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度阳光工程培训总结
克山农场2010年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
阳光工程总结
克山农场为贯彻落实好2010年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成立了克山农场阳光培训办公室,并在2010年11月1日—2010年12月17日进行了种植业、林业、农机等农业技术进行了培训工作,具体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的为农场科技科,逐项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具体由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阳光工程培训班基本情况的总结
克山农场阳光培训班于2010年11月1日至12月17日共计2期,共 224学时,全年完成人数330人次的阳光工程培训。聘请了垦区和八一农大学及农垦科学院教授及科带头人亲临我场进行了授课,培训地点在克山农场初级中学和齐齐哈尔种畜场机关会议室职工培训中心举办。人员全部来自各管理区的种植户,培训方式为采用多媒体及教师集中授课、集中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培训内容与申请报告、项目合同一致,主要为:农林经济管理、27课时;农林植保技术、29课时;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32课时;和田间农机标准化作业24课时;小麦叶龄诊断技术、16课时;大豆高产栽培技术、18课时;马铃薯高产创建技术、18课时(克山农场培训科目);水稻叶龄诊断技术、16课时;水稻高产栽培技术、16课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6课时;玉米产业发展、8课时(齐齐哈尔种畜场培训科目)。培-1-
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了考试、考核。授课期间,农场职工积极性极高,受益很大。通过这次培训,职工受益匪浅,大大的提升了农场职工的专业科技知识,为以后的农业生产提供了科技后盾保障。
2010年12月21日组织了10人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参加农民创业种植技术培训,学习掌握了职工在农场经济下如何发挥作用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活跃了农场的经济氛围,积极的利用农民创业的兴趣,为他们开展创业提供了专业知识和科技保障
二、对培训的资金使用情况的总结
对班农业技术培训班教员、学员的食宿、交通、等费用的总结:此次培训班有330人参加,用于培训的中央补助资金为95700元,资金使用没有超出开支范围,其明细如下:
资料费: 1830元
学习用品:1410元
讲课费:23200元
教师住宿补贴:5550元
学员住宿补贴:14144元
教师、学员餐费补贴:49566元
合计: 95700元
三、培训结果及其影响
克山农场阳光工程对农业技术培训工作进行的认真完成,经过培训,通过培训使职工良种使用率提高,掌握了高产优质种植、养殖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农机使用维修技术等,使生产得到更快发展,产量水平有更好的提高,经济收入大幅增加,并辐射带动周边职工采用新技术,促进生产发展。培训的职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这可进一步改善职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农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培训转移的职工所学到的知识、见识和素质有很大提高,对其他的职工影响极大,所以来报名参与培训的职工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阳光工程培训办公室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基层职工人员组织培训,通过有效的指导培训,扩大了职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各项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为农场的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技术、信息等资源储备,对推动农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存在问题及不足
2010年阳光工程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部分人对转移培训认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把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展职能的高度来抓;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文化素质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是阳光工程培训机制建设的提高,配齐专职人员,达到
遴选、培训、指导服务一体化能力明显提高;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多元化;三是多措并举搞好科技创新培训方式,使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有明显提高,农业生产的各个时节上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基础上,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把科技培训与种植特色结合起来;四是加强农场青年职工培训,主要针对青年职工要从事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训,2011年计划组织培训种植业职工600人,地方特色种植100人,组织现场培训指导5000人次。
2010年克山农场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已经落下帷幕,新年伊始,我们又将重新开始,我们将怀有无限激情去迎接下一轮工作的挑战,奋发拼搏,把2011年阳光工程工作做到最好。
克山农场阳光培训办公室
二O一O年十二月七日
第二篇:2013阳光工程培训总结14
泰安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2013年阳光工程
培训工作总结
2013年,在区农业局阳光办的正确领导下,培训中心圆满完成了阳光工程各项培训工作,共举办11期培训班,完成培训人数700人,其中农业技能培训“果茶园艺工”200人,“农民信息员”100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400人。培训资金19.6万元待验收合格后拨付到位。在培训工作中,培训中心严格按照泰山区阳光办的要求,认真填写台账登记,认真组织实施教学,及时报送信息资料,合理分配使用培训资金,积极配合区阳光办以及各级部门的检查,培训质量和社会信誉保持了较高水平,现将2013年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宣传发动
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是一项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使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岗位,增加收入。区农业局阳光办把这项培训工作交给培训中心,表明了农业局领导对培训中心的信任和支持。为此,我们将此项培训列为2013年的重点工作,专门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培训领导小组,抽调中心骨干教师负责培训工作。年初就确定培训项目,联系有关乡镇和村委,做好培训学员的宣传发动工作,确定果茶园艺工和农民信息员2个培训工种,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深入农村,走村串户,与
农民广交朋友,讲“知心话”,加强对阳光工程的宣传,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让广大农民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阳光工程培训是全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产业结构优先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好事。
二、结合地方特色产业,确定培训专业,制定培训方案。本着阳光工程培训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我们对阳光工程培训开展了全面调研,下乡镇、走农户充分了解农民朋友的技术需求,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专业、培训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实施方案。今年培训中心以果茶园艺、农民信息员等地方产业为导向确定培训项目,走“举办一个项目、培育一批带头人、致富一方群众、壮大一个产业”的培训路子,培训了一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对2013年确定的培训项目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方案,每个培训项目都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确定培训地点,实习场所,购买了50多张光盘,技术书籍5000余册,从高校聘请教授5名,完善了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了各项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搭好沟通桥梁,多方联手互动,搞好招生培训工作。积极争取区财政局、农业局、各乡镇政府、各村委等部门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多方联手互动搞好招生培训工作。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技术,采用下发资料,开设专栏等形式向农民发布招生简章,招收学员,开展示范性培训。聘请专
家与培训中心人员一道深入农村调研,确定培训项目,积极组织生源,提高培训效果。培训中心本着亲农、惠农原则,为使参训农民就近参加培训,降低参训成本,把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理论性培训,将班设在村所在地,有的教学班设在自然村所在地;果茶园艺工技术培训,将班设在农民集中的叶家庄、桂林村、后旧县、羊南村;农民信息员培训,采取上门培训的方式,将班分别设在农民工就近就业的崔家庄村、后店村;农业专项技术培训设在岗上村和后旧县。结合当地农业特点和农民需求,采用工学交替、分段学习、强化实践、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到实惠。区农业局米局长、曹主任等各位领导高度重视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多次亲临培训现场,进行督导、协调、指导,使各项培训工作的进展扎实有效。
四、加强培训过程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每期培训班开班之前,我们都要先下到乡村农户,根据培训项目开出“培训菜单”,然后再组织选聘教师、选配教材,做到了按需施教,形成了培训课程与农民实际需求零距离相对接,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培训班报到时,我们为每个学员都准备了学习资料袋。培训期间,所有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全部到场参与培训,班主任每天亲自带队,督促学员按时到位,严格考勤管理,使整个培训工作井然有序。设阳光工程专职管理员,负责收集、整理学员台账及各项信息资料,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及时报送培训信息,完善信息报送和台账登记制度;加强学员报名审核,组织上好“第一节课”。各培训班次指定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所有培训台帐都有培训学员签字,培训学员有电话、手机者都留下联系电话。保证整个培训工作顺畅有序。
五、培训的收获
由于组织得力,服务到位,教学水平高,学员们学习认真,反响好。通过培训,学员们了解了中央和地方对农民的优惠政策和农村法律法规知识,提升了自身素质,提高了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转变了就业观念,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通过阳光工程培训,提高了农民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选择就业的能力,提高了农民的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了涉农服务行业人员的素质,将有力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使农民转变了就业观念,提高了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大多数学员认识到农民外出务工能致富,在农村创业发展有了专业技能同样也能致富,就近就业观念和能力明显增强。
(三)阳光工程在培训中心已连续实施了七年,七年来共累计培训各类人才5000余人,学员遍及泰山区各乡镇、办
事处,促进了城乡交流,增进了与农民兄弟的友谊。同时,也使培训中心的培训能力、培训质量不断提升。
六、在培训中遇到的问题
1、在农村由于相当一部分青年劳力外出打工,留守人员思想意识比较淡薄,因而生源的组织很难,生源问题是培训的第一大问题。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很多在女的55周岁男的60周岁左右,但超过年龄段农民参加阳光工程培训受限,与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培训需求不相适应。
2、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下达较晚,错过了农业生产季节,特别是增加了农业专项技术培训难度。
七、建议
1、上级主管部门应多组织各地阳光办进行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通过互相学习,从而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
2、阳光工程培训目标提早下达,最好在每年年初内下任务 ;计划下达偏迟,集中在下半年培训,时间太紧,组织压力大,且有些涉农工种培训有季节性。
3、放宽农民参加阳光工程培训年龄上限,只要身体健康,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均可参加培训。
4、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表彰奖励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农民接受培训的持续动力。
5、名额不足。虽然培训中心争取到一定的培训任务,但相对于我区农民来说,名额相对太少。要让更多的农民从
业人员享受到这一培训大餐,还需要增加阳光工程农民培训的名额数量。
总之,在市农业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局阳光办的正确领导和支持帮助下,培训中心通过扎扎实实地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培训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清醒的认识到,今后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任务仍然很重,真正使农民增加更多收入,掌握更多技术任重道远。培训中心决心提早谋划,加大培训力度,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培训质量,继续做好以后的阳光工程培训工作。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第三篇: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总结
2006年全省基层干部省直接培训工作总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训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省委、省政府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要求,省委组织部会同省民政厅、科技厅、教育厅、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厅、扶贫办等部门于2006年3月1日联合下发了豫组[2006]11号《关于做好“十一五”期间基层干部培训工作的意见》,并下发了豫组通[2006]10号关于《2006年省直接培训基层干部工作方案》的通知。为落实两个文件部署的任务,全省基层干部省直接培训工作于2006年5月开始在“全省基层干部培训基地”举行。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六年河南省基层干部省直接培训工作在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举行。集中培训从五月二十二日开始,七月二十日结束,分别举办了街道党委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培训班两期,城市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培训班两期,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两期,受训基层干部共600人。
参加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培训的200名学员来自全省18个省辖市的各个城市社区,其中社区党委书记占50%,社区主任占50%,学员的平均年龄在36周岁左右,大专及以上学历85%。另外各省辖市组织部各派1名带队人员,部分省辖市派了培训观摩人员对培训工作进行了观摩。
参加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培训班的200名学员分别来自全省十八个省辖市,其中乡镇党委书记占60%、乡镇长占40%,学员的平均年龄为38周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7%,是一支比较年轻、知识层次较高的干部队伍。另外,各省辖市组织部各分派了一名带队人员,部分地市又另派了本地区的培训观摩人员。
参加培训的200名学员来自全省18个地市,200个街道办事处。其中街道党(工)委书记占45%,办事处主任占55%,学员平均年龄38周岁。高中及以下学历占11%,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9%。另外省辖市组织部的18名带队人员及部分省辖市培训观摩人员也参加了培训班的学习。
二、培训内容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省委组织部一处广泛征求了有关专家、教授以及各省辖市基层党员干部的建议。先后三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就培训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召开了两次教学协调会,对整个培训工作进行了详尽的安排。
(一)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培训班培训内容
1.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处长徐彦军同志作了题为《加强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 织保障》的专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和方法。2.为贯彻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的重要论断,省委党校于咏华教授作了题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讲座。对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理解和践行“八荣八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深刻论述。3.省社会科学院刘道兴副院长就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作了《提高认识、注重实效、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包括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形势、深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明确乡镇地位和职能转变、理清新形势下作好农村工作的大思路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理论水平三个方面。
4.省发改委助理调研员熊政栋博士就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作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讲座。指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要从三个方面上着手:一是要看清当前河南省农村基础建设所面临的形式;二是“十一五”时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部署;三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着重把握的问题。
5.省建设厅村镇处李桂亭同志就村庄规划与小城镇建设,作了《搞好村庄规划建设和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专题报告。内容包括充分认识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与和省农村规划建设现状、统筹规划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 村建设和村庄治理三个方面。
6.省教育厅刁玉华巡视员作了《加强农村教育发展、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专题报告,论述了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更要作用,正确分析了当前河南农村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切实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5项有效措施。
7.省文化厅崔为工副厅长就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了题为《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报告。对发挥文化站和文化大院的能动作用,促进农村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村整体形象,稳定农村社会进行了深刻分析。
8.省委党校张廷银教授就发展与繁荣农村经济,作了《大力发展乡镇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包括要正确认识乡镇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要走工业化道路、形成特色主导产业,要促进分工合作、实现规模经营,要发挥政府作用、创造良好环境等四个方面。
9.省农业厅刘自印巡视员就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作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劳务经济》专题讲座。他指出,在改革以前,我省农业主要以“以粮为纲”为主题,着重解决吃饱肚子的问题;而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提出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给农民更多的生产经营权,鼓励发展多种经营,着力发展乡镇企业。报告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经济的 发展作了深刻阐述。
(10)省委党校侯远长教授就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专题讲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目标和应关注的关键问题作了透彻的分析,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三个“着力点”和我省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9个问题。
(11)学员听取了吴金印、李连成同志发展农村经济的先进事迹报告,固始县副县长沈天良同志向学员介绍了该县发展劳务经济的经验;
(12)现场参观学习了新郑市薛店镇、中牟县白沙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
(二)全省城市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培训班主要内容 1.省委党校李莉教授就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作了《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的专题讲座。她提出,在城市推进社区建设中,对我们党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推进社区建设需要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广泛的动员,从而对加强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二是党对基层社会的管理服务,从而化解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维护政治与社会的稳定,使社区建设从一开始即与党的政治利益密切相连。
2.省委党校陈燕讲师就城市社区党组织机构、职能和活动方式,作了《城市社区党组织机构、职能和活动探索》的专题讲座。对 如何理解社区党建的内涵,城市社区党组织的结构、角色定位与职能定位作了深刻分析,对社区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方式的多元化问题作了阐述。
3.康来云教授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了《党员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专题讲座,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荣辱范畴的鲜明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理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内涵,指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途径和措施。
4.省民政厅牛自元同志作了《居民自治与社区服务》专题报告。回顾了我国社区服务的兴起与发展,分析了社区服务的属性,指出了社区服务的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现阶段社区服务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5.省妇联王雪萍同志就推动性别平等构建和谐社区,作了《推动性别平等,构建和谐社区》专题讲座。讲座从我国出生性别比例严重失调、艾滋病的流行与蔓延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为什么将“男女平等”提高到“国策”高度的深刻原因,对怎样理解“男女平等”和怎样实现“男女平等”进行了深刻阐述。
6.省社会科学院刘勇同志就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作了专题报告。指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我国市场经济发 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宗旨在于培养大批讲公德,文化素养较高的社区居民,在整体上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7.省工会干校副校长温吉胜同志作了下岗职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专题报告。论述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推动城区经济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8.省公安厅李金书同志就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构建平安社区作了专题报告。从社区警务的概念、基本特征、在我国推行社区警务的警察理论和推行警务战略的重大意义几个方面阐述了社区警务理论,从社区警务的基本模式、主要内容及社区安全防范工作的原则等方面阐述了社区警务工作的实践问题,对社区主任在社区警务建设中提出了六项工作要求。
9.郑州大学石茂生教授对城市社区常用的居民组织法、物权法、继承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进行了专题讲座。
10.学员还听取了郑州市二七区苗圃社区史新林书记,就怎样抓好社区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报告。
11.现场参观学习郑州市金水区北下街街道办事处、鑫苑社区,以党建工作为龙头,深入开展“三级四方”共建活动,以“唱响主旋律、赞美新生活”为主题,联合社区各部门构成了“四位一体”的工作组织体系等先进经验。
12.现场参观学习了二七区大学路办事处嵩山社区建设“国家级绿色社区”,突出社区党支部建设,强化社区党员为人民服 务意识的先进经验。学员们参观了该社区的保卫室、电子监控管理系统,听取了社区书记的工作经验介绍,查看了社区的基本建设等情况,纷纷表示“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方向”。
(三)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培训内容 1.省委党校李莉教授就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作了《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的专题讲座。她提出,在城市推进社区建设中,对我们党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推进社区建设需要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广泛的动员,从而对加强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对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党对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党对基层社会的管理服务,从而化解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维护政治与社会的稳定,使社区建设从一开始即与党的政治利益密切相连。
2.康来云教授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了《党员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专题讲座,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荣辱范畴的鲜明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理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内涵,指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途径和措施。
3.省民政厅胡启明同志作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效果》的专题报告。回顾了我国 社区服务的兴起与发展,分析了社区服务的属性,指出了社区服务的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现阶段社区服务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4.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蔡树蜂同志作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专题报告。报告论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沿革及其重要意义,面临的压力及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了社会保障体系架构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发展进程。
5.省工会干校副校长温吉胜同志作了下岗职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专题报告。论述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推动城区经济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6.省社会科学院刘勇副研究员就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作了专题报告。指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宗旨在于培养大批讲公德,文化素养较高的社区居民,在整体上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7.郑州大学教授、博士刘荣增同志作了《围绕城市发展定位、做好社区规划建设》专题讲座。从城市、城市化、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的几个走向,现代城市管理和城市社区规划几个方面阐述了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若干问题。
8.郑州大学石茂生教授对城市社区常用的居民组织法、物权法、继承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进行了专题讲座。
9.学员还分别听取了街道办事处工作先进单位中原区秦岭 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智勇同志介绍的工作经验,考察学习了金水区北林路街道办事处、鑫苑名家、郑州市经八路办事处、北下街办事处等街道建设的情况。
二、培训效果
1、学到了知识,提高了素质
由于乡镇基层经济文化条件相对薄弱,乡镇基层党员干部常年埋头苦干在基层的居多,学习政治理论水平的时间少。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提高了学员的政治素质,工作素质以及综合素质,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新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在基层建设中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对先进地点的参观学习,听取先进乡村的经验介绍,学员们纷纷表示开阔了视野,内心得到了震憾,感情上得到了触动,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深刻认识到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真正意识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在培训班结业发言中大家一致表示“现在的心情非常复杂,对于培训基地既有一种依依不舍的眷恋,又有迫切回家一展所学的殷切愿望,以至学有所成”。在短短的七天时间里,各位专家、教授以他们多年来的理论功底、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切合实际的教学手段以及结合鲜明生动现实案例,给基层党员干部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社区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作了很好的报告,拓宽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视野、丰富了知识、充实了自我,在回到工作岗位上,将以最新的知识、充盈的干劲,勤奋工作;以新时代的思想创新意识、以赤诚的心态带领广大群众搞好乡镇工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实现党的宗旨,为构建更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不懈的努力。
2、培训及时、扎实有效
参加培训的学员是换届选举的新一届社区负责同志,因此本次的培训工作是非常及时的。本次的培训工作对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和思想认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如濮阳市学员李飞所言:“本次的培训工作扎实有效,不是走形式,走过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员们的学习态度端正,在集中学习期间能够认真听报告,作笔记,勤于思考。在结业座谈会中学员们做到了在讨论中谈看法、在工作中找差距、在实践上促发展,真正作到了打牢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基础。
3、找到了榜样,理出了思路
通过先进县域、先进个人的现身说法,以及学员们到先进乡镇的参观考察,学员们纷纷立志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当一个好班长,作一个好的带头人,让自己的良心无愧于天地,真正做到团结奋斗,勇于拼搏,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带动广大群众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进发。
4、交了朋友,结了对子
通过本次培训班的学习,基层的社区书记、主任不仅结交了 省委省政府的上层领导,使他们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党的温暖,内心得到了呵护,道出了内心的想法;也结交了有关厅局领导、专家、教授,使基层党员干部们取得了自己迫切需求的知识和技术,建立了信息平台;又结识了先进模范人物,找到了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启明灯,同行之间相互取得了联系,结成了“双学对子”,为以后的互帮互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交了朋友,相互学习。
三、主要经验
(一)领导重视、责任到位
1、为了确保培训班的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培训效果,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等八个厅局的相关领导多次到培训基地指导工作,省委组织部的有关同志亲自驻扎在培训基地进行协调督导。
2、在2006年7月18日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徐彦军处长,就本次的培训工作做出了肯定,表扬了发展比较好、比较快的几个乡镇,鼓励了先进个人。并且有针对性的对下次的工作提出了重要指示。
3、承办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成立了培训班实施机构,设立了协调服务,教学管理,后勤保障三个工作小组,由院长负总负责,并指派一名副院长主管培训工作,使整个培训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4、郑州市委组织部对学员的参观、学习地点的安排与先进工作者报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协助。
(二)注重创新,确保实效
1、培训内容新颖、科学且能理论联系实际
培训内容设有专题讲座,专家、教授授课的层次高;全国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吴金印、优秀村支部书记李连成及优秀街道、社区负责人进行了工作经验介绍,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引导力度强;新农村建设、城市街道市区学习考察,引人向上,开拓视野。由于本次培训教学内容容量大,涉及了当前新农村建设、社区、街道建设与管理的各个方面,紧紧围绕农村与城市基层工作实际,使学员们既了解了基本理论,提高了理论水平,增强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意识,也学到了如何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诸多难点问题的方法。
2、参观学习地点典型先进,可赶可学性强
新郑市薛店镇格大张村,以村组建设,村组管理、村组服务作为中心任务来抓,突出村组党支部建设,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目的,着力解决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与时俱进,着眼于未来,以不懈的追求,创造崭新的业绩;郑州市金水区经八路办事处与管城区北下街办事处,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办事处嵩山社区,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作风,“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创了街道工作的阳光大道。与时俱进、着眼未来,以不懈的追求、创造了崭新的业绩。学员们耳闻目睹了先进,纷纷表决心,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建设贡献一切力量。
3、授课形式开放、生动 本次来为大家授课的专家、教授十分的重视本次培训教学工作,拿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采用了以课件讲授为主,答疑式授课方式为铺,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了严而不肃,在教学过程中各位专家教授讲的热烈、精彩,学员们的学习劲头非常高涨、认真。
4、创建了交流平台,搭建了“二桥”
一是搭建了基层工作者与有关专家、教授的联系之桥。大部分学员在听完讲课之后,向专家、教授索取了一些有关材料,请教了许多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个人见解,还有部分学员邀请了相关专家到自己的乡镇、街道、社区指导工作。
二是搭建了学员与学员联系之桥。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来自全省基层乡镇、城市街道、社区的基层干部相聚在一起,给他们创造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
(三)科学规范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1、加强培训制度建设
就本次的培训工作,建立了上课、作息、请假等规章制度。学员结业严格了鉴定程序,首先是个人总结,然后是省辖市组织部带队领导和班主任对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综合表现进行鉴定,最后上交组织部存档。
2、建立学员档案,以便于跟踪服务
每期学员在培训期间的个人情况、综合表现,联系方式等都计入在案,每期学员对培训工作的反馈意见也一并整理归档。
3、实行封闭管理 培训期间的原则上不准请假,不准饮酒。尽可能为学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员们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理论、方法和技能。
4、丰富学员业余生活
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棋类活动,举办学员联欢晚会,让学员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学习生活有紧有驰。
5、改善培训设施,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了给学员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原有培训设施进行了改建,对学员的用餐方式进行了改革。并进行了园区环境美化工作。
四、培训工作的不足与需改进的建议
1、培训时间短,学员们认为10--15天比较适宜。
2、教学内容要更进一步结合农村、街道办事处和城市社区工作实际,重点解决工作的难点与热点问题。
3、增加实地参观学习时间,最好能到全国先进的农村、街道和城市社区进行现场教学。
4、培训基地的住宿条件有待改善。
第四篇:阳光工程培训总结张玲
渝三技办„2009‟48号签发人:宁左军
重庆市三峡技工学校
关于2009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情况的报告
县阳光办:
根据《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实施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的通知》(渝农发„2009‟356号)和《开县农业局 开县财政局关于实施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的通知》精神及《重庆市三峡技工学校关于2009年阳光工程培训实施方案》(渝三技办„2009‟40号)要求,培训工作从2009年11月6日启动至12月13日结束,全面完成县阳光办下达的450人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情况总结于后:
阳光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它以提高农村 1
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带头人培训,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由单纯外出务工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转变,由偏重服务城市发展向注重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变,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目的,对构筑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是我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的第七年,在前几年的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培训成效显著。由于今年培训任务下达较晚,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学校实行特事特办,在接到通知第一时间及时制定了《2009阳光工程培训实施方案》,并将实施方案上报县阳光办和财政局审核。学校要求各科(处)室积极配合,培训工作进展顺利,短短10天时间内,及时搞好宣传动员和招生工作,共开展阳光工程培训三期9个班次,其中第一期100人2个班,专业为农村建筑工匠;第二期250人5个班,专业为农村经纪人150人3个班,农村建筑工匠100人2个班;第三期100人2个班,专业为农村带头人。
二、工作实施情况
1、明确要求,落实专人负责。今年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下达后,我们立即制定了《重庆市三峡技工学校2009年阳光工程培训实施方案》(渝三技办„2009‟40号),成立相应的项目领导小组,由学
校主要领导牵头,根据专业、培训任务、补助资金制定招生简章,将实施方案、培训计划、课程安排表、资金预算表,及时上报县项目办公室。每期开班均实行“第一节课”制度,做好引导性培训,内容将涵盖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专业技能、安全生产等方面。不折不扣地确保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
2、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学校接到培训任务后,及时开展多方位宣传动员工作,将阳光工程培训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把党的富民政策一并进行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标语和编印宣传资料等宣传方式,对阳光工程实施的目的、招收对象、培训工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共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
3、规范管理,确保培训质量。为提高阳光工程的培训效果,我们围绕增强农民就业技能,重抓五项制度,切实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首先是推行“第一节课”制度,每次开班第一节课,县阳光办领导亲自到场授课,大力宣传阳光工程,讲解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重要意义,使培训农民了解什么是阳光工程,以及阳光工程的各项政策。其次是建立公示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布培训人员名单、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及补助标准,真实反映受训农民的补贴标准。规范台账制度,认真及时做好学员登记工作,按照要求如实填写农民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培训台账。执行好上报制度,根据招生情况,及时向县阳光办上报培训人数。加强检查验收,坚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培训结束后进行结业考试与考核。
4、注重效果,突出培训服务。学校定期开展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活动,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趣味性;听取受培训学员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培训质量,增强阳光工程的实施效果。
5、按照要求,开展自查工作。为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的管理,根据农业部等六部委和市、县阳光办要求,学校项目办公室办通过召开培训学员座谈、电话抽查、个别走访等方式,对今年的阳光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自查。
6、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按照阳光工程的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使用,实行统一财政报账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使有限的培训资金全部用于培训工作。今年,我校就450名阳光工程培训学员的预算补助资金167500元,进行了规范管理,其中用于学员的生活费47250元(每期7天,每人每天人平15元);用于学员的住宿费67500元(每期学员共6个晚上,一个房间住2人,每个房间每晚50元,每期学员人平50/2*6=150元);用于学员的教师授课费28000元(农村建筑工匠按500元/天,农村经纪人和农村带头人按400元/天);用于学员的教材费12600元,人平28元(专业教材8元/本,农民务工读本20元/本);用于学员的结业证书工本费900元(2元/本/人);用于学员的实作实训耗材费11250元,已入帐开支6231元,尚有5019元未入帐(培训材料、组织学员参观农村种植、养殖示范户产生的交通费用、部分学员的临时工作餐、烟水、学员结业考试试卷制作费、笔记本、笔、资料袋、办公费、会务费、阳光工程项目审计费用等支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和计划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领域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克服困难,积极动员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转变思想观念,解除后顾之忧,增加农民收入。
2010年,我校在市、县阳光办的领导下,进一步积极参与,提高培训竞争力。全年计划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人以上。针对我县农民的特点,培训专业侧重于以服务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为主。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开展“五业一人”培训,示范开展农民创业培训,不断提高就业率和增加劳务收入。
以上报告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二00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主题词: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总结报告
抄送:县财政局,县劳动力转移协会。
重庆市三峡技工学校办公室2009年12月15日
第五篇:2011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总结
吉林市供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二0一一
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总结
二0一一,我校继续作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之一,得到了市阳光办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细心帮助。到目前为止我校成功培训学员550人;其中农产品经纪人40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50人,菌类园艺工100人。
在培训中,我们认真贯彻我市《二0一一年阳光工程培训实施方案》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我校作为一名老基地的先锋带头作用。力争把工作做实、做细。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阳光工程培训指导思想,精心计划组织培训 今年我们针对阳光工程培训课时安排紧凑的特点,对工作的开展制定了周密的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招生、教师、教材、培训场所及设备准备齐全,提高了培训质量和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二、广泛宣传,积极动员
在招生宣传中,我们利用我校在蛟河市黄松甸镇开发黑木耳基地种植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利条件,在广大农民中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通过利用有线广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使农民了解阳光工程的相关惠民政策。我们还通过吉林市电视台《走进乡村》栏目对培训班做现场报道,加强了培训班的社会影响力。
三、以实际出发加强师资建设,规范教学管理
我校严格按照阳光工程培训要求,从当地经济发展和自身优势出发,选择利用我校具有培训和鉴定特有工种的优势,主攻开展《农产品经纪人》《菌类园艺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工作。在培训中我们为农民免费提供由吉林省供销合作社统一编印的教材,并严格执行阳光工程培训规范,把阳光工程手册发放到每个学员手中,并由市阳光办教师进行详细讲解,使农民更深入的了解阳光工程的意义和作用。
为了确保培训质量,我校制定并实施阳光工程考试考核、档案管理、信息上报制度,并规范执行台帐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在授课7天中,我校坚持聘请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专家、教授任教,从农民实际出发,并且把培训班开展到田间地头,使之真正做到学有所需,学为所用。我校利用自有的基地为农民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所和设施,使每个学员在实际操作中做到规范科学。在农民中得到了良好的口碑。
四、实施项目指标,培养农民新型科技人才。
通过学习掌握相关技能,大大增强了农民就业致富的信心。根据我校培训专业的特点,积极为农民提供劳动力转移门路及信息,实行灵活就业,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要求,我校对学员逐个进行了跟踪回访,以了解他们实际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为今后培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未来工作的计划和部署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业延长链和非农产业领域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做为培训基地之一,我校要继续做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发扬成绩,克服困难,积极与市阳光办领导沟通,认真执行相关文件精神,把工作做到实处。为更多的农民奔向致富,打好基础。
吉林市供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二0一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