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质量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
提高质量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
——全国行政学院系统新型城镇化道路研讨会述要
记者 于春晖
2013-1-21 5:38:14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1月21日 07 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近日,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办、山西行政学院协办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讨会暨全国行政学院系统经济学科2012年年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与会者围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应有针对性地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提高城镇化质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一是坚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并重,积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切实转变城镇发展模式,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二是根据各地实际适时适度降低人口城镇化门槛,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三是推进城镇包容性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积极构建合理的城市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城市群协调发展。
与会者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把深化体制改革创新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尤其是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市镇体制改革等。
第二篇:提高质量是推进城镇化的当务之急(问对)
提高质量是推进城镇化的当务之急(问对)——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 本报记者 于春晖
《 人民日报 》(2013年01月27日05 版)
近年来,农民工市民化、征地补偿等与推进城镇化有关的问题引起人们热议。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让城镇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陆学艺。
强调提高质量抓住了推进城镇化的关键
记者:中央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确定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为什么强调提高城镇化质量?
陆学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强调提高城镇化质量,抓住了推进城镇化的关键。上世纪,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2002年到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这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巨大动力,但也因短期内大量人口涌入,城镇空间规模急剧膨胀,很多城镇特别是大城市正在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上涨、社会矛盾频发等城市病的征兆。
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应先提高存量的质量,再做增量。应投入相当的人力、财力、物力,加强城镇建设,防止和治理城市病,使城镇成为功能完备、宜居宜业、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之地。这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下一步,各地继续推进城镇化,一定要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根据自身实际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件地进行。有些地方脱离实际,赶农民上楼,结果并没有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反而给他们带来很多不便。这种违背农民意愿的城镇化不能再搞了。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记者: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陆学艺: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坚持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民工等已住进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为城镇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在城镇工作遇到了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的问题,在城镇生活面临社保难、子女入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这是很不公正的,是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跟不上造成的,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质量不高的具体表现,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加以解决。有人认为,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会给城镇增加很多额外负担。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农业转移人口是城镇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每年又交了各种税费,大多还交了社会保险,理应获得与其付出相称的待遇。同时,解决好这一问题,能够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从而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能够为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奠定坚实基础;能够促进许多困扰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和谐发展。因此,建议对已进入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准确掌握其数量和结构、就业情况、分布情况、居住情况以及去留意愿等,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和城镇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推进城镇化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记者:人口大规模转移流动,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对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对此,我们该如何应对?
陆学艺: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又一个重要着力点。当前,人口转移主要是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应重视这些地区乡镇、街道和社区的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鼓励它们先行先试。东部地区有些城镇发展非常快,例如广东东莞的虎门镇,经济发展迅速,已经聚集近百万人,但还是一个镇的行政建制,只有80多个在编干部,虽然聘用了数倍于此的辅助人员,但管理的难度还是很大。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比较普遍。有很多乡镇、街道管十几万、几十万人,也有一些街道下的社区管好几万人。应适应这种发展实际,及时调整基层行政组织结构,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
当然,公共服务也要跟上。与户籍人口相比,现在转移人口大规模增加。例如深圳的户籍人口只有280多万人,而常住人口达到1200万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1500万人。面对庞大的实际人口规模带来的需求,根据户籍人口配套建设的公共管理机构及其提供的公共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推进城镇化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第三篇: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周远清)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2-02-01 阅读次数:969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我曾经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概括为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三个阶段。大改革阶段主要在体制改革、教学改革、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大发展主要体现在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有了大的发展、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正经历着一个大提高的阶段。大提高阶段提高什么?提高质量、提高水平!
《教育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看成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做强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成为高教战线崇高的历史使命。今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因而,我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又到了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这一关键时刻的关键就是提高质量。
提高质量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认为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际有三件事至关重要。
一、重新认识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其中“育人为本”是核心。重新认识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是大学办学的指导思想,是衡量大学办学方向是否正确的试金石和标准.是大学文化的精髓。
(一)大学的根本是培养人
大学的根本是培养人。这一点,无论是《教育规划纲要》还是中央文件,都讲得很清楚。在2010年7月13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温家宝强调“把培养人才作为高等学校的第一职责”o今年4月24日,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现在有不少学校丢失了这个根本,淡化了这个根本,甚至忘掉了这个根本。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的诱惑也太多.学校办学也遇到了方方面面的困难。如何端正办学方向,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实在是当前大学建设、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大事,或者说是根本大事。
(二)发挥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文化育人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如何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呢?我认为途径之一是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努力提高两个自觉,即提高大学文化自觉和提高学校素质教育自觉。
大学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个功能。而这些功能的背后有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大学的重要功能就是传承、实践、创造文化。大学如何来发挥她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呢?一方面,大学通过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通过直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来实现:更重要的一方面,大学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人来实现她的这种功能。大学正因为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人,满足了国家、社会和人们永恒的需要,大学才得以源远流长,大学也在这个过程中实践、传承、创造了文化。
大学培养人,不仅在于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更在于她具有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力,这是一种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大学出现市场化、庸俗化、功利化等倾向,这与大学应该具有的高品格、高品位相去甚远。要让大学的文化熏陶力量发挥积极的育人作用,必须提高大学文化自觉,建设一种追求真善美、有使命感和社会担当的文化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自觉地融人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人才是大学文化的精髓。
大学践行文化育人,还要努力提高素质教育自觉。我国高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为突破口和切人点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多年来与人文素质教育同时使用,应该说,文化素质教育开始提出时还引起一些争论和质疑.但这个时间很短,原因就在于它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和熏陶为内核,引起了学生和教师的极大兴趣。在许多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报告几乎场场爆满,从而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思索。文化素质教育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引起轰动.同时又久盛不衰,其关键就在于“文化”二字上。
文化素质教育经过十五六年的实践,今天回过头来认识,不仅切中时弊、顺应潮流,而且还应加上四个字——“涉及根本”o涉及根本就是涉及大学的根本目标、根本任务,即如何培养人:涉及大学如何传承文化、实践文化、创造文化。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大学在特定历史阶段,在育人中传承文化、弘扬文化的重要探索与实践。
目前有一种倾向,即以“知识教育”来代替“文化素质教育”,实际上是贬低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不对的,也是不可取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精髓在“文化”二字,它的魅力也在“文化”二字.特点也在“文化”二字。大学校园所具有的独特的品位与格调也正是源于文化,源于高雅、厚重的文化。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融文化,特别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于素质教育之中的,是以优秀的文化培育、塑造人才的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三注”→“三提高”→“三结合”→“战略主题”的发展过程。1994年,针对时弊,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三注”,即“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培养,注意个性发展”。“三注”的提出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引入高等教育。1998年以后,文化素质教育进入一个推广和提高的阶段,我们提出“三提高”,即: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素养,特别是文化素养;提高学校品位,特别是文化品位。“三提高”把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纳入到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
2005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10周年,我们又进一步深化了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提出“三结合”,即: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三结合”的提出把文化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2010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15周年,《教育规划纲要》把素质教育提高到“战略主题”的高度。战略主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要点:第一,核心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第二,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牵涉民族素质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对全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同时,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素质教育也是体现教育方针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这些认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也为素质教育实施历程所证实。因而,要重新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提高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自觉.这是育人的根本途径。
二、建设一支高水平、能奉献的师资队伍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教学改革涉及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是主体。没有教师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是不会成功的。当前,由于种种原因,这支队伍的素质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离大提高的要求还相去甚远;这支队伍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对教学改革还没有完全兴奋起来。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关键中的关键、根本中的根本、大事中的大事;教师队伍建设,可能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教学发展中的切人点和突破口。
有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会有改革的动力,就会有高水平的改革;有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会有高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有了高水平的科研,就有了高质量的保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 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支队伍的建设.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
(二)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的途径
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做方方面面的努力,我结合当前的师资队伍实际,谈以下几点: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今年教师节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谈到了这样两组数据:
第一,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共有专任教师134.3万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的比例从2000年的31.3%提高到现在的57.1%;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教师达到了52.6万人,是1978年的64倍。
第二.高校集聚了大批的高层次人才。目前全国高校中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 10人,工程院院士278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4070和37%;全国高校有“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0人,占全国总数的5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当中有357位专家来自高校,占总数的67%。这是师资队伍建设令人欣喜的一面,说明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我们依然缺乏世界一流水平的顶尖教师.众多教师的素质、教学水平依然有待提高,依然缺乏鼓励教师醉心于教书育人的氛围和环境.依然缺乏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体制机制。这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相去甚远。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强调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重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教师队伍素质最核心的指标。要把重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作为师资队伍建设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在平时的调研中,很多教师反映,学校的评价导向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很多教师在平时工作中也多以科研为中心,并不重视教学.以拿了什么级别的科研项目、得到多少项目经费为荣,对教学则应付而过;那些花了很多精力用于教学、花了很多时间指导学生的教师在考核、评聘以及实际工作中却得不到应有的鼓励。针对这些,教育部也出台了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学生评教等一系列制度,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倾向。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也有待提高,灌输式教学、以教代学等情况依然普遍存在。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师德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有方向,教师身为人师要有高道德水准的道德规范。在社会各个群体中,教师是道德水平最为高尚的群体,因而师德是其灵魂。由于我们有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同时,我们的高等教育又开始呈现多样化的趋向,加上在改革进程中各种思想甚至各种道德观的侵入和影响,教师群体近年来在师德方面有所滑坡,所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非常必要。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认为是必要的,并且是适时的。
三、来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带动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带动学校的管理和改革。抓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带动很多的东西。教学方法改革是可以抓住的牛鼻子,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要抓住这个牛鼻子。
我曾经把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四个投入不足”,即经费投入不足、领导精力投入不足、教师精力投入不足、学生对学习的精力投入不足;把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归纳为专业设臵过窄、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人才模式单
一、外语水平偏低、人文教育过弱。并且,自1992年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们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过一系列的改革。应该说,这一系列的改革均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成果。如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专业目录的几次调整,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提出,推动文化素质教育,_类课程、精品教材的建设等等,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2007财政部教育部推出“质量工程”,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改革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坚持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把教学改革当作核心.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把教学工作看作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甚至,提出教务处是“天下第一大处”o教学改革是核心这一重要理念.激励和推动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但回顾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历程,教学方法改革依然相对滞后。我曾经说过,“我国教学方法、教育方法不先进甚至比较落后为国人所共识.为世人所议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一种经常说、经常写、很难做的常用词”o现在,我们是不是到了要来一次教育方法大改革的时候了?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不来一次大的改革,我们要培养创新人才可能就是一句空话。
2009年以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开展了“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并在5大可比指标上与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做了比较。总体结论是,有一个指标高于美国同类大学的水平,有三个指标总体上持平,有一个指标与美国同类大学的水平差距较大。这个差距较大的指标是师生互动指标,表现为清华学生较少的提问、被提问和口头报告,较少参与讨论。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教师在课堂上更多讲解的是成熟的体系知识,注重知识的传递和灌输,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学生只是简单的接受,缺乏积极主动的思考;教师缺少对学生高级思维模式,如分析、综合、判断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研究还发现,只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环节,比如课下学习、课外的拓展性学习,清华的得分都高于美国的大学.而在课程目标达成和课堂教学上则与美国大学存在较大差距。清华学生不仅在知识、能力和自我评价上与美国学生没有显著差异.而且学习更为刻苦、努力,更具备雄心大志。存在的问题是,课程过度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导致课堂教学沉闷、单调,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用课下更多的付出弥补课堂内的学习不足,造成教育浪费。清华的优势是非课程的、很多可以归因于学生的特质,比如刻苦学习、对自我的高期待等;而美国的强项是课程的、可以归因于学科和教学的优势。调查结果非常说明问题,我们的学生素质很好,但是教育教学方面别人比我们好。
另有对北京市、湖北省、浙江省等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学情调查情况表明,普遍存在以下情况:一是大学课堂依然盛行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有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二是学校存在严重的“重教轻学”倾向.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开展得很不够,教学改革也主要是“教”的改革,很少有人关注“学”的改革:三是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并没有带来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积极作用,反而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四是大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评价不太高.对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态度有不少意见。还有学者从近年来大规模教学评估和教学工作实际中,感受到我国教学方法落后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说教式的教学过程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二是教材建设相对滞后,限制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三是不少课程多媒体教学手段被扭曲,从“人灌”走人“机灌”误区,满堂放幻灯片,没启发学生思考,也没有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四是重理论,轻实践,对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我国长期以来不断抓教学方法改革,为什么没有取得整体性的、突破性的进展,怎样才能取得这一进展?我认为,关键在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因为世界名牌大学,大多由于有独到的办学理念,因而创立了闻名于世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要把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先导,同时又把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作为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过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质量要做方方面面的努力,我今天主要强调“大学的根本是培养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学方法的大改革”三个方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仅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还要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全国的各级各类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到研究生,重点都是提高质量。这可以看作是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给我们在座的各位研究教育的学者们提出一个任务——能不能整体地、系统地、而不是单一地、片断地来研究一下如何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
(周远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北京100816)
第四篇:城镇化关键
城镇化关键:进城农民与市民“同城同待遇”
从2012年2月“转正”江西省省长至今,鹿心社主政江西已逾一年。
2011年,他从前任省长吴新雄的手中接过“帅印”。
当年,江西省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进入万亿元俱乐部。2012年,生产总值达到12948.5亿元。江西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但我们清醒地看到,江西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经济欠发达省份地位尚未根本改变,加快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鹿心社坦言。
鹿心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江西省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阶段。这是他们最大的机遇。
2013年,鹿心社将江西发展的重点落定在工业化、城镇化的“两化驱动”上。
城镇化关键:
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
江西的城镇化规划可简单归结为“一群两带三区”,即环鄱阳湖生态城镇群,沿沪昆线城镇发展带、沿京九线城镇发展带以及南昌大都市区、九江都市区和赣州都市区。
该规划中,南昌、九江市为江西城镇化建设的排头兵,国务院批准的《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明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该区域以占江西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江西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是江西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
在南边,以中央苏区建设为契机,赣州的城镇化也加快了进程。2011年,赣州的城镇化率仅仅为39.34%,远远低于江西省其他地级市。
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表示要加快该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增强发展的支撑能力„„
这一年,赣州城镇化率达到43.7%,新增建城区面积24万平方公里。根据计划,未来20年左右,赣州主城区将扩建至200到300平方公里。届时,“大赣州”将串联起下面数量庞大的小县城和大农村。
当然,在鹿心社看来,若仅仅只是造城,江西的城镇化并不能算成功。
鹿心社一直强调,城镇化发展需要制定规划,科学履行。“只有把城镇化做实,进城农民才能够在城镇找到合适的工作,享受到公共服务,享受到医保、教育,真正做到享受市民服务。”他认为,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民进城能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
鉴于此,江西正致力于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全省严格落实同城同待遇政策,使进城农民在养老、住房、医疗、就业等方面享受当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既要对得起革命先烈
又要对得起子孙后代
与城镇化布局相呼应的是,同步工业化布局。
去年,江西提出“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在加快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和促进赣南等原苏区振兴发展的基础上,重点优化沿沪昆线两翼区域生产力布局,积极支持赣东赣西经济板块“两翼齐飞”,培育多极支撑的区域经济增长板块。
与此同时,江西的新型工业化产业选择也基本确定。
江西省着力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以光伏产业为例,短短几年,在江西从无到有,形成了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的光伏产业链,进入全国光伏产业第一方阵。尽管当前光伏产业集体陷入危机,但这不会改变江西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心。
然而,作为中国最美丽的省份之一,生态大省江西所面临的环保压力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江西经济发展和产业选择上的束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鹿心社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江西是革命老区,不加快发展经济对不住革命先烈;江西也是生态大省,不保护生态环境又对不住子孙后代。江西通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探索既有利于生态保护又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子。
这条路不好走。鹿心社说,因为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毕竟会对经济的速度产生一定影响,江西需要国家的关注和支持。
“江西南部是东江源头,又是香港同胞主要的饮用水源,生态地位非常重要,为了保持水质,江西调结构、压项目,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可以说为保护国家生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根据鹿心社介绍,目前,国家对江西56个县市区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总量大约是9.6亿元,“杯水车薪”。他建议,中央应加大对重点生态保护区的支持力度。
在今年的两会上,江西人罕见地集中表达了一个欠发达省份对于中央政策红利的渴望。未来5年,江西力争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7年生产总值超过2.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力争达9000美元,江西人民富裕和谐秀美。
△对话鹿心社省长:
“江西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有明显优势”
《中国经济周刊》:当前全国各地发展都很快,江西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江西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中,具有哪些发展机遇和优势?
鹿心社:应该说,当下的江西具有许多机遇和优势,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三大国家战略实施的机遇。2009年国务院批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去年又出台《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2009年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去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三大国家战略同时覆盖江西省,由此带来的机遇前所未有。
二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机遇。江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明显,具备加强区域经济交流合作的优越条件。随着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江西必将成为产业转移、技术转移、资本转移、人才转移的重要省份。
三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机遇。江西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较快增长格局十分明显。2012年我省城镇化率47.5%,正是加速期的重要时段。
四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机遇。绿色、低碳、循环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等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江西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具有明显优势。
《中国经济周刊》:作为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省份之一,江西提出力争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领先,并初步探索了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有哪些举措?
鹿心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推进江西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的潜力所在。我们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生态品牌,大力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一是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例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重金属污染防治等重大生态工程,切实保护和建设好江西的青山绿水。二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低碳、绿色产业。例如,加快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中国经济周刊》: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革命老区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下一步,江西在推动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中会有哪些举措?
鹿心社:去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革命老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根据国务院《若干意见》,制定了《实施意见》,明确了“三年见成效、八年大跨越”的发展目标。同时,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落实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重大产业发展项目。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取得重大进展,已完成了10.6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解决了99.37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3.69万烈士子女享受定期生活补助。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配合做好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编制和报批,争取尽快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和央企帮扶工作。
《中国经济周刊》:江西在推进城镇化方面力度很大,成效也很明显,但与全国相比还有差距,江西将怎样加快推进城镇化?
鹿心社:2012年,江西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7.5%,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1个百分点。我们提出在未来五年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左右,任务十分艰巨。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我以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科学编制并实施好规划。解决好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土地怎么用、城市怎么建的问题,为城镇化发展和城镇建设提供依据。二是提升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适度超前搞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过去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的做法,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三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把在城镇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村人口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四是提高以城带乡水平,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让广大农村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地方官为江西发展献计策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董显苹|北京、江西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财政厅厅长胡强:
原中央苏区发展应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中央苏区的发展,除了国家财政输血,更应该提升自己造血功能。”江西省财政厅厅长胡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胡强介绍,为促进原中央苏区加快振兴,今年年初,在省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江西省依然积极筹措资金,安排了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专项补助资金,每县补贴1000万元,集中用于促进扶贫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各具特色的扶贫支柱体系,拓展贫困群众的稳定增收渠道。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县的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与市本级困难补助力度,扩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助范围且加大补助力度,在安排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时,重点向原中央苏区倾斜。”胡强说。
“我们将继续通过设立财政收入翻番奖、财政收入上台阶奖、工业崛起奖等一系列财政激励机制,调动和发挥原中央苏区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加自身‘造血’功能。”胡强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新余市市长刘捷:
打造“精美特新”中小城市
“城镇化建设不能一拥而上,而是要结合地方特色。”新余市市长刘捷介绍说,新余的工业化发展很快,目前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58%。
“我们定位的新余城镇化,不是做大规模,跟九江、南昌不一样,我们希望把新余打造成‘精美特新’中小城市,在这儿生活比较休闲,交通也不会拥堵,基本设施比较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和舒适。”
“另一方面,新余还特别关注小城镇的建设,因为新余人口不多,我们希望在周边构建11个中心区,推动示范镇的建设,探索‘市直管镇’管理模式。”刘捷说。
刘捷表示,到2015年,力争使新余城区人口达到75万,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使新余成为“南昌的远郊、长沙的近邻”。
第五篇:城镇化是节能减排的关键
“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净进口国”的消息让人们真切看到了中国能源消耗的现实。这些年我国能源消耗的攀升,始终与近30年来的城镇化进程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经济快速增长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提高整体能源消费水平,城镇化进程中的工业特征是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污染排放急速增加。面对中国的能源危局,城镇化成为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
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与中等收入国家61%、高收入国家78%相距甚远。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迁居城镇,居民能源消费量将大幅度增加。而大规模城镇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所需要的大量水泥和钢铁只能在国内生产,因为国际市场无法为中国提供如此大规模的钢材和水泥。因此,我国城镇化进程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能源稀缺、环境污染排放等诸多挑战。
不过,在城镇化过程中,选择不同的规划方案、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环境政策,能源消耗和污染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要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我国很难减缓城镇化进程,但也能把城镇化进程作为节能减排的机会。而新能源具有的清洁环保特性,使它可以在城镇化进程中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力量。
除了直接使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以及发展分布式能源以外,新能源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建筑节能方面作用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城镇建筑的能耗占城镇能耗的2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普遍存在能耗高、效率低、保温隔热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问题。如能按照国际先进水平来提高和加强建筑设计和能效标准,将有效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建筑节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在建筑上的应用,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太阳能建筑为例,已从太阳能采暖建筑发展到可以集成太阳能光电、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吸收式制冷、通风降温、可控自然采光等新技术的建筑。
当然,我们无法夸大新能源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因为新能源依然不敷使用,其推广未必跟得上城镇化的快速步伐,从量上说,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能源支持当前依然以常规能源为主。此外,新能源建筑也存在投资大,回收年限长等问题,因此除了政府提高和规范建筑节能标准和认证,也需要政府和金融业的政策激励和融资支持,以驱动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不过,城镇规划始终是城镇化进程重要的一环,政府应在其中尽量加入节能环保细节,更多考虑节能基础设施,设定一系列城镇发展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来指导城镇化进程的设计和建设,提高城镇化进程中的能源效率,使得城镇能源结构更为清洁。▲(作者是新华都商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