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洪: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时间:2019-05-13 11:1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黎智洪: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黎智洪: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篇:黎智洪: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黎智洪: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就是指在建设和发展城市的过程中,从城乡协调发展和充分发挥城市作用出发,以城市人口发展和素质提高为核心,谋求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合理转移农村劳力,缩小城乡差异,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实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平衡、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平衡、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平衡。

近年来,重庆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重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快五大功能区建设,为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寻找对策。

重庆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重庆利用后发优势和自身既有优势,城市化进程一路高歌猛进。迄今为止,重庆市城镇化整体率达到了58%以上。其中,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等区的城镇化率均接近或高于90%;渝东北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渝东南城镇化率达到33%以上。根据重庆市发展规划,到2020年,城镇化率提高到63%,常住人口达到120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36%,实现工业总产值22500亿元,占全市的45%。在充分利用本市发展资源和借鉴其他大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重庆提前做好城市整体发展的规划设计,积极预防与解决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城市病”和城市“极化”等问题,在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重庆城市化进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脆弱,容易遭受破坏。重庆是山城,平地少、绿化率低,植被容易遭受破坏,城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是国土资源部门认定的全国八大石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重庆城市化的发展,主城区有些地方的生态更是遭受到了更大的破坏。主城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中,以煤炭为主的燃料结构,也加剧了重庆环境污染程度。

二是城乡发展差异大、人口居住分布不尽合理。重庆的工业、商业等主要集中于几大主城区,人口密度非常大,造成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现象,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管理。而偏远的县域地区,由于交通相对不便、公共服务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经济落后、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等现象,自身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利用。

三是人多地少,可利用土地资源不足。重庆市幅员辽阔,是最大的直辖市,自然资源总体上相对丰富。但是重庆多处山地、丘陵地带,便于开发和利用的土地资源相对较少,这就造成了少数地区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城市地价和开发成本不断攀升,空气、土地、水质的污染有加剧之势。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城市是一种生态——经济——社会的复合体。城市可持续发展就要充分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结合了重庆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前景,统筹兼顾、科学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生态环境保

护,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口合理分布,加强组织领导、实现城市科学管理,为全面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确定了制度框架。

第一,统筹兼顾、科学规划,是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城市发展涉及到自然、土地、人口、文化等诸多方面,没有合理的谋划布局,发展就会杂乱无章,最终导致资源浪费、资产流失,可持续发展受阻。

重庆五大功能区的划分与定位,是立足重庆“直辖体制、省域面积,城乡区域差异大”的特殊市情,在坚持深化、细化“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作出的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了“314”总体部署,为提升重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了前提条件和基本框架结构。

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有利于深化推进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实现区域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有利于自觉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形成主体功能明确、发展布局合理、实践路径的科学体制机制,构建高效、协调、规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全市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整体功能的最大化。五大功能区的划分,坚持“全市一盘棋”方针,在城市内部各区域之间形成有机联系、优势互补,构成了城市发展的良性内循环。在城市外部坚持区域合作共进,统筹协调功能区内部发展与周边联动关系,形成了城市发展的良性外循环。

第二,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是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城市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持,但是任何资源都是稀缺的,尤其是生态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失去就很难恢复,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使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充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全盘考虑各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突出生态环境保护。

五大功能区中的都市功能核心区,力图发挥出国家中心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金融创新、现代服务中心功能,展现现代化都市的风貌,打造现代都市形象。都市功能拓展区集中体现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服务影响力,打造成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主城生态屏障区,以及未来新增城市人口的宜居区。城市发展区充分利用山脉、河流、农田形成自然分割和生态屏障条件,打造成组团式、网络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山水田园城市。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打造成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突出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宜业、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五大功能区的划分和功能定位,充分利用了自己既有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全面考虑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提高各种资源利用效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口合理分布,是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城市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城市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人口分布不合理,是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人都有趋利的本性,都努力往提供更多公共服务的区域流动。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造成了城乡人口流动和分布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城乡区域的互动和协调发展。

现阶段重庆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现象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远低于城市;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大,主城区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明显高于偏远地区;社会成员之间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进城农民工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远低于城市户籍居民。由于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存在,重庆市人口主要流向渝中、渝北、江北、沙坪坝等主城区,造成这些区域人口密度过大、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房价过高等问题的出现。

五大功能区的划分与建设,按照“资源配置更优化、事业发展更均衡、接受服务更方便”的原则,完善全市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实施配置标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供给规模与人口分布相适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势利导,人口就会有序转移,从根本上促进人口的合理分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口配套政策,逐渐减少不同区域居民待遇差距,合理控制都市功能区人口规模,放宽城市发展新区人口迁入政策,引导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人口往所在地的县城、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递度转移。

第四,加强组织领导、实现城市科学管理,是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全局性,不可急功近利、盲人摸象,必须在坚强的组织领导下,积极作为,稳步推进,实现城市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首先,各级政府领导要充分意识到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要意义,自觉担当起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彻底打破传统城市粗放型建设和发展思维。其次,建立科学的、差异化的考核机制,利用考核机制引导城市往可持续发展方向靠拢管理。对都市核心功能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等重点开发区,要加强经济发展贡献考核,提高经济发展类考核指标权重;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要降低经济增长贡献度考核和指标权重,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和旅游发展类指标考核权重。再次,加强城市科学管理。要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完善城市管理问责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对领导责任监督检查;要建立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要培养和任用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领导,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建设和管理城市。

(作者单位:重庆社会科学院)

第二篇:关于统筹职业教育发展 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

关于统筹职业教育发展 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

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建立弹性学习制度。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武汉市在全国是职业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办学整体实力相对突出的城市,近几年来,职业教育的实力和特色,已成为城市特色品牌。但是全市职业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职校有待统筹和规范化管理。二是办学观念还没有跳出传统办学的框框。三是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四是全市职校,特别是民办职校存在块头小,层次低、小而全等问题。如何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问题、优化环境等问题有待研究。

为此,我们建议:

一、制定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规划,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通过制度创新,在武汉地区实施更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突出在用地政策、信贷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给予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同等待遇,吸引、引导更多职业教育机构向武汉地区聚集。

(2)明确将职业教育纳入我市经济发展规划,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服务方向、办学规模、经费投入、基本建设等方面加强统筹,科学决策,真正办好与全市经济结构相适应、促进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

(3)为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依照国家有关政策制定武汉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明确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构建市政府引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格局。

(4)建立市政府领导、由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编办、市规划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工会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市职业教育改革和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全市的各级和各类职业教育。领导小组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制定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和有关政策,定期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5)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绩效管理,建立督导检查制度。把职业教育工作作为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接受人大、政协的检查和指导。

二、完善投入机制,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

(1)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财政安排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要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

(2)引导各职业学校加大改革力度,面向市场,创立品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扩大招生、开拓培训市场、合作办学、争取社会捐助、创办实业等途径,广开筹资渠道。

(3)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民工和低收入家庭子女。把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范围。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

三、建立多元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加强对职业学校的社会服务。

(1)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市场化、民营化、社会化办学的新路子。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发展职业教育。

(2)建立健全必要的政府服务机构,加强对职业学校的社会服务,如劳动市场信息、职业指导、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等,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建议成立武汉市职校学生实习就业指导委员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用工信息,使职业学校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办学水平和质量。

(1)加强师资建设,建立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和管理人

员队伍建设,加大校长培训力度,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2)成立武汉市职业教育行业协会。通过协会组织职业学校加强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帮助职业学校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性运行机制。

(3)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为职业教育宏观管理和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服务。

(4)转变办学模式,推进产教结合。开展“订单培养”,?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着力突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培养,缩短“学习”与“上岗”之间的距离。

五、积极整合资源推进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1)通过划转、转制、合并、撤销等方式,对全市职业教育机构进行调整,优化布局;对办学方向、专业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职业学校实行兼并重组,集中资源谋求发展;二是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调整职校的专业结构,积极扩大适合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专业技能培训;三是整合职业技术技能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公共资源,以“政府扶持、学校自筹、企业赞助”三位一体的方式建设各种类型的高水平的公共实训中心,如汽车工程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等,增强职校整体竞争力,探索公办职校、民办职校、社会、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途径,使实训基地之间相互开放、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益。

(2)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支持有能力的大企业办好本企业的职业学校和培训中心,二要支持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搞好联合办学。

(3)形成职业教育产业集群,带动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学生的衣、食、住、行相配套的产业就很可观,因此,从市情实际需要出发,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产业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发展职业教育。

(4)依托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开发区等园区的发展,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与部、省大专院校联合办校等方式,努力提高我市职业教育的层次和品位。

(5)加强职教育领域中的国际合作,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的职业教育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职业教育TAFE体系,DACUM等,在职教办学上走出去,请进来,开拓联合办学渠道和途径。

第三篇: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建设部门的特点及重要性好范文版权所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给建筑业带来生机和活Α=ㄖ翟谧试蠢谩⒒肪辰ㄉ韬蜕缁峋梅⒄沟确矫娓河兄匾姑唤鲆缁峤ㄔ旄骼喙っ窠ㄖ团涮咨枋一故抢投芗托幸担哂薪洗蟮木鸵等萘俊=改辏泄ㄖ游橐殉?ANlang=EN-Ugt;2000万

人,约占全国就业人数的6%。每增加10000平方米建筑安装工程量,可直接间接增加就业人员1000人左右。到2004年,我市建筑施工企业14家,其中总承包企业5家,专业分包企业4家,劳务分包企业3家,2家构件厂。建筑业年总产值2亿多元,有职工2000余人,年施工10万平方米以上。

很少有人意识到,建筑业,包括新建筑和建筑物的重修(在我国还增加了住户对房屋的精装修),形成国家最大的生产能力。(中国,1952年占3.2,1978年占3.8,到1997年则上升到6.7),并提供了将近1000万个专业的和贸易的就业机会(在中国,许多农村劳动力也转向建筑业--1985年1130.1万人,1997年2372.7万人,其中未包括与建筑材料相关的行业以及进入家装市场的农村人口)。全国50以上的可再生产的财富是投入到建设设施之中的。由于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显著影响,因此,只要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中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少量改变,就会对经济繁荣和环境改善起到重要的作用!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建设部门的管理机构

市建设局下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建设安全监察站、建筑管理股、规划管理办公室、房产管理办公室、,负责相关的建筑业管理事务,这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建立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体系,使建筑施工企业能在建筑市场中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发展状大提供了有力保证。园林管理处负责全市绿化工程。环卫管理处负责全市市容市貌的整洁。

三、建设部门对环境的危害

建筑环境是人类活动对资源影响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世界1/6净水供应给建筑,建筑消耗掉1/4的木材,消耗掉2/5的材料与能量。同时建筑结构也影响水域、空气质量以及社会群体的结构等较大的范围。建筑业过度地破坏自然土壤、破坏自然径流和地下水蓄存能力,将导致洪水或水资源干涸(例如河水、泉水断流,地下水位降低导致的地面沉降)和加重水污染。在城镇发展和建设中应该考虑土壤科学家的意见和建议。建筑业平整土地和挖土对土壤的扰动将加速侵蚀40000倍。土壤贫瘠化和砂化将影响其保水、蓄水能力,变得更容易流失和被侵蚀。

全市建筑施工由于技术装备参差不齐,有的打桩机、发电机、震捣机、世割机的噪声严重扰民,群众反映强烈。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中污染道路而产生的二次扬尘,污染了市容环境。施工不当,导致周围地基塌陷的事故也有发生。

四、环境危害对建设部门的影响

我市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所以主要是气象因素对建设部门的影响较大。夏季高温、下雨,冬季冰凌冻害,既影响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又影响施工质量。我市虽位于地震带上,但由于地质原因,地震对建筑施工影响不大,近年新建建筑都设有抗震设施。

五、建筑业对环境资源的使用

建筑业需要土地资源、电力资源、水资源、还需要大量的水泥、钢材、木材和砖瓦灰砂石。除了钢材以外,其余材料基本上都能自给自足。

六、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1、全方位确保工民建筑建设质量。到2006年一次交验合格率达90%,其中优良品率达到35%,解决渗漏、质量粗糙等质量通病,加强建设监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设计水平和建筑质量,确保工民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2、发展建筑构配件和制品的专业化、工厂化生产,提高现场施工机械化水平,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到2000年,施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3%~5%,手工劳动产量压缩30%。

3、积极开发和采用可降低能耗和物料消耗的新型技术与材料,到2006年,建筑业的能耗和物耗率分别比1996年降低10%和40%左右。

4、对建筑设计、施工安装人员进行节能法规、标准和技术培训。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居民进行合理利用能源的知识和技能教育。

5、建设一批居住质量高、居室热环境好的节能建筑示范单体和示范建筑区,采用高效保温材料达40%。

6、对现有采暖建筑有计划地进行分批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7、这几年房地产业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据很多专家的调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有资金只占到开发资金的20%,这20%甚至还包括买房者的预付款。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是靠着拿到土地以后向银行贷款搞开发,这样的模式不能全盘否定,但凡事不能过度。大多数购房者,所付房款的75%甚至80%都是靠银行贷款。这样,房地产开发资金的80%是来自

第四篇: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城市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城市持续发展是城市的数量,规模和结构,由大到小,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协调到协调,由非持续发展到持续发展。表现为: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考:1.设立和调整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职能机构,法律认可,可靠实施。2.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城市持续发展的策略。贯穿各个领域中。3.普及和提高市民,特别是城市决策层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意识决定行动。4.依靠科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推动力。5.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广泛的合作。加强合作。

生态平衡和意义:生态系统本身能够维持自身的平衡,由于自身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每个营养级都会受到食物源和捕食者的限制。但生态系统维持自身平衡都是有限制的,超过这个限度,造成生态失衡,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都与其复杂性有关,越是复杂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破坏:自然因素;自然灾害,人为因素;不合理开发;污染。人类既要管理生态系统,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系统规律,避免造成其失衡。打破旧平衡,创建新平衡。

城市植被的功能:1.城市植被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城市绿化实体把城市的地方特色与风格体现出来。城市植被与城市其他自然条件,城市街道和建筑群体配合得好,就可以增添景色,美化街道和市容,给城市带来活泼生机,2.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是显著的,也是城市主要功能之一,包括降温减湿,调节环境条件,吸收有毒气体,滞留烟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和杀菌效益等。3.城市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作用,城市植被承担着植物多样性的保护,驯化和培养城市特殊生态条件下的植物材料等任务。4.城市植被的经济效益。城市植被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巨大的,有城市园林产品等本身的收入,还有改善环境,美化城市促进旅游业增值效益。展望:继续加强植被指示和监测环境方面的研究。根据地区和城市特点制定不同的城市人均绿地标准。由制定法律,住进现代化生态城市的建设

第五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开封高中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校能否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办学以教师为主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应该是我校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学校工作的长足发展。

要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师德教育

“师德为高,身正为范”。师德教育就是以完善的师德培养机制,塑造过硬的“灵魂工程师”。我们要求教师自觉行动,以公心、耐心、爱心、全心来对待学生。我们要重视教师的日常行为养成,要通过考评机制来克服教师的不良习惯,使教师能够真正以身立教。在师德养成教育中,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敬业精神。开展“讲师德、铸师魂”活动,定期举行师德教育讲座,如组织全体老师观看师德教育片 《师德启示录》,营造一种人人“讲理想、讲师德、讲正气、讲事业”的氛围。倡导“慎独”的师德修养方法,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制度改革

“用人,要用好人;用人,要会用人。”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是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在教师的用人制度改革上,全员聘任制是前提,常规管理是基础,津贴工资制评聘奖励优秀教师制度是根本手段。

1、抓住流动环节,激活用人机制。为了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责任感,真正做到用人所长,我们应该坚持组织考察和个人考察相结合、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校内积极实施教师全员聘任制和评聘分离制。按须设岗,以岗设人,严格考核,在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的基础上,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教师实行校内转岗,待岗培训、进入上级人才交流中心或解除聘用合同等,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不断激发广大教师进行公平竞争的进取心和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热情。

2、加强常规管理,保障教育教学秩序。为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加强教职工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保障学校工作的良性运转,提高广大工作自觉性,制定《开封高中关于加强教职工队伍常规管理的有关规定》。

3、工作绩效挂钩,建立竞争机制。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开封高中教职工奖励方法》《开封高中津贴工资实施方案》。我们要在坚持“向教学一线人员倾斜”,“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和落实教师绩效津贴工资制。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实行财政工效中活动津贴集中使用和校内自己拉开分配档次,彻底打破平均主义,真正实现优绩优酬,促进并完善有效激励、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4、评聘优秀教师,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和造就学校教育教学专家群体,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是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根本的长远大计。为激励我校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校决定出台《开封高中关于评聘奖励学校优秀教师的意见》,在全校范围内,举行评聘、奖励学校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标兵的活动。

三、业务督导和青年教师培训

师德教育和用人制度改革是学校对教师工作的正面引导和动力激发,但是要真正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仅靠这些是不够的。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进行督导和综合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1、实施课堂督导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经学校研究,决定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督导。为使这项工作得到有效地落实,成立教学专家组(属教务处)进行课堂督导,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协调,定出每周听课时间表。学校督导人员根据安排,随堂听课,并按照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评课。评价结果统一交教务处保存,结合专家组评价,教务处定期进行反馈。对不符合课堂教学要求者,督导人员进行跟踪听课,直至符合要求为止,否则予以调整。

2、加强青年教师培训

选拔教师参加市、省、国家级的各项培训固然重要,但那毕竟是少数教师能得到的提高的机会;而校本培训则有易组织、覆盖面大、切合实际等特点,有利于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校本培训乃强校之本。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青年教师强则学校强,青年教师兴则学校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在要注意先进教育理念和先进教学手段的全员培训的同时,将工作重点放在了青年教师的培养。我校提出了培养青年教师的24字方针:优化群体,齐抓共管,创造条件,精心培养,理解宽容,大胆使用。据此方针制定了《开封高中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开展青年教师拜师等活动。争取青年教师“一年达标,三年出成绩,五年成骨干。”

下载黎智洪: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黎智洪: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

    浅谈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 摘 要:通过对《城市经济》课程的学习,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自身对城市发展状况的充分了解,在今后10——15年,我国将有超过3亿的人口迁移到城市。随着城......

    浅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 市 规 化 课 程 论 文 题 目 浅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浅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张目标的重心和焦点,也......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化城市化城市化城市化————————本质本质本质本质及路径选择及路径选择及路径选择及......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及相关问题1 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义可描述成:“一个特定系统在规定目标和预设阶段内,可以成功地将其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稳定地约束在可......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6-4-24 13:49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盘锦市人民政府 文号:盘政发〔2006〕12号 发......

    城市管理学-浅议城市可持续发展[5篇]

    浅议城市可持续发展 摘要:城市本身并不适合生态系统的完善,需要依赖于其他生态系统的存在而存在。从系统控制论和城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区域系统,它和周边......

    城市供水可持续发展概论

    我国水资源概况及节水措施 【摘要】:水是人类生存、生活、生产和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还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的多种功能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包括生......

    城区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doc

    城区以“组合拳”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建设80个早市、30个早餐点、10个公厕,以构建“10分钟便民服务圈”;投资2800万元改善47个社区办公条件,以改善社区服务居民水平;投资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