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孔子的教育方法
论孔子的教育方法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为了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孔子在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在教学方法论上颇有建树,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教学规律的原则和方法,为中国古代教学理论的发展揭开了新篇章。
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在《论语》中,从教学方法上看,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表现了一种启发、讨论式的气氛。孔子的那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态度,处处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孔子不但明确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三隅反”,他的谈话言简意赅,要求点到即止,启人心扉,导以智慧,而且他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十分了解,做到因材施教,对于“问仁”、“问政”、“问学”等方面,他都能区别对象,作出有的放矢的不同的回答。反观我们今日的教育,总是习惯于统一教案、统一教材、统一标准答案,课堂上多半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往往施行满堂灌,大搞注入式。这种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才的成长。研究孔子的教学方法,能给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很大的启示。
一、孔子的教学方法
孔子被尊为中国的圣哲先师,其思想博大精深,其风范千秋流芳,举世公认。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至今仍在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1.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孔子有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一词由此而来,“举一反三”成语亦由此而来。按照朱熹的解释,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的。不难看出,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
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子夏读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几句诗(巧妙的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啊!),问孔子是什么意思,孔子就启发子夏说:“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花,作画须先有素洁的底子)。子夏领会到孔子是说“礼”须建立“仁”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但子夏对这个想法还不能十分肯定,于是进一步问孔子:“礼后乎”?(是说礼在后吧?)孔子听了很高兴,称赞说:“能够阐发我意思的是子夏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这首诗的原意是什么,先不去究论,只是从教学法的角度分析,显然孔子在这里运用的是启发式而不1
221 《论语·述而》,《论语/刘琦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第49页《论语·八佾》,《论语/刘琦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6页
是注入式。他避免了简单的道德说教,利用形象思维的作用,由生动具体的画面,引向抽象的道德观念,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活动正是以学生为主体。
2.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注》中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 颜渊》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就是说他的学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理都有数。
3.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论语》的第一句话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要使学生愿意学习和乐意学习。他从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学习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知学,即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个层次是好学,即爱好学习,对学习有兴趣;第三个层次是乐于学习,能从学习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在这三个层次中,知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只有做到乐学,学生才能白强不息,只有对学习有了热烈的感情,才会增强3
476543 《论语·阳货》,《论语/刘琦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41页《论语·八佾》,《论语/刘琦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8页《论语·雍也》,《论语/刘琦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第44页《论语·先进》,《论语/刘琦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第84页
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顽强克服各种困难,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激发和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乐在其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悦,“欲罢不能”。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习。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如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习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此所谓“亲其师而近其道”也。孔子还善于从正面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据统计,《论语》中关于孔子对学生的表扬共有17处,批评只有6处,说明孔子是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他的学生总是爱学习,学习起来有积极性,乐此不疲。我们今天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眼神、一句话,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舞,从而使他们学习起来更投入。
4.指导学法,培养学生的学思结合习惯
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比如,孔子要求学生多闻多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要循序渐进,“无欲速„„欲速,则不达”;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重视温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孔子在指导学生以学为基础的同时,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孔子提倡:“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前提基础,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思离不开学,同时,学也离不开思,思是学的升华和提高。孔子认为,如果只记诵一些现成的知识结论,而不经过思考加以消化理解,就会茫然无所得;相反,只凭主观思考,而不通过实学获得新知,也将陷入空疏的危险,阐发了学与思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孔子则现身说法,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所以,无论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得的间接经验,还是通过向别人请教所获得的直接经验,都必须经过头脑的认真思考,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思并重。
孔子教育方法也有一些局限性,在意识上重视学术或技艺的传承性,轻视创新性,如孔子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述是遵循前贤之说,作是自创作新说,述而不作就是述修先王8
9***2101198《论语·八佾》,《论语/刘琦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6页《论语·为政》,《论语/刘琦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1页《论语·公冶长》,《论语/刘琦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第34页《论语·子路》,《论语/刘琦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05页《论语·子罕》,《论语/刘琦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第69页《论语·学而》,《论语/刘琦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页《论语·为政》,《论语/刘琦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第9页《论语·季氏》,《论语/刘琦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37页《论语·卫灵公》,《论语/刘琦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30页
之道而不自创新论。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变化速度慢,人们依靠祖宗传下来的经验,足以维持生存,因此我国教育强调以继承为中心,向过去学习,“祖宗之法不可改”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为什么我们国家近几百年来,没有产生开时代先河的科研成果,不能不说,我国教育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孔子教育方法对素质教育的借鉴及意义
“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向题,它关系到我国各级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人才规格等诸多方面的重要问题。素质教育改革是新世纪我们国家、民族迅速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因此,上到党和国家领导层,下到普通大中小学各级各类教育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亿万学生及其家长都对素质教育给予了热切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
素质教育更加接近于教育的本质,更加符合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的客观规律,“素质教育”是千百年来人类教育发展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于提高人的素质。通过我们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发现他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1、重视道德品质培养
儒家强调,建设国家,治理人民,要以“教学为先”,而教育应该把道德的教育放在首位,人的素质最核心的是道德素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的关键。对人的教育首先应该教育人怎样做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人,才能有益于社会,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所以,孔子强调对人要用道德加以教化,要导之以德,学会怎样做人,作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对大众博爱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
在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中,对基础教育培训目标缺乏明确认识,使得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把提高升学率当作了指导思想,考分衡量质量、限制学生个性发展的“应试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考试方法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只重智育忽视德育的现象日趋严重。没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是对社会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的人,教育绝不能只看智育而必须强调以德育为基础,要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真正转变,首先应是正确教育思想的确立。我们的教育是为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培养接班人,因此,在素质教育中,也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的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健康的情操,使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具有作为社会的普通劳动者的品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明白,社会主义建设不仅需要高层次、高水平的各类专家,更多的是需要合格的普通劳动者。他们都应具备作为社会成员必需的基本道德观念、组织纪律性、民主法制观念,具备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最基本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2、因材施教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
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过份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导致智育目标狭隘化。而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往往被忽视,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
人的素质存在差异,素质教育只能因材施教。学生在大致相同的年龄阶段,在生理上、心理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同时,又因各自先天后天因素影响有异,而呈现不同的个性特征。过分强调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是与学生实际不符合的。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受教育者的差别是必须重视并要深入弄清楚的。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孔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教学。在发挥学生的特长上,由于孔子教导有方,在其私学里,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上各有其材。在孔子从教的四十余年里,先后就教于他的弟子有三千余人,并涌现出七十二贤人,不能不说是孔子的教导有方。
因材施教,不仅是个教学方法的问题,而且是坚持面向全体进行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问题。打个比方,教师好象向导,向导的任务是要带领一群学生攀登知识之山。当然,向导要说明登山的目的、登山的方向和路径,但如果向导仅此而已,就下达“齐步走”的命令,这就不是好向导,也难保证全体学生都登上山顶。一个称职的向导,一定要了解这群学生体能有强弱,心理有差别,过峡谷、爬陡坡、攀峭壁的本领有高低。因此,他必须目中有整体,瞻前顾后,让生理上心理上能力上的强者,在同一大方向指导下,可以另辟蹊径,可以走快一点,更可以给弱者适当的“牵带”、鼓励。对相对的弱者来说,要帮助他们增强信心;过峡谷时要鼓励他们向前看,向前走,爬坡时递上一根棒,攀峭壁时给予援手。不论强者或弱者,登山向导的责任,一是不在方向上误导,二是想方设法予以激励,让全体学生较省时省力地登上山顶,并在登山过程和登上山之后领略自然风光和登高的愉快。
3、启发诱导
受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办学模式影响,我国历来缺乏全方位开放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偏重知识传授,偏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不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是老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式或一问多答式,目的是以旧带新,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此时老师是主体,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式思维。他们只能去思考前面的知识,只能去思考老师要求回答的内容,从而被动地进入上课学习的状态。由于所有的过程都在被动中进行,这样怎能学生启发创新思维?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倡并运用启发诱导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教育家,在孔子看来,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提倡教师要注意把握住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机及时施教,愤则启,悱则发。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楚时,教师要给以及时的启发,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否则,越俎代庖,搞填鸭式,满堂灌,代替思考和表达将会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孔子的启发诱导运用得非常成功,很受学生欢迎。
学生的主体性。要提高当前学生素质,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对于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深入、认真地钻研教材,处理好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一刀切”和机械地照本宣科。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是很重要的,但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忙着记的单调的授课方式。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会观察、会思考、会记忆、会思想、会运用,以达到终身受益。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抓住“启”的时机,而且还要善于发问,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面向全班提出问题,让学生齐声回答:“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有没有?”等,这种启发是不可取的,还有一种启发是属于浅层次的,缺乏深度。比如教师让学生用“上”字组词。第一个学生会回答:“上汽车”往往第二个、第三个学生会回答:“上大车”、“上飞机”、“上轮船”等,这时老师总结说:你们回答得真好,用“上”字组了这么多词。其实,这些用“上”字组的词都是上去的意思,如果教师提出谁能用“上”字的另外意思来组词,学生若能回答出:“天上”、“上次”、“上级”、“上午”等,这种启发就有了一定的深度。
实施启发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学习那些“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且迫切希望掌握它。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情境的难度在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的讲解代替不了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在恰当的时候启发、指点、引导,而不能简单地灌输,不能采取逼迫的办法。启发式教学最根本的,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据报载,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1981年发表的一个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吸取孔子的智慧”,这足以显示孔子在世界的影响。毋庸置疑,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思考和实施今天的素质教育是很有启发、借鉴意义的。当今人类正处于知识大爆炸的阶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已与孔子所处时代相距甚远,但孔子及儒家的教育理念有许多至今仍光彩夺目,是促进现代教育发展的资源,他的重视德育、重视学生个性、重视学生主动性,在当今最先进的教育理论中,依然是最重要的闪光点。
第二篇: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为了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孔子在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在教学方法论上颇有建树,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教学规律的原则和方法,为中国古代教学理论的发展揭开了新篇章。
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首先,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他的经验是:
1.[启发诱导];
2.[因材施教]
其次,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孔子在长期指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积累了宝贵而又丰富的经验:
1.[立志有恒,锲而不舍];
2.[虚心笃实,不耻下问];
3.[学思结合,学思并重];
4.[学行结合,学行并重]。
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教——启发诱导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倡并运用启发诱导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教育家,孔子的启发诱导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几十年。
在孔子看来,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其至理名言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由此可见,孔子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住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楚时,教师要给以及时的启发,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否则,越俎代庖,搞填鸭式,满堂灌,代替思考和表达就会导致教学过程的失败。这是孔子强调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第一层意思。孔子强调启发教学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启发诱导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逻辑推理能力。
孔子的启发诱导运用的非常成功,很受学生欢迎。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教——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亦是孔子运用得最成功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和教学。
孔子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成功地运用因材施教的伟大教育家,但“因材施教”的命题却是由宋代的教育家,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在总结孔子教学经验时概括而成的。他们说:“孔子教学,各因其材”,后来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在给《论语》作集注时,再次重申了这一命题,这就是“因材施教”的由来。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
他首先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往往能够一言以蔽之,比如,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
孔子了解学生所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和谈话法,这两种方法至今仍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时所采用的最经常、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
了解学生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孔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教学。
在发挥学生的特长上,由于孔子教导有方,在其私学里,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上各有其材。
在孔子从教的四十余年里,先后就教于他的弟子有3000余人,其中涌现出72贤人。“72贤人”的出现,除了有他们个人的先天素质、主观努力和当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外,不能不说是孔子的教导有方。
因材施教不仅表现在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特长上,还表现在克服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促进其正常发展上。在克服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即补偏救弊上,孔子做的也相当成功。
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学——立志有恒,锲而不舍
孔子晚年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以切身的体会教育学生要有高远的理想,要“志于道”、“志于仁”、“志于学”。孔子认为立志对一个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理想,没有志气就等于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所以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孔子不仅鼓励学生要立志,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而且还告诫学生“立志在于有恒”。他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他经常以流水、筑山和平地威为例阐发这个道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极言时间的宝贵,人生的短暂,暗示学生一旦理想已定,就要争分夺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去实现它,践行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履一篑,进,吾往也。”则进一步解释为学成败的一般规律,即大功告成与否完全取决于学者的决心和意志。所以当冉求说:“非不说(通悦)子之道,力不足也”的时候,孔子严厉地批评他“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及以力不从心为借口而放弃学业,是画地为牢,半途而废的懦夫行为。
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学——虚心笃实,不耻下问
孔子认为,学者治学必须有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能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虚心笃实还包括学者治学应持有的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孔子告诫弟子,对古籍文献,对客观世界,对人伦社会关系应该做公正的评说,他反对学者治学过程中过多的妄意猜测、专横武断、固执己见和惟我独尊、自以为是,因而提出治学四原则:“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要做到虚心笃实,践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原则,就是不会则问,不知则学,不仅要向高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且还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即“敏而好学,不耻下”。孔子本人就是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典型。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首次将学与问联系起来,这就是“学问”一词的由来,学与问相联,揭示了人们探求知识的途径与规律,对指导学者治学是大有裨益的。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学——学思结合,学思并重
孔子认为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笃实固然重要,但无论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得的间接经验,还是通过向别人请教所获得的直接经验,都必须经过头脑的认真思考,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思并重。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前提基础,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思离不开学,同时,学也离不开思,思是学的升华和提高。孔子认为,如果只记诵一些现成的知识结论,而不经过思考加以消化理解,就会茫然无所得;相反,只凭主观思考,而不通过实学获得新知,也将陷入空疏的危险,阐发了学与思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孔子则现身说法,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在指导学生以学为基础的同时,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孔子提倡: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要求学生在感知活动中做到“视思明,听思聪”,力求感知正确,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孔子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归纳、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等,这些教学法,尤其是“疑思问”,在教学中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仍然是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欲着力解决的问题。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学——学行结合,学行并重
孔子强调力行,要求弟子们把学到的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的知识付诸实践,达到“学以致其道”。在文化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孔子同样强调学以致其用。但是在学与行的关系上,孔子并不片面的强调行,而是要求在实学的基础上,在学到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实践。需要指出的是,孔子所强调的行,不仅指对所学知识的实行践履过程,而且还包括对学习行为的复习、练习的过程,如“学而时习之”、“温固而知新”等。
孔子在指导学生治学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以上所提的几点原则、方法,还包括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精神等。孔子提出学习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别人要求他学习变成学生自己要求学习,变苦学为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等,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提倡愉快教学的人。孔子论为师之道 孔子论为师之道:之一
[强调做教师必须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
孔子一生热爱学生,忠于教职,在教育这片芳草地上辛苦耕耘,硕果累累。当弟子们问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他回答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这种爱生忠诲的精神构成了师生关系的基础。
孔子把“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联系起来,把“学而不厌”作为“诲人不倦”的前提。
孔子所讲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对教师自己,为了教育好学生,就应该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典型的终身教育思想。二是对学生,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
孔子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这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勘称“万事师表”,后世楷模,即便在今天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值得大力赞扬。孔子论为师之道:之二
[主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在如何看待学生的成长发展的问题上,孔子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的著名论题。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育家,孔子看到了历史的发展,时代在前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是历史的必然,他鼓励学生一定要积极进取,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敢于并最终能够超过自己的老师。孔子正是由于有这种虚怀若谷的豁达胸襟培养了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这些人在春秋战国之际遍布中原南北各地,就象燎原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百家争鸣的把把火炬,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孔子论为师之道 之三
[提倡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表率]
孔子要求教师以身教胜言教,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孔子认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并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人。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言教固然重要,身教更是万万不可少的。因为言教在说理,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旨在指导学生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养成某种行为定势。孔子认为教师身教的示范作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更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他主张教师应以自己的高尚品质行为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用这种无声的语言去渍染熏陶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自己不做。孔子多次论述教师以身作则的意义,比如:“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等,孔子所提出的这种从业理论一直是所有优秀教师的从业信条,是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之一。
第三篇:孔子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
孔子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
哲学教育 2018-07-29 08:51:41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
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孔子三大教育方法
循循善诱,启发教学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教育方法的最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这是与其心性论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成人”、“成德”之教,其标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关键还是要依靠主体自身。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这是说启发只是“成人”、“成德”式的教育的助缘,如果求学之人不能举一反三,也就没有什么更可以说的了。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如子路就常常对孔子之行径提出质疑,甚至指责。再如宰我曾对三年之丧发生怀疑,孔子也只是问以不行三年之丧于心安否,宰我告以安,孔子则说如果心安,那就算了。因为三年之丧本来是出于心所不能已的哀伤之情,连这种哀情都没有,勉强服三年之丧又有什么意义呢?再如孔子称赞颜渊好学,指出其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老师讲什么总是耐心地听,似乎无所质疑,很愚笨的样子,但回去一个人静静地思索,往往能有进一步的发明。正因为这样,子贡自承不如,因为颜渊可以“闻一而知十”。另外,孔子经常让学生说明自己的志向,或赞许或批评,但也只是“各言尔志”罢了,说之何妨?曾点在言自己的志向时,鼓瑟铿锵而作答,一派狂者的气象,但所言之志深得孔子嘉许。由此可见孔门教法之一斑
2.因材施教,各取所长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这个故事就是比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如上面所说,孔子的学生之所以各有所长,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结果。再则是要有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孔子教育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再如教育子张以“多闻阙疑”、“多见阙殆”。这种老老实实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是合于“礼”的规范的。孔子入太庙而每事问,有人提出质疑:“谁说他知道礼呢?入太庙而每事问。”孔子答以“是礼也。”就是说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合于“礼” 的规范的。其三,重实事教育,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人、时事的评价以及孔子自己的立身行事,都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对人、事的品评在《论语》中有很多的篇章,不再赘述。至于孔子的立身行事,孔子本人这样对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就是说我之行事,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孔子之行事,《论语》中也记载得比较多,有学生引以为荣的,也有使学生发生质疑甚至于为学生所诟病的,但这种无所隐瞒的坦荡胸怀亦足以为人师表。3.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四篇:孔子教育名言录
孔子教育名言录
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隅反,则不复也。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的名言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1)至圣先师(2)有教无类(3)见贤思齐(4)慎终追远(5)举一反三(6)温故知新(7)见义勇为(8)怨天尤人
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第五篇:论语里孔子的语录
孔子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一起来看看孔子的语录,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4、——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5、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孔子
7、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1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3、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5、不迁怒,不贰过。——孔子
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8、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0、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21、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2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2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8、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3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3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8、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9、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0、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4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
4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0、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孔子
和孔子有关的6个寓言故事
【
一、满而不覆】
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
孔子曰:“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
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
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
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
二、善与人交】
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
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
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
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
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
三、君子之态】
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孔子曰:“给她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曰:“再给她二斗四升。”
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
孔子曰:“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
四、失人失言】
孔子曰,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
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
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
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
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
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
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
五、自强不息】
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
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
有位弟子催促孔子曰:“咱们快点走吧。”
孔子曰:“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
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
六、处事圆明】
孔子问礼老子。
辞行时,老子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贵,就窃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一句话吧:头脑聪慧、洞察一切反而濒临绝境,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宽则得众,苛则失人。
胸无渣滓自会处世圆明,眼无成见才会学富五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