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与应用数学培养方案修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了解某一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
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6.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三、课程设置
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类。其中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学科共同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总体结构比例即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时比例约为3:1,具体的比例结构是:通识教育必修课占课内总学分的30%,学科共同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占课内总学分的40%,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占课内总学分的30%。
课程按内容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共 1
同基础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与实践教学环节四大类。其中,通识教育课程60学分,占总学分的35%,学科共同基础课41.5学分,占总学分的24%,专业课47.5学分,占总学分的28%,实践教学环节27学分,占学分的16%。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课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
1.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通识教育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大学语文、体育、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等。课程名称、学分数和学时数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进程计划。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各占一个学分的实践课。
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目的在于向学生展示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在这些领域内探索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不同分析方法,了解这些方法是如何运用,以及他们的价值所在,强调的是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通识选修课的内容重在启发思想、传授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分为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人文艺术类和跨学科领域四大类,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每个领域至少分别选修2个学分,总共15学分。
(二)学科共同基础课程设置
本专业学科共同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均应修读的课程,是按学科门类设置的专业基础课,以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既涵盖了数学专业的主要基础理论课程,又包括了计算机专业的一些基本课程,通过学科共同基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既掌握了扎实的数学基础,也能熟练地运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程。
本专业学科共同基础课的课程名称、学分数和学时数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进程计划,其中数据结构有0.5个学分的实践学分。
(三)专业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设置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个“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创特色”并注重一定工程实践训练的理科专业。该专业专业必修课是指该专业必须修读的课程,通过专业必修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与计算机基础,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
专业必修课课程名称、学分数和学时数详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进程计划,其中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库系统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各有0.5个学分的实践学分。
2.专业选修课设置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选修课是该专业深化类课程和专业方向类课程,设置了三个专业选修模块,每一模块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其中模块一注重数学理论;模块二强调数学建模与经济应用;模块三注重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应用等知识。本专业学生在学好本专业必需的学科共同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从三个模块中有侧重的选择课程,计29学分。其中,选修课中必选四门带有实验的课程,共2个实践学分。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又能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拓宽了新的渠道。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三个模块的专业选修课课程名称、学分数和学时数详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进程计划。
(四)实践教学环节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宽口径人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根据学科特点,设置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主要包括军训、读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计21学分;另外,还包括随课程设置的课程实验,计6学分,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总计27学分,占总学分16%。本专业设置的实践教学具体安排如下:
1.军训:新生入学后,集中1-2周进行。军训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学会军事操练的基本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计1学分。
2.读书活动:本专业学生可在100部经典著作推荐书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著作
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做好读书笔记,并撰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心得。学生须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12月底和第二学期的5月底,分别将当学期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按学院要求交与本科指导教师评判,由本科指导教师根据写作内容,以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分制计分。其中,优秀读书心得由学院送至学校,参加学校组织的校级“优秀读书心得”的评选。要求学生在第一年至第三学年完成“读书活动”,并各取得0.5学分,计1.5学分。
3.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出校门,理论联系实际,到社会去提高
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能力,以深化课堂教学效果,计2学分。
4.社会实践(调查):主要包括社会服务类、社会调查类、劳务类、重大社团活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实践结束后提交实践报告,计1.5分。
5.实验:针对本专业学科特点,通识课中计算机基础和数据库基础课程实验2学分;学科共同基础课中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专业必修课中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库系统原理、四门课程实验,要求学生每门课程做7-8次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计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试验计2学分,课程试验共计6学分。另外,开设了数学软件和经济计量试验两门试验课程,分别为3学分和2学分,共计5学分。试验部分共计11学分。
6.专业实习: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部分学生有志于教育事业,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2周的教学实习,或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计1学分。
7.学年论文:第六学期,学生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篇科研论文,论文 题目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选定。计1学分。
8.毕业实习:结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要求,毕业实习设置在第七学期前的暑假进行,实习时间不少于4周,实习单位由学生自己联系确定,实习结束后,根据实习内容填写毕业实习鉴定表,撰写一份不少于2000字的实习报告,并由教师给出成绩。计2学分。
9.毕业论文:第八学期,学生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以加深对 专业知识的专题研究,使他们具备初步的科研工作能力,这包括选题、开题和答辩三个环节。计6学分。
(五)第二课堂教育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教学,组织学院的科研学术骨干为本专业学生做前沿学术讲座,时间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每学期安排4次讲座。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在第二课堂取得的创新学分可抵通识教育选修课或跨学科选修课。
四、学分及学分分配
本专业要求学生修满170学分。
1.通识教育课程60学分,占总学分的35%,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45学分,选修课15学分。
2.学科共同基础课41.5学分,占总学分的24%。
3.专业课程47.5学分,占总学分的28%,其中专业必修课18.5学分,专业选修课29学分。
4.实践教学环节27学分,占总学分的16%,其中,独立设置的环节21学分,随课程设置的实验6学分。
五、修业年限
四年。
六、授予学位
修满规定的学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测试成绩合格或通过学校大学英语水平测试,按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第二篇:浙江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本专业部分课程将为基地班的学生提供独立教学优势,为培养研究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该专业毕业生除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外,也可到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金融、电信等部门从事数学研究工作与教育、图形图像及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统计分析,信息管理、科学计算和计算机应用等工作。
培养要求
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受到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数学建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本专业分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地班、普通班、运筹学方向三个专业方向,基地班采取滚动制,优秀学生通过选拔可进入基地班,其它两个方向学生可自由选择某一个方向就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分析、代数、几何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2、掌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及数学建模方面的基本训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4、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资料的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
专业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学,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概率论,科学计算
教学特色课程
外语教学课程:同调代数、整体微分几何、黎曼几何、现代偏微分方程、同调代数、最优化、动态规划、搏弈论
自学或讨论的课程:前沿数学专题讨论
研究型课程:前沿数学专题讲座
计划学制4年
最低毕业学分160+4+5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辅修专业说明
辅修专业:23学分,修读带*号的课程;
双学位:修读全部专业课程,完成毕业论文。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 通识课程48学分+5学分
见理科试验班类通识类课程
2.大类课程38.5学分(1)自然科学类 ≥32.5 学分
1)必修课程 11门28.5学分。061B0170 微积分(I)061B0180 微积分(II)061B0190 微积分(III)061B0200 线性代数 061B0430 普通化学 061B0421 化学实验(甲)061B0211 大学物理(甲)I 061B0590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 061B0600 心理学导论 061B0221 大学物理(甲)II 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2)选修课程 ≥ 4学分
学生可在课程号带“B”的课程中选择修读。
061B0110 数学分析(甲)I 061B0120 数学分析(甲)II 061B0040 高等代数I
4.5 4.5 3.5
秋冬 春夏 秋冬
4.5 秋冬 2 春 1.5 夏
2.5 秋冬春夏、秋冬 1.5 春夏、秋冬 4 春夏 2 春夏 2 秋冬 4 秋冬
1.5 秋冬
注:建议主修数学各专业的学生修读数学分析(甲)I、数学分析(甲))II以替换微积分I、II、III,修读高等代数I以替换线性代数,多余学分可做为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或个性化课程学分。
(2)工程技术类6学分(选修)
学生可在课程号带“C”的课程中选择修读。
3.专业课程59.5 学分
本专业分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地班、普通班、运筹学方向三个专业方向,基地班采取滚动制,优秀学生通过选拔可进入基地班,其它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可自由选择某一个方向就读。
(1)必修课程12门,36.5学分
061B0130 061B0050
06123010 06110131 06110190 06120410 06186270 06120120 06121530 06110180 06191010
数学分析(甲)Ⅲ 高等代数II 几何学 *
常微分方程(甲)* 实变函数 概率论* 科学计算* 抽象代数* 微分几何* 复变函数 数学模型
4.3.5 3 3 3 3 3 4 4 3 3
秋冬 春夏
秋冬
春夏 秋冬 秋冬 秋冬 春夏 春夏 秋冬 春夏
(2)专业方向课程,9学分1)基地班3门,9学分
06110130
点集拓扑*
春夏
06120360 06121100
泛函分析* 偏微分方程*3
秋冬 春夏
2)普通班9学分
a必修课2门6学分
06120360 06121100 泛函分析 偏微分方程 3 3b选修课3学分(在下列课程中选修)
06123180 优化实用算法 06123220 组合优化* 06110130 点集拓扑 06123110 数据结构 06120950 离散数学 06121440 算法语言* 06121400 数值代数* 06121390 数值逼近* 06191141 微分方程数值解 06121350 数据库技术 06121370 数理统计* 06120640 *回归分析 06120340 多元统计分析* 06191360 随机过程 06123020 金融数学 06122190 抽样调查 06121291 时间序列分析 06123080 人寿保险学 06123150 现代精算风险理论071B0020 普通生物学及实验171B0010 生物资源学 06121170
头油数学专题讨论3)运筹学方向 9学分a.必修课2门,6学分
06123180 优化实用算法 06123220 组合优化b,选修课,3学分(在以下课程中选择)
06110130 点集拓扑 06120360 泛函分析 06120950 离散数学 06121440 *算法语言 06121400 *数值代数 06121390 *数值逼近06191141 微分方程数值解 06121350 数据库技术 06121370 *数理统计 06120640 *回归分析 06120340
*多元统计分析
333434333443.53.53333334
333
3334333443.53.506191360 06121100 06123020 06122190 06121291 06123080 06123150 071B0020 171B0010 06123110 06191020 06121170
随机过程 偏微分方程 金融数学 抽样调查 时间序列分析 人寿保险学 现代精算风险理论 普通生物学及实验 生物资源学 数据结构 复分析
前沿数学专题讨论3 3 3 3 3 3
3 3
(3)实践教学环节,6学分
1)必修3学分 06122560 数学实践 2)选修3学分 06188230 数学史 06188220 数学软件(4)毕业论文,8 学分
06189030 毕业论文3 3
短学期
短学期短学期
春夏
4.个性课程14 学分
学生可自主选择修读全校所有专业课程、大类课程、通识课程以及各专业推荐的个性课程。建议学生跨专业修读课程,或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有计划地选择修读课程。本专业推荐课程详见数学系选修课程一览
5.第二课堂 +4 学分
第三篇:济南大学应用数学培养方案
“应用数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701042006年9月制订)
数学是一门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下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的根本特点是从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量的侧面抽象出一般性的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并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数学是各门科学的基础,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起着思想库的作用,又是经济建设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工具,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增强综合国力至关重要。
应用数学则是联系数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重要纽带,它的主旨是研究数学各分支的理论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技术,也即研究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经济、管理等科学中的数学问题,包括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一、培养目标
按照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
本专业研究生是应用数学方面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应掌握现代应用数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具有坚实宽广的数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发展动态;熟悉本学科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进行应用数学理论的某些领域或数学建模或大型科学计算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良好的科学作风;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进一步攻读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2.不确定性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
3.智能计算与优化控制
4.图论与组合数学
5.密码学与信息安全
三、学习年限
1.本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基本年限为三年,最长不得超过四年,成绩优秀的研究生最多可提前一年毕业。在职研究生不得超过四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学位论文撰写时间至少1年。第三学期主要用于查阅文献和开题报告。第四、五学期用于学位(毕业)论文撰写,第六学期用于论文定稿、印刷、送审和组织论文答辩等。2.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计划要求修完学位课程,取得规定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者,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发给研究生毕业证书并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1.本学位点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与非学位课两大类。
学位课注重强化基础理论,所有学位课程均属考试课程,考试成绩70分及以上为合格。1
2.非学位课程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
非学位课主要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重点讲授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学科前沿知识。非学位课程教学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尽量减少课内学时,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考核方式由学院任课教师自行决定,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
3.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不得低于35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12学分,学术活动为1学分,教学实践1学分。
4.研究生应尽量在校内选课,如确需到校外选修课程,应由导师提议、学院分管院长同意、报研究生处批准。课程结束以后,应凭所在学校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考试成绩单,方予承认并给予学分。
5.专业外语是学位课,由本硕士点自行组织安排,单独开课。专业外语一般应与专业课学习及外文文献查阅或学位(毕业)论文准备工作相结合,要求学生阅读量不低于15万字。
6.凡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至少2门本科生必修的主干课程,补修课只记成绩,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7.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培养和提高研究生教学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参加面向本科生教学的第一线工作。其工作量约折合讲课学时16个学时,内容可以是课程讲授、辅导、指导实习、协助指导毕业设计或论文等。要求在第四学期前完成。完成后由负责教师写出评语,合格者取得1学分,不通过者应重新进行。应届考取的研究生和在职考取的研究生都必须参加教学实践。
8.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假期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研究生处统一安排,学院、系结合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论文情况可自行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不计学分。
9.学术活动
为了促进研究生的学术交流,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要结合自己的学位论文在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范围内作一次学术报告,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少于10次。学术活动计1学分。
要采取措施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和发表学术论文,并把研究生在校期间能否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作为评价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论文答辩前必须有一篇以上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导师须为第一作者)的身份公开发表或在发表在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上。
五、中期筛选
研究生中期筛选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学位论文研究之初,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其目的是总结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和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以促使研究生顺利地由课程学习为主的阶段进入论文阶段,从而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筛选,促使品学兼优的人才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保证绝大多数研究生毕业时能够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规定的标准,而对少数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者,尽早进行妥善处理和安排。
学院按优秀、通过、跟踪培养、不通过四个等级提出筛选意见报研究生处审核批准。研究生中期筛选工作要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六、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能否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做好论文工作计划与开题报告。论文工作应尽早开始,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定稿送审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
对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指导,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倡组成指导小组,既要发挥导师的专长和主导作用,同时又要注意发挥指导小组及教研室其他人员的作用。
1.开题报告
研究生最迟应在第四学期的4月1日前开题。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条件(经费、设备等)、预期达到的水平、存在的问题等。要求硕士生查阅不少于50篇的文献资料,其中外文不少于20篇。写出不少于五千字的书面报告,并在开题报告会上报告。开题报告应由专家小组根据评分指标评出成绩并给出能否通过的意见,经学科、专业所在学院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2.中期检查
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各学院应按学科专业组织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度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3.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本学位点原则上每年组织两次论文答辩,6月份一次,12月一次。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按《济南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细则》办理。学位论文不计学分。
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1.论文选题要紧密结合研究方向,学术上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在生产实际中得以应用并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论文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合理学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基础和科研水平,对所研究课题应有新的见解及科学依据。
2.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广度和工作量。论文应是由本人独立完成,要能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从文献综述、选题报告、研究方案的确定,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均应表明作者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论文内容一般应包括立题依据(调查研究和文献综述)、实验方法、数据处理、理论分析及结论。文末应附有参考文献及科学研究过程中整理的原始数据,论文要求文字通顺、条理清晰、书写工整、图表精确、计量单位正确。
学位论文撰写完毕,按《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及审批办法》组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批准后,可获得硕士学位。
七、培养方式
1.政治理论学习与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相结合,研究生除学习必须的政治理论课以外,还要加强形势、政策、纪律、道德教育,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公益劳动等。
2.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采取系统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工作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强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锻炼。
3.硕士研究生的理论课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自学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硕士研究生自我更新知识和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重在启发研究生深入思考与创新的意识,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导师要从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学习和科研状况,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做到既教书又育人。5.导师要根据研究生的不同情况,精心制订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学院要为研究生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他
1.培养方案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
2.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于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内,指导研究生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
3.本规定适用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自2007级开始实行。
附:本专业主要学术刊物:
中国科学数学杂志
科学通报数学研究与评论
数学学报数学年刊
应用数学学报数学进展
运筹学学报工程数学学报
系统科学与数学经济数学
数学物理学报中国管理科学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应用数学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系统工程学报运筹与管理
数学研究
数学季刊东北数学
微分方程年刊应用泛函分析学报
信息与控制图象识别与自动化
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科学
机器人CT理论与应用研究
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
应用数学与力学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生物数学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模糊系统与数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
自动化学报自然科学进展
高校计算数学学报数理统计与管理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
J.DIFFERENTIAL EQUATIONSNONLINEAR ANALYSIS, TMA
J.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J.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EQUATIONS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DYNAMICAL SYSTEMS
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
SIAM J.MATHEMICAL ANALYSISSIAM J.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MATHEMICAL FINANCEJ.APPROXIMATION THEORY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PROCEEDING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BULLETIN OF THE 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
PROCEEDING OF THE 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
J.OF THE 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
J.DYNAMICS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Indian J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Difference Equations
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Journal 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 Science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a
J.Graph TheoryJ.Combin.Theory
CombinatoricaARS Combinatoric
Information SciencesFuzzy sets and systems
Information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mathema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 and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Pattern recognition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5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Optimal Control Applications and MethodsDiscrete Math.J.of AlgorithmDiscrete applied Math.SIAM J.on Computing(包括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本专业其他核心刊物和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国际会议论文集等)
应用数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 注
S991001 自然辩证法 54 2 1 社科学院 必修 S99100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1 2 社科学院 必修 学 S991004 英语精读 144 4 1-2 外语学院 必修 位 S991005 英语听说 36 1 1 外语学院 必修
S031008 专业英语 36 1 2 理学院 必修 课 S031009 泛函分析 72 4 1 理学院 必修
S031010 代数学 72 4 1 理学院 必修 S031011 拓扑学 72 4 2 理学院 必修 S032029 矩阵论 54 3 2 理学院 必修 S032030 数学软件及应用 36 1 2 理学院 必修 S994001 学术论文规范与标准 18 1 2 学报 必修 S033031 微分方程续 36 2 1 理学院 选修 S033032 泛函微分方程 36 2 2 理学院 选修 S033033 动力系统 36 2 2 理学院 选修 非 S033034 稳定性理论 36 2 2 理学院 选修
S033035 差分方程 36 2 1 理学院 选修 学 S033036 模糊集理论及其应用 36 2 1 理学院 选修
S033037 粗糙集理论与方法 36 2 2 理学院 选修 位 S033038 不确定决策理论与方法 36 2 2 理学院 选修
S033039 模式识别 36 2 1 理学院 选修 课 S033040 应用数理统计 36 2 2 理学院 选修
S033041 统计学习理论 36 2 2 理学院 选修S033042 图论及其应用 36 2 1 理学院 选修
S033043 组合数学 36 2 2 理学院 选修S033044 图的染色理论 36 2 2 理学院 选修S033045 分数图论 36 2 2 理学院 选修
S033046 现代控制理论 36 2 1 理学院 选修S033047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 36 2 2 理学院 选修
S033048 密码学 36 2 1 理学院 选修 S033049 有限域 36 2 2 理学院 选修 S033050 编码理论 36 2 2 理学院 选修 S033051 数论 36 2 2 理学院 选修 S033052 信息安全原理 36 2 2 理学院 选修 S033053 微分流形 36 2 2 理学院 选修 S033054 随机过程及应用 36 2 2 理学院 选修
数学分析理学院 跨专业与
补修课 同等学力
高等代数理学院 学生必修 其它 教学实践 16 1 2 理学院 必修学术活动1理学院 必修
环节 社会实践理学院 必修
第四篇: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科:理学
门类:数学类
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了解某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
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数学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6.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只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主要课程:分析学、代数学、儿何学、概率论、物理学、数学模型、数学实验、计算机基础、数值法、数学史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计算机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开设院校
全部高校>> 北京大学 云南大学 武汉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内蒙古大学 长安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西北大学 湖南大学 辽宁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第五篇: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南溪镇莲花小学胡小祥
摘要: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呢?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联系生活实际能比较好的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关键词:培养; 应用意识 ; 学习兴趣 ; 数学素质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应用意识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前提,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主动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心理倾向。教师在正确理解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估计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否得到了发展,应用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才能在教学中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一、利用生活实际导入教学,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景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如:在低年级教学“元角分”时,认识了元角分是人民币单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后,根据书本要求,老师创设了一个游戏:模拟了一个商店,请一名小朋友当售货员,其他小朋友是顾客,用复印的人民币来买东西。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里,学生愉快的巩固了知识,进一步认识了“元角分”三者之间的学习兴趣,并在情景中提高了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认识活动和实践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观念、科学态度、合作精神的过程。通过“学”与“做”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力和认真求实、追求完美、讲求效率,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应用与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应在“实践——创新——再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体现数学应用的价值,提高应用数学技能。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美国数学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可见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中应用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质。
实践证明,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主动性比较低,也说明教师仍然要有意识去引导学生主动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
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构成了学习活动两部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只靠课堂教学还是不够的,还要向课外延伸。所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激发应用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可组织学生做模拟购物的游戏,让学生用自己的手中的钱,去买一些文具盒,彩笔,铅笔,皮球等。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知识后,开展“比一比谁的手最巧”的活动,请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剪出自己喜爱的轴对称图形,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剪出了许多美丽的有创意的图案和数字等,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和数学中的对称美。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有认真学习和应用书本上的知识,才能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要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引导学生主动地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这是学生已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研究问题,但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小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这些实际问题已经经过数学处理,各种条件与问题都比较明显,然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非如此容易,因此要多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遇到的疑惑、矛盾入手,引出新知识的实际问题或情境。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长短,可让学生欣赏一段一分钟的音乐,数一分钟拍几下皮球,一分钟做几道口算,数一分钟自己的脉搏跳动几下。生活柔化了数学的刻板和刚性,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的用处。在讲到“数字与编码”时,涉及到学生的身份证、座位号、邮政编码等,让学生课前课后了解这些内容,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当然,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绝非靠讲几节数学应用专题课所能解决的,不要期望在一两次的解决问题中就能培养起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也不要认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豪无帮助,它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在适当的时机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或无目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总之,通过各种载体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真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参考文献:
[1] 高锦岳,吴承埙主编.物理学发展中的创新思维选例.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2] 郭东岐编著.教师的适应和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