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公诉培训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11:3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下公诉培训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下公诉培训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第一篇:新形势下公诉培训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形势下公诉培训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作者:陆军

来源:《中国检察官》2012年第12期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即将实施,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检察公诉业务培训势在必行,检察官希望得到高质量培训的愿望也越发强烈。公诉培训课程设计是公诉培训的核心环节,是考量公诉培训质量的重要标准。江苏省在多年的检察教育培训实践中,已经摸索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是从单向的讲授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向互动的研讨式、体验式教学模式转变,强化教学参与性。传统的培训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讲授者只能“概括性”的告诉公诉人要讯问、举证、质证、辩论,培训效果难以体现。二是从传授知识为主的授课式教学方式向以提高能力为主的实战教学方式转变,强化培训实效性。结合工作实践的案例研讨、文书点评、庭审观摩、控辩对抗赛等多种形式的实战式培训,强调学员的参与、互动,启发学员反思,突出培训内容方式的实战性。三是从以经验为中心的经验式教学方式向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式教学方式转变,强化培训针对性。在培训时带着问题参训,结合各种问题与其他学员、老师交流与讨论,授课教师在培训时解答难题、引导学习深入培训,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篇:改革创新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这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预防化解和减少社会矛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实践中,对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其做法对各地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

群众工作既是我们党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我们党的重要工作方法。实践证明,党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背离群众观点,丧失群众立场,违反群众路线,放弃群众工作,改革就会失去支持,发展就会失去动力,稳定就会失去基础,社会就会失去活力。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群众工作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在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群众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

从群众工作对象来看,计划经济时代,我们面对的是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职工群众和以集体组织为主的农民群众,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构成情况发生了深刻变化,新行业、新组织和新阶层不断涌现,由于他们所处的企业、组织不同,因此涉及的分配方式、生产地位和福利待遇也不同。这些变化,使群众工作的对象更加广泛、多样。

从群众工作内容来看,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促使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日益多元化,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差异化、多样化特征,利益矛盾日渐突出。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使得形成社会共识的难度增大。特别是伴随社会活力增强、竞争压力加大,一些人焦躁心态上升,对群众尤其是特定人群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任务十分繁重。协调利益矛盾、保障改善民生、疏导群众情绪等已经并将继续丰富和拓展群众工 作的内容和范围。

从群众工作网络来看,过去我们通过党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各级组织,比较容易在体制内就能把群众工作覆盖到每个角落。新形势下,社会的流动性、开放性显著增强,传统“单位体制”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我们的群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与形势发展变化还不相适应,组织网络、工作机制、平台载体还不健全,群众工作缺乏有效抓手。特别是我们干部队伍自身也面临不愿做、不敢做、不会做群众工作的问题,有的明显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因此,必须不断健全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构建纵横结合、全面覆盖的群众工作组织网络,才能把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做得更深更实更好。

从群众工作环境来看,当前是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随着改革进入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阶段,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相互交织,合理诉求和无理诉求的相互叠加,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的相互纠集,说服解释难以奏效,一些问题解决起来非常棘手。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零距离直面社会,回旋空间大大缩小,“倒逼”现象成为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群众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显得尤为迫切、特别重要。

立足新的起点、迈向新的征程,开创“十二五”发展崭新局面,群众工作须臾不能放松,必须不断加强改进。

二、长沙市开展群众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长沙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把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来抓,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积极探索,通过全国文明城市、人民满意城市创建和“与群众恳谈对话,为群众排忧解难”等活动的开展,不断丰富群众工作内涵,完善群众工作格局,创新群众工作体系,健全群众工作机制,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预防化解和减少社会矛盾,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和谐环境。

(一)办好实事,夯实群众工作基础

马克思精辟地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当前,2 由利益问题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往往关联度大、交叉性强、影响面广。长沙市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紧紧牵住协调群众利益这个“牛鼻子”。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着力解决“上学难”并进而逐渐解决“上好学难”问题。长沙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均衡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优质化,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9.5年,成为全国科教先进城市之一。长沙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基础上,加大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规范发展学前教育力度,着力缓解“择校”矛盾,逐步解决“上好学难”的问题。

二是鼓励扶持民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长沙市大力营造政府鼓励创业、部门服务创业、社会支持创业、群众自主创业的的良好氛围,通过强化政策导向,加大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开业指导、税费减免等方面的服务力度,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加强宣传和先进评选表彰等途径,极大地激发创业富民热情,收到了民众创业并带动就业的显著成效。2009年9月19日,长沙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2010年,长沙新增工商企业1.5万家,新增城镇就业 1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的动态清零。

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长沙市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原则,不断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大社会保险”,致力于实现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大幅度提高保障水平。2007年10月长沙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住房保障局,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事业步伐。近三年来,长沙累计争取中央、省安居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专项补助资金6.1亿元,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22.2亿元,全市共完成保障性住房324131户。

四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长沙市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197所,基本形成“15分钟社区卫生医疗圈”。全市每千人拥有住院床位数6.26张、卫生技术人员6.79人,卫生资源人均占有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长沙市还大力推进创业、安居、畅通、电力、教育、文化、环境治理、公共卫生、社会福利和食品安全等十大民生工程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二)创新方法,拓展群众工作途径

长沙市坚持传统优势与现代手段的有机结合,改进方式方法,努力做到主动加强联系与群众亲近、做好思想沟通使群众理解、切实解决问题被群众认同、严格要求自己让群众信服,确保群众工作更加鲜活生动、更加富有成效。

一是强化法律约束来做群众工作。长沙市坚持更多运用法律手段、依法办事来做好群众工作。越是群众关心、事情重要、矛盾突出的问题,越是坚持依法办事。通过多种途径,正确引导群众树立法治观念,按法律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理性表达利益诉求。通过法律手段,妥善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闹不信诉”等问题,做到既不让守法的人吃亏,又不让违法的人得利。

二是创新民主讨论来做群众工作。毛泽东明确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②当前,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利益“很在乎”,而且对民主权利“很敏感”。长沙市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创新“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等形式,对群众一时不懂的政策问题、一时不通的“意气”问题、一时不服的利益问题,通过与人民群众多通气、多协商、多讨论来解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是通过网络互动来做群众工作。当前,网络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群众反映意见和诉求、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长沙市高度重视,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开展网络互动交流,切实引导网上思想舆论,积极回应网上群众关切,主动占领网上思想阵地,把群众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如开福区伍家岭街道搭建起信息交流桥梁,通过网络宣传政策和留言反馈,实现与居民互动,方便了群众,疏导了情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是善用先进典型来做群众工作。用事实说话,用典型引导,这是做好群众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我们党都十分注重这项工作,一个又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先进典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来,长沙市大力开展 4 了“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感动星城人物”等系列先进典型评比活动,弘扬了主旋律,倡导了真善美,充分运用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来感染群众、教育群众,做到用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用身边的事例感动身边的人。(三)畅通渠道,健全群众工作机制

无论是扩大群众工作的成效,还是确保群众工作的长效,都要从建立完善群众工作机制入手,推进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防止群众工作紧一阵、松一阵。长沙市建立健全制度,开辟多种渠道,推动和实现了干群良性互动。

一是健全群众工作制度。长沙市建立健全联系群众、诉求表达、民主决策、民生保障、权益维护、矛盾化解、应急处置、教育引导等八大机制,确保群众工作常态长效。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集中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区县领导下基层每年至少60天。领导干部认真执行制度,进企业、到乡村、入校园、访社区、下部队,邀请不同阶层人士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

二是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渠道。长沙市通过开通市长热线,设立市民信箱,建立市领导接待日制度,畅通“人民来信绿色通道”,并在市政府法制办、政务值班室、市监察局、审计局等职能部门设立投诉举报电话、电子信箱,严格落实信访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及时接受和处理群众诉求,将各级政府部门的社会管理工作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长沙市还不断完善信访机制,坚持领导干部集中接访,主动、集中梳理信访诉求,妥善处理群众信访突出问题。并组织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社会代表组成的特邀监督员队伍,对社会管理过程进行日常监督和定期检查。通过群众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在城管、社保、环保、拆迁安置和食品卫生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执法领域,收集公众的批评和建议。同时,依托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等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积极开展各级领导与群众面对面对话,与网民恳谈对话,加大党政部门与公众的互联互动,建立群众意见诉求的回复、办理、公示及监督问责机制,使社会公众的呼声有回应,问题有解决,监督有实效,不断激发公众参与的热情。

三是健全群众利益矛盾调解机制。长沙市高度重视社会矛盾的化解,要求广大基层工作者要增强服务意识,服务居民、服务社会,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纠纷解决在社区基层。信访工作要“为群众代言,帮群众解难”,努力做好“一健三联”,即健全信访责任体系,联网受理群众信访、联调解决群众诉求、联合办结信访积案,有效促进了社会矛盾的及时解决。近年来,长沙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每年调处各种纠纷约4万件,其中通过“三调联动”模式解决的约6000件,一批复杂、疑难纠纷和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的重大矛盾纠纷由这一机制得到成功化解。

(四)整合力量,完善群众工作格局

群众工作是一项涉及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和各阶层的全局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长沙近年来注重整合社会各界力量,扩大工作面,增强实效性。

一是突出领导干部示范带动。长沙市强调群众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各个部门要齐抓共做,领导干部要模范带头,充分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要牢记宗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用群众的观点来认真地分析、客观地把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作为最高准则;要提高能力,加强学习和实践,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办法,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才干和本领;要抓住根本,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二是突出基层队伍建设。长沙市深入抓好基层组织和群众工作队伍建设,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坚持把群众工作组织夯实在基层,在服务群众上“扩容”、“增量”,努力实现群众工作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把群众工作资源充实到基层,向工作一线倾斜、向基层组织倾斜、向群众工作倾斜,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把群众工作队伍根植于基层,始终坚持在基层培养干部、在基层锻炼干部、在基层造就干部,有效调动广大党员干部扎根基层做群众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是突出社会资源整合。长沙市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群众工作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群众工作资源的同时,特别注重发挥社会其他资源的重要作用。注意发挥协会、学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工 6 作者队伍,探索建立联动服务机制,使其逐步成为党和政府开展群众工作的新生力量和有力助手。如重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见识多、阅历深、威望高,又时刻与群众打交道的优势,请他们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长沙市开展群众工作的基本启示

1、强化意识,创新群众工作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先解决好群众工作施行者的思想问题。首先,要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要深刻认识到“来自于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要时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7]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地更新工作理念:一是要树立服务理念。党的群众工作的本质是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管理就是服务,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过程,变管理为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服务群众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首要任务,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困难。二是要树立法治理念。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开展群众工作越来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抵制,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要善于把群众的利益表达和诉求引入民主和法治的轨道,以民主、法治手段为主协调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关系、化解党群关系矛盾,最大程度地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要树立互动理念。要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党组织自上而下的单向推动的工作理念,创造条件鼓励群众主动地参与政治,实现党组织自上而下与群众自下而上的良性互动。要充分发挥群众在群众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群众与群众之间的互动,用身边的人教育群众,用身边的事引导群众,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

2、丰富载体,拓展群众工作网络。健全的工作网络是开展群众工作的基础。新形势下,要在充分发挥传统载体作用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采取多种形式,寻求新的载体,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党的群众工作的合力。一要创新群众工作的组 7 织载体。当前要重点抓好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和社区组织配套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成为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同时,要加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充分利用这些社会组织资源,把分散化、个体化的社会人群组织起来,以更开阔的网络纽带,扫除盲点,延伸触角,尽力扩大群众工作的覆盖面。二要创新群众工作的工具载体。在充分发挥会议、文件、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工具作用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型传媒工具的优势,不断巩固扩大党的群众工作的阵地。比如,搭建网络舆情中心、网络信息安全中心、党务政务一信通等新型党群沟通载体,建立健全网络民意搜集和回应机制,形成良好的党群互动沟通的新秩序;建立政党网站和领导干部个人博客同广大网民进行快捷沟通,以电子邮件、手机、微博、QQ、MSN等通讯手段保持同特定群体的常态联系,运用新媒体掌握民情、引导民意、解决民生问题,通过网络拉近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沟通距离。三要创新群众工作的活动载体。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主题活动,调动党员干部到群众中间去,与群众做朋友,畅通民意、解决困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与群众恳谈对话、为群众排忧解难”、“三联三问三帮”、“下基层、进万家”等活动。这些活动针对新时期群众心理需求层次提高、民主参与意识增强等现象,在传统帮困式工作中,创造性地加强了对群众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等形式与群众协商讨论解决问题,收到了良好效果。

3、改进方法,提高群众工作实效。方式方法得当,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要根据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在总结运用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方式方法,提高群众工作的实效性。一是要注意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走近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与群众交朋友,做到以情暖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要善于采用平等交流、相互沟通和民主协商的方法与群众交流,在交流中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道理讲透,用事实和道理说服人,真正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要注意表率引人、典型示范。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8] 8 注重自身的形象塑造,做到事事严于律己,处处率先垂范,打造人格魅力,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要重视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教育引导群众,使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超”有动力,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三要注意结合渗透、利益维护。要把群众工作渗透到党的其他各项工作中去,伴随其他工作一起开展,不能把群众工作和其他工作搞成“两张皮”。群众工作要注意结合党的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和中心工作的开展,并结合不断变化的形势作专门深入的工作,这样既能集中力量,又有很强的针对性。要重点把做好群众工作与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让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群众对党的认同感。

4、完善制度,健全群众工作保障。群众工作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键是公正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只有从制度上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使群众工作中出现的利益矛盾能够借助常态化的机制来解决,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群众工作就能事半功倍。新形势下,要着力建立健全以下几项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没有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其他的利益协调机制也就无从谈起。要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群众控告申诉渠道,探索建立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查询服务窗口。完善主要领导公开接访、巡回接访、下访巡访和阅批群众来信等制度。建立健全民意收集、研究和转化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听证制度、协商谈判制度、公民投票制度,畅通工会、妇联、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实现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二是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分配机制。要突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把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要完善相关法律,把工资集体协商由选择性规定变为强制性规定,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谈判制度。要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切实保证职工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同步增长,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三是要建立健全群众利益维护机制。要完善职工权益状况定期分析和报告制度,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妇女、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弱势群体的维权工作网络、渠道和制度建设。加大对群众在工资集体协商、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方面维权的法律服务力度,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四是建立健全群众工作 9 的考核机制。要把群众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领导班子评价和干部奖惩任用挂钩,形成鼓励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良好导向。

5、提升能力,优化群众工作队伍。群众工作的任务是由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广大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在深入基层群众的实践中完成的。群众工作队伍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做群众工作的实际成效。新时期,要着力抓好群众工作队伍建设,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要注重群众工作干部的选拔和使用。要把政治好、业务强、作风硬的优秀干部选拔到群众工作岗位上来,创造条件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调动群众工作干部的激情和热情。二是要把群众工作资源充实到基层。群众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各级党组织要在工作重点、政策指导、力量配置、经费保障等方面,向工作一线倾斜、向基层组织倾斜、向群众工作倾斜,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三是要加强对群众工作队伍的培训。要把学会做群众工作作为干部的必修课和基本功,通过专题培训和实践锻炼,切实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2.

第三篇: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密切,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因此,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里,探索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

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先导。在教学工作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又是重中之重,它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

一、现代职教课程的特点及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生产力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才市场将不再满足于劳动者只具有一技之长;随着新兴高科技的发展,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进步周期的不断缩短,必将引发劳动者工作的流动与职业的更换;随着科学知识的综合化趋势,传统学科及行业的界限将被打破„„等等。所有这些都将使得未来社会的劳动者,需要具备较宽厚的智能基础,多方位的就业转变能力。那些以知识灌输为主或者单纯强调技能与实用知识的传统教学已捉襟见肘。近年的研究表明,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需要完成单一操作型向复合操作型转化,操作型向智能型转化,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化。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21世纪的劳动者应当兼道德、文化、技术、技能于一身,集科技、生产、经营于一体,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基于这些因素,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立足点应当定位于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教育上。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专业技术与技能、身体素质,也包括人际交往、应变与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本质终究是职业教育,强调素质与能力教育决不意味贬低技术与技能训练,就目前多数行业来讲,仍希望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顶岗操作能力,这也是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长处,专业与技能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点,突出技能训练这一提法不可忽视。

鉴于上述认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上岗能力为重点,以技能训练为特色。

中国职教界多年来进行了一系列职教课程改革活动。然而中国职教课程发展在总体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还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远未形成中国化的现代职教课程概念。表现在 现有的课程改革成果仍属于局部改革之功效,既改革是在原来的课程体系结构未作重大本质性变动的情况下,仅在某些局部方面对少数课程作学习内容和进程安排等方面的改革。这种“改良型改革”仅是对存在固有缺陷的传统职教课程体系的局部完善,因而总体效应并不显著。现代课程论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不象传统课程理论那样将课程只作为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而认为课程是维系教育内外环境的一个极为复杂的教育子系统,职教课程同样如此,它是由四个领域所组成的一系列有序活动的庞大体系;课程开发(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文体编制)领域,课程实施(教学策略的制定、领会与贯彻)领域,课程评价(对课程活动全过程的评价)领域以及课程管理(对参与课程活动各种因素,主要是人、物、事的协调)领域所组成的各元素交互运动的系统。课程中各种元素、元素的活动,不仅受制于本子系统内其他因素的关系,而且还受制于其他子系统及整个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系统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局部改革成效不大的基本原因就在于改良并未触动整个体系。

就职教课程现状看,基本上还属于学科中心的模式,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课程模式明显表现出许多不适应性,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重理论轻实践,或者说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学校与社会脱离,教室与生产脱离,不利于能力的培养;②课程模式的单一化不适应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的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③职教课程体系之间

缺少横向的联系,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职教课程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的历史重任。

二、把握职教课程改革创新的着力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课程体系

职教课程改革与创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全方位性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稳步推进。据笔者之见,职教课程改革与创新应从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⑴解决职业教育中存在已久的教学与生产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

⑵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在普通文化课程方面不受普教模式的影响,体现职教的特色;

⑶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⑷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并最终形成综合化、弹性化、个性化的课程与教材体系;

⑸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心理学规律及其学习原理;

⑹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次序化的形成,在作好就业准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职业发展作准备。

以上六点虽从不同的角度是实施对职教课程改革创新的研究,但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理念即能力本位,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克服以往知识本位教育带来的诸多弊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是一种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在国外很流行。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排,还是其实施手段、教学方法等,都有许多可取的优点,它讲求实用实效。我们提倡以能力为本位,并不是照搬国外的以能力为本位教育,而是“拿来”为我所有,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相结合,建立一种“多元整合型”课程体系。这里的“能力”不单指操作技能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指一种综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甚至还包括态度等一些个性品质在内。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已忧为我国职业教育界追求探索的目标,集群式模块课程是这种追求探索较为成功的范例,已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它的主要特点是“宽基础、活模块”,即课程结构分为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第一阶段,即“宽基础”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阶段即“活模块”阶段,所学习的内容是针对某一特定工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以技能为主,其中的“活”字给学校和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由于课程本身是一种动态教育现象,各种职教课程模式均为一定社会条件的产物,是适应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形成的,追求一种永恒不变的、尽善尽美的职教课程模式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课程体系应具备以上突出特点:

1、在培养目标上,应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对于有条件的学生还应尽可能给予多种形式的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2、在课程结构上,应增加活动课,具体分为政治课、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活动课五类。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所有专业均应开设外语和计算机课程,集群式模块课程,将这两门课程同归于工具类板块,充分体现了职业学校要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的要求。

3、专业课程分为必修学科和选修学科。必修学科体现出课程计划的统一性;选修学科体现学校各自的办学特色。学校应以市场经济和用人行业的需要为导向开设课程,选修课程应占专业课时的10%左右,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宽、提高;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途径。分为限定性选修和任意性选修课程两类。

4、开设活动类课程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包括时事政策、军事课、职业指导、民族、环境、人口教育、体育锻炼、科技、艺术等课程。

根据笔者对上述特点的理解以及职业教育的实践体验,试作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平面图如下:

实用人才的培养是职教课程目标,能力本位是实用人才的核心,占据主导地位,方框所述素质,是实用人才的必要构成因素,处于第一层面,三者之间并非绝对独立,只是各有侧重,它们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外围则分别表示几种素质形成的途径或涵盖的内容。

三、职教课程改革与创新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1、“后劲”与“就业”

从目前上岗就业角度来看,也存在“应试”问题,就是劳动与行业部门的招工、招干考试。这也是各类办学单位不得不重视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命力。素质与能力教育强调的“后劲”,与其相关的课程主要是文化与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的效果往往不易立即显现,具有“远效”性。就业考试多与专业技术与技能训练相关,它的效果显现很快,具有“近效”快,在课程设置上,如何科学配置、合理求得其矛盾的统一?

我们认为,就能力与知识结构而言,对就业者应知、应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技术技能素质教育上,它是职业综合素质与能力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学校技术技能素质教育应当达到的目标(双证制),这是两者间的统一面。但是要注意,避免为了确保就业的技能要求,要冲淡文化与专业基础课教学,削弱后劲。就技能训练而言,应该是在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指导下进行的,其训练过程,就是把所学理论转换成技能的过程。那些把职业学校的教育与行业技术等级标准中的应知应会等同起来,过分强调招工、招干的合格率是不全面的。学校教育与岗前培训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更突出以较大的覆盖面为基础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它强调专业知识面宽,能覆盖一个专业大类,技能达到一专多能。其中一专主要对准第一就业岗位,达到中级工操作水平。应当说,如果学校按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要求规范地做,那么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取得双证是很自然的结果。而岗前培训主要针对某一工种或某一岗位的技能要求,相对来说,它在专业技术与专业技能的要求上,低于正规职业学校。如果只因为贯彻“双证制”,把学校教育的中心转移到等级考试上去势必降低了职业学校的地位。

2、“稳定”与“灵活”

很难设想,一个学校每隔几年就变换一个专业,这既不符合办学规律,也会在师资、设备等方面带来浪费。专业设置需要相对稳定,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结构变化的周期越来越短,人才市场预见的难度越来越大,随之对学校课程设置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于是,课程设置中“稳”与“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我们认为,学校课程设置首先应当稳定在某一大类专业上。具体讲,该专业的专业基础与基本技能课应当以不变应万变。例如电子电器专业,它包含视频、音频、通讯、办公设备等等维修工种,但这些工种有共同的基础与技能课程,如“电工基础与基本技能”、“无线电工艺”、“模拟与数字电路”等等。这类课,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进行多工种的基本技能训练,达到专业知识与技能面宽、适应性强,以打好专业素质基础为目的。它们应当是相对稳定的。“活”应当体现在专业技术与专项技能训练课程上。通过它们进行针对性的专门化教学,同时按工种进行强化,以达到专业等级标准。例如电子电器专业针对视频、电器工种分别开设的“电视机维修”、“制冷设备维修”等等课程,它们不是每个学校非开不可的,而是根据学生就业情况,由学校选择。这类课程随市场经济的调整与人才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多年来,职业学校总结出的“两年打基础,一年定方向”,所指含义为:两年基础课程相对稳定,针对就业(岗位或工作)的一年专业课程相对灵活。

3、“博”与“专”

随着信息、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21世纪的社会生产技术将出现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跑,新技术将打破现有的行业或学科界限,那些以单项操作技能为主的劳动者将不适应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21世纪社会将以智力技能为主的智能工组成劳动力市场的主流,再加未来劳动者职业经常变更,使得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不是不考虑它应具有更宽的知识与技能

面。然而,从我国行业招工现状而言,一般都强调从业人员立即顶岗的需要,因此,招工应试注重的是岗位专门技术与技能较为突出了“专”。

经过学校多年的实践,课程设置中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方法,能够较好解决“宽”与“专”之间的矛盾。“宽基础、活模块”即在课程设计中采用两段组合模式,第一段为职业基础教育阶段,强调宽,在专业大类范围内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找出共性的知识、技能,开设公共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同时进行多工种基本技能训练,以此来实现学生应具有的知识与技能面,达到较强的适应性。第二阶段组合了针对不同岗位工种的模块课程设置,是就业专业化教学阶段。它由学生们不同的就业方向,分别开设不同的专业技术与技能课。在这阶段教学中,强调“专”的特色,针对工种与岗位进行等级达标训练。

4、学科课程模式与活动课程模式

学科课程模式是传统模式,也是我国现今职业教育中仍广泛采用的课程模式,该模式以单科分段为主要特征,并将各类与专业有关的学科进行组合,学科课程模式充分考虑了知识、技能本身的逻辑,并将它与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相结合,容易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发展思维能力。随着社会生产力与教育理论的发展,学科课程模式本身不足,也越来越被人们认识:①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②各学科间缺少有机衔接,不利整体课程优化;③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活动课程模式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为目标,较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相对学科课程模式,它在以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职业教育中优势更为突出。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是一种典型活动课程模式,它打破学科体系,专业课仅由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三门课组成,纵向分为基础、专业、专长三个层次,横向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但它也有不足。随着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未来人才要求趋向复合型和智能化,这种以专业教育为主,看重技能训练的课程模式,将暴露出其理论基础薄弱不足。

两种课程模式各有优势,也都有待改革之处,很难由一种课程模式代替另一种课程模式。结合国情,活动课程模式对师资、设备、场地及企业投入等要求较高,使之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推广,从切实可行,又较易被国情接受的角度看,“九五”期间应当着重研究学科课程模式如何吸收活动课程模式的优点,弥补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改革与发展出适合国情,满足高科技发展下社会生产技术体系对人才规格要求的新型课程模式。我们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科研队伍与各类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吸取国外先进课程模式经验,重点对我国现有的学科课程模式进行改造。这是现实国情下较可行的教学改革之路。

第四篇: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突破了传统教材的框架模式,突出以审美为核心,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师生双方平等的互相交流,沟通与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培养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具有现代化知识结构、富于创新精神的知识性人才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空间,重实践、重知识结构的多元化。

关键字:

改革创新

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

Abstract: music curriculum standards promulgated,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framework of teaching mode, the core of aesthetics, outstanding reflecting the “people-oriented” music education.In teaching emphasizes student-centered, pay attention to each stud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both sides equal exchang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students in learning,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to learn, to guide the students' learning.To cultivate the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modern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he knowledge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i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mportant segment.To fully gives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free space for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and knowledge structure diversification.Key words: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comprehensive quality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要使学生乐学、会学、学好,我们教师要围绕“怎样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主题做好文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新的音乐课程内容上注重加强了音乐与现实生活、社会的联系,原来的专业知识方面要求则有所降低,但这种转变对我们教师来说反而更难了,因为知识面更加宽广,备课量就更大了。:学习音乐作品时,要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来源、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以及歌中表达的爱国之情。每首歌曲都是学生较熟悉的,但教他们唱会并不是我们的最终教学目标,而是要通过这一类歌曲的欣赏和学唱,达到以情育人、以情感人的目的。音乐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变化、新思维。

一、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1、需要改变以往音乐教育模式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比较薄弱,不够系统、深入和全面的弊病。应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具体有效的改革。

首先合理安排课程。一直以来,音乐专业的课程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专业设置,即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并且二者是割裂开的。其实,理论中是含有技能的,技能中也含有理论。如:《声乐》课可以讲歌曲作品分析、歌曲欣赏等。《钢琴》课可以进行和声分析、曲式分析等。《音乐史》可以讲和声、复调的发展与演变等。让学生在技巧中学会知识,在知识中加强技巧。课程的重新整合是音乐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核心。

2、采用更合理的教学模式。音乐教育的生命在于教学,而教学的关键在于确立一套规范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框架。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建立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音乐教育应从音乐教育的实际出发,改革不适应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适应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音乐教育的科研成果,把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解决共性问题的教学中,这样不仅为教师解决学生个性问题赢得更多的时间,而且为学生适应音乐教育的教学积累更多的经验。(2)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音乐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仅要实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本体目标,而且还要实现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3)加快教师角色的转换,改进师生关系。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应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重视对过程的探索,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之火,把知识学习当作解决问题的基础而不是结果。改变以师为本的、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建立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3、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也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高师音乐教师由于受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以培养继承性人才为目标。故形成了单一的“专业教育”模式,在这种“授业”形式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完全是机械接受式的教育。因此他们基础理论知识狭窄、文化素质不高、适应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薄弱。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按照实践、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起来。也就是说,学生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和艺术实践积累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智力潜能,特别是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组织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再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内化为自身素质,最终成为创新型人才。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基础教育母体的教育,必将更进一步反思自身的专业结构。音乐教育培养模式的调整与改革势在必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研究与发展,只有与基础教育的改革相适应,才能显示出其蓬勃的生机。

二、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氛围的转变

1.教师不再采用“死教硬灌”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不只是一个装知识的容器。例如:在认识什么是进行曲时,不再让学生先讲出进行曲的文字概念,而是让学生先欣赏各种进行曲,让他们在体验进行曲节奏、速度、力度等特点后再来总结,各类进行曲有着很多的共性,但也有不同之处,因为体现的主题不相同,所以,不同主题的进行曲可能在不同的场合出现,这时的进行曲已经属于礼仪音乐的范畴,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进行曲都是铿锵有力富有号召性的。

2.课堂气氛由“死气沉沉”变为“生机勃勃”,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求知环境轻松、愉快。用什么力度来演唱时,我们要让学生主动体会,不要做出统一答案,让他们根据自身的感受去表现音乐,而我们在教学时重点把握这节课的核心即“情感”,对祖**亲的情感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于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教学中要明确中学音乐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专业人才,要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三、音乐课改中教师应关注的问题

1.课堂上,真的关注学生了吗?是否关注了全体学生?这个关注,不是让全班静悄悄地一个个不乱说乱动,而是要注意到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些被动的参与者,可能还有些根本不参与的学生。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采用多种方法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你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实际上,学生在听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做法时,他的智力就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就在接受碰撞,尤其是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的时候,碰撞就会变得更加激烈和深入。我们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发这种碰撞,并且引导学生主动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并引发创新的愿望。

2.知识是你直接“给”的,还是经过了真正的“引导”后学生获得的?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嘴里说出来的,也可能经过教师引导了学生仍不知道,但是经过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的。例:三首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开头都是同音反复,但感情完全不同,我们应让学生先分析后,再进行引导,以加深对三首进行曲的理解。

3.你的教学环节是否过于饱满?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识世界,通过自主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体验。经常看到一些课,教学过程好像文艺汇演一样,说唱弹跳,样样俱全,教师大汗淋淋,疲于奔命,看起来这些课很丰富,但最终给人留下的感觉是“累”、“假”。

4.教师角色如何变化?新课程表面上难度是降低了,但对我们教师来说,实际上变难了,要求我们要具备全面、综合的音乐学科专业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从“一专多能”到“多能一专”。我们不是要等到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把所有的资料都查齐了,才有信心地去上课,我们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本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要什么都在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发动学生,在课前让他们回去找电影音乐的资料,无论是中国的、外国的、古装的、现代的,然后我们用学生们的音响资料来进行欣赏分析,让他们在欣赏中体会感受电影中为什么需要音乐?为什么音乐在电影中有时比说话动作还重要?因为学生们带来的都是他们熟悉的电影音乐资料,这样学生和教材之间的距离近了,便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电影音乐的作用。

5.积极组织授课以外的活动。我们知道,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合唱、合奏、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通过音乐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在新课程的实践与创造中,许多活动都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的责任。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大要素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对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寻求完成任务的更有效性的途径。如果没有这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就完全是形式化的,也不能体现它最突出的价值。

四、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每个时代都有千古留芳的名人志士,纵观他们的成长经历,除刻苦求学、知识渊博外,最重要的是创新。艺术领域也不例外。二百年前程长庚带领四大徽班进京让徽剧在北京扎根,最终融合成为响誉天下的“国剧”。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音乐思想引导出诸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钢琴协奏曲《黄河》等无数不朽的划时代经典的中国音乐作品。每个成功者都是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中获得成功,而每一次创新又都是在接受了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质的变化。我们的音乐教育是否应该在培养能够掌握新技术、新专业理念上下工夫呢?是否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其它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呢?是否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以利于选择他们爱好和擅长的学习内容呢?“一个人的能力好比是国家的国情,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制定发展目标的时候.必须从实际能力出发,认清实现目标的基础,预测目标与基础的距离,扬长避短,抓紧时间,刻苦认真地做下去,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培养艺术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学音乐专业教育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学生具备了艺术创新能力,就能够在艺术实践、艺术活动中将创新意识贯穿到理解、分析、处理艺术作品和表现艺术作品的整个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在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未知到已知的艺术探索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巧,发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产生新的艺术观点和见解。

五、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是影、视、听一体化,发展趋势引导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现代人不可能像古人那样闭着眼睛听下去一百多句的大段戏曲唱腔,慢节奏的大型交响乐音乐不可能得到绝大多数民众的喜爱,人们需要的和不断追求的无非是两个字“新颖”。因此,音乐教育要遵循音乐发展的趋势和音乐市场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不断开辟新的教育方向,让音乐教育紧紧抓住市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方法积极地进行改革。同时,把现代化的教学仪器、现代化的教学信息及时快速地引进到教学之中并加以充分利用,扩大信息量。在培养方式上,培养那些综合素质好、转型快、知识交织性强的复合型人才。把自主性、灵活性、机动性、实践性更多地应用于教学体系之中,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弹性和自主的空间,打破一个尺度、一个培养模式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允许学生在教学计划的总体指导下,为个性目标而自主选择和跨学科学习。在教学方式上,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的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历史栩栩如生。在教学手段上,将无声变有声,无影变有像,把单一的课堂讲述变成声像并用的立体课堂,充分给学生理解、想象的空间,选择多样化的教材开展比较式教学,让课堂立体化、多层面化。

新的教育理论,有着明显的时代性和世界性,对我们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也是不言而喻的。它为我们提供了新视野,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领我们站在新的高度,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吸收人类先进文化成果,这对于我们坚定信心,深刻认识并坚定不移地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张淑珍.音乐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2]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4]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朱则平,廖应文主编,《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潇红)[6]新的教育理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湘南学院中文系,湖南郴州 423000)

邓达森

[7]音乐教育体制改革与课程改革的探讨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巧0080)

李毅波

[8]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改革

(永清县第一中学,河北永清302650)

张志红

姓名:乔雯 性别:女 出生年:1981年 民族:汉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表演系 职称:讲师 学历学位:研究生硕士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yiannuo@sina.com.cn 地址:天津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表演系 邮编:300387

第五篇:关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关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论文关键词] 德育课程创新 道德文化 综合性 实践性 回归生活

[论文摘要]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主导要素是对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培育与发展;其二是增强综合性与实践性,整体构建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活动体系;其三是德育课程形态回归生活,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

一、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要素

课程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聚集点。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化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接触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导思想,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所有传统美德都与这种整体精神相联系。传统价值观总是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国家统一、社会太平。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民族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成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材料。这种思维方式及其传统道德对维护国家统一,幸民族团结,调解人际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仅重视整体和谐,而且强调辩证综合。例如:儒家追求“仁爱”,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罚;主张“德政”,但不否定法治,从而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这里边蕴含着辩证综合的思想。儒家还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养也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这种修养方法对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现在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采取闭关自守、全盘否定,或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整合。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学者注重归纳和实证,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从道德现象、具体事例、个案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教育理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中国学者则注重演绎,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从概念出发,说明或指导实践。这两种思维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师生平等对话;而我们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讲授和教育导向。这方面同样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再次,在教育内容上,特别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等,更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江泽民同志指出:“发燕尾服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要培养学生完整的德性,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构建出德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依据总目标,从广义上认识德育,确定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及“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环境道德、刚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心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环境、承受挫折、自我调控的心理素质。德育内容五项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要分别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以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是以五项要素为纬,以各项要素质的不同层次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而解决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的重复、脱离实际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五要素横向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五要素在年级与学段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经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五要素促进着学生德性的整体化发展。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其次,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上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这就如同体育与智育不同的道理一样,体育如果只在课堂上讲授体育知识和理论,不让学生到体育声上去实际锻炼,怎能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同理,德育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从而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而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心 http://www.studa.net 下一篇:让情感成为教师工作的主线

下载新形势下公诉培训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公诉培训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思考 内容提要: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的密切关系,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的意义。以计算机网......

    新形势下县级党校改革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形势下县级党校改革的几点思考 作者:张云喜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0期 摘 要:党校是党委培养各级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

    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为有源头活水来 ——山东港湾建设集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侧记 今年以来,山东港湾建设集团以深化企业改革为重点,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和突破口,探索新方法,培育新风尚,积极创新思想政治......

    关于新形势下创新民主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创新民主管理的几点思考 民主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劳动者依照法律或制度,并通过一定组织形式参与对本企业及社会事务的管理。在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下要......

    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围绕新教材、课堂教学等方面对高一化学教学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启秀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新课程给我们教师带来很大的冲击,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

    教师改革与创新培训体会

    教师改革与创新培训体会范文作为海职院第二期赴新加坡理工学院(nyp)学习培训的学员之一,我于10月5日—10日参加了由理工学院国际(nypi)举办的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班的学习,......

    对新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思考

    对新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思考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对学校师生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在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

    新形势下创新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新形势下创新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开创监狱工作新局面——新形势下创新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与思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关系着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