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切实发挥好国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浅谈国防教育在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提 要] 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实现大学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的根本选择和必由之路。国防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遵纪守法意识,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人生观;价值观
长期以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各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活动,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国防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学习掌握现代军事知识,磨练意志、增强体质,提高组织纪律性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与能力,具有其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国防教育是一项战略意义的教育事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导向定位作用
国防教育涵盖军队和地方,关联国防和经济,兼容平时和战时,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事业。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民族素质的提高,爱国主义精神的确立,都与国防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形势下,在高等学校大力开展国防教育,对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根基,引领发展方向,增强发展动力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加强国防教育,有利于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发展根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2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共有近60万人,学成回国的只有15万人。一般情况应当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有2/3留学生归国工作,1/3留学生在国外工作和沟通信息,回归率与滞留率保持2∶1的比例是较合理和有利的,而我国却呈现1∶3的倒比现象,而且每年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外流。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人才面临大量流失的危急状况,威胁到国家整体经济安全,另一方面深刻反映出新形势下强化民族归属感的紧迫性。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的 1
国防观念,在于使大学生都非常清楚今天的形势和国家面临的处境,明确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威胁及其对民族生存的影响,从而增强国家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发展根基。
2.加强国防教育,有利于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国防能有效地增强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为什么国防往往有助于激发民族崇高的精神面貌?为什么许多爱国将领会被人们视为精神楷模和人格榜样?为什么西方一些大公司乐于聘请退役军官充任顾问?答案只有一个:国防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通过对社会广泛的辐射,对民族精神具有导向作用。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国防教育具有特别的魅力和吸引力,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斗志,进而有利于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走上正确的思想政治发展方向。
3.加强国防教育,有利于激发大学生思想进步的动力
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维护其独立、自由和发展中形成的军事传统,向来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通过国防教育,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保证未来民族强盛、国家兴旺发达的必要条件。在强权政治还在左右着世界竞争格局的今天,增强大学生民族凝聚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大学生对外来威胁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忧患感时,求生存、争发展就会成为民族的共同目标,加强国防建设就会成为民族的共同要求。国防教育能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思想进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国防意识。
二、国防教育是一项特殊内容的教育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促进推动作用
国防教育的内容取决于教育的目的和现实需要,它随着国际形势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特别需要根据教育对象国防观念的发展变化而调整更新。新世纪新阶段,抓好国防教育这一特殊内容的教育实践,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推动作用。
1.系统的国防理论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根据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学生军训大纲的要求,大学生军训着重安排了军事思想、解放军优良传统、兵役法、战时动员、现代国防、现代战争特点、军兵种知识、现代军事高科技、时事政策等国防理论和形势教育。从十几年的军训实践看,这些教育都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主要表现在四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增强国防观念。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又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员。一些学生的国防观念比较淡薄,通过开
展国防理论教育,学生的国防观念明显增强,充分认识到世界战争的的危险依然存在。
二是有利于塑造成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军训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训中普遍开展的解放军优良传统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是有利于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祖国的独立和安全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是有利于坚定理念信念。通过国防教育一系列专题报告,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充分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进一步深刻认识我国现有的国防政策和和平外交政策,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2.严格的军事训练,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军训,让学生过一段严格的军事生活,对促进大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起到了关键作用。学生在军训中的收获将辐射到他们以后的人生。
一是增强了组织纪律性。通过军训进行军队条令教育和军事化管理,增强了学生组织纪律性。
二是磨练意志,增强了心理素质。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之栋梁,把他们放到坚难困苦环境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使他们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军训为他们提供了磨练意志,增强体魄的好机会。
三是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多、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军训期间,一切实行军事化和半军事化,从起床、集合、操练、上课、就寝到整理内务,都有严格的规定和具体要求,通过这些严格的规定和具体要求,较好地培养了日常生活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利于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
实践证明:高校学生军训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活跃、最有成效的工作,有利于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一是有利于培养一支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政工队伍。为了搞好军训,学校对各学院参加军训的政治辅导员及高年级学生干部进行了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在军训中的创造性,学习解放军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提高了军政素质,为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基础。在开展军训中,通过发挥学校武装部、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和校团委的作用,锻炼了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政工队伍,同时发挥了各级团组织的骨干作用,形成一个强大的思想工作网络。
二是有利于学生向解放军学习优良传统。进行军训的解放军官兵发扬了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部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好传统带到学校。在训练场上,他们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个动作;在平时,他们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思想情况帮助解除思想疙瘩,和同学们一起谈论人生价值、理想前途,用人民战士的高尚情操影响学生。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容易打动每个同学的心,他们从年轻战士的身上受教育和鼓舞,信心百倍地投入训练,增强了组织纪律性,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是有利于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根据学生在军训各个阶段所产生的思想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刚入学的新生,对军训有各种不同的看法,通过召开誓师会议和开训典礼等形式,进行层层动员,讲透军训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同学们勇敢地接受考验,圆满地完成军训任务,使新生从思想上很快进入军训。
总的来说,以军事理论课和学生军训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生国防教育,不仅是加强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措施,它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突出国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不但可以充分发挥育人的综合效益,而且也使学校国防教育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和鲜活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保存:《世界新军事变革新论》,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
2.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译本,广西大学出版社,2003年。
3.乔捷:《高校国防教育教程》,海潮出版社,2005。
4.吴海平:《军事教育结构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
第二篇: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_小论文(精)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_小论文
论文导读::组成部分。认识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心理健康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的联系 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意志、性格等方面的素质。一方面,两者互为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为依据,思想的发展变化受心理因素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出发,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否则就会陷入盲目的境地。同时,心理教育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人们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将自身的思想政治观念贯穿其中,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另一方面,两者相互影响。任何一种政治思想品质都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成分构成的。心理成分的健康发展是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完全脱离受教育者当时的心理需求。同时,思想是心理的调节中枢,是行动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们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一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形成,它就对一个人的整个个性品质起导向作用,促进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的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关系密切,同属于意识范畴,都是以人脑为器官,以客观现实为源泉,以实践活动为桥梁,以感知为基础的。思想活动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心理是思想的基础小论文,思想的发展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制约。而心理活动的方向又受思想的支配。思想对心理起决定作用,心理对思想有反作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许多思想问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因素,有些看起来是思想道德问题,究其根源实质却是心理障碍所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而只有从心理入手,才能掌握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而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而心理教育能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使人们的心理素质得以提升,思想积极向上。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正因为如此,某些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来解决,某些思想问题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改变。
(三)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结合是时代对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一22岁之间,正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个性品质形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最高峰,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求知欲最强烈、接受新事物最快的黄金时期。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网络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减少,人们的心理负担加重,心理不平衡加剧。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急需疏导和调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它贯穿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中,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转型和我国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培养大学生对生活的现实态度,正确处理理想与实现的矛盾。大学生往往对人生怀有美好的憧憬,对未来踌躇满志。但一接触现实却发现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时,就容易产生不客观、不正确的判断小论文,从而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为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缺乏生活热情和积极性、猜疑他人、孤独忧郁、生硬固执等状况。因此,培养大学生对杜会对生活的现实的、科学的态度就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培养大学生耐挫折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我国,能考人大学的学生,往往在中学时期都是学习尖子。但进人大学后,却发现自己在班里非常一般。有的虽然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总是在中下水平。对他们来说,这是很难受的。进人大学的新环境后,远离父母、家乡,教学方式、生活环境等都不同于中学,于是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一些病态反应:对战胜困难毫无信心、心慌失眠、多虑、有的沉默寡言、有的破罐破摔,甚至有的寻死觅活、自杀轻生。从调查情况看,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受挫心理的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应该把提高学生的耐挫折能力作为对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三、培养大学生的顽强意志,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为掌上明珠,考上大学以后更是家中的皇帝。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如过分依赖、受不得刺激、经不起挫折、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一点不顺心就觉得天要塌下来、意志薄弱,承受力差、一遇到问题就无所适从,容易产生挫折感。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将“勇敢”作为君子“三道”之一。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勇者不惧”、一往无前的顽强意志,使他们能在即将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增强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1.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
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发展,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远大理想,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其教育方式一般是主动介入,采用集体教育的方式,自上而下,强制灌输,受教育者往往缺少平等和尊重体验,有被命令感和被迫服从感。心理健康教育则着眼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小论文,使受教育者学会处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教育方式一般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采取个别交谈和咨询的方式,帮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构建健康的心理世界。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势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相似的角色之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容易互相影响。高校学生都是成年人,心理和生理都已成熟,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平等和尊重的交流方式。如果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座谈方式代替报告方式,以谈心方式代替训导方式,学生们就会因“角色相似”而把教育者当作知心人,并乐意接受其教育。
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过去单一“说教者”角度和立场转变为兼顾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角度和立场,尽快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理解、同情学生,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迷茫、误解和不正确的观点采取谅解和宽容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价值的权利,以减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服从。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要对学生的价值观无原则的接纳和包容,当学生的价值观明显违背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时候,当学生做出一个可能给社会、他人或其本人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的价值选择的时候,教育者就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持续进行影响,使其思想向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水乳交融,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实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现实保持一致。有时面对同一客观事实,不同的主体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但以下三方面的规律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所共同存在的:第一、客观刺激事件会导致主观心理反应;第二、负性刺激事件会导致负性心理反应;第三、良性刺激事件会导致良性心理反应。所以说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在本质上是和实际问题密切相连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从人的现实表现入手,分析支配其行为的思想动机,再从思想动机分析产生该思想动机的客观外界条件,然后去创造和改变客观外界环境,使之具有产生好的思想动机的外界条件小论文,从而促使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动机。因此,解决实际问题就成为解决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基础。对大学生而言,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学习困难、就业困难、社会交往困难、贫困生生活困难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容易使人产生紧张、焦虑、自卑、无价值感、社交恐惧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长久不能摆脱,就会影响他们业已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决这些心理和思想问题:一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一个正确认知;二是要把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现实问题解决了,就会缓解压力,稳定情绪,化解矛盾,使学生产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国家。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坚持解决心理、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困难和问题,尽量用宽容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教育者要想方设法解决学生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真正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强势作用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唐书怡高校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探讨[J] 时代教育 [2]杨作新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J] 高教探索1999.2 [3]张明成为合格的教师[J] 心理健康教育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6-6 [3]赵景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D]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6-7· [4]祝敏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 安顺学院学报 第10卷第2期2008年4月 [5]杨世雄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途径探讨[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6]颜农秋关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J] 探索与争鸣 [7]赵展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性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
第三篇:浅议党校如何发挥在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浅议党校如何发挥在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委党校(563300)伍良会
【摘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农民工是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并对国家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特殊体制下的劳动人群,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我党在社会转型期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城市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党校作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以对农民工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由农民工党员带头示范和引领农民工群体,从而整体提高农民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党校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党校流动党校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事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本文所说农民工是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 万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16336万人,其中党员有300多万人。
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管理是以党的组织管理为主体,协调各级部门系统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管理。党校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有效介入农民工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带动农民工,将有利于助推我国的城市管理走上一个新台阶,有利于催生一个健康社群文化的形成,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协调发展,有利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全社会得到顺利的贯彻,从而提高党的执政
能力。
一.对农民工及农民工党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是顺利推进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城镇化、工业化是我国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此进程中,农民必然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涌入城市,进入工商业和服务业、进入各类企业,企业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硬,业务技能强的敢干能胜的员工队伍,目前农民工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离现代化的产业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为我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新课题、新任务、新要求,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十分注意做好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要求“对进城务工人员,城市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切实承担起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责任”。我们只有加强对农民工党员进行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提升,才能始终保持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特色,才能永保我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使党的事业获得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而顺利推进。
2.是构建我国城乡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很难实现社会和谐的”。农民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特殊群,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较大改变,容易造成自我控制力和道德约束力下降,理想信念产生动摇等不良倾
向。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却维权无路,他们的正当诉求被长期漠视,便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和做法。所以,我们只有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农民工的整体素质,才能增强他们的政治、道德认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逐步走向政治成熟,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城乡矛盾从而实现城乡的和谐共荣。
3、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目的就是实现“中国梦”。通过对农民工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是他们的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是他们的奉献凝聚了民心,是他们的率先垂范增强了农民致富的自信,他们以自己勤劳、纯朴、善良的方式融入城市生活,推动着城市文明的进步,同时也推动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实现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每一个农民工党员个人梦想的实现也激励着周围无数农民工去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千千万万个“个人梦”的实现就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是广大农民工党员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的发展促使农民工党员的观念发生转变,他们既有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纯朴的传统美德,又有呼唤公平、正义、人格平等的强烈诉求。一方面,国家的发展进步和对民生的关注使他们对未来的憧憬有了变成现实的可能性,他们长期形成的传统美德能与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方针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城市边缘人的身份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更多的社会负面因素和不谐调的声音,从而产生偏激的情绪和理想信念的动摇。这其实是对机会公平、道德正义、法制健全、人格平等的呼唤,及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入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抵制现阶段我们党和社会上存在的那些消极因素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总之,对农民工党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由他们影响和带动农民工群体的思想政治品德修养,从而推动广大农民工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无论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农民工自身的发展都是必要的。
二、党校对农民工党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组织实施
1、现实性:现阶段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党员,多数年富力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学习和创新意识较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较强。他们或者为了给下一代扎根城市奠定基础而努力改变自己融入城市,或者为了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学习和掌握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回乡创业带头致富,无论出于哪种目的,他们都具有强烈的竞争拼搏意识和进取创新精神,有着朦胧的民主权利和法制意识,积极理解和接受城市社区和城市群体的行为规范、文明理念及价值观,随时关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及自己就业和创业的环境,头脑灵活,思维开阔,培训、学习意愿强烈,这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而党校具有“教学、科研、咨询三位一体相结合”的优势和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教师队伍,方便对农民工党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组织实施:针对社区、企业不同的群体及农民工党员“人数多、分布广、流动快、难召集、难集中、难组织、难同步”的特点,党校可以积极探索立足农民工党员工作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农民工党员教育之路。现提以下模式以供参考:
第一、针对农民工党员居住分散、难以集中的实际,党校可联合社区(街道)党组织和企业党支部(小组)采取确定党员活动日、送教上门的办法,使党员及时接受教育,形成“流动党校”的办学模式;
第二、在农民工党员较多的社区和企业,党校可建立电教播放点,组织农民工党员观看电教片,发挥党员电教直观、生动、形象的作用,增强教育效果;
第三、党校可通过在企业或政府(劳动部门)组织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开设党课,加强农民工党员职业道德纪律、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等的教育;
第四、党校可建立网络教育制度,通过开辟“流动党员之家”、“农民工之友”、“网上党校”等专门网站方便农民工党员参加学习,接受教育,让每一个农民工党员都拥有自己的学习园地,同时在网站上设讨论专页和测试专页,让农民工党员开展讨论和交流,检验学习效果,并通过网络向组织和家乡提出意见和建议、反馈各个方面的信息,形成“网络党校”的办学模式; 第五、党校可以通过举办“网上培训班”,安排政治理论、经济理论、法律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等课程,聘请专家教授通过网络授课,提高农民工党员,特别是党组织负责人的认识。
除了这些最基本的方法外,农民工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还有很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给农民工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载体。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和需求,既要在精神层面上对农民工党员进行党性教导和启发,也要在就业培训、工资待遇、生活居住、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上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增强他们对教育活动的认同,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开展农民工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书目:
[1]、陈卫东、吴泽林《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邱伟光、张灿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四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考 文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考
郝坤安,张高旗
(延安大学 宣传部,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把握“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和精髓,把“以人为本”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学习需求为导向,创新教学体系、教育管理制度、考核评价机制等,积极构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放的大学生德育意识培养体系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到主动提高道德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思政教育;以人为本;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灌输”,着眼点是
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就要求我们在德育教育中就要“以大学生为本”,通过“换位思考”,从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为本”的内涵应当包含三层意思
践环节、活动载体、评价标准等措施的设计和实施都要考虑是否能真正解决大学生思想和内心问题。二是要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人格,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
务是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郝坤安(1970---)
育教育。张高旗(1960-),男,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的学习模式,形成多维开 又是实现过去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主要是立 “管理学生”。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运用彻底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力 也是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一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讲授内容、授课方法、实强调学生具有自身的尊严而教师的主要任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原,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既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任务的本质要求,关注大学生的正当利益诉求,不能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依靠广大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精神生命的主动性。,男,河南周口人,研究生。延安大学宣传部干事,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陕西白水人
则,就要将大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人的选择意愿,创造最佳的自主参与条件,争取最佳的效果;应根据大学生的需求,从满足他们的意愿出发,教育过程中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教育人、保护人。
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因素
1、过去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目标时,往往只注重社会需要,而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和思想实际状况,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大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大学生思想的动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等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因素没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导致教育目标定得过于笼统和空洞,缺乏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大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2、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两方面来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针对性不强,授课形式单一,缺少实践环节,活动载体太少,思想政治教育者停留在自身的说教中,甚至无视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是对教育对象进行精神说服。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手段落后,形式单一,仅仅组织听讲座,找大学生谈心,开座谈会等,不注重通过建设校园文化、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等更直观方式的育人作用,根本不能打动大学生的心灵,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欠佳,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3、评判大学生政治及道德标准的不全面。在评价方面过分注重定性分析,忽视了定量分析,忽视教育效果的长期性和模糊性,大学生只要靠理解记忆就能得到一个较好的成绩, 与平时表现的关联性不大甚至无关联。高校中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最具约束力的是奖助学金的发放、入党、考取公务员和研究生等,现在诸如此类的“利益”虽然名义上都讲政治,实际执行中都不严肃,也就是说“学生利益”与“学生先进性”不挂钩,给学生的印象是品德的好坏不影响自己的 “利益”,不耽误自己的前程。传授政治理论的目的是转化为我们期望的行动,我们只重视教育手段而忽视应该有的教育结果,价值取向严重扭曲,本末倒置。
4、有些教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只教书不育人,只把教书当做谋生的手段;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过多地注重对教育对象的教育,而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政治信念不够坚定或没有信念、缺乏责任感、没有事业心、没有勤奋与认真、没有热情,这样的教师既难以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也不可能为大学生作出表率,会直接影响教育对象,影响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5、教学方法上灌输多,引导少,强加给学生的东西多,让学生通过实践亲身感受少,单纯注重理论的强行灌输,忽视受教育者的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忽视对教育对象的精神说服和人文关怀,没有真正把大学生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位置。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构建途径
1、就业、考取公务员和研究生等出路,应加大对学生政治素质的考察,也就是说“学生利益”要与“学生先进性”挂钩。美国的大多数大学在招生时都有非常具体明确的道德要求。比如要求考生提交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和在社会上做义工的时间和事迹,作为录取的重要标准和必要条件。我们的大学生在就业、考取公务员和研究生时虽然不能政治挂帅,但一定要严肃考察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奖助贷三金的发放也要提出政治要求,确实让政治素质高的学生得到实惠和好处,特别是精神上的持续鼓励和支持。要形成这样的环境,每个学生都有提高政治素质的要求,只有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有出路,政治素质高的大学生更有机会、更有出路、更有作为。
2、课堂教学中教案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实施,都应“以大学生为本”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它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学两个主要方面。课堂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极其重要,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其地位是其他途径难以替代的。一是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二是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推广名师大班讲授和小班辅导的教学经验,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3、积极创造“以人为本”的活动,寓思想教育的内容于活动之中
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于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活动具有目的性、参与性、实践性、趣味性等特点。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种重要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明显的优势,一是活动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以生动、形象、具体地体现出来,使教育客体能够直接感知它,并将对教育内容的理性理解与感性认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教育客体在活动中产生直接经验,更好地将教育内容内化。二是活动能更好地促进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双向交流,特别是能有效地调动教育客体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教育客体在活动中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自觉按照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收到“无教之教”的效果。三是活动能使教育客体主体化,即教育客体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使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同时,又以自己的行动感染着、教育着其他的参与者或未直接参加活动的众多的人们,影
响着、改变着社会风气。运用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对各种活动的指导,组织好各种活动并尽可能地将活动与学校的中心工作联系起来。
4、充分利用社团,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社团活动中
社团亦即校园中由师生按个人志趣自愿组织和参加的政治性、学术性、科技性、文体性等各种社团。这些社团所具有的群众性、自主性、实践性、自励性、趣味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广大师生特别是大学生所乐于参与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组织,很好的体现了以大学生为本的思想。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对校园内各种社团的扶持和管理,引导和帮助他们把握社团方向、健全社团规章、活跃社团生活、提高社团声誉、扩大社团影响,在有利于社团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前进。要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长期支持等方式,建设一批长期存在的名团名社,发挥其在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和带头作用。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就要大力扶持政治理论型社团的组建和发展,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社团的组建中;要加大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审批、会员的管理、刊物的管理、纪律的管理,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社团的管理中;要加大对社团活动的指导力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到社团活动中去,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接受到生动直观的教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社团的活动中。
5、服务学生需求,不断加强网络育人。
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和平等性等特点,一是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增进相互沟通,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是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校园生活、社会交往、就业与考研、心理咨询、休闲娱乐等需求,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发布、咨询服务、在线交流等形式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网络的这些特点完全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利用资源、整合各种社会力量,营造出真正健康文明的思想文化环境,向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迈进。
6、管理中凸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管理中凸显“以人为本”是指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调动他们的工作、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实质上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管理,管理中有思想政治教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可理顺大学生的思想情绪,使管理得到管理对象的理解与支持,体现管理的人性化特质,可以防止和克服管理中片面的惩罚主义倾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以管理为手段,可以保证管理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双重实现,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两张皮现象,使思想政治教育由虚落到实处。
7、通过社会实践,亲身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本身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因而,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大学生利用假期或者社会实践课程积极投身社会大课堂, 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让他们通过亲身体会,实际接触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形成、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然大有禅益。要建立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保障体系
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①袁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光明日报》
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联系人:郝坤安,延安大学宣传部,认识我国各项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服务社会相结合、2005,邮编:716000,电话:,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这对于大学生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2009-05-06 ***电子邮件:,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认同度和历史责任感必,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积
第五篇: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中
中学思想政治讨论课的利弊分析
摘要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中,大多数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为主,而讨论课的成份很小。但是中国的教育呼吁创造性思维、个性思维的发展,这些在传统教学中是不容易做到的,相反在讨论课中是较容易的,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传统讲授式课堂是一无是处,也不是说讨论课就是十全十美的,他们都有自己长处和不足。我们要认真的分析传统的讲授式和现代的讨论式这两种教学方法的有利的一面和不合理的一面,找出它们的优点和缺点,结合现代教学的特点和需要,为了更好的组织中学政治课,经过自己的调查和努力寻找到了这样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在结合的基础上处理好师生关系,摆正师生的角色,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花费较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讨论课,利弊分析
Middle School Thought Politics Discussion Class Advsntsges
Analysis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area, the majority of teaching is still based on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the composition of a small discussion class.However, China's education called for creative thinking,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which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s not easy to do, on the contrary in the discussion class is easier, of course, we are not saying that the traditional lecture-style classroom is useless, does not mean that discussion class is perfect, and they have their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We have to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style discussion of the two teaching methods and a favorable side unreasonable to identify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combined with modern teach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the 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political classes in secondary schools, after their own investigation and efforts to find a way to do that in teaching we are to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two,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handle, put the rol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each carefully designed together the teaching content, spend less time, get the most benefits.Key words:School political lessons,Discussion clas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