察,在当前的地税文化建设中,地税机关在引导干部职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方面还有待增强。尽管干部职工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但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还远远不够,这就造成实际效果往往不明显。与此同时,在文化建设方面,各个基层单位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不高,而且当文化建设与税收工作发生冲突时,也都是以税收工作为主,习惯性地让文化建设给税收工作让路,有时甚至把已经纳入目标的项目搁置或取消。而这样的做法,在地税系统普遍存在。
由此可见,各级部门对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以一个最为明显的角度就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在省局或市局,人事处、监察处、教育处和机关党委都是独立部门,各司其职。但在基层单位,人事监察科要同时面向这四个处室,人事监察科的人事配备又必然是让位于征管工作的人事配备的。税务文化建设就是由人事监察科负责的。因此,要保证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就必须真正重视起来,从资金投入、人员配备上适当倾斜,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级部门转变观念,把对文化建设视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良好效果。
4、开展文化建设形式墨守成规
在开展文化建设的形式方面,绝大多数基层地税单位采取的形式主要分为文化上墙、开展各类活动和组织培训学习三个方面,尽管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情况,使得本该五彩缤纷的地税文化略显苍白无力。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系统内部之间一味地相互借鉴,而造成了文化创新力度不够,没有在文化建设中突出自身的文化个性和文化特色,而是盲目效访照搬兄弟单位地方文化建设的内容,从而导致地税文化的共性大于个性,最终使地税文化显得缺乏生机活力。
5、文化建设停留表面流于形式
地税文化建设还存在流于形式,内涵不能深化的问题。各别单位还只停留在表面上,进行一种走过场的、形式上的和应付工作性质的地税文化建设。地税文化虽然不是直接物化于外的东西,但是它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地税人员的言语表达、神情仪态、工作方式等表现出来,形式主义的地税文化建设不仅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会给地税人员造成一定负担,引起大家对地税文化建设的不理解。流于形式的地税文化建设不能深化地税文化内涵,更谈不上充分发挥地税文化对税务工作的推动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税务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基层地税部门文化建设的对策
地税文化建设需要与时俱进,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要求,要顺应时代要求,把握时代脉搏,按照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要求,加快发展。新时期,针对地税文化现状,应该多方面着手,在秉承多年来地税文化遗传基因的同时,结合税务部门自身特点,独具特色的开展文化建设,从而走出一条适合抚顺地税的文化建设创新之路,使抚顺地税的文化建设放射出时代精神的光彩。
1、全面提升地税干部综合能力
地税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文化影响意识、行为,从而反作用于地税工作发展,归根到底文化建设也是一种工作建设,并且服务于地税工作。地税文化当中就应该包含着地税工作能力的内容,也就是说,地税工作能力会通过税务人员的办事作风、能力效率等方面体现出来,这本身就成为一种地税文化。因此,能力建设在地税文化建设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加强地税文化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其作用不容忽视。要运用各种文化手段,以人为本,对干部职工通过各种渠道教育、引导、鼓励和熏陶,培养广大税务干部职工树立有利于税收事业不断发展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树立各类典型、培育各类尖子人才,作为引领税务文化建设的旗帜和代表。
与此同时,基层地税单位还要尽可能多地走出去,横向联系基层兄弟税务单位,通过采取召开税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与兄弟基层税务单位开展辩论赛、座谈会、研讨会;根据前沿税务问题、疑难税务问题开展调研等办法,进一步提高税务人员办事严谨、负责的态度,从而推动了地税文化的形成。
2、让雷锋精神成为地税文化的名片
地税部门作为直面群众的服务窗口,政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雷锋精神融入地税文化建设之中是必然的选择。人民群众最信赖雷锋,雷锋在群众中最有公信力,因此要树立地税公信力,就是要像雷锋那样,实实在在为群众做事,让雷锋精神成为地税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雷锋精神作为地税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用雷锋精神洗涤、净化和感染每一个税务人员的心灵。做到像雷锋同志那样,认真钻研业务;像雷锋同志那样,把群众当成亲人;像雷锋同志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人人学雷锋,打造人民满意的税务队伍,进一步提高地税公信力。
3、力促税务队伍清廉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的新发展、新探索,其核心价值观是为民、务实、清廉。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建立一支风清气正的队伍,对于身处税收工作一线的地税系统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基层地税部门提高认识,切实把反腐倡廉工作贯穿到税务工作始终,时刻重视廉政文化的建设,给税务干部时刻敲响警钟,让每一位税务人员特别是重点岗位的税务干部有清醒的认识,面临诱惑能够经受住考验。
4、营造典型引路的地税文化氛围
先进典型不仅代表了一个基层税务机关的形象,其正能量的辐射更是地税工作科学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对深化地税职业精神、推动地税工作发展,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注重先进典型的培育,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对于涌现出的行业标兵和典型人物,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起来,使之成为整支地税队伍的旗帜,给队伍建设注入了活力。
在地税系统要培养人才,通过开展活动在整个系统内行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要着力营造有利于地税干部个人健康向上、同事之间协同帮助、部门间良好和谐的人文环境,把先进文化要素与地税干部的内在特质与个人精神目标追求相结合,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时,积极传播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彰显现代文化的力量与魅力,宣传开明开放的新思想,吸收代表先进的新文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修养,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培育集体价值,积聚精神力量,使地税文化在上下和谐、健康愉悦、心情愉快的氛围中得到充分体现。
5、依靠纳税人的支持和参与 地税文化建设绝不是地税系统闭门造车就能够搞成功的,地税文化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纳税人的力量,包括利用辖区内的企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及其他资源建设地税文化,走“共识、共建、共办、共荣、共享”之路,这样既可以解决地税文化建设形式单一的问题,吸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又能扩大地税影响,提升地税形象,永葆地税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此所谓一举多赢。
而种种情况反映出,地税系统的文化建设需要地税部门乃至每一个地税人,积极探索如何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切实运用好地税职能,充分发挥地税人的聪明智慧,进一步加强地税文化建设推动地税事业和谐、健康、快速发展,为建设幸福美丽抚顺做出地税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关于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的思考建议
一、把地税文化建设变为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源
(一)提高对地税文化的认识。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引导为地税文化建设提供导向,使地税文化内涵更丰富,影响更深远,采取各种形式的运作思路,充分借助文化给人的认同感,提高地税干部对税收事业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建立相应管理机构,在人、财、物
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保障文化建设的延续性,夯实文化建设工作基础,做到长计划、短安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文化建设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使文化建设与横向岗责体系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主体作用,动员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到地税文化建设当中,坚持文化建设是为了干部职工,文化建设要依靠干部职工,文化建设成果由干部职工共享的工作理念,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满足职工的文化需求,建立职工的文化家园;创新保障和激励机制,对工作中敢于大胆创新的人,给予适当奖励,及时肯定工作成绩,鼓励更多的干部职工参与到工作创新中来。
(三)结合税收工作,推进地税文化建设。抓好地税文化建设就是要抓好地税文化与税收工作的有机结合,重点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地税文化建设与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相结合,打造优质纳税服务品牌;与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相结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税收法制建设相结合,推进税收法制化进程;与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积极弘扬地税文化理念;与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树立爱岗敬业、公正执法的道德规范。
二、把地税文化建设作为发扬团队精神,凝聚合力的着力点
通过地税文化建设增强地税部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是地税文化建设的突破口。要满足干部职工实现自我的需求,尽可能发挥其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营造正风齐心、拴心留人的良好工作氛围。要运用民主的方法和手段,发挥地税文化的引导作用,确立平等互助的工作理念,让干部职工充分参与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满足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树立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对税收事业的归属感。要珍视团结、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勇担责任。
三、使地税文化建设成为地税干部终身学习的助推器
从现实上讲,地税文化建设是否能取得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
(一)转变学习观念,把加强学习才能适应税收事业发展的理念灌输给每位职工,确立以学为本,学习比学历重要的先进学习理念,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要完善学习机制,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丰富职工图书阅览室,满足职工各种文化需求,做好全州地税系统师资力量选拨工作,对选拔出来的师资力量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鼓励干部职工钻研业务技能;创新学习方法,改变传统“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以生动活泼的启发式教育为主,采用互动方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要注重检验学习的实效性,定期组织业务技能比赛,岗位大练兵等活动。实施“人才兴税”战略,丰富职工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知识层次和文化涵养。
第五篇:关于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的浅思考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科学建设地税文化
地税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建设地税文化必需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进行。只有遵循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把握正确的原则和方向,持之以恒,逐步由文化育人、品质塑造、道德示范,由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文化对税收事业发展
不可替代的作用才会最终形成。
一、以构建“和谐”理念为核心,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处在文化建设的核心层次,是地税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是其他文化层次的升华。建设精神文化,就是要形成地税系统整体的、全体干部认同的地税理念,明确价值取向,提高精神境界,使干部把自身价值的实现同地税事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地税事业的长远发展贡献聪明才智。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发挥其教育、调节、规范作用,使地税干部做到热爱税收事业。主要包括: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健康意识、团队意识、细节意识等。省局在江西地税十个新理念中就提出要倡导“为税清廉、文明执法、诚信服务、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风尚。
二、以制度体系建设为核心,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中间层。它对地税人员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使每个工作环节都有章可循。如,税收分行业管理制度、以查促廉以查促管制度、干部公推公选制度、绩效管理考核制度、岗责横向岗位考核体系等。
三、以行为约束引导为核心,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处于次中间层,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和佐证,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地税干部的行为来体现的。包括领导者示范行为、先进典型引导行为和地税机关整体行为。如统一着装挂牌上岗、统一讲普通话等。
四、以物化行业特征为核心,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其他文化层次的前提和载体,虽然处于地税文化的表层,但是能强烈地折射出地税精神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基层建设、信息化建设,地税机关办公、生活、征管的环境条件。物质文化建设不是单纯的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是要突出地税文化的品位和内涵,从大到办公室、办税服务厅、信息化建设,小到报表设计、宣传印刷,都要体现地税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