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创建图书馆联盟的探索与实践(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0:1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林省创建图书馆联盟的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林省创建图书馆联盟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吉林省创建图书馆联盟的探索与实践

吉林省创建图书馆联盟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16日 09:00

来源:《求是》期号:2010/04作者:吉林省文化厅

2008年以来,吉林省整合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创建图书馆联盟,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许多读者特别是农民读者反映:过去是“有啥看啥”,现在是“看啥有啥”。

合作开放,共同发展

长春市有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单位图书馆40多座,图书总量达到3000万册,可实现人均10册。由于高校图书馆不对社会开放,使人均拥有量减少到两册。2007年,全省64座公共图书馆购书费为731.4万元,人均为0.27元,而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购书费则分别达到1500万元和1000万元;全省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为1200多万册,人均为0.4册,而吉林大学馆藏书则为700多万册,东北师范大学为300多万册;公共图书馆专业人才短缺,相当数量的基层馆未实现自动化管理。与此相比,高校和科研单位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是“三多”,即馆藏数量多、人才资源多、硬件投入多。由此不难看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与行业文化服务资源之间的差距。2008年初,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决定以政府推动为主,以社会民间机构参与为辅,以创新图书馆服务体系为突破口,以为民所需、政府主导、共同支撑、善借外力为切入点,建立图书馆联盟,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首先是依托图书馆联盟模式,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我们以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及研究机构为主体,在横向上建立联盟,并依托“虚拟联合目录系统”,建立公共目录检索中心,实现“一站式”查询;发放联盟通阅证,实现联盟成员馆通阅服务和馆际互借“一卡通”。对县、市级图书馆,实行纵向总分的管理模式,在桦甸、梅河口等试点县、市设立乡镇分馆,统一配书、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考核评估,让各类文献资源无障碍地流转起来,为形成覆盖全省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是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立数字化服务平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我省实施以来,已覆盖全省9个行政区域的服务网络,现有各分支中心和基层站点6066个。依托这个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开展“五走进”活动,即走进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和军营,让文化信息资源惠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在此基础上,以各单位充足的资源和

数据库为基础,以因特网的丰富信息资源和各种信息搜寻技术为平台,建立了“吉林省图书馆联盟参考咨询服务站”,为社会免费提供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远程传递服务。再次是借助地方特色资源,建立特色文化服务平台。我们走联合共建之路,对珍稀文献,组织文化、教育、科研等部门的专家、学者进行保护和开发。对传统民族文化,设立开发研究项目,联合高校成立课题组集体攻关。近几年,我们在高句丽文化、萨满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上,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各行业的专家建设特色数据库,把上述内容纳入其中,让公众利用图书馆联盟、各种网络分享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第四是利用现代化传媒,建立便民惠民服务平台。我们针对投资比较高、布设基层终端比较难的网络硬件,特别是对农民朋友比较难掌握、操作的网络知识和技术,采取“搭车”传输和“按键式”收看的办法,解决便民问题。借助农村有线数字电视拥有率相对高的优势,把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资源、帮助发家致富的科技资源、提高自身素质的教育资源,纳入到现有开设的电视远程教育、党员远程教育平台之中,让农民朋友坐在家里就可以点播收看。

整合优势资源,增强社会效益

通过图书馆联盟,建立起了全省范围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文化服务、科技服务的中心与平台,社会效益日益增强。一是共建共享,为社会提供服务。我们组织吉林省图书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人才和信息资源,每年都为社会提供课题服务。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科研单位的图书馆还直接面向社会。如吉林省图书馆与吉林大学图书馆等合作,为一汽集团、修正药业、大成玉米等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立足公主岭市,积极帮助当地研发优质玉米,并为中粮集团玉米加工提供技术支持,使农民和企业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二是互利互惠,实现多赢。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与伊通满族自治县结为共建单位后,建立了基本信息服务模式,开发了特色数字资源,使伊通县图书馆由手工操作服务跃升为现代化服务。长春工程学院图书馆与乾安县图书馆、乾安旅游管理局共建“吉林省乾安泥林地质旅游资源文献数据库”,对乾安泥林这一特色旅游资源的宣传和开发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以图书馆联盟模式建立起的共建单位,双赢成果都比较明显,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三是周到帮扶,充分满足基层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在基层。图书馆联盟建立后,我们进一步为基层提供技术支持、数

字资源建设,让农民在田间、炕头就能得到想要的信息。农安县杨树林乡的养鸡户说:“原来不太懂养鸡技术,遇上麻烦一年下来就会赔本。现在村里建起了图书室,养殖方面的书籍差不多样样有,太方便了。”我们还积极组织一些有识之士下乡传播先进文化,弥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缺失。高校青年学者组成传统文化公共播讲团,多次到农村举办讲座活动,村民们兴奋地说:“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博士讲课。”

几点体会

通过前一个阶段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越来越感到建立图书馆联盟是整合资源、服务社会、切合省情的有益探索,是“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理念的最好解读。做好这项工作,我们的体会是:其一,领导重视是重要推动力。我省对图书馆共建共享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引起中央有关领导的关注。各级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图书馆联盟的探索因此才能一步步深入下去,并逐步由设想变为现实。其二,政府主导是重要保证力。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明确一定时期内文化建设的目标、重点以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这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建立政策支持体系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要重视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文化发展的投融资政策、公共文化资源的管理政策、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重点扶植政策等。其三,资金保障是重要支撑力。创新图书馆服务体系要加大图书馆文化资源向文化贫困地区和农村基层图书馆倾斜,建立健全农村图书馆的经费、人员以及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其四,图书馆学会是重要协调力。我们充分发挥图书馆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基层、高校、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在图书馆服务体系改革创新上形成了合力。

第二篇:吉林省名师工作室运行模式探索与实践

吉林省名师工作室运行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研究为核心,构建实施了“外部支持+内部自主+考核评价”的三维立体协同整体运行模式,搭建了教师发展的多元化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科骨干教师,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动了实践取向的教育教学研究高位运行,引领了全省各地区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运行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01―03

一、名师工作室的功能定位

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研究为核心,是一种新型的跨区域、跨学校的教师合作组织,主要发挥着拓展名师自我发展空间、培养和培训优秀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开发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等功能。

(一)成长共同体

“水相荡而成涟漪,石相击而发灵光”。名师工作室不是名师个体的行为,而是名师和成员之间基于共同的目标和意愿所组成的“合作成长共同体”。在名师工作室中,由于名师和成员具有共同的兴趣、专长与目标,会使他们对共同体产生高度的认同,能够避免传统教师组织中出现的松散结构和各自为战的局面。对于他们而言,加入了工作室,即标志着彼此之间是“友好的伙伴关系”,彼此信任、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共同成长。在名师工作室成立之初,名师和成员之间需签订“互相合作、共同提高”协议书,明确工作室的培养目标、双方职责任务以及考核标准,使成员能够在共同目标的感召下快速形成具有较强凝聚力和执行力的共同体。

(二)研究大平台

“研究”是名师工作室的基本属性和第一要务,也是挖掘教师教育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专长为基础,以成员集体智慧为依托,开展课题研究。研究问题聚焦课堂、聚焦实践,均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通过课题研究,一方面强化教师即研究者的研究意识,促进工作室成员的有效学习,实现成员之间的互动链接。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人类的学习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活动。”[1]围绕课题,名师和成员贡献自己的知识、思想、智慧,探索“道”之“传”、“业”之“授”、“惑”之“解”的方法,这一研究过程本身就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另一方面,促进学科教学的理论建设,打造有影响力的学科教学团队。为了避免工作室陷于低水平的重复性研究,要求每个工作室在工作周期内至少要完成1项省级以上研究课题,这不仅能使名师和成员不断地总结提炼大量丰富的实践性经验,探索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融合的有效路径,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与研究能力,而且能从整体上大幅提升共同体的研究水平,推动实践取向的教育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三)名师孵化器

名师工作室汇集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较为出色的教师,不能说每一位成员都是名师,但至少每一位成员都有成为“名师”的潜质。因此,挖掘成员的“名师”内涵,培养与培训优秀教师成为工作室的又一重要职能。我们要求工作室的基础培养目标是成员应在全省优秀教师成长“五级(县、市、省骨干、省学科带头人、省特级教师)梯队”中相应提升一级或成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知名教师。

在实践中,工作室主持人需紧密围绕“名师”内涵做好文章,挖掘和提炼每一位成员的特质,充分发挥自身引领作用,最终把他们孵化和培育成新一批的名师。同时,“名师”内涵也可作为工作室的一种学习资源。成人学习理论认为:“成人自身的个体经验就是一种学习资源,这种资源既能为己所用,也能为他人所用。”[2]由于每位成员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上的差异,使其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方面各具专长和特点,这种专长和特点都可以成为成员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资源。

(四)区域辐射场

在新形势下,名师已经不再是其所在学校的独有资源,而是区域内教师共享的“公共财富”。[3]首先,从制度上,名师在对本工作室成员进行选拔时,需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成员不能局限于本校,要面向全省各个地区,且要兼顾边远、农村学校的教师。这样做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区域内名师资源,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而且能促使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逐步涌现一批“名师”,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其次,从功能上,工作室一方面要在区域内发挥“共同体、辐射场”的作用,通过讲座、论文、公开课、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专题记录片、现场指导、观摩考察等多种形式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定期组织成员去农村送教,或与某所农村学校结对帮教。另一方面要充分整合区域内的优质教学资源,发挥区域协作功能,通过建立工作室的特色网站或专题网页,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模式

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模式是否科学、合理、完善,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实现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经过4年多的探索,我们构建了较为成熟的“外部支持+内部自主+考核评价”的三维立体协同运行模式。其中,“外部支持”是基础,“内部自主”是核心,“考核评价”是保障,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名师工作室的发展。

(一)“外部支持”维度

“外部支持”维度主要是从宏观上为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提供方向与目标,是工作室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1.政策支持。工作室成立之前,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了各项专门性文件。一方面针对名师工作室,规定了名师工作室的目标任务、组织管理,明确了名师和成员的职责任务。另一方面针对基层学校,要求名师所在校为名师提供相应的物质和精神保障,并要求成员所在校为成员外出参加工作室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此外,还要求工作室所在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为工作室的发展建设提供政策上的倾斜与扶持。

2.团队支持。为推动名师工作室的高质运行,我们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保障管理团队。一是定期组织各工作室之间的交流合作。各个工作室虽然学科门类不同,但在工作形式和成员培养方式上却可相互借鉴;二是根据名师工作室的发展需要,为其订购专业书籍,并聘请专家对工作室运行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把脉,提供专业指导;三是为工作室的网站运行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指导,促进工作室研究成果共享。

3.经费支持。名师工作室的软硬件建设及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工作室经费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省教育厅每年给予定量的经费支持;二是工作室所在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配套的资金支持;三是工作室所在学校根据实际发展状况给予的经费支持。

(二)“内部自主”维度

“内部自主”维度是名师工作室运行的核心,其实质是对教师合作成长共同体“赋权增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赋权增能”理论认为:“教师具有必要的专业能量,‘赋权’的过程不仅意味着外在的权力授予或增加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把每个人身上既有的能力引发出来,能具备掌握资源、运用资源及批判问题的能力,成为独立的问题解决者及做决定者。”[4]

1.自主研究权。名师和成员可自行确定研究主题与形式,这种权力赋予建立在专业能力之上,体现于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之中。在课程研究领域,改变过去将教师边缘化的常态,凸显教师在课程设计与开发中的主体地位,使其由课程的执行者和消费者转变为课程的直接参与者、研究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名师和成员的专业自觉性。在教学领域,教师需将静态的设计转化为动态的演绎,可围绕“怎样呈现有价值的知识”“怎样的传递方式易被学生接受”“学生的接受程度如何”等问题开展研究和思考,从而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2.自主培养权。每个名师工作室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目标定位和成员的发展需要探索有针对性、特色化、创新化的培养模式。

3.自主管理权。名师工作室是一种非行政性组织,名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处理、判断、决定各项工作室事务。一是名师具有决定权,可以自己制定工作室活动方案和发展目标;二是名师具有选拔权,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按照工作室的发展规划自主选拔、录取成员;三是名师具有评价权,可以对成员做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评价不合格者予以调离。这些权力的赋予使名师工作室的发展更具“自由度”,更能激发名师对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考核评价”维度

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正如克龙巴赫所言:“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地方。”[5]“考核评价”维度亦是如此,它不仅可以避免名师工作室的运行出现偏差,而且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名师工作室的考核分为每年1次的过程性考核和工作周期结束时的终结性考核,主要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验、影响检测等方式,对工作室自身建设发展的情况、工作室在培训和指导教师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工作室在教育教学科研中取得的主要成绩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以为今后工作室的发展建设提供改进依据。

三、名师工作室的运行特色与成效

截至目前,名师工作室已全面覆盖全省从小学到高中各个学段、各个学科,共招收成员1453人,在充分发挥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1.名师工作室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机制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工作机制,凸显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尊重名师的自主发展意志是名师工作室的关键,其实质是对教师合作成长共同体“赋权增能”。因为任何名师先进的教育思想都需要一个平台去演绎为实践模型。这个演绎的过程不是行政掌控,而是教师自主。

2.名师工作室搭建了多元化的发展平台,充分发挥了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一是搭建网络平台,在吉林省教育社区创建“名师工作室圈子”,4年来累计发表各类教育文章万余篇。二是搭建媒体平台,在吉林教育电视台开辟名师专题节目,进行宣传报道;中国教育报、吉林日报等媒体也对名师工作室的发展建设做了深度报道。三是编辑出版名师工作室经验成果,扩大名师工作室在全国的影响力。

3.名师工作室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科骨干教师,尤其带动了农村地区教师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曾明确提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名师工作室尊重教育家成长的规律,让名师在基础教育实践中成长、成熟,在一个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一体的合作体中锻造、升华。工作周期内,全省已有百余名主持人和成员在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大赛中获奖。

4.名师工作室打破了原有教师资源的封闭状态,实现了区域间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名师已不再是其所在学校的独有资源,而是打破“围墙”成为区域内的共享财富。名师工作室与基层学校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名师工作室借助“名师效应”带动名师和成员所在校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通过组织“教学开放日”和“送教下乡”等活动,为基层教师提供了必要的教学示范与指导,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基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5.名师工作室推动了实践取向的教育教学研究高位运行,破解了一些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每个工作室在工作周期内都有1项研究课题。围绕研究课题,名师工作室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仅首批19个名师工作室发表的核心论文就达百余篇,既使教师的理论素养与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又使教育教学改革得到了深化发展。

6.名师工作室引领了全省各地教师跨区域、跨学校合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创新。名师工作室的三维立体协同运行模式,为全省各地探索教师合作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目前,吉林省内多个实验区仿照名师工作室运行模式,成立了性质趋同的教师合作组织,如吉林永吉县成立的名优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松原长岭县成立的名师工作站、白城洮北区成立的教师联盟体等,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继续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易斌.诺尔茨成人学习理论对中国成人教学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8(06).[3]武兴华.“名师工作室”内涵建设三要素[J].教学与管理,2012(02).[4]刘兰英.赋权增能评价:内涵、实施步骤、局限性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04).[5]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第三篇: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在其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会分析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自主探索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学具准备: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刀,胶带纸,计算器.

第四篇:国外图书馆联盟的特点及实践评析热

国外图书馆联盟的特点及实践评析热【字体:小 大】

国外图书馆联盟的特点及实践评析

作者:赵炜霞„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579更新时间:2006-2-21

国外图书馆联盟的特点及实践评析

赵炜霞李庆芬 庞红(济南大学图书馆山东济南250022)

摘要介绍了国外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的特点,评析了其对图书馆的影响及对我国图书馆联盟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发展实践评析建设启示

图书馆联盟(Library Consortium)是近年来图书馆界用于描述一种信息资源共享的组织形式所使用的一个概念。所谓图书馆联盟是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在当今网络化时代,图书馆界的合作变得十分迫切,但如何合作则是各国图书馆界探讨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图书馆联盟是网络时代图书馆合作最有活力的、最具可行性的形式,因而受到各国重视。

1国外图书馆联盟的建设与发展

美国是图书馆联盟发展最快的国家。据统计,目前有200多个图书馆联盟,其中有相当规模的大约在150个以上。这种组织在研究性图书馆之间比较普遍,由于大多数研究性图书馆都是国立或公立的,因此很多图书馆联盟都得到了政府的资助,如美国有14个州的图书馆联盟得到来自各级政府的经费支撑。美国的“俄亥俄图书馆与信息网络”建设得最为成功。俄亥俄图书馆与信息网络(简称Ohio LINK)。它是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和学院图书馆与俄亥俄州图书馆组建的图书馆联盟,可为79个参与机构的50万学生、教工和职员服务。它按合作协议采购、联机编目,开展网上图书流通服务,实行馆际互借,共同开发馆藏资源和利用网上电子文献资源等。在Ohio LINK网络系统中,已装载有各成员馆的馆藏资料3100万余件,其目录系统覆盖79个成员的700万条记录,目录系统可同时提供4500个用户查询。中央书目库年查询量为300万人次,参考书目库年查询量为1000万人次以上。目前它已成为美国一个颇具规模和较有影响的大型图书馆联盟。

德国图书馆的合作分本地、区域性和跨区域性三个层次,涉及图书馆的各个工作领域。在本地范围内,主要是高等院校图书馆间、公共图书馆和学术图书馆间的合作。在区域性范围内,通常以图书馆网络的形式开展合作。德国有7个地区互借中心,各区的馆际互借文献服务基本上由所在区域各图书馆解决。通过资源的整合使不同的地区内信息传播方面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德国柏林暨勃兰登堡州区内图书馆联网组织(KOBV),用虚拟的公共在线检索目录取代传统的中央联合检索目录,读者只需通过一个界面就能在信息海洋中找到需要而又属于不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它通过一个入门网站,将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无缝隙的整合从而为读者提供增值式服务。

英国有一个十个地区图书馆系统组成的地区性联盟体系,但英国更偏重于集中型模式。英国的国家中央馆藏中心——大英图书馆文献供应中心(BLDSC),以其举世无双的海量馆藏(尤其是期刊)占领了英国馆际互借的舞台,BLDSC收藏了7000种常用的连续出版物和26000多种图书。它每年受理的申请超过380万件,其中有100多万件来自国外,BLDSC接受的申请中3/4以电子方式提出,申请的资料大部分能在8至24小时内寄到读者手中。

加拿大的图书馆联盟由政府资助,25个大学图书馆成员参加。其主要功能是编目服务、藏书资源共享、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电子内容提供、远距离获取服务及网络课程服务等。1996年美、英、法、日、德、加、意、俄等8个国家的国家图书馆组成G8数字图书馆联盟,开始实施全球信息社会示范计划(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 Pilot Project)共十一项,明确提出:“以现有的数字化项目为基础,构建一个人类知识的虚拟馆藏,通过网络为公众取用”。1997年图书馆联盟的第一个国际性专业组织——国际图书馆联盟协会(1COLC)成立,到2000年9月已经有150家世界各地的图书馆联盟加盟。这些年来,该组织成了各联盟交流的论坛,如推荐新的电子资源库以及提供商或代理商的价格政策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2图书馆联盟对图书馆实践的影响

2.1图书馆联盟克服了传统图书馆合作中的“条块”障碍

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一直是图书馆界共同追求的目标。传统的图书馆合作中的重要特征是“条条”合作与“块块”合作各自为政。“条条”方面表现在以专业或系统为纽带,如美国的研究图书馆网络、医学图书馆网络、大学图书馆网络等等。“块块”方面表现为地区图书馆网络,例如美国的华盛顿地区图书馆网络。这种合作有其历史必然性,也有其重要的历史贡献。但是,这种“条条”结构的合作与地区性的“块块”合作形成天然的障碍。二者之间形成新的资源浪费,也无法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一墙之隔的不同系统之间的图书馆资源不能实现共享。而图书馆联盟则克服了这种限制,它可以打破条条和块块之间的人为障碍,实现二者的联合与合作,如美国的Ohio LINK。

2.2图书馆联盟通过联合增强购买力、促进发展

图书馆在文献收集、进行技术开发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投资的收益起初并不明确,靠单个图书馆的能力难以承担,这制约了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联盟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式。通过联盟可增强购买力,尤其是增强购买电子资源的能力,分摊费用,共同拥有电子数据库的使用权;联合购买除了享受团体优惠价外,还进一步开展联合议价、联合谈判。如VIVA所有的电子资源都放在共享的站点上,发展及分享电子资源;实体馆藏则通过Ariel系统进行馆际互借,推动实体馆藏的分享。CDL实施Ejournal计划,以根据需要集成电子期刊取代电子期刊库整体购买,通过竞标获得最佳价位等方法联合采购、定制电子期刊,每年可省400万到800万美金。

2.3图书馆联盟满足网络环境下的读者需求变化

在信息化的今天,读者由对传统的印刷型载体的信息为主的需求,转向对多元化信息包括视频信息、音频信息和超视声频信息等多元化的需求。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利用自己的收藏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而图书馆联盟则可通过虚拟收藏、联合共建来满足读者的需要。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已经进一步超越国家、地区限制转向全球信息需求。图书馆联盟打破了地区乃至国家间的地理限制,有利于满足读者的需求,如著名的OCLC、WLN、RLIN、UTLAS等。

2.4图书馆联盟通过协作增强服务能力

合作使得图书馆能够获得更多的可用资源,提高和优化服务能力。通过联合目录,借助一定的协议,实现整合了检索过程的多种媒体的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提高其效率与精度。如Ohio link各馆使用相同的系统,并在中心设有联合目录数据库。通过图书馆联盟的管理手段和技术保障,可提升用户的权限,将借书的功能从馆员移到使用者,用户自我服务能力增强。以网络为依托,采取E-mail方式、电子文献快递方式、传真方式可提供文摘、全文的传递,使文献的效益得到极大的发挥。

3国外图书馆联盟发展对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启示

3.1我国图书馆联盟的建设

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本着“资源共享、联合建设、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自愿参加”的原则,依托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围绕技术研究开发、资源建设以及服务推广建立联盟体系。各联盟单位之间实现全面合作,充分交流。我国建立的图书馆联盟主要有全国性的专业图书馆联盟、全国性的综合性的图书馆联盟、地区性的专业图书馆联盟和行业性联盟。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即CALlS。该系统通过CERNET把各高校图书馆连接成一个整体,改变了过去一校一馆孤立发展的模式,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化建设。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即NSTL。它是一个虚拟式的科技信息资源机构,该中心的宗旨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采集、收藏和开发理、工、农、医各学科领域的科技文献资源,面向全国开展服务。

地区性的图书馆联盟,由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共同创办的“上海市高校虚拟图书馆”,江苏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等。标志着地区性的图书馆联盟向资源共享、深度利用的高水平、实用性方向发展。

3.2国外图书馆联盟发展的启示

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也不得不,看到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中国图书馆联盟还处在初创阶段,只有几个全国性的联盟,而且主要是专业性或系统性的。这种状况是与我国的实际不相适应的,应大力扶植图书馆联盟的成长。美国的图书馆联盟数量多,类型也多,既有综合性的,也有专业性的。多数州有3个以上的图书馆联盟。而我国目前图书馆联盟的数量屈指可数,必须加快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步伐。

规范图书馆联盟的体制,从国际上的经验看,成功的图书馆联盟主要是由政府资助或学校资助,是非营利性机构。因此在税收、知识产权等方面均应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如拥有73个成员馆的Ohio Link连续七年获得该州的资助,每年经费700万美元。CDL则通过州图书馆法来保障信息资源共享和财政上的支持。从图书馆联盟的功能看,主要业务是联合编目、集团购买电子资源,制定与应用相关标准,开展职业培训及馆际互借与电子文件传递等等,活动内容十分广泛。为了促进图书馆联盟事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目前急需图书馆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在这些创新过程中,加强标准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

总而言之,国际合作和政府资助是图书馆联盟发展的两大重要的趋势。我国目前有不少地区和系统正在发展这种联盟式的协作体,但总体上还存在基础薄弱、手段落后的问题,如国外比较普遍的馆际互借、文献提供等信息技术手段都没有得到普及。要发展图书馆联盟,除了高效精干的行政管理以外,还要有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

第五篇:创建和谐班集体的探索与实践

创建和谐班集体的探索与实践

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 胡惠萍

一、问题的提出

如今,“和谐”成了社会上的高频词,它反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和谐的社会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发展的人由和谐的教育产生,和谐的教育由和谐的校园支撑,和谐的校园由和谐的班集体构成。班级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是培养学生凝聚力的重要基点,只有和谐的班级才能为所有学生个性的张扬,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平等、民主、团结的环境。也只有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才能让和谐来美化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和谐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施本课题研究还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是激发人的潜能及创造力的沃土。人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与宽松、和谐、理解的优质环境联系在一起。一个具有创造潜能的人,离开这样的环境是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更不可能有所作为。相反,即使自身不具有充分的创造潜智,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一定会比以前有所作为。这说明环境的重要性。

2、呼唤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很难跳出分数的怪圈,所以在学校中表现为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不能理解老师对自己的爱,老师更是气自己做了无用功。因此,学生在不太宽松的环境中发展,扼杀了部分学生的创造性。

3、和谐的班级精神对全班同学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隐性的教育力量。

二、研究的目标:

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学生能自在地成长;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能健康地成长;在和谐的班级精神的感召下,学生能自主地成长。学生往往能在和谐的班集体中自我教育,自主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谐的班集体就是一个和睦的、融洽的、默契的大家庭。创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班集体”,让班集体焕发出生命活力,让学生在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主发展,不断完善健全的人格。

三、研究的内容: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班集体”,必须有良好的教育氛围和优质的班级人文环境,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为:11、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积极营造一个和谐的优良教育教学环境,可从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落实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促进班级人文文化建设三方面进行。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功的教育往往来自于一种真诚、理解、信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话语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说出心中的困难,使他们始终愉快地与老师一起学习、生活,不宁善于协调好两个关系:

1、协调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2、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3、提升和谐的班级精神:班级精神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和谐的班级精神对全班同学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隐性的教育力量。班级精神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可通过在细节中创造特色及在活动中凝聚班魂两个方面着手。

四、研究范围:

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配合的适当匀称”。和谐的山水使人流连忘返,和谐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班级使学生团结奋进。和谐思想要求人们坚持和谐的原则。就是说,要正确的认识事物,正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充分尊重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善于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

创建和谐的班级体,就是要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和优质的班级人文环境,打破旧有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让班级成员认为自己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能使每一个学生主动自觉地热爱这个班级,尽可能的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和爱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热爱自己所在的班级,提高班级凝聚力,不断提升学生素质。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一)课题的研究对象

茅盾实验小学501、502、601、602、603、604六个班级的学生(暂定)

六、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行动研究法。

2、具体措施:

(一)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1、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

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学生性情、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达到启迪教育的目的。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班级教室的布置,要体现出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与特色。可在黑板上开辟“班集体奋斗目标”、“每日一诗”等,设置并管理好“生物角”,建设好“图书角”,引导学生与好书交友,使教室充满生机活力及浓浓的书香气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启迪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起到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教育学生和激励学生的作用。

2、落实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规章制度会使我们的行为有章可循。陶行知先生极力倡导“学生自治”,就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 而养成教育重在班级管理,如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三个制”,倡导自主管理,落实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

1)值日班长轮流制。首先,班级制定《值日班长工作职责》,明确规定值日班长在一天里该负责的工作,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如“负责当天班级各项事务;督促当天卫生整理情况;负责管理就餐纪律、分发课间餐;督促同学们做好两次眼保健操”等都作具体规定。其次,值日当天,值日班长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黑板“温馨提醒”栏里对同学们作生活、学习上的适当提醒。值日班长全面负责班级管理工作,填写好《班级日志》,第二天早上晨间谈话时,还需要总结上一天同学中较为突出的表现及谈体会。让晨间谈话也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交流的舞台。

2)班干部岗位责任制。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当然也少不了有一支精明能干的班干部队伍,在班级管理中可重点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班干部是经过学生自己申报、参加竞选演讲、全体同学投票后产生的。在使用班干部时,除了经常出主意,注意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之外,还要充分相信他们、依靠他们,尊重他们对问题的处理意见,让他们放手工作,使他们敢于负责。重点落在授之以法,培养专业化干部上,着重提高他们实际工作的能力,增强了中队长、各部门委员、科代表、小组长这“四套班子”的实力。

3)雏鹰争章竞赛制班级配合大队部开展的“好习惯集体争章”活动,对各项重点训练的好习惯制定计划,列表上墙,一般每学期可重点训练五项,并由班级雏鹰争章部具体负责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如认真打扫、安静就餐等项目的检查评比,由雏鹰争章部结合其他相关部门及值日班长的监督与检查记录,对养成好

习惯的同学,给予一面小红旗以示争章成功,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复评,全班同学争章后再申报大队部争“好习惯集体章”,并且将孩子们争章项目的表现情况作为填写家校联系本和期末评比的依据。

3、促进班级人文文化建设。

有人说:“一位班级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条;而一百位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肯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在班集体中,班主任更要寓“爱”于学生,以爱动其心,以爱导其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心理安全的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

1)“亲其师,信其道”。

一位有经验的老师说过,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老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爱学生的方式多种多样,举不胜举,实际上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选择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去爱,善意的规劝及鼓励与欣赏是最基本的方式。当然,不同的孩子应该有不同的爱法。班主任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做个细心人,做个耐心人。只有真正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才能真正找到“对症良方”。班主任爱学生的方式也是丰富的,关键是要打动学生的心灵,真正爱到孩子们的心坎里。

2)“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

魏书生说:“一名好的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 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心智急需得到有益培养的孩子,对孩子的尊重与鼓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总是带着急躁和急功近利的态度,希望孩子们一下子改掉缺点,马上进步。可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应该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长期、持久地支持、信任他们,期待他们逐渐进步。尤其是高年级的孩子,他们长大了,不再视老师的指挥为“圣旨”,他们能基于你老师的威严听你指挥着,在你的视线范围内显得非常乖巧,在你的“管辖区”表现得尽量慎重。但他们更喜欢的是有独立的时间,让他们自己主宰一些事情,并且希望老师能给予充分的信任与鼓励。班主任对孩子的态度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学生,正是一群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一群充满活力的孩子,因此,我们要对学生信任,在放手让学生做事情之前,先鼓励,让学生充分知晓老师是那么地信任他们、支持他们,这样孩子们才会有更大的干劲,也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人的教育。”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是做好班级一切工作的基础。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决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浮于表面的交流。

教师只有真正地走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帮助学生解决碰到的困难,双方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想建立和谐的班集体是不可能的。成功的教育往往来自于一种真诚、理解、信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话语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说出心中的困难,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1、协调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好坏,学习成绩能否提高,与有没有一个团结而乐于奉献的科任教师队伍是密切相关的。而一个和谐的班级更离不开科任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作为班主任必须统揽全局,为班级的发展制定必要的规划和目标,科任教师的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班级的发展。班主任应该艺术性地做好科任教师的工作,使每一位科任教师产生归属感,真正地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一员,而不仅仅是上几节课。

2、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去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由于科任教师与学生交往多限于课堂,这就使得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系比较单一。班主任应该从培养感情这个角度出发,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两个方面,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班主任要及时、主动地与科任教师交流本班情况,使科任教师及时掌握班级整体情况。其次,要在学生中间树立和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第三,当问题出现时,班主任还要注意妥善处理学生与科任教师的矛盾。既要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也要让学生心服口服,不要产生怨恨与隔膜。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比较复杂,有时可能完全是学生的错误引起的,有时也可能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教育方式不当而导致的。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班主任都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压制学生,但也不能为了讨好学生而公开批评教师或背后议论科任教师。而是要从多方面了解事实情况,了解矛盾产生的原因,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再开展工作。

(三)提升和谐的班级精神

班级精神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和谐的班级精神对全班同学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隐性的教育力量。班级精神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一方面要持之以恒,一方面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因势利导。

1、在细节中创造特色。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光用严格的制度约束或许也会让他们觉得没有兴趣或压力太大,所以我们在养成教育中还需要多想些“花招”来鼓励孩子们进步。

如在组织同学们关注大家的好习惯细节中,开展“每天感动多一点”的活动,可通过“感动源于发现别人的助人为乐”及“在自己的真情付出中感动”等环节,将发现的感动事例作好记录,利用晨间谈话或班队课等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大肆宣传,以取得以点带面的效果。

2、在活动中凝聚班魂。

学校组织各种重大活动时,像运动会、小制作比赛等,都要精心准备,积极参与。此时,集体里每个成员的全身心投入都是一种体验,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凝聚班魂的过程。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充分展示了班级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绚丽多彩的活动,是增强凝聚力的好机会,和谐的班级精神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得到提升,得到发展。

和谐的社会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发展的人由和谐的教育产生,和谐的教育由和谐的校园支撑,和谐的校园由和谐的班集体构成。班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是培养学生凝聚力的重要基点,只有和谐的班级才能张扬所有学生的个性,才能美化每个学生的心灵,真正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课题研究的时间和步骤

1、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07年5月到2008年9月

2、具体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组织准备,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2007.3-2007.6)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积累研究材料,及时记录、存档。(2007.9-2008.6)

第三阶段: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008.7-2008.9)

八、成果展示形式:

结题报告、个案分析、班级文化活动资料、班级制度等。

九、课题的组织管理

1、课题组组长:胡惠萍

2、主要合作者:吴炳发陈建平张国桢姚新娟胡志华

十、经费预算情况:

班级活动费、资料装订会等1000元

下载吉林省创建图书馆联盟的探索与实践(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省创建图书馆联盟的探索与实践(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

    学用相长 不懈追求 ----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电信浙江公司自2004年以来,认真贯彻地方党委、政府关于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要求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的探索与实践

    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的探索与实践在广州白云工商技师学院,“白云、白云飞满天,满天飘荡青春的誓言„„理想职业从白云开始!”的歌声每天都在校园激 情回荡。每当开学毕业典礼、各......

    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大全五篇]

    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文摘】地方文献是县域内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历程的真实反映,是形成公共图书馆富有地方特色的藏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本文对县图书馆......

    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系

    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系统 成员协议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广州达伯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本协议条款系由与广州达伯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甲方成为使用乙方提......

    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

    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 2 建立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1 经费资源减少与读者多元化、个性化信息需求 之间的矛盾 由于文献信息资源的价格在持续不断 地上涨,而绝大部......

    创建安全学习型班组的探索与实践

    创建安全学习型班组的探索与实践作为煤炭企业管理链条最末端的生产班组,犹如人的神经末梢般重要,它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矿井的发展步伐。近年来,一些企业把建设“安全学习......

    **县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探索与实践

    ,市委通过调研总结,将其创建活动在全市推广实施;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省委将其作为乡镇(街道)、村(社区)“一站式”服务有效载体在全省实施。形势催生新思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县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探索与实践

    *辖9镇1乡,全县有基层党组织333个、党员9705名,其中农村(居、社区)党支部69个,党小组312个。近年来,**县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