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的迅速发展已经推动我们步入城市型社会。城市正在无节制地扩张着。当这股洪流渐渐缓慢下来的时候,人们开始关注我们建设的一切——方正耸立的高楼、相仿的城市环境、围圈起来的小区当一个饥饿的人有饭吃的时候会无比满足,当食物充足的时候则开始讲究食物的色、香、味。我们的城市建设也是一样的,当功能被满足之后美化便成为新的需求。
环境的和谐能够推动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留在城市。伴随着现代绘画、雕塑和建筑以及当代公共空间的发展和转型带 来的城市文化新需求,公共艺术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当代文化现象。它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等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
首先明确一点,公共设施艺术化绝不等同于多摆放些雕塑,但公共设施却包括雕塑。雕塑是公共设施的一部分。生态观念的介入,为雕塑家提供了新的题材和新的方式,产生了一种新颖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雕塑——生态雕塑。它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更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这里以大连城市公共设施为例加以说明。大连以广场多而著称,在广场上或广场周边都会有小议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公共设施艺术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同样,每座城市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城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而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市民的生活质量。
星海广场百年城雕是市民及游客很喜爱去的休闲场所。百年城雕是一本翻开的书,寓意深刻。城雕前100双脚印揭示了大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百年。眼前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们不仅可以欣赏雕塑,还可以让自己与雕塑、与环境融为一体,参与其中。在和平广场正门对面有几个杂货亭。与常规的售货亭不同的是这几个售货亭被设计成彩蛋的样式,旁边摆放着几条长凳,既满足了坐人的功能又可以装点环境,当然同样也可以作为约会的地标。
公共艺术是属于城市的,每当我们进入一个城市,特别是古城、名城,都会被她充满传统文化和特色建筑的市容所打动。这其中,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成功营造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些著名的景点或构筑物已成了这个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们是城市递交给观者的一张名片,而这种文化视觉构筑物随着时光的推移,便积淀成为“城市的年轮”。大到城市公交系统,小到公共垃圾桶无一不是城市艺术品位的体现。
很多时候,达到艺术化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将人们习惯的造型进行重新设计。以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垃圾桶为例:垃圾桶仅仅满足功能很简单,如果想美化它则需从造型和材质上做文章。罗马街头的垃圾桶模仿罗马建筑中的柱式去设计,材质与造型结合得恰到好处。西班牙公园中的垃圾桶,采用现代材料制造,外围有绿色植物缠绕,既有现代感又与环境自然融合。则印证了“创意无处不在”这句话,打破常规将垃圾桶设计成日常生活用品的形状。
建筑大师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拥有一个怡人、和谐而美好的城市环境,无疑是居住在都市中人们的强烈愿望。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外表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生活——不仅在趣味上,而且在价值观上。
第二篇: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说明
景德镇陶瓷学院简介:是中国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校,是我国31所自主招收艺术类本科生和94所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学校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1958年正式组建为本科院校。经过50年的建设,我校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陶瓷艺术设计、陶瓷工程领域教学、科研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其中陶瓷艺术设计、陶瓷工程学科在全国陶瓷行业享有较高的声誉。
针对学校的教学环境以及历史底蕴,我设计了一下四类公共设施:
曲型休息椅:
主要理念:以人为本、简单、和谐
主要材料:不锈钢、防腐木
设计构思:本设计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字母“S”。“S”充分地体现了曲线美,且在同等的直线区间内用曲线可使构建设施的空间利用率大大增加。不锈钢的构架充分地简化了休息椅,又加以木质坐面,能与校园内的景观植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喷泉花架座椅:
主要理念:以人为本、融于自然
主要材料:防腐木、大理石、玻璃、夜灯
设计构思:采用曲线设计,不刻意、不死板,富有灵动性,两侧设有亲水喷泉和夜灯给人亲切感。座椅中间的盆景隔让人更能亲近自然,能使人们在休息的同时彻底放松。
陶瓷船型街头直饮水机:
主要理念:以人为本、体现校园文化
主要材料:陶瓷、不锈钢
设计构思:直饮水机能给学子们带来极大的方便,且选用陶瓷材料从而充分地体现出我校的陶瓷文化,又以船为主要造型,其内在含义预示着我校莘莘学子能乘风破浪取得成功。直饮水机的底座主要运用祥云造型,也预示着学子们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船型花坛:
主要理念:以人为本、融于自然
主要材料:防腐木
设计构思:花坛主要以船为造型,寓意与直饮水机一样,希望我校莘莘学子能乘风破浪取得成功。采用防腐木这一材料主要目的是能融入校园环境中,不死板、不唐突。
第三篇:从大地艺术谈起-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介入
从大地艺术谈起之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介入
“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我们
“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群艺术家,厌倦了现代都市生活和高度标准化的工业文明,他们试图回归自然,将不朽的长城、金字塔、吴哥窟等永恒闪耀的人类艺术瑰宝重新带回到人类到艺术视野中来。于是,“大地艺术”诞生了。
大地艺术的诞生,无疑给快速发展的后现代艺术及艺术家们带来新的审视:“
自然和艺术对于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是否还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将在未来将以何种形式呈现、以什么方式与人连接?”
人类试图替代上帝,创造自己生存所需的一切,而生存亦让他们终于无法和自然、艺术彻底分离。既然我们无法质疑自然和艺术的价值,如何在当代城市空间中将自然和艺术完美结合且真正介入到类人生活的罅隙,就变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以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类生存环境。当人类试图将艺术介入自然和城市生活的时候,公共艺术就诞生了。和几十年前那些活跃在冰川沙漠的大地艺术家们一样,当代艺术家们正在用公共艺术,创造属于城市的“大地艺术”。
我们总在期许未来,那么未来到底是什么?广义上来讲,未来就是全人类共筑理想家园。过去30年时间中国城市进程已经完成“需求阶段”,未来30年中国城市势必要进入“智能+人文”的“智慧城市”阶段。“智”是科技、智能,“慧”是文化、人文。只有具备的人文精神的公共城市空间,才是属于未来的、足以称之为“美”的公共艺术。
第四篇: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形象建设逐渐深入人心,我国正式进入到城市改造和建设的高峰期。公共空间环境是城市形象的具体表现,其中标识导向系统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不但具备信息传播重要作用,且能够创建良好的环境秩序。为此,从公共空间环境概念入手,阐述其与标志导向系统之间的关系,并立足于当前我国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现状,深入分析和研究基于标识导向系统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要素。
[关键词]标识导向系统;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
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城市公共环境也得到了相应的优化,标识导向系统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城市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不仅要具备信息传达功能,且应结合公共空间环境特点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设计,将其与空间环境、人类生产和生活有机整合,最终创建和谐的城市环境。因此加强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概念及其与标识导向系统之间的关系
1.1概念
所谓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主要是指为人们提供享受自然和社会活动的聚集场所,是展示城市景观特色与真实生活场景的具体表现。其对于改进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新时代的到来,城市公共空间与环境正面对着政治、经济等方面带来的巨大挑战,其设计目标及理念已经由单一满足生活功能朝着提高城市整体品质方向发展。
1.2关系
就传统角度而言,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指经济发展、人们物质水平等。但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愈发重视。而城市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作为城市形象的一部分,能够代表城市发展水平。一般情况下,该系统主要从物质与精神两个角度影响城市形象。一方面该系统作为城市公共环境的一部分,通过文字等多样化形式,能够美化城市环境。另一方面该系统设计过程中,涉及人们情感因素,与地域环境相结合,得到了居民的认同[1]。由此可见,城市导向系统设计应侧重对城市特色的展现,而非简单的箭头、符号。
2基于标识导向系统,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现状
目前,很多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导向系统设计过于单一,缺乏系统性、创新性。且削弱了该城市特色,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系统局部混乱。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其中的建筑物层出不穷,促使信息量日渐增多,对导向系统需求越来越明显。但是很多导向系统设计忽视了人们的视觉感受及心理需求,如城市十字路口指示牌并未因为新建道路而调整,难以准确反映相关信息,与其设计初衷相悖。第二,缺少系统性规划。很多城市公共环境中,标识导向系统并未进行系统性规划,具有较为明显的随意性,且与周围景观等空间环境十分不和谐,缺少人文关怀。如城市街道而言,随意凌乱树立的标识导向牌,难以与花坛等设施形成统一性,对城市整体形象产生了消极影响。第三,缺乏对特殊群体的考虑。现代社会发展更加强调人性化。当前城市中的标识系统主要服务普通人群,本质上属于视觉信息传递。然而社会中的特殊人群难以接收到该类服务,严重缺少人性化。为此,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标识导向系统的优化设计。
3基于标识导向系统,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现代城市改造规模日渐扩大,公共建筑空间愈发复杂,因此准确快速地传达正确的空间方位信息成为环境设计的首要目标,促使标识系统能够成为整个城市与环境的外延,并更好地彰显城市独特的地域特色及人文精神。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1转变传统观念,坚持合理设计原则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可盲目进行,应坚持合理原则。如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建设越来越快,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导向系统也随之更新,在设计中应保持二者和谐统一[2]。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选择耐久性材质,并加强对导向系统的后期维护,以烘托城市人文气息,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人性化原则。人性化的公共空间能够创建良好的条件,让人在其中具有愉悦的心理感受。近年来,国外为残障人士提供的无障碍通道等,无处不在人性化,能够增强城市居民认同感。因此城市空间环境设计过程中,应坚持人性化原则,通过标识导向系统的完善,营造和谐的城市氛围。通用性原则。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因此在具体设计中,应面向全体大众,而非一小部分人群,特别是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应采取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箭头、符号表示,配合合理的图形,真正发挥其信息传达的作用。
3.2合理布局城市公共空间,优化标识导向系统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应结合具体人口分布情况进行设计,避免对空间资源的浪费。如针对标志性的公共广场,但由于其居民区较远,其公共效应不够明显;而一些超市附近小广场人流较大,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场所,但由于其面积较小、且过于分散,难以满足人们对公共设施的需求[3]。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结合超市等人气较高的场所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提高对空间的利用率。同时,针对标识导向系统的图形符号的设计,应强调功能性与美观性,注重采取国际通用性图形和符号,并充分与当地特色有机整合,不断优化导向系统设计,为人们提供导向服务,促使人们能够在公共空间环境中准确找到方向。
3.3整合公共空间环境与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实现统一规划
在具体空间环境设计过程中,应立足于整体设计框架,着眼于各个导向标识的形态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强化其在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功能,促使公共空间环境呈现一定秩序化,以便营造结构分明的空间环境,实现统一规划,同时保持环境标识导向系统与整个城市的协调性,树立良好的城市环境[4]。如就城市公园环境的设计,在指示牌设计时,可以采取木质材料,中英文对照,采用绿色字体,呈现自然本色,给人们在喧嚣城市生活一片静谧之地。科学、合理的导向系统设计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增强环境层次感,好像浑然天成的一张壁纸。此外,在建筑空间设计中,人们也可以将楼层导向信息进行系统分类,突破传统沉闷的空间形态,丰富公共空间语言。
3.4展现空间个性特点,突出人文性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且受到历史、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因此在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将城市的自然等因素作为设计源泉,充分挖掘本土化资源,将本土特色融入到空间构成当中,形成鲜明的主题,充分体现人文性[5]。如美国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采取意大利传统坚持的符号构成新景象,与人们内心产生共鸣,为人们创建充满活力和人性化的空间环境。
4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其中标志导向系统在其中具有信息传达等积极作用。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切合城市发展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将空间环境设计与标志导向系统有机整合,为人们构建和谐的生活氛围,从而推动城市化建设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丹.浅谈城市公共空间导向系统设计中的视觉习惯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6).
[2]李澍,刘若根.基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城市公共空间导向标识系统设计[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
[3]方四文,孙智强,张焰.户外标识与户外广告的融合与未来———从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高度来展开探讨[J].美苑,2014,(6).
[4]李民.城市公共环境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方法研究———以日本松山市为例[J].新美术,2015,(5).
[5]朱钟炎,于文汇.后世博时代中城市与人的沟通———浅析城市标识导向系统规划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第五篇:城市公共艺术教案
城市公共艺术教案
一、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方法与程序
公共艺术存在于公共空间之中,公共空间秩序是由政府实施管理的,因而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公共艺术,或政府认可,或政府组织开展,无不在政府作用范围之内。积极的政府责任的履行,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城市公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政府作用的发挥密不可分。政府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方面,承担着前瞻统筹、资源调动、主导协调和制度创新四个主要的责任。并认为政府决策者的文化素养极为重要。
1、前瞻性统筹
公共艺术存在于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政府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在强调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用“艺术环境”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把城市规划、景观工程、建筑、雕塑、广告等都看做是公共艺术,重视用艺术的标准来要求其品质。因此,要为市民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尽量减少视觉污染,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
从培育城市文化的长远目标出发,统筹作为城市公共艺术部分的物质性要素建设。物质性要素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它作为公共艺术时,就产生了人与艺术的互动交流,在交流中得到美的享受,可以使市民愉悦心情,增强安全感。同时,优秀的公共艺术,都有合理的尺度,空间、体量、色彩等,这种有很好尺度感的环境,对陶冶人的情操,培育公共秩序,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塑造城市形象的视角出发,审视公共艺术对城市影响力、竞争力的作用。成功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可以创造出一个城市强烈的地域感和可认知感,培育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拉动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甚至可以培育新兴产业。
2、积极性调动
营造宽松开放的公共艺术创作环境和创新氛围,激励各方各类人才的创作热情。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政府应倡导一种开放的社会氛围,鼓励艺术家、设计师大胆创新,允许不同风格的公共艺术作品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之中,以满足公共审美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政府又往往是公共艺术品的最大“买主”,要当开明人,起导向作用,从而为设计师、艺术家提供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专家论证与政府决策有机结合。要注意防止三种倾向:一是政府武断决定,特别是决策者不尊重艺术,凭个人审美意愿来决定方案,或在实施过程中擅自指点修改。二是不正确运用公共意见。艺术如果仅仅依据简单多数来判断,那恐怕不叫艺术。三是专家的社会责任落不到实处。专家的任何意见,都不需要追究责任,最多只是舆论批评而已。政府、专家、公众三方的作用机制如何建立,三方积极性如何调动,确实是个现实的课题。
3、主导性协调
公共艺术与商业利益的矛盾协调。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商业与艺术的矛盾是经常发生的,有的拆除具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进行城市开发;有的因政府部门妥协,开发商擅自改变规划,将原来艺术的、人性的空间改得面目全非。不能因为商业利益而放弃对公共艺术的追求,政府的这种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新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设计规范的矛盾协调。现在的城市千城一面,新建的建筑似曾相识,这是当前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引入新的设计理念。但这时往往容易与国家法定规范相矛盾。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制定国家设计规范时无法解决的很多技术问题现在都已迎刃而解,新的设计理念变成现实已成为可能。因此,一方面政府部门应着手研究规范的修编问题,另一方面,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政府应进行有效协调。
4、制度性创新
改革设计业务取费制度,一方面作为政府制定的导向性取费标准,应增加方案创意阶段的取费比例,以鼓励公共艺术性创造。另一方面可以放开,由市场来决定取费。建立对公共艺术创新的奖励制度。城市规划、设计、建设项目的等级奖励评定,应增加艺术成分。
建立反馈式对话机制。政府和建筑师、艺术家之间要加强联系沟通。政府部门作为管理者和实施者,对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公众的意见要及时反馈给公共艺术的原创者(如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等)。要建立策划人制度,在对话机制中发挥作用。
经常组织艺术家、批评家及广大民众对城市公共艺术开展一些批评活动,可以政府组织,也可以由专业性行业组织开展,以推动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二、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材料要素
材料是公共艺术的基础,离开材料公共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实现。在公共表达中材料的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材料的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在公共艺术表达中非常重要,物质材料不仅决定公共艺术的形态,色彩机理 心理效应,还直接影响造型的强度,加工工艺和方法。间接限制了公共艺术设计构思。所以了解材料是公共艺术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材料可分为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两大类。
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材料称自然材料,自然材料具有原始的质朴感,给人以亲切、舒适、自然的心理感受。如:土、木、石等等。
木材是比较容易加工的材料,在室内公共艺术中使用比较广泛。它具有温和、松软、轻快的心理属性,但易出现变形、干裂、燃烧、蛀虫等现象。在室外公共艺术中使用年限比较短。
石料总体上给人沉重冰冷剑英感。如果石材的加工手段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效果。在公共艺术中使用的比较广泛。
土料具有可塑造型好,干燥后有一定比较强度。但容易碎,怕水、难保存。所以在公共艺术中使用通常要烧成陶瓷。通过人为的因素合成制造的材料称人工材料
人工材料得出现体现了人类发展历史的科技技术。在公共艺术中常用的人工材料由金属、玻璃、塑料等
塑料材料熟料是典型的现代工业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塑料具有造型丰富成型快,造价底、户外时间短、在公共艺术中、使用也比较广泛。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人类从矿物中冶炼出的物质,具有很强延展性。金属材料在高度发达的今天成为公共艺术的新宠。C、玻璃材料
玻璃的发现与加工是很大。现在玻璃材料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它透光性能好具有隔音防火防盗功能,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的材料。D、综合材料
公共艺术的材料在设计应用中是多元文化的总和,了解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才能更好的体现公共艺术中不同材料的肌理和质感丰富设计语言。
三、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
3.1城市公共艺术的地域文脉特性
1)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脉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我们知道每个人对世界独特的看法,都是以个人的文化架构为基础的。不同的社会、国家和文化通过不同的观察方式、审美情趣,架构了不同的文化特性的公共艺术。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以产生大规模的城市公共艺术。欧洲基督教文化下的公共艺术、穆斯林、佛教、以及我国儒、道文化下产生的公共艺术,由于其不同的社会形态、文化背景,所反映出的具体形态也各有不同。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具有积淀和体现历史文化的特征。城市的空间发展与历史的文化变迁密切相关,并产生城市空间的文化特色。作为艺术创作的大文化背景,放弃了其地域的文脉特性,就放弃了城市公共艺术的灵魂。可以说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符号、肌理。
2)城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色彩也有相当的关系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由于宗教、文化、政治、风俗等的不同,对色彩的喜好有很大的差别,从色彩上除了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外,还能感受到地区的不同。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做为其艺术性的一面,必须要考量色彩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就中国而言,汉族一般喜欢红、黄、绿色。红色表示幸福和喜庆,多用于喜事;黄色具有神圣、权势、光明、伟大的含义,多为帝王所 用;绿色象征繁荣和青春;黑白色多用于丧事。其它民族喜用的颜色 是:蒙古族一般喜爱桔黄色、蓝色、绿色、紫红色;回族喜欢黑、白、蓝、红、绿等色,白用于丧事;藏族喜爱黑、红、桔黄、紫、深褐等
色,忌讳淡黄、绿色,以白色为贵;维吾尔族喜爱红、绿、粉红、玫瑰红、紫红、青、白色,忌讳黄色:苗族喜爱青、深蓝、墨绿、黑、褐等色,忌讳黄、白、朱红色;朝鲜族喜欢白、粉红、粉绿、淡黄等色;壮族喜爱天蓝色:彝族喜欢红、黄、蓝、黑色:满族喜爱黄、紫、红、蓝色,忌讳白色;傣族喜爱白、棕色;黎族喜爱红、褐、深蓝、黑色等。
世界上几个主要民族传统喜爱的色彩是: 中华民族——红、黄、青、白; 印度民族——红、黑、黄、金; 斯拉夫民族——红、褐:
拉丁民族——澄、黄、红、黑、灰; 日耳曼民族——青绿、青、红、白; 非洲民族——红、黄、青。
3.2公共艺术与城市背景
1)传统性——对传统风貌的传承
我们将城市看作是时刻进行新陈代谢的、有生命的机体,将空间的发展看作是一种内生的、在原机体上的生长。
大多数城市都是在传统城镇基础上发展而来,从城市的空间结构(spat讨structure)和城市肌理(texture)中可以寻找到城市空间发展的文脉(context)和历史发展的轨迹。对一些古城的历史文化地段,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空间要素,如广场、街道和历史性建筑等应采取整体特征与风貌保护,使城市公共艺术与原有空间在同一地区共生为一体,不破坏原有的整体结构,这是对显形历史遗产的直接发扬与延续
2)地域性——对地域文化的保护
地域文化的沉淀是用岁月写成的,在它沧桑的印迹里饱含着信息,它们对今人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城市公共艺术要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市民情感的寄托、城市色彩丰富的符号、人们智慧启迪的的窗口。
对于很多凝结在城市空间中的历史与环境——地域文化的载体而言,需要我们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时,对它们以尊重、保护,即注意文化环境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协调。
首先,城市公共艺术要能丰富环境,符合区域内的环境风格;
其次, 城市公共艺术要反映一些重大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
第三, 城市公共艺术要与周边环境具有一种时间上的连续感。3)现代性——文化发展的观念
城市的文化特色除形成于历史发展的积累和积淀外,还有其更主动的一面,这就是城市文化特色的更新。
齐康教授曾指出:“城市文化的特点,某种意义上讲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管理者、规划者和设计者素质的综合反映。”则这其中也包括使用者的参与与设计。这些素质的综合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它不但受传统的文化、各地的乡土风俗和传统习惯的影响,而且应承受当代新的科技、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
我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城市文化特色的更新与创新也是城市空间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的文化更应是以多元化为特征。文化的特色不是可以通过复制、变形、组合等方式来套用一些漂亮的形式产生的,也不是可以通过简单的传统符号延续或环境的协调而解决的,城市(或地段)的文化特色应是在当时、当地环境中生长延伸的结果。”
3.3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区域的关系
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区域无论从功能上、文化背景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区域的功能比起建筑来说要复杂一些,涉及的面更为广,更为多样和微妙。尽管如此,人们总还是赋予它一种或几种主要的用途,即大多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主题性。城市区域的不同从而带来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区域性差异。·纪念性空间
稍有一些历史的城市,总有一些纪念性的城市空间,纪念发生在这个城市中的一些历史事件或著名的历史人物,这些纪念性的城市空间要么位于事件发生的遗址,要么是人物的故居,要么是经过选择的城市的某一地段。在这些地方,一般要修建一些纪念性的建筑。
这些区域的城市公共艺术也必然带有一定的纪念性,比如南昌八一广场的八一建军纪念碑,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设计,缓慢的斜坡,忧郁的花岗岩,与远方华盛顿政府建筑组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言尤未尽的纪念性意境。这些都是纪念性的公共艺术与纪念性城市区域的完美组合。有时原址的建筑历史环境已遭破坏,甚至荡然无存,那么可以通过建筑手段或公共艺术的手段作一些画龙点睛式的提示,赋予城市空间历史的意蕴。从大多的实例看,往往是建筑、环境、公共艺术三者的共同表现。
·标志性空间
标志性城市空间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性质,是体现城市性质的建筑集中的地方。比如上海的外滩,银行、证券、保险、海关、公司、商场、饭店之类的建筑林立,体现着上海在中国的金融中心和经济中心地位。在这些标志性空间里有的是以某个建筑物或建筑群体为标志,有的是以城市公共艺术品为标志,天安门广场四周是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以及即将建设的国家大歌剧院,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都性质。·传统空间
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但就像一个人不能没有记忆一样,城市不能没有历史的积淀。城市中传统街区的空间如同活的化石,告诉人们遥远的过去,绵延着割不断的怀旧情愫,缠绵着解不开的历史情结,给城市以深沉厚重之感,弥足珍贵。一些新生的城市往往缺乏这种传统的空间而显得苍白。传统空间中的民俗生活和气息是最吸引人的,远来的客人尤其对此感兴趣,是可资开发的旅游资源。
在这些地方的建筑,以地方小吃和手工艺品制作、门面店铺、居住等性质为宜,避免现代化的生产性建筑。南京夫子庙与上海老城隍庙给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带来了丰富和多样的空间,吸引着大批国内外的游人,如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就是依唐朝时修建的大雁塔以及慈恩寺为背景修建的,具有明显的历史传统性,属于典型的传统性空间。而在这些空间诞生了许多带有传统性的城市公共艺术,它与传统建筑、历史遗迹,景观环境共同再现了当时繁荣大唐文化。
·商业空间
商业空间里的建筑功能当然以商业为主,但有两种情况可供选择。一种是专业性,即同一性质的商业建筑集中在一起,形成专业市场,如服装市场、电子市场、文化用品市场等,这类市场有利于形成规模优势,增强辐射力。一些颇具特色的地方专业市场,如义乌的钮扣市场影响遍及全国。再一种是功能的相互配套,即综合性,使人能在一个地方一次性享受多种服务。在这些商业空间中也需要一些标志性、商业性、现代化的城市公共艺术,更好的营造商业区域的商业气氛,这一区域的城市公共艺术要以现代化为主,同时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有可以以不同的商业性质而有所不同。
·市民空间
市民空间的类型丰富,层次多,对应着人们的各种活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市民空间对应的侧重点有——定的区别,这里公共艺术的设置也应有一定的区别。
市民空间要突出体现休闲性,可以安排具有文化性、娱乐性的公共艺术。在大型的市民空间里,如休闲广场,就需要设计有参与性、体验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增加广场的可读性。
·
风景空间
风景空间多是以自然因素为主的旅游、休闲地带,在考量艺术品与附属建筑——旅馆、饭店、商店等的关系时,更要注意和自然风景相协调。与河流、湖泊、海岸、港湾、山脉、高地、森林、植被等特殊地形、地貌结合,形成独特的城市公共艺术景观。
公共艺术的新发展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片区、街区应朝混合型用地的方向发展。一些小型的商业设施,如酒吧、超市等与居住区的结合,通过这些设施即满足了功能上的需求,又可以增加城市的生命力和活力。未来的城市中存在单一性质用地的街区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充分考量所在区域及周边环境的关系。
四、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外延
(一)城市公共艺术概况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进程和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更为科学化的深入分析为基础平台的。
首先,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城市公共空间逐渐具有了内在精神与视觉的性格指向,最终要由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形成能体现这种公共区域性格指向的视觉焦点,或是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约定因素的精神产品而逐渐形成、完善、发展起来的。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公共场合中文化艺术的传播媒介,体现着公共领域的精神属性,具有重要意义。公共艺术与市民的生活,城市的历史形成和发展,区域的市政性质,环境的视觉结构都有着根本的联系,它实质上都是精神生活的焦点,是市民性格的视觉显现,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时代精神的活化石,是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其次,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学科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中许多相互共融的边缘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环境艺术、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能使环境和人产生一定的人文内涵,使两者的性质均得到升华。在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强调环境空间与公共艺术的互补互动关系,重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课程可以使环艺设计人才认识到公共艺术品较强的艺术形式与建筑空间相配合,能在不破坏建筑空间构成的体积感和建筑造型本身的立体构成秩序感时,保持建筑形象的完整性。实现空间不压抑,大空间不空荡、平淡,更能使人的视野在空间中具有连续性、观赏有时间性,通过人的视感和行动,在人的心理上,感官上对环境空间及功能起到心理上的调节和更深层地认识,改变人对实体空间的认识和增进实体环境空间的艺术性、人文性。
总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有机结合的,两者的有机结合给环境艺术设计这大的平台,增添了非常丰富的色彩和语言,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成员。在未来的发展中,完善和发展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就要加强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建设,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材的建设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科学、完整、先进的现代化教材,才能培养在意识,技术均全面发展的新型设计人才,使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以崭新的面貌为环境与建筑内外空间的布局处理创构一种有生命力的,有主体的积极参与的内外空间,使其围绕在人们的生活周围,帮助社会公众对环境进行文化性的再认识。
该教材是以在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强调环境空间与公共艺术的互动、互补关系、重视公共艺术设计的地位和作用为宗旨。在编写的过程中将以研究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作用,特别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为主要内容,辅以多媒体的现代化教材课件,最终让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共艺术及其特点、规律和风格,并能将公共艺术合理有效的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使其得以升华为目的。
(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历史进程及基本概念
“公共”这个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和公共性的问题做过专门的研究,根据哈贝马斯的研究,“公共”这个概念在西方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在英国,从17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公共”这个词,17世纪末,法语中的“publicite”一词借用到英语里,又出现了“公共性”这个词;在德国,直到18世纪才有这个词。
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它讨论的是公共的事物,同时,它与权力机构也是相对的,“公共领域说到底是公共舆论领域”。在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没有公共领域这一说的。
公共性是对公民参与公共事物权利的肯定。这是人的基本权力。这一点也是18世纪才出现的事。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指出:“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种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写到: “思想和意见的自由交流是最可宝贵的人权之一。人人享有言论自由、写作自由和出版自由,但要对滥用法律所规定的这种自由承担责任”。“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每个人都认为他和一切公共事物有着利害关系;有权形成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伯克)对于人的基本权利的肯定,成为几乎是每一个现代国家制定宪法时候的基础,不管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是怎样的,至少在口头上,都要表示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和保护。
综合上述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西方社会学概念的公共性和公共领域,至少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它是市民社会的产物,在封建的、专制的社会制度中,不存在公共性和公共领域;
2、它是民主的、开放的、进入了公共领域的;它与私密性、封闭性是相对立的;
3、它是舆论的、参与的;是可以自由交流和相互讨论的。
既然“公共”这个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那么“公共艺术”这个慨念同样也不是从来就有的。
近几年,“公共艺术”这个词在中国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人们往往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公共场所的艺术。例如,台湾目前比较流行的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就是如此,“公共艺术是指设置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包括绘画、书法、摄影、雕塑、工艺等各种手段和技法。除此之外,人们甚至把只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能够和公众发生广泛关系的艺术样式,如表演、歌舞等都包括在公共艺术之内。
可见,目前在中国人们现在对公共艺术偏重于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去理解,一般是广义的使用公共艺术的概念,自然,凡是城市雕塑、环境艺术、景观艺术都无一例外被看作是公共艺术。尽管这种说法约定俗成,但是它带来的问题是,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所蕴含的特定的价值观被忽略了。事实上,有些城市雕塑、环境艺术、景观艺术之所以是公共艺术,因为它具备公共性,有些则不能看作是公共艺术,如果不加区别,笼统地冠以公共艺术的名称,作为一个概念,是不严格的。发生在公共场所或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的必要条件,同时,公共艺术还有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公共性,这一条恰好被广义的公共艺术忽略了。
本文使用狭义的公共艺术概念。在我们看来,用“公共艺术”这个词不是因为它说起来好听;或者是一个挺新鲜、别致的说法;也不是因为这个词可以与环境艺术、景观艺术和城市雕塑通用,是这些概念的另一种表述;我们认为公共艺术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新的取向。
公共艺术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它不同于古典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
对公共艺术广义的理解实际是将公共艺术看成了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实际上,公共艺术有自己质的规定,它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严恪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西方文化发展的背景,这一点我们在以后的内容里还要作专门的分析。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相比,它所面对的是一个新的文化情景,它要解决的是新的历史、社会、文化问题。如果我们看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公共艺术的重要人物克莱斯·奥登伯格的作品,就比较容易看清作为当代艺术范畴的公共艺术与古典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的区别。
克莱斯·奥登伯格(1929年出生)被认为是兴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干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由于父亲是·名外交官,他早年曾经在纽约和奥斯陆等地生活,后来,全家移民美国。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奥登伯格定居纽约,投入到新的艺术创新运动中。奥登伯格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分别在哈佛大学和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过文学和艺术。在艺术上,他刚刚出道的时候,正值美国后现代主义艺术风起云涌,而曾经名动一时,属于现代主义艺术范畴的抽象表现主义的潮流受到了这种新艺术的挑战,这个时候,奥登伯格表现出对于偶发艺术和环境艺术的兴趣。奥登伯格在艺术上第一个成名之举是1961年l2月开办了一家特别的“商店”,这是一家真实的商店,但店里的柜台和货架上出售的却是一些用着色石膏复制的食物和长袜、衬衫等其它家庭生活用品。这个商店一共开办了两个星期。后来他做了一些大型户外“食品雕塑”,如《大型冰淇淋蛋卷(1962年)等就与他“商店”的物品有密切的关系。
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奥登伯格开始创作放置在户外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风靡了整个欧美。放置在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的这件作品(见图3)是一辆巨大的自行车,一半埋在土中,在这个雕塑边游玩的小孩根本没有把它看作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是个游戏的器具而已,当这些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物品以超常规格放大,作为雕塑出现的时候,让人觉得亲近、好玩。奥登伯格的这种波普风格的雕塑之所以被看作公共艺术,因为它消解了传统雕塑的神圣感,使雕塑与公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因而具有较强的公共性。
过去,大型的户外雕塑一般和庄严、肃穆,纪念性、永恒性联系在一起,奥登伯格的雕塑恰好是对这种传统观念的挑战,对此,他专门设计了一系列“反纪念碑”的雕塑,尽管这些雕塑大多并没有真正能够得以实施,但表明了他的雕塑所具有的独树一帜的特点。例如,他设计了既模仿华盛顿纪念碑,又调侃华盛顿纪念碑的一把大剪刀,他解释说: “显而易见,这把剪刀在形态上是模仿华盛顿纪念碑的,但同时也表现出一些饶有趣味的差异,如金属和石质的区别,现代的粗鄙和古意之盎然的不同,变动和未定的对立”。他还做了其它一些反纪念碑的方案:为纽约时报广场做了一个庞大的剥了皮的香蕉;为纽约的下东部做了一个巨大的熨衣板;为中心公园作了一个庞然大物——特迪熊。奥登伯格的这一系列被成为波普艺术的作品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是过去让普通民众觉得高不可攀的雕塑走下了圣坛,降解为一种快乐的平民化的物品,给公众带来了快乐,也给艺术带来了变化。
让老百姓身边最普通的物品具有高大的体量,这种从极小到极大的变化,本身不仅是物品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地位的提升。比较古典的户外雕塑经典之作——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这是神圣、庄严和纪念性的典型。大卫是《圣经》中所记载的古代犹太人的国王,当他还在少年牧羊时代,就英勇无比,打败了非利士族巨人哥利亚,受到了人民的爱戴,米开朗基罗的 大卫》选择的就是这次战斗前的一个瞬间。大卫高5.5米,体格健美,左手举到肩膀,紧握肩上的投石机弦,右手有力地下垂,似乎拿了一块石头,头猛烈地扭向左面,紧锁双眉,嘴唇紧闭,怒目注视前方。大卫的姿势既稳定又有动感,似乎蕴藏了无穷无尽的力量。米开朗基罗创作这件作品的时候,丝毫不掩饰他对人物的理想化的处理,他说: “几千年之后,有谁会去管他们本人的面貌是怎样的”。大卫站立在一个高高的基唐上,这是一座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的理想主义的纪念碑,它是人性刚刚苏醒时代的精神需要。他塑造大卫反映了这时代需要建立关于人的自信心,公众需要仰视“大写的人”这种精神需要。
现代主义雕塑是对古典艺术的超越,但是,在许多方面仍然有— 脉相承之处,以亨利-摩尔为例。他的雕塑就是典型的现代主义艺术。亨利·摩尔的作品与米开朗基罗相比,他雕塑的语言方式变了,放置地点变了,但是与公众的关系却没有根本的变化。如果按照对于公共艺术的广义的理解,人们一般可能会把亨利·摩尔的雕塑看作是公共艺术,但严格说来,他作品还是一种相当个人化创作,在这一点上,他的作品与米开朗基罗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有区别的只是在个人语言方式上的不同。亨利·摩尔的作品放在一个“现代主义 的环境中,特别是放在现代建筑周围,放在一个漂亮的大草坪上,是非常出色的,但这种效果是视觉的,是审美的,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它们缺乏我们所说的“公共性”。亨利·摩尔的作品是艺术家个人与环境的一种对话,由于这种对话,作品与环境达到了一种相当的默契,也使得来到这个环境中的其他人们也获得了感染。问题是,就像任何作品都可能感染观众而不能将凡是能让观众感动的任何作品都看作公共艺术一样,亨利·摩尔的作品还是看作环境雕塑比较好。
(三)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内涵
公共艺术近年在中国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由新时期开始的改革开放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这就为一些城市与社区在公共空间里放置大量的艺术品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二,伴随着人民文化教育水平与民主意识的不断提升,一个公民(市民)化的社会在一些发达地区正日益形成,这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希望对如何在公共空间里放置艺术品拥有发言权。
从本质上看,所谓公共艺术的概念在中国得以提出既是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完全可以说,它实际上提出了应该由公众来掌握空间支配权的问题。这是对既往历史的一种颠覆。因此,公共艺术又是一个带有浓厚社会学与文化学的概念,而非纯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
公共艺术这个概念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它是什么形态,事实上,公共艺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诸如建筑、雕塑、绘画、摄影、书法、园林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它也可以是地景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等等,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公共艺术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四、公共艺术概念扩展
其实,所谓公共性也并不是一个虚幻的文化指标,应该说,在做公共艺术的过程中,它至少反映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应该努力体现公众的生存经验与他们所关注的文化问题,从而使作品的意义具有可交流性与开放性。在更为成功的作品中,作品所涉及的公共性问题还会有机地纳入特定社区的公共性话语中;
第二、应该恰当使用公众性的话语方式或努力表达公众的视觉经验,进而体现出平等交流与公共关怀的价值观,这样还可为不同层面的解读预留充分的空间,并拉近作品与公众的心理距离。
综上所述,我倾向于认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公共艺术决不是单一化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人或数人与大众合作交流、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必须努力在个人的创意与公众的意愿之间寻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基点,进而创造出既有艺术性又有公共性的艺术品。当然,创作公共艺术,还会涉及如何融入特定环境、历史与习俗等问题。
公共艺术概念引入中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人们对于公共艺术这个外来的概念,正在结合中国的背景和实际不断地加以理解和接受,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有不同的侧重和偏向,这是难以避免的。重要的是,这个概念越来越成为大家描述公共空间艺术所愿意共同使用的概念,而对于这个概念的不断交流、沟通本身就反映了中国的公共空间正走向多元、开放的历史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