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的现状及发展调查总论

时间:2019-05-13 12:0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层医院的现状及发展调查总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层医院的现状及发展调查总论》。

第一篇:基层医院的现状及发展调查总论

基层医院的现状及发展调查总论

我国新医改方案已正式出台施行,新医改将加快基层医院的建设,改善医疗卫生队伍素质和活力,保证农民看得起病,缩短城乡之医疗差距,解决好公立医院的布局问题。有助于引入社会资金、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办好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政策依据。新医改的重点在于完善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农村医疗网的枢杻,既承上启下,又承担着预防、保健、防疫、健教、医疗和计生等诸多具体任务的医疗机构。乡镇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十亿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党的三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基层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好坏,决定着新医改的最终成功与否,基层医院无疑是新医改的焦点与难点。

随着百姓医疗需求的提升、对医院公益性质回归的期望以及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凸显,基层医院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亟须政策扶持解决供需矛盾。为了解我国广大基层医院目前的生存与发展现状,了解新医改政策在基层医院的适用性及贯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特此作此篇总论。

全国基层医院的总数己达5万余所,担负着全国2/3 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实属面广量大,任务繁重。由于我国是一个卫生资源缺乏和分布不平衡的国家,高级医学专家和高级医疗设备大多集中在城市中的大医院,而基层医院占有的卫生资源却很少很少,互相间的医疗水平、差距很大,以致城市中大医院的病人排队、非常拥挤,而基层医院的病人却冷冷清清,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局面。在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却又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如此的非良性循环,必然影响两极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中国基层医院各个方面现状如下:

一、人力资源:人才匮乏,基层医院卫生队伍中有相当部分人员没有接受过高等医学教育,学历层次低,人才质量不能适应现代人才竞争,特别是缺乏具有现代医院管理知识的干部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目前基层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一个较为初始的阶段,一些医院有人事管理而没有人力资源规划,由有人力资源却没有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计划,渴望引入人才但没有完善的用人机制,重视引进人才却不重视对现有人力资源的挖掘,注重对技术设备等有形资源的投入却忽视对人的潜能等无形资源的开发,导致管理成效甚微人力资源浪费。一方面引进人才另一方面是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的流失,员工积极性受到挫伤,团队共振效应难以产生,阻碍了医院的发展。缺乏对人才的尊重,拥有人才,却没有委以重任;选拔人才,却没有合理的使用;引进人才,却留不住人才。目标不明确,缺乏完善的管理,对于一些基层医院来说还缺乏一套较为完善科学的员工晋升奖励和发展的制度,员工不了解医院所制定的目标,影响了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团队精神也难以体现。

二、客观环境:由于体制、观念、技术、资金和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差距,一些竞争力弱的基层医疗机构将无法生存,甚至会被挤出医疗市场。

三、管理体制:传统的管理落后 传统的卫生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以及人事管理的模式在理念、体制、机制和政策方面,都与市场经济体制有一定的差距。

据江西省大余县卫生局统计,各乡镇卫生院危房面积平均在50%以上;开放病床平均不到10张,且多为东倒西歪的旧木架床;9家医院均无CT仪,其中5个乡镇的卫生院连X光机和B超仪都没有,至于“三大常规化验”、人工呼吸机、吸痰器等急救设施更是无从谈起,医生看病凭的仍是听诊器、温度计及血压计这“老三件”。这种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现状是

我国大部分基层医院的一个缩影,医院陷入如此窘境,广大基层群众的身体健康岂能得到保证。

建立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坚持国家支持的原则,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保障农民基本医疗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与农村医疗保障服务网络建设相配套.农民在基本医疗保险与农民个人投入、农村社区经济、企业、慈善机构、外资机构等方面的捐助相结合,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建设步伐。

中央强调在新医改过程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一)立足保基本,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在巩固扩大覆盖面的同时,把重点放在提高保障水平和经办服务水平上。通过提高筹资水平和封顶线、降低起付钱和个人支付比例、推行住院统筹与门诊统筹相结合、合理控制医保基金结余率等措施,不断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加强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完善医保付费方式,构建合理就医导向机制。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认真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严格执行服务标准,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不断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率。

(二)着力强基层,全面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工作重心下移,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在农村,加强县医院标准化建设,加快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步伐,推进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继续巩固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城市基层,重点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设施配套、科室设置、服务流程和规章制度。增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必须在软件建设上下更大功夫。要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技术水平,积极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方式,使更多的城乡居民不出社区、不出乡村就能看病。

(三)突出建机制,促进深化医改持续健康推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以县(市、区)为单位,在省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配备范围内,明确本地区人员编制配备标准。在此基础上,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要求,落实政府补助经费,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建立医改资金筹措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机制,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保证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保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所需资金。同时,健全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严防发生违法违规行为。

农村卫生工作是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村卫生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我国要建立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未来的医院面对各种挑战,必须平衡经济规模和最佳就医可及性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共同构建符合但当今社会经济体制的医疗体制。加强基层医院的各方面建设,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创医疗卫生事业新的宏伟蓝图。

2010年8月19日

第二篇:基层发展教育现状及建议

在这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解决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将成为衡量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

一。为此,教育部新颁布实施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列入头一项工作,提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坚决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可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将是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宁夏启动第二轮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使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两会”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殷切关注,“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不仅使农村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感到了党的温暖,就连在中国西部偏远山区从教的笔者也开始了对农村教育发展之路的探索。

1.农村教育升学率并不低,甚至可以说相当多的地区还比较高。

例如:龙胜各族自治县,2004年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47%,高出广西平均水平20%多;中考各科成绩均超过了桂林市平均分,达到了12个县的中上水平且低分率最低。恭城瑶族自治县2004年初中升学率为84.34%%;高中升学率达到90.32%,其中升入普通高校本科的占52.64%。就连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三江侗族自治县2004年的高中升率还达到了89%。这表明,学生只要本人愿意读书,同时学生家庭经济上负担起,升学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升学是有望的。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本人不愿意读书的或学生家庭经济上承受不起的中途流失了,考前减少了许多学生;二是农村学生通过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比较强烈,学习比较自觉、刻苦;三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积累了丰富的应试教育教学经验,办学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2.初步建立和形成了乡、村两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网络,能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广泛开展职前职后科技培训和服务。

例如:三江侗族自治县建成了成人文化教育培训中心1所,在全县所辖16个乡(镇)都建立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还建立了166所村级成人技术分校。恭城瑶族自治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也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乡、村两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网络,其中恭城瑶族自治县还建成了1所自治区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都能较好地完成人教育任务,发挥较大的作用,如恭城瑶族自治县在2004年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任务54000人,完成46937人,完成任务86.9%;农村致富骨干任务1900人,完成2536人,完成任务133.4%;“绿证”培训任务3200人,完成3269人,完成任务102.1%;新增劳动力职业资格培训任务1407人,完成1579人,完成任务107.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

2800人,完成2830人,完成任务101.07%;已转移劳动力〔乡(镇)企业职工及非农产业农民工在岗培训〕任务8400人,完成6536人,完成任务的77%。3.计算机宽带网络已延伸到乡镇,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如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统一添置了计算机、彩电、DVD等电教化设备。龙胜各族自治县大部分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2004年组织了22名中学校长参加了自治区电教馆举办的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培训班,全年编辑出版《教育快讯》,教育信息网的信息更换及时,内容新。为了促进全县教育资源建设,2004年该县还成功举办了全县首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

4.师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恭城瑶族自治县,现有小学教师1438人,其中中师学历998人,大专学历402人,本科37人,在读研究生1人;中学教师1167人,其中大专学历697人,本科学历335人,在读研究生11人,教师合格率较高。三江侗族自治县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98.7%;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9.8%;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3.3%。同以前相比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教职工编比、教师合格率、教学水平均有较大提高。

5.辍学率居高不下,且有上升之势。

如三江侗族自治县2004年年报上的初中辍学率是404%,加上休学的学生数辍学率将高达7~8%,随着普及率增高,辍学率也会相应增高。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现在对贫困学生实行“两免”还不够,还必须实行“一补”才能让学生读得下去,山区中学生80%为住校生,每天2元钱伙食标准,一个月也要家里供给60元。60元对于家庭条件好的算不了什么,但对那些温饱尚未解决的家庭就无法承受了。《中国青年报》2004年2月6日的一则报道指出,教育成了西部农民心头最大的痛。在甘肃民勤县,家中有一个高中生、一个初中生的,大多收入的60-70%交了学生的学费;土地少一点的人家,这个比例会更高。谁家如果有了孩子上大学,很快就可能变成贫困户。这种现象在我们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不难见到。其次,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农村蔓延。三是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课程偏多、教学内容偏难等多种原因造成学生厌学或失去学习兴趣等等。

6.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步履维艰,民办教育难以生存。与众多农村孩子“无学可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各县只有一所职业高中却仍然要“等米下锅”,很难维持下去。如恭城瑶族自治县职业高中,在校学生只有三个班:高一26名学生;高二35名学生;高三30名学生,学校为了生存已改办普通高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农村孩子上学的目的是跳“农门”、受制于家庭经济条件上不了学等因素外,城市职校敞开招生,城市职校的办学条件是农村职校无法效仿的,也是农村职校招不到学生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农村职校教育改革滞后于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办学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人

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中,又不能为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等多种原因,从而导致了农村职业高中名存实亡。民办学校由于无利可图,因而也无法生存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农村教育仍然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还比较大,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我们应该:

一、以电大远程教育,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民

族地区农村教育效益和质量。

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不发展,直接受损害的不仅仅是民族地区农民的利益,也必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顺利实现产生重大影响。大力发展教育是减少和改变贫困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关键。因此,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历史使命。电大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广播、电视、文字和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电大远程教育具有教学信息交互性强,通过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的媒体手段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新的媒体手段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教学信息能实时、非实时交互;教学资源丰富,可通过“电大在线”和各省市电大自建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库以及所连接的公共教学服务体系海量的资源库,方便地提取有关的学习资料;不受时空限制,学习者可在任何地点、时间,从任何章节,按自己可能的进度学习;以学习和学生为中心,能充分体现学习的主体性等四大优势和特征。能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效益和质量。长期以来电大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种形式办学,为农村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人才,同时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电大要在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国教育的主体之一,必须继续坚持 “四个面向”,并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断充实、丰富其内涵,把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作为电大教育的发展重点,更加主动的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为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作出应有贡献。

1.以做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项目为契机,积极探索民族地区农村学历教育运行机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教育部于2004年5月决定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探索利用现代远

程教育技术手段,将高等教育资源送到乡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该计划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组织实施,依托全国电大系统进行。在实施过程中,中央电大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精神,结合电大远程教育特点和为“三农”服务的实际需要,制订专业教学计划,设置以农村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及拓展和集中实践等模块,突出实用技术和能力培养,强化专业和集中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比例不低于60%。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执行全国统一课程名称、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核、统一评分标准以保证教学质量;学生根据自己的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目的要求,在专业规则框架下,从相应的课程模块中自主选学一定数量的课程,课程考核合格并达到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要求,可获得课程学分或相应的培训证书(岗位资格证书)。累计达到规定学分、符合要求者,可获得中央电大颁发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经过一学期的办学实践,全国电大系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陕西电大介绍的4条做法较有代表性,值得借鉴:一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二是统筹规划,充分论证,把试点工作落实到实处;三是加大宣传力,启动仪式达到预期效果;四是精心组织,认真做好每个教学环节。广西电大恭城、三江“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点,依托电大系统,由地方党委组织部牵头,政府民委、教育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将试点项目的实施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的做法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2.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在开展职业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民族地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如恭城瑶族自治县不足28万人,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达到6500人左右,三江侗族自治县也只有34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多达3万多人。由于民族地区农村受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淡水等资源不足,城镇化发展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数量今后还将进一步增加。目前,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还较低,这不仅制约了他们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制约了其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自身发展。广大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青年人)对接受更多的教育与培训有十分强烈的要求和愿望。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要求,电大应积极主动按照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通知》、《2003-2010年农民工培训规划》等文件精神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

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要贯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原则,推动国家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征书制度的实施。此外,还应当以就业为导向,把毕业生专业基本对口的就业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主要依据,深化办学模式、办学机制、办学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强化校企结合,努力扩大“订单”教育培训的范围,不断增强教育培

训的针对性:一是采取城乡结合、东西部联办的方式实行“1+2”、“2+1”、“1+1+1”等模式,让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在当地学习一至二年,然后到东部或城市的对口企业学习和实习一至二年,使民族地区的学生转移到城镇和二、三产业就业,实现稳定转移;二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转移培训,掌握一至二项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使学员掌握转移的一技之长,增强学员的转移和就业能力;三是充分利用城市各类教育资源,采取短训与长班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已在城市务工人员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转移后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再就业的能力。

二、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指导思想明确,贴近农村实际

农村教育的落后更多的是因为教育资源的极度短缺,包括教育经费及师资的严重不足,还有教育信息资源的匮乏。这一切,形成了农村与城市发达地区教育之间的信息鸿沟。农村教育普遍落后于城市,单靠传统的书本教学和课堂讲授难以在短时间内赶上城市教育的发展进程,而信息技术则为农村学校的发展创造了以往完全不可能有的条件和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远程传送、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突破了农村空间地域的限制。因此,依托电大系统,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其目的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有效整合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服务农村教育发展稳定大局作出积极的贡献。我国农村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因此,在民族地区进行远程教育不能套用城市教育模式,应当充分考虑和照顾农村市场经实际情况及农民的实际需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适度、适用和适才教育,逐步形成电大教育直接为“三要”服务的品牌特色。

2、优化教育环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形成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建立“农科教结合”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电大要充分利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这有利时机,大力宣传,积极争取,让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治贫必须兴教”,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面性的重要作用。电大作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建设民族地区农村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把依托电大系统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现代远程列入地方各级政府和组织、人事、农业、教育、科技、劳动等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电大作为办学的主要实施者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精心组织实施教育计划,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依托电大系统,有效整合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建立远程教育教学服务网络。

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生命线。发展民族地区农村远程教育,必须始终为学生服务,把保证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要保证教学质量,应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教学服务体系。“纵向贯通”主要是指电大系统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中央电大根据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和建设,开发价格低廉、方便使用的“农村版”多种媒体教材和教学包;省级电大根据当地学生特点及实际需求,及时补充配套的教学资源,并负责远程教学平台的建设运行,网上教学资源的发布、更能、整合及管理工作;县级电大和学习者通过“卫星资源接收和共享浏览软件系统”接收多媒体和网上教学资源,同时,利用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建立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地方有线广播电视台(站)接收教学资源。“横向联合”主要是指各级电大及时吸收科研单位和其他兄弟院校科技成果和教学信息,加强“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落实教学场地,聘请兼职辅导教师,解决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4、树立科学发展观,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逐步实施。

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承受能力弱,一般伴随着落后的教育基础设施和“贫困的文化”,依托电大,发展远程教育的任务重而客观条件较差。因此,应当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即先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做好总体规划,选择突破点,搞好试点,再将成功经验面上推开,少走弯路。试点与发展项目宜分轻重缓急,有步骤地实施,一年上一个台阶,避免折腾,积以时日就能取得较大成效。

第三篇:浅谈医院制剂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医院制剂的现状及发展

周强

2220***

2013级药学4班

摘 要:简述了当前医院制剂的现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医院制剂的未来进行展望。认为医院制剂的来源、制作的方面都需要改善和调整。医院制剂应积极进行新制剂的研究开发,发展特色制剂。

关 键 词:医院制剂

发展 现状

医院制剂是指医院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医院配制的制剂应该通过本医院的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后开具处方,由本医院的药剂部门根据医师处方将该制剂发放到患者(或患者家属)手中。医院配制的制剂不能以其他方式流通到本医疗机构以外的地方销售或使用,包括患者通过互联网订购药品。

1、目前来看,医院制剂正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验

1.1、国家对医院制剂的要求正逐步提升

2005年以前,中国院内制剂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制药工业十分落后,药品的生产和供应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国家鼓励各医院根据临床需求,自行研发调制医院内部使用的药物。2005年8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实施《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文件,院内制剂的申报注册和配制生产门槛不断提高,医院的投入也随之不断增加。这导致院内制剂的研发种类急剧下降。如《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对院内制剂室的面积、设施等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现在甚至要求医院参照药厂的GMP标准建设或改造制剂室,最终达到GPP标准。2015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虽然在院内制剂的申报审批上,将有效期由3年延长到了5年,但申报程序依然复杂。而且再次重申院内制剂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或者变相销售。

由于成本上升、利润减少、审批烦琐、监管严格、产品质量不过关、不利于临床转化等原因,医院制剂申报的品种数量比过去大大减少,呈现出萎缩状态。医院制剂的发展处于尴尬的“十字路口”。

1.2、医院制剂存在局限性

医院制剂投资规模灵活,可选品种多,转产快,品种选择上偏重于高利润、大需求。例如大输液利润高需求量大,故较多医院都生产大输液。氧氟沙星、替硝唑、培氟沙星片等高利润品种为制剂室所喜用,与药厂制剂重复。而特色制剂少,科研力度弱,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体现不出医院制剂的特色,停留在制剂供应保证型的较低药学水平上。

医院制剂的应用范围只能是本单位,没有可拓展的市场,制剂生产完全被动于医疗需要,只能临床需要多少生产多少,医院制剂虽然适应性强,但品种剂型杂、批量小,有的制剂一次只生产几十毫升,有的制剂品种一年才有几百支或几百瓶,而制剂室的建设、检验和生产设备都不可减少,不同制剂小组如西药普通制剂组、中药普通制剂组、中药注射剂组、小针剂组等分别有不同的净化系统和提取浓缩设备,制剂生产资源利用率低,造成了高投入低产出。

在管理方面,人流、物流未能充分地分开;内服与外用制剂在同一操作间进行;生产使用同一容器进行操作;使用物品缺乏状态标记;缺少清场记录;生产设备缺少档案材料;工艺流程经常改动;制剂人员不能按时体检;质量检验体系不够健全,生产标准不规范,普通制剂均未进行留样观察等。

1.3目前医院制剂的不足

品种结构不合理,特色制剂少大多数医院目前的制剂品种相互之间重复,品种简单,生产及使用数量少,疗效差[1]。制剂室人员配备不足,创新开发能力欠缺。医院制剂由于设备限制,达不到生产的连续性、自动化、成套化及机械化,在工艺流程、生产经验、卫生学控制上缺乏足够的手段,成品包装上投入很少,比较粗糙和简陋。这造成医院制剂普遍质量不稳定,装量、微生物限度多数存在一些问题,中药注射剂杂质含量较高,不溶性微粒较多,比较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临床使用风险较大。制剂标准水平较低[2]。这与越来越严格的质量意识是背道而驰的。

综上所述,目前医院制剂最主要的问题便是:医院由于自身条件不够好,没有足够优秀的设备等,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严格的医药要求,逐渐加大的需求量。而相对来说,工厂的条件更为优秀,能大规模的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导致医院制剂室的产品越来越处于劣势。先如今只有少量规模较大的医院组织能独立支撑起医院制剂所需的所有要求。而一些相对较小的医疗组织或由于要求不达标或由于医院制剂的利润逐渐降低,已经没有自己的医院制剂。目前医院制剂的现况较为严峻,医院想要继续发展医院制剂,把握好自己的优势是必要的,同时找准不足之处加以改善。

2、医院制剂的发展

2.1医院制剂的不可替代性

医院想要继续发展医院制剂,把握好自己的优势是必要的。即使在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些有效期短、稳定性差的制剂品种仍然不适合药厂生产,一些品种多而批量小的制剂也难以形成工业规模,还是有一些医疗急需产品属于医院独有。医院制剂一停,病人就无药可用。因此在一个城市扶植几个设备好、人员素质好的医院制剂室用作“制剂中心”[3],让他们生产拾遗补阙的品种供应临床,如阿托品滴眼液、硝酸匹罗卡品滴眼液、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等临床必需但市场没有销售,这些品种就要依靠医院制剂室生产。

所以制剂中心的存在至少在现阶段还是很有必要的。尽管医院制剂走过上坡路,现在在逐渐衰退,但是由于其存在的必要性,在短时间内,医院制剂室任然会普遍的存在于相对较大的医疗机构组织。

2.2制剂和委托生产

对于自身无法达到制剂生产和配制要求的医疗机构,通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批,可委托达到GPP要求的制剂室或达到GMP要求的制药企业生产配制,也可从达到GPP要求的制剂室调剂临床必须的制剂品种,这样既可满足临床需求,保证了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又将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

2.3改善医院制剂室条件

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投入到医疗制剂的设备更新上,才能跟上市场需求的步伐。同时加强软件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改善医院制剂室环境等,都可以加强医院制剂的竞争力。

3、医院制剂可以尝试的改善

3.1制剂工作模式的转变

医院制剂工作正逐步由过去的被动型向主动型过渡。制剂人员应转变观念,提高制剂的技术含量,逐步由生产供应型转化为技术开发型,应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密切结合临床,开发特色品种,同时进行新药的研究,将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的特色制剂开发成新药,为更多的患者服务,使医院制剂成为新药开发的摇篮。[4] 3.2明确制剂发展方向

医疗机构资金固定比不过企业,所以同时和企业竞争是医疗机构最大的威胁,最好能避开。搜集与整理医院制剂,选择医院制剂室制作有优势的产品,如需要临时调配的、不能长期保存的制剂等。利用医院更了解患者需求,明确哪些制剂更能占有市场。从以上两方面作为重点开发项目。

3.3改变盈利模式

企业制药和医院制剂原本是竞争关系,这个关系有着明显的优劣关系,但是相对来说,医院反而掌握着更多的资源、有力条件和人才等。可尝试改变竞争关系,转为合作关系,利用企业的设备,结合医院的资源、人才,反而能做出更利于患者的产品,同时企业和医疗机构都获利,这是个三赢得策略。可以作为一个大胆的尝试。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医院制剂正逐步萎缩,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将继续存在,制剂管理在硬件和软件上的要求都会逐步提高,品种的审批会更加严格。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审时度势,积极应对,积极进取,寻找自己正确的定位方为上策。

参考文献:

[1] 唐毅.医院制剂的现状及发展出路[J].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0):939. [2] 陈鸣,林伊梅,马亮英.医疗机构制剂的作用及其管理[J].中国药事,2004,18(2):73.[3] 李仁丰.医院制剂处在十字路口[N].健康报,2003,06,30.[4] 郑琰 陈艳英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年 第10期

第四篇:医院放射科工作制度总论

⒈各项X线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各种特殊造影像检查,应事先预约。

⒉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特检摄片和重要摄片,等观察湿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⒊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⒋X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进修或实习医师写的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签名。

⒌X线片和录盘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全部X线片和录盘都应由放射科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填写借片单、并有经治医师签名负责,院外借片,除经医务科批准外,应按一定手续,以保证归还。

⒍每天集体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统一安排休假。

⒏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⒈凡来科作拍片,特检的病人必须作好登记。

⒉每个病人在登记时,对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检查部位、收费等项作详细记录。

⒊凡新来病人除作登记外,还必须逐项填写索引卡,字迹要清楚。

⒋每个病人必须一档一袋、在档案上填写姓名、日期、检查部位,并交给检查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查。

⒌凡特殊检查患者,必须填写预约通知单,写明预约检查日期,遇有特殊情况与科主任联系解决。

⒍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认真解答病人的咨询,非登记室人员不得入内,严禁在登记窗口闲谈、嬉笑。

交接班制度

⒈各检查室人员下班前应量完成本室工作,未完成的工作,需与接班人员交班后下班。

⒉门诊医师中班负责透视,到写片室接班,并负责完成留下的诊断工作及中午急诊工作,协助完成中午理片,晚6时与接夜班医师交班后下班。

⒊门诊技术员中班负责门诊各机房、暗房及登记室接班,负责完成各室留下的工作及中午急诊登记、拍片、洗片工作,完成理片工作,下班前应与夜班技术员交班。

⒋门诊夜班医师与中班医师接班后完成当晚急诊,协助技术员理片及登记当天差错废片和交班日志。

5.门诊技术员夜班与中班技术员接班后,应完成遗留工作及夜班急诊,统计当天工作量、差错及废片,整理好交班日志,晚9-10时必须到科内查房一次,并记录查房情况。

6.夜班过程中,医技明确分工,紧密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接班前或交班不清楚,中班负责坚守岗位或处理遗留问题再下班。7.值班人员需坚守岗位,兼管安全保卫,特殊问题随时请示科主任处理。

业务学习及考核制度

⒈为培养人才,提高业务素质,科内必须建立业务学习及考核制度。

⒉业务学习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为主,另外举办专题讲座,以助知识更新。

⒊为加强科内新业务的开展,根据科内设备添置及新项目开展,特邀院外教授,专家来科讲学,指导实际操作,但必须书写申请报告上报院医务科,获准后方可进行。

⒋科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专业专题讲课,建立业务学习记录。

⒌为促进人才竞争,科内将根据新入科人员、住院医师、技士、技师、主治医师及主管技师等不同类别人员进行不同业务内容考核,并建立考核档案,以助晋升参考。

工作登记制度

⒈凡来科作拍片,特检的病人必须作好登记。

⒉每个病人在登记时,对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检查部位、收费等项作详细记录。

⒊凡新来病人除作登记外,还必须逐项填写索引卡,字迹要清楚。

⒋每个病人必须一档一袋、在档案上填写姓名、日期、检查部位,并交给检查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查。

⒌凡特殊检查患者,必须填写预约通知单,写明预约检查日期,遇有特殊情况与科主任联系解决。

⒍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认真解答病人的咨询,非登记室人员不得入内,严禁在登记窗口闲谈、嬉笑。

X线影片档案管理度

⒈X线片和录盘系医学资料之一,必须妥善保管,为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特别制定本条例。

⒉凡来科检查者的X线片,必须于次日上午交档案室内归档,归卡。

⒊当时检查的X线片未经评片或/和未写报告的影片均不办理借片手续。若遇有急诊者,由急诊值班医师来科阅片。⒋院内各临床科医师对所主管病人的X线片若要阅片,必须到档案室办理借阅手续,非本院医生不办借阅X线片,若系进修医师,必须由本院医生签字后方可办理借阅手续,借期为二周。⒌凡住院病人的X线片,病人家属及其它人员不得办理借阅手续。

⒍非住院病人借阅X线片,需交押金办理借片手续,借期二周,若有损坏者,必须按价赔偿(或扣押金)。

⒎科内血管造影片和录盘由档案室专人保管,其录盘必须编号,有序排放,且不办院外借阅手续。

⒏院内各临床科室,若借片过多、长久(超过两周)未还,或将X线片损害、丢失,本科将此种情况上报医教处,停止借片或赔偿X线片费。

⒐非档案工作人员不得入档案室内,更不能抽调X线片档案或/和办借片手续。

X线诊断报告签阅制度

⒈X线诊断报告必须逐项填写,字迹清楚,用词恰当,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描写合理,诊断意见确切,板面整洁,签名正确无误。

⒉凡在科内的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等书写之诊断报告均经本科高年或总住院医师或/和主治医师签名后发出。

⒊凡新来科的住院医师除急诊值班时的急诊报告发出外,其余的书写报告均须由上级医师签名。

⒋每日的诊断报告均由主治医师主持签发,凡疑难病例诊断报告,由值班医师书写后由科主任或/和上级医师签发。

⒌科主任或/和上级医师在签写下级医师的报告时,必须认真修改,签名恭正。

疑难病例片讨论制度

⒈每周星期二、五交班后,为科内疑难病例片讨论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有病例就讨论,无疑难病例则不举行讨论。

⒉疑难病例片一般在科内讨论,若遇有特殊病例,需要临床医师参加时,则邀请有关医师参加。

⒊每次疑难病例讨论时,必须事先由当日值夜班医师或/和特殊检查医师做好准备,负责有关材料加以整理,作好发言准备。

⒋讨论前指定专人作好记录。

⒌讨论时由科主任或/和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当听完住院医师的报告后,可指令其他医师发言,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和考虑的诊断结论意见。

X线诊断报告追踪制度

⒈凡经X线诊断的住院病例,经手术或组织学检查证实者,均列为诊断追踪对象(门诊病例不包括在追踪之列)。

⒉每月派专人追踪一次,时间定为每月上旬7-8号。

⒊追踪内容按病例追踪登记簿逐项填写,特殊情况应在备注中说明,以备复核。

⒋目的:首要作为积累经验,提高诊断水平,其次作为质量考核依据,供上级检查参考。

⒌每季度末将病例集中,由诊断组共同分析,借以找出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

⒍年终将追踪的病例汇总,由专人保管,作医学资料存档。

医疗差错登记制度

⒈为提高和保证放射诊断、投照质量,对每日的诊断报告,投照差错必须由科主任或/和技师长作详细登记。

⒉医疗差错范围:凡投照时,若无X线号或/和缺半不详,左右号码不详或错放,投照位置不佳,照片曝光及废片者均为投照差错,凡诊断报告缺项填写,X线号未填写或写错,左右部位错写,错字及诊断意见不确切均为差错。

⒊凡有差错者,均按日期,X-线号,差错原因及当事者一一登记。

⒋每月放射诊断追踪或/和临床手术反映病例失误者,亦由科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与临床随访后登记。

⒌每月底将差错事故登记情况由科主任向全科报告,对其差错提出分析及处理意见,凡为医疗事故者则由医院医务科处理。

仪器保养制度

⒈科内一切设备(X线机,自动洗片机、激光相机)均由技师长(副技师长)具体负责。

⒉科内仪器分配到人,负责专门保养,并作好记录。

⒊各仪器保养人员遇有故障,必须立即报告技师长,由技师长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若停机,必须向科主任报告。

⒋每台仪器设备必须在正常规定的电源条件下工作,在使用前,必须检查电源并须行试机工作。

⒌检查室工作人员必须爱护机器,保持机房和机器清洁,检查机器各种按钮,开关及螺丝是否稳定,发现异常者,必须立即检修。

⒍科内设备在不影响工作前提下,由技师长安排作定时维修。

物品保管制度

⒈科内办公物品,医用器材及教学片均由科专人负责,统一保存。

⒉每月领物单由专人填写,科主任审批后送院总务科,凡由医院总务科发放的办公物品一一登记,并建立领发登记本,每月进行一次清理。

⒊科内医用器材建立登记本,设立保存专柜,用后归位,若有损坏者,应说明情况,办理手续。

⒋科内教学片,教学幻灯片专人负责,建立登记本,设立专柜保存,凡科内教学需要者,应办理借还手续。

⒌科内公物人人都应爱惜,发扬主人翁的精神,为国家节省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统计制度

⒈科内每日工作量,收入由登记员进行统计。

⒉全科每日工作量(胸透、拍片、特检)由统计员进行统计填表后,科主任签字,上报医院统计科。

⒊科内拍片的质量评定(甲、乙、丙、废片)由技师长或/和主管技师负责统计。

⒋科内病假,事假人数及天数由考勤员登记,月终由科统计员统计。

⒌科内每月工作量,诊断追踪,拍片质量、出勤率及总收入均作统计成表,逐月登记,以作科内工作动态分析和采取措施,促进科内工作正常进行。

体检制度

⒈放射科工作为对人体的损害工作之一,除加强日常防护工作外,每季度内,科内工作人员必须进行血象检查。

⒉凡市防疫站举行市放射人员全面体检时,科室在保证科内正常工作进行的情况下,要安排全科人员按时参加体检。

⒊无论每季度或/和市内体检时,发现有关职业损害或/和接近职业病标准限值时,必须采取措施(少接触、半脱离或住院治疗),防止职业病发生。

⒋若经市或/和省职业病诊断小组确定为职业病(放射损害)时,应按全国有关劳保条例进行安排和处理,享受有关职业病的一切福利和待遇。

⒌凡新来科工作人员必须作体格检查和血象检查并存入健康档案内,以作日后对比参考。

防护制度

⒈放射科安装X线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设计出机房面积,控制室防护及墙壁、门窗防护方案,经防疫站审批后,方能施工安装,安装后,经防疫站测试合格颁发许可证后方能投入使用

⒉操作人员曝光时,应在控制室内操作,如需要在机房内操作者,必须穿铅衣,必要时戴铅手套,防止射线损伤。

⒊曝光时,注意病人防护,尽量缩小视野特别应注意病人生殖腺等敏感部位的防护,尽量减少病人曝光量。

⒋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时一定要关好机房铅门,防止射线对其他人员的损伤。

⒌床边拍片时,工作人员必须穿铅衣,尽可能远离射线源并注意周围其他病人的防护。

⒍进入机房的其他人员,曝光时应离开机房,必须留在机房者,需穿铅衣,并尽可能远离射线源。

⒎工作人员每季度定期进行一次化验检查血象,低于正常者需暂停接触射线的工作,改换其他工作,待恢复正常后再恢复机器操作,如复查仍不正常者,按国家有关规定治疗,休息。

⒏体检资料由个人妥善保存,不正常项目及休息治疗情况,由科室统一登记保管。

⒐本科设防护监督员一名,不定期检查上述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向科主任汇报。

第五篇:浅谈基层司法所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乡镇司法所是我国基层政法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解民间纠纷、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但就目前就基层司法的现状来讲,确实让人担忧,一声声呼唤在沉默中音逝,一片片希望在等待中落空,一颗颗红心在麻木中褪色,一个个基层司法人在现状中轮换——基层司法人的写照。

一、基层司法所基本情况

(一)队伍建设情况

目前,各个乡镇、街道包括开发区、农场均设立司法所,办公场所基本都在政法中心合署办公,在编在岗人数以2人所居多,人员年龄结构以30-50居多,占总数约80%;知识结构上法律专业与非法律专业基本各占50%;编制上按要求已基本为专项公务员编制,待遇上与同级政府公务员一致。

(二)基础设施情况。根据要求,除少数乡镇独立办公的政法中心尚在筹建外,基本都独立与政府外在政法中心合署办公。办公设施、设备基本齐全。

(三)基层司法所的职能

1、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

2、承担本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助;

3、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4、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5、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6、组织开展依法治理工作,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

7、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8、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交办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工作。

二、基层司法所存在的普遍困难和问题

(一)绝大部分基层司法所一般由1个人主要承担司法行政工作,其余同志则被乡镇抽调担负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即使是1人所,也难免不被抽走,即使不抽走也要承担额外任务。

(二)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具备从事法律事务条件的(具有法律专业)占一半以上,大部分都具有从事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的能力;从年龄结构看,青壮年占80%以上,应该说,绝大多数正是工作有干劲且能干事的年龄,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却与同是政法部门的派出所、法庭的同志相差甚远。

(三)受地方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司法所的办公条件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司法所办公场所、办公设施、设备等因经费紧缺,有些基层司法所虽已达标,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由于现在基层司法所是双重管理以政府为主,而不是双重管理以司法局为主,导致在建设投入上因基层政府经济能力而出现不同,以至在行业达标考核、创优创先进上起点不一致,缺失了公平性、公正性。

(四)人少事多工作量大,导致创新不够,开拓意识不强。基层司法所工作量大、任务重,经常是加班加点,搞得筋疲力尽,导致部分司法所同志,上级业务部门有什么任务就去完成什么任务,党委政府安排怎么做就怎么做,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两年乡镇大合并,最多的一个乡镇由原来的四个乡镇合并而成,管的事翻了四倍,做事的人却还是这几个。

(五)着装问题。在制服满天下的昨天,政府部门取消了很多不规范的乱发制服、乱穿制服行为,但在“公检法司”中

却惟独我们也给取消了。在日常工作中,处理民间纠纷、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我们没有明显的身份标识,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证明自己,成为我们做好工作首先考虑的问题。(曾经在调解一民事纠纷中,一方当事人要求我出示工作证证明我的身份证,我们已经没有外在的标识,连内在的行政执法工作证也没有。)

(六)理论知识、业务水平更新较慢。公、检、法、司中只有司是没收费的部门,相关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培训因经费不足,导致基层司法所同志在理论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等方面提高缓慢。

三、基层司法所未来发展的关键

中央多次提出要加强基层“两所一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建设。罗干同志也曾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要牢固树立强基固本的思想,切实加强‘两所一庭’的组织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和基本设施建设”。这些都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司法所作用的认识是肯定的,是非常重视的。鉴于此,我们提出几点加强司法所建设的建议:

(一)进一步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杜绝“管事情不管人,管人不管事”的不合理局面,落实司法所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要严格按照司法所作为县(市、)司法行政机关的派出

机构,落实“机构独立、编制单列、职能强化、管理规范”的要求,认真落实政法专项编制,并逐步增编至每所3—5人。双重管理的体制让我们迷失方向,在局里,要求我们和乡镇沟通,这是你们镇上的事情;在镇上,你们要请局里想办法,这是你们局里自己的事情。

(二)提高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行政级别及相关待遇,应保证与派出所、法庭相同的待遇。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辛苦可能只有自己才知道,同为“一庭两所”的他们却能享受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经济待遇,操劳了一辈子也永远是个科员。目前各地提出的政法干部提拔要得到政法主管部门的批准要求,在某种程度其实反过来变相剥夺了基层政法干部的行政级别待遇。你是批准?!那你能提拔吗???再着,因为人少事多的原因,普遍存在“你走了怎么办?”的问题。

(三)切实加大对基层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应该充分考虑物价上涨,职责加重,辖区扩大等因素对办公场所、设施设备的要求。村与村合并,镇与镇合并,单独从数量上看,村变少了,但管辖的范围变大了,事情边多却变多了,两三个事情一起来,连办公的地方也没了。

(四)保障司法所日常工作经费。首先要确保司法经费的数字要足额,其次要确保司法经费的渠道通畅,避免出现经费不足,四处截流,名不实至的现象。目前各基层政府根据要

求在财政计划中均足额的列有专项经费,但这些经费真正“专项”了吗?09年多名基层司法所长要求经费独立,专款专用,领导的答复“从经济上来讲,我们很多乡镇还比较困难,从体制上来讲,目前还做不到”。故而,我们只有在网络里寻找法制宣传,在白纸上书写走访记录。

(五)司法所干部统一着装、统一车辆。着装标志明显,有利于司法所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以及社区矫正工作。摩托车已经不适用我们的工作了,如我区某镇由以前的四个镇外加半个镇合并而成,从司法所到最远的村骑摩托车要一个多小时,更何况刮风下雨,酷暑炎炎的夏天和滴水成冰的冬天。

(六)加强司法所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在知识日新月异、时代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应该经常性地举办范围不同、层次不同的专业培训、业务交流等活动,通过活动,不断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司法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司法队伍的战斗力。

以上,是本人作为一名加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队伍新兵对目前所了解的局部基层司法所现状的个人想法,及对未来的奢望,请勿见笑。

下载基层医院的现状及发展调查总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层医院的现状及发展调查总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中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基层中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江西中医学院08中医班谢芳深指导老师:胡伟菊 摘要:作为正在吮吸中医文化营养的在校大学生,面对目前社会的初步转型,眼前似乎丝毫没有令人欣慰的场......

    钢结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调查

    钢结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调查钢结构分为建筑钢结构、桥梁钢结构等,与目前建筑领域普遍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强度高、工程造价低、自重轻、施工周期短和可工厂化制作等......

    基层医院放射科发展思路

    浅谈我院放射科的管理和未来发展思路放射科近二十年来,随着现代放射影像如CT、MRI、DSA、及CR、DR等数字化图像的发展和应用,使其在疾病的定位、定性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举证作......

    基层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建议5则范文

    基层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自1978年国家实行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体制改革以来,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种植粮食及其他农作物,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农村焕发......

    基层法院后勤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探讨

    基层法院后勤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探讨前言:“后勤”一词的产生源于战争,原意为“计算的科学”,指通过计算战争的消耗,为部队准确供应物资装备。其后延伸为后方对前方的一切供应工......

    浅谈我市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尚志市政法委经验交流材料之十五浅谈我市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现状及发展对策尚志市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当时正值律师队伍尚不能满足社会对法律服务......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的调查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的调查—关于陕西省铜川市崔家沟煤矿的调查报告04级经济学基地班王萌 20041030005[调查时间]2005年8月-9月[调查地点]铜川市崔家沟煤矿[调查对象]崔家沟煤矿......

    基层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及探讨

    基层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及探讨温县中医院检验科于进才 454850【摘要 】《目的》:根据实验室管理规范,通过对基层医院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调查和比较,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