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19年7闰看公历与夏历会合的日期(推荐)
从19年7闰看公历与夏历会合的日期
2001年的国庆节与中秋节在同一天,1982年也是双节同庆,2020年也将是这样,为什么均是相差19年?这得简单的了解一下阴月阳年合历的夏历。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四川阆中民间天文历法学家落下闳,与邓平等,制造天文仪器,晴测圭表,夜观星象,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夏历,选定汉武帝元封7年(公元前104年)冬至子时为历元,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夏历,改为太初元年,创制《太初历》,当时采用“平气法”——将冬至到次年冬至——岁实——回归年平均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的月份置闰,巧妙地使历月跟月亮圆缺一致,历年又跟寒暑周期(回归年)相协调,从此奠定了夏历的基本格局,不少亚洲国家也用作辅助历法。
民谚说:“三年两不闰,三年两头闰”,夏历19年一般有7个闰年。
1个回归年365.2422日19年计3939.6018日
1个朔望月29.53059日19年计228+7=235个月,合3939.68865日
235个朔望月比19个回归年仅长0.08685日,即2.0844小时
235个朔望月比19个回归年仅长2.0844小时。
19年7闰除前面说的推测国庆节与中秋节相合的日期外,还可推测人们生日的公历和夏历相合的日期。
如生日为辛巳年三月二十六日,即1941年4月22日,在19的倍数年龄,公历和夏历的日期又会相合(偶尔相差1天):
19岁:庚子年三月二十六日,1960年4月21日
38岁:己未年三月二十六日,1979年4月22日
57岁:戊寅年三月二十六日,1998年4月22日
76岁:戊寅年三月二十六日,2017年4月22日
95岁:丙辰年三月二十六日,2036年4月22日。
第二篇:从工业革命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从工业革命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要: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在大大提高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大自然带来了空前的灾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究竟是对立还是统一,我们是否该如工业革命一样“先污染,后治理”,还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发展,成为人类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将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发展以及其对环境的破坏进行分析,探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在倡导新世纪,我们应该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关系;工业革命;协调统一
1.前言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的谋求发展中生存。为了生存,充满智慧的人类不断的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18世纪中叶,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改善了生产关系,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然而,与此同时,之前的大自然自净能力被打破,环境污染发生了质的变化并演变成一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危机。从此,人类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看似“矛盾”的两个名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成为了一个长期困扰人类的问题。
2.工业革命
2.1 工业革命 世纪中叶,英国棉纺织业开始发明和使用机器,此后机器生产扩展到采煤、冶金、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工业革命从此开始。1785 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于投入使用以后,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工业生产逐渐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过渡,传统的手工工场日趋衰落,新兴的生产形式—工厂兴旺发达,生产力大幅度增长,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革。人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是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和机床制造业迅速成长,运输网络迅速开拓。煤成为重要能源,它是蒸汽动力的源泉。铁路的发展为交通运输网的构建储备了强大的后劲。如果说,动力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引擎,那么煤在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先是普及蒸汽动力,后又发展电力取代它,并最终整个生产部门均为电力所囊括。
2.2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影响
工业革命改善了生产关系,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工业革命后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工业生产的新阶段。相对于原来的家庭手工业来说,工厂制生产具有这样鲜明的特点,一是使用机器特别是瓦特的“蒸汽机”代替了原来使用风力、人力等自然性资源;二是机器的使用突破了原来对建造工厂的种种自然条件的限制,改变了工厂的空间布局;三是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扩展,一些大型的工厂遍布全国,生产率也不断提高。以棉纺织业为例,由于阿克莱特的水力机和克伦斯顿的骡机的发明,迅速地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率,如果要纺织100 磅的棉花,印度手工纺线工需要用50000 个劳动工作时,而一台装有100 个纱锭的骡机(1790 年)需要1000 个工作时;一台以蒸汽为动力的骡机(1795 年)只需300 个工作时;到1825 年,使用罗伯特的自动化骡机仅用135 个工作时。
工厂制的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特点是,工厂主是在为了利润而生产,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可以迅速地增加个人的财富,满足着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并且正是在工厂制度下,或者说在工业体系下,工厂主不顾一切地扩大生产赚取利润的这种内在冲动,也能在机器这一物质力量的条件下得到实现和放大。历史学家保尔·芒图说道,工厂的目的就是只在生产商品,在于尽可能快地生产无限量的商品。因此,在19 世纪30 年代初期,纺织厂在迅速建造中,“其速度之快足以使任何人为之瞠目”,英国人的船舶象飞虫一样地蜂涌云集;他们的印花布覆盖了全世界。当时的社会不仅狂热地建造工厂,也投资建造铁路,“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人民不惜为它而解囊。铁路一时蔚然成风,如火如荼。英格兰的铁路已经打好了蓝图。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利润和百分率被广泛地引证。伦敦——伯明翰铁路的前景和力量被说得天花乱坠。”
建造运河也是同样如此。
马克思曾指出: “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因此,在工业革命这100 年的时间里,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的近代大工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和巨大的财富。人类的经济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3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
在经济的空前发展下,工业革命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煤烟滚滚,烟雾弥漫。学术界一致认为,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煤炭成为最为重要的能源,如果说蒸汽机直接提供了工业动力的话,那么煤炭就是蒸汽机的直接能源。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但同时,正是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天空煤烟滚滚,烟雾弥漫,使得天空、建筑物等都变成了一片黝黑。法国旅行家笛福曾经对新兴的炼铁业中心谢菲尔德有过这样的描写,“这里人口众多,街道狭窄,房屋黑暗,不停工作着的铁炉烟雾不断。”“谢菲尔德是我见到的最脏、最多烟的城市之一。由于小铁匠铺没有高高的烟囱,加上城市又有许多山坡,这样冒出的烟就直接升到街道上。因此造成人们不停地把尘埃吸入体内。人在城里呆久了,就必然吸进煤烟,积在肺里,受到有害的影响。”在伦敦,烟与雾相互混杂,形成浓浓的黄色烟雾,长年萦绕在城市上空,著名小说家狄更斯将此斥之为“伦敦特色”。
二是河流的污染。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是第一个实现机械化的行业,也是生产量最大的部门,其对环境的污染也最为严重。由于工厂主只顾自己 的利益,而不顾及环境的问题,直接将纺织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排进河中,使河流遭到污染。英国学者卡特莱特指出,到1830年,英格兰的大工业城市没有一个安全的饮用水供应,这些地区的河流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以致河里鱼都没有了。最典型的就是伦敦的泰晤士河,由于工业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河中,使得本来清澈宜人的“母亲河”变成了奇臭无比的污水河。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这年6月,臭气冲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就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在河上沉没,死亡640人,其中许多人并非溺水死亡,而是因为喝进了污染的河水。
三是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的恶化。在工业革命中,继棉纺织业之后,钢铁业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作为重工业的钢铁业对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炼铁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对森林的大肆砍伐。炼铁厂在沃里克郡、斯塔福德郡、赫里福德郡、伍斯特郡、蒙默思郡、格洛斯特郡和萨洛普郡的发展,对当地的森林中所造成的损害是不可想象的。而这样的破坏直接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在英国,大片的森林早已不复存在,人造林的面积也特别小,直至今日,英国的郊外依然是草多树少。不仅如此,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兴的工业城市的出现,人口的大量集聚,也带来了城市环境的恶化。街道上到处都是垃圾,排水设施不畅,住房和地下室常常积满了水,即使是有排水沟,其中流淌的污水也充斥着化学污染物的怪味,甚至会有硫化氢的水蒸汽逸出,这些气味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就城市的居住环境而言,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居住的大小城镇都是些可怕的地方,充满了令人厌恶的景象和气味,促进健康和幸福的东西几乎样样都缺。”特别是在工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形成了城市中的贫民区,在这些贫民区里,街道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大部分没有铺砌,也没有污水沟。到处都是死水洼,高高地堆积在这些死水洼之间的一堆堆的垃圾、废弃物和令人作呕的脏东西不断地发散出臭味来污染四周的空气,而这里的空气由于成打的工厂烟囱冒着黑烟,本来就够污浊沉闷的了。
令人悲痛的是,环境污染的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疾病流行,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类为自己肆意的破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资料显示,1831年至1832年,英国爆发霍乱,造成约2.2万人死亡。1848年霍乱再次发生,其程度比1832年还要严重,死亡人数超过7.2万。1854年,英国又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1866年,霍乱第四次爆发。如果说霍乱的爆发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种烟气、热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仅在伦敦,1873、1880、1892和1952年就发生过四次毒雾事件,造成非常惨重的死亡。1952年的这次烟雾事件在四天内就有4000多人死亡。
3、结论
3.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传统观点是认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是对立的、矛盾的,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正如部分发达国家一样,他们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政策,以毁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告诉发展。然而,工业革命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这是不可取的!尤其在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因此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
其实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并一定是矛盾的,而且完全是可以共存的,共同促进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目的都在于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之所以出现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的两难境地,是因为没有衡量二者之间的成本和效益关系。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二者的结合,即保护了人们的环境权,又为人们充分而全面的实现发展权创造了条件。尤其在新实际,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更是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一方面,二十一世纪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境保护成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不只是单单的保护,或是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保护人类的基本权利—环境权。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同时,以优良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新加坡的发展即是一个典型的实例。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只有620平方公里,仅及苏州面积的十兰分之一,约相当于太仓的面积.然而,今天的新加坡在经济上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早在1986年人均国民收入总值即高达7000多美元,财政盈余达30亿美元,外汇储备额达282亿美元.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比较高,失业率极低,物价稳定,中小学教育免费,住房和医疗均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私人拥有的汽车、电视机的比例为东南亚之首.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同时也是一个处处是树木、草地和花丛,一片绿色土地簇拥着幢幢高楼大厦的国家.进而成为备受赞誉的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优美的环境强烈的刺激了新加坡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起一系列的经济链,促进了新加坡经济又稳又快发展。
3.2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国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杨林林.“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山东政法学院毕业论文.2011-3-23.2邢 舒.谭永波.《赤子》2009年第10期.3 李远延.“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4敖艳红.裴浩.“工业革命与生态环境危机及其治理途径”.内蒙古气象.2009年第1期.5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史海钩沉.6 鲁运庚.“英国工业革命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第三篇:从《警察与赞美诗》看欧
从《警察与赞美诗》看欧·亨利的讽刺艺术
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人欧·亨利,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其笔锋犀利、语言幽默、构思巧妙、人物形象逼真,富于讽刺性的写作手法往往给人以悲喜交错的感觉,让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其中暗淡的哀伤,特别是他标志性的“欧·亨利式的结尾”,看似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在给人以惊奇和意外的同时,也让人们充分地领略到了欧·亨利别具一格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其中,出版于1906年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就是体现了欧·亨利独特讽刺艺术的代表性作品。
先从小说的标题设置来看,“警察与赞美诗”中“警察”本就应该是法治社会、法律制度的捍卫者,应该是一个正面的、公平正义的形象,然而我们知道故事中的警察可与这样的形象大相径庭,因此这个“警察”就可以理解为作者特意树立的一个典型的讽刺形象;而“赞美诗”则保持了其原有的涵义,是神圣、美好、纯洁的象征,也是其故事情节发生转折、人物命运发生改变的关键性标志。那么,作者将二者同时放入标题之中,就此小小的一点,便可以足见其讽刺艺术的魅力,一个是集中力量讽刺和批判的对象,一个是潜心讴歌和赞美的对象,二者同时存在,却分别象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也起着相反的作用,彼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讽刺的更加讽刺,赞美的更加赞美。这样正与反、是与非、白与黑的搭配使用,既是强烈的对比,又是巧妙的配合,使得小说的讽刺力量更加强大,更能够彰显其讽刺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
之后从整体故事情节来看,小说主要讲述的是纽约街头的流浪汉苏比生活中一个滑稽的片段,并以此来反映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抨击和批判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和腐朽。为了躲避冬季的寒冷与饥饿,苏比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他可以到政府办的救济机关去领受施舍,但这样做在他看来是精神上的巨大屈辱。所以,反复思量之后,他选择了另一条路,就是去监狱里呆上三个月。就是为了达到这个可笑而又可悲的目的,苏比费尽心思,千方百计,做出了一系
列令人啼笑皆非的行为,但是却始终没能如他所愿。结果就在苏比受到教堂里赞美诗的感化而幡然悔悟,决心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时候,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送入监狱,一切的美好愿望和憧憬刹那间终成泡影。
小说的整体发展脉络并不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地点和六个场面。其中,三个地点的转换就是:麦迪逊广场——百老汇大街——麦迪逊广场,这样一个圆环式的地点转换,让故事在哪里开始又回到哪里结束。从苏比开始在麦迪逊广场盘算自己的“越冬计划”,到他来到百老汇大街执行这一系列计划,最后到他无功而返又回到麦迪逊广场却意外被捕。小说的开始和结束被作者特意安排在同一个地点,这也就无形之中加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主人公苏比千方百计兜了一个大圈,却又回到了原点,并且在自己已经不想被捕的时候被捕了,这样的讽刺艺术技法巧妙,首尾呼应,情节严谨,让人更加印象深刻,发人深思。
而恰恰小说的情节也随着地点的转换发生了变化,大致是这样的六个场面:
一、想在金碧辉煌的餐馆白吃白喝,人家却不让他进门;
二、砸碎商店的橱窗,警察却不相信他就是肇事者;
三、在普通餐馆饱餐一顿后,被人家扔了出来;
四、调戏风姿可人的少妇,却倒霉的遇到了一个妓女;
五、在剧场门前大喊大叫,却被警察说成是耶鲁大学的学生在庆祝篮球赛胜利;
六、在雪茄烟店偷了一把雨伞,没想到雨伞的主人正是一个小偷。
作者通过这样极尽讽刺的场面设计,深刻地揭露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穷困潦倒和无依无靠,讽刺美国社会现实的黑暗和腐朽。“被捕入狱”这个最高理想串起了小说的情节线索,把六个场面有机的串联在了一起,形成了故事滑稽可笑、荒诞离奇的这么一个情感气氛。然而,这也正是欧·亨利讽刺艺术最尖锐的地方所在,因为“被捕入狱”在常人看来确实不是一个崇高伟大的理想,但是苏比却把自己去不了的监狱说成是世外桃源,把进监狱看成了一个几经周折却无法实现的理想。最终,当苏比受到教堂里赞美诗的感化而幡然悔悟,决心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时候,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送入监狱,这个“理想”在他最不愿实现的时候却意外实现了。
在结尾处,故事的地点又回到了开始的麦迪逊广场,而苏比的努力也兜了一个大圈无功而返,但就是在所有的一切都将柳暗花明的时候,苏比却意外被捕了。这会让我们恍然间觉得,仿佛苏比一系列的荒唐行为并没有为他的“理想”起到任何的作用,是否获罪完全不取决于他到底做了什么坏事,做了多少坏事,一切都只是个“意外”而已。
而这正是所谓的“欧·亨利式的结尾”,是欧·亨利讽刺艺术的魅力所在。在文章情节结尾时,作者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看似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讽刺艺术魅力。《警察与赞美诗》这一篇更是欧·亨利讽刺艺术的代表之作,不论是荒诞离奇的情节设计,还是滑稽可笑的人物性格;不论是语言的诙谐幽默,还是笔锋的犀利尖锐;不论是正面的叙述描写,还是反面的讽刺批判,字里行间都能够清晰的透露出欧·亨利特有的幽默个性。他甚至可以把可笑的、不可笑都拿出来调侃、戏谑一番,可以把讽刺批判黑暗社会现实这一大的思想主题,从某一个侧面、某一个角落、某一个人物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只要文字从他的笔尖缓缓流过,就都会沾染上他独特的幽默气息,这也正是欧·亨利受人敬仰的、伟大的讽刺艺术。
第四篇:从《菜根谭》看现代人与传统文化
从《菜根谭》看现代人与传统文化
《菜根谭》是一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一本修身之书、智慧之书。它是由明朝的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整理而著成的一本论述人生、修养、处事、出世的语录世集。它之所以以“菜根”为名,其原因众说纷纭,其中大部份人认为这则来源于宋代学者的一句口语--“人能嚼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作者借此表明了甘于清贫的淡然态度和平凡超脱的生活理想。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几百年来《菜根谭》一直被蒙上历史的尘埃,不为多数人所知。
二十多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在此期间,我读过的书也数不胜数,然而真正让我记忆深刻、难以忘怀的,只有《菜根谭》,它如一壶刚刚离窖的老酒,芳香四溢、唇齿留香;又如一杯热气腾腾的春茶,清新淡雅,意境悠远。《菜根谭》是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才知道的,在此之前我对它一无所知。身边读过这本书的人基本上没有。所以有时候我也难免会感到一丝遗憾,就像吃货得到好吃的想和别人分享、古玩收藏家遇到旷世其物想和同行一起品鉴一样。
《菜根谭》全书,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齐家,人世中的大道无所不包。政治家可以从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比如“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经商之人可以找到机智,一种进退的机智,一种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人则会从其中发现博大和宽柔。而我喜爱《菜根谭》,因为这本书的思想极其旷达、悠远,亦仙亦俗,以及作者的思辨及处世哲学,都能在思想上触动我、启迪我。
当你心情浮躁的时候读它,它令你心思沉静,天高地阔。当你满怀愁绪的时候读它,它如如春风化雨般,让你思绪澄明。你通常觉得尘世纷扰,很多事情没有人告诉你为什么,该怎么做,怎样到达心灵的至境;该怎样与人相处,怎样修身养性、洁身自好。这些疑虑,在《菜根谭》中,都能找到答案,只要你悉心领会,认真思索。
苦难如影形随,不可避免。当你人生失意,一蹶不振,它会告诉你,能嚼菜根则百事可做,这一份苦涩的执着,让你直面苦难。当你在物欲横流中晕头转向,迷失自我,它告诉你,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何等的闲致和豁达。当你不顾一切寻求世界上所谓的真理,掌握万物运作定律,妄图争做主宰世界的圣人,它只是淡淡地在角落里低头,告诉你,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何等直接,却是一语道破。当你苦苦思索人际交往的成功秘诀到底是圆滑世故还是独善其身,它告诉你,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当存一点素心,这才是做人之道。此外,这本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淡薄、宽容、善良和智慧,所有的这一切,让我觉得自己不只是在读书,更像是在同一位长者交谈,它年事已高,历经沧桑,向我们诉说着它生命中的古老故事和经历,又耐心听我们的倾诉,开导我们、宽慰我们,驱散我们的疑虑,赶走我们的忧思。让我们体味生命的独特过程,慢慢回味,仔细反思,最后留下的是那一串串沉甸甸还带着暖意的警策。当我迷惑的时候,我会想起它来,怀着虔诚的心去寻求它的指引和超度,寻求内心的救赎,就像朝拜的信徒寻求他信赖的神灵一样。
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中,已经越来越少的人还有阅读纸质书籍的习惯,他们每天吃着“精神的快餐”:看手机新闻,看网络头条,看最新电子小说,不管是穿越的还是悬疑的都饥不择食,胡乱吞噎着毫无营养的书籍知识。他们不爱和朋友、同事面对面聊天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每天和陌生人聊着微信,聊着qq。更不用说让他们去静下心来阅读一本经典书籍,深深品味一位先哲的思想和观点。
甚至,我们的传统文化产业也在自我放弃,这才是最令人心寒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读大学的时候,我们家在河南做生意,当时市场管理人员就明确要求在市场内做生意的商家每家必须定一份当地的报纸,才能在那里做生意。然而这些刚开始听起来很让人气愤,因为做生意的人大多不是文化人,大家对这个报纸几乎没有什么兴趣,其次,大多数人都是外地人,他们对当地的政策、规划、管理新闻事件等并不像对自己家乡一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这份报纸每天送过来都不会看,大多数就是浪费了的。所以有时候我就在想,传统文化产业的这种经营模式不仅拯救不了这个产业,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他们是否应该去思索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改革和转型,以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呢?
不管怎么样,这样一个事实是无法否认的: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发展,我们传统的文化产业正再被淘汰和遗忘。人们越来越钟爱于快速、便捷、大容量的网络读物,导致生活节奏加快,人的内心越发浮躁、不安,甚至毫不自知。
《菜根谭》是一本教人做人做事、修身养性的奇书,它聚集了前人伟大的智慧和才干,但是它只是我国灿烂民族文化宝库中最普通的一小部分,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宝库中,还有千千万万和《菜根谭》一样优秀的经典之作,它们在历史的遗迹中被黄沙掩埋,沉默千年,只为等待后世人们的挖掘、欣赏和传承。不管未来世界如何变迁,大数据时代如何包罗万象,进步神速,历史就是历史,经典永不凋零。让我们在浮躁的信息时代开辟出属于传统文学经典的一席之地,让思想接受洗礼,让灵魂畅游无碍。
第五篇:从企业管理看人治与法制
在以往的华人社会,家族企业通常是“任人唯亲”,家长式管治,目标是将家族事业代代相传;综观国家政治方面,亦自古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圣贤明君身上。由此可窥见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治”观念根深柢固。
随着世界经济大同,东方传统与西方理念正面交锋,中国人希望藉提高道德修养带来廉洁善政,管治以人为本,法中有情;西方社会则对人性比较悲观,首先假设人是自私及损人利己的,故以法制衡,违法必究。孰优孰劣?各执一词。
但观乎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腾飞,道德观念却每况愈下,道德重整又谈何容易,相信法治精神将越来越受重视。曾经盛极一时的“科龙”企业1993年已在香港上市,其创业老总潘宁谈及香港与内地经营环境差别时说:“在香港不需要结识官员,百分之百时间可用于市场和业务,回到内地,你非应酬不可”,一言道破中国“人治”状况对经济发展的掣肘,同时更证明香港健全法制之可贵。
“法治”在辞渊中解释为:“以法律为治国依据,如立宪制度称法治,对人治言。”中国近代史上虽多次立宪,但法治观念仍未深入人心,值得中国人反省深思。
在企业管治中,习惯“人治”的中国企业常常碍于人情,难以赏罚分明,发生过失亦不愿承担,不敢面对现实,甚至拖延隐瞒,导致恶化。反观西方企业作风现实,一旦发现对公司不利,大刀阔斧解决,看似毫无人情味,实乃企业生存之道,正如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物竞天择”、“汰弱留强”,看似残忍,实质上却有效推动了社会进步。
近代社会发展惊人,各行各业对人才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家族公司若想跟上时代潮流,必须在体制上确立 “法治”而非“人治”,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为公司效力,以现代化管理模式,确保公司屹立不倒。李嘉诚先生能成为华人首富绝非侥幸,端赖其高瞻远瞩,以高薪广聘专才,知人善任,集中外管理模式之优点,建立优秀的人才团队,使家族公司成功迈向国际知名大企业。
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营商中的人脉关系固然重要,但终将会被专业知识所取代,希望法治能在中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