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对培训市场发展变化的对策建议

时间:2019-05-13 11:5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应对培训市场发展变化的对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应对培训市场发展变化的对策建议》。

第一篇:高校应对培训市场发展变化的对策建议

高校应对培训市场发展变化的对策建议

高等院校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促进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加强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融通,有效整合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端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发挥连接高校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开发和提升大学后职业能力,在培养高层次职业化人才中有所作为。

(一)着眼一流,制定品牌化发展战略

品牌已经成为培训机构赢得学员、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已经成为培训机构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与社会其他培训机构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们体现在:实现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跟踪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把握国际流行的发展趋势;聆听国家机关的权威声音;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满足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等等。但是,潜在的教育培训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继续教育培训优势,转化为继续教育培训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有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以及把这套计划付诸实施的执行力。

一名著名的大师讲过一句话,叫做视野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方法,方法决定出路。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有资源优势,对于这些资源优势如何开发、利用,制定一个品牌化发展战略极为重要。这个发展战略宜在对继续教育培训市场的充分调查、深刻感悟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它应包括继续教育培训发展环境评估(培训市场分析)、发展战略规划(含制定规划的目的、培训机构的使命、中长期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的责任落实和时间跨度、对关键活动与资源的战略安排、可行性分析——财务与资源等、规划实施过程的监控等)、专项战略规划(体现教育培训业务特色、主干培训业务布局、人力资源计划、财务计划、方法与手段等)、战略行动计划计划(将培训机构的战略目标分解成有针对性、可操作、可测量、可行和及时的活动、目标和任务,这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相互作用)。

作为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要建设品牌化培训机构,要通过制定规划,科学定位,明确发展战略思路,科学规划业务战略布局,制定战略发展策略,适应培训发展大势。特别是对于立志成为一流的品牌化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来说,要通过品牌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搞清楚品牌培训机构的标准是什么?成为品牌化培训机构已经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竞争对手是谁?继续教育培训外在环境变化是什么?怎样能真正成为品牌?如何打造精品培训项目群?如何处理好培训机构整体品牌(整体形象、员工品牌意识)、培训项目品牌(学科方向)、课程品牌和师资品牌的关系?如何实施品牌保护策略?如何在继续教育培训市场上

科学定位和进行市场细分,根据自身的有限资源,设计包括培训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以及品牌定位的战略规划,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拓展培训价值链?等等。

(二)规范流程,完成培训项目战略布局

培训项目体现了培训机构的品味和价值取向,也体现了培训机构的战略发展方向,因此,培训项目布局要科学,有利于培训机构的持续性发展和滚动式发展。因此,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于培训项目的设计,宜按照以下四个主要流程进行:一是培训需求评价(TNA):深入了解培训市场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培训需求,通过系统评价确定培训项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二是培训课程定制:根据实际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的个性化培训课程;三是教学模式多样化:多种教学模式结合,实习式、演讲式、游戏式、个案分析式;四是战略联盟/价值共享:发展与客户、同行和传媒共同双赢的价值观;五是客户关系管理:在价值观的基础上加强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不断吸引潜在客户,培养忠诚客户。通过这规范的流程,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继续教育培训业务板块,完成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战略布局。

从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来看,可依托的专业学科、师资力量和都比较优越,可开展的培训项目也很多。但是,在选择、研发、确定培训项目时,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一是所开展的培训项目是否能维护和扩大所在高校的声誉,提高所在高校的社会形象;二是所开展的培训项目是否能很好地体现出学校的专业学科优势,是否有可支配、利用的优质教育资源;三是所开展的培训项目的市场前景是否广阔,是否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四是所开展的培训项目是否为行业发展所必须;五是所开展的培训项目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培训项目群;六是所开展的培训项目是否符合培训机构的战略发展方向。

要重点发展以下几大培训业务板块:

职业培训、继续工程教育、远程培训、国际合作教育(针对海归人才的创业教育、针对外国投资者的中国文化与投资环境研修)。

(三)突出特色,形成精品培训项目群

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不能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队方式,而必须考虑培训规模、培训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培训项目开发时,应着眼于可持续的发展,形成一个合理的教育培训产品储备和更新制度。要依托高校自身学科优势和已经相对成熟精品培训项目,加强研发,开发、形成系列化的特色培训项目,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培训项目群(序列)。一方面要在学员定位、价格体系上形成合理的层次,比如对于某些管理类课程,既可以有针对高层学员、企业老总的培训项目,也可以有针对中层管理者、部门经理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做到推出一批,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就象汽车产业一样,不

同层次的产品并存,在不断研发和深入的市场调查基础上合理地安排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

近几年,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发、运作的培训项目很多,涉及现代管理、工程与管理、金融、公共事业与卫生管理、传媒与会展、法律、信息技术、语言文化、艺术与考试辅导等诸多领域,形成了特色项目、精品项目群。如何依托高校的专业学科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开发独具特色的培训项目,我们认为,宜重点在以下方面着手:

1、依托高校工程技术学科优势,加强高新技术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研发。

2、依托高校学科门类齐全优势,进行跨学科知识整合,研发、推广特色明显的综合型、复合型培训项目。

3、依托与政府、行业联系密切的优势,开发认证类培训项目。从培训动力来说,专业技术人员与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相比,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要维护其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的权利和义务,除了政策上支持、制度上保障外,最重要的是制定行业、岗位的强制性资格标准,以激发其参加培训的热情。高校要依托自己的专业学科优势,积极与政府、行业合作,开发、制定行业、职业、岗位标准,研发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资格认证培训项目,并有效组织认证培训。对于高校来说,这既是服务社会的职责所在,也是开拓教育培训市场的有效途径。

(四)加强合作,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

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各阶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构建一个面向社会各界的公共教育培训服务平台,有效开展教育培训领域的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积极走出校门,与各方展开合作,建立政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培训运行机制,对于大力发展高校继续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从合作模式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与政府部门紧密联系,开展长线培训项目合作。政府是培训市场的大客户,从培训需求来说,政府的培训项目具有需求稳定、培训对象稳定、培训项目内容稳定等特点,高校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培训,重点在于针对特定对象,如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研发培训项目和课程,把普遍化培训与个性化培训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

2、与行业协会合作,开展职业、岗位资格认证培训。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行业协会对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监管职能越来越大。一些行业协会在本行业中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对于本行业中的职业、岗位能力标准的制定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为此,高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学科优势以及与相关行业中的各种联系,积极参与各项认证标准的制定,根据标准研发培训

项目与课程,并有效开展培训。有关院校及培训机构的经验证明,与行业协会合作,研发职业、岗位、技术认证标准及培训课程和教材,往往能创造出新的培训需求和培训市场,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3、与考试认证机构合作,开展认证培训。一些考试认证机构对一些认证培训项目具有垄断权,若获得其授权,可得到较稳定的培训收益。

(五)拓宽视野,创新国际教育培训合作模式

1、学历学位

2、与国外有关协会合作,引进有竞争力的职业资格认证项目

3、移植新理论和新课程

4、出国进修

(六)创新制度,完善高校培训管理运行机制

1、建立成本核算制度,科学分配教育培训资源。高校教育培训是建立在经营理念上的。当教育培训与市场越来越贴近的时候,“不计成本”的培训显然难以为继。目前,教育培训成本一般包含两大部分,一是管理成本,二是运营成本。要通过对这二者的分析与核算,建立一个有效的教育资源分配管理系统,坚持“量力而为,量入而出,勤俭节约,开源节流,有的为而有所不为”的原则,有效开展培训业务。

2、构建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培训资源使用效益。要控制成本,最关键的是教育培训资源的配置问题,这也是提高培训效率的关键所在。在高校继续教育培训资源配置时,要重点考虑三个重要环节:一是机制和环境,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内教育资源配置系统;二是投入产出,在配置资源时必须尽可能地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益。三是资源共享,对于培训机构所掌握的教育培训资源,建立一个组织内资源共享体系;对于培训机构外的教育培训资源,也应该尽量挖掘,建立一个宏大的资源共享体系。

(七)完善机制,建立高校教育教育培训研发和市场推广体系(机制)

1、建立学院和部门二级级研发和市场推广体系,学院负责政府、行业等大客户开发,部门负责课程研发和市场推广。

2、建立科学合理的广告投放机制。把整体形象塑造、项目推广与个别培训项目的市场宣

传分开。整体宣传与个别宣传有机结合,学院重点抓整体形象塑造和项目推介,个别项目由各培训业务部门根据需要适度宣传。如,每月一次在重点媒体上作月度项目推介,各培训项目可适度在行业媒体上作宣传。避免因项目宣传的过多过滥而对学院整体形象产生损害。

(八)立足发展,实施员工素质能力提升工程

以能力为导向,制定有效的员工素质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培养、提高员工的培训市场需求调研能力、招生渠道及市场开拓能力、培训项目策划设计与开发能力、组织优质师资和其他教育资源的能力、沟通协调和培训管理能力等。

第二篇:广西区高校书画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论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经济水平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品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广泛,也慢慢上升为财富的载体之一。就目前的高校招生以及专业情况来说,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受到高等学校的教育,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之下,学生们的思维越来越广,兴趣爱好越来越多。各大高校扩招,专业种类越来越多,特别是几年来很多高校增开了书法学、国画等专业。艺术生、涉及艺术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在种种类型的教育之下,他们也能够创造出能够得到社会认可的书画艺术品。

“满足个人欣赏雅好,彰显身份地位”,我国艺术市场长期以来都是以此为交易目的。2005 年,蓝马克艺术基金以50 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组画;2008 年刘小东的这一作品又以6193 万港元的高价拍出,利润达到百分之一百二。在此背景之下,本文梳理了广西区高校书画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此外电子商务网站对低价艺术品供给比较充足,书画艺术品消费者对低价艺术品潜在需求也非常大,如果能充分运用网络营销策略,找到适合书画艺术的营销模式,对低价艺术品的价格规范起来,并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和诚信度等问题,书画艺术品的网络市场将是非常巨大的.1 广西区高校书画艺术品的基本情况

近些年来,广西区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院系并增开了书法国画等一些相关专业,带动了书画艺术赛事、展览,艺术层面的文化交流也越发的频繁。

从多角度来看,广西区高校书画艺术品市场有良好的基础,市场需求存在后发优势,具有很大的潜力。

1.1 书画艺术品踏入市场并占据一定地位

从起上世纪80 年代中后期,政府把桂林打造成为一个“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特色旅游城市,还把具有桂林山水特色画作为重要的旅游文化推出,甚至在第五套人民币20 元的背面打上了桂林山水的印花,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升,这也无形中把桂林山水推出中国,推向世界。从那时候起,在桂林的带动之下,整个广西区的书画艺术品正式开始踏入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区一年的书画艺术品的销售量能达到上百万,可见书画艺术品在销售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1.2 书画艺术品颇具规模

高校增开的书法专业,是这一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书法的同时变的更加专业。外加上社会上以及高校其他专业的书法爱好者,使得整个大的书法爱好者群体更加庞大。书法家协会正式成员也是逐年增加。收藏家协会会员增加速度更快。很多农民也开始学习并创作,并展开其交易。也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崭新的途径。

1.3 书画艺术品的社会效益日益显著

广西区各级市在维修的同时新建了很多展览馆、博物馆以及美术馆。书画艺术品的展示交流场所越来越多。一些书法雕刻碑林也进一步被开发,并成了一些高校的实践基地。书画艺术品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愈发显著。广西区高校书画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2.1 市场销售体系不够完善

缺乏正规的生产销售模式,没有做到一体化。一些初学者甚至农民自学创作的书画作品以价格优势也挤入书画销售市场,从而扰乱市场秩序。而大学生自身的销售方式单一,又受到这样的排挤,会在整个销售体系中显得越发的困难。在整个市场中间没有一套规范的、被大家所共识的准则,这导致了产品良莠不齐。而一些劣质的创作,甚至是抄袭,破坏了市场秩序,使得市场经济行为存在一定风险。书画市场的管理,有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建立必要的相关法规,二是建立相关的监管机构,三是关注书画市场的人文管理。

2.2 销售方式比较单

一、不能多元化呈现

在当代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形式之下,电子商务也迅速的发展。而大多数的销售方式还局限于线下销售,从而导致只有“路人”才能“进店选购”。这就使得对于本地书画艺术品的销售人群单一,市场脆弱,稳定性差。书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品,经常以现场拍卖或者当面购买为主。但随着书画拍卖的日趋火爆,此类市场已经呈现出格局多元化、前景广阔化的趋势。1995 年,美国成立了第一家艺术品电子商务“artnet”。2000 年,中国电商嘉德在线的出现,揭开了中国艺术市场电商时代的序幕。这其中,书画艺术品在里面占了重要位置。

2.3 大学生缺乏政策引导以及资金的支持

大学生是主要群体,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自己的书画艺术品批量式的生产,无法承受压货、不能及时提现等问题。缺乏政府政策的引导,初始投资书画艺术产业的业主得不到有关的经营等方面的扶持。中国传统社会艺术赞助的一条主线是以贵族、官僚、地主和商人为主体的私人艺术赞助,私人艺术赞助到明清时期的徽州商人和扬州盐商时期达到顶峰。而现在需要政府牵头,企业家或其他社会人士的帮助才能解决该问题。如何加快广西区高校书画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政府加大对高校大学生的扶持力度

为响应国家号召,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加大对艺术生的扶植力度。例如对初始进入书画艺术业的业主在一定时限内实行减免工商等行政性的收费,适当开放高校学生校内贷款政策。加强扶持力度,定期给予指导和帮助等。

3.2 进一步加强书文化人才培养

重视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已经开设此类专业的高校加强对此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帮扶。还未增开此类专业的高校调整招生计划并增开此类专业。然而仅仅这样做还远远不够,高校应该立足于传统优秀文化,加强创新,结合外来优秀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一个活跃的、广阔的、自由的人才培养环境。力争每一位学子都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创作个体,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创作市场供给,满足文化市场的需求。

3.3 加强管理市场体系的完善

有关政府部门应该严格对进入销售市场的书画艺术品进行把关,严禁劣质品进入市场对一些低俗、抄袭、落后的文化产品进行筛选。针对艺术品不同的流入渠道进行筛选,对每个艺术品来源渠道进行重新的规划整合,建立一套高效、安全、合理的入场机制。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市场更加规范,这是文化管理机构和的法律权力和义务,制定书画艺术品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纠纷投诉的处理办法。只有通过建立良性监管机制以保证艺术创新,艺术品交易,保证中国书画市场的健康发展。

3.4 建立高校书画艺术品电子营销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建设书画艺术品的网络交易平台乃是书画艺术品市场的重中之重,这一举措为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书画爱好者建设一个便于交流、拍卖、交易的平台,也为创作者之间提供交流的渠道和平台来分享经验、感悟,这有利于文化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当前世界经济持续萧条,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扩大,顺应“供给侧”改革应该加强创作者队伍的建设,只有把文化产业的供给质量提高,才会保证社会的稳定,才能正确社会舆论与焦点,才能使人民的幸福感提高。这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提供强的大推动力。

第三篇:培训的建议与对策

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提高认识,重视培训工作培训工作是酒店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酒店无论大小,都离不开培训,培训的重要性在前面已经提到。现在几乎每一个酒店管理者都认识到,现在以及将来的酒店竞争,实质上就是员工素质竞争,谁能拥有具有竞争能力的大批人才,谁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而获得人才的途径之一就是对现在的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因此,对培训的认识要不断的加强,不管是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都要重视培训工作,要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重新认识,不能仅有外表而没有内在,阴奉阳违,敷衍了事。

丰富培训内容,提倡体验式培训

充实培训内容一般来说,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道德培训、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目前酒店在培训内容上强调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就是需要干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本职岗位需要的技能就多学、学好,从而忽视了一些最基础的培训内容。不论是酒店一般员工还是管理人员,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培训内容,也可以称之为酒店的基础培训:

职业道德培训 酒店员工职业道德发培养是员工培训的重要项目。酒店职业道德植根在员工深层次服务中,直接影响到客人的心理感受和身体健康。员工只有通过培训与教育,具有了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以及习惯化的服务方式,才能从根本上保持饭店的服务质量。

法律知识培训 酒店员工要懂法、学法,并能运用法律于服务工作中去,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和维护酒店的名誉。员工在服务工作中出现纠纷是难免的,如何处理与化解纠纷,除需要经验与技巧外,最重要的就是运用法律。

礼仪培训 礼仪包括礼貌与仪表,这对酒店每一位员工来将都是十分重要的。仪表举止要做到美观、大方、得体,给宾客一种美的感受。礼貌并不是简单的见人就笑、问候就句礼貌语言就够了。礼貌是一种高级的人际关系,是满足人尊重需要的关键,笑容应是发自内心的微笑,礼貌语言是建立在尊敬对方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过场。

安全知识培训 防盗、防火、防灾等安全防护,应该是每一位酒店员工的神圣任务,也是各酒店十分重视的工作,除保安员应忠于职守外,每一位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都要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除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外,每一位员工都要提高警惕,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食品卫生培训 食品卫生不光是餐厅服务员和客房服务员的工作,应该是每一个酒店员工的工作任务。食品卫生在宾客服务中占了绝对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食品卫生和清洁关系着酒店经营的成败,有些酒店并以卫生清洁作为招徕顾客的手段。同时,食品卫生的培训主要是靠基层部门检查和培训,并应长期保持。

提倡体验式培训 体验式培训是指个人首先通过参与某项活动获得初步的体验,然后在培训者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经验并提高认识的培训方式。具体来说,体验式培训是这样一个过程:学习者通过在拓展性训练等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并通过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整个体验式培训经历了一个“从实践(个人的体验)——理论(包括个人的认识)——实践(企业的具体活动)”的过程。下面以“提供优质服务”培训为例,分析酒店应如何进行体验式培训。

加强培训员工彼此间的沟通参加培训的员工可能来自各个部门,平时接触机会不多,彼此之间也许会很陌生。通过玩游戏等活动,让员工之间有机会相互了解,放松紧张情绪,激发学习激情,创造融洽的培训气氛。

进行培训演练针对培训的主题“提供优质服务”,培训者简单介绍优质服务的定义、要求及如何提供优质服务,让员工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将员工进行分组,并根据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编写一个特殊的“剧本”并进行表演。为保证培训效果,培训者应该对“剧本”进行检查,以便培训内容与培训目的紧密结合。

发表见解 在做完演练后,相信无论是参加者还是观众都会有感想,这时培训者应把握好时机引导员工,让他们踊跃地发言。对做的好的,举例说明并加以肯定。不足的地方,指出为什么要改进,以及该如何改进。在这个阶段,培训者既要给予员工充分的信心,循循善诱,又要做好正确指导和总结。

上升到理论知识 在热烈讨论后,培训者给员工时间进行总结、归纳,以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培训者应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对其作充分的肯定,然后由员工自己阐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实际应用由员工自己通过实际演练,参与讨论而形成的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将通过“应用”的环节来实现。员工通过自己的感受,观察他人的行为,与他人分享收获,将枯燥的理论转换为一种游刃有余的操作技巧。相对于传统培训,传统教学强调学习过去的知识,而体验式培训则强调即时的感受;传统教学讲究记忆,而体验式培训讲究学习主体的领悟和体会;传统教学以接受程序化的知识为导向,体验式培训以分享经验,解决问题为导向;传统教学注重知识、技能,强调在课堂中学习,体验式培训注重观念、态度,强调在具体的学习情绪中通过体验来学习。

实行系统性培训培训无效的企业,大多实行的培训计划是无系统的,甚至没有明确详细的培训指导方案,培训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无计划性、无针对性。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一环就是要设计一套完整而有效的培训计划来指导培训。

系统性培训的特点 系统化的培训是以酒店的整体战略为出发点,强调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具有制度化、计划性、层次性的特点。⑴制度化,即建立一套培训、考核、选拔、薪资相统一的制度和机制。⑵计划性,即在不影响整个酒店经营活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有计划进行。⑶层次性,即培训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如:技能等级上,要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分;管理层次上,要有高层、中层和基层之别

如何进行系统性培训 系统的培训体系是提高培训工作系统性的重要条件,下面以广东省河源市万豪国际大酒店系统培训为例进行论述。

制度化广东省河源市万豪国际大酒店是河源市首家按五星标准修建的度假性酒店,随着酒店的全面发展,其培训体系也越来越系统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个体系中,上到总经理下到普通的员工,都十分重视培训工作,并把培训与员工的考核、晋升、薪资挂钩,建立了一套规范、严格的培训制度。

计划化酒店在不影响整个饭店经营活动正常运行下,有计划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中、长期计划以提高整个饭店的人员综合素质为目标,如开展英语培训班、新员工入职跟踪培训等。短期计划主要是以酒店短期需要进行培训,如开展化妆礼仪培训课、每周培训计划、班前班后会议等,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马上解决的及时培训。除有培训计划外,还有相应的考评。在每次培训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都会组织人员进行考核,考试通过者,其成绩将记入人事档案,作为转正、晋升的条件。另外,还会总结培训结果,了解培训工作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和加强,提出进一步培训的要求。当然,在培训计划中务必做到了目标明确、组织落实、经费保证和措施有效,这样才能让培训工作有计划的展开。

层次性根据职级的不同,分为经理、主管、领班、服务员四个层次,由于层次的不同,从而对不同的人员进行不同的培训。如对服务员,组织技能竞赛等实操活动,加强他们对技能的熟悉,同时其成绩记入个人档案,作为以后考核的标准。对于主管和领班,通过观看光碟,然后进行讨论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强他们的知识和管理能力。对于高层管理者,主要是加强对最新管理理念的培训,增强个人领导魅力。

选择合适的培训者

培训者的分类现在各种培训者越来越多,且有专职的培训公司和人员,根据其所处的环境的不同,培训者可以分为内部培训者和外部培训者。内部培训者包括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外部培训者是指专业的培训人员、学校、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内部培训者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宝贵的工作经验,同时在培训自己的员工时,既保证培训内容与工作有关,也对具体的培训过程负责。培训者为证明自己的个人能力,也会真心教导其他员工,希望员工真正获得知识。外部培训者可根据组织量体裁衣,并且可以比内部培训者提供更新的观点,更开阔的视野,但外部培训者成本费用较高。

培训者的挑选培训者的选择与培训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优秀的培训者能积极调动员工的学习激情,对培训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严格挑选培训者,就如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饭店一样,不是所有的饭店从业者都能搞培训。培训者必须是一个各方面素质都比较高的人员,要有较强的饭店意识和质量意识,能熟练掌握饭店的经营理念,还必须懂得如何领导群体,并运用各种技巧使学员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内部培训者和外部培训者各有优缺点,究竟选择何种培训者,最终由培训内容和企业的经济实力决定,当然,两者综合利用效果会更佳。

划分培训对象,有针对性进行培训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管理人员、普通员工、实习生三个层次。对于不同的受训者,应实施不同的培训。

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分清主次,可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既节约费用,又能达到预期目的。大部门管理人员都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上进心促使他们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跟同行交流学习。由于外出的费用较高,机票、住宿等种种开支往往使酒店下不了决心,或忍痛割爱。建议:可采取定期从国内外权威的旅游学校或旅游培训机构聘请教授或专家来讲学。如此,费用就会低廉得多,同时又有让职工人员学习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走出去”的费用高,就都放弃出外学习、交流的机会。可挑选业务骨干、思想观念新、敬业精神好,又有教学能力的管理人员若干名,找出企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走、去看,回来后做学习汇报,总结、提炼、再升华。这样就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职员外出学习的效果。

对普通员工的培训对于普通的员工,应依据能力、潜力、动机、收效四个因素对你的员工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确定哪些员工需要培训。如果员工没有提高绩效的潜力,或者也没有这样的动机,盲目地进行培训,那培训所付出的时间往往会与你想获得的收益不相等。在员工有能力、有潜力的基础上,想要员工对企业忠诚,企业首先要对员工忠诚。即重视员工的利益,关心员工的需求,使他们觉得在企业工作有发展前途,这样才会最大程度地稳定员工。因此,酒店应从员工一入店开始就指导员工确定自身的职业目标,帮助其设计个人的成长计划,并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升迁与发展机会,营造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让员工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同企业共同发展。

对实习生的培训 对于学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际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实际的动手能力,即使你的理论知识再丰富,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现在,这个问题也引起了许多高校的重视,从而加长了学生的实习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实际技能,为明天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对实习生的培训工作也摆上了重要位置,由于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的影响,该如何做好培训工作?首先,应当重视态度的培训。如果学生心态没有摆正,认为实习是虚度时间,那么最终不仅没有学到知识,反而起到负面效果。同时应当加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未来的管理者,今天是服务员,并不代表明天依然会是服务员,让他们给自己一个明确而又合适的定位,并朝这个目标不断的奋斗。其次,加强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学生来实习就是为了掌握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对于他们技能的掌握应该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从而不断提高、充实。最后,对培训进行考核、评估,并开发他们的潜能。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工作,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辅导、评估,以便了解他们对各方面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并积极开发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多提意见和建议,多创新。

第四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从 1999开始,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规模扩招的时期, 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大规模增加。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 909万人。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及概况

建国初期1949年的高等学校毕业生为2.1万,到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毕业生为16.5万,如今的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834万,毕业生人数是建国时的397倍,是恢复高考起始时的50倍。从1998年开始,中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就逐年增长,从1998年的82.98万直线上涨到2021年的909万,在这短短的二十三年的时间里涨了10倍,并还在保持增长的趋势!同时在线高等教育的录取率已经达到了81%,比1998年翻了一倍多,比刚恢复高考时的录取率翻了十五倍。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盈利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比2018年增加14万人。十年前,这个数字仅为约600万。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

“"

2011-2021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分析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874万人,2021届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到909万人。由于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可抗力地将毕业生就业难度推向顶峰,据调查2020年应届毕业生入职率未达到20%,也意味着2021年将会有更多的2020年应届毕业生加入到找工作的队伍当中,2021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将会更加艰难。

通过调查,2021应届毕业生当中,56.9%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加入就业大军,较去年收缩18.9个百分点;毕业后在国内继续学习的应届生占比9.5%,较去年的6.6%也有明显提升。随着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及对人才要求提高,是驱动专科、本科生继续深造的动力。数据显示,企业招聘应届生的学历门槛逐年提高,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职位数占比由2019年第一季度的17.6%,上升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29.8%。加之在部分雇主的认知中,硕士学历逐渐成为“标配”,因此专科生与本科生为自己“镀金”的意向也更加强烈。数据显示,超过10%的专科生表示将在“国内继续学习”,9.5%的本科生也选择继续深造,高于硕士生4.3%的比例。企业需求变化,也让硕士学历进入单位的比例增高,据调查,硕士学历进入单位的比例较本科学历高出近20%。

”“

在2021届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人员中,有27%在一线城市,73%在新一线城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就业人员比28%,本科学历人员占就业人员比64%,专科学历人员占就业人员比8%;从近日来从公布的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选择就业人员中截止目前只有34%的人员找到工作,66%的毕业生还在寻找工作中,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尤其是财经类、政法类院校的就业率比往年明显下降。

”“

三、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面向5762名全国各级在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大学生认为现在就业难,超八成希望找对口专业工作,超三成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超四成对就业保持期待态度,超四成希望毕业后到省会城市发展。国企成首选就业方向,工资待遇、发展空间、同事相处氛围成就业主要看重条件,近四成希望月薪5000-8000元,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成就业主要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

(一)就业地域选择问题

地域因素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公司近期通过网络问卷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了在线调查。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具体来看,期望去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重庆、郑州等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最高,这些城市的知名企业数量及就业机会较多,同时人才竞争也相对激烈。另外,一些二线城市,例如石家庄、沈阳、太原、南宁、长春、呼和浩特、南昌等,这些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主,近年来发展迅速,也逐渐成为毕业生期望就业的首选之地。

”“

尽管其他城市的不少用人单位企业开出较好条件,希望吸引人才,但是对学子来说,吸引力仍不够强。一些外地学生在一线城市就读,毕业后大都希望在本地找工作,而不是回原籍。当地学生则更不愿意去外地工作。这与待遇,生活环境,个人发展有很大关系。通常不发达地区的人无论进城打工还是求学,都是把其看做脱离原有环境的跳板。都希望在发达地区生活工作,这也无可厚非。然而,国家的发展需要年轻人去创业,这也是责任担当和使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西部地区,偏远地区的学生不愿意回家乡工作也是原因之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策的调整。给内地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待遇,改善地区间差异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

(二)高校毕业生择业问题

大学生普遍感觉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原因是在就业形势方面。近期虽持续好转,但疫情对宏观经济影响依然存在,就业岗位存在一定程度缩减。毕业时就业通常会面临各种选择,去国企还是民企,是进互联网行业还是去金融行业,又或者选择考公务员,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疫情之后,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更加偏向求稳。

其中45%的毕业生选择公务员或事业单位、32%的毕业生选择国企,6%的毕业生选择三支一扶,只有15%的毕业生选择私企及自主创业,还有2%的毕业生暂时未规划。由此可见参加公考进入国家公务事业单位及进入国企成为了高校毕业生的首选。

但从2016年至2020年国考近七年的招考数据来看,国考报名总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而招考人数却比较平稳整体来看,平均岗位竞争比在40:1左右,竞争激烈。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为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相比高校毕业生人数来说也只是捉襟见肘,竞争十分激烈。

”“

”“

(三)职业技能与职位不匹配问题

当前,多数企业在招聘时一般会更倾向于具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然而对于一些较少参与实践活动的大学生而言,缺乏工作经验也成了毕业求职时的困扰之一。中国青年网的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中令人困扰的事情”这个问题时,76.29%的受访大学生选择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其次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和缺乏社会关系,分别占比62.76%和59.15%。

”“

据了解,企业的校招通常是面向在校的大三或大四学生,人力资源在面试时也会更加关注求职者是否有相关的实习经历。一名中小企业的人事表示,尽管近些年在校招中遇到不少“完全小白型”的毕业生,但也有许多毕业生在校期间就曾在多家企业实习,相比之下,企业会更愿意招聘有工作经历或者有校园实践经历的学生。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会偏向招收专业对口的求职者,但如果是行政或者销售岗就没有相应的专业要求。虽然现在大多数高校在毕业前都有就业指导,但不少学校就业指导局限于如何制作简历和签署就业协议等具体事务,一些老师照本宣科,课程脱离求职、工作实际,不能提供有效就业指导,甚至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是由辅导员兼任,专业化程度明显不足。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建议

(一)正确树立大学生就业观念

正确树立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不正确及好高鸯远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将正确的职业理想与务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的就业观;树立基层就业的就业观;树立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是最好的职业的就业观;具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创业的思想准备的就业观。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要依据职业生涯目标规划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社会实践,循序渐进,为实现理想做积极的准备。同时,要阶段性的进行自我分析和未来职业分析。科学的分析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从而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

(二)强化政府部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职能

1、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辅助完善就业市场体系的形成及健康发展。各级政府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改善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合理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发布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优化人才的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经济落后区域,在那里安家落户。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就业,锻炼成才。

2、各级地方政府还可以建立针对应届毕业生及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障系统和培训机制。大学生是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对于人力资源的浪费。通过建立健全毕业生的失业保障系统,社会稳定得以维护,人力资源得以充分的重新配置和优化,体现了国家“和谐社会”的政策宗旨。

3、对人才市场上的失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加强就业与再就业指导,最大可能的提高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竞争力。引导扶持创业创新,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服务国家战略,开拓就业岗位,将创业培训向校园延伸,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倾斜创业服务资源,支持毕业生个体经营、非全日制就业和平台就业。

(三)加大高校生就业能力培养

目前高校学科知识结构陈旧不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所以应当合理的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及市场的改变,调整办学方式方法,增加毕业生就业的筹码。要发挥高等教育人才“蓄水池”作用,适度扩大研究生、专升本招录规模,把升学扩招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统筹推进,着力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从入学开始就循序渐进的展开就业指导工作,不要把就业指导变成仅仅针对毕业生的招聘指导,要逐步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及规划,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提高高校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学校和社会的运行规则却有很大不同。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因而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注重社会及生存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沉着、冷静的应对所遇到的所有挑战,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一切困难,在毕业后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增加社会实践,从实质上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通过实践,他们可以真正的面对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真实地感受到就业环境及形势的转变,有利于他们重新定位与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缩短走入社会后的适应期。

无论面对多么严峻的就业形势及经济状况在校大学生通过高校及全社会的帮助,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制订科学的职业生涯目标及规划,未雨绸缪,在能力和心理上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可以预见,高校毕业生作为未来中国的巨大劳动力资源,将成为一支有活力的生力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村镇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和建议

村镇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和建议

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形势来看,利率市场化将给村镇银行发展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村镇银行规模小、知名度低、吸收存款能力弱、人才短缺、独立自主经营权受干涉、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将会被放大。要解决村镇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自身改革调整和社会多方面的配合。我行在对策建议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实行差异化政策

1、存款准备金率差异化管理

央行可否参照县域农信社标准,在必要时降低村镇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缓解流动性风险;同时通过央行的相关融资工具,在必要时及时施以援手,缓解流动性问题。

2、利率市场化差异化管理

对于成立时间早、营业网点多、人员素质高、盈利模式多样化的大型商业银行来说,为其设定合理的存款利率上限,避免其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垄断性经营;对于成立时间晚、营业网点少、盈利模式单一的村镇银行,鼓励其完全放开存贷款利率,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从而在金融市场实现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

3、存款保险制度差异化管理

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建立公众信心,从根本上突破新型农村金融 机构负债业务发展瓶颈。但存款保证制度保费对村镇银行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建议实行差别保险费率,降低村镇银行的保险费率。建议主管部门有计划的组织为为数众多的村镇银行联合出资适度补充部分资金,并考虑使用银行上缴的税收资金补充存款保险基金。

二、放宽村镇银行网点建设政策

建议监管部门放宽条件,允许村镇银行在市区内设立分支机构,批准机构向市内延伸,扩大服务半径。在提高知名度的同时更有效的吸收存款扩充资金,从而更好的给“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三、适度降低银行业税收负担

目前我国银行业税负较高,具体表现在税率较高且同时征收营业税和所得税。建议适当降低所得税率,逐步向国际银行业靠拢。我国对金融业征收营业税,建议适当逐步降低营业税率。

四、充分借助发起行优势化解风险,资源共享

与村镇银行相比,发起行的业务规模较大、营业网点较多,结算手段齐全,资金实力较为雄厚。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发挥发起行的资金优势,与发起行签订流动性协议以及通存通兑的业务代理协议,借助发起行的网点和渠道,方便客户存取款,吸引客户来村镇银行办理业务。发起行也可以在产品研发、科技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村镇银行丰富产品线,弥补村镇银行在业务方面的弱势,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及时化解流动性风险,弥补村镇银行动态资金缺口。

五、健康成熟的企业文化

1、提升客户服务品质

利率市场化使资金的价格放开,促使员工尽快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主动营销,为客户量体裁衣,推销金融产品。同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坚守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改进和提升服务,争取在客户拥有数量和质量上掌握主动,努力挖掘顾客的贡献度,不断提升顾客的忠诚度,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赢取更大的生存及发展空间。

2、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的利率风险较小,对利率风险管理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缺少掌握利率风险管理基本原理、精通利率风险控制技术的人才。各种管理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村镇银行必须要赶快抓紧对人才的培养,为迎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做好准备。

下载高校应对培训市场发展变化的对策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应对培训市场发展变化的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积极化解,对维护......

    家乡近几年发展变化的感言建议

    家乡近几年发展变化的感言建议作为一名退休干部,在工作及退休的几十年间,特别是十九大以后,全南县城、乡村和我们的生活变化巨大。一、感言县城变了我刚工作那会儿,县城街道上店......

    对策建议

    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07-09-05 | 编辑:enablesite | 【大 中 小】 一、三大市场开发重点导向 要继续贯彻“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

    高校自主招生及其应对

    高校自主招生及其应对 一、自主招生的高校: 共计76所: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央......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高校是散播和弘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场所,也是各种意识形态激烈交锋的前沿阵地。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经历许......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新特征及对策建议(合集五篇)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新特征及对策建议 【要点】高校是知识和思想的创造源和集散地,也是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争夺的前沿。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

    如何应对市场旺季和淡季

    如何应对市场旺季和淡季 珠宝销售旺季分别是五一 、 十一、年底采购期。“七死八活九回头”是珠宝市场一个不成文的规律,7月份是珠宝业的淡季,8月份销售略有回升,9月份就会进入......

    浅谈加强煤矿安全培训的对策和建议(5篇模版)

    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后——浅谈加强煤矿安全培训的对策和建议 摘要:《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以下称决定)是国务院安委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