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考一
思考一: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为什么要正确理解加强党对学校工作领导的重要性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学校党组织是学校的政治核心,是党在学校中的战斗堡垒,是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决定因素,起着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肩负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其次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播先进文化的场所。因此,从深层次上来说加强与改善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党才能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这一层面上的认识是每个党员都应该明白的。只有正确认识党组织在学校中的领导作用才能激发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积极性。
思考二:学校党建工作应该以什么为抓手,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
学校党建工作作用发挥好,党组织的重要性才能体现。而学校党建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各项工作措施要落实,同时要突出发挥党员先进作用这项工作,为每一位党员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搭建平台,则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手中要有方法,心中要有内容。
(一)找准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
(二)抓住结合点,在广大教师中扎实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
(三)选好着力点,进一步开展党建带团建活动。
思考三:为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党组织要建立怎样的长效机制
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进性,既有赖于党员自我努力,又需要外力推动促进,既要坚持传统做法,又要创新制度,以长效机制来保障。
(一)健全学习培训机制,提高党员的知识素养。
(二)健全实践锻炼机制,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健全多重保障机制,优化提高党员素质的环境。
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学校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基层党支部强化执政意识,构建和谐育人环境,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党员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ICT业务思考一
ICT业务思考一:从运营商IT系统运营的标准化来看面向企业的信息化业务发展
语音、宽带大发展的后信息传输时代,受阻于客户增长规模,服务创新必将成为运营商持续发展被迫拿起的重要武器。ICT业务应时而生。面向企业的ICT业务开展的目标,简单讲可以理解为,把企业的服务器搬到运营商的机房,运营商通过IT服务输出,取代企业自身IT部门的部分和全部功能,为企业提供长期的ICT外包服务。ICT业务运营模式要求ICT业务能够标准化,可复制推广。从运营商自身IT建设来探索ICT业务标准化也许是个好办法。原因很简单,运营商都有一支IT队伍,在IT系统建设和运维上,经验丰富。既然运营商要开展ict业务,就应该从自己先做起。
一、ICT的三个关注点—规划、财务和运营
企业内的IT需求简单讲就是:修个电脑、装个软件,杀杀病毒,维护个网络乃至安装电话也可以纳入。好一点的企业请个咨询公司或者自己动手,花钱的搞几个企业级应用系统,组织个班子,请个CIO,在看好系统同时,再琢磨下一次如何花钱建新的企业应用。也许IT就是这么点事。但是学问还是要一些的。企业的IT能力笔者认为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⑴IT规划建设能力。IT建设的好坏和企业IT规划能力直接相关,重要性无需多言。运营商在自己的IT系统建设的这些年经验,成功的和不成功的,肯定很多。
⑵ IT运营和维护能力。建设好了,就得维护,做好持续更新。维护也因为企业的规模不同而不同。大的有完善机房,小的,维护个机器,杀个病毒。
⑶IT财务管理能力。IT是要花钱的,是成本支出。对于企业肯定是希望花小钱办大事,如何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IT财务管理被单独出来,我们主要是强调除IT对业务实现支撑带来的各种效益外,本身建设规模,要合理有序的投入,不花冤枉钱。对于运营维护更是要从财务的源头来控制,通过财务成本控制来促进维护更加高效,水平不断提升。
二、ICT标准化的过程
服务赢在细节。ICT业务开展也不应该例外。在ICT业务细节上精耕细作是赢得企业用户勇敢进行IT外包,尝试运营商ICT普遍服务的关键。标准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通过对企业IT建设和维护中涉及到细节的模式化和统一化。(1)IT运维之标准化—建立目录式的服务体系 IT运维管理是相对容易被标准化。它包括的内容从机房、网络设备、系统软件的维护管理,涉及到系统安全、监控等各个方面。提供基础网络及网络维护服务是运营商涉足ICT业务第一步,即提供运维外包服务。我们首先来看看以下设想:
1、是否可以建立一个日常的巡检制度,定期为企业用户提供病毒查杀、机器巡检的服务?
2、能否通过一个号码如114或者12580来特约集中受理客户的IT服务请求呢?如果能,到底哪些问题可以通过远程方式来解决,哪些需要上门服务,到底需要花多少成本?
3、能否为客户提供不同存储服务?是否提供不同安全等级的网络服务,能否提供不同可靠性的系统服务?能否为用户提供数据库租用服务?
4、我们能否建设流程化,高效的IT管理体系并为企业提供完善IT运维管理体系的咨询输出服务?
前三个设想,在分类,建立目录的基础上是可以形成我们IT运维服务的价目表的建立。具体就是先对网络服务、维护服务乃至企业认证服务进行分类划分,然后原子化分解,最终形成企业IT服务的完整目录。之后通过对这些服务成本进行仔细的分析,最终建立行之有效的价目表。第四个设想中的IT管理体系的输出,对企业来说是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因为运营商自身完善、高效的IT管理体系就是一个真实的样板。往往社会企业由于IT能力上的不足,需要运营商这个参考样板。运营商在自身IT建设过程中,本来就是围绕IT输出能力,在标准化指导建设方针下,来建设覆盖绩效考核、IT维护方面的财务预算乃至设备采购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对企业的借鉴作用可想而知,也将会引导企业无顾虑的将自己的运维维护外包出来交给运营商,从而降低企业自身维护开支。
(2)IT规划建设能力之标准化——规划能力体系输出标准化和咨询平台的建设 IT规划建设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IT的规划是在企业发展目标下结合IT技术因素来进行的。在这方面,除了直接为企业提供信息系统的服务外,运营商还能做哪些呢?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是一个从没有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企业在信息化过程最希望获得的经验的输入,这给在信息化IT建设方面经验丰富的运营商提供了机会,也为企业选择运营商IT服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IT规划的输出一样我们也可以从不同方面标准化并形成服务输出能力:安全规划、基础技术架构规划、服务等级划分规划、实施过程规划等。乃至对IT建设过程优化我们根据经验不断标准化:通过对IT建设过程从定义、评估、实施、监控到反馈形成一个闭环过程,不断推进和优化IT基础技术架构,优化的IT规划和管理能力,并通过服务输出,为行业企业服务。
在对企业实施IT规划输出方面,运营商应该提供为企业IT的交流平台,通过运营商这个平台,社会企业能够获得IT建设经验的交流,同时通过这个平台不断推动企业IT向运营商的外包发展。
(3)IT财务管理能力标准化
上面说了,将财务单独出来就是要强调IT不是无原则的投入,需要给出合理的条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在完整可控的财务体系下合理投入。IT财务管理体系应当来说形成应该是可以标准化,因为只要形成一套标准管理规则,基本上就可以放之四海了。同时通过给企业信息化算账,也会让企业明白,选择运营商提供的全套信息化输出方案,成本最佳。
三、运营商如何加强自身ICT建设建议
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没有去考虑为行业用户提供什么样的IT系统,是因为在当前运营商不是软件服务提供商。我们希望通过运营商能够提供IT服务输出,IT管理体制输出来探讨ICT的发展。结论就是运营商要加强IT服务输出能力,要标准化每项IT输出能力。在具体过程中,我们认为运营商在加强IT能力方面要加强以下:
(一)按照IT服务输出能力,建设适合自身IT的良好组织架构,成为企业IT示范样板,同时加强IT财务成本控制导向的IT建设。
(二)加强IT咨询能力建设,通过标准化,建设覆盖规划建设到运行维护的标准化体系,并逐步市场化,课件化,使运营商具备从体系到具体服务的输出能力。
(三)跟踪IT技术,做好基础架构支撑能力,成为社会信息化的航标。
针对政企客户的ICT业务正在成为运营企业的业务创新点。但到底什么是ICT,用什么样的方式推进,ICT机制是什么,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笔者作为铁通公司一员,在这里不再阐述ICT的重要性,主要从寻找ICT的落地的问题来探讨移动集团在ICT业务的开展过程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
一、ICT的目标:运营商要做整个社会的信息中心
当前ICT发展问题当中,ICT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利用运营商强大的渠道以及基础设施的优势来推广应用和解决方案,比如视频监控等。这些ICT业务的成功进一步扩展了运营商ICT业务的应用层面。
但笔者更认为ICT的目标更要定位在:利用运营商在IT运营管理上的经验,以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服务取代政企客户的IT部门,信息中心,简言之,即运营商要做整个社会的信息中心。
为什么要说做社会的信息中心?首先信息中心成为各个政企客户组织机构的标准配置,至少是上规模的企业。当前如微软等国际公司都已经通过IT外包的方式将自身的IT服务逐步剥离已成为趋势。在当前的全球产业调整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信息中心将来也会不可避免从各级政府和企业的主业上的剥离,交给服务更加好,成本更加低的运营机构来运营。从这一点来说,运营商具备天然优势,是通信业务的深入扩展。
在面向企业ICT业务方面,IT市场推广人员不免困惑和底气不足,如何和用户说清楚到底卖的是个什么产品远不如传统电话宽带业务来的得心应手。因为ICT范围太广。这也和我们在ICT定位上不清楚有关,如果我们将ICT定位在做社会的信息中心,至少给市场人员在为客户定位ICT上能找到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既然我们将运营企业的ICT定位为社会的信息中心,我们就要从这个信息中心要承担的工作来逐步分析ICT进一步开展的机制问题。
二、ICT的机制:要有健全独立的ICT运营机构
正如笔者前面一篇ICT文章所说,企业IT管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即:IT规划、IT运营和维护以及IT财务管理,这就是企业信息中心的核心关注点,这里不再累述。从行业企业来讲,一些行业龙头企业也有很完善庞大的IT部门乃至通信部门。ICT的发展,笔者认为在当前还是要从国内龙头行业企业开始。因为中国现阶段整体工业化还处在一个从简单加工贸易转型阶段,信息化的需求还是比较初级。面对这样一个转型阶段,针对大部分加工企业开展ICT还处在一个曲高和寡的局面。而针对初级阶段的信息化,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等已经占领和适应该阶段中小企业的应用需求,留给运营商的空间不大。ICT从行业龙头企业可能收效更加明显,也符合中国大企业走出去等战略目标下的IT外包的需求。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运营商目前都具备了规模庞大的IT运维管理体系和完善的IT部门。为了维持自身IT系统,也需要一大批IT从业人员。随着行业竞争环境的变化,缩减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新业务创新,必然成为运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不二选择。
这样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开展ICT业务,要着眼行业龙头企业,从自身做起,建立示范样本。
这样的话,在机制方面,笔者认为移动集团需要一个健全独立的ICT运营机构,比如成立专门的系统集成公司。通过剥离和外包自身IT给系统集成公司,探索ICT运营机制。ICT毕竟不同于传统的语音业务,需要一个专门组织来探索新的市场运营模式,另一方面通过自身IT外包,一方面降低企业成本,另外形成企业IT外包的样板。系统集成公司除了完成信息中心外包目标,还要发挥公司在移动领域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不断开创新的ICT业务形式,形成对家庭以及个人用户的应用渗透。
下面我们以信息中心外包为例来进一步探讨ICT业务的开展方式。
三、ICT具体开展:关注三个方面
面向企业的ICT业务主要包括企业ICT服务托管和维护、企业办公设备维护和企业IT系统集成方案提供。
(1)企业ICT服务器托管和维护
运营商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一般都建立了完整的基础网络设施和管理支撑平台,同时在管理和运营商具备相对丰富的经验。通过扩展即可形成对ICT业务服务器托管和维护。在服务器托管和代维方面,还需要加强以成本分析为导向,覆盖市场和日常管理的各种标准代维规范的制定。只有具备了完整覆盖各方面的服务器代维方案,才能成功吸引政企客户放心的将服务器托管到运营商机房,才能合理划分代维各项责任分工,才能更好引导维护作业的标准化,才能进行推广。
(2)企业办公设备和基础二次维护开发代维
面向企业提供办公设备的代维是不可忽视的。虽然维护办公设施属于低端的代维服务,但是直接面对客户,其直接体现了为客户服务意识,有利于增加对运营商的信任感,所以办公设备代维服务在为政企客户开展ICT业务中也不可或缺。在面对企业开展办公设备代维服务因为代维服务个性化强,人为因素较多因而提供界面清晰和多样服务模式成为关注的重点。这也需要对其进行以下方面的探索:在成本分析基础上,对各种服务进行分级和分目录管理,划分服务等级,以此提供网站、呼叫中心和上门服务不同类别的服务类型。只有做好以上工作,才能做好在细微处取得ICT利润,赢得用户支持。
(3)企业IT集成方案提供
企业IT集成方案提供方面主要是如何发挥运营商的优势,在行业信息化方面需要抓住行业应用的特点。比如铁路行业信息化方面,可以针对安全管理方面监视监控以及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为用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形成集成方案的突破能力。
ICT业务思考之三:从“抓商机”信息化到“信息经营”
前面ICT业务思考中,我们的观点是运营商要做全社会的信息中心,ICT业务首先要从政企集团客户来突破,本文来浅谈一下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开展思路。统计显示,中国有4000多万中小企业,这个规模比很多国家的人口都多,按理面对中小企业的市场应该很广阔。但从运营商的客户划分上来看,有个人、家庭和集团客户,集团客户笼统的将所有大小政企客户纳入其中,而不专门设置中小企业这一特定类别,在业务上也没有区分上述类型的特色业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面对这一细分市场,运营商针对性的开发尚有难度。
运营商在考虑面向中小企业ICT业务的思路是:希望找到一个平台,嫁接各种应用,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对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中小企业按需定制,运营商按月收费或者按时长收费。这个思路符合传统电信业务开展思路。但符合实际吗,笔者认为未必符合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中小企业的经营特质决定了中小企业更多从事的是加工和代工业务。那么中小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是什么呢?
首先中小企业需要的是商机。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危机要更大,更多的商机意味着更强的生存能力和生命力。因而阿里巴巴,生意宝等新型互联网企业抓住了中小企业“抓商机”的特征发力,从而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B2B业务,形成了对中小企业信息化业务的第一个突破。随着对客户黏性增加的需要,阿里巴巴提供了免费的一系列信息化服务,基本上满足中小企业对商机信息化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相对于阿里巴巴的成功,如果从“抓商机”的角度来考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留个运营商的空间不大。因为免费邮件、即时通信基本上能满足日常中小企业商机信息化的需求,运营商针对中小企业“抓商机”角度来提供办公系统、进销存等专门信息化业务和阿里巴巴等企业直面竞争,因为缺少B2B互联网平台,无疑难度不小。
其次,中小企业需要订单。订单往往来自大的终端销售商,来自大企业的配套业务。这恰恰为运行商留下了信息经营的空间。我们想像一下,如果将来有一天运营商成为了全社会的信息中心,运营商通过和相关企业合作,面向中小企业开展外围订单和相关企业内部系统的接口,很容易形成一个链条,也容易解决中小企业围绕配套业务的流程管理和订单需求。中小企业也乐意花钱。再比如在煤电运输当中,可以通过和铁路部门合作货运信息系统,用来发布客户货物查询信息。这一信息对于客户很重要。比如对于发电企业来说,如果能知道煤当前运到哪里,就可以合理安排煤的日消耗量,可以更好的安排电力生产,和做好安全生产的保障,这些都是信息经营内容。
这样我们得出一个简单结论,那就是,面向中小企业的ICT业务应当是:变“抓商机”信息化为“信息经营化”,这才是运营商面向中小企业ICT业务开展的空间。当然我们离这个目标差距还很大。
第三篇:思考与表述训练一
思考与表述训练一:观察与思考
【训练要求】
认识表达的内容(包括说话和写作的材料)大多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并了解观察与思考的几种常见思路,为开展经常性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广开题源。
【知识导引】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包罗万象;社会生活,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真正学会了观察与思考,善于从繁复万状的日常生活中捕捉信息,探求真谛,就会有说不完的话题,写不尽的题材。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观察与思考呢?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思路。(一)观形而思神。
形,指事物外在的可观可感的形貌、姿态、声色等等;神指最能体现“形”的外在特征的东西,也指“形”内所蕴含的精神。例1.写了白杨树的干、枝、叶、皮,这就是它的“形”。例2.人们“真想不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干部”一句感叹中“品味”出深刻的“内涵”,写出来,就是很有价值的文章。
(二)观物而思理。
物,是客观存在的,而理却蕴含其中。这“理”,包括一般的事理,也包括更高层次的哲理。“物”是可感可观的,“理”只有靠思考才能获得。例1.作者看到“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于是思考其中的道理(也许还要向人请教、看书面材料)。道理弄明白了,给人讲讲,使人受益,写成文章,也有价值。
(三)观此而思彼。看的是眼前之景,眼前之物,眼前之人,眼前之事,而所思所想的却是与此有关的他景、他物、他人、他事,这就是“观此而思彼”。有了“观此而思彼”的思路,要说话,要作文,就不愁没有材料了。
例1.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四)观果而思因。
世界不是杂乱无章的,不是偶然事件、孤立事物的随意堆积,而是存在着种种因果“链条”,有章有序的。一事为因,引发结果,果又为因,因又生果,如此相生相连,以至于无穷。而我们所能观察的事物,常常只是链条中的一环。观果而思因和观因而思果构成了连续的思考。而正是这样的观察与思考促成了《小麻雀》的写作。
思考与表述训练二:阅读与思考
【训练要求】
认识阅读与思考是说话与写作材料的来源之一,并了解在阅读时与写作有关的几种常见思路,以便沟通读与写的联系,进一步开拓题源。
【知识导引】
阅读也是一种观察,不过是一种间接的观察。阅读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没有思考,区别只在于思考得是否自觉,是否深入。只要注意就会发现,许多文章甚至大部头的著作,都是起源于阅读和阅读中的思考的。
下面介绍几种与写作有关的阅读思路。
(一)提要钩玄。一种是摘抄,一种是提要。阅读后,把重点部分、精彩部分、有资料价值的部分摘录下来,既能积累知识,储存资料,还能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摘录的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还可以从中获得新的启示,产生新的见解。摘抄,文句一定要准确,一个字、一个标点也不能改动,并且要注明作者、出处。
(二)判断是非。一般读物都包含着作者观察(包括间接观察)与思考的结果。他观察得是否合乎实际,思考得是否合乎逻辑,作为读者,都不能不加以考虑。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实际上都是提倡思考,反对盲从,反对迷信。例1.真的“水至清则无鱼”吗?
(三)评价优劣。评点法,是对文章进行品评褒贬的传统形式。可以一语道破,说出自己的见解或感受,也可以融会贯通,写出较长的评语。
(四)比较异同。
拿不同的读物比较着阅读,或求其同,或求其异,是阅读思考中的重要项目,也是由读到写的通常路径。求同,是对读物中所包含的普遍性、规律性的思考。阅读归有光的散文,可以发现他的散文的共同特点是多写生活琐事,文字朴实平易,而感情深挚动人。读了古今中外许多散文,最后可以归纳出这样的规律:散文可以叙事,可以 写景,可以刻画人物„„但如果要它打动读者的心,就总归要以抒情为“点睛”之笔。这都是“求同”的结果。求异,就是思考读物之间的差异,从而发现其特点,发现其个性,当然也可以从中发现矛盾,发现问题。由于不同的读物对同一观点的表述有差异,通过对比,有助于加深认识;由于作者水平不一,对同一问题观点不同,论据有别,多看几种,可以集思广益;有些文章难免有误,通过比较,易于找到谬误所在;有的读物文笔犀利,有的读物资料翔实,有的读物议论高妙,在比较之中,可以博采诸家之长。无论是发现了规律、特点,还是问题,都可以作为话题,这就有文可作了。
(五)展开想像。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想像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活动。如果没有适当的想像,仅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就不能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境
(六)引发感想。
在阅读中,常常会忽有所悟,得到某种启示,对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很有帮助。如果把这种启示写出来,一般就称为“读后感”。这是由阅读引发写作所常见的。这种启示的产生,常常跟读者所面临的环境、所遇到的问题有关。比如《庄子·养生主》中有一段“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是庖丁认真实践并探索解牛的规律,三年之后达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水平,解牛之时,动作犹如舞蹈一样优美。作为学者的朱熹,他阅读后就想到了读书的规律:“学者初看文字,只见得个浑沦物事,久久看作两三片,以致于十数片,方是长进,如庖丁解牛,目视无全牛是也。”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干部就由此想到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战术问题;而另一位美学工作者,则由庖丁解牛悟到了艺术依赖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道理。这种“感想”用文字表述出来,就成了文章。
思考与表述训练三:口述与笔述
【训练要求】
了解口述与笔述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利于养成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知识导引】
一般地说,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和说是口头语言活动,读和写是书面语言活动。如果从信息传递的方向来看,听和读是信息的输入,说和写是信息的输出。如果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看,听和读是语言的理解,说和写是语言的表达。
表述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口述,一种是笔述。它们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了解它们的各自特点及其相互联系,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大有好处。
(一)口述的主要特点
1.有确定的对象。说话(即口述)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有动态的环境。跟同一对象谈话,对方的心态情绪变了,话题也必须及时调整,否则就叫“不知趣”。3.需要边想边说。除了个别先有腹稿的演说之外,说话一般是现想现说、边想边说。
4.凭借有声语言。使用有声语言,可以借助于声音的停顿、语速的快慢、轻重的变化等显示说话的层次,突出说话的重点,抒发内心的情感,这是口语活动的优势。
5.可用态势语辅助。态势语,又称“言语动作”“人体语言”,它是伴随说话活动从人体有关部位传达出的辅助信息。例1.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中的片段。
(二)笔述的主要特点
1.对象的广泛性。除日记、书信等是给自己或少数人看的外,一般笔述的读者对象是较为广泛的,而且是不那么确定的。一部《红楼梦》,从封建贵族到社会主义时代的中学生,谁都可以读;就作者当初的写作动机而言,他是要把作品献给各个历史时代全社会的读者的。
2.环境的稳定性。笔述可以从容进行,精心构思,反复推敲,多次修改,而不受环境变动的影响。所以,张衡作《西京赋》和《东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正因为如此,笔述要求更精细,更严密,要尽量做到一字不可移易,一句不能增删。
3.凭借书面语言。书面语言诉诸人的视觉,读者可以从容阅读,反复体会,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所以笔述可以避免口述的一些限制。有些复杂的思想,错综的关系,不妨使用严密的长句;有些相关的事物和强烈的感情,可以写成整齐的排句;为了行文的简洁,借用一点有生命的文言词语也是常有的事。
4.有文面手段作为辅助。文面手段包括写字、标点、修改、行款格式等项。这些既是基本的要求,又是有力的辅助。
(三)口述和笔述的联系
1.性质上的联系。它们同属于信息输出的一面,而且,在某种情况下,把说的话记下来,就是文章。
2.发展上的联系。人类是先有口语,后有文字,先学说话,后学作文的。口语是第一性的,说话是写作的基础。
思考与表述训练四:复述与转述
【训练要求】
了解复述和转述的特点、要求,在写作与说话的实践中能正确地进行复述和转述。【知识导引】
一
复述,是对现成语言材料的重述,这是培养和提高系统、连贯的口述和笔述能力的有效方式。复述要求用自己的话把听过或读过的语言材料重述出来,重在内容的提取和言语的转换,不能像背诵那样一字一句都与原材料一样,这是它比背诵困难的地方,也正是它的独立价值所在。
(一)详细复述。即对原来的语言材料进行详细的复述,要求按照原来材料的顺序、结构,把它的内容原原本本地重述出来。如果是笔述,原材料的许多语句都可以保留;如果是口述,则要把书面语句式、倒装句式等改为口语句式。
(二)简要复述。在总体把握原材料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局部复述。这是在较长的语言材料中摘取某一片段进行重述的方法,比如故事的某一段情节,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论证的某一个分论点,等等。局部复述既可详述,也可简述(示例略)。
二
转述,也是对现成语言材料的重述,在这一点上,它与复述是共通的,但它们又有区别。复述,要求全面地忠于原材料;而转述,则要求在不歪曲原意的前提下对原材料的内容与形式加以改造。这改造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时空与人称的转换,体式与风格的转换,内容侧重点的转换。
(一)时空与人称的转换。同样一件事,今天说与明天说,在这里说与在那里说,跟这个人说与跟那个人说,时间词、方位词、人称词都必须跟着转换,不然就会造成混乱,甚至闹出笑话。
(二)体式与风格的转换。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对象也有不同的需要,在重述某一语言材料时,要根据这特定的需要作体式或风格的转换。如果给少年儿童讲历史故事,就不能用文言,而要转换成现代语言;如果在故事会上讲《石壕吏》,就不能用诗的形式,而要按照讲故事的要求改成故事的形式;如果原材料内容深奥,做普及宣传时就得“深入浅出”;如果原材料只是个梗概,为了取得吸引人的效果,也不妨通过想像适当增添一些情节和细节,等等。这些都属于转述的范围。
(三)内容侧重点的转换。在重述某一语言材料时,目的不全在于如实地传达它的本意,而是要借它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意念,这就要作内容侧重点上的转换。
思考与表述训练五:叙述与描述
【训练要求】
了解叙述和描述的特点、要求,在写作与说话的实践中能正确地进行叙述和描述。【知识导引】
一
叙述,是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介绍、说明和交代,它是基本的表述方法之一。交代要清楚,有条理,繁简适宜,详略得当,这是叙述的一般要求。还有较高的要求,就是要有波澜起伏,有张有弛,有疏有密,有离有合,有断有续,等等。
(一)叙述中心的统一和句子主语的变换。每一个段落都应有自己的叙述中心,也就是叙述的着眼点──讲的是谁或什么。
(二)记叙要素的选择与配置。一般都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看成记叙的六要素。“要素”应该交代清楚,但在一段话中,甚至一篇文章中,并不见得非把六种要素完全交代出来不可,这要看有无必要。
(三)叙述人称的统一和变化。叙述人称,指表述时所用人称,它是由说、写者叙述的立足点不同而有区分的。说写者站在事件中,把自己当做故事的见证人、当事人,或者以故事中某个人物的身份出现,可用“我”或“我们”的口吻来叙述,这就是第一人称叙述。若是站在事件之外,用旁观者、闻听者的口吻来叙述,可用“他”或“他们”,这就是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直接表达“我”的耳闻目睹、亲身经历及感受,具有真实可信、亲切感人的优点,但常受时空的限制,凡“我”未曾参与或观察到的就不能直接叙述。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以自由变换观察角度。但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亲切。
二
描述和叙述是非常接近的,但这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表述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首先,叙述较注重具体事物的“线”和“面”;而描述则较注重具体事物的“点”,它往往抓住细节,突出某一点或某几点,使听者、读者通过这些“点”来想像整体,把握本质。其次,叙述着重在事物的说明、交代,只要求人们明白某种事实,不一定要人产生具体感受;描述则重在事物的形象,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刻画,使人能非常具体地感受到客观对象的形态、声音、色彩、气味以至软硬、冷暖等等,使人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第三,叙述常常比较冷静、客观,叙述者的情感色彩比较淡薄或含蓄;而描述,感情色彩多比较强烈、鲜明,是恨是爱,是苦是乐,常常溢于言表。人、事、景、物、情,都是可以描述的对象,描述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根据描述内容介绍一些描述方法。
(一)人物描述。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就常常成为人们说话、写文章的内容。要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就要对人物各方面有意义的特征进行细腻、逼真的描绘。
1.描述肖像。这是对人物外形的描述,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张飞的丈八蛇矛)等。描述肖像,是为了使人能由表及里地看出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境遇、性格特征、内心世界,所以要抓住最具个性、最能表现人物内在特点的地方,切忌面面俱到,最终只画出一个“人”的标准像。
2.描述行动。判断一个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声明,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行为,看他做什么,怎样做。“做什么”,“怎样做”,这就构成了一个人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动。
3.描述语言。言为心声,描述人物语言,能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能自然地揭示人物身份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使同样内容的话,不同身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的人,说出来也会不一样。
4.描述心理。这是对人物在一定情境中心理活动的描述,如思想、感情、愿望、体验等。人物的言行,包括人物的穿着打扮,无不受思想的支配,所以写言行实际上也是间接地揭示人物的心理。
(二)景物描述。景和物,都是客观的存在。描述景物,要注意感情与景物的关系。一般地说,描述作为从属因素的景物,感情色彩要淡些,写什么,怎么写,在什么地方写,都得服从于主体的需要。
思考与表述训练六:阐述与评述
【训练要求】
了解阐述和评述的特点、要求,在写作与说话的实践中能正确地进行阐述和评述。【知识导引】
一
当你有了某种理性的认识,诸如概念、见解、主张、原则,或某种可行的方法,想把它们的内涵解释清楚,使人明白,使人接受,这就是阐述。阐述,一般有三个角度,就是分别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样做。
(一)回答是什么。向人说明概念的内涵,向人解释见解、主张、原则的具体内容,向人介绍工艺、方法的程序、特点,等等,都是回答“是什么”。(二)回答为什么。一种见解、主张,一个原则、方法,要使人理解、承认,以至按照它去实践,总得讲出点理由来:为什么要持这样的主张、这样的见解,为什么坚持这样的原则?为什么提倡这样的方法?理由讲充分了,人家接受起来才痛快,实践起来才自觉。
(三)回答怎样做。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提出见解、主张、原则、方法是为了指导实践,所以在解决了“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之后,接着就要回答“怎样做”的问题。
二
评述,是对某种事物的评价、判断。评述一般要指明对象的优劣,比较事物的异同,或者还要从具体的事物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概括出一般的法则、规律。就直白地表述理性认识这一点说,评述与阐述是一样的;就常用举事例、做推断等方法,最终要为实践服务来说,评述与阐述也是一样的。但二者毕竟有所不同。首先是面对的对象不同,阐述的对象是理性认识的成果,评述的对象却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其次,阐述,是通过对概念、判断、理论的阐发而指导实践,评述却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分析评判来指导实践。评述的对象是很广泛的,从国家的大政方针到平民百姓的言论行动,从一场战争到一场足球赛,从一首短诗到一部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凡属客观存在,都可进行评述。当然,这评述得有现实意义。在中学阶段主要应练习思想行为的评述和文艺作品的评述。
(一)评述思想行为。一种思想行为,你认为好,值得肯定、表扬、提倡,或者认为不好,必须加以否定、批评、排斥,这就要加以评述。所以评述本身带有明显的社会功利目的,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弘扬正气,纠正错误。
评述思想行为,常用推因论果的方法,也就是把评述对象放到事物发展的因果链条中去考察。评述思想行为还常有树标衡量法,就是树立一个公认的正确的标准,用它衡量所评述的对象,符合的,就是正确的,不符合的,就是错误的。这标准,可以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也可以是一般社会公德的要求,还可以是优秀人物的典范行为。
(二)评述文艺作品。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评述,主要是为了指出作品的优劣得失,总结文艺创作的经验和规律,读者、观众可由此而提高鉴赏能力,创作者可由此而提高创作水平。对文艺作品的评述,可以从思想内容方面入手,也可以从作品形式、艺术特色方面入手,还可以对某一个人的创作进行专门的、全面的研究。和评述思想行为一样,评述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对评述的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这是写好评述的关键。
要把一篇、一部作品的好处或毛病表述出来,也有一些具体的方法。一般用的是“直接剖析”法,把自己所认识到的好处或毛病一一指示出来。这时通常要夹叙夹议。叙就是介绍作品的内容,议就是分析评价。叙议结合,容易说明白,也容易看明白。“连类比较”,也是评述文艺作品的常用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相形之下,优劣自见。
思考与表述训练七:概述与综述
【训练要求】
了解概述和综述的特点、要求,在写作与说话实践中能正确地进行概述和综述。【知识导引】
一
概述,是对详述而言。无论是介绍一个人,叙述一件事,说明一个物件,描绘一种景物,还是阐明一个道理,抒发一种情感,因为需要的不同,都得能详能略。要详,能淋漓尽致,能阐幽发微;要略,能提纲举要,能删繁就简,这是说话与作文能力的重要表现。在学习“复述与转述”单元的时候,我们曾练习过“详细复述”与“简要复述”,那是对现成的语言材料的处理。其实,叙述、描述、评述、阐述,都有“简要”与“详细”之分。简要的叙述、描述、评述、阐述,就是概述。
(一)从繁复到简约。说话、作文,都是输出信息。有人把话语、文章中的信息分为三类:必要信息,次要信息,冗余信息。必要信息,是指绝对不可缺少的信息;只要缺少其中一点,意思就不能得到正确的表达。次要信息指的是那些补充、阐释(描述也是一种阐释)与旁及的内容,它们虽然不是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但往往也是不可少的。我们所说的概述,实际上就是处理语言信息的一种方式:依照特定语境的需要,舍弃一切不必要的信息,而只把必要的信息表述出来。
(二)从具体到具体。人们接触各种具体事物,逐步认识了事物的特点,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如果表述这种理性认识,不用直白的方式,而是把它化为“形象”,仿佛是对生活实景进行描述,其实是对事物作概括性表 述,这就是从具体到具体的概述。这里第一个“具体”,是指事物的原型;第二个具体,是指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形象表述。因为这种表达方式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所以又可以叫它“形象概述”。形象概述有两种常用手段。
一是“仿真”法。这有如一幅漫画,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事物的形象,而事物的特点在夸张中得到鲜明的揭示。
二是“寓言”法。这很像寓言的创作,即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隐括在一则简短的故事之中,或者通过对禽兽虫豸的叙述、描绘来寄寓自己对人生世态的理解。
二
综述,就是综合的表述。综述一般具有概括性,但又与概述有所不同。概述侧重在化繁为简,而综述则侧重在集散为整。报刊上的“新闻综述”“时事综述”一类文章,就是独立成篇的综述;而更为常见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某些段落采用综述的方式。综述既然是分散材料的集中和组合,那么,如何集中、如何组合,就是综述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这里着重介绍因果式组合和异同式组合这两种综述方式。
(一)因果式组合。在分散的种种材料之间,实际上可能存在着一种因果联系,但因为它们是分散的,一般人不统观全局,也就不易把握它们的关系。如能把分散的材料集中起来,组合起来,展现事物的全貌,揭示出其中的因果关系,这就构成了因果式组合的综述。为了把复杂的事物交代清楚,综述常常要综合使用各种叙述顺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等。
(二)异同式组合。这是根据材料间的相同点、相异点,把它们分成几个类别、几个方面加以表述的综述方法。如果说“因果式”是一种纵向的组合,那么“异同式”就是一种横向的组合。
思考与表述训练八:识体与得体
【训练要求】
了解有关语体的基本知识,在写作与说话的实践中,语言的表达不但要准确、通畅,还要力求做到得体。【知识导引】
我们说话、写文章,表情达意,一是要准确,即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说得清清楚楚;二是要通畅,即遣词、造句、构段和谋篇都符合语言运用的一般法则和习惯;三是要得体,即根据表达的特定需要,选用适当的语言体式,收到比较理想的表达效果。
语言体式,通称语体。语体是语言的功能变体,它和文体有密切联系,但又有明显区别。文体属文章学的范畴,它主要研究各类文章的体裁、作法;语体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它主要研究各种语言体式的功能特征。文体只涉及书面文章,跟口语没有直接联系;语体要兼及口语和书面语。我国古代汉语可以分为文言语体和白话语体;现代汉语可以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口语语体又可以分为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体又可以分为科技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和事务语体。这些语体还可以继续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当然,为了适应特定的交际功能的需要,各种语体之间常有互相交叉或互相渗透的情况。要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的语言体式。语言体式的选用符合特定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就叫得体,否则就叫不得体。
怎样才能使语言表达做到“得体”呢?总起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认清对象。
说话、写文章是要给人听、给人看的,要达到既定目的,收到预期效果,必须适合听者和读者的需要。(二)要区分文体。
说话、写文章的目的和内容不同,所采用的文体也不同。文体不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不同的文体和不同的表达方式,又要求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三)要风格一致。
这里讲的是语体风格。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就整体来说,应该有统一的语体风格。如果在行文中破坏了这种统一,就会使人感到不和谐。
(四)要讲究分寸。
说话和写文章都要讲究分寸,要提倡辩证法,不要搞绝对化。观察事物要注意当时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问题要注意事物本身的复杂性,要从联系和发展中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切忌主观性和片面性。口语交际训练一:交际与交谈
【训练要求】
认识交谈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了解交谈的一般方式和基本要求,自觉训练与人交谈的能力。【知识导引】
交谈,是社会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双方的活动。“双方”,有时是对等的,有时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不管双方的关系如何,也不管自己在交谈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要使交谈顺利进行,都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并采取适当的语言和态度。交谈又是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要随时注意情况的变化,调整自己言谈的内容与态势。由于目的和内容的不同,交谈又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在这里,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交谈方式。
(一)寒暄与攀谈
寒暄,本指社交双方见面时谈天气寒暖的应酬话,后来也就不限于谈天气了。作为社交手段,它的基本作用是表明自己见到对方的喜悦,同时也表明自己的友好态度,以联络感情,保持友好的关系。所以,在交往中一般不能光从“信息”的意义上来理解寒暄用语。寒暄的第一步是打招呼。这看似简单,其实也有许多讲究。
(二)提问与回答
这是常用的交谈方式之一。提问,可分为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两种情况。我们这里只说有疑而问。既是有疑而问,自然期望对方回答,所以除了礼貌问题、态度问题之外,还有一些技巧要学习。有了问题,找什么人去问,在什么时机发问,都要考虑。问道于盲,自然不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如果人家正在紧张地工作,你突然去打扰他,他一般也不会乐于回答你的问题。提问还要讲究方式。比如,要抓住最关键的问题,要提得具体,要讲究顺序;如果对方起初拒绝回答,如何转换方式,以便最终达到目的,等等。回答问题,不仅需要相关的知识,也需要交际经验和语言艺术。比如,要注意提问者提问的环境前提,即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提的问题,注意到这一点,回答才能切中肯綮。再比如答问的方式,在不同情境里,面对不同人物、不同问题,应该有所区别。可以用直答法,就是不回避,不含糊,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也可用曲答法,这也是一种明确的回答,但答得不那么直接,是委婉、曲折地说出自己的答案。此外还有避答法,这是拒绝回答、避而不答的方式。有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或是由于主观情感的选择,对别人的提问不能或不愿做出回答,就可用避答法,直接说“不知道”“不清楚”,模棱两可、不置可否,转移话题、故意“打岔”等,都是“避答”的具体方式。
(三)规劝与说服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诱导、鼓励别人去干什么,或者劝止别人去干什么,或者同时既要求别人去干什么,又要求他不去干什么,这就是规劝与说服,通称劝说。劝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所以也是一种重要的说话能力。劝说,首先要了解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完全适用于劝说活动。劝说,要注意“心理相容”,就是劝说者要使自己的话语让对方在心理上能够接受。如果对方一见你就产生戒备之心或有厌恶之感,你的劝说就不易收得成效。达到心理相容的方法很多,如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做他的“贴心人”;为对方的利益着想,做他的“谋利人”;摆出自己与对方的相同遭遇或相同愿望,做他的“同路人”,等等。劝说,要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如果对方发现你心怀私念,或有所偏袒,你的劝说就很难起作用。劝说的具体方法也有种种不同。有直劝法,就是在心理相容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劝对方怎样做或不要怎样做。当然,这要有充分的理由。有婉劝法,讲个故事,打个比方,或用其他委婉的方法间接地进行劝说。有迂回法,就是先绕一个弯子,最后回到要说的本题上来。这“绕弯子”的过程常常就是求得心理相容的过程。此外,还有悬念法、激将法,等等,都可以酌情采用。
(四)请托与拒绝
请托,就是请人帮忙,托人办事,邀请人参加某项活动等。拒绝,就是对别人请托的推辞。
请托有一些讲究。首先,要知己知彼,恰当地确定请托对象: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被请托的人有没有这样的“实力”?与自己的关系如何?他肯不肯帮这个忙?这些问题在张口求助之前一定要考虑好,不能“慌不择路”,“有病乱投医”。请托还要把握时机,讲究方式方法,说明所求事宜要实事求是。在初步遭到拒绝时,不要轻易放弃,而要灵活机变,对自己的请求要适当地坚持一下。成功往往就在“坚持一下”的情况下获得。如果最终被人拒绝,要保持礼貌,正确对待,自己做一点“善后”工作,千万不可任气翻脸,“晴转多云”。
拒绝,有时比请托还难。一般说来有这样几条要加以注意。一是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既知对方有所请托,自己又不能或不愿答应,从一开始就不要表现得十分热情。这样,对方就会有了可能被拒绝的“预感”,也许根本就不提了;即使提了,答复他一个“不”字也较容易出口。二是要说明拒绝的理由,以求得对方的理解。三是给予 适当的“补偿”,这补偿可以是心理上的,也可以是事实上的,比如帮他提出另外可行的方案,答应在别的时候、别的方面给予帮助,等等。
第四篇:人生哲理--别样思考(一)
人生哲理--别样思考(一)
B01
世上什么山最高? 挡住了眼睛的山最高; 世上什么最美丽? 看不清的最美丽; 世上什么食物最美味? 饥饿时的食物最美味; 世上什么语言最深邃? 母亲无语的泪眼最深邃;
世上什么最珍贵?得不到的最珍贵。B02 谬论有时似是而非;真理有时似非而是。B03 人最容易输掉一场他最想赢的比赛; 也最容易惨败一件他最想成的事情。B04 痛苦是智慧的成本;愚蠢是幸福的代价。B05 人非在痛苦的冰川前,没有一片纯净的思索。B06 绝对光明,与绝对黑暗同样可怕。—— 它会使人变成,被五颜六色的阳光挡住了眼睛的瞎子; 繁杂信息,与信息闭塞同样可怖。—— 它会使人变成,被五花八门的声音堵住了耳朵的聋子。B07 历尽坎坷,便生智慧; 走尽弯路,便有捷径; 熬尽沉默,便是绝响。
第五篇:“换位思考”护士演讲稿一
“换位思考”护士演讲稿一
尊敬的领导,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好!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有了春天,就会有花开”。
2005年12月1日,是我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结束了五年的医学院校学习生涯,来到了医院。在这里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我被分配到了ICU。在我们自己的监护中心,面对自己的父老乡亲,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那一句句质朴的言语,使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也更加领悟到这身洁白的神圣,ICU的老师们,从最基础的护理记录手把手的教起,每周一次的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理论考试,操作考试,让我们象上紧了的发条一样,丝毫不敢怠慢,生怕一不小心,就被甩在身后。新技术,我们争相学习,难做的操作,我们一遍遍练习,就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我的工作能力有了全面的提高。
五年的大学理论学习,并没有让我进入临床之后“如鱼得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脑出血的病人,在治疗[:http://www.xiexiebang.com]过程中,突然出现喷射性呕吐,我一时束手无措,喊来了带教老师,只见她有条不紊的把病人头偏向一侧,立即清理呼吸道,及时通知了医生。下班之后,翻开课本,上面写着:防止误吸导致窒息,及时清理呼吸道,这十五个字,字字珠玑。再一次印证了“陆老先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
ICU是一个医院抢救,护理水平的象征,它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高度负责的态度,过硬的技术。在这里,我建立起自己的工作态度,也学到了原来在学校,实习医院没有的一些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我感谢ICU的老师们,是她们给了我最耐心的带教,最宽容的体谅,最严格的要求,是她们扶持我一路走来,帮助我完成了从一名医学生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角色转变。
六个月之后我转科来到了小儿科。小儿科是个忙碌的科室。当时患儿达到60之多。面对一个个可爱而又被病痛折磨的面孔,我每次在操作时都告诉自己,轻点轻点再轻点,好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少一些疼痛的记忆。几个月之后,失去了当初的新鲜感,整天与药品打交道,有了一些倦怠。直到有一天,一名实习同学问我药品的药理作用,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老师了,整理了一下小儿科的常用药品的药理作用,发现当时上课时很多东西没有理解透彻。小儿科的护士长也经常把我拉到一边,指出我工作中的不足,将人生的经验与我共享,帮助我走出情绪的低落期,重新拾回信心。
神经内科是我现在的“娘家”,特色专科护理的特点,让我的职业生涯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团结,紧张,和谐,有条不紊的工作氛围,老师们每天与我交流她们的工作经验,不断完善我自己的工作旅程。护士长经常教育我们,工作中从细微处做起,换位思考,把病人当亲人。给病人送上最会心的微笑,最贴心的服务,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
这就是我——一个工作一年多的年轻护士的心路历程。我不敢说我们护士是天使,因为我们既没有天使那么纯洁无瑕,也没有天使那么顽强的生命力,我们不曾守护上帝,只是拼命的维护一个个脆弱的生命。我们不是天使,但在平凡中体现伟大,我们不是天使,只愿在付出中收获喜悦。
我要感谢在我职业生涯开始的时候,护理前辈们给我播下的种子,让我的工作提早开花,带着这份感恩的心,我要在病人生命的春天遭受料峭春寒时,播下种子,让他们如花的生命再次绽放,因为我相信:有了春天就会有花开。
我要感谢护士这个职业,是她让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的去对待每一个生命,是她让我理解,能获得生命,便当感恩,能呼吸,便当快乐。在支付我生命艰辛的同时,收入着他人的获得生命的喜悦。当我回头看时,看到生命的蓬勃,我庆幸,我能如此贴近生命,去接触,聆听,去感悟!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