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评:《大明劫》:面对历史的良心
《大明劫》:面对历史的良心
明末历史纷繁复杂,一直以来是历史界研究的重心之一,近几年历史通俗读物《明朝那些事》的大火也带热了民间的明史热,而明朝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在其终衰的那几十年风云变幻,浩荡复杂,直接影响到了后来中华文明的继承和遗失,众多事件值得大书特书,但是反观这些年的历史题材影视剧作,满大街都是辫子戏,却鲜见清之前朝代的影视作品,电视剧少,电影则更是大面积的空白,故王竟这次以中等成本携来的严肃以明史为基准的电影,刚开始便获得了不少历史爱好者和影迷群体的关注,王竟之前现实主义题材的《万箭穿心》算是国产电影中较为难得的优秀作品,所以这次会更多的负上众人的期待,此次《大明劫》虽然投资达3000万元,属于国产片中的中等成本,但是骨子里却仍是独立电影的血统,独立电影的创作态度(较自由?)加上中等成本(在独立电影中算是不菲),再加上吸引人的明末战争史,《大明劫》是一部被特定人群寄予了众多期望的电影。
毕竟是独立电影,内容题材演员都不够大众化和娱乐化,影院的排片毫不留情以商业姿态的冷酷对待了这部国产佳作,影院内观众寥寥无几,导演王竟等以此姿态杀入院线与孙传庭弱军出潼关送死似乎没有多大区别。纵观此片,王竟长期停留在“电视剧水准”的电影技法(例如:转场调度、镜头运作等)似乎没有多大进步,但电影技法上的技穷无法掩盖此片的精神光芒与人文历史光芒,此片严肃认真对待历史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我分明看到的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面对历史的良心。
影片中的两位主角吴又可与孙传庭都是真实的明末历史人物,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之中两者并不相干,影片把两者以戏剧的方式放在的同一历史时空,虽是戏说,但是在影片中的安排与处理并没有超出界限,反而为这部剧的剧本贡献出了相当有价值的剧情及冲突,实乃在历史剧严肃范围的中画龙点睛之笔:一位是志在医人的郎中,一位是志在医国的将军,一文一武,一张一弛,两者的身份和终极使命的矛盾给这部剧贡献了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明末天下大乱,病人膏肓的末代汉人王朝需要一剂猛药,而电影中瘟疫大起的军营也需要一剂猛药来安定军心,两人不同的身份和使命在电影之中产生了非常强烈碰撞与对比,在历史面前不堪一击的两个“医者”在变革的大潮之中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轨迹,这种相撞又交叉的人物宿命构成了真正的历史。
明末国体已入膏肓,制度的积弊,吏治的腐败、天灾、人祸在影片之中均有一定的展现,大明之劫已在劫难逃,劫难在电影主要展开在这孙传庭部的遭遇,各种弊端和灾祸在个小小的军事集体之中就得到多方面的体现,一个国家的细胞都已经崩坏如斯,更何况是整个国体。影片中所展现病入膏肓不仅仅在制度上,也在人心之中,地主士绅、官兵将军、社会的各个阶层,恐怕那时的明人也会对天叹几句人心不古吧。社会的细胞已经崩坏,再好的医生也将回天无力。吴又可可以医好人,但是百个千个孙传庭也医不好国了,作为一个王朝的忠臣良将,最好的结果恐怕就是玉石俱焚吧,(看看洪承畴的骂名)这是封建军人使命带来的宿命。吴又可与孙传庭均算是懂史之人,在始盛终衰的历史规律面前,两者在荒野之中的那段对白已算是讲透,个体在历史之中的宿命与选择也多有展现,两者的冲突与矛盾,选择与逃避,出士与入士,宿命与使命,端端正正的融入了这段大历史。另外影片选取大众较为不熟悉的一个历史截面
作为剧点需要一定的勇气,影片以明末李自成闯军第二到第三次开封之围为起点,描绘崇祯帝催孙入豫前后发生的故事,由于资金所限,对战争一笔带过,预告片打着古装战争片的幌子欲意掩盖其古装剧情片的本质,即使到了最后的潼关之围,孙传庭壮烈战死,影片也只是以战场上孙传庭的一具尸身的画面带过,难掩其成本上的捉襟见肘。其实《大明劫》故事背后具有较为复杂的历史信息,对于一些不熟悉历史,纯粹为娱乐而来的观众而言,《大明劫》恐怕不一定适合他们。
《大明劫》的叙事和技法上并无亮点,但是整体所营造的压抑氛围很到位,拧巴严肃的展现残酷的历史,灰暗色的基底之,让人心生压抑。其实《大明劫》也说不上是借古喻今,但是以此姿态面对历史,挖掘历史背后深层次的内容,也权算是影视界的知识分子面对历史的一次不大不小的文人怀古之嗟叹吧。《大明劫》以戏剧影像的方式挖掘出了一段历史的深层次内容,以呈现而不是下结论的姿态展现出了一段复杂富有深意而缺乏足够影像塑造的历史横截面,既有知识分子的一种使命感,也有影视创作者在创作中的一种狡黠和诚意,影片各方面均较为完整,虽无大的突破,但也基本上完成了使命。更值得称赞的是《大明劫》从精神到电影细节对历史严肃与认真的认知态度,这让《大明劫》在众多国产古装剧中鹤立鸡群,甚至能说得上是出类拔萃,虽然中小成本独立制作的《大明劫》肯定不会大红大紫,但是在特定观影者的心中,它在今年的国产电影之中,是占有足够的分量的。
《大明劫》既是官军之劫,也是大明之劫,更是百姓之劫,纵观历史上兵家输赢,不论是谁输,最大的输家莫过于普通百姓,影片中吴又可与孙传庭之间的对白并不多,两者仅有的几段双雄戏很直白的点明了部分影片的部分内在,故事在医人与医国之间的相似与相悖之间,影片以作者的姿态完成了一次表达。《国语•晋语八》:“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古人认为最好的医生是医国的,次等的医生才是医人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我们时代这个纵深历史层面之上去看,两者之间并无上下之分,这让我想起历史通俗读物《明朝那些事》卷末的一句话: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那便是以自己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明已无药可医,孙传庭最终马革裹尸,战死沙场,青史留名,这是将军的方式,于孙来说这是死得其所;而朝代更迭,行医济世不会断,吴又可悬壶世间,放舟江上,也便是他一生之宿命。两个医者之间价值矛盾与人性挣扎渲染出了一个现实残酷的大世代。孙与吴,这便是大明之大厦将倾之时,历史上两个渺小瞬间的交叉与平行。
第二篇:《大明劫》影评
两个人物,一个时代
——评《大明劫》
郝凤玲 汉语B122班 20120601423
3在《大明劫》还没有上映之前,我已经通过各种媒体报道对这部电影的内容及情节有了大致的了解。关于这部电影,媒体界大都认为它可能是我国历史题材剧的一个新的突破,是一部典型的正剧。如此高的评价,令我迫不及待的观看了这部影片。我虽然不懂什么才算对历史题材剧的突破,但是和我以往看过的历史题材剧(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相比,《大明劫》没有如《戚继光》一样,构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英雄人物来表现主题,而是从两个人物的视角透视社会发展趋势及影片思想主题;《大明劫》也没有如《步步惊心》一样,以穿越来虚构历史,以男女情感为故事中轴,而是真实的再现历史,以明末经济凋敝,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等社会现状为史实,证实大明已穷途陌路;《大明劫》更没有如《美人心计》一样,着重表现宫廷中女性的争权夺利,《大明劫》全剧几乎没有女性角色,有也只是充当配角。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艺术文学的来源。《大明劫》之所以能真实的反应历史,除了导演坚持反应历史真实外,更重要的是编剧创作时立足于社会生活。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可以选取的历史题材很多,这为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史料支撑。“《大明劫》这个剧本创作大约历时两年半,其间改稿约32次”王竟导演一席话,这更使我明白一部文学作品,先不谈好坏,它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然而,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大明劫》这一剧本,关键在于历史上真实的存在这件事情,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也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作者站在时代的潮流中从现代人的角度出发,述说着明末腐朽的统治阶级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矛盾日益激化,从而爆发了农民起义。这部电影一开始就以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打开封切入,双方的激战使矛盾更加尖锐化,也为主角的出场奠定了基调。
“《大明劫》从两个人物的视角剖析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明朝的末年,是一个乱世、末世,就有一种末世的感觉,从两个人物透视一个时代,这是一个吸引点”王竟导演根据贯穿全剧的两个中心人物,向我们展示了明末社会现状以及明朝灭亡前的种种挣扎和残酷现象。通过这一影片告诉我们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实行“仁政”才是治国良药,“暴政”只会加速朝代的灭亡。历朝历代皆因暴政而陷入了走向灭亡这个怪圈,如何走出这个怪圈?影片从吴又可这一人物角度,告诉我们如何治好一个国家,也从侧面警示我们要居安思危,莫重蹈历史覆辙。《大明劫》从两个人物代表的不同利益入手,向我们暗示了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存在着不可磨合的矛盾,也暗示了影片的结局。
孙传庭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代表的是最高统治者的利益,因此他身上
虽有文人风骨,但更多的是时代造就的伤痕—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冷酷。瘟疫即将散去时,他却将未康复的士兵活活烧死,只为无后顾之忧。于用兵之道,这当然无可厚非。然于人之常理却令人寒心,人皆有好生之德,更何况是为国奋战的士兵,连兵心都不维护,何以得民心?这或许是那个时代所不能体悟的。另外,于他个人性格而言,他是一个既可怜又可悲的人物,可怜之处在于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却不得统治者的信任。可悲的是他马革裹尸,精忠报国,却是孤军奋战,这是他的悲剧,同时也是社会的悲剧。孙传庭带领5000精兵出征,进入军营他才发现武器弹药严重缺乏,而且武器都是些不能用的火铳,粮草也是虚假的充实,士兵也毫无纪律。古时士兵不得带家属从军,以防扰乱军心。管理粮仓的小兵却与女儿在兵营嬉戏,如此之军队怎能打的了胜仗?另一方面,军团出征潼关遇到瘟疫横行,人心惶惶,这如何出兵?这些现象都给孙传庭的出兵抗战造成了阻碍,但从侧面也暗示了此战必败。面对困难,孙传庭决定整顿军营,上书要求拨饷银,可是崇祯帝却担心他佣兵自重,最后造反,迟迟不肯下旨。为了整顿军备,他只好自己想办法。当时明朝实行屯兵制,即士兵在战时从军打仗,春闲时从事田间劳作。后来,这一制度慢慢被人遗忘,地方豪强与官员互相勾结,抢占了国家的许多土地。为了筹的资金,他只好查封地主的家,钱银充公,土地没收。他喊出“天下糜乱,百姓从贼,皆因饥饿,百姓饥饿,皆因无地可耕,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是什么?人心就是粮食,就是源源不断的后备军源,这就是李自成为什么能输个十回八回,而我孙传庭却一次也输不起。”于是他把这43家强占土地的地主斩首示众。然而他殊不知,这些积弊非一时所能形成,也非杀几个人就能得到粮食,得到民心。毛泽东指出:要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的消灭封建地主。他这样杀几个地主只能暂时有效果,但长久来说并非良策。文人出生的他并非嗜杀之人,然而身为人臣,报效祖国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人生信条,为了国家,他毫无选择的陷入困兽之斗。最终孙传庭战死沙场,明朝灭亡。
如果说孙传庭是封建统治者的代言人,是“暴政”的实行者,那么吴又可不仅是广大农民阶级的代表者,发言人,而且也是一个时代的先行者,是“仁政”的实行者。他不仅是个敢于突破祖宗疗法的医师,他也对时代有很清楚的认识。他说:“历朝历代,皆是始兴中衰,我朝积弊已久,非一味猛药可以痊愈。”他的认识是超前的,所以他更关注个体的命运,他用医术救人,也暗示了他认可以德治国。他的“仁政”与孙传庭的“暴政”是势不两立的,因而对于孙传庭的做法他是极力反对的,所以当瘟疫得到控制,他毅然离开军营。
吴又可是一个为真理而坚持不懈的人。他认为瘟疫是一种无色无嗅的戾气,它通过人的呼吸进行传播。然而传统守旧的赵提领却坚持反对,于是他毅然离开
赵提领家,这足以说明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赵提领终因瘟疫传染,死于非命。吴又可担任祛除瘟疫重任,终于瘟疫得到了控制,但他却无法接受孙传庭杀死那些尚未痊愈的士兵,深感痛惜,于是夜半逃离,不愿随军而行,这也显示了吴又可的“仁”心。他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没有杀戮国家,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于是他开始潜心研究他的医术,1642年他创作了《瘟疫论》,其中一个经方达源饮,在非典时期发挥奇效。
《大明劫》不仅真实的再现了历史事实,而且多层面的展现了人物的性格。这部影片总体上是从悲剧角度展示给我们的,以悲剧的结局来引起我们对现实生活的珍惜。这部影片的主题是高于影片本身的,它对我们当代为政有警示和借鉴意义。当今社会是一个追求经济极度发展、政治极度民主、文化极度繁荣的社会,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如何做才能维护社会的文明健康,使整个社会朝着积极、光明的方向发展?我们看到,政府在积极推进廉政建设,纯化政府部门,使政府在“阳光”下行政,成为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社会各团体,也在积极行使监督的职能,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而对于我们个人,积极监督政府,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我们需要一个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暴政”的社会,就需要我们积极的为社会做贡献。因此,这部影片有极强的教化作用,总体上是值得一看的。但是不足之处是画面中血腥的杀戮太多,使人难以接受,另外情节方面并没有跌宕起伏,看后记忆不深。而且影片节奏没有明显变化,紧迫感不强。
《大明劫》是作者根据史实资料创作,通过银屏方式展示给大众的作品。它将文学与影视艺术完美结合起来,不仅是对明末淍弊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它也是对现世的警示。得明心者得天下,这不管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当政者应遵循的治国准则。
第三篇:《大明劫》观后感
《大明劫》观后感
落木萧萧,西风又紧,壮士出关,功不成,誓不还,破虏杀贼,义胆忠肝。悬壶济世,神游天下,不循常理,以一己之力,驱邪瘟,存医理,开医道先锋,造福后世。
本片主要是围绕两个中心人物来展开的——孙传庭和吴又可。以“瘟疫”作为线索,将一个志在医人的郎中和一个志在医国的军人巧妙的结合展开,成功塑造了一个忠臣和一个医者的不同宿命。他们一个是临危受命、统领明朝最后一批精锐之师的督师,一个是倦怠于太医院庸医弄权的官场的腐败而辞官做了江湖游医的落魄医士。孙传庭欲救国,故操练士兵,整饬吏治,然而吏治积弊已久,又兼乡绅豪强横行。吴又可求医道,故判别疫情,寻找瘟疫传播机理,却不为恩师所理解。当瘟疫越演越烈,并夺走了恩师的生命时,孙传庭请吴又可出任军医。至此,使地位和际遇的悬殊本不可能产生交集的人,因一场瘟疫让他们的人生和命运从此联系在了一起,一场场悲欢离合和人间惨剧也至此开始上演。最终,医国者身死异乡而国破灭,医人者急流勇退,选择隐世著书终而医道常存。
虽然影片主要是围绕瘟疫展开,但不难看出,造成大明王朝的灭亡不单单是这样的天灾,而是种种积弊造成,这些原因都是造成大明王朝最终走向没落的因素。
影片中孙曾问吴:“大明朝是否气数已尽?”吴答:“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历朝历代皆是始兴终衰,其中道理又可以为皆是重驭世之术,轻经世之道。我朝积弊已久,非一味猛药可以痊愈。”此处道理可以看出,医人与医国殊途同归,历代王朝总是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过程,而凡王朝久而未亡者,均是统治者有忧患意识且重视百姓的利益,把民放于首位,所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此为经世之道。而统治者若总是想着如何剥削统治百姓而非想着如何为民谋福,王朝危矣。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人患病而未能及时医治,亡去的仅是一人。国患病而久未能治,亡去的却是整个国家。
大明王朝自明太祖朱元璋驱元出中原而建立王朝以来,又经历了明成祖朱棣的开疆拓土之后,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但是辉煌的大明王朝终究还是逃脱不了历代封建王朝先盛后衰,再而竭,再而亡的历史规律,毁在了崇祯的手中。
关于崇祯,首先是他的性格弱点,在铲除魏忠贤后,对身边的人都不信任,满朝文武没一个人会使他满意的,于是对他们走马灯似的不是罢官就是杀害。吴思先生认为,崇祯这样的做法是自毁长城,他列举了一些事实,就算在最后一刻还与大臣蒋德景发生冲突,罢了他的官。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皇帝“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巡抚尚且如此,其他官吏、无耻文人更是出书铺、学馆,甚至到私人书房中用偷、骗等卑鄙手段,获取告密材料。”王兴亚先生列举了崇祯的用人的方式,“一是取士不以德才为据,所用多为庸鄙之徒。二是朝中大臣更换频繁,没有形成稳定的领导集团。三是不相信臣下,言而无信,诿过于人,挫伤了百姓的积极性。四是以重典绳下,滥杀滥罚,致使臣下畏罪饰非,同他貌合神离。” 他认为这样从根本上导致了无法挽回明王朝的败局。晁中辰也认为,崇祯式的大灾荒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崇祯帝用人多疑,赏罚颠倒,自作英明,委过臣下,终至亡国。其次是最后的战略失误,吴思在另一文中说崇祯在最后时刻滥杀滥罢,并征重税,这是作茧自缚,是皇帝自己闹得天下乱。因此不得不说崇祯帝的个人思想行为是造成大明王朝走向灭亡的一个原因。
当然,这也并不能把错全都归咎于崇祯。其实,到崇祯帝时,接手的就已经是一个吏治腐败、政治体系混乱、民不聊生的奄奄一息的末日帝国,此时的大明王朝犹如一个已经燃尽了最后一点生命能量的风烛残年的老人一般,而这残破的巨大身躯也不是崇祯凭他一己之力就可以拯救的。在政治体制上,明灭元之后采取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张薇认为,中国的封建官僚政治体制,在明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保证了封建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这种制度已经暴露了弊端,到明末越来越清晰,以致最后全部显露出来,等于机器的运转已经不正常,最终导致了全面的崩溃。但她还认为这种危机是可以调节的,不过到了末期,在加上各种天灾人祸,就无法挽回了。董倩在对明代的官吏考核制度做研究的时候,认为“明政府希望通过考满之法,选出一批有实际经验、老成持重的官员来。但考满过于注重资格,使一批年轻有为之士疲于熬资力而无法到重要岗位上去施展才能,发挥作用。” 以致后来朝中没有可用之材的局面。万明认为,在万历年间的援朝战争已经显露了明朝政治体制的缺点,也预示着明王朝走向衰亡的必然趋势。而在军事策略上,万明认为,在援朝战争中,明朝将辽东的兵力大部分都抽到了朝鲜,投入了援朝之战,使女真族乘机发展,势力越来越大,到最后不可控制,而遭其祸。崇祯在危乱之际,还杀害忠良和守边大将的行为,造成最后“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也算是军事上的失误。当然宦官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对历朝历代具有重大影响的。冷东先生在《也谈崇祯年间的宦官》中认为宦官参政的主要作用,就是败坏军政,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明末大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面说:“奄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 到明末时期,这种斗争并没有随着国家的危机而终止,一直到明朝灭亡才算是结束。由此可见,明王朝本身就已经存在很多的弊端了,犹如影片中吴又可所说:“我朝积弊已久„„。”
同时在影片中,土地制度的腐败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督军孙传庭到达潼关后却没想到潼关竟是如此乱象:豪强霸占军屯,军饷空缺,军粮不足,军械老旧,军纪涣散,军队战斗力低下,瘟疫横行军队无法参战,官军营私和富绅相互勾结,而总兵贺人龙竟佣兵自重,不听朝廷调遣并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且以顾清远为代表的土豪乡绅拒绝为公共服务买单。所以在大敌当前、军饷不齐、军令如山时,孙传庭便抓了土豪挨个放血。设计杀死了贺人龙,并且在崇祯帝不拨饷银的情况下想出了追缴富户们历年来强占的屯田的办法。但是无奈官商勾结,富绅们有恃无恐早就与朝中的大臣有联系,认为孙传庭不敢动他们。
在影片里,朝廷其实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既然人权、事权、财权都不受控制,边关守卫官就会成为节度使,独立王国。那么为什么孙传庭一到潼关就诱捕贺人龙?因为这一与土豪们藕断丝连暗通款曲的势力不死,他就没有唯一能调度的军队资源。但即使贺人龙死了,土豪们也只是把它当作下一个孙人龙罢了,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孙传庭筹军款仅得几万银两,而受到的贿赂却远远高于这个数,“这是你们给我的,这是你们给大明朝的”。其实不是乡绅土豪们没钱,而是不想花购买公共安全的钱。哪怕孙传庭不是专心要寻租,他也必然被行贿:交给政府那是交税,交给领导那是孝敬,前者为公租,后者为私情,性质不一样。
而这就是乡绅。乡绅们作为独立政府体制下的民间势力,总是让政权不放心。因为哪怕富可敌国,却无法获得匹配的政治权利。和现在有人大政协不一样,在那个时候乡绅土豪的经济地位有多高,其政治地位就有多低。而在当时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中,又会有谁真正知道中华历史下一步要走到哪儿,在那些富绅们的眼里,眼前的局势即便是要改朝换代了也跟他们的关系不大,他们只要管理好照顾好他们自己的家族就好了,他们的钱可以让他们即便是在乱世中也可以很好的安身,他们并不关心这个国家的未来,忠君爱国的念头早就被金钱冲淡。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在这个乱世中,天下大乱,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大明劫不仅仅是王朝统治者及其追随者的灾难,更是全天下所有生灵的灾难,谁也没办法幸免。富绅们平时压榨百姓,国家危亡之时又置国家于不顾,可谓之国家之贼。
而顾清远这样的人则更是让官员们憎恨。因为他们代表的乡绅阶级不仅拥有反动的财富,还瓦解了明朝的边防体制:屯兵制。这种自汉以来就在边关实行的半军半民制度能够解决军费巨大和防护任务艰巨等一系列问题,既自给自足不伤国库,也能用来打仗。但是乡绅土豪阶级将屯兵们的土地兼并后,这一经济基础发生了动摇,作为地方官(既是行政也是军事长官)别无选择:要么和土豪合作,要么杀人。
所以说,自古以来,土地制度就十分的重要,因为它联系着一个国家与百姓。只有百姓富强了,自足了,国家才能富强,才能强大起来。正所谓,国之根本在于民。
因此总的来说,《大明劫》还是很好的展现出了明王朝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原因,是值得一看的影视作品。
第四篇:观《大明劫》有感
观《大明劫》有感
五分监狱 张一
前段时间,看过一本关于明末的片子,极少的场次,极低的上座率和悲剧的结局,或许不为世人所好。但它却有着不错的评分,至少豆瓣上7.5,足矣。
《大明劫》讲述了明末一官一民——孙传庭和吴又可“医国”、医民的故事。影片中冯远征所饰演的大夫吴又可戴着斗笠,摇着虎撑穿行在大街小巷,穿过了瘟疫的阴霾,也穿越了历史的尘烟,缓缓走来。历史上真实的吴又可在他59岁那年(公元1641年),江苏、河北、山东、浙江等省时疫流行甚剧,他的家乡吴县也不例外。《吴江县志》有载:“当时连年瘟疫流行,一巷百余家,无一家幸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幸存者。”又可在行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医用药风格。在孙传庭命他为部队医官后,更是敢于突破传统,提出戾气治病说,终见成效。又可先生后著《瘟疫论》,创用了达原饮等方剂,在“非典”期间发挥过重要作用。人若不追求名利,又自身修德有才,必然对世有所作为。他让我想起一个词,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精”与“诚”不分主次,相辅相成。凡大医者,无不严谨诚爱、乐于奉献,凡大医者,无不严谨治学、恪守医德。然而,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面对充满疑惑的世界,极少数医务人员忘记自己的神圣使命,暗中收受“红包”、“回扣”等,这些不正之风,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催化剂,破坏了人们心中的医生形象,给这个神圣的职业抹上了一层阴影。在法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医疗事故的官司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医院和医生不断卷入医疗纠纷中。在科学对某些疾病的局限性和病人的期待之间的矛盾中,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和病人要求之间的矛盾中,医生作为矛盾的中间者被矛盾推到了风口浪尖。面对医疗体制的不完善,面对日益高呼的:“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行医似乎有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我所庆幸的是在社会上恨医、伤医、甚至杀医频见报端的时候我考取了监狱人民警察,我想这不是逃避,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中华医学会主任委员郎景说:“再年轻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长者,他肯向你倾诉一切;再无能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圣贤,他认为你可以解决一切。”要知道,一个病人愿意在全身麻醉失去知觉的状态下,让医生在他的肉体上动刀,这是对医生寄予多大的信任呀!病人对医生的高度信任,理应赢得医生以亲人的态度对待。“为生命赢取每一秒”八个大字曾经写在我工作过的地方——宁波市急救中心的出诊大厅,同样它也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生命之重,重于千金,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监狱的服刑人员,我明白我们捍卫的主题永远都有生命二字。救死扶伤,精诚大医,更是我们所有医务民警毕生追求的信念。面对渴求的目光,我们理应义无反顾;面对神圣的职责,我们必须兢兢业业;面对时代的召唤,我们只有勇往直前。高尚的医德,良好的情操,是对我们每个医务民警最基本的要求,是我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古人云“无恒德者,不可以为医”,今天的你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恪守、不超越呢?
夫事岐黄之业必德高术精也。然术精易为,德高难修。修身种德,事业之基。生命所托,健康所系,给生命一些绿色,让生活充满阳光。给健康一些动力,让人生充满幸福。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双臂撑起生命的希望,用我们的双手,去履行我们最初的誓言,用我们的真诚,照亮他们新生之路。
第五篇:劫后英雄传影评
Ivanhoe is anovel bypublished in 1820, and set in.Ivanhoe is sometimes credited for increasing interest inand;claimed Scott “had first turned men's mind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middle ages,” whileandmade similar claims to Scott's overwhelming influence over the revival based primarily on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novel
Ivanhoe is the story of one of the remainingnoble families at a time when the English nobility was overwhelmingly.It follows the Saxon
protagonist, Wilfred of Ivanhoe, who is out of favour with his father for his allegiance to the Norman king,.The story is set in 1194, after the failure of the , when many of the Crusaders were still returning to Europe.King Richard, who had been captured by the Duke of
Austria on his way back, was believed to still be in the arms of his captors.The legendary , initially under the name of Locksley, is also a character in the story, as are his “merry men.” The character that Scott gave to Robin Hood in Ivanhoe helped shape the modern notion of this figure as a cheery noble outlaw.Critics of the novel have treated it as a romance intended mainly to entertain boys.Ivanhoe maintains many of the elements of the ,including the quest, a chivalric setting, and the overthrowing of a corrupt social order in order to bring on a time of happiness.Other critics assert that the novel creates a realistic and vibrant story, idealizing neither the past nor its main character
Wilfred of Ivanhoe, the titular character, is a knight and son of Cedric the Saxon.Ivanhoe, though of a more noble lineage than some of the other characters, represents a middling individual in the medieval class system who is not
exceptionally outstanding in his abilities, as is expected of other quasi historical fictional characters, such as the.Criticpoints to middling main characters like Ivanhoe in Sir Walter Scott's other novels as one of the primary reasons Scott's historical novels depart from previous historical works and better explore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Rebecca Gratz as inspiration for the character Rebecca
It has been conjectured that the character of Rebecca in the book was inspired by , a Philadelphia teacher andand the first Jewish female college student in the American colonies.Scott's attention had been drawn to Gratz's character by novelist , who was a close friend of the Gratz family.The claim has been disputed, but it has also been well supported by “The Original of Rebecca in Ivanhoe”, an article that appeared inin 1882.Gratz was widely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and intelligent women in Philadelphia.She never married and is alleged to have refused a marriage
proposal from a gentile on account of her faith – a widely-publicized incident at the time that may have inspired Scott to create the relationship in Ivanhoe between Rebecca and Wilfred
《劫后英雄传》以十二世纪末年英国狮心王理查在位时期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为背景,抒写了一个充满骑士精神的、绚丽多彩的英雄故事。小说着重描写了三件大事:
一、亚苏俾比武大会,二、托奎尔斯通城堡的争夺战,三、圣殿会堂对黎蓓卡的审问。Heroes “robbing” 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ethnic conflicts and the class contradictions of the twelve century, the British Lion Heart during the reign of King Richard, and describe a chivalry, a colorful hero story.The novel focuses on describing the three major tasks: First, the SU so contest the General Assembly, the second battle of the Tuo Kuier Stone Castle, three, Temple Hall, Li Beika the interrogation.撤消修改
编辑推荐 《劫后英雄传》是一部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小说,讲述了关于英雄与信仰的故事,爱情在整部小说中也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故事发生在久远的1194年的英格兰。悲壮的人物命运和动人的爱情故事交相呼应。骑士们各持长矛策马冲锋对刺的惊险场面和甜美的爱情表白此起彼伏。Ivanhoe“ is a film full of heroic stories, about the hero and the stories of faith, love in the novel as a very important role.The story happened in the long1194's England.The tragic fate of the characters and touching love story echoed.The Knights holding spears the charge of breathtaking scene and sweet love as one falls.在这本《劫后英雄传》里,充分表现了骑士的精神。所谓骑士精神,就是有勇气,重诺言,富有
In this” Ivanhoe", fully
embodies the spirit of the knight.The knight spirit, is the courage, heavy credit, rich sense of justice, respect for women.This spirit has widely spread in the British folk 正义感,尊敬妇女。这种精神迄今还普遍地流传在英国民间
从这本书中可以知道,当时的世俗文学是被骑士文学所统治的。骑士们当然不会关心什么第一原因和最终目的。他们一直保持一种蛮勇、侠义、忠诚、向妇女献殷勤的精神,却也非常有意思……From this book can know, at the time of the secular literature was ruled by the knight literature.The Knights of course not care what the first reason and aim.They have maintained a daredevil, chivalry, loyalty to women, gallant spirit, but also very inter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